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企業應如何管理應對網路輿情
企業輿情管理應對辦法:
1.加強對網路輿論的實時監控
對於企業來說,一言一行備受關注,這也就決定了一些負面的曝光極易在短時間內被放大。因此,實時的掌握網上與己相關的輿論,及時干預處理,對於防止危機爆發尤為重要。為此,建議藉助企業輿情平台-識微商情,加強對網路輿論的實時監控,為公司實時推送自身品牌信息、產品信息、口碑信息、人物信息、競爭信息、政策信息、行業信息等,第一時間了解網路上與己相關的各種聲音,助力各類突發輿情的順利處置。
2.做好針對於全網輿論的監控
作為一家公司,不論是牽扯到的人群,還是涉及到的具體領域、利益等方方面面,都比較廣。因此,為了有效排查潛在輿情風險,就需要全面了解各大網路媒體上的輿論提及。為此,建議藉助企業輿情平台,做好針對於全網輿論的監控,監測採集范圍包括但不限於各大新聞媒體、短視頻平台、新聞門戶網站、社交媒體、新聞客戶端、博客、論壇等多個互聯網平台,幫助ipo上市公司全面掌握自身輿情,防止網路輿情危機的發生。
3.提高輿情預警和分析的能力
此外,對於公司來說,如何准確的找出或查到相關的負面,才是網路輿情管理應對工作的重點。藉助企業輿情平台-識微商情,可通過智能語義識別,自動找出負面信息,並快速通過微信、簡訊、郵件或者客戶端的方式發出告警通知,且自動挖掘負面輿情演化過程中的傳播網站/媒體、關鍵傳播節點以及網民情感分析、傳播溯源、輿情分析報告等,為輿情的解決提供決策參考依據。
『貳』 公司網路負面危機處理方法有哪些
面對公司網路負面危機,我們認為主要有兩個處理網路負面危機的辦法,一個是疏,另一個是堵。
首先,企業可以實時發表評論,及時反對網路負面評論,但需要意識到評論的態度必須委婉客觀,防止因態度問題而受到批評。企業領導人可以通過多個帖子或多個帖子模式發布正面信息,或者占據有利的評論位置,最好是引導利益相關者自發傳播積極的輿論。
從傳播規則的角度來看,這種突出性的意見恰恰能做到「意見領袖」的目的。當網路公司負面危機內容豐富時,突出的觀點會對受眾的態度產生顯著的影響,他們會潛意識地傾聽肯定的觀點,而不是模稜兩可的觀點。這種網路負面危機處理的做法叫做疏通。
其次,我們要介紹的就是如何去堵住公司負面網路危機。企業在積極引導的同時,也需要嚴格處理公司負面危機的傳播。如何將公司負面危機進行沉底處理,甚至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進行緩沖處理,這都是企業者在處理網路負面危機信息過程中要學習的引導藝術。
蒼白的語言無法打動人的心,如何使網民產生感情上的共鳴和理性上的贊同,是一些特有的網路負面危機處理技巧。
『叄』 企業網路輿情怎麼危機公關
1.把握社會輿論主動權
作為企業,要深刻認識到社會輿論的傳播環境已經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快速發展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公眾獲取信息的渠道更加便利,輿論的傳播速度之快、范圍之廣、影響之深,大大提高了企業公關危機應對與解決工作的難度。企業只有積極了解互聯網輿情,快速反應,及時處理並開誠布公,才能牢牢把握社會輿論主動權,為企業制定正確的危機公關手段創造有利條件,解決危機。
2.善於聆聽,捕捉社會輿論訴求
