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問題 > 網路協議怎麼融合

網路協議怎麼融合

發布時間:2022-09-05 13:15:38

⑴ 網路協議是什麼

網路協議

1、協議:通信雙方所共同遵守的規則。

2、網路協議:計算機在網路中實現通信時必須遵守的規則和約定。

每個網路中至少要選擇一種網路協議。具體選擇哪一種網路通信協議主要取決於網路的規模、網路的兼容性和網路管理等幾個方面。常接觸的區域網中,一般使用NETBEUT、IPX/SPX和TCP/IP三種協議。
NETBEUI:是為IBM開發的非路由協議,用於攜帶NETBIOS通信。NETBEUI缺乏路由和網路層定址功能,既是其最大的優點,也是其最大的缺點。因為它不需要附加的網路地址和網路層頭尾,所以很快並很有效且適用於只有單個網路或整個環境都橋接起來的小工作組環境。
IPX/SPX:它是由Novell提出的用於客戶/伺服器相連的網路協議。使用IPX/SPX協議能運行通常需要NetBEUI支持的程序,通過IPX/SPX協議可以跨過路由器訪問其他網路。IPX具有完全的路由能力,可用於大型企業網。
TCP/IP:TCP/IP是在60年代由麻省理工學院和一些商業組織為美國國防部開發的,即便遭到核攻擊而破壞了大部分網路,TCP/IP仍然能夠維持有效的通信。TCP/IP同時具備了可擴展性和可靠性的需求。每種網路協議都有自己的優點,但是只有TCP/IP允許與Internet完全的連接。TCP/IP的32位定址功能方案不足以支持即將加入Internet的主機和網路數。因而可能代替當前實現的標準是IPv6。

⑵ 常見的網路協議有哪幾種,分別是如何定義的

常見的網路協議有TCP/IP協議、NetBEUI、IPX/SPX協議。

1、TCP/IP協議,是這三大協議中最重要的一個,是互聯網的基礎協議,任何和互聯網有關的操作都離不開TCP/IP協議。但TCP/IP協議在區域網中的通信效率不高,使用它在瀏覽「網上鄰居」中的計算機時,會出現不能正常瀏覽的現象。

2、NetBEUI,即NetBios增強用戶介面。它是NetBIOS協議的增強版本,曾被許多操作系統採用。NETBEUI協議在許多情形下很有用,是WINDOWS98之前的操作系統的預設協議。NetBEUI協議是一種短小精悍、通信效率高的廣播型協議。

3,、IPX/SPX協議,是Novell開發的專用於NetWare網路中的協議,但大部分可以聯機的游戲都支持IPX/SPX協議。雖然這些游戲通過TCP/IP協議也能聯機,但顯然還是通過IPX/SPX協議更省事,因為根本不需要任何設置。

(2)網路協議怎麼融合擴展閱讀:

由於網路節點之間聯系的復雜性,在制定協議時,通常把復雜成分分解成一些簡單成分,然後再將它們復合起來。網路協議的層次結構如下:

1、結構中的每一層都規定有明確的服務及介面標准。

2、把用戶的應用程序作為最高層

3、除了最高層外,中間的每一層都向上一層提供服務,同時又是下一層的用戶。

⑶ 5什麼是網路協議它的三個要素是什麼

網路協議的三個要素是語法、語義與規則(時序)

網路協議(Protocol)是一種特殊的軟體,是計算機網路實現其功能的最基本機制。網路協議的本質是規則,即各種硬體和軟體必須遵循的共同守則。網路協議並不是一套單獨的軟體,它融合於其他所有的軟體系統中,因此可以說,協議在網路中無所不在。網路協議遍及OSI通信模型的各個層次,從我們非常熟悉的TCP/IP、HTTP、FTP協議,到OSPF、IGP等協議,有上千種之多。對於普通用戶而言,不需要關心太多的底層通信協議,只需要了解其通信原理即可。在實際管理中,底層通信協議一般會自動工作,不需要人工干預。但是對於第三層以上的協議,就經常需要人工干預了,比如TCP/IP協議就需要人工配置它才能正常工作。

