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網路用語dk是什麼意思
網路語dk指dk戰隊。
在游戲《英雄聯盟》中,DK戰隊的前身就是DWG,由KIA冠名。由於DWG與KIA合作並更名為DWG KIA,隊伍簡稱也由DWG改為DK,並且對隊標重新進行設計。同時人員組成僅有一人調動,即把上單選手nuguri換成了khan。
DWG(Damwon Gaming)電子競技俱樂部成立於2017年,前身為MiraGeGaming,是英雄聯盟LCK賽區的俱樂部之一,旗下擁有英雄聯盟分部。
2020年10月31日,DWG獲得2020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冠軍。
《英雄聯盟》(League of Legends,簡稱LOL)是由美國拳頭游戲(Riot Games)開發、中國內地由騰訊游戲代理運營的英雄對戰MOBA競技網游。游戲里擁有數百個個性英雄,並擁有排位系統、符文系統等特色養成系統。
《英雄聯盟》致力於推動全球電子競技的發展,除了聯動各賽區發展職業聯賽、打造電競體系之外,每年還會舉辦「英雄聯盟季中冠軍賽」「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英雄聯盟全明星賽」三大世界級賽事,形成了自己獨有的電子競技文化。
2. 本帖懸賞1000 你們有誰玩過完美世界版的斗羅大陸之神界傳說手游嗎現在還有在玩DKM的嗎
密紋可以在完美版神界傳說里獲取,一登進去就有,輸入密紋後再在完美區選你以前玩的伺服器就可以正常游戲。但重點是現在完美版下載不了,就算以前沒刪能不能登進去還是個問題,我也忘了是幾點關服。不知道密紋建議向客服說明情況。我是完美版15區的,現在還在玩。
3. 網路常用英語縮寫
Orz有種無語向天長嘆「天啊」或者是拜服的感覺,無可奈何失意的意思,反正很多意思的
與他相象的有
orz 這是小孩
OTZ 這是大人
OTL 這是完全失落
or2 這是屁股特別翹的
or2=3 這是放了個屁的
Or2 這是頭大身體小的翹屁股
Or? 這也是頭大身體小的翹屁股
orZ 這是下半身肥大
OTz 這是舉重選手吧
○rz 這是大頭
●rz 這是黑人頭先生
Xrz 這是剛被爆頭完
6rz 這是魔人普烏
On 這是嬰兒
crz 這是機車騎士
囧rz 「/口\」的失意體前屈,囧讀作「炯」
崮rz 這是囧國國王
莔rz 這是囧國皇後
囧rz這是囧國國民
冏rz 這是囧到下巴都掉了
商rz 這是戴斗笠的囧
sro 換一邊跪
sto 也換一邊跪
卣rz ←轟炸超人
曾rz ←假面超人
益r2 閉起眼睛,很痛苦且咬牙切齒的臉;另一說法為無敵鐵金剛
★rz ←武藤游戲
口rz ← 豆腐先生
__Drz ← 爆腦漿
prz ← 長發垂地的orz
@rz ← 呆滯垂地的orz
srQ ← 換一邊並舔地的orz
圙rz ← 這是老人家的面
囿rz ← 這是追追做出orz
囼rz ← 這個是沒眼睛的
囜rz ← 沒有眼和口的
圀rz ← 這是歪咀的
囶rz ← 這是無話可說的
苉rz ← 這是女的
Ora ←衍伸用法,不過腳是跪著狀態。
or7 ←尖屁股
Oroz ←這是有小腹
Orz~ ←這是賽亞人失意體前屈
:◎:rz ←這是張大嘴巴嚎啕大哭的失意體前屈
oΩ: ←背部隆起的
口丁乙←這是特別大的
org 這是人魚版的
Oxz這是被五花大綁的
orz=3←不小心放了一個屁
接下來是組合效果
stoorz 接吻——好甜蜜哦
orz
ORZ 牛頓說:我站在巨人肩膀上
☆rz orz 追星族噢。。。。。。
另外其他聊天縮寫
QH強悍
BH彪悍
SB傻(罵人的常用語)
BC(白CHI的意思)
OMG(OH MY GOD!)
BF,GF,BL,GL(BOY FRIEND男朋友,GIRL FRIEND女朋友,BOY『S LOVE男同志,GIRL』S LOVE女同志)
IC(I SEE,我明白,我知道了,另外還有OIC=OH I SEE!)
