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是超前校正裝和滯後校正裝置
超前校正裝置:是一種利用控制系統中的超前校正方法的裝置,使用時需要獲得校正指標,一般用電阻和電容就可連接而成。
滯後校正裝置:具有滯後相位特性的校正裝置叫滯後校正裝置,又稱之為積分校正裝置。滯後校正對系統中高頻噪音有削弱作用,增強抗干擾能力。
利用滯後校正的這一低通濾波所造成的高頻衰減特性,降低系統的截止頻率(也稱穿越頻率),提高系統的相位裕度,以減小系統的超調量,改善系統的穩定性,這是滯後校正的作用之一。
為了避免滯後環節的負相位對相位裕度影響,應盡量使網路的最大滯後相位遠離系統的截止頻率。其目的是保持未校正系統在要求的開環剪切頻率附近的相頻特性曲線基本不變。由此可知選擇滯後校正環節零極點的准則就是,使零極點盡量遠小於截止頻率,以降低相角滯後所帶來的影響。
(1)串聯超前校正網路有什麼作用擴展閱讀:
滯後校正對系統的影響和限制
一、影響:
1、改善了系統的相位裕量和增益裕量,提高了系統的相對穩定性;
2、減小了系統的最大超調量,但上升時間等增大;
3、本身對系統的穩態誤差沒有影響,但由於對中高頻段幅值的衰減,所以可以提高低頻段的幅值,提高穩態性能。
二、限制:
當系統在低頻段相頻特性上找不到滿足系統相位裕量點時,不能用相位滯後校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超前校正裝置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滯後校正
B. 串聯超前校正為什麼可以改善系統的動態性能
超前校正傳遞函數的相角始終大於零,{(1+aTs)/(1+Ts),a>1,所以相角大於零};;;並且超前校正時,頻率為wc時所對應的超前校正函數裕角最大。
C. 串聯超前校正的特點
利用超前網路進行串聯校正的基本原理,乃是利用超前網路相角超前特性。只要正確地將超前網路的交接頻率1/aT和1/T設置在待校正系統截止頻率的兩邊,就可以使已校正系統的截止頻率和相裕量滿足性能指標要求,從而達到改善系統動態性能的目的。
D. 什麼是串聯校正及其優缺點
串聯校正裝置可設計成相位超前校正、相位遲後校正和和相位遲後-超前校正形式。
超前校正
為滿足控制系統的靜態性能要求,最直接的方法是增大控制系統的開環增益,但當增益增大到一定數值時,系統有可能變為不穩定,或即使能穩定,其動態性能一般也不會理想。
為此,需在系統的前向通道中加一超前校正裝置,以實現在開環增益不變的前提下,系統的動態性能亦能滿足設計的要求。
遲後校正
與超前校正相反,如果一個控制系統具有良好的動態性能,但其靜態性能指標較差(如靜態誤差較大)時,則一般可採用遲後校正裝置,使系統的開環增益有較大幅度的增加,而同時又可使校正後的系統動態指標保持原系統的良好狀態。
比較超前校正裝置和遲後校正裝置可以發現,遲後校正裝置具有如下特點:
1)輸出相位總滯後於輸入相位,這是校正中必須要避免的;
2)它是一個低通濾波器,具有高頻率衰減的作用;
3)利用它的高頻衰減作用(當 ),使校正後系統剪切頻率 前移,從而達到增大相位裕量的目的。
有源遲後-超前校正裝置的傳遞函數同時是一個典型的PID控制器,式中:KP為比例系數,Ti 積分時間常數,Td為微分時間常數。
E. 串聯校正和並聯校正的特點
特點如下:
串聯校正裝置可設計成相位超前校正、相位遲後校正和和相位遲後超前校正形式。超前校正為滿足控制系統的靜態性能要求,最直接的方法是增大控制系統的開環增益,但當增益增大到一定數值時,系統有可能變為不穩定,或即使能穩定,其動態性能一般也不會理想。為此,需在系統的前向通道中加一超前校正裝置,以實現在開環增益不變的前提下,系統的動態性能亦能滿足設計的要求。
校正裝置具有如下特點:
1、輸出相位總滯後於輸入相位,這是校正中必須要避免的;
2、它是一個低通濾波器,具有高頻率衰減的作用;
3、利用它的高頻衰減作用,使校正後系統剪切頻率 前移,從而達到增大相位裕量的目的。
並聯校正主要用於機械量的控制系統,如位置控制系統、速度控制系統等。最常用的並聯校正是速度反饋校正。它的作用是產生與輸出變數的導數成正比的校正信號,以改善系統的過渡過程性能,如減小超調量、縮短過渡過程時間、提高快速性等,同時使校正後的系統保持原有穩態精度。用來作為速度反饋校正裝置的部件主要有測速發電機、速度陀螺等。
F. 串聯超前校正為什麼能提高系統的相位裕量
因為 超前網路在超前網路傳遞函數的零點和極點所對應的頻率之間有明顯的 微分作用關系
在滯後網路中則為積分
很容易看出來的 : 超前網路的aT>T
滯後網路的bT<T 你把它傳遞函數寫成 1+Gs 的形式很容易分析的……
G. 請問如何確定使用串聯超前還是滯後還是超前-滯後校正
超前校正會增大Wc,抬高bode圖,滯後校正會減小Wc。
採用前置計數器和後置計數器實現觸發點前後的採集樣點數的控制,滯後一超前校正綜合了滯後校正和超前校正的優點,可同時改善系統的瞬態性能和穩態性能,即兼有快速響應特性和良好穩態精度。
超前/滯後控制是數字示波器的時基電路中的核心,控制捕捉觸發點前後的信息。在數字示波器的設計中,無論是實時采樣示波器還是非實時采樣示波器(順序采樣、隨機采樣)多採用了超前/滯後控制的方案。
(7)串聯超前校正網路有什麼作用擴展閱讀:
設定觸發點前後的採集存儲樣點數,提供A/D採集轉化器後的數據緩沖器以及RAM的採集使能信號和採集結束信號,用來控制向RAM中啟動寫和停止寫採集數據,從而達到既能捕捉觸發點前的信號,又能捕捉觸發點後的信號。
滯後一超前校正控制系統的一種校正方式。是校正裝置的傳遞函數的一類串聯校正。
滯後一超前校正裝置的傳遞函數中,第一項產生超前校正的作用,第二項產生滯後校正的作用。當輸人為正弦信號時,此裝置的輸出是帶有相移的正弦信號,輸出信號的相移性質與輸人信號的頻率有關.當頻率低時,相移是滯後的;當頻率高時,相移是超前的。
滯後一超前校正綜合了滯後校正和超前校正的優點,可同時改善系統的瞬態性能和穩態性能,即兼有快速響應特性和良好穩態精度。
H. 串聯相位超前校正時,瞬態響應作了何種改善簡述原理
1.超前校正的目的是改善系統的動態性能,實現在系統靜態性能不受損的前提下,提高系統的動態性能。通過加入超前校正環節,利用其相位超前特性來增大系統的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