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報復心理的特點及不良影響
報復心理的特點及不良影響
導讀:報復心理的應對方法有哪些?報復心態真是人人有之,盡管我們宣揚有問題走法律途徑和多些寬容多些包容,還是沒法阻擋人面對不公平時就想自己行動去討得公道。
一、報復心理的特點
1、普遍性
報復心理的普遍性表現在每個人都會產生報復心理。世界上的每個人,當其利益因另一個人的行為而產生增益時,其一定會對後者產生感恩之心的,即便有可能他的這種感恩無法付諸行為。而當其利益因另一個的行為而產生損害時,也一定會對後者產生產生怨恨甚至有可能採取行為來報復後者的。即便某些具有極強自製力的人並不會把自己對別人的感恩或報復之心付諸行為,我們也不能認為其沒有報復心理,這是由於在我們這個充滿交換的社會里,畢竟報復心理是支持交換的首決條件。
2、針對性
一個人的利益因另一個人的行為而產生增益,前者會感恩後者,而絕非感恩除後者之外的其他人。同樣的道理,一個人的利益因另一個人的行為而產生損害,那麼,前者會報復後者,而絕非除後者之外的其他人。這是因為,除後者之外的其他人並沒有讓前者產生利益上的損害或增益,兩者並非利益攸關方。
3、對立統一性
一個人的利益因另一個人的行為而產生一定量的損害,那麼前者的報復心理會期待讓後者也產生不低於該量(一定量)的利益上的賠償,或也產生不低於該量的利益上的損害。這便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以牙還牙,以血還血。而如果一個人的利益因另一個人的行為而產生一定量的增益,那麼,前者會期待讓後者也產生不低於該量的利益上的增益嗎?顯然不會,人不會傻到將自己所得利益全部讓給曾幫助自己取得這些利益的人,由於如果那樣的話,自己就什麼也得不到。人們通常感恩的方法是給幫助過自己的人滿意的利益以示酬勞感恩。
二、報復心理的不良影響
當被人欺負了,幾乎所有人的第一反應就是還手!不過大腦會分析雙方實力相差多大,再決定到底要不要立刻出手,畢竟欺軟怕硬、怕死都是進化出來的生存本能。而不敢面對面還手的呢不代表肯吃虧,暗中小動作搞得對方倒霉。總之報復心態真是人人有之,盡管現代法律和道德積極宣揚有問題走法律途徑和多些寬容多些包容,還是沒法阻擋人面對不公平時就想自己行動去討得公道。
報復心理是人類的陰暗心理之一嗎?不見得啊,俗話說有仇不報非君子,儒家強調仁義禮智信,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君子以直報怨。占據了中國文化主流漫漫歷史的儒學都認為正當報仇沒有錯,可見在古代報復是被認可的。不少戰爭的發生也是出於打仗雙方的報復,人類創造的歷史少不了報復在其中擔起了重要的角色。有學者認為,報復是維持社會秩序,懲罰不公平的行為。因為原始社會沒有法律,沒有規定殺人要填命,偷竊要償還,於是這類事情層出不窮,惡劣影響了原始人的生存。原始人的報復是出於警告,警告對方你殺了我們的夥伴或者偷了我們的糧食是要付出同樣代價,以此阻止對方再做出類似事情。報復產生的恐懼能夠令人維持正常的社會合作,這樣人類才能活下來。
雖然報復作為警告的作用依舊存在,不過在現代,我們更能理解報復對於受害者而言能夠彌補所受傷害,使心理得到平衡。這是人類自我排解機制之一,發泄,而且是針對特定對象的發泄。如願發泄完了自然心情舒爽,當然其中不包括報復社會令無辜的人受牽連。
另外當人由於不公平而做出的報復行為會激活大腦的獎勵區域,即令人感到愉快。這也是為什麼當觀眾看影視作品裡壞人被報復時會感到大快人心。
三、報復心理的表現
1、交換的本質
有人的地方,便有物質利益和非物質利益的交換。交易、買賣、並購每時每刻都在發生和進行。它們在本質意義上就是交換。沒有交換,人類馬上就會倒退到遠古時代。
2、對不起和謝謝你