ILY(I LOVE YOU)
CU(再見,SEE U)
3Q或者TK(謝謝的意思)
loli(是小女孩)
正太:是小男孩;
(這個大家都知道)
SM:有幾種解釋,一個是(此為不健康內容)一個是貼吧和天涯名人舒穆祿雪梅的簡稱,一開始是玉米吧的大姐,由於率先挑起玉米和涼粉之爭,名氣大振
HD:厚道,一般說LZ8HD,就是樓主不厚道的意思
BT=變態
HC=花痴
GJM=抄襲或復制,郭敬明的簡稱,由於那個夢里花落知多少的抄襲事件,被鄙視的不行,於是GJM也成了抄襲或復制的代稱
CJ=純潔,也來源於郭敬明,小四的「我習慣純潔地45度仰望」被一再引用,CJ開始流行 .
MS=貌似
FB(腐敗,意指吃飯 )
酵母(教母的意思,來源於天涯,天涯八卦版好多教的,菊花教的郭敬明,冷艷教的陳紅(唱歌的那個)等等 )
還有BS(就是鄙視啦。,)
PIA飛你,(就是拍飛你啊)
很多網路用語都是英文或拼音的縮寫的,
希望你滿意
4. 鬧鍾的真正用途是什麼
鬧鍾是能按預定時間發出聲響的時鍾。有很多種類,機械的、石英的,自從它被人利用鍾擺的原理發明以來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能缺少的物品
5. dota是什麼
DotA是Defence of the Ancients的縮寫, 是一個基於魔獸爭霸3:冰封王座(由暴雪娛樂公司出品)的多人實時對戰自定義地圖,可以支持10個人同時連線游戲。
現更新作者為美國人IceFrog。DotA可以基於區域網、Battle.net以及個人伺服器進行對戰。在該系列的AllStars一作中,玩家也可以通過設置變數,與AI進行對戰。Allstars 5.84c版曾經作為2005年馬來西亞與新加坡WCG大賽的比賽項目,同時也是CAL的常設項目。DotA流行的速度非常快,深受廣大玩家的喜愛。由於英雄眾多,技能新奇,道具多樣,地形復雜,戰術更是千變萬化,讓很多人樂此不疲。目前中國玩家主要的DotA平台有VS,浩方,QQ,GG,超級對戰平台 ,掌門人,傲比對戰平台等平台。DOTA作為目前在Battle.net上最流行的一款對戰地圖已經有許多不同的版本。
當前的最新版本為6.60b版,AI版本v6.59DAI中文版,v6.59DAI英文版。
Dota allstars (全部語種)官方下載網站 : http://www.getdota.com/
1、游戲性
DotA以對立的兩個小隊展開對戰通常為5v5。與常規的魔獸爭霸3對戰游戲不同的是,每個玩家僅需要選擇一個英雄,了解他的技能、長處和短處,並通過控制該英雄來贏得勝利。如同該游戲名稱所表現的,游戲的目的是摧毀對方小隊所守護的主要建築(遠古遺跡)。為了到達對方的遠古遺跡,每個英雄必須戰勝對方的部隊、防禦建築和英雄。與之對應的是,玩家可以通過在戰斗中勝過對方,並獲得金錢和經驗來使自己的英雄升級——更多的經驗能使英雄的技能增強或是使用技能點來增加屬性,而金錢則能在商店中購買更具威力的裝備。
2、DotA歷史版本介紹
DotA的在國內從最初的5.59CN開始流傳,之後在6.28b CN第一次大規模流傳,之後經歷了6.32b CN,6.38a CN,6.37CN,6.41CN,6.43b CN,6.48b CN,6.51 CN,6.56 CN。6.59b加入了隱藏彩蛋任務,隱藏英雄牛頭人酋長BOSS。之後爆出煉金無限錢,屠夫無限力的bug,在6.59c中刪除了彩蛋任務。目前最新版本為6.60b中文版以及6.60b英文版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WAR3的BUG,DOTA出現了小雞臂章流,因此,VS對戰平台自己推出了一個6.57c的版本,但是這個版本的任何地方,都沒有標明作者是ICEFORG,給人的感覺是DOTA是VS出的,也因此大量的新人玩家認為DOTA-ALLSTARS是VS出品的...
2.1、DotA CLASSIC
DotA 全名為Defense of the Ancients,譯為守護古樹,或者守護遺跡,它是建立在WAR3基礎上,利用地圖編輯器開發的,全新的電子競技游戲.
