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網路使人們更疏遠的原因是什麼
網路具有開放性。這里的開放性指網路中的人可以完全開放地發布和接受信息。放大了美麗的心靈也放大了丑惡的面孔。但是我們認為,每個人都是利己的,或者說,至少是在范圍內具有最大程度的自我保護意識的。人們如果如此來提高自己的"反恐等級",就意味著人們之間的信任關系變得非常地脆弱甚至會喪失。人際關系的基礎被猛烈地撼動了。所以,網路削弱了人們之間的信任關系和信任程度,從而使人與人更加疏遠。
第一。信息溝通不等於親近。親近指心裡上的產生接近信任溝通。信息溝通指人類社會傳播的一切內容能夠通聯。
下面我來總結我方觀點,網路使人使疏遠。
第一。網路具有欺騙性,網友聊天,對方性別和情感具有明顯的欺騙性。如網路失蹤和昆明弒母案。不僅對個人造成危害,對社會造成極大的影響。
第二。網路只是一個冰冷的工具。網路提供了交流的方便。但是僅限於冰冷的手機屏幕。連一個溫暖的懷抱都不能給予。汶川地震如果只是屏幕上的語言而沒有實際救助,這不可怕嗎?
第三。網路使人沉迷於自我世界之中,而淡漠身邊人的感受,正如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距離,而是我站在你面前,而你卻在玩手機。彼此缺乏有深度的心靈交流。如飯桌上的手機。網游沉迷。
Ⅱ 為什麼說互聯網打破了的知識壟斷
你好,這個是因為互聯網平台有著社會廣泛參與、參與者相對平等的環境,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它具有一種自下而上的推動社會進步的力量,知識的傳播也更加的容易,所以打破了壟斷。
Ⅲ 網路指什麼網路的出現打破了什麼使世界變成了什麼人們形象地把網路乘著什麼
網路指計算機互聯網,網路的出現打破了時空界限,使世界變成了地球村,人們形象地把網路稱為信息高速公路
Ⅳ 中國互聯網發展史上中國打破了多少技術壟斷
太多了,數不勝數。小到圓珠筆筆頭,大到挖掘機,盾構機,航天航空,原子彈。
在國人眼裡,世界上只有兩個國家,那就是中國和外國!
那麼,某種技術只要外國有,而中國沒有,就屬於外國壟斷!如果這種技術中國掌握了,那就是打破了外國壟斷!
被外國壟斷的技術有很多,這里主要指西方發達國家,其技術壟斷也不僅僅是對中國。這也是西方發達國家人均GDP高的原因,其可以通過技術壟斷,在國際貿易中,通過價格剪刀差大量剪發展中國家的羊毛!有很多這樣的例子!這里舉一個,就是挖隧道,挖地鐵的利器盾構機。
我國在數控機床領域也是不斷打破國外壟斷。我國五軸聯動數控機床,在1999年首次展出。
中國的DWL002無源雷達就是突破美國封鎖自行研製出來的。資料顯示,DWL002無源雷達探測系統,主要用於防空和海岸監視,可在復雜的電磁環境中對機載、艦載和地面輻射源進行探測和定位,並實時顯示目標軌跡。該雷達的探測距離可達500公里。由於整個雷達系統可實現全空域覆蓋,並可實時、精確地定位與跟蹤,具備信號分析與識別能力。所以,基本可以做到「500公里內無死角」。
再舉一個例子,就是超級計算機。
2016年國際超級計算機「TOP500」組織榜單顯示,排在榜首的是由中國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研製的「神威·太湖之光」,原來排第一的中國天河二號屈居第二,中國入榜的超級計算機數量達到167台,美國則是165台,其他國家168台。(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中國雙第一)。
可以說,隨著中國
2017年1月
中國耗時五年造出圓珠筆芯 有望完全替代進口
2016年7月17日
全球首台「馬蹄形」刀盤盾構機在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正式組裝調試完畢。設備的成功研製標志著我國已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超大斷面馬蹄形盾構設計和施工技術,實現了異形盾構裝備的自主化和智能化,為我國高端設備進軍國際市場提供了強有力的工程示範。
上面只是泛泛而談。中國最近幾年為啥基建這么牛,就是因為盾構機,以前挖不了的隧道,現在隨便挖。
Ⅳ 網路廣告的傳播打破了什麼限制
空間限制,受眾限制,受眾接受方式限制....