與此同時,企業要想解決媒體輿論壓力給自身造成的危機,還應該學會聆聽,不可以盲目跟風的去採用蒙騙的方式來對外發聲,要積極主動的捕捉社會輿論訴求,傾聽大眾的心裡話,營造良性的公關傳播環境。
3.掌握社會輿論傳播規律
在互聯網時代的大數據背景下,多樣化的信息網路彌漫著大家的眼珠,傳統的輿論引導也受到了嚴重的沖擊,企業只有掌握社會輿論傳播規律,採取針對性措施,才能抓住機會,解決危機。首先,可以提升對互聯網知識的學習培訓與應用,其次可以通過藉助一些專業的輿情監測軟體,對全網輿情進行實時監控,從多角度分析各大媒體的傳播情況,網友的態度,輿情的發展趨勢,了解互聯網上談論企業的各種聲音,並自動生成分析報告,供企業公關危機應對工作決策參考。
『肆』 公司該如何應對網路輿情
不知道如何應對網路輿情,可以參考以下應對網路輿情的原則。
原則一:正視危機
危機來臨,我們要積極應對,敢於正視問題所在,通過履行社會責任來處理網路輿情危機,獲得公眾認可,通過成功預防危機的產生才是贏家。
原則二:快速反應
危機事件一旦爆發,在最初的24小時為黃金時間,消息如同病毒,會以裂變的方式高速傳播,同時充斥著各種謠言和無端猜測,如果企業不第一時間處理網路輿情,隨著時間的延長,事態將更加難以控制。而且隨著時間推移受眾度陡然減弱情況下採取應急措施,作用大打折扣。當然,一切的應急均應當取決於事前危機制度的建立。
原則三:善於溝通
在應對網路輿情的過程中,要善於與媒體溝通,因為媒體即便不是朋友也斷然不是敵人,友好溝通後請求處理不實報道,作為正規的媒體平台也應當求真務實,在客觀真實情況下處理不實信息也是他們分內之事。另外,在平常的經營過程中要有意識的與媒體建立溝通合作,在遇到危機時可以作為自己出聲的窗口,否則即便有再好的公關文案也沒有窗口發布。
原則四:敢於擔當
在網路輿情面前,面對已經客觀存在的事實予以承認而不是直接否定,一味單純的否認實際上對事件的澄清沒有任何意義,只會讓大眾產生更多的懷疑。處理網路輿情正確的做法應當是讓第三方權威機構介入,或者第三方作出回應。
原則五:時時關注,系統運作
如何應對網路輿情?建立網路媒體預警機制與第三方權威機構合作,如果遇到輿情第一時間通知企業管理層,避免應對網路輿情遲延。
『伍』 如何做公司網路負面危機公關方案
隨著互聯網普及程度越來越高,如果公司出現網路負面危機,大眾很快就會知道,影響公司的長遠發展,所以網路負面危機監控是非常有必要的。對於應該做公關網路負面危機方案,我們建議可以從三個方面實現。
好的公司負面危機公關方案需要包括哪些內容:
1、有針對性進行公司負面危機公關
網路上出現的網路負面信息不僅僅是處理帖子那麼簡單,處理帖子沒有技術含量。關鍵是要知道網路輿情信息的來源,是來自專業的負面宣傳還是隨意轉載和傳播等。只有通過對輿論的分析和評價,我們才能清楚地了解轉載和傳播負面輿論的方式。我們提供專業的公司網路負面危機公關的建議和數據分析服務,為用戶提供有價值的決策參考。
2、健全網路輿情信息處理體制
在公關網路公司負面時,有必要完善相關的網路輿情新聞監控機制。成立專門的公關公司網路負面工作組,對互聯網上的各類新聞進行實時監控,弄清輿情趨勢,及時發現不利於網路環境穩定的因素。通過監測監測小組的反饋,及時處理,危機將在萌芽階段被扼殺。為了防止人工監控的遺漏,可以通過網路公司負面監控系統對整個網路進行實時監控,保證輿情監控能夠高效運行。
3、有良好的技術保障
