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是校內網 校外網啊
校內網 ..簡單的說就是你所在學校內部的區域網,ip一般為192.168 10.0.0 172.16 這種類型的,提示你無法注冊一般情況下是由於你所在的地點不屬於學校網路所在的范圍,比如你是在家上網,或者網吧,或者其他學校里,當然你就無法使用校內網所限制的資源
2. 校內網是什麼
早期的校內網是一個校園SNS,主要針對大學生開放,鼓勵真實的個人信息和關系,功能相對比較簡單,盈利模式也還比較單一和狹窄,但是發展勢頭非常迅猛。被5Q合並後,再經過千橡互動這一年多來的經營,校內網也還算是一個校園SNS,並且增長非常迅速。
但是在我看來,校內網已經面目全非,逐漸地變成一個四不像了。
3. 什麼叫做網路資源/共享資源
網路資源是利用計算機系統通過通信設備傳播和網路軟體管理的信息資源
就是通過網路可以利用的資源,比如:
網站提供的可供用戶下載的資料或文件
共享資源就是分享使用網路資源或是電腦資源,將一些資源或者信息的使用權或知情權與其他人共同擁有,有時也包括產權
4. 校內網是什麼
校內網剛建立的時候一個最重要的特點是限制具有特定大學IP地址或者大學電子郵箱的用戶注冊,這樣就保證了注冊用戶絕大多數都是在校大學生。用戶注冊之後可以粘貼自己的照片,撰寫日誌,簽寫留言等。該網站鼓勵大學生用戶實名注冊,上傳真實照片,讓大學生在網路上體驗到現實生活的樂趣。
經過將近三年的快速發展校內網已經發展成為為整個中國互聯網用戶提供服務的SNS社交網站,給不同身份的人提供了一個全方位的互動交流平台,大大提高了用戶之間的交流效率降低了維護用戶之間交流的成本,通過提供發布日誌、保存相冊、音樂視頻等站內外資源分享等功能搭建了一個功能豐富高效的用戶交流互動平台。
2008年校內網推出開放平台戰略以後,校內網和大量的第三方網路公司、編程愛好者為校內網開發了大批量的網頁版互聯網小應用程序和網頁版游戲,大量的社會化的網路游戲為用戶之間的互動也提供了更多更豐富的途徑,也推動了中國互聯網往平台化方向的發展。
5. 什麼是校內網
校內是一個真實的社交網路,聯絡你和你周圍的朋友。加入校內你可以:聯絡朋友,了解他們的最新動態;和朋友分享相片、音樂和電影;找到老同學,結識新朋友;用照片和日誌記錄生活,展示自我。已經改名為人人網
6. 什麼叫網路資源
網路資源:網路資源是利用計算機系統通過通信設備傳播和網路軟體管理的信息資源
網路信息資源機構的權威性和可信度。
這是人們利用文獻信息,特別是利用網路信息的重要的首要的選擇標准。首先,要看網頁主辦者的聲譽,網站及其建站機構的權威性與知名度。一般來說,權威機構或者知名機構(人士)發布的信息在質量上比較可靠,尤其是政府機構、著名研究機構或大學發布的文獻信息,在可信度上來說是比較好的。其次,要看網路文獻的作者的個人情況。比如作者的聲譽與知名度如何,作者的E-mail地址、電話,能否與作者取得聯系?通常某領域的著名專家、學者或者社會知名人士發布的文獻信息可信度較高,更能贏得用戶的信任。
(2)網路信息資源的內容。
● 科學性和客觀性。首先,網路信息的內容要具有科學性,有一定的科學研究的價值,並採用科學的方法和形式進行闡述。其次,網路信息要具有客觀准確性,列出可供核查事實的信息來源、事實數據和依據,同時也要看網路信息是否公正,提供的事實中是否混同於有傾向性的宣傳和評論,並且在介紹有爭議的觀點時持中立立場,並提供公正的評判。
● 獨特性和新穎性。人們通常利用發布時間較新且比較獨特、有參考價值的文獻,而對於網路信息資源利用更是如此。網路信息所反映的主題是否特別、是否還有其他的提供方式(如是否有印刷形式或者別的電子形式,其他載體形式往往能影響其價值)、網路信息創建或發布的日期以及最近的更新日期、更新間隔周期等,都會影響人們的利用效能。同時,網路信息要具有相對的獨特性,只有信息內容獨特,觀點新穎,才能提升網路資源的價值,提高利用效率。
(3)網路信息資源的覆蓋面和針對性。
網路信息資源所涵蓋的范圍是否廣泛,是否針對相關領域或專業;本網頁製作的目的是什麼,有何針對性,是否面對特定方向的用戶;所提供的信息的廣度、深度如何;包括哪些網路資源類型,是書目、索引、文摘,還是網路期刊或者網上圖書,等等。這些都可作為用戶評價和選擇網路信息資源的標准。
(4)網路信息資源的獲取途徑和檢索性。