Ⅵ 作文help
1.寫作動機的自主化。(1)網路確定了學生的主體身份。(2)網路作文給了學生強大的學習動力。(3)網路作文使學生上網變成了圍繞作文的自主讀寫活動。
2.作文內容的個性化。網路鼓勵自主學習,學生寫作活動的個性化特徵更突出。網路作文打破了地域的限制、年級的限制,學生思維的禁忌。
3.創作活動的情境化。(1)遷移性:情境認知能意識到思維中的疑難困境及產生背景,能揭示生活的真實。(2)真實性:情境中作文,情是真情,象是真象,文便是真文。(3)主體性:置身於作文情境中的學生很容易產生探究的願望、熱情與責任感,這促使學生主動尋找、確證、評價甚至開發創作信息資源,自主開辟出個性化的、獨特的思維和表達的路徑,成為寫出優秀作文的重要保證。
4.教學評價的多元化。網路作文真正做到班級、學校、家長、社區、用人單位的共同評價。
5.作文交流的廣泛化。網路作文的目標是網上交流,歸宿是發布於網上,其結果是作文得到了最為廣泛的交流。
6.作文活動的成果化。網路作文教學,實現了「作文即作品」、「文成即發表」、「寫作即交流」和「電子作品集即成果」的作文教學理想化目標。
7.創作資源的豐富性——網路提供了作文的源頭活水。網路是學生豐富生活儲備的捷徑,為學生高效率和大容量閱讀提供了保障。
8.作文修改的便捷性——微機支持著文檔的便捷操作。網路作文中,計算機對文檔的處理功能十分強大,操作十分便捷。
9.教學過程的開放性——網路打破了讀寫的時空限制。教學過程的開放性包括教師指導的開放性和主體活動的開放性。
10.作文講評的高效性——網路保證了課堂的工作效率。在課堂講評作文時,學生通過計算機屏幕觀看老師對作文的刪、換、補、調,聽老師對該文的分析評價,領會老師的評價思路,獲得了一種被「手把手」教作文修改的感覺。其次,學生可以對作文進行集中的閱讀評價,為作文添加評語;可瀏覽全部評語,也可就任意一篇學生作文問題向老師請教。另外教師還可藉助校園BBS論壇,發起對學生作文的非共時評價討論。
作文:
讓 網 絡 使 作 文 快 樂 起 來
上海市東格致中學 陳莉
如果把各種學習活動比作一道道菜餚的話,那麼,作文對好多學生來說,無疑是最不能令人引起食慾的一盤了。面對一群「厭食」作文的學生,哪一位語文教師不愁容滿面呢?有些教師在無奈之下,只好採取「強制飲食」法,寫不寫由你,我每周一篇雷打不動。結果呢,批閱這一篇篇「強制」出來的文章就成了語文教師最痛苦的事。而許多教師則「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為改變學生的作文「厭食症」,進行了各種各樣的有益探索。筆者也不例外,近年來,在網路作文教學方面作了初步嘗試,發現網路對於治療學生作文「厭食症」有一定療效。
一、 利用網路可以改變學生寫作心態。
有關網路寫作,網上流傳著一個精妙的比喻:網路之於寫作,如同卡拉OK和唱歌。從前人們只能聆聽歌唱家美妙的歌喉,但卡拉OK出來後,任何人都可以高歌一曲了。那麼有網路之前,寫作並且發表文章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實現的,但是網路卻帶來空前的自由,無論什麼樣的觀點、什麼樣風格的文字,都可以拿來自由交流。與由幾個鳳毛麟角的歌唱家主宰的世界不同,卡拉OK的世界讓大眾成為了表演者,而不僅僅是旁觀者;而在網路世界,網民直接由觀眾變成了網路舞台上的舞蹈者。我認為,這個比喻對中學生作文同樣是適用的。在傳統作文教學中,教師關注的往往是那麼幾個學生的那麼幾篇文章,對大多數學生而言,教師就是唯一一個可能也是最後一個讀者。而在網路作文教學裡面,每一個學生都享有網路平台帶來的平等地位與空前的自由,自己既是作者又是讀者,評判他人也接受他人的評判;教師也是讀者中的一員,不再是最後的裁定者。網路使習作者的心態發生的改變,實際上已導致了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產生和知識遷移的實現。可以說,網路對「作文厭食症」患者來說,具有助消化和開胃的作用。
二、 利用網路可以豐富寫作資源。
「沒有東西寫」是「作文厭食症」最直接的表徵,中小學生面對作文時說得最多的也就是這句話。而這一點在多媒體網路作文教學中將得到徹底改觀。巨大的網路資源將迅速快捷地為學生提供生動、豐富、鮮活的作文素材,大大超越了書本的局限。隨著多媒體網路技術的日趨成熟,網上的信息也越來越細化,各類專門的網站,特別是關注兒童成長、大眾生活的網站越來越多,這使得網路信息更加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組織學生有選擇地進行網上閱讀,能使學生視野開闊,知識豐富,累積語言素材,提高鑒賞水平,培養審美情趣。充分利用網上資源廣泛閱讀,不僅有益語文能力培養,更能使學生思想開明、心胸開闊、思維敏捷、熱愛生活,從而緩解「沒東西可寫」的難題。