實現網路公司負面監督的前提是要有良好的技術保障,實時網路平台內容的收集、分析、響應,及時做出正確的反應。對網路上傳播的信息進行鎖定、分類和分析,並得到監控結果,從而達到網路輿情信息監控的效果。
『陸』 企業網路輿情危機處理怎麼解決
由於每一個公司的性質不同、面對的網路危機不同,相應的企業網路輿情危機處理策略應該也不同,但萬變不離其宗,不同的策略也有著共同的考慮因素。為化解危機或把公司網路危機帶來的負面效應控制到最低,我們建議處理網路企業輿情危機應該果斷採取應對行動,並遵從以下六點原則。
1、謹慎對待
現在很多公司危機公關失利的主要原因就是沒有把看起來並不大的事件當回事,但「千里之堤,潰於蟻穴」,這樣的態度將導致事件影響與危害不斷蔓延,直至不可收拾,完全失控的地步。正確的做法是當企業發生公關危機時不論事件大小都要高度重視,站在戰略的高度,來謹慎對待,具體處理網路輿情方式要具有整體性、系統性、全面性和連續性,只有這樣才能把危機事件快速解決並把危害控制到最小。危機發生後企業要由上至下全員參與其中,尤其是最高領導要非常重視,所有決策都要由最高領導親自頒布或帶頭執行,以確保執行的有效性。
2、挖掘問題根本
很多處理企業輿情危機不利的原因多是只看到了表面現象,頭疼醫頭腳疼醫腳,而本質性的根源問題卻沒有解決,導致只治標不治本,按下葫蘆起了瓢,無法快速徹底解決網路消息危機,甚至事態不斷擴大。當發生公司網路危機時應該先客觀全面地了解整個事件,而後冷靜的觀察問題的核心關鍵問題及根源,研讀相關法規與規定,把問題完全參透,或聘請專業網路企業輿情處理公司把脈支招,切不可急著拿一支掃帚就去救火:哪兒著火哪兒拍一下。
3、速度要快
公司發生網路輿情危機時反應速度要比救火的速度更快些,因為這比大火燒毀企業的廠房更危險,危機在吞噬的是企業、品牌的信譽。速度是企業網路危機解決中的第一原則。堤壩出現一條裂縫,馬上修補很簡單,如果速度遲緩,幾十分鍾就可以發生潰壩,企業發生網路消息危機時就像堤壩上的一條裂縫一樣,馬上修補可以避免很多損失,但卻因為看似很小的問題,沒有引起重視或缺乏危機處理經驗等,而錯過了最佳處理企業網路危機時機,導致事件不斷擴大與蔓延。
4、承擔責任,不逃避
企業輿情網路危機發生後第一時間把所有質疑的聲音與責任都承接下來,不能含糊其詞,不能態度曖昧,不能速度遲緩,而後拿出最負責任的態度與事實行動迅速對事件做出處理。其實很多危機事件發生後媒體與消費者甚至是受害者並不十分關心事件本身,更在意的是責任人的態度。冷漠、傲慢、推諉等態度會增加公眾的憤怒,把事件本身的嚴重性放大,甚至轉移到這家企業的道德層面。開篇談到網路消息應對的問題,我們分析一開始就處理負面信息,這是一種逃避,建議在該事件處理完畢後再進行應對公司網路危機的工作。
5、要善於溝通
我們依據多年的網路企業輿情危機解決從業經驗,對處理公司危機工作做了重點調查研究,網路危機消息的來源主要是:1、不滿意的客戶;2、不滿意的員工;3、競爭對手。但不管哪種情況,最終解決問題的方法都離不開溝通,當企業發生網路危機時溝通就是最必要的工作之一。
『柒』 公司互聯網危機應對公關是怎樣的
公司如果想要更好地公關公司互聯網負面危機,就要知道公司互聯網危機公關的方法技巧,所以,在這里我們就帶你來了解怎麼公關公司危機。
公司互聯網危機應對公關的方法:
1、坦誠相告,表明誠意。
公司在出現互聯網公司危機事件之後,應該誠實地說出來,表示誠意。如果真相被隱瞞,往往會助長公眾的猜疑,擴大公司負面危機的蔓延,這將不可避免地使危機更加難以公關公司互聯網輿情。
