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問題 > 網路層的工作是什麼

網路層的工作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9-03 21:11:54

1. 網路層有哪些功能作用是什麼

OSI 七層模型稱為開放式系統互聯參考模型 OSI 七層模型是一種框架性的設計方法
OSI 七層模型通過七個層次化的結構模型使不同的系統不同的網路之間實現可靠的通訊,因此其最主
要的功能使就是幫助不同類型的主機實現數據傳輸
物理層 : O S I 模型的最低層或第一層,該層包括物理連網媒介,如電纜連線連接器。物理層的協議產生並檢測電壓以便發送和接收攜帶數據的信號。在你的桌面P C 上插入網路介面卡,你就建立了計算機連網的基礎。換言之,你提供了一個物理層。盡管物理層不提供糾錯服務,但它能夠設定數據傳輸速率並監測數據出錯率。網路物理問題,如電線斷開,將影響物理層。
數據鏈路層: O S I 模型的第二層,它控制網路層與物理層之間的通信。它的主要功能是如何在不可靠的物理線路上進行數據的可靠傳遞。為了保證傳輸,從網路層接收到的數據被分割成特定的可被物理層傳輸的幀。幀是用來移動數據的結構包,它不僅包括原始數據,還包括發送方和接收方的網路地址以及糾錯和控制信息。其中的地址確定了幀將發送到何處,而糾錯和控制信息則確保幀無差錯到達。
數據鏈路層的功能獨立於網路和它的節點和所採用的物理層類型,它也不關心是否正在運行 Wo r d 、E x c e l 或使用I n t e r n e t 。有一些連接設備,如交換機,由於它們要對幀解碼並使用幀信息將數據發送到正確的接收方,所以它們是工作在數據鏈路層的。
網路層: O S I 模型的第三層,其主要功能是將網路地址翻譯成對應的物理地址,並決定如何將數據從發送方路由到接收方。
網路層通過綜合考慮發送優先權、網路擁塞程度、服務質量以及可選路由的花費來決定從一個網路中節點A 到另一個網路中節點B 的最佳路徑。由於網路層處理路由,而路由器因為即連接網路各段,並智能指導數據傳送,屬於網路層。在網路中,「路由」是基於編址方案、使用模式以及可達性來指引數據的發送。
傳輸層: O S I 模型中最重要的一層。傳輸協議同時進行流量控制或是基於接收方可接收數據的快慢程度規定適當的發送速率。除此之外,傳輸層按照網路能處理的最大尺寸將較長的數據包進行強制分割。例如,乙太網無法接收大於1 5 0 0 位元組的數據包。發送方節點的傳輸層將數據分割成較小的數據片,同時對每一數據片安排一序列號,以便數據到達接收方節點的傳輸層時,能以正確的順序重組。該過程即被稱為排序。
工作在傳輸層的一種服務是 T C P / I P 協議套中的T C P (傳輸控制協議),另一項傳輸層服務是I P X / S P X 協議集的S P X (序列包交換)。
會話層: 負責在網路中的兩節點之間建立和維持通信。 會話層的功能包括:建立通信鏈接,保持會話過程通信鏈接的暢通,同步兩個節點之間的對 話,決定通信是否被中斷以及通信中斷時決定從何處重新發送。
你可能常常聽到有人把會話層稱作網路通信的「交通警察」。當通過撥號向你的 I S P (網際網路服務提供商)請求連接到網際網路時,I S P 伺服器上的會話層向你與你的P C 客戶機上的會話層進行協商連接。若你的電話線偶然從牆上插孔脫落時,你終端機上的會話層將檢測到連接中斷並重新發起連接。會話層通過決定節點通信的優先順序和通信時間的長短來設置通信期限
表示層: 應用程序和網路之間的翻譯官,在表示層,數據將按照網路能理解的方案進行格式化;這種格式化也因所使用網路的類型不同而不同。
表示層管理數據的解密與加密,如系統口令的處理。例如:在 Internet上查詢你銀行賬戶,使用的即是一種安全連接。你的賬戶數據在發送前被加密,在網路的另一端,表示層將對接收到的數據解密。除此之外,表示層協議還對圖片和文件格式信息進行解碼和編碼。
應用層: 負責對軟體提供介面以使程序能使用網路服務。術語「應用層」並不是指運行在網路上的某個特別應用程序 ,應用層提供的服務包括文件傳輸、文件管理以及電子郵件的信息處理。