區域網常用的三種通信協議分別是TCP/IP協議、NetBEUI協議和IPX/SPX協議。 TCP/IP協議毫無疑問是這三大協議中最重要的一個,作為互聯網的基礎協議,沒有它就根本不可能上網,任何和互聯網有關的操作都離不開TCP/IP協議。不過TCP/IP協議也是這三大協議中配置起來最麻煩的一個,單機上網還好,而通過區域網訪問互聯網的話,就要詳細設置IP地址,網關,子網掩碼,DNS伺服器等參數。

TCP/IP協議族中包括上百個互為關聯的協議,不同功能的協議分布在不同的協議層, 幾個常用協議如下:
1、Telnet(Remote Login):提供遠程登錄功能,一台計算機用戶可以登錄到遠程的另一台計算機上,如同在遠程主機上直接操作一樣。
2、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遠程文件傳輸協議,允許用戶將遠程主機上的文件拷貝到自己的計算機上。
3、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簡單郵政傳輸協議,用於傳輸電子郵件。
4、NFS(Network File Server):網路文件伺服器,可使多台計算機透明地訪問彼此的目錄。
5、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戶數據包協議,它和TCP一樣位於傳輸層,和IP協議配合使用,在傳輸數據時省去包頭,但它不能提供數據包的重傳,所以適合傳輸較短的文件。

HTTP協議簡介
HTTP是一個屬於應用層的面向對象的協議,由於其簡捷、快速的方式,適用於分布式超媒體信息系統。它於1990年提出,經過幾年的使用與發展,得到不斷地完善和擴展。目前在WWW中使用的是HTTP/1.0的第六版,HTTP/1.1的規范化工作正在進行之中,而且HTTP-NG(Next Generation of HTTP)的建議已經提出。
HTTP協議的主要特點可概括如下:
1.支持客戶/伺服器模式。
2.簡單快速:客戶向伺服器請求服務時,只需傳送請求方法和路徑。請求方法常用的有GET、HEAD、POST。每種方法規定了客戶與伺服器聯系的類型不同。
由於HTTP協議簡單,使得HTTP伺服器的程序規模小,因而通信速度很快。
3.靈活:HTTP允許傳輸任意類型的數據對象。正在傳輸的類型由Content-Type加以標記。
4.無連接:無連接的含義是限制每次連接只處理一個請求。伺服器處理完客戶的請求,並收到客戶的應答後,即斷開連接。採用這種方式可以節省傳輸時間。
5.無狀態:HTTP協議是無狀態協議。無狀態是指協議對於事務處理沒有記憶能力。缺少狀態意味著如果後續處理需要前面的信息,則它必須重傳,這樣可能導致每次連接傳送的數據量增大。另一方面,在伺服器不需要先前信息時它的應答就較快。

⑷ 什麼是網路協議

網路協議(Protocol)是一種特殊的軟體,是計算機網路實現其功能的最基本機制。網路協議的本質是規則,即各種硬體和軟體必須遵循的共同守則。網路協議並不是一套單獨的軟體,它融合於其他所有的軟體系統中,因此可以說,協議在網路中無所不在。網路協議遍及OSI通信模型的各個層次,從我們非常熟悉的TCP/IP、HTTP、FTP協議,到OSPF、IGP等協議,有上千種之多。對於普通用戶而言,不需要關心太多的底層通信協議,只需要了解其通信原理即可。在實際管理中,底層通信協議一般會自動工作,不需要人工干預。但是對於第三層以上的協議,就經常需要人工干預了,比如TCP/IP協議就需要人工配置它才能正常工作。

說的通俗點的話:就是在網路傳輸中的一項規則,只有遵循規則,網路才能實現通訊。就像是交通規則一樣,什麼時候汽車走,什麼時候汽車停。在網路中是來規范網路數據包的傳輸與暫停!

⑸ 什麼是網路協議 它包括那些因素 列舉自然語言中相對應的要素

網路協議(Protocol)是一種特殊的軟體,是計算機網路實現其功能的最基本機制。網路協議的本質是規則,即各種硬體和軟體必須遵循的共同守則。網路協議並不是一套單獨的軟體,它融合於其他所有的軟體系統中,因此可以說,協議在網路中無所不在。網路協議遍及OSI通信模型的各個層次,從我們非常熟悉的TCP/IP、HTTP、FTP協議,到OSPF、IGP等協議,有上千種之多。對於普通用戶而言,不需要關心太多的底層通信協議,只需要了解其通信原理即可。在實際管理中,底層通信協議一般會自動工作,不需要人工干預。但是對於第三層以上的協議,就經常需要人工干預了,比如TCP/IP協議就需要人工配置它才能正常工作。 說的通俗點的話:就是在網路傳輸中的一項規則,只有遵循規則,網路才能實現通訊。就像是交通規則一樣,什麼時候汽車走,什麼時候汽車停。在網路中是來規范網路數據包的傳輸與暫停!

