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滴滴被罰80.26億元,存在16項違法事實!涉及哪些方面
滴滴這些違法事實都涉及網路隱私和網路安全方面。
總體來說,滴滴違反了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網路安全法等相關法條規定,已經違反了法律,所以必須要接受法律制裁和承擔民事經濟處罰。具體來說,滴滴違法行為涉及了3個方面:首先是收集用戶隱私,其次是收集用戶敏感信息,最後是未盡到提醒義務。以下將詳細介紹這幾點:
第三、滴滴公司未盡到提醒義務:我們運行一款app都會看到彈出一個對話框,來說明是否允許獲取某一項許可權。但是滴滴公司app中很多許可權都是默認獲取,並未經過用戶同意,所以弟弟公司未盡到提醒義務。
❷ 滴滴事件的來龍去脈
來龍去脈如下:
1、6月30日,滴滴在美國悄然上市,市值一度超過5000億,當天收盤4400億,創始人程維身價超300億,總裁柳青70億,隨之出現的是另外一個名字,軟銀(Softbank),賺了110億(占股21.5%)。
2、7月2日,也就是滴滴上市第三天,網路安全審查辦公室發布對「滴滴出行」啟動網路安全審查的公告,為配合網路安全審查工作,防範風險擴大,審查期間「滴滴出行」 停止新用戶注冊。
3、7月4日,國家網信辦通知全國應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app。根據舉報,經檢測核實,「滴滴出行」app存在嚴重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問題。要求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嚴格按照法律要求,參照國家有關標准,認真整改存在的問題,切實保障廣大用戶個人信息安全。
4、7月9日,「滴滴出行」全網下架後,旗下另外25款App也被下架,涉及順風車、代駕、配送、Uber等品牌。滴滴出行在其官方微博表示:滴滴誠懇接受並堅決服從相關主管部門的要求,嚴格按照法律規定,參照國家有關標准,深入排查、認真整改存在存在的所有問題,切實保障廣大用戶個人信息安全。
5、美國多家媒體報道,包括羅森律師事務所在內的多家律師事務所,正准備對滴滴採取集體訴訟。從「低調」上市到被「高調」下架,從資本的寵兒到面臨集體起訴。不管結果如何,對滴滴來說都是雪上加霜,滴滴未來形式不容樂觀。
❸ 如何看待網路安全審查辦公室對「滴滴出行」啟動網路安全審查
相信很多朋友在生活中都會用到滴滴出行這個app,因為他確實在某種程度上面改變了,或者影響到了人們的出行方式,是現在一家比較著名的互聯網企業巨頭。最近國家相關機構宣布稱,將對滴滴出行實施網路安全審查,那怎麼樣去看待這件事情呢
一、有利於保護消費者很多人都說現在是一個大數據時代,確實我們因為這個時代也享受了很多紅利。很多企業也充分利用了現在這個時代的特點,在他們的經營過程中充分利用了數據這個大寶藏。可以說,如果誰可以在數據上面獲得更多的價值,挖掘到更多有意義的價值,將會很大程度到影響到這家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大家都認識到了數據的價值,所以很多企業都會去收集用戶的數據信息,但是同樣也暴露出一個問題,很多時候他們收集的信息並不是他們所必需,如果任由這些企業無限制,無底線的去收集用戶的信息,可能會對用戶的財產和人身安全造成一定的損害
❹ 滴滴違反《網路安全法》被罰80.26億,收集的數據到底去哪了