DotA最早只是個別玩家自娛自樂的RPG地圖,後來經過60多個版本,數年的不斷完善,在世界范圍內擁有了眾多的擁護者.
DotA的歷史 要從星際爭霸時代說起.
那時候有人做了一張地圖,叫做Aeon of Strife,這就是第一張DotA類型的地圖(5對5單英雄的地圖):以後的DotA正統版本都是在這種游戲模式上不斷完善的.
到了ROC(魔獸爭霸3:混亂之治)時期,一位叫做Euls的玩家做了第一張ROC DotA.在最早的Eul DotA里,兩隊都只有總共5隻英雄,而且每隻都和正規的一模一樣.因為WAR3還處在推廣階段,這一時期DotA並沒有大規模的流行起來.
於是到了TFT(魔獸爭霸3:冰封王座)時期,Euls並沒有在TFT做任何的DotA地圖.但是這時候就有許多人,開始在TFT創造類似的地圖.
[編輯本段]2.2、DotA ALLSTARS
其中的一位作者Guinsoo,在地圖中開始加入一些聲音和光影效果(這是guinsoo創造allstar的開始).
當時有一少部分人(非常少 大約只有10人)為DotA創建了第一個討論版,叫做'9nid'這就是最早的DotA半官方性質的論壇.直到現在,還有許多當初最早的成員,名字現在還列在榮譽榜上.
隨著WAR3的不斷推廣,DotA也慢慢變得火熱,9nid討論版登陸人數開始慢慢變多,終於有一天伺服器負荷不了.
這時討論版便轉到了rtsgames, 所謂的DotA聯盟就在此時成立了.
第一個聯盟,便是2004年的4月創立的Clan TDA,當時的地圖為Allstar5.84 International Gamaing SyndicateIGS開始舉辦正式的DotA比賽(唯一官方認證的比賽)
第一屆錦標賽有20組參加 第二屆有45組....於是越來越多人參加(現在總共有1049組)
http://leagues.theigs.com/dota/ 這是IGS的官網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
因為玩家越來越多,地圖更新工作量也變龐大.
最後Guinsoo開始尋求其他地圖製作人幫助(Icefrog便時其中一個)在大約6.00的時候 Pendragon(副族長)因為和族長(Guinsoo)有鬧不愉快最後他退出了這個社團,創了他自己伺服.
Pendagron他負責所有的管理,他離開後DotA的官方網站陷入了一段很長的混亂時期.老的工作組這時開始瓦解.
最後,guinsoo,neichus,terrorblaze還有許多人做了Allstar6.00,6.01
然後便投入了其他的游戲中.(曾經有人在魔獸世界中看到過他的身影)
Icefrog從6.02開始接手,直到現在.
Icefrog是目前為止,最好的DOTA地圖製作人.他不像Guinsoo般,放著大量的BUG不處理,在Icefrog的完善下,現在的地圖BUG明顯少了.
Icefrog也比較容易接納其他人的意見,現在許多的新東西(英雄、道具、系統),都是討論版有人提議而被創造出來的.
另外Allstar的歷史 也可以從他的道具看出一點端倪
Eul's scepter of divinity =Eul的神杖(風)
Oblivion staff=遺忘之棍(Staff這里也可以翻為工作人員,就是被遺忘的工作人員)
Guinsoo's scythe of vyse =Guinsoo 的Vyse鐮刀(羊刀)
由此可以發現:當合成Eul's scpter of divinity+oblivion staff=Guinsoo's scuthe of vuse
也就是eul的神杖+遺忘的工作人員=Guinsoo的武器
大家看出他的關系了沒?
並且在英雄方面也有相關
Terrorblade (靈魂守衛)其實就是當初最早的製作員的名字之一.
Kunkka(船長,普羅德摩爾海軍上將)其實就是6.55以後DotA的loadscreen(載入畫面)的作者.
roshan的名字由來於人名(巴基斯坦文),Hrithik Roshan是一個超級巨星,據說作者便是Hrithik Roshan的FANS,但是沒有證據可以推論為實.
在5.84左右年代曾經出現過隱藏道具.
5.84隱藏道具有6樣,名字分別為 A,T,O,M 還有2個upgraders當時在大家討論熱烈,努力想查出真相的時候
5.84b又出現了!!
5.84b不僅包括了這6樣道具,有多了一樣:名字為"HAHA I am an asshole"(哈哈,我就是個渾蛋)由此可見這是純屬作者的惡作劇.
