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女孩聽白鴿代表什麼
白鴿這首歌的寓意是希望這個世界之中有著更多的和平。2021年10月28日白鴿你的上好佳這首歌的寓意是將白鴿與烏鴉相比較,表達了戀人之間的感情,溫和地講述了一個悲傷的故事。無論是追星還是愛情,你都應該找到像太陽這樣的人。
白鴿寓意象徵
和平、友誼、團結、聖潔。國際和平年的徽標,就是用稻穗圍繞著雙手放飛一隻鴿子的圖案,它象徵著和平、友誼和五穀豐登。比利時的布魯塞爾矗立著一位婦女的塑像,她身披古希臘的傳統服裝,張開雙手托著一隻鴿子及鮮花迎接遊客,讓人們牢記戰爭的不幸,珍惜和平、熱愛生活。
在遙遠的過去,鴿子曾被人們看成是愛情的使者。比如在古巴比倫,鴿子乃是法力無邊的愛與育之女神伊斯塔身邊的神鳥,在生活中則把少女稱為是愛情之鴿。直到紀元初,鴿子才被當做和平的象徵。
舊約創世紀記載,上古洪水之後,諾亞從方舟上放出一隻鴿子,讓它去探明洪水是否退盡,上帝讓鴿子銜回橄欖枝,已示洪水退盡,人間尚存希望。諾亞知道洪水已開始退雲,平安就要來到。
洪水退去後,在世間一切生靈面前呈現了長滿綠色樹木的山谷和開著鮮花的幽靜小道。從此,人們就用鴿子和橄欖枝來象徵和平。
2. 白鴿的歌評
(作者:雪山看雪)
《白鴿》這張專輯包含了對人生的探索與研究。從這之後伍佰的歌曲都不再單單是寫愛情,它與之後的兩張專輯,可謂包羅萬象,主題百變。《白鴿》是探討人生,《夢的河流》是夢幻詩篇,《淚橋》是感悟生命。
台灣在遭受大地震後,究竟該何去何從,如何給困境中的台灣民眾鼓舞士氣,讓大家看到希望與明天,所以伍佰說,《白鴿》是寫給台灣的歌曲。
我一直認為《白鴿》代表著伍佰的最高成就,跟朋友們討論起伍佰的時候,我常說:「《白鴿》之後,伍佰不再」雖然這話顯然是有偏見,但在我心裡,《白鴿》之後確實再沒有寫出《愛情的盡頭》《樹枝孤鳥》《白鴿》這些真正讓人痴迷的專輯了。這一年,伍佰31歲。
《上癮了》雖然是專輯里第一首歌曲,但卻實沒有吸引住我,聽了許多遍,到底不知該伍佰所要表達一種什麼樣的情感,看似頹廢,卻又有激情,所以一直很迷惘這首,也許,伍佰就想表達一種迷惘的感情吧。
《真世界》這首是迄今我認為伍佰國語歌曲最好聽的一首歌曲。起初聽時是在05年,那時人生閱歷少,對這首歌曲一點感覺也沒有,甚至有點討厭,直到2008年的時候,突然迷上了這首歌,無論詞曲,都是最真實最動人的,是人生閱歷多了,對這個世界的感情與少年時候不同了,真正明白了「真世界」的意義,我們該怎樣面對這個社會,社會的復雜多樣,愛與虛偽的同時出現,付出也要防備,現實與理想的不能融合。我們該何去何從。當聽懂這首歌曲的時候,我清楚的明白,我真的已經長大了,永遠不再夢想自己小時構思的烏托邦,現實永遠是現實,只有努力,才會最終有所收獲。聽懂這首歌,讓我學會了思考與探索。