⑹ 請問:什麼是TCP\IP協議什麼是SPX/IPX協議

網路協議(Protocol)是一種特殊的軟體,是計算機網路實現其功能的最基本機制。網路協議的本質是規則,即各種硬體和軟體必須遵循的共同守則。網路協議並不是一套單獨的軟體,它融合於其他所有的軟體系統中,因此可以說,協議在網路中無所不在。網路協議遍及OSI通信模型的各個層次,從我們非常熟悉的TCP/IP、HTTP、FTP協議,到OSPF、IGP等協議,有上千種之多。對於普通用戶而

言,不需要關心太多的底層通信協議,只需要了解其通信原理即可。在實際管理中,底層通信協議一般會自動工作,不需要人工干預。但是對於第三層以上的協議,就經常需要人工干預了,比如TCP/IP協議就需要人工配置它才能正常工作。

區域網常用的三種通信協議分別是TCP/IP協議、NetBEUI協議和IPX/SPX協議。 TCP/IP協議毫無疑問是這三大協議中最重要的一個,作為互聯網的基礎協議,沒有它就根本不可能上網,任何和互聯網有關的操作都離不開TCP/IP協議。不過TCP/IP協議也是這三大協議中配置起來最麻煩的一個,單機上網還好,而通過區域網訪問互聯網的話,就要詳細設置IP地址,網關,子網掩碼,DNS伺服器等參數。

TCP/IP盡管是目前最流行的網路協議,但TCP/IP協議在區域網中的通信效率並不高,使用它在瀏覽「網上鄰居」中的計算機時,經常會出現不能正常瀏覽的現象。此時安裝NetBEUI協議就會解決這個問題。

NetBEUI即NetBios Enhanced User Interface ,或NetBios增強用戶介面。它是NetBIOS協議的增強版本,曾被許多操作系統採用,例如Windows for Workgroup、Win 9x系列、Windows NT等。NETBEUI協議在許多情形下很有用,是WINDOWS98之前的操作系統的預設協議。NetBEUI協議是一種短小精悍、通信效率高的廣播型協議,安裝後不需要進行設置,特別適合於在「網路鄰居」傳送數據。所以建議除了TCP/IP協議之外,小型區域網的計算機也可以安上NetBEUI協議。另外還有一點要注意,如果一台只裝了TCP/IP協議的WINDOWS98機器要想加入到WINNT域,也必須安裝NetBEUI協議。

IPX/SPX協議本來就是Novell開發的專用於NetWare網路中的協議,但是現在也非常常用--大部分可以聯機的游戲都支持IPX/SPX協議,比如星際爭霸,反恐精英等等。雖然這些游戲通過TCP/IP協議也能聯機,但顯然還是通過IPX/SPX協議更省事,因為根本不需要任何設置。除此之外,IPX/SPX協議在區域網絡中的用途似乎並不是很大,如果確定不在區域網中聯機玩游戲,那麼這個協議可有可無。

⑺ 網路協議有幾種

TCP/IP是「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的簡寫,中文譯名為傳輸控制協議/互聯網路協議)協議, TCP/IP(傳輸控制協議/網間協議)是一種網路通信協議,它規范了網路上的所有通信設備,尤其是一個主機與另一個主機之間的數據往來格式以及傳送方式。TCP/IP是INTERNET的基礎協議,也是一種電腦數據打包和定址的標准方法。在數據傳送中,可以形象地理解為有兩個信封,TCP和IP就像是信封,要傳遞的信息被劃分成若干段,每一段塞入一個TCP信封,並在該信封面上記錄有分段號的信息,再將TCP信封塞入IP大信封,發送上網。在接受端,一個TCP軟體包收集信封,抽出數據,按發送前的順序還原,並加以校驗,若發現差錯,TCP將會要求重發。因此,TCP/IP在INTERNET中幾乎可以無差錯地傳送數據。 對普通用戶來說,並不需要了解網路協議的整個結構,僅需了解IP的地址格式,即可與世界各地進行網路通信。