對不起和謝謝你,這兩句話是人們之間常用的文明禮貌用語。對不起常用於一個人因自身的不當行為給另一個人造成麻煩或傷害時,尤其是當麻煩或傷害很輕微的情況下。一個人的行為給另一個人造成輕微的,幾乎可以忽視的利益損失,這時,出於防止對方報復自己和保護自己的目的,前者向後者表達請求原諒自己的願望是合宜的。而後者出於避免事態升級或展示自己寬宏大量等因素的考慮,一般情況下會說一句:沒關系,表示他不會計較這點小事。如果後者對前者的道歉不滿意,那麼,極有可能的情況是,前者和後者會由相互指責逐漸升級為對罵乃至打鬥在一起。
3、因果報應說
在我們的傳統文化里,一個人如果他作惡多端,傷害了很多人或極端吝嗇、不積德行善,那麼此人一定會得到上天的懲罰並會有很壞的人生結局;而一個人如果積德行善,廣布好施,幫助了很多人,則該人就會得到上天的眷顧,逢凶化吉,有好的人生結局。這是我們傳統文化中的因果報應說的大概內容。因果報應說被人們接受並口口相傳,它之所以能廣泛流傳是因為它符合了人們對某些現象的觀察。但它卻不是正確的和客觀的,甚至可以說它在大部分情況下是錯誤的。因果報應說有其本身的合理性,這種合理性體現在人們對報復心理的初步認識。它是人們的報復心理寄望於上天的力量報復仇人,感恩恩人的願望的表達。
4、報復心理與債務
一個人的利益因他人的行為而增加或減少,這增加的或減少的利益,是可以用金錢來衡量的,當然,可以說,感恩心與報復心是有價錢的。他人對你的幫助,讓你產生對他的感恩心,即他人的幫助行為,轉變為你對他的感恩心。你的感恩心,又轉變為實物或你對他的幫助行為,這實物的價值,建立在以獲得適當報酬為目的的施恩或幫助行為,也能激發起感恩心和感恩行為,並最終達到目的。商業性的放貸行為就是最好的例證。人與人之間的利益轉移,必然涉及到報復心理。借款方與銀行家之間的利益轉移模式與施恩者施恩,受恩者報答的模式,是完全一致的。
5、報復心理是人的利益的守護神
我們的利益被他人損害,當我們的付出得不到回報,報復心便會站出來向傷害我們的人討要我們所失去的。報復心出現且僅出現於人們的`利益受到損失的情況下。如果沒有報復心,當一個人他的利益受到損失的情況下,他不會組織任何行為來阻攔利益的繼續損失或追回已經損失的利益,那麼他的利益會越來越少,直到一無所有。
6、報復心理的傳遞
對某人的報復心和感恩心可以在血緣關系較近的兩人之間傳遞或在關系極為密切兩個人之間傳遞。比如說,父親的仇人很可能也會成為兒子的仇人;父親對某人心存感恩心,那麼他的兒子受父親感染或囑托,也可能會對父親的恩人心存感恩。某人對另一個人有大恩,而剛好某人有仇人,那麼可能這個某人的仇人會成為另一個人的仇人。
拓展:生活隨筆:談報復心理
古往今來心懷歹意、尋機報復的人屢見不鮮,且不說莎士比亞筆下的伊阿古,嫉恨奧塞羅沒有提拔他為副將,就尋機報復奧塞羅(《奧塞羅》),曹雪芹筆下的王熙鳳因為尤二姐與賈璉有染,後又被賈璉招婢納妾後,危及自身的地位,就尋機報復害死了尤二姐(《紅樓夢》),就是在現實生活中因為私心沒有得到滿足而找機會進行報復的事也是所在多有的。
曾幾何時,有兩位副股長A和B同在一個部門工作,機構調整時,變股為科,上級決定留任一個,升為科級,另一位作二線安排。這樣B就到了二線,但他不是反省自己德才的不足,卻總懷疑這是A作了手腳,一直懷恨在心。後來B竟然買通打手,將A打傷致殘,沒法上班。並通過賄賂領導和給 A 製造莫須有的錯誤,使自己得到了這個科級職務。像這類打擊報復的事情,或大或小幾乎是不勝枚舉的。
報復,是一種病態心理,它的產生是由於私心膨脹的結果。這樣的人有著一種偏執的心態,總是把自己看作一枝花,把別人看作「豆腐渣」,連做夢也想凌駕於他人之上,但實際上卻才智平庸、難有作為。可是他又不甘心屈尊於他人之下,就非常看重官職。他知道只有當了官,就能發號施令,就能指手畫腳,借機撈取私利。因此,如果他的私慾得到滿足,就用奉承、拍馬迷惑領導,以便獲得更大的提升;要是有人,特別是他的「頂頭上司」,不給他的私慾以滿足,那就「牢記」這「一箭之仇」,等待時機,以便進行報復,達到他的不可告人的目的。