《不曾在乎我》也是一首非常好聽的歌曲,延續了伍佰一向傷感的情歌類型,這首歌像詩一樣,伍佰的聲音唱出來,讓人感動和心疼,調子很好聽,和緩傷感,「生命終究是屬於寂寞」聽到這句時,我的心裡和伍佰產生了共鳴,輝煌過後,只剩暗淡,繁花過去,只余枯枝,生命無論是轟轟烈烈,還是平平淡淡,終究是歸於寂寞。
如果說這張專輯代表著伍佰最高的成就,那麼專輯同名曲《白鴿》自然也是上品中的上品。伍佰本來是寫給在一場槍擊案中受傷的庄嘉慧女士,為她打氣加油的。但之後的九二一大地震隨之而來,使這首歌曲有了更深重的使命與意義,這首歌讓當時災難重重的台灣看到了希望與未來,想起2008年汶川地震,一群明星歌手都去災區現場作秀,卻沒有出一個伍佰,也沒有出一首《白鴿》,就算災區重建的再漂亮又如何,就算身上的傷痕平復如初又如何,那心靈上的傷,何時才能癒合,真的,有時我真的在想,台灣有伍佰真的真的很幸福。
《上帝救救我》這首歌似乎是描寫生活的煩悶與渴求解脫的歌曲,曲子既沉悶又輕快,聽起來有西方曲子的味道,也是我常常唱的一首歌曲。不知道在哪聽的小道消息,伍佰要在大陸開演唱會,中國政府命令禁止他唱這首歌曲,才允許來大陸開演唱會,其實,這首歌我看不出哪一點特殊之處,我猜想是這首歌曲調子有西方的味道,而且歌名又提到了西方人的神——上帝,這又有什麼關系呢,伍佰是台灣人,從小受台灣的教育與熏陶,他想寫什麼歌曲又有什麼不可以呢,但這樣的話題終究是個敏感的話題,為防惹禍上身,還是少說為妙,以後這樣的事還會再提到。反正伍佰在大陸就是一個很敏感很有爭議的人物。
《看我》是一首慢歌,很好聽,等到生命熱力演唱會里再說它,這里先略過,《白鴿》專輯算起來有13首歌曲,還是說說其它相對重要一點的吧。
《與你到永久》,一直以為這是伍佰寫的一首愛情歌曲,相對於其它如《浪人情歌》《痛哭的人》之類的悲情歌曲,這首歌曲充滿了歡快、陽光、美好。初戀的時候,我常常唱給女朋友聽,可是後來才知道,這首歌是伍佰為一直支持他陪伴他的歌迷們寫的,但我一直把它當情歌,曲調優美,詞句朴實,感情真摯,符合伍佰做人的風格,我和我的她能有今天,這首一點也不花哨的情歌功不可沒。
《一生最愛的人》專輯里唯一的一首伍佰搖滾歌曲,也是相當好聽的一首,「你用你獨特的溫柔,狠狠的刺痛了我,證明你已不愛我……」伍氏情歌,別具一格,用心體會,勿須多說。
《終於》也是一首非常好聽的歌曲,但在這張「人才濟濟」的專輯里,光芒被掩蓋了不少,只能說它有點生不逢時。這首歌似乎是在回味和醒悟,情歌也可以以這種方式來演繹,這是伍佰的獨特之處。
《懶人日記》,聽這首歌曲,就像聽一個市井人物在那裡抱怨生活,埋怨人生,但得知別人也和自己一樣時,就得到了安慰。生活在現實的社會里,人人都會有感覺累的時候,我們不管是牢騷滿腹還是怨天尤人,日子還總得過。那我們為什麼煩惱呢?伍佰解釋說:「是人生智慧還是不夠」。
《半夜11點鍾》這首歌曲無論曲風還是伍佰的演唱聲音,都有種讓人我見猶憐的感覺,但我還是不常聽這首歌曲,雖然很好聽,伍佰好聽的歌曲太多了,我有時一個月也不聽不過來一遍,這首歌只有先放下,改天再聽了。