IPX/SPX是基於施樂的XEROX』S Network System(XNS)協議,而SPX是基於施樂的XEROX』S SPP(Sequenced Packet Protocol:順序包協議)協議,它們都是由novell公司開發出來應用於區域網的一種高速協議。它和TCP/IP的一個顯著不同就是它不使用ip 地址,而是使用網卡的物理地址即(MAC)地址。在實際使用中,它基本不需要什麼設置,裝上就可以使用了。由於其在網路普及初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所以得到了很多廠商的支持,包括microsoft等,到現在很多軟體和硬體也均支持這種協議。

NetBEUI即NetBios Enhanced User Interface ,或NetBios增強用戶介面。它是NetBIOS協議的增強版本,曾被許多操作系統採用,例如Windows for Workgroup、Win 9x系列、Windows NT等。NETBEUI協議在許多情形下很有用,是WINDOWS98之前的操作系統的預設協議。總之NetBEUI協議是一種短小精悍、通信效率高的廣播型協議,安裝後不需要進行設置,特別適合於在「網路鄰居」傳送數據。所以建議除了TCP/IP協議之外,區域網的計算機最好也安上NetBEUI協議。另外還有一點要注意,如果一台只裝了TCP/IP協議的WINDOWS98機器要想加入到WINNT域,也必須安裝NetBEUI協議。

⑻ 網路協議的三個要素語法,語意和

網路協議的三個要素是語法、語義與規則(時序)

網路協議(Protocol)是一種特殊的軟體,是計算機網路實現其功能的最基本機制。網路協議的本質是規則,即各種硬體和軟體必須遵循的共同守則。網路協議並不是一套單獨的軟體,它融合於其他所有的軟體系統中,因此可以說,協議在網路中無所不在。網路協議遍及OSI通信模型的各個層次,從我們非常熟悉的TCP/IP、HTTP、FTP協議,到OSPF、IGP等協議,有上千種之多。對於普通用戶而言,不需要關心太多的底層通信協議,只需要了解其通信原理即可。在實際管理中,底層通信協議一般會自動工作,不需要人工干預。但是對於第三層以上的協議,就經常需要人工干預了,比如TCP/IP協議就需要人工配置它才能正常工作。

⑼ 求教IMS網路協議規劃

一、 IMS引入的驅動力

作為多媒體業務控制平台和網路融合平台的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其在未來電信業務和網路運營中的作用,已經為業界共識。那麼究竟什麼是引入IMS的驅動力呢?

1. 業務驅動

IMS的引入是由業務驅動的。隨著對通信需求的不斷提高,人們已經不能滿足於簡單的語音電話業務,而是追求多元的通信手段和個性化的多媒體通信體驗。能夠有效提高ARPU值的多媒體業務將是運營商的主要收入來源,運營商提供多媒體業務的能力將決定其未來的收益能力和在通信市場的競爭力。

2. 成本驅動

IMS的引入又是由成本驅動的。運營商多媒體業務提供能力包括建設和發展多媒體業務平台和IMS網路。在多媒體業務發展的初期,運營商會對市場需求明確的多媒體業務,採用專有業務平台,快速投入並獲得收益,避開對IMS網路的建設要求,節約投資。隨著多種業務的開展,這種規避IMS網路建設帶來的業務平台累計投資成本及業務網路管理成本將不斷增長並超過原本需要的IMS網路建設成本。而且,由於專有平台的限制,多種多媒體業務之間共性的功能將不能得到共享,如此存在重復投資的浪費,並且這種重復投資在將來新業務開展中仍然存在,不可避免。

由此而言,採用專有業務平台只能是市場迫切需求的權益之計,基於IMS網路的多媒體業務平台才是長遠之策。

3. 融合驅動

IMS的引入也是由融合驅動的。業界公認IMS作為固定移動融合網路的控制平台,可以為運營商提供全業務的網路運營能力,規避多個業務網路的運維成本。IMS融合的優勢吸引了國際和國內的運營商考慮研究和儲備IMS技術,分析演進和融合策略。ISPAN/ITU-T等標准組織都在致力於基於IMS的網路融合標準的制定。