順帶一提:ATOM在這里並不是指原子
而是指5大元素,不知道有沒有人記得,很久以前,有一個卡通叫做:地球超人.
就是當5個主角吧5元素戒指放在一起時,就會召喚出:地球超人,去對付污染地球的敵人.
而那地球超人就叫做ATOM -_- !
[編輯本段]2.3、DotA CHAOS
其中世界的各個角落,還存在著不少DotA家族的小成員.
DotAchaos 便是其中一個。
當暴雪推出TFT時,Eul卻堅持只做基於ROC的DotA。這時出現了由韓國人製作的DotA Chaos地圖,被譽為「華麗的舞娘」的Chaos一開始的名稱是"Defence Of The Ancient Chaos」,這當然也是想讓玩家混淆,以為是Eul的新作,藉此打開知名度。經歷過Classic的洗禮,此時的DotA的戰術已發展的十分充足,因而在Classic上成為一個高手十分不容易.比起Classic,Chaos更容易上手,而且有全新的英雄,華麗的法術。
華麗是Chaos最值得稱道的地方,道具合成的概念也為該作首創,並且Chaos還有隱藏人物可供選擇。曾幾何時,Chaos的玩家依靠簡單的控兵便能享受殺戮的快感。可惜的是,在Chaos中所有英雄都不平衡。
很長一段時間內,Chaos曾經在亞洲戰網上風靡一時,但是因為僅僅推出了韓文版本,所以除了亞洲范圍,世界范圍內並沒有大規模流行起來。
「遠古的巨人」DotA EX是由Wasabi製作,也就是「朱老師魔獸教室」站長製作的一張類似DotA地圖,DotA EX是最類似DotA Classic(Eul)版本的一版,擁有ROC時代DOTA的很多特點,因此得到不少ROC老玩家的支持。但是這張地圖並不為Eul所承認。該地圖擁有平衡的人物和技能,並通過多次改版使所有道具更為實用,並衍生出分工合作的戰術。但戰術的多樣和精細的控兵,也扼殺了新手存活的空間,造成許多新手後繼無力——畢竟在一個團隊游戲中,有一個新手會對隊友造成一些負擔。在EX較平衡的設定下,英雄的等級上限被設定為10級,各玩家的經驗和錢的差距也不會過大,而比起其他類DotA地圖,游戲中的普通士兵殺傷力更顯強大。細膩成為該作的代名詞!但是當EX不再更新,Chaos和AllStars崛起後,這張地圖的生命也走到了盡頭。
2.5、真三國無雙
與另一款台灣著名對抗類RPG地圖信長之野望相似,雖然沒有掛名DotA,但熟悉該系列的玩家仍能一眼看出真三中帶著濃濃的AllStars風格。比起其它類DotA地圖,真三中文的界面,以及人們熟悉的歷史人物,都是該作強勢所在。真三中援軍的呼叫,糧倉的存在,都是DotA系列中所不具有的。特別大中華圈的玩家是絕不用和外國人組隊,使真三造就了和之前Chaos的全盛期一樣萬眾追捧場景。雖然真三一再被AllStars的擁躉們謾罵為抄襲,但作者Lovemoon03似乎並不願改其行。目前真三國無雙最新的版本是5.1版,但大陸多數玩家認為3.9版是該作最佳的版本,並為此開發出3.9e系列。而台灣目前則是繼續著5.1版本(註:台灣正統後續版本的作者也是一改再改,目前地圖由DKM.t和Minelander兩人合作更新)
[編輯本段]3、DotA的魅力
1.平衡的單位設計與物品系統
對於所有競技游戲來說,平衡性在其可玩性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分量.DotA如今有多達93名各式各樣的英雄(版本更新時會不定期增加),基本涵蓋了其他游戲中所能遇到的各種人物類型,更有像屠夫與炸彈人這樣讓人過目不忘的特色單位,頗具想像力的技能卻又不失章法.DotA還有別於其他RPG地圖的一些明顯特徵,例如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無敵和魔免,代價高昂的"不朽之守護",隨機出現的神符,在別的rpg里無限風光的吸血類技能或物品在dota中也比較平衡,這些都讓游戲游戲充滿了變數.
2.體驗創造的快感,滿足你對虛擬世界的任何渴望
與其他對戰游戲相比,DotA沒有那麼多必須要遵守的潛規則,花樣繁多的道具與技能造就了匪夷所思的各類打法,在很多英雄的正統打法里,可選的技能樹與裝備方案多達數十種,如何利用有限的金錢在敵人身上發揮出最大的效果,是每個玩家都樂於研究的.
