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原因是懶惰。命是父母給的,珍惜點;身體是自己的,重視點。人們都愛看你的笑容,沒有人願看你的愁眉苦臉。經常參加體能鍛煉,養成良好運動習慣,有益身心健康。世上什麼東西都不是你的,唯獨身體是自己的;世上什麼都無所謂,唯有自己的身體最珍貴。沒了健康,一切都是浮雲。積極參加體育運動,打開人生最難走的心路。人生最難改變的是懶惰,人生最難保持的是健康,人生最難的是堅持到底。運動是一種被迫的生存機制,很多動物通過適應環境慢慢變成運動的能手,我們人類也是一樣的,那個時候主要是尋找食物和躲避危險。
B. 為什麼那麼多人不喜歡運動
因為人體是一個動態平衡的機體,而非一成不變,運動能引起欣快感,同樣能產生疲憊不適感。得益於這一機制,我們的身體才能知道運動到何種程度應該休息,從而保障身體的正常運行,而不是為了產生多巴胺一直運動。
在人體中,多巴胺(DA)是大腦中由多巴胺神經元釋放的一種正常神經遞質。分泌多巴胺的神經元主要位於位於腹前中腦(黑質和腹側被蓋區)。中腦黑質緻密部的多巴胺神經元投射至背側紋狀體調控軀體運動;中腦腹側被蓋區(VTA)多巴胺神經元投射至腹側紋狀體,參與情緒、動機及獎賞行為的調節。
多巴胺能使人快樂,本質上就是一種獎賞機制。幾乎所有成癮性葯物 / 毒品都伴隨著中腦邊緣系統多巴胺神經元的激活,包括酒精、苯丙胺、咖啡因、可卡因、大麻、尼古丁、阿片類、苯環利定等等。中腦多巴胺神經元在獎勵和預測獎勵的刺激後,大部分表現出相似的階段性激活,釋放出多巴胺。多巴胺可以刺激其下級靶神經元受體,產生一系列強烈而短暫的刺激峰值,使大腦獎賞系統發生欣悅沖動,從而讓人在精神上產生欣快感和陶醉感。
運動能影響 DA 能系統信號傳遞,增加多巴胺的釋放並提高多巴胺受體結合率。體育鍛煉是一種自然的獎勵,自願運動可以使參與運動活動和獎勵的中腦邊緣系統和黑紋狀體多巴胺迴路產生獨特的適應性,導致高多巴胺狀態。這些 DA 迴路中的運動適應性包括可塑性因子的增加、DA 合成能力的增加、突觸後 D2 受體的增加。長期自願運動能激活中腦腹側被蓋區的 DA 神經元,增加腦內酪氨酸羥化酶( DA 合成過程中的限速酶) 和 DA 受體偶聯蛋白表達,進而促進 DA 的合成。
中腦邊緣和黑質紋狀體多巴胺迴路中的運動適應導致高多巴胺能狀態
此外,運動還能引起血清素(5- 羥色胺,5-HT)、β- 內啡肽等的分泌增加。運動還可以影響紋狀體中其他可調節紋狀體 DA 傳遞和信號傳導的神經遞質系統,包括腺苷能、阿片能和血清素能系統等。有氧訓練可以增加血清中 5-HT 水平,持續數周的訓練後,腦部的 5- 羥色胺會增加,而 5- 羥色胺可以抑制負面情緒,在睡眠,食物攝入,抑鬱或焦慮狀態中起積極作用。自願運動還可以引起下丘腦弓狀核、海馬、中腦導水管周圍灰質內的β- 內啡肽含量增加,並引起血清中 β- 內啡肽增加,從而增強運動產生的欣快感,增加對疼痛的耐受力、改變食慾、降低焦慮緊張情緒。
運動有如此多的積極作用,為什麼那麼多人不喜歡運動?