二、 網路演進策略

IMS網路演進策略涵蓋網路演進線路、演進成本分析、演進驅動力分析等內容。本文僅限於對網路演進線路進行分析討論。

下面我們假設某運營商是一個固網移動全業務運營商,擁有一個GSM網路和一個局部區域已經應用軟交換技術的PSTN網路。整個基於IMS的網路演進分為4個階段。

1. 網路演進第一階段

如圖1所示。GSM網路、PSTN網路和SS網路分別有其電信管理系統。這樣一個運營商,正處於網路IP化改造的初始階段,並已經實施了SS改造策略,將傳統的PSTN業務採用基於IP和SIP的SS技術服務。這是一個正確的方向,順應了網路IP化的趨勢。

圖1 網路融合中的演進階段

2. 網路演進第二階段

為了達到固網和移動融合的目標,僅僅採用SS技術還不能滿足要求。中興通訊建議演進的第二階段是:

● 繼續深入地建設IP骨幹網路;

● 繼續PSTN網路的SS改造;

● 統一多個網路的管理系統,建立統一的面向固網移動融合的TMN;

● 以3GPP R4演進2G的GSM網路,建立UMTS網路,其中可以採用先核心網演進,再無線接入網演進的策略。

在Phase 2階段結束之時,我們將擁有一個全IP的核心網路,一個統一的網路管理系統TMN,一個能夠提供寬頻無線數據業務的UMTS網路。

我們知道3GPP R4的一個弊端就是沒有能夠引入新的業務和業務模式,為此,我們需要利用IMS技術,滿足新業務的需求。IMS為UMTS網路創建了一個多媒體業務控制平台,也是一個公認的固網移動融合的平台,所以,Phase 3階段的主要任務是根據網路整體情況引入IMS技術。

3. 網路演進第三階段

中興通訊建議演進的第三階段是:

● 基於UMTS網路有步驟地引入IMS技術,建立業務控制平台和業務平台;

● 分離並遷移軟交換網路中用戶數據到統一的用戶資料庫HSS系統;

● 基於軟交換網路有步驟地引入IMS技術,分割軟交換功能體,實現固定接入特有的IMS體系(可能需要非標准技術)。

在Phase 3階段結束之時,我們將擁有一個基於UMTS IMS的統一的業務控制台和業務平台,一個統一的用戶資料庫系統HSS,一個具有非標准成分的IMS-SS網路。

這個階段是邁向固網和移動融合的關鍵階段,所以我們將在下文展開闡述。

從運營商角度考慮,引入IMS技術還不能算是完成了固網和移動的融合,IMS-SS網路可能存在非標准成分。在第四階段將是一個基於TISPAN和3GPP標準的IMS網路融合階段。

4. 網路演進第四階段

中興通訊建議演進的第四階段是:

● 優化網路,以標准TISPAN和3GPP架構及協議演化IMS核心網;

● 優化接入網路,逐步減少和淘汰傳統終端,完善寬頻智能接入。

可見,四個階段完成不同的演變任務,符合總體的向基於IMS的融合網路目標演進的策略,最終,中興通訊可以幫助該運營商實現網路融合的願望,提供全業務的網路體系架構,為應對現在和未來的行業競爭提供利器。

三、 網路演進方案

1. UMTS R4向IMS演進

UMTS網路R4階段是3G網路向軟交換方式轉變的一個重要階段。這種MSC Server/MGW軟交換的控制/承載分離模式在IMS域中也可以利用,例如MRFC/MRFP和MGCF/MGW。在綜合考慮IMS網路演進過程中,我們將利用軟交換模式的共性,研究平滑演進的可能線路。

2. 互聯互通

圖2描述了R4網路CS域與IMS域互聯互通的關系。通常我們在引入新網路時,總考慮要將對現有網路的影響降低至最小。所以在建設初期,採用先局部地區嘗試,後全網拓展的策略。在互聯互通方面,也希望首先獨立建設互通網關,避免對原有網路的改造。那麼,在IMS網路試點成熟之後,我們將考慮如何簡化業務網路。

圖2 IMS與R4 CS互聯互通

圖3 GMSC Server/MGCF/MGW 綜合關口局

3. 綜合關口局

我們知道,GMSC Server/MGW和MGCF/IM-MGW都完成網關功能,而且都採用軟交換的控制模式,兩者之間有極大的共性。在一個運營商內部維護兩個具有共性的網關,是不利於網路優化和發展的。所以,將GMSC Server/MGW或MGCF/IM-MGW升級成為綜合關口局,同時包容兩者的網關功能,是合理的選擇(圖3)。從與外網客觀存在連接的GMSC Server/MGW升級,影響面相對更小一些。