掌握詳細的個人出行信息後,滴滴出行似乎已經有能力對一個人的行為習慣進行“大數據分析”,這對個人來說構成了潛在信息風險,其中最廣為人知的就是“大數據殺熟”:同樣的商品或服務,老客戶看到的價格反而比新客戶要貴出許多。
目前隱私保護技術還相對不夠完善,因此網路上的個人隱私很難得到很好地保護,就像大家平時使用的社交軟體,微信、QQ、微博等,都無時無刻在監控著大家的一舉一動,包括你的朋友、家人以及出行、購物等各項信息都會被收集並利用。其中最直觀的體現就是你淘寶經常瀏覽過的物品,在推薦好物當中會發現大部分是同類型的商品,這就已經說明淘寶通過相關數據,分析出你近段時間的喜好,繼而不斷為你推薦,刺激消費。
❺ 滴滴被實施網路安全審查,新用戶注冊叫停,此事給滴滴造成了哪些負面影響
滴滴被網路安全審查。從7月4號開始停止下載造成的負面影響那是決定性的,這個負面影響大到什麼程度呢?就是說後來還能不能有這個東西,那就看運氣了,這個東西都不是我們能評價得了的,那已經不是單純企業經營的問題了。
這個事情的負面影響它已經不是我們能評價的了,因為就像自己在開頭所說的國家安全法根據這些法律叫停整改,那你覺得這還是小事嗎?網上傳的那麼多東西,真的假的咱們也不清楚,所以也只能是說你做好更換軟體的准備。畢竟我們只是消費者,你打車在哪個平台打車他重要嗎?不重要你要的只是結果,我出門之後能有車坐,我想花錢能約到這就行了,別的你就不要關心那麼多了。
❻ 滴滴遭網路安全審查,停止新用戶注冊,對公司會產生哪些影響
本來人們認為滴滴公司可以在最快的時間內完成上市,卻萬萬沒想到滴滴公司因為網路安全審查卻面臨著軟體下架以及停止新用戶的注冊。這件事情發生之後,許多網友在媒體平台上發表自己的觀點,甚至有些網友選擇卸載滴滴以及注銷滴滴用戶。
無論事情的結果怎樣,這件事情總會對公司產生一定的非正面影響。比如公司用戶為了信息安全考慮,也許他們會停止使用滴滴APP,公司的營業額隨著用戶數量的下降也會呈現出下滑趨勢。最終影響滴滴正常上市。
總的來說,我覺得滴滴公司發生的這一系列的事情,導致滴滴公司的忠實用戶數量有所下降,並且會造成公司的各方面遇到平靜以及營業額下降。更何況市場上充滿著大量的相同的打車軟體,雖然這些軟體的打車價格不盡相同,但是總會滿足消費者打車的想法和要求。既然滴滴公司出現了比較重大的問題,那麼用戶完全可以選擇其他打車軟體完成出行,這就會造成滴滴公司的用戶數量有所下降啊。
❼ 滴滴因違反網路安全法等被罰80.26億元,該公司都存在哪些違法事實
在目前一條相關的新聞發布中,可以看到的是滴滴因為違反網路的一些安全問題被罰款了很多的金額,公司存在著嚴重違反了搜集客戶信息,這種情況的話是非常惡劣的。
滴滴公司此次的一些違法行為的話,除了以上的幾條行為之外,他還對客戶的一些代價評價,甚至說手機連接的視頻,記錄儀等一些相關的機器都是查找到精確的定位,很大程度上的影響到了人們正常的生活,而且侵犯了很多人們的隱私,這是違法的行為。大家在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一定要避免,不要把個人隱私轉露給別人看,也不要在一些網路上發表自己的具體定位等情況啊,這是需要嚴令禁止的。除此之外的話,按網路安全刻不容緩,相對來說的話,我們國家的話也是正在積極很客觀的去面對這一切,去解決這一切,希望大家能夠積極支持。
❽ 滴滴事件為何直接上升到國家安全
國家安全和民族大義面前,沒有什麼大到不能倒。
近日,滴滴出行APP接受網路安全審查,並在應用商店下架,停止新用戶注冊的官方通報引發了全網的高度關注。滴滴事件與以往的安全事件不同,此次通報直接提及維護國家安全,意味著滴滴出行已經觸碰到了國家安全的生死底線。
那麼為何滴滴事件會上升到國家安全的程度呢?下面我們來講講。
綜上所述,這就是滴滴事件為何上升到國家安全的原因,希望滴滴公司能盡快度過這場風波。希望這篇文章對大家有所幫助!