3.親身體驗精彩激烈的團戰
玩家對於群體PK早已不感新鮮,但相信體驗過DotA之後,你一定會被作者的奇思妙想所傾倒.拿選擇交戰時機來說,在DotA中,不一樣的我方英雄配置和不同的對手,不一樣的時間段和不同地點,是否選擇開戰都是需要每個玩家需要判斷的.如有一名隊員不幸被對手抓住,是回頭救人還是丟車保帥就要玩家自己抉擇,不仔細審視的貿然開戰,輕則犧牲隊員,重則團滅,而因為選擇了不合適的交戰時機導致敵人擴大了優勢進而推掉一路,從此影響後續走勢是經常發生的.身為隊伍的一員,每個人的行為不光是要為自己負責,更要為整個團隊承擔後果.
4.在游戲中經歷付出
與著名的3C類型地圖類似,DotA大體上也有三條主路,但DotA招牌似的復雜地形,獨特的神符系統,90餘名身懷絕技的英雄,大大增加了英雄在外的危險性,而為了經驗與金錢往往又不得不沖在前線,特別是當隊伍內有那些急需等級與裝備的後期英雄存在時,他們在中前期時的地位是脆弱的,很容易成為對手襲擊的目標.這時候需要隊伍需有人站出來買偵查守衛掩護隊友,四處牽制對手,這樣做猶如一把雙刃劍,取得的成果是為需要裝備與等級的隊友騰出了寶貴的時間與空間,也能一定程度上打擊干擾對手的進程,代價就是自己不得不支付昂貴的偵查守衛開銷,以及大量時間浪費在路上,致原本不寬裕的經濟雪上加霜,而時常在前線與對手周旋,偷襲未果的情況下甚至有喪命的危險,到了游戲後期時,這個英雄的裝備等級都會低於場上的其他玩家.也許有玩家會疑惑,以這樣的過程玩游戲是否有意義?答案是肯定的,當隊友以你為代價成長起來而風光無限時不會忘了"比賽是五個人的",你的付出會得到隊友們內心的尊重.
為了方便大家進入游戲,下面介紹一些經常出現在游戲對話與評論攻略中的DotA關鍵字的含義:
b:back,即撤退,國內玩家多習慣用"3"代替,"3"諧音"閃",與b含義相同.
solo:單。指一個人走一條路.多數為中solo.
miss與back:說miss意味著這位玩家所在線上的對手暫時離開,提醒盟友小心。常見於中solo的英雄。有時,對手只是暫時離開視野,當了解到他沒有遊走時,可以以「back」來告訴盟友警報解除。我不了解英語國家是如何提醒,畢竟和上面的back沖突,不過,在中國不會出現這個問題,撤退都是用3表示。如果是邊路的英雄miss,一般會在miss前加上不見了的英雄的名稱。
aoe:范圍效果,即范圍殺傷性技能.
farm:打錢.
stun&slow:分別指帶眩暈效果的技能,帶減速效果的技能.
gank:一方若干名英雄同時行動,突襲或強殺另一方落單英雄.
push:以建築物為目標所進行的進攻.
正補&反補:英雄對敵放單位最後一次攻擊獲得經驗和金錢,既正補;反之將自己單位打掉讓對手無法獲得金錢與少量經驗為反補.
撐線:"線"指前線,通過補給品或回復技能,保證英雄可以始終在前方賺取經驗和金錢而不用回基地.
壓線:"線"指戰線,在前線給予對手持續性的威脅,壓制對手的發展.
控線:"線"指敵我小兵交戰地點,通過正補與反補將戰線控制在我方防禦塔附近,增加Farm的安全系數.