4. CS域設備重用

業務是驅動網路演進的一個主要推動力,以IMS業務模式替代CS域業務模式是未來發展的一個趨勢。IMS網路融合階段將以SIP應用服務模式提供傳統CS域的呼叫業務和補充業務。在網路融合階段,隨著業務量從CS域逐漸轉移到IMS/PS域,原有的MSC Server/MGW需要更新安置處理。從技術的可行性看,MSC Server/MGW的更新安置可以向傳統業務伺服器/媒體伺服器演進(圖4)。

圖4 MSC Server/MGW演變成傳統業務伺服器和媒體伺服器

傳統業務伺服器和媒體伺服器之間遵循軟交換的控制模式,這點和MSC Server/MGW是一致的。而且,MSC Server/MGW中已經存在有關CS域業務的處理邏輯和相應的網路資源,相應的設備供應商具有CS業務實現的經驗和技術力量。綜合而言,將MSC Server/MGW演變成傳統業務/媒體伺服器可以較充分地重用硬體設備和軟體資源。對於Iu口的ATM設備資源,可以轉移至PS域SGSN,實現重用。

需要說明,目前如何在IMS域模擬或模擬CS域業務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標准,業務實現方式局限於設備供應商私有方案。對於增值業務而言,私有方案不會影響業務的實現和全網業務的放送。但對於CS域基本/補充呼叫業務,由於存在設備改造演進問題,需要結合運營商及設備供應商的力量,考慮一個標准實現方案,以利於網路演進。

還有另外一條途徑重新安置MSC Server/MGW,即升級改造為MGCF/IM-MGW,如同GMSC Server/MGW升級成為綜合關口局。這里就不重復說明。需要指出,在CS域改造完畢之後,綜合關口局的GMSC Server功能將無需存在。

5. 軟交換SS向IMS演進

本節主要闡述軟交換體系向IMS的演變。需要聲明,中興通訊UMTS產品系列和SS產品系列均構建於中興通訊自主創新的下一代寬頻IP通用平台之上,天生的具備良好的可移植性和低成本演進的特點。中興通訊建議的無縫演進線路非常適合中興通訊產品方案,但不一定適用於其他設備供應商的產品。

6. 統一IP承載

在演進的Phase2階段(圖5),運營商擁有一個全IP的核心承載網路,為UMTS和SS提供統一的IP核心。在這個網路中,UMTS負責向移動用戶提供語音電話、短消息、寬頻視頻電話、Internet接入、信息瀏覽、Clip觀賞等基本業務和增值業務,而SS則負責向固定用戶提供相關的業務。該階段是構建於同一個IP網路的兩個邏輯分離的業務網路,UMTS和SS之間採用互通網關完成互聯互通。

圖5 UMTS與軟交換SS網路並存,共享一個骨幹IP網路

7. 引入UMTS IMS、用戶數據剝離

在引入IMS技術階段Phase 3,為了便於網路運營和管理,避免由於技術引入帶來的業務質量的波動,中興通訊建議充分利用UMTS和SS的特點,分步驟分別向IMS演進。

首先,Phase3-1階段(圖6),考慮引入基於3GPP標準的IMS,疊加在UMTS PS域之上,完成IP多媒體業務的控制。升級HLR系統成為支持IMS的HSS系統。在SS域,採用中興通訊專有的SHLR技術,分離SS中用戶數據。該技術可以提供集中數據管理,方便地實現固定用戶的游牧功能。

圖5 UMTS與軟交換SS網路並存,共享一個骨幹IP網路

圖6 引入UMTS IMS和從SS剝離用戶數據(Phase 3-1)

8. 統一數據管理、開放SS業務介面

下一步,Phase3-2階段將實現SS業務介面的開放和業務移植(圖7)。參考IMS體系中ISC介面的規范,中興通訊建議以ISC介面的方式開放SS體系,並考慮根據實際業務情況將部分業務功能轉移到SIP應用伺服器實現,減輕SS的業務負荷,實現向IMS技術的一個質的邁進。在該階段,我們還將SHLR歸並入HSS體系,實現固定和移動用戶數據的統一管理。

圖7 統一用戶數據管理和開放SS業務介面(Phase 3-2)