2、採取緊急措施,防止事態發展。
當公司遭遇突然的互聯網公司危機時,往往會措手不及。此時最需要的是冷靜下來,及時採取公司互聯網危機公關緊急措施,防止局勢蔓延。
3、調查情況,收集信息。
公司互聯網危機應對公關得到遏制或初步控制後,有必要立即對輿情危機的原因、范圍和後果進行全面調查,了解公司互聯網危機應對危機決策的基礎,也是成功公關網路輿情負面危機的關鍵。
4、針對不同對象,不同對策
對個人或者公司的受害者、上級主管部門、業務交流機構以及其他公眾應當採取相應的對策進行網路新聞輿情公關處理。
5、評價總結,改進工作。
公司互聯網危機應對公關平息後,要評估相關措施解決網路公司新聞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並實事求是地寫出公關公司新聞輿情報告,為今後處理類似事件提供依據。同時,要總結經驗教訓,改進企業工作,從根本上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捌』 企業遭遇網路輿情危機如何處理
第一,危機處理,速度是關鍵
在負面消息出現的24小時內,負面消息會以病毒式迅速傳播,社會上將充斥著各種各樣的謠言和猜測。這就要求公司必須在時間上搶佔先機奪取主動權,快速地作出回應以表明態度,避免不良信息的廣泛傳播。
第二,危機處理,成為媒體,敗也媒體
社會化媒體時代已步入發展繁榮時期,媒體、網路成為最重要的危機策源地,在新媒體與網路媒體的推動下,每一次的企業危機都有可能在一夜之間擴散,給企業造成重大損失。所以企業要很好的利用這一資源,讓企業在危機事件中反敗為勝。
第三,危機處理,主動擔責,態度真誠才能贏取信任
危機公關就是企業對公眾帶來的傷害,醫治公眾的創傷,最重要的也是建立信任。公眾對於公司的信任99%來自於公司在危機發生之後的第一反應,公眾將對以這一反應作為基礎判斷公司處理事情的態度,進而確定其是否值得信任。在建立信任的過程中,首先承擔責任,放下姿態,贏取公眾的善意對待,之後再與媒體和消費者真誠溝通,切勿閃爍其詞,蒙騙大眾。
第四,危機處理,需要防患於未然
再大的公司都無法預料和避免危機,當危機發生時,如何在第一時間做出合理的回應,這就要求企業建立危機公關部門是必不可少的。一個專門處理危機公關的部門,一套成熟的危機公關處理機制,不僅能為企業在危機發生後快速想到應對方法,更可以減少一些危機處理過程中的硬傷,避免犯了大忌。
對於企業來說,網路危機公關事件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企業在經歷危機後不反思、不醒悟、不整改。各大企業頻繁出現危機事件,這也告誡了企業必須要強化企業的危機意識,建立危機預警與應對體系,提升危機處理能力,才算是對危機公關畫上了一個成功的句號。
『玖』 網路危機處理有什麼方法
網路危機公關是公關關系學和管理學結合的產物,是運用公共關系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科學地處理組織潛在的或現存的危機,從而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甚至變壞事為好事的一種管理行為。由此可見,企業公關危機的處理對企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下面聊一聊公司網路公關危機處理方法有哪些?