2. 網路協議中的網路層的功能是什麼

網路層屬於OSI中的較高層次了,從它的名字可以看出,它解決的是網路與網路之間,即網際的通信問題,而不是同一網段內部的事。網路層的主要功能即是提供路由,即選擇到達目標主機的最佳路徑,並沿該路徑傳送數據包。除此之外,網路層還要能夠消除網路擁擠,具有流量控制和擁擠控制的能力。網路邊界中的路由器就工作在這個層次上,現在較高檔的交換機也可直接工作在這個層次上,因此它們也提供了路由功能,俗稱「第三層交換機」。

網路層的功能包括:建立和拆除網路連接、路徑選擇和中繼、網路連接多路復用、分段和組塊、服務選擇和傳輸和流量控制。

3. 數據鏈路層的主要任務是什麼網路層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1、數據鏈路層功能

在兩個網路實體之間提供數據鏈路連接的創建、維持和釋放管理。構成數據鏈路數據單元(frame:數據幀或訊框),並對幀定界、同步、收發順序的控制。傳輸過程中的網路流量控制、差錯檢測和差錯控制等方面。

只提供導線的一端到另一端的數據傳輸。數據鏈路層會在 frame 尾端置放檢查碼(parity,sum,CRC)以檢查實質內容,將物理層提供的可能出錯的物理連接改造成邏輯上無差錯的數據鏈路,並對物理層的原始數據進行數據封裝。

2、網路層的主要功能

對網路層而言使用IP地址來唯一標識互聯網上的設備,網路層依靠IP地址進行相互通信(類似於數據鏈路層的MAC地址),詳細的編址方案參見IPv4和IPv6。

(3)網路層的工作是什麼擴展閱讀

設計數據鏈路層的原因

1、在原始的物理線路上傳輸數據信號是有差錯的。

2、設計數據鏈路層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原始的、有差錯的物理傳輸線路的基礎上,採取差錯檢測、差錯控制與流量控制等方法,將有差錯的物理線路改進成邏輯上無差錯的數據鏈路,向網路層提供高質量的服務。

3、從網路參考模型的角度看,物理層之上的各層都有改善數據傳輸質量的責任,數據鏈路層是最重要的一層。

4. 網路層的做用是用來做什麼的

網路層的作用是用來在數據鏈路層提供的兩個相鄰端點之間的數據幀的傳送功能上,進一步管理網路中的數據通信,將數據設法從源端經過若干個中間節點傳送到目的端,從而向運輸層提供最基本的端到端的數據傳送服務。

網路層的目的是實現兩個端系統之間的數據透明傳送,具體功能包括定址和路由選擇、連接的建立、保持和終止等。它提供的服務使傳輸層不需要了解網路中的數據傳輸和交換技術。

網路層主要是為傳輸層提供服務,為了向傳輸層提供服務,則網路層必須要使用數據鏈路層提供的服務。而數據鏈路層的主要作用是負責解決兩個直接相鄰節點之間的通信,但並不負責解決數據經過通信子網中多個轉接節點時的通信問題,因此,為了實現兩個端系統之間的數據透明傳送,讓源端的數據能夠以最佳路徑透明地通過通信子網中的多個轉接節點到達目的端,使得傳輸層不必關心網路的拓撲構型以及所使用的通信介質和交換技術。

(4)網路層的工作是什麼擴展閱讀:

物聯網中的網路層位於物聯網三層結構中的第二層,其功能為「傳送」,即通過通信網路進行信息傳輸。網路層作為紐帶連接著感知層和應用層,它由各種私有網路、互聯網、有線和無線通信網等組成,相當於人的神經中樞系統,負責將感知層獲取的信息,安全可靠地傳輸到應用層,然後根據不同的應用需求進行信息處理。

物聯網網路層包含接入網和傳輸網,分別實現接入功能和傳輸功能。傳輸網由公網與專網組成,典型傳輸網路包括電信網(固網、移動通信網)、廣電網、互聯網、電力通信網、專用網(數字集群)。接入網包括光纖接入、無線接入、乙太網接入、衛星接入等各類接入方式,實現底層的感測器網路、RFID網路最後一公里的接入。