完成了Phase3-2以後,SS體系已經具備IMS的雛形,實現了統一的用戶數據管理和開放的業務介面。下一步,將考慮實現IMS核心和IMS邊緣的分離。

9. SS實體分裂為IMS功能實體

Phase3-3階段將SS分離成為一個負責完成SIP路由和控制,提供開放業務介面的CSCF(IMS核心),一個P-CSCF負責完成寬頻SIP終端的接入控制和一個AGCF負責完成啞終端及智能終端接入(圖8)。需要指出,AGCF除了完成接入控制,還將配合CSCF和SIP AS完成TISPAN所定義的PSTN/ISDN模擬業務PES的實現。為了簡化表述,在TISPAN規定的一些網路功能體,有部分融入到AGCF、P-CSCF、IAD、AG和MSP中實現,還有部分未在圖示中顯現。

圖8 UMTS IMS與分布的SS並存(Phase 3-3)

從技術的角度分析,Phase3階段各步驟並不是必須嚴格遵照實施,具體實施可以進行調整修訂。但從網路可持續性發展和網路運維的角度考慮,按照上述步驟實施有其合理的一面。

在Phase 3階段結束之後,我們可以獲得一個應用了IMS技術的固定和移動初步融合的網路,實現了用戶意義上的融合,業務平台的融合,IMS控制面的融合(如果UMTS IMS和IMS-SS均採用中興通訊方案)和網路管理的融和。

四、 中興通訊解決方案特點

IMS解決方案是目前所有移動解決方案中涉及領域最廣的,中興通訊IMS的主要特點如下:

● 基於下一代IP統一寬頻平台

● 基於ETSI/3GPP/3GPP2/TISPAN/ITU-T/OMA等國際標准

● 提供IMS全系列網元功能

● 支持R4網路平滑演進

● 提供全業務解決能力

● 提供固定和移動網路融合能力

● 提供USPP完成用戶數據融合和ZXUP10完成業務融合

IMS順應了通信網路發展的趨勢,確定了其在未來的全IP移動通信網的重要地位。在IMS之上可以開發豐富的IP多媒體應用。可以說,IMS是未來移動核心網發展的核心,是部署新業務的基石。中興通訊作為中國最大的上市通信設備供應商,充分考慮運營商實際情況,能提供不同階段平滑演進的組網策略,有信心也有實力為客戶提供完美的IMS解決方案。

⑽ 請簡述網路協議的概念

網路協議(Protocol)是一種特殊的軟體,是計算機網路實現其功能的最基本機制。網路協議的本質是規則,即各種硬體和軟體必須遵循的共同守則。網路協議並不是一套單獨的軟體,它融合於其他所有的軟體系統中,因此可以說,協議在網路中無所不在。網路協議遍及OSI通信模型的各個層次,從我們非常熟悉的TCP/IP、HTTP、FTP協議,到OSPF、IGP等協議,有上千種之多。對於普通用戶而言,不需要關心太多的底層通信協議,只需要了解其通信原理即可。在實際管理中,底層通信協議一般會自動工作,不需要人工干預。但是對於第三層以上的協議,就經常需要人工干預了,比如TCP/IP協議就需要人工配置它才能正常工作。
忘採納,謝謝。

閱讀全文

與網路協議怎麼融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腦網路很卡但是其他人網路正常 瀏覽:919
網路營銷形態有哪些 瀏覽:378
電腦不用網路的遠程軟體 瀏覽:577
網路貸貸款在哪裡投訴 瀏覽:370
無線新聞無法接網路 瀏覽:712
蜂窩網路設置鏈接 瀏覽:397
如何提高自身警惕遠離網路陷阱 瀏覽:523
網路語言切割是什麼意思 瀏覽:888
網路安全密碼學論文存在問題 瀏覽:413
大金剛小度音箱怎樣設置網路 瀏覽:359
網路發射設備有哪些 瀏覽:275
oppo手機wifi網路不好是什麼問題 瀏覽:782
網路簡單設置的實驗報告 瀏覽:797
華為手機電信卡如何設置網路 瀏覽:635
家裡無線網路老是斷開怎麼辦 瀏覽:669
wifi偏好設置看不到網路 瀏覽:803
5g網路共享模式 瀏覽:64
為什麼電腦突然顯示不了網路 瀏覽:109
無法獲取網路連接數據怎麼辦 瀏覽:212
液晶電視機有線網路連接不上 瀏覽:639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