拉野:通過將野怪拉到兵線附近,吸進己方小兵援助打野的方式稱為拉野。在近衛下路和天災上路有兩個拉野點。因為拉野點在己方塔後的兵線處,所以相線 上打錢比較安全。每分鍾的固定收入相當可觀,如果兩人一路,就意味著額外的經驗和金錢,並且可以在打野的同時,反補己方小兵,極大地減少對手 獲得的經驗。而且,己方的「線」被拉回,意即拉野是一個很好的控線方式。
因此,在高端的比賽中,經常看到用假眼(200塊錢1組,視野比較大的守衛)封掉對手的拉野點(在野怪刷新點有個我們看不見的刷新區域,成長方形,在
野怪的刷新時間點(野怪從2分鍾開始,每分鍾刷新一次)只要有單位,包括眼,在區域內,野怪就不會出現。所以,對手有時也會採取用崗哨守衛(200塊
一組,帶真視效果的守衛) 將封野方的眼拔掉的方式來控制野區。
龍騎月騎等有快速清兵能力的英雄,一般會出支配,拉遠古野點,farm的效率也會變的很高。
控場:一般指多體限制技。實際中,使用這個詞多為名詞,專指有強大全體限制技能的英雄。一般特指這幾個:術士(wl),撼地神牛(es),潮汐獵人(th),樹精衛士(tp),半人猛獁(mag),仙女龍(puck)。
初接觸DotA的玩家可以先建立AI版進行熟悉,待對英雄情況以及物品性能有了一定解,便可以去DotA站點及社區與其他玩家切磋交流了.而在英雄的選擇上,這里為玩家推薦幾位好上手,技能易理解,特點鮮明,有一定生存能力的英雄和簡單的評價:
1.骷髏王(Skeleton King):
具有游戲中唯一的重生技能,加之力量成長高,一般不會成為對手第一gank目標(圖12),一個stun技能保證了本身也有一定配合gank的能力,即使裝備差一些,也可上前線配合隊友.骷髏王的缺點在於沒有Farm技能,且相比其他一些肉盾型的英雄缺少控場的能力,重生能被破解(重生需要魔法).
2.閃電幽魂(Lightning Revenant):
路人戰中的熱門人物,有不錯的撐線能力,具有極快的Farm效率與移動速度,即使正補差一些也能保持不錯的收入,能保證與對手裝備上的優勢.電魂最大缺點是因為終極技能的存在導致控線幾乎成為了不可能,加之血少沒有任何逃生與控制技能,很容易成為對手的gank目標.
3.巫妖(lich):
技能非常類似於普通對戰里的不死族英雄,巫妖。操作簡便,熟悉他後,會發現他非常強大,同時也是DotA新手入門的最佳選擇。
4.潮汐獵人(Leviathan):
這個人操作簡便,除了大招以外,就只剩下海浪了。潮汐獵人血厚防高,生存能力強,而且裝備套路多變,團戰中任務較簡單,只有放出大招和吸收傷害而已,對於新手來說還是挺適合的,當然也有dps裝的潮汐,輸出可觀,也不失為一種好選擇。現在他是rd模式下必搶的團控之一。
4、DotA的現狀和未來
如今以ALLSTARS為代表的DotA地圖正在世界范圍內流行,並成為WCG、CAL、CPL以及國內的CDL等賽事的常設項目。以Icefrog為代表的ALLSTARS開發和維護小組正努力促使該項目向更平衡、更有趣、更多元化和更適合競技的方向發展。
但是在DotA步入ALLSTARS一元化時代,不復當年百花盛放的喧嘩場面,我們也應該看到DotA在游戲性的創新和發展上面臨的困局。這其中最大的因素是因為現在的DotA是一個基於魔獸爭霸3引擎的游戲,在核心演算法上難免受到種種限制。
2006年10月11日,韓國N-log軟體公司公開了旗下正在開發中的《黑暗之光》(Darkness and Light),這是一款玩家需從光明的陣營和黑暗的陣營中選擇其一,並以破壞對方陣營為目的的網路游戲。游戲開發公司稱其為「對戰戰略攻城網游」,每次對戰約進行30分鍾,玩家可以通過攻擊中立勢力或對方勢力等來提升等級與獲得的游戲幣來購買裝備。很明顯,《DAL》就是擺脫了魔獸爭霸3外殼的DotA,使得以往因引擎而產生的法術冷卻時間、法術的威力無法與英雄屬性同步增長等老大難問題迎刃而解。
但是我們也應當看到,dota製作團隊已經開始這方面的嘗試,6.51版本推出的新英雄:"卡爾",正在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定義"法師"這一職業,多種元素球的搭配使其擁有數量眾多的法術技能,而元素球的升級可以讓卡爾擁有更強大的技能控制與殺傷力,即使比賽進行到後期,卡爾的技能傷害輸出依然不可小視。
雖然傳統的DotA玩家並不注意這個消息,也不一定對網路化的DotA感興趣,甚至詬病該作有抄襲之嫌,但是在DotA發展的歷程中,也許我們應該記住這個名字——它象徵著DotA開發的步伐又向前邁進了一步。
6. dkms是什麼意思