通常人們查閱某一主題的網路資源時,習慣鏈接到其相關主題的文獻信息,擴大檢索范圍,以防漏檢所需信息。因而,網路信息的超鏈接將位於不同頁面及其上面的各種文獻信息(文字、圖像、表格等)有效連接起來,具有很大的靈活性,方便用戶檢索相關文獻信息。而且,查找網路資源,最終是為了利用,而用戶所需要的文獻信息是否具有易檢性,檢索途徑是否方便,利用起來是否順暢等等,這些都會影響到用戶對文獻質量的選擇和評價。所以,用戶更喜歡利用方便、易檢的文獻信息,而對於難以檢索到的文獻信息就知難而退了。總的來說,用戶訪問和點擊率越高的網站,用戶的評價就越高;用戶評價越高的網站,其網路信息資源的價值在某種程度上就會越大;網路信息資源的價值越大,用戶的利用率也就越高。
7. 什麼是校內網
校內網一個最重要的特點是限制具有特定大學IP地址或者大學電子郵箱的用戶注冊,這樣就保證了注冊用戶絕大多數都是在校大學生。用戶注冊之後可以粘貼自己的照片,撰寫日誌,簽寫留言等。該網站鼓勵大學生用戶實名注冊,上傳真實照片,讓大學生在網路上體驗到現實生活的樂趣。
8. 校內網是什麼東西幹啥用的怎麼用
網站簡介 中國版的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 )!校內網(xiaonei.com)成立於2005年12月,是中國最早的校園SNS社區。2006年10月,千橡公司收購校內網,同年底,完成了千橡公司5Q校園網與校內網的合並,並正式命名為校內網,域名為: www.xiaonei.com 。至此,校內網成為中國大學生市場具有壟斷地位的校園網站。 校內網的創辦人是來自清華大學和天津大學的王興、王慧文、賴斌強和唐陽等幾位大學生。 網路特點 校內網幾乎完全模仿美國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 )的網站設計。校內網一個最重要的特點是限制具有特定大學IP地址或者大學電子郵箱的用戶注冊,這樣就保證了注冊用戶絕大多數都是在校大學生。用戶注冊之後可以粘貼自己的照片,撰寫日誌,簽寫留言等。該網站鼓勵大學生用戶實名注冊,上傳真實照片,讓大學生在網路上體驗到現實生活的樂趣。 媒體報道 校內網被廣大大學生的關注和熱捧,許許多多青年學子在自己的blog或者是在一些網路論壇中都提到校內網對他們生活的影響。大眾傳媒對於這個現象予以極大的關注,《中國青年報》、《齊魯晚報》、上海《文匯報》、《環球企業家》等報刊雜志都對校內網進行了專門的報道。 《中國青年報》在報道中認為,「校園SNS社區(以校內網為代表)的出現及走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前大學生群體對網路真實性的呼喚與渴求,同時,也反映出大學生群體對待網路的態度正進一步趨向於理性與成熟。」 網站CEO王興1997年考入清華電子工程系,2001年畢業後去美國特拉華大學攻讀碩士學位。2006年3月17日,TOM網科技頻道對王興進行了在線訪談。訪談隨後被整理成為《校內網王興:創業就像被閃電擊中 必須一路專注》的報道。 目前,校內網已開通1500所海外大學,3000所國內大學,20000所高中及85000家公司。自校內網開通以來,同類型網站不斷涌現,如露臉網、飽蠹網、誼多網、億聚網等等。但是其他各種後期涌現的大學生交友網站的功能、頁面都沒有太大的突破。 網站內容 在校內網你可以: 展示自己,結識新朋友,找到老同學; 用日誌和相冊記錄生活點滴 和朋友們分享照片; 和朋友們分享喜歡的群組、音樂、電影、書籍; 第一時間了解身邊好友的最新動態; 評價上過的課,認識選同一門課的人; 分享喜歡的音樂、電影、書籍,結識興趣相投的朋友。 通過完善高中、初中和小學的資料,找到失散已久的老同學。 隱私政策 校內網(xiaonei.com)以此聲明對本站用戶隱私保護的許諾。校內網的隱私聲明正在不斷改進中,隨著校內網服務范圍的擴大,會隨時更新隱私聲明。我們歡迎您隨時查看隱私聲明。 校內網非常重視對用戶隱私權的保護,承諾不會在未獲得用戶許可的情況下擅自將用戶的個人資料信息出租或出售給任何第三方,但以下情況除外: 您同意讓第三方共享資料; 您同意公開你的個人資料,享受為您提供的產品和服務; 本站需要聽從法庭傳票、法律命令或遵循法律程序; 本站發現您違反了本站服務條款或本站其它使用規定。 使用說明 本站的隱私設置分為"個人資料"、"聯系方式"、"日誌"以及"黑名單"。 用戶可以選擇其個人資料、聯系方式和日誌的開放程度。例如,用戶可以選擇將個人資料向好友、同校的人或者所有人開放。請注意,校內網對你同意共享資料用戶或第三方對你資料的任何使用或傳播行為不負責。 此外,用戶可以選擇將其它某些用戶加入黑名單,以更好地保護隱私。 修改資料 在成功登陸之後,用戶可以在"賬號信息"下修改其隱私設置或更新個人信息及密碼。
9. 校內網是什麼
校內網其實就是你學校的區域網,只允許你在使用學校的伺服器才能瀏覽學校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