❾ 滴滴攤上大事兒!數據處理嚴重影響國家安全怎麼回事
今天是7月22日,根據最新報道顯示,滴滴公司在之前涉嫌侵犯個人信息的違法行為在今日正式被網信辦公布,並且也對其詳細的違法細則進行了公示,其中,滴滴公司一共被罰款80億元。並且總裁以及CEO都被罰款100萬元,可以說是非常多的,雖然滴滴表示將會嚴格服從相關的處罰,但是大家還是對滴滴公司表示寒心,主要是因為數據處理嚴重影響了我們的安全問題,那麼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希望滴滴可以好好反省自己!
❿ 為什麼滴滴前腳上市就被網路安全審查
前不久,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了《網路安全審查辦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向 社會 公開徵求意見。《辦法》新增第六條:掌握超過100萬用戶個人信息的運營者赴國外上市,必須向網路安全審查辦公室申報網路安全審查。審查的重點評估對象新增了數據處理活動以及國外上市可能帶來的國家安全風險,如核心數據、重要數據或大量個人信息被竊取、泄露、毀損、非法利用或出境的風險以及被國外政府影響、控制、惡意利用的風險等。
到底什麼是網路安全?網路安全是以網路為主要的安全體系的立場,主要涉及網路安全域、防火牆、網路訪問控制、抗DDOS等場景,更多是指向整個網路空間的環境。網路資訊及資料均可存在於網路空間內或網路外。「資料可視為資料的主要載體,資料是對資料進行有意義分析的價值資產,常見的資料安全事件有網路入侵、資料泄露、資料篡改等。而數據安全則是以數據為中心,主要關注數據安全周期的安全和合規性,以此來保護數據的安全。常見的數據安全事件有數據泄露、數據篡改等。
我們的《網路安全法》要求網路運營商在處理個人信息方面設置各種鐵籠,從收集個人信息到使用個人信息,建立個人信息保護系統。在法律的層面,明確了網路運營者不能瞎收集、亂使用個人信息,並且設立了嚴苛的法律責任來針對瞎收集、亂使用個人信息的行為。從法律上杜絕出現你剛打完某APP的網路電話說想吃火鍋,打開某APP就給你推送火鍋點的優惠卷等等這種荒唐的現象。讓我們每個人的個人信息更加安全,不容易被泄露。
7月2日網路安全審查辦公室發布了關於對「滴滴出行」啟動網路安全審查的公告。此後半個月里,「滴滴」網路安全審查事件一直在持續。從最開始「滴滴出行」APP被要求下架,到7月9日「滴滴企業版」等25款App被曝存在嚴重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問題,集體下架,再到近日七部門進駐,規格甚至超過了當初特斯拉的「五部門約談」。
為什麼滴滴前腳上市就被網路安全審查?因為滴滴「偷偷」上市的行為很容易讓人懷疑一點——在美國紐交所IPO的過程中,滴滴是否泄露了中國境內收集到的個人信息和其他數據。網路安全審查辦公室也可能有所擔心,便根據《網路安全法》第三十七條:「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運營者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運營中收集和產生的個人信息和重要數據應當在境內存儲。因業務需要,確需向境外提供的,應當按照國家網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的辦法進行安全評估;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網路安全審查辦法》等相關規定對滴滴進行網路安全審查。
信息泄露可能涉嫌犯罪,也就是拒不履行信息網路安全管理義務罪。這個罪指的是:網路服務提供者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信息網路安全管理義務,致使用戶信息泄露,造成嚴重後果的;或致使刑事案件證據滅失,情節嚴重的;或有其他嚴重情節的,經監管部門責令採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的行為。
所以,信息泄露不僅僅是個人的隱私問題,而且是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的 社會 問題。這是一個信息時代,誰掌握了信息,誰就掌握了金錢和權力。個人認為,大范圍的信息泄露的嚴重程度不亞於一場傳染病的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