5. 區域網中的網路層功能是什麼

區域網是一個通信網,只涉及到相當於OSI/RM通信子網的功能。由於內部大多採用共享信道的技術,所以區域網通常不單獨設立網路層。區域網的高層功能由具體的區域網操作系統來實現。
IEEE 802標準的區域網參考模型與OSI/RM的對應關系,該模型包括了OSI/RM最低兩層(物理層和鏈路層)的功能,也包括網間互連的高層功能和管理功能。從圖中可見,OSI/RM的數據鏈路層功能,在區域網參考模型中被分成媒體訪問控制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和邏輯鏈路控制LLC(Logical Link Control)兩個子層。
在OSI/RM中,物理層、數據鏈路層和網路層使計算機網路具有報文分組轉接的功能。對於區域網來說,物理層是必需的,它負責體現機械、電氣和過程方面的特性,以建立、維持和拆除物理鏈路;數據鏈路層也是必需的,它負責把不可靠的傳輸信道轉換成可靠的傳輸信道,傳送帶有校驗的數據幀,採用差錯控制和幀確認技術。
但是,區域網中的多個設備一般共享公共傳輸媒體,在設備之間傳輸數據時,首先要解決由哪些設備佔有媒體的問題。所以區域網的數據鏈路層必須設置媒體訪問控制功能。由於區域網採用的媒體有多種,對應的媒體訪問控制方法也有多種,為了使數據幀的傳送獨立於所採用的物理媒體和媒體訪問控制方法,IEEE 802 標准特意把 LLC 獨立出來形成一具單獨子層,使用權LLC子層與媒體無關,僅讓MAC子層依賴於物理媒體和媒體訪問控制方法。
由於穿越區域網的鏈路只有一條,不需要設立路由器選擇和流量控制功能,如網路層中的分級定址、排序、流量控制、差錯控制功能都可以放在數據鏈路層中實現。因此,區域網中可以不單獨設置網路層。當局限於一個區域網時,物理層和鏈路層就能完成報文分組轉接的功能。但當涉及網路互連時,報文分組就必須經過多條鏈路才能到達目的地,此時就必須專門設置一個層次來完成網路層的功能,在職IEEE 802 標准中災一層被稱為網際層。
在參考模型中,每個實體和另一個系統和同等實體按協議進行通信;而一個系統中上下層之間的通信,則通過介面進行,並用服務訪問點SAP(Server Access Point) 來定義介面。為了對多個高層實體提供支持,在LLC層的頂部有多個LLC服務訪問點(LSAP),為圖中的實體A和B提供介面端;在網際層的頂部有多個網間服務訪問點(NSAP),為實體C、D和E提供介面端;媒體訪問控制服務訪問點(MSAP)向LLC實體提供單個介面端。
LLC子層中規定了無確認無連接、有確認無連接和面向連接三種類型的鏈路服務。無確認城無連接服務是一促數據報服務,信息幀在LLC實體間交換時,無需在同等層實體間事先建立邏輯鏈路,對這種LLC幀進行確認外,其它類似於無確認無連接服務;面向連接服務提供訪問點之間的虛電路服務,在任何住處幀交換前,一對LLC實體之間必須建立邏輯路,在數據傳送過程中,信息幀依次發送,並提供差錯恢復和流量控制功能。
MAC子層在支持LLC層完成毀滅體訪問控制功能時,可以提供多個可供選擇的毀滅體訪問控制方式。使用MSAP支持LLC子層悍,MAC子層實現幀的定址和識別。MAC到MAC的操作通過同等層協議來進行MAC還產生幀檢驗序列和完成幀檢驗等功能。

6. 什麼是網路層

網路層是OSI參考模型中的第三層,介於傳輸層和數據鏈路層之間,它在數據鏈路層提供的兩個相鄰端點之間的數據幀的傳送功能上,進一步管理網路中的數據通信,將數據設法從源端經過若干個中間節點傳送到目的端,從而向運輸層提供最基本的端到端的數據傳送服務。主要內容有:虛電路分組交換和數據報分組交換、路由選擇演算法、阻塞控制方法、X.25協議、綜合業務數據網(ISDN)、非同步傳輸模式(ATM)及網際互連原理與實現。

7. 網路層有什麼作用

就是傳輸數據

8. 計算機網路中,網路層的功能是什麼

計算機網路中,網路層的功能是包括定址和路由選擇、連接的建立、保持和終止等。它提供的服務使傳輸層不需要了解網路中的數據傳輸和交換技術。如果您想用盡量少的詞來記住網路層,那就是"路徑選擇、路由及邏輯定址"。網路層的目的是實現兩個端系統之間的數據透明傳送。