1、坦誠相告,表明誠意。
公司一旦發生危機事件,應該做的就是坦誠相告,表明誠意。如果一旦隱瞞了事實真相,往往會助長公眾的懷疑,擴大危機的波及面,最後勢必會是危機更難處理。
2、採取緊急措施,防止事態發展。
公司遭受突發性的公關危機,往往猝不及防,這時最需要的是冷靜,並及時採取緊急措施,防止事態的蔓延。
3、調查情況,收集信息。
在危機得到遏制或初步控制後,就要立即對危機的起因、范圍及後果進行全面調查,查明危機信息是為公關危機處理決策提供依據,也是成功處理危機的關鍵。
4、針對不同對象,不同對策
對個人或公司的受害者、上級主管部門、業務來往單位及其他公眾的都要有相應網路危機對策處理。
5、評價總結,改進工作。
在平息危機事件後,要評估處理網路危機的有關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並實事求是地寫出網路危機處理報告,為以後處理類似事件提供依據;同時要總結經驗教訓,以便改進企業工作,從根本上杜絕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網路是把雙刃劍,可以擴大一個公司的品牌宣傳,也可以對企業形象產生負面影響,如果企業不重視這些負面消息,不能及時的作出解釋說明,就有可能釀成嚴重的公關危機,嚴重損害企業的對外形象。
『拾』 企業如何做好輿情危機處理
企業如何做好輿情危機處理
我們生活在一個網路信息迅速發展的時代,每一個互聯網社交媒體平台就是一個喇叭口,對傳播方式和互聯網輿論場話語權格局產生重大影響。在此背景下,企業形象傳播和聲譽維護面臨著許多新情況,不經意的一條負面信息有可能置企業於死地。因此面對輿論監督壓力驟增的輿情環境,做好輿情風險管理是企業發展壯大的必修課。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企業如何做好輿情危機處理的知識,歡迎閱讀。
企業輿情危機產生的原因
分析近些年來引發企業熱點輿情事件的原因我們不難發現,這些因素中企業主要面臨來自質量與安全、環境與生態、守法與誠信三個方面的輿情和輿論監督壓力。它們具體表現在:
一是企業追求效益與公眾利益和安全之間的矛盾;二是企業及其供應鏈生產製造系統與環境和生態保護之間的矛盾;第三是企業逐漸暴露出的違法違規情況,與公眾輿論對企業「守法、誠信」品質的高度期望不對等。化解這三大矛盾,這就需要企業通過健全企業輿情風險管理機制,能夠在輿論監督壓力之下找到企業集團實現「與消費者共贏」這一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知道消費者所思所想和所說,從而獲得人心,獲得市場。
「與消費者共贏」、「得人心者得市場」,這些因素反映在網路輿情上的直接表現是,企業在輿情事件演變中的網路輿情口碑,以及企業在輿情事件處置中化解輿論監督壓力的能力。當涉及企業的負面輿情事件發生、發酵時,如何通過公開可見的網路輿情數據,分析報告涉事企業在消費者心中的輿論認同度和情緒傾向,從而幫助涉事企業主動作為、正向傳播,以釋放正能量化解來自網路的輿論監督壓力,減少聲譽損失,促進聲譽修復,是企業輿情風險管理的直接和核心目的。
企業處理輿情危機的特點
一是在企業宣傳工作方面,過度依靠傳統媒體資源,對以互聯網為平台的`新媒體系統缺乏足夠認識與重視。因此,傳播方式僵化、溝通渠道單一、輿論監督壓力化解能力弱成為制約企業良性輿情風險管理的關鍵因素之一。
二是在企業機構設置中沒有專業輿情風險管理機構或輿情風險管理機構不成系統。新媒體通過扁平化傳播系統可將信息、觀點迅速大量匯聚,構建了基於個人通信終端的大口碑傳播系統,而當下企業在進行輿情風險管理的時候對「人人皆媒體」的傳播環境認知不足,在輿論監督壓力持續增強的環境里,很容易成為這些「自媒體」的質疑對象。
企業輿情危機和輿論壓力的表現
一、網路輿論主體的匿名性,激發了群眾參與輿論監督的積極性,強化了企業輿情風險性。與傳統媒體對於個人信息的充分暴露而言,公眾網路媒體上表達的訴求和建議則更具隱蔽性。正是這種匿名性所帶來的特有保護功能,使得公眾通過網路表達對企業的不利言論和揭露企業不良行為時能夠暢所欲言,而不必有所顧忌,極大地激發和調動了廣大群眾參與對企業輿論監督的熱情和積極性,特別是負面輿情信息的曝光,使得企業面對輿情風險可能性擴大。
二、網路輿論傳播的快捷性,提升了網路輿論監督的效率,降低了企業輿情風險的可控性。網路輿論監督實行的是「點對點」的溝通,具有「瞬發而既至,始悉而周知」的傳播特點。任何一個會文字錄入的人只要擁有一台互通互聯網的電腦,就能迅速地發表自己的意見並將其傳播到其他地方,這種傳播在瞬間完成。隨之手機上網功能的開發和推廣,網路言論傳播的快捷性將會得到更大幅度的提升,而傳播的便捷性也可以使負面信息發酵迅速,增大了企業輿情風險的調控難度。
三、網路輿論集聚的爆發性,強化了網路輿論監督的威懾力,擴大了企業輿情風險的影響面。藉助網路,消費者可以藉助社交圈子,將遍布各地的消費者匯集到一起,共同關注企業質量與安全、環境與生態、守法與誠信事件,各種觀點相互碰撞、交鋒和融合,能夠在短時間內集聚廣大網民的意見,最終形成 並爆發出一股強大的網路輿論力量,給企業造成一種聲勢浩大的輿論壓力。
企業輿情危機處理需要做好哪些方面?