這就需要提到另外一個概念——快感缺失。快感缺乏是由於獎勵敏感性不足所致,紋狀體 DA 反應的敏化度起直接影響作用。從一般意義上說,調節情緒價的 DA 迴路有助於克服運動引起的厭惡,但必須有解剖上的聯系。自願運動雖然可以在涉及情緒的 DA 迴路中產生獨特的神經可塑性,但這需要足夠的運動時間。也就是說,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運動是不可能產生高多巴胺能狀態的,也就是其在一兩次的運動中獲得的快感並不強,更可能被其他可以獲得更強快感的事物所吸引。
此外,過強的極限負荷運動往往會產生相反的後果,並會導致中樞性疲勞。大量研究表明,身體負荷運動量增加會導致過度訓練綜合症,其特徵在於運動能力降低和行為障礙,這與運動後的激素變化有關。在有意識的人體中,疲勞的肌肉收縮會伴隨著運動神經元放電的減少,這種現象被稱為肌肉智慧。隨著運動時間的增加,皮膚,關節和肌腱的微傷會導致炎症並增加抑制性刺激,從而影響下丘腦或大腦其他中樞。
在運動時,大腦多巴胺的發展是雙相的,剛開始運動時略有增加,然後在力竭時減少,並且在運動停止時加重。此外,疲勞運動還會使下丘腦分泌 β- 內啡肽減少, 血漿 β- 內啡肽水平降低,這一效果與運動持續時間顯著相關。這可能是長時間的過度訓練造成疲勞、機能下降,使人體感到不適,從而產生厭惡情緒,進而引起表達水平下降。
當一個平日不常運動的人去運動,其運動量十分容易過量,導致多巴胺、β- 內啡肽等引起欣快感的物質表達水平呈相反狀態,從而不想去運動。而不運動亦難以達到日常運動者的高多巴胺能狀態,使多巴胺反應的敏化度不足,更加不想運動。
因此,要想使運動達到引起人產生心情愉悅的正面效果,需要制定合適的運動計劃,循序漸進而不可一蹴而就。還有就是需要個人毅力,很多東西大家都知道有好處,但就是不願意做,因為有太多能比運動更輕松引起更強欣快感的事物了,運動毫無競爭力。
參考資料
1、Schultz W. Getting formal with dopamine and reward. Neuron. 2002;36(2):241-263.
2、ADINOFF B.Neurobiologic processes in drug reward and addiction[J].Harv Rev Psychiatry,2004(6):305-320.
3、Greenwood BN. The role of dopamine in overcoming aversion with exercise. Brain Res. 2019;1713:102-108.
4、Sesboüé B, Guincestre JY. Muscular fatigue. Ann Readapt Med Phys. 2006;49(6):257-354.
5、馬雋,劉麗萍,白文忠.β- 內啡肽與運動行為的關系[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5(06):60-63.
C. 為什麼大部分人討厭有氧運動
提起健身,人們都會想到力量訓練或者是有氧訓練。關於這兩種訓練,其實不論選擇哪一種,只要能夠長期的堅持下去,都會起到增強身體素質的作用。但是,關於這兩種訓練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很多喜歡做有氧運訓練的人排斥都比較排斥力量訓練,而喜歡力量訓練的人就特別的排斥有氧訓練。這是為什麼呢?明明都對身體有益,都可以幫助改善身材,為何喜歡力量訓練的人群大多不喜歡有氧訓練呢?
力量訓練是以組為單位的,中間是穿插休息的,可以與一同訓練的小夥伴說話聊天,或者是幫忙輔助隊友,總之時間過得還是很快,也很有意思。但是如果做用氧訓練的話就沒這么有趣了,有氧訓練一般是以時間段為單位,每次訓練半小時或者是一小時,中間不休息的持續進行。同時由於有氧訓練對心肺的負擔比較大,訓練過程中與人溝通其實也是比較費力的。所以,對於很多人來說,長時間的有氧訓練其實是很枯燥且不容易堅持的。
D. 為什麼很多人不喜歡去健身房
為什麼很多人不喜歡去健身房?我詢問了周圍的朋友,原因大概就是這幾類。
第一,生活中的許多人都沒有養成健身的習慣。是不是常常出現這樣一種情況,買了健身卡的人,可能去個三五次就不會再出現在健身房。為啥呢,因為按照規律去健身,並且長久的堅持下來,對沒有形成健身習慣的人來說,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E. 為什麼有些人會鄙視健身者
一個心智健全的健身者是不會去鄙視從來都不健身的人,健身是一種愛好也是一種生活方式,然而每個人的愛好和生活方式都是不同的,健身雖好,但並不代表每個人都喜歡。通過健身訓練 練出一身肌肉並不能說明肌肉比你小的人就不如你,更不能用是否健身來衡量一個人的全部。