最後一首歌曲名叫《最後的溫柔》,顯然是有意安排,這首鮮為人知的歌曲,主要是聽過的人少,但聽過的沒有不說好的,伍佰曾說這寫的是男人與男人之間離別之情,很明顯,伍佰真的離愛情主題越來越遠了,這張專輯就沒有專以愛情為主題的歌曲,這首歌聽一遍就會被粘住一樣,忍不住再聽第二遍,去感悟這男人與男人之間的離別之情,那時的伍佰嗓音清澈,曲風柔和,聽他的那時的歌曲就是在享受一樣。「若不是因為風,雨不會更美麗」很有哲理的歌詞。讓人聯想到許多許多,尤其是歌曲唱完之後的尾奏音樂,真的讓人一聽起來就痴迷深陷。只這一首歌,愛伍佰一生一世,永遠不後悔。
專輯最後還附帶了一首《美麗新世界》,這首歌曲在以後的演唱會里,真的是常客,常常在快結束的時候,伍佰唱這首歌曲。預示一個新的開始與希望。我第一次聽這首歌曲的時候,就被它所給予的希望迷住,原來,我們辛苦打拚,不就是為了有一個溫暖的家庭,讓疲憊不堪的心靈,得到一點撫慰。浮躁不安的年輕人,記得常常聽聽伍佰,你會明白,前方有一個美麗的新世界,在前方等你,那裡有天真的孩子,還有姑娘的酒窩……
專輯里所有歌曲大氣磅礴,顯示伍佰大家風范,年底,伍佰舉行《真世界巡迴演唱會》,演唱會陣容強大,據說,演唱會收入的10%作為賑災捐款。看來,當時的伍佰,至少差不多成了台灣人的精神支柱。這場演唱會畫質最唯美,如果說空襲警報演唱會是伍佰最牛的一場演唱會,那麼真世界演唱會無疑成了伍佰最美的一場演唱會,從燈光到舞台配景,每一個細節都體現出美的設計。尤其是在第二場時伍佰唱《白鴿》時,鋼琴響起,舞台大布景上一群白鴿在天空里飛翔的鏡頭,是我對那場演唱會最深的印象,很多年後,也許我會忘了那場演唱會其它歌曲,但我仍然不會忘記那一群堅強飛翔的白鴿……
自由飛翔的音樂哲學意識白鴿
今天,大概我也無須再花多大的篇幅來大書「伍佰&China Blue」過去的音樂航程,因為這個名字在90年代的台灣流行音樂史上不但早已家喻戶曉,甚至他們力抗當時市場的不可能性而掀起現場演唱會的熱潮,都是一次為人所津津樂道的傳奇性音樂革命。
當然「伍佰」影響力普及之廣,從他的、、等作品在KTV中的點播率之高亦可見一斑。
然而難得的是,這么多年來伍佰&China Blue卻不只滿足於享受眼前巨星般的成就,而淪於去復制一首又一首伍佰式的嘶吼情歌來刻意討好樂迷,反倒是從到,我們見到伍佰&China Blue一直在對自己的聲音尋求改革,不停歇地將他們的聲音提升自不同的層次。
事隔兩年,再與伍佰進行一次訪問;向來不常在娛樂媒體亮相的他,依舊對一切音樂性的問題侃侃而談,彷彿有著抒發不完的個人觀點,以及他對音樂創作所持的情感和態度。因此,與其片面地說伍佰是位廣受愛戴的流行銷售指標,毋寧認為他是一位有著深切自我認知、不斷在既有的商業音樂體制內尋求新音樂火花的唱作人。
Flying Rock-Consciousness
從到,再到這張99年新作的誕生,有獨無偶地中間都相隔著兩年左右的時間,那麼「兩年」這樣的一個Time Period,是不是一個明顯的創作周期?