Oikawa等人在1996年提出一種與LKM類似的動態核心模塊(DKMs)技術。與LKM一樣,DKMs以文件的形式存儲並能在系統運行過程中動態地載入和卸載。DKMs由一個用戶層的DKM伺服器來管理,並非由內核來管理。當核心需要某模塊時,由DKM伺服器負責把相應的DKM載入;當核心的內存資源緊缺時,由DKM伺服器負責卸載一個沒有被使用的DKM。缺點是所有的DKM是存儲在本地系統上的,佔用了大量寶貴的存儲空間。
7. 請問一些網路英語詞彙,本人經常在國外游戲論壇被藐視
ACT(Action,動作類游戲)
ARPG(Action Role Play Games,動作角色扮演游戲)
AVG(Adventure Genre,冒險類游戲)
DAN(Dance,跳舞類游戲,包括跳舞機、吉它機、打鼓機等)
DC(Dreamcast,世嘉64位游戲機)
ETC(etc,其它類游戲,包括模擬飛行)
FFJ: Force Feedback Joystick(力量反匱式操縱桿)
FPP(First Person Game,第一人稱游戲)
FTG(Fighting Game,格鬥類游戲)
GB(Game Boy,任天堂4位手提游戲機)
GBC(Game Boy Color,任天堂手提16色游戲機)
GG(Game Gear,世嘉彩色手提游戲機)
FC(Famicom,任天堂8位游戲機)
fps(frames per second,幀/秒)
FR(Frames Rate,游戲運行幀數)
MAC(Macintosh,蘋果電腦)
N64(Nintendo 64,任天堂64位游戲機)
SFC(Super Famicom,超級任天堂16位游戲機)
SLG(Simulation Game,模擬類游戲)
SPG(Sports Games,運動類游戲)
SRPG(Strategies Role Play Games,戰略角色扮演游戲)
STG(Shoot Game,射擊類游戲)
SS(Sega Saturn,世嘉土星32位游戲機)
PC(Personal Computer,個人計算機)
PS(Play Station,索尼32位游戲機)
PS(Pocket Station,索尼手提游戲機)
RAC(race,賽車類游戲)
RTS(Real Time Strategies,實時戰略)
RPG(Role Play Games,角色扮演游戲)
TAB(Table Chess,桌棋類游戲)
3D Accelerator:3D加速器。一種專門提升PC的3D運算功能硬體,但其不能提升計算機整體的顯示效果。
ACT (Action Game):動作類游戲。
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慧。
Alpha: Alpha測試。就是指在游戲製作者控制的環境下進行的游戲測試工作,所以一般來說a測試是在公司內部進行的。
AVG (Adventure Game):冒險類游戲。
Beta:Beta測試。就是指不在製作者控制的環境下進行的游戲測試工作,所以一般來說Beta測試則是交由選定的測試者單獨來進行測試。
Boss:大頭目。
Cheat:游戲秘技。
Clock Speed: 游戲執行速度。
Code:密碼。1)同Cheat條;2)同Source Code條。
Doom-like: 三維射擊類游戲。
E3(Electronic Entertainment Expo):美國E3大展。 當前世界上最為盛大的電腦游戲與電視游戲的商貿展示會,基本於每年五月舉行。
Easter Egg:復活節彩蛋。 程序中隱藏著的一段意外的內容,常為製作者設計的搞笑內容,經常是關於製作者自己的介紹與調侃。
ECTS(European Computer Trade Show):歐洲計算機商貿展示會。被稱為歐洲的E3大展,每年三月和九月於倫敦舉行。
Electronic Game:電子游戲。
Engine:游戲引擎。 即一套游戲的主程序。
Experience Point:經驗點數。
FTG(Fighting Game):格鬥類游戲。
First Person:第一人稱視角。
Flight Sim:飛行模擬類游戲。
FMV (Full-motion Video):全動態影像。即游戲的片頭、過場和片尾的動態畫面。
Forward Scrolling:向前卷軸。即背景不斷向玩者趨近的卷軸模式,常出現在第一人稱射擊或模擬類游戲。
FPS(Frames Per Second):每秒顯示幀數。
Free Guy:額外的命。在游戲中,你有可能會獲得的額外的命,比如收集一定數量的某種寶物。
Gameplay:游戲可玩性。即游戲的玩法,是決定一個游戲有多好玩的重要因素。
Genre:游戲類型。即為不同游戲玩法的游戲作一歸類,比如角色扮演類、冒險類、動作類、模擬類等。