健美,顯然不同於我們日常的「健身」,它是一個競技項目,注重塑造形體,並以發展最大肌緯度為目標,要求擁有足夠的肌肉圍度,也要有較低的體脂肪。
在非賽季,健美選手通常會提高卡路里和碳水的攝入,保持高蛋白攝入,訓練也會偏向於大重量,目的就是盡可能地增加圍度
如果論實用性,健美確實無法與CROSSFIT相比,但這種比較沒有價值,再頂尖的排球運動員,踢足球也未必好,雖有相通的地方,但畢竟從理念上就存在差異。
力量舉的比賽項目就三個:硬舉(Deadlift)、蹲舉(Squat)、卧推(Chest Pres),都是用杠鈴(Barbell)完成,規則就是:誰能用最重的重量,做出一下完整的動作,誰就贏了。可想而知,它既不追求好看,也不追求靈活,就是要絕對力量,這使得他們必須保留一些體脂來進行高強度的訓練,所以我們能看到。
這種只看「正面」的習慣,在新手身上也很常見,被稱為「鏡子健身者」。鏡子看不見的,他都不練。當然,認識很多非常全面的老炮,教給我很多經驗,只是說,在健身知識尚未普及的年代,常會出現這種現象。大家去練的時候,不要犯這種錯誤。
跑步是非常棒的健身項目,它能鍛煉出你強大的心肺功能,但時間過長,它也會帶來一些問題,比如消耗肌肉、膝蓋磨損、腳骨勞損等等。所以說,跑步雖好,可不要貪杯!更不要抱著,誰先停下誰就輸了的心態去跑。
不過如果你經常出入健身場所就會知道,不是所有老外都是肌肉男,常見到又白又瘦的臟辮少年用不規范的姿勢舉鐵,所以請大家放下「種族天賦」之類的想法,都是學出來,練出來的。
健身只是一種私人的興趣愛好
有人喜歡,也會有人不喜歡
這都很正常,沒必要互相排擠有一種健身者鄙視從來不健身的人 也是沒頭沒腦的,他們認為健身這么好的事情居然還有人不去做,遂心生鄙視,認為不健身的人「懶」,沒有生活品質。他們從不會考慮到這些所謂的「懶」人和沒有生活樂趣的人不是不想去健身,而是沒有時間,需要工作養家,陪家人或者有別的更高大上的活動。
F. 為何會有人不願意去健身房健身
因為懶,或者是因為沒錢,所以不願意去健身房裡面鍛煉。
G. 為什麼中國人都不喜歡健身
1、時間不夠充裕
相比於在家鍛煉,去健身房鍛煉,你需要准備鍛煉的裝備,還要花費來迴路上的時間,時間至少要多花費1個小時。這對於繁忙的上班族來說,晚上有的時候吃完飯就已經快9點了,而很多人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健身房。而健身房的開業時間也有限制,選擇在家進行鍛煉,時間比較自由,還省去了路上的時間。
3、經濟成本的限制
不少剛畢業的上班族以及學生,他們的錢包有限,面對一年的健身卡費用支出,他們也是略感窘迫。而對比夜跑,在家進行有氧操、自重訓練來說,低成本的鍛煉方式更適合他們。
所以,很多人放棄去健身房鍛煉,選擇在家或者戶外進行健身,這也不失為一種好選擇。
H. 說說為什麼現在很多人不喜歡去健身房鍛煉的原因
因為現在去健身房鍛煉身體的費用越來越貴,所以很多人寧願在家或者在戶外鍛煉身體,也不想白白花費那麼多錢去健身房。
I. 為什麼中國人不喜歡健身。
1 習慣問題 外國人初高中的學生 就去健身房了 中國 你一般在健身房看到的 %90都是成人
2 基因問題 亞洲人 大部分 身材矮小 骨骼發育不強壯 要不就是那種高大肥胖 要不就是豆芽菜 所以覺得 自己沒有天生的優勢 怎麼練 也不會像老外那種身材 索性不練了
3 認同問題 對學生來說 家長一般很重視孩子學習 完全不重視健身 覺得練那個 耽誤時間 那是沒出息的表現 對於成人來說 最重要的就是掙錢 健身當不了飯吃
4 文化問題 很多人都覺得 工作壓力大 本來就累一天了 哪還有精力去健身啊 有那時間 在家躺著多舒服 幹嘛沒事花錢找罪受
在中國你要看見一個30多歲玩滑板的 或是大街上跑步的 準保好多人會笑話他 而在國外 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你要笑話他 別人會笑話你
5 飲食問題 曾經我在學校打球 門口 看到中國學生 吃飯一般都是 蓋飯+一碗米飯 或 炸醬面 一大碗+一瓶可樂 又慢 花錢有多 又浪費時間 還沒營養 高碳水 導致肥胖
外國學生 一杯橙汁 幾片麵包加幾片牛肉 又簡單又快 又有營養
然後操場上打球 外國學生跑一下午都不帶累得
健身雖然不能提高學習成績 雖然不能讓人延長壽命 但是健身能提高生活質量
J. 為什麼很多人瞧不起健身的人
去健身需要用錢。一般人的健身都采總體育,運動健身的話。是自然的減肥方法,也是常態的健身房。跟那些拿錢去健身的人,人們會感到他們比較嬌氣,會有些瞧不起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