「就拿來說好了,這些歌在兩年內都是活著的,所以沒有想要去做新的東西;另外一點是說,我覺得一年之內的腦筋都是一樣的,沒有什麼新的東西要講。」
然而更巧的是,連續兩張專輯與,都是以「鳥」做為主題。 「可能我有戀鳥症吧!」伍佰開玩笑地說。不過他馬上就正經地做了補充:「我比喻我自己的音樂歷史都在飛翔,所以我的新唱片也還是要繼續飛行,才會再以「鳥」作為主題。 」
無庸置疑,上張無論在音樂本質上或在反映出來的市場銷售量上,都是一張無懈可擊的成功作品,那麼在著手進行這張新專輯時,對你這樣一位不願重覆過去作品的唱作人而言,自己又如何去尋求新的突破? 「當我在做這張唱片的時候,並沒有說想要去突破,而是在想有什麼新的東西吸引我,是什麼因素吸引我繼續去創作?想清楚了之後才動筆去寫。還是一張比較屬於想像的作品,想像光復前台語歌的文詞用在現在人的想法寫出來會是什麼樣子;但在做這張專輯時,想的卻是身為一個搖滾樂手,怎麼樣去做出搖滾樂手該做的事。當我去北京看到那些搖滾樂團,聽到他們的音樂時,其實自己是有些汗顏的。雖然他們不是那麼被大眾接受,雖然他們的音樂可能不是那麼成熟,但是他們要講的事情,不論是對抗自己或對社會,都有一個鮮明的主題;而且這個主題不是情情愛愛,不是無病呻吟。這是一個關鍵,所以在做這張專輯時我就覺得該要去探索什麼東西,所以才會寫了、、這些歌曲。」
…「搖滾樂手一定要跟社會有關聯、有互動,並不是說你拿把電吉他,唱唱搖滾樂,就叫做搖滾樂手;應該說你對這個社會有搖滾性的注視、搖滾性的關懷、搖滾性的抗議、搖滾性的觀念與思想,這樣才是一個搖滾樂手…」
繼而從北京搖滾樂團「堯氏」(原名「子曰」)與崔健的現場演出所帶給他的沖擊,以及這一首作品注入台灣這塊土地的關注,伍佰也談到了心中對於一個搖滾樂手的認知。
「搖滾樂手一定要跟社會有關聯、有互動,並不是說你拿把電吉他,唱唱搖滾樂,就叫做搖滾樂手;應該說你對這個社會有搖滾性的注視、搖滾性的關懷、搖滾性的抗議、搖滾性的觀念與思想,這樣才是一個搖滾樂手。好比我對羅大佑很崇拜、很佩服,是因為他講了很多有智慧的話,他的音樂可以走到很遠很遠的地方;所以我覺得重點不是在於有美有很絢麗的音樂外表,而是在於你是不是講了一些很有意義、很有深度的話。」
Back To Basic
除了創作主題與過去有著明顯的迥異外,在官方的專輯文案中還特別強調了這次的專輯是要「回歸音樂最自然原始的本質」,那麼究竟所要呈現的是什麼樣的一種音樂情懷?
「如果說是一張張牙舞爪的、華麗的唱片,那麼我這次就嘗試將所有炫麗的、臭屁的聲音拿掉,去找到一種自然的聲音。當一切絢爛的事物都在發生時,自己反而回過頭去,回到原點,這對我來說是有趣的,是有吸引力的。」繼而伍佰更進一步地補充道:「我覺得力量是有很多方式可以釋放出來的,不一定唱得很用力,或是歌詞寫得很糾結,反而是一種哲學式、思考式的力量才是我現在所追求的,而這就切必須透過更純凈的音樂表達出來。換句話說,這也是一種內斂的表現方式,就像在低空飛行。」
於是在中,除了開場的趣味性地sample了一些電話鈴聲的以及貫穿著急促吉他刷弦的依舊爆發著熟悉的典型伍佰式搖滾能量之外,大部份的作品如同、、、,所強調的反倒是一份經由簡約樂器配置所與伍佰那由外放轉為內斂之嗓音所交疊而成的靜謐音樂張力。更值得注意的是,伍佰這次在詮釋慢板作品式抒搖滾類作品時,讓人感到的不再是一份撕天裂地的霸氣,而是流露出一副斯人獨憔悴的黯然情懷。對此,伍佰表示這段期間他很喜歡4AD旗下樂團Red House Painter的作品,或許多少也被他們那種Moody感傷的Sadcore Folk風格所感染吧!