網路層中涉及眾多的協議,其中包括最重要的協議,也是TCP/IP的核心協議——IP協議。IP協議非常簡單,僅僅提供不可靠、無連接的傳送服務。IP協議的主要功能有:無連接數據報傳輸、數據報路由選擇和差錯控制。與IP協議配套使用實現其功能的還有地址解析協議ARP、逆地址解析協議RARP、網際網路報文協議ICMP、網際網路組管理協議IGMP。

(8)網路層的工作是什麼擴展閱讀:

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的通信協議劃分為七層,自下而上依次為:物理層(Physics Layer)、數據鏈路層(Data Link Layer)、網路層(Network Layer)、傳輸層(Transport Layer)、會話層(Session Layer)、表示層(Presentation Layer)、應用層(Application Layer)。其中第四層完成數據傳送服務,上面三層面向用戶。

除了標準的OSI七層模型以外,常見的網路層次劃分還有TCP/IP四層協議以及TCP/IP五層協議。

大多數的計算機網路都採用層次式結構,即將一個計算機網路分為若干層次,處在高層次的系統僅是利用較低層次的系統提供的介面和功能,不需了解低層實現該功能所採用的演算法和協議;較低層次也僅是使用從高層系統傳送來的參數,這就是層次間的無關性。因為有了這種無關性,層次間的每個模塊可以用一個新的模塊取代,只要新的模塊與舊的模塊具有相同的功能和介面,即使它們使用的演算法和協議都不一樣。

9. 計算機網路的網路層有什麼功能

計算機網路中,網路層的功能是包括定址和路由選擇、連接的建立、保持和終止等。它提供的服務使傳輸層不需要了解網路中的數據傳輸和交換技術。如果您想用盡量少的詞來記住網路層,那就是"路徑選擇、路由及邏輯定址"。網路層的目的是實現兩個端系統之間的數據透明傳送。

網路層中涉及眾多的協議,其中包括最重要的協議,也是TCP/IP的核心協議——IP協議。IP協議非常簡單,僅僅提供不可靠、無連接的傳送服務。IP協議的主要功能有:無連接數據報傳輸、數據報路由選擇和差錯控制。與IP協議配套使用實現其功能的還有地址解析協議ARP、逆地址解析協議RARP、網際網路報文協議ICMP、網際網路組管理協議IGMP。

(9)網路層的工作是什麼擴展閱讀:

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的通信協議劃分為七層,自下而上依次為:物理層(Physics Layer)、數據鏈路層(Data Link Layer)、網路層(Network Layer)、傳輸層(Transport Layer)、會話層(Session Layer)、表示層(Presentation Layer)、應用層(Application Layer)。其中第四層完成數據傳送服務,上面三層面向用戶。

除了標準的OSI七層模型以外,常見的網路層次劃分還有TCP/IP四層協議以及TCP/IP五層協議。

大多數的計算機網路都採用層次式結構,即將一個計算機網路分為若干層次,處在高層次的系統僅是利用較低層次的系統提供的介面和功能,不需了解低層實現該功能所採用的演算法和協議;較低層次也僅是使用從高層系統傳送來的參數,這就是層次間的無關性。因為有了這種無關性,層次間的每個模塊可以用一個新的模塊取代,只要新的模塊與舊的模塊具有相同的功能和介面,即使它們使用的演算法和協議都不一樣。

閱讀全文

與網路層的工作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普聯網路連接上卻無法上網 瀏覽:291
網路連接顯示失敗651是哪裡的問題 瀏覽:751
160wifi共享網路怎麼設置 瀏覽:933
已連接移動網路也沒有位置信息 瀏覽:954
移動光貓復位以後怎麼沒網路了 瀏覽:638
香港免費無線網路 瀏覽:796
把網路安全寫在物品上 瀏覽:550
100兆的網路用哪種wifi接收器好 瀏覽:511
蘋果4g怎麼偽裝5g網路 瀏覽:24
什麼是4k液晶網路版 瀏覽:538
蘋果美版網路鎖官解得多久 瀏覽:259
網路插頭哪個是數據線 瀏覽:248
無線路由器信號強但網路差 瀏覽:955
移動網路貓的維修方法 瀏覽:549
小米8藍牙共享網路怎麼用 瀏覽:78
國安網路信息怎麼保護 瀏覽:946
網路詐騙案打電話判多少年 瀏覽:298
xp啟用無線網路連接 瀏覽:948
網路拆機拆錯了怎麼辦 瀏覽:46
聯通關閉網路異常提醒 瀏覽:115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