GPU (Graphics Processing Unit): 圖形處理器。輔助CPU處理圖形運算。
Graphics Accelerator:圖形加速器。專門的提升顯示速度和效果的硬體。
Graphic Adventure:圖形冒險類游戲。是冒險類游戲下的一個門類, 相對與文字冒險類游戲。
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圖形用戶界面。 即計算機與用戶的交互界面。
Hidden Level:隱藏關卡。指游戲中隱藏的部分,自行發現。
High-Res:高解析度。
Hint:攻略提示。
HP(Hit Point):生命力。
HUD(Heads Up Display):飛行儀表盤。飛行模擬游戲中的常見詞,常提供玩家諸如彈葯狀況、速度、目標跟蹤等作戰信息。
Interactive Movie:互動式電影。
Interface:游戲界面。
Joypad:游戲手柄。
Joystick:游戲操縱桿。
Level:關卡。
Low-Res:低解析度。即粗糙的畫面顯示模式,但運行速度可稍微提高。
Motion Capture:動態捕捉。將物體在3D環境中運動的過程數字化的過程。
Motion Tracker:動作跟蹤器。動態捕捉時使用到的設備。
Moves:出招。即格鬥游戲中人物的出招技巧。
MP(Magic Point):魔法力。
MUD(Multi-user Dungeon):俗稱「泥巴」。在互聯網路上的一種允許多人參與的實時游戲。
Network Games:網路游戲。指容許多人通過某種網路協議連線後便能進行集體游戲的游戲種類。
NPC(Non Player Character):非玩者人物。在角色扮演游戲中,玩者會在游戲過程中遭逢到的所有不受控制的人物。這些人物或會提示重要情報線索,或是無關緊要的人物。
Pirate:盜版游戲。
Pixel:像素。
Platformer:游戲平台。
Player Killing:玩者殺手。指在MUD中,專以攻擊玩者人物,而不是非玩者人物的一類玩家。
Polygon:多角形。運用在2D屏幕中表現3D環境的多角形單位。
Prototype:原型製作。游戲作品的原型製作也就是指以最快的速度製作出遊戲的原型,一個可以執行的程序原型。從這些基礎程序與基礎圖形,製作者可以看到從電腦中表現出來的與原來設想的有多大差距,經過調整磨合後就進入了正式動工了。
Puzzle:謎題。在冒險類游戲中,考驗玩者智力的謎題。
PZL(Puzzle Game):解謎類游戲。
Quake-like:三維射擊類游戲。
Round:回合。
RPG(Role Playing Game):角色扮演類游戲。
RTS(Realtime Strategy Game): 即時戰略類游戲。
Scaling:縮放比例。
Second Person:第二人稱視角。即追尾視角,緊隨游戲主角的背影。
Shareware Software:共享軟體作品。
Side-Scrolling:橫向卷軸。即游戲畫面的前景與背景從左向右移動的卷軸模式,常用於2D射擊游戲中。
SLG(Simulation Game):模擬類游戲。
8. 網路語dk是什麼意思
網路語dk指dk戰隊。
在游戲《英雄聯盟》中,DK戰隊的前身就是DWG,由KIA冠名。由於DWG與KIA合作並更名為DWG KIA,隊伍簡稱也由DWG改為DK,並且對隊標重新進行設計。同時人員組成僅有一人調動,即把上單選手nuguri換成了khan。
DWG(Damwon Gaming)電子競技俱樂部成立於2017年,前身為MiraGeGaming,是英雄聯盟LCK賽區的俱樂部之一,旗下擁有英雄聯盟分部。
2020年10月31日,DWG獲得2020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冠軍。
dwg發展歷史:
DWG戰隊的前身為MiraGe Gaming,2017年5月,MiraGe Gaming和GRF、BtC一起,獲得了2017CKR夏季賽名額。隨後,MiraGe Gaming更名為DAMWON Gaming,開始次級聯賽之旅。
2018年,DWG在2018英雄聯盟韓國挑戰賽夏季聯賽(簡稱CKR夏季賽)中豪取十連勝,最終以13勝1負的傲人戰績收獲常規賽冠軍,直接進入了LCK升降級賽,並在LCK升降級賽中2:0橫掃BBQ,3:1戰勝BTC,拿到了LCK春季賽的門票,正式開啟了LCK之路。
2020年10月31日,DWG獲得2020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