「我希望這張專輯聽起來不會油膩,而是像一碗好吃的陽春面。」伍佰以這樣簡單的比喻形容了這張作品。
Release The Pressure
這幾年下來,從專輯大賣、演唱會爆滿到金曲獎的肯定,無疑地這可以說伍佰與China Blue正處於一個音樂事業的高峰,因此而知地,在籌制這一張專輯時必定有著來自不同面向的壓力產生,於是我們便見到官方資料上引述了伍佰的一句話:「只想好好沒有壓力地去做一張專輯。」
「其實我知道大家在做這張專輯時是很有壓力的,包括銷售量、金曲獎…等等,但是一旦被壓力牽著走,就什麼都做不好。所以在錄音時我會說,所有有壓力的事都閃開,就做沒有壓力的事,才能像現在一樣很自然地去講自己講的事情,想唱的歌;因為我們現在不是在做音樂,我們是在過人生。再者,這次的歌曲,幾乎都有一個嚴肅的主題,但是你覺得不會聽到像亂彈那樣嚴肅的音樂做襯底,你聽到的是Easy、沒有壓力的音樂在闡述這些嚴肅的事情。」的確,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這首作品。雖然追是一首描寫市井小民生活中苦悶與希望的歌曲,但是在編曲上卻以過去從未出現在伍佰專輯之中之熱情洋溢的拉丁味道予以包裝,讓我不禁想起了老牌樂團Santana最近所推出的新作。 「其實會有這樣編曲模式的誕生,是因為看太多電視,看到Ricky Martin那麼受歡迎,之後就想寫一首拉丁的歌,沙漠的歌。」
The Show Must Go On
最後值得注意的是,這張除了主題的不同外,在歌詞的撰寫上也與前作有所不同;上一張中的歌詞相當重視遣詞用字上的文學意涵,是希望綻放一種音樂的香味,那麼這次的寫詞方式想捕捉的又是一種什麼樣的層次?
「之前在追求的是文字的美感,而現在能滿足我的是內容、主題與態度;過多的語法與修辭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怎麼拿真誠的東西出來。持續對自己的人生探討,才會有源源不絕的新作誕生。特別是如果你想要做音樂做很久,你就不能說你在做音樂,而是要去過一個怎麼的人生,然後把人生帶到音樂裡面才是對的;我希望有反映自己觀點的言詞,在我的音樂裡面。」
回顧過去,伍佰對自己最滿意的創作是的歌詞:「我最滿意的詞是,我封給我自己最佳作詞獎,因為它是台語,又是文言文。曲的部份很難,我只能說過去曾經流行過的每一首歌都不錯,都是我當時做的不錯的事情,它可以讓很多人喜歡。」
那麼,展望未來,伍佰自己是否有想過會繼續在音樂創作上像David Bowie一樣不斷求新求變橫跨不同的音樂世代,或是會在適當的時候停止幕前演出而退居幕後? 「這必須要和我的人生有密切的結合,我才能一直去做當時、當下我覺得該做的事;我當然希望我一直有好的作品誕生,但是這個前提是我的人生是有一些事情一直在進行、一直在飛行。」
「滿足自己,同時能做到一個搖滾歌手應該與整個社會維持的互動關系。」這是伍佰在訪問最後所做的結語,同時也是他對自己日後的音樂道路所許下的最大期望。
文/林哲儀
3. 白鴿的寓意和象徵意義
4. 《白鴿》你的上好佳唱的主要表達什麼
表達愛情的。
《白鴿》是由賀子玲作詞、作曲,你的上好佳演唱的歌曲,發行於2021年4月18日。 收錄於同名專輯《白鴿》中,歌曲時長為3分28秒。
歌詞介紹:
為什麼你需要我的時候,我就應該出現在你門口。
什麼時候你又能陪著我,在我經歷的所有痛苦中。