這種病態心理屬於道德的欠缺,而對於道德欠缺的行為,應該從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協力運作,才能使之痛改前非。在客觀上,要營造上下極之間的良好風氣。上級領導要英明,秉公辦事,不因他的打小報告、請吃送禮而對其放鬆警惕,或被假象所蒙蔽,也要做到限制使用,不給他進行報復的機會。只有認清他的思想本質,就使他的拍馬、奉承,沒有立錐之地,也能避免偏聽偏信而誤入他設置的陷阱。與他共事的其他的同志也要對其不道德行為進行抵制,不隨聲附和,不聽之任之,始終保持著清醒的頭腦,不為其虛情假意所迷惑。尤其是他的「頂頭上司」,更要抓住他的思想苗頭作好思想教育工作,消除他以後尋機報復的隱患。如果做到這些防範的工作,就能在客觀上為他的報復清除了滋生的溫床。此其一。
其二,要敢於針對他的報復行為進行揭露,讓大家認清他的真實面貌。具有報復心理的人往往具有指鹿為馬的本事,他或者偷梁換柱,或者小題大做,或者借題發揮,或者無中生有,只要能達到他打擊別人,抬高自己的報復目的,他就無所不用其極。對這樣的行徑要敢於抓住具體的個案進行揭露,讓人們認清是非,弄請事實,這就使得他的「狐狸尾巴藏不住」,從而遏制這種行為的發生。
當然,外因要通過內因起作用,報復作為個人性的心理品質,要走出這種心理誤區,關鍵還在於當事者能夠自身醒悟。
一是認清害人終害己的辨證關系。尋機報復的人總是想以假象來迷惑人,以害人來達到利己的目的,殊不知「紙里包不住火」,「玩火者必自焚」,像伊阿古那樣,因為怨恨奧塞羅沒有提拔他,就製造謠言說苔絲德夢娜與凱西奧私通,致使奧塞羅不容苔絲德夢娜辯白,就掐死了她。看來是伊阿古達到了報復的目的,然而,沒有被伊阿古刺死的凱西奧和伊阿古的妻子說出了真相,暴露了伊阿古可恥的嘴臉。這正如魯迅所說:「搗鬼有術,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來無有。」只要認清了這種邏輯命運,就能良心發現,在失敗中總結教訓,痛改前非。
二是樹立老老實實做人的道德規范,做到心胸豁達,不斤斤計較,不以個人的好惡來衡測是非;做到客觀地估價自己,不想入非非,不為滿足自己的私慾而陷害別人;做到知恩圖報,對他人給自己的好處,尤其是「頂頭上司」對自己的關照、幫助,要有正確的認識,不要只記人家有負於你的地方而忘記人家的好處。在道德上能夠這樣地規范一下,就不會總是心懷報復了。
;『貳』 報復心理在心理學中叫什麼
報復心理我們在心理學中稱為海格力斯效應,海格力斯效應是一種人際間或群體間存在的怨怨相報、致使仇恨越來越深的社會心理效應。
這起源於一個神話故事。
希臘神話故事中有位英雄,叫海格力斯,一天,他走在坎坷不平的路上,看見腳邊有個像鼓起的袋子一樣的東西,很難看,海格力斯便踩了那東西一腳。誰知那東西不但沒被海格力斯有力的一腳踩破,反而膨脹起來,並成倍成倍地增大,這激怒了英雄海格力斯。
他順手操起一根碗口粗的木棒砸那個怪東西,好傢伙,那東西竟飛快地膨脹得把路也堵死了。海格力斯奈何不了他,正在納悶的時候,一位聖者走到海格力斯跟前對他說:「朋友,快別動它了,忘了它,離它遠去吧。
它叫仇恨袋,你不惹它,它便會小如當初;你若侵犯它,它就會膨脹起來與你敵對到底。」
報復就是一種仇恨,而仇恨正如海格力斯所遇到的這個袋子,開始很小,如果你忽略它,矛盾化解,它會自然消失。
如果你與它過不去,加恨於它,它會加倍地報復。
『叄』 產生報復心理的原因是什麼
報復心理是指我們在無端受到心理挫折而感到憤怒時,所產生的一種對對方的攻擊慾望。其實生活中並沒有那麼多的敵我矛盾,所以一個人的報復心絕不能太強。我們男人千萬不要以報復對方的方式來滿足自己的不滿,因為這種方式只能增加自己的負擔。相反寬恕永遠比報復灑脫,寬恕會讓我們的心裡沒有過多負擔,同時也會讓我們得到更多。
『肆』 什麼是「報復心理」是一種扭曲的心理嗎
一個人的行為對另一個人在利益上產生一定量的損害或增益,會讓後者期待前者也產生不低於該量的利益的損害或讓前者也產生滿意的利益上的增益,人的這種反應,稱為報復心理。每個人都會產生報復心理,它是一種應對、反抗外部不利因素的自我防禦保護機制,一旦產生報復心理必須設法克制自己以正確的方法化解。
並不一定就是一種扭曲心裡,
如果報復過度的話才能算是扭曲心理。
『伍』 什麼是報復心理的自我調節
所謂報復心理,是指當人們受到強烈破壞性刺激後,產生的某種與對方行為相對抗的「以牙還牙」的反應性心理。