1、建立網路輿情監測體系
為了更好地進行對網路輿情的監測和管理,首先,企業應按照體系化建設要求,設立專門的輿情管理部門,包括建立系統完備的新聞發言人制度和人才培育計劃。同時完善信息儲備,要在平時就做好信息儲備工作,例如,在日常工作中要有意識地發現並對各類信息素材進行收集積累,做好聲像、文字資料的記錄和存儲。企業必須將輿情監測和管理從輿情消防員的角色定位中擺脫出來,不能等到輿情事件爆發之後才採取措施應對,在日常就應該進行輿情監測和管理。對於企業出現的負面輿情,一方面企業要注重負面信息的採集與分析,企業相關部門必須緊密關注媒體上出現的關於企業的信息,建立起高效的輿情監測系統。另一方面企業要建立網路輿情危機預案,制定企業網路輿情危機預警機制,將輿情危機劃分為不同等級,並且每個等級的網路輿情危機都設置相應的不同級部門、范圍的力量參與到應對工作中,根據輿情預警的程度進行人員的調動和資源的整合。
2、積極回應面對網路輿情危機
對於企業的網路輿情危機,要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及時劃分輿情危機的等級類別,在第一時間將相關情況上報上級和主管部門,隨時關注輿情危機的等級變化,並啟動與之相應的應急預案。通過立體化的媒介載體採用新聞發布會、在官方的網站、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等形式,針對公眾最為關心、質疑最多的問題第一時間提供相關信息並進行詳細解答,掌握主動權。如果是企業自身問題所導致的網路輿情危機,企業應該立即態度誠懇地進行道歉,並主動承擔責任,拿出令大眾滿意的解決方案以爭取諒解,讓他們感受到企業解決問題的誠意和積極的態度。同時引入第三方信源形成權威效應,請第三方信源意見領袖發表有見地、有代表性的言論,消除網路輿情危機中的信息盲點。隨著真相的進一步澄清或企業的解決措施到位,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業輿情的穩定性。在輿情已經產生穩定的社會影響的前提下。企業上下要統一資源、統一口徑,隨著輿情的穩定與成型,特別是企業的領導幹部,要從大局、企業自身責任和社會責任的高度不斷深化輿情引導的戰略定位。
3、事後進行評估和善後
在企業網路輿情危機消退後,對於本次輿情應對工作的成效,企業應進行階段性的總結和回顧。對於企業網路輿情危機,要進行損失評估。企業網路輿情危機進入消退期後,企業應成立損失評估小組,對企業此次輿情危機所導致的損失進行評估。評估主要包括兩方面:
第一是現行經營狀況造成的損失的評估;第二是對由於企業品牌和聲譽造成影響將會產生的後續無形損失進行評估。同時要進行企業形象修復。經過負面輿情的不利影響,企業已經遭受並將面臨巨大的損失。此時,迫切需要開啟一系列企業形象修復工程,為負面輿情善後。要對產品及企業形象進行重新定位。重新定位企業的產品,嚴把產品質量關,讓企業生產的產品成為「信得過」、「靠得住」產品,定期將產品的質量檢測結果向民眾公布,以使民眾對產品重拾信心。在企業的經營和管理創新中,正確地實施網路輿情監測和管理,對於促進企業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企業要科學把握互聯網時代信息傳播的規律,用更加符合時代趨勢的觀念來看待網路輿情,深度利用各種傳播媒介,揚長避短使之形成合力,使網路輿情成為促進企業持續和諧發展的強大生產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