你的誓言一次又一次過,所以是時間不對 還是我不值得。
教堂的白鴿不會親吻烏鴉,就像我配不上星空下的他。
時間怎麼就走到了晚霞,我們笑著說沒有辦法。
教堂的白鴿不會親吻烏鴉,海的故事只有海鷗來回答。
5. 白鴿 聽出什麼心情
《白鴿》專輯是我所喜歡伍佰的最好的一張專輯,而單區〈白鴿〉也是我最喜歡的歌曲,〈白鴿〉的主題是自由,但卻不是莊子逍遙游的自由,而是受傷後所期望的自由,誠如樓主所言,剛出獄,聽到白鴿,就哭了一樣,沒有經歷過大災大難和大的挫折,是無法理解〈白鴿〉里偉大的意義,那關於飛翔的方向,那關於生命的自由,常常是我們最底層的人方能感受,除了堅定地好好的活,我實在不知道該用一種怎樣的心情還描述和表達,生與死的探討,窮與富的沖突,春花秋月,生命無常,一切的一切,伍佰都用輕快的鍵盤音來表達出來,但這首歌曲卻不僅僅是沮喪,它最終帶來了希望和光明,那是種驕傲/陽光的灑脫/白雲從我/腳下掠過/乾枯的身影/憔悴的面容/揮著翅膀/不再回頭.....
這是以前我在一篇文章中對白鴿的評論:如果說這張專輯代表著伍佰最高的成就,那麼專輯同名曲《白鴿》自然也是上品中的上品。伍佰本來是寫給在一場槍擊案中受傷的庄嘉慧女士,為她打氣加油的。但之後的九二一大地震隨之而來,使這首歌曲有了更深重的使命與意義,這首歌讓當時災難重重的台灣看到了希望與未來,想起去年汶川地震,一群名星歌手都去災區現場作秀,卻沒有出一個伍佰,也沒有出一首《白鴿》,就算災區重建的再漂亮又如何,就算身上的傷痕平復如初又如何,那心靈上的傷,何時才能癒合,真的,有時我真的在想,台灣有伍佰真的真的很幸福。。。。。
希望樓主學會珍惜生活,努力奮斗,實現自己的那一個美麗新世界,握手...
6. 白鴿的寓意和象徵意義 白鴿的寓意和象徵意義介紹
1、西方文化把鴿子視為和平、愛情、平等的象徵,中國文化則把鴿子視為信義和家庭和睦的標志。而在鴿子的藝術形象方面,東西方的作品也各有特色。
2、鴿子象徵和平,已成地球人共識。每逢重大的慶典活動,總少不了鴿子的身影,人們通過放飛鴿子,以表達喜悅的心情和對和平的期盼。鴿子不僅象徵和平,還是愛情的使者,被世人稱為「愛情鳥」。此外,鴿子還是平等的象徵,象徵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之間的平等。當今各大城市,飼養廣場鴿已成時尚。形象優美、性情溫順的鴿子,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和歡迎。
3、在西方,一直流傳著諾亞放鴿子察看水情的神話故事。據傳,洪水泛濫時,諾亞把一隻鴿子放出去,要它去看看地上的水退了沒有。由於遍地是水,鴿子找不到落腳點,又飛回方舟。七天之後,諾亞又把鴿子放出去。到黃昏時,鴿子飛回來了,嘴裡銜著橄欖枝,很明顯是從樹上啄下來的。諾亞由此判斷,地上的水已經退了。
4、這個傳說,有兩種寓意:一是鴿子是人類最早的通信工具;二是鴿子銜著橄欖枝,象徵人類可以平安生活繁衍。第二種寓意後來又演變成世界和平的象徵,其藝術形象則出自畢加索之手。1950年,為紀念在華沙舉行的世界和平大會,畢加索畫了一隻銜著橄欖枝的飛鴿,當時智利著名詩人聶魯達把它命名為「和平鴿」。此後,這一經典形象被公認為世界和平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