報復心理是有某種積極意義的,它可以變成個人或群體進步的動力,促使自己由弱小變得強大。但無論如何,報復心理是具有破壞性的,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是心胸狹隘、道德修養差的表現。報復心理不僅會對報復對象造成這樣或那樣的「傷害」,而且有害自己的心理健康。有報復心理的人,容易誤解別人的意思,對別人懷有一種戒備和防範心理,很難與人相處。有時報復了別人,自己的良心也會不安,甚至自責自懲。這種人自我意識卑劣、行為極端、瞧不起別人,也不願與人相交,因此沒有良好的人際關系。其實,報復心理是自卑心理的極端表現。為了維持心理平衡,但卻無法從行動上去實現某種慾望,於是便從心理上自我發泄,詛咒社會對己不公平,對比己地位高的和曾經給己帶來不幸的人。都懷著一種懲治的心理,有時甚至採取誹謗、侮辱、侵犯人權、違法亂紀等不正當手段。嚴重情況下,會憤世嫉俗、玩世不恭,甚至對社會都深懷敵意。
如何克服嚴重的報復心理呢?注意以下幾點:
學會換位思考生活中與他人發生矛盾沖突在所難免,對此要有心理准備,不能迴避,也不能「以暴抑暴」。學會換位思考,可以盡量減少矛盾的產生,減少報復心理的折磨。
認識報復心理和行為的危害性實施報復者,短暫的快意之後,到頭來是「眾叛親離」,還要整天擔心遭到報復;被報復者,雖然得到了大家的同情和幫助,但所受的傷害始終是一個心理陰影。所以說,報復行為的最終結果只能是兩敗俱傷,沒有勝利者。報復心理是要不得的,它會讓你的內心越來越狹隘,身心疲憊。
學會寬容、感動與關愛世界上沒有完美的東西,有陽光就會有陰影,要學會用辯證的眼光看待這個世界。不要仇視他人,試著去發現優點,試著從小事里學會感動。你會發現別人沒有想像的那麼可惡,社會也沒有想像的那麼昏暗。學會關愛他人,你必然會收到愛的回報;學會寬容他人,你也善待了自己。我們的心就像一個容器,當充滿愛的時候,哪裡會有怨恨的容身之地呢。
『陸』 報復的心態在心理學裡面是什麼含義
報復心理是在社會交往中欲以攻擊方式對那些曾給自己帶來挫折、不愉快的人發泄怨恨、不滿的一種情緒。在中小學生中 ,這種情緒潛藏著極大的危險性。
報復心理的種種表現形式
以牙還牙式的報復。在日常活動中 ,筆者發現低年級學生在身體接觸方面的報復傾向嚴重 ,只要別人碰了他一下 ,不管你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 ,他都會馬上打那個人一下。
惡作劇式的報復。如用扔、拍、丟棄別人的物品來實施報復 ;用對方害怕的東西嚇唬他 ,如把癩蛤蟆等放入對方的課桌。
間接式的報復。有些學生知道自己斗不過對方 ,就把自己的委屈告訴老師 ,通過讓老師批評對方來平衡自己的心理 ,也含有報復的成分 ;有的孩子則告訴父母、親戚 ,讓他們替自己出氣 ;有的孩子甚至叫幾個「哥們兒」教訓對方。失去理智的報復。有個中學女生與男生發生沖突 ,男生給了她一巴掌。一氣之下 ,她沖回家拿起菜刀 ,回到學校砍了那個男生兩刀。
報復心理形成的主要原因
第一與家庭的撫養方式的有關。有的父母對子女過於嚴厲和粗暴 ,孩子就會在心裡積壓下報復情緒 ,即使成年後 ,只要稍稍受到不公正待遇 ,就會產生不可遏制的憤恨並實施報復。
第二與學生的壓力太大有關。如今的學生壓力非常大 ,精神長期處於緊張狀態 ,即便沒人動他 ,他也隨時會爆發 ,如果有人恰好惹了他一下 ,他當然是一觸即發 ,馬上報復。
第三與我們的管理方式有關。目前 ,我們的管理方式存在很大的弊端 ,使學生的注意力過於集中在某些細小的事情上 ,導致培養出來的學生都是斤斤計較的人 ,誰要是做了對自己不利的事情 ,他必然記仇 ,並想方設法地報復。
第四與學生的個性有關。有些學生過於以自我為中心 ,當有人與自己的行為相沖突時 ,他首先想到的便是對方有意跟自己過不去 ,於是立即想出報復的方法。在報復的同時 ,他照樣認為自己這樣做非常正確 ,對方是「罪有應得」。第五與影視、文化有關。學生的許多報復行為是從社會環境中習得的 ,其中電影、電視對孩子的影響之大常出乎人們的估計 ,與之相似的報刊也很泛濫 ,使學生深受其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