❶ 124是什麼意思
124是四川話,「一耳拾」,意思是一巴掌、一耳光,124常見於四川伺服器,方言的數字形式,如果有人說124,就是給你一耳光。多數是開玩笑的時候用的。
數學上124(一百二十四),是123和125之間的一個自然數,它是偶數、合數,是一個阿拉伯數字。
其他領域的使用:
1、公元124年(124年)
2、公元前124年
3、1月24日
(1)124比2網路用語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一、數字124相關性質:
1、第93個合數,正約數有1、2、4、31、62和124。前一個為123、下一個為125。
2、第94個虧數,真約數和為100,虧度為24。前一個為123、下一個為125。
3、第86個不尋常數,大於平方根的素因數為31。前一個為123、下一個為127。
4、第71個十進制的奢侈數。前一個為120、下一個為126。
5、第7個不可及數。前一個為120、下一個為146。
6、連續的質數的累加總合。(124 = 5 + 7 + 11 + 13 + 17 + 19 + 23 + 29)
二、四川話特徵
四川話詞彙和普通話在詞形上存在顯著差異,以下從音節和詞素兩個方面進行比較。首先,在音節方面,四川話中大量詞彙與普通話在音節數目上存在差異,例如有些四川話詞彙的單音節詞對應在普通話詞彙中則是多音節詞。
與之相反,有些詞彙在四川話中為多音節詞,但對應在普通話詞彙中則是單音節詞;同時有些詞彙雖然在四川話與普通話中同為多音節詞,但音節數並不相同。
❷ 網路用語1,2,3,4,5,6,7,8,9,各個代表什麼意思
1代表有,2代表傻,3代表山或三,4代表死,5代表我,6代表厲害,7代表氣,8代表爸,9代表酒或久,0代表零或臨。
❸ 數字語言124什麼意思
一巴掌的意思....
❹ 網路流行語「二」什麼意思啊
頭腦簡單,行動愚蠢。
說人「二」的含義:
1、「二」作為貶義詞:
在方言口語中多是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行為動作、言談舉止等給人一種傻傻獃獃的感覺,頭腦簡單,行動愚蠢。趙本山曾經用二代替傻瓜、白痴。
也指做事情反應遲鈍,對於別人的要求或命令不能很快做出答復甚至思維處於游離狀態,左耳進右耳出。例如,「他總是這么二性,交給他的事從來沒立刻完成過」。
2、「二」作為褒義詞:
褒義時形容一個人比較獨特有風格,很可愛、很幽默、很飄逸,有一種說法叫「很二很光芒」。
3、「二」作為中性詞:
在很多地方都會用到「二」來稱呼別人,且不帶任何褒義貶義色彩,比如:二哥、二當家等等,大多指排行第二之意。
阿拉伯數字在聊天中的應用更為普遍,網民藉助數字字元的諧音和寓意,將很多生活用語以數字組合的形式表達出來,寫起來簡單,看起來也一目瞭然,如: 886(拜拜啦)、9494(就是就是)等。一般情況下。
10 個阿拉伯數字所指代的意思如下:0——你,1——一、意、你,2——愛、餓,3——生、想、深、真、散, 4——思、輸、是、死、子、世,5——我、往、嗚、舞、苦、惟, 6——啦、了、聊、老、溜、理, 7——氣、妻、親、歉、去;
8——拜、別、不、吧、幫,9——就、走、救、加、久,根據這種約定俗成的規定,很多豐富的內容都可以通過阿拉伯數字的不同排列組合來表達。
❺ 請問網路用語:「2」 是什麼意思
是罵人的。這個二是二頭的簡稱,意思是蠢、笨、傻,腦子不會拐彎,不尖的意思。是對他人的一種貶損話語,含有批評、埋怨的意思,是說話者對被批評者的行為或做事不利表示的不滿。
❻ 網路用語1,2,3,4,5,6,7,8,9,各個代表什麼意思
1代表有,2代表傻,3代表山或三,4代表死,5代表我,6代表厲害,7代表氣,8代表爸,9代表酒或久,0代表零或臨。
❼ 「老子給你124」什麼意思
【124】:取自川、貴地區方言「一耳屎」的諧音,意思是「一巴掌」、「一耳光」。
【老子】:方言
「老子」在四川話中用得相對較多,屬於第一人稱,代表「我」,用意是侮辱對方,指自己是對方的「老子」,即爸爸,目前在安徽、江蘇、山東、河南、湖北等地也多有應用。在網上傳播得較廣泛,許多網民在生氣時用來發泄,長輩對小輩應用該詞是居高,有時感覺親切友好而自然,小輩或平輩之間應用居高顯然是一種倫理的顛倒,則屬一種臟話。
【整句話的意思】:
(開玩笑地,帶點威脅語氣),(小心)我扇你一耳光。
❽ 124比2啥意思
可以理解為124÷2
通過題目得知,這是一個小數124和1個整數二這兩個數字的比,比相當於數學當中的除法,124比2等於124除以二等於,124乘以1/2,所以124比2化簡比為62。
❾ 網路用語除號什麼意思
網路語除號就是除以的意思。
例如:4/5我們可以說4除以5或者四分之五。
「÷」最初作為減號,在歐洲大陸長期流行。直到1631年英國數學家奧屈特用「:」表示除或比,另外有人用「-」(除線)表示除。後來瑞士數學家拉哈在他所著的《代數學》里,才根據群眾創造,正式將「÷」作為除號。
簡介
加號(+),減號(-),乘號(×或·),除號(÷或/),兩個集合的並集(∪),交集(∩),根號(√ ̄),對數(log,lg,ln,lb),比(:),絕對值符號||,微分(d),積分(∫),閉合曲面(曲線)積分(∮)等。
除法的基本符號是除號「÷」,亦可寫作分數線形式。
來歷
1544年,施蒂費爾於其出版的《整數算術》(Arithmetica integra)中以一個或一對括弧作除號(Signs for division),如以8)24或8)24(表示24÷8;奧特雷德則以a)b(c表示b÷a=c;J。
馬洪(1701年)則以D)A+B-C表示(A+B-C)÷D。至1545年,施蒂費爾又改以大寫德文字母D表示除(Division),其後,斯蒂文亦採用了這符號,他以表示,而戈里馬德(1751年)則以反寫字母表示除,如124=3及a2b2a2。
另外,昆尼亞於1790年出版的《數學原理》中,以平放的小寫字母表示除。
現今之除號「÷」稱為雷恩記號(Rahn's notation),是瑞士人J.H.雷恩於1659年出版的一本代數書中引用為除號。至1668年,他這本書之英譯版面世,這記號亦得以流行,沿用至今。
此外,萊布尼茲於他的一篇論文《組合的藝術》「Dissertatio de arte combinatoria」內首以冒號「:」表示除,後亦漸通用,至今仍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