三、 利用網路可以激發學生創作熱情。
1、 創設寫作情境。
網路的資源共享,教師機的展播功能,為教師全面實施目標提供了優良的教學環境。作文教學中,我們通常在網路中展播形象生動、趣味性強的畫面,創設情境。因學生耳能聽,眼能見,故易於入情境,為情境所感動,其思維自然隨情境的展播而被激活。
例如,在指導學生寫《我的校園》時,可事先讓學生拍攝或搜集有關校園全景、校園一角的照片,由教師負責整理並製成網頁。上課時,學生可自行瀏覽所有照片。由於拍攝內容和拍攝角度的不同,學生們很快就發現了校園內自己未曾注意到的角落、自己未曾留意、欣賞到的精彩畫面。有學生在看後感想中寫到:「我天天路過『雙杠區』,從未發現它有什麼特別之處。當我看到那一張張在雙杠旁玩耍的同學的燦爛笑臉時,我一下子感到,學校的角落賦予我們快樂,我們的校園是個快樂的校園。」學生內心的情感積淀,無疑成了其進行寫作的最大動力。而要達到這一效果,不採用網路教學的方式,是難以快速奏效的。網路所提供的情境,吸引學生由無意注意轉變到有意注意,化被動學習為積極主動學習,化無材料的難為有材料的易,化作文的乏味為有趣。具體美麗的景物,激發著學生的喜愛、欣賞的情感,產生積極的學習動機。
2、為學生習作建立各類主題版塊。
(1)建立「佳作欣賞」版塊。
一次成功的體驗,可以激發學生再次成功的願望。學生的作品通過各種途徑的修改,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如果只留於學生個人享受,豈不是太可惜了?計算機網路系統最大的特點是具有共享性,它那豐富的信息資源擴大了學生的學習空間。每次將學生的優秀作文裝上網頁,供全校師生共享。這樣既激發了這部分學生的寫作興趣,又帶動了其餘學生的寫作積極性,促進全面發展。
(2)建立「我有好題」版塊。
好的作文命題,可以使寫作者廣泛選材,激發創作熱情。以往的作文命題,常常由教師一個人承擔,難免會出現一些不利於學生暢所欲言的題目,這勢必會影響到學生的寫作熱情。如果讓學生也參與到命題的行列中,讓學生根據自己感興趣的、所熟悉的內容去出文題,定期在「我有好題」版塊中發表,加大作文題的可選擇性,是否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呢?實踐證明,學生具有不可低估的命題能力。你能想像,下列命題出自學生之手嗎?
◆ 題目:可愛的缺點
提示:同學們一定對櫻桃小丸子這個可愛真實的形象感到親切。她淘氣、粗心、懶惰等等的缺點或許也會出現在我們自己身上。其實生活中有許多「櫻桃小丸子」,說不定我們就是其中的一個。請以「可愛的缺點」為題,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體不限。
◆ 題目:假如中國奪得世界盃
提示:世界盃開幕的日子日益臨近,中國隊能夠小組出現的概率卻幾乎為零。其實生活少不了幻想的奇跡,只有相信自己才會有希望。
請以《假如中國奪得世界盃》為題,寫一篇自我對奇跡和理想的感悟,為未來作一番憧憬!!
◆ 題目:燦爛在深夜
提示: 學習的日子,有時無奈而又滲透著一絲悲哀,然而正因如此,我們的生活才具有超乎旁人的燦爛。在深夜那寧靜而又值得你去追逐時間的時刻,在深夜那可以任由你自我發揮,傾聽音樂,浮想聯翩的時刻,一定有著你不同尋常的燦爛的精華感受。請以自己在深夜的獨特感受為主題,寫一篇600字左右的記敘文。
親切而富有生活化的命題勢必會受到廣大學生的歡迎,從而更大程度的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有同學這樣評價這些命題:「我們常說:好的作文來源於生活,來源於對生活的仔細的觀察和積累。其實作文題又何嘗不是這樣,好的題目也要人去觀察,去發現。作文題也來源於生活。生活是精彩的,生活中有許多東西都是值得我們去描繪的,好的作文題加上好的作文,完美的搭配,它讓更多的人能體驗到生活的美好。」
四、 利用網路可以優化評改機制。
網路作文教學中,學生在個體思維獨立表達後,都希望自己的作文獲得肯定,並希望知道別人作文的優劣。利用網路進行作文評改的最大優勢在於能夠讓學生在短時間內閱讀大量作文,並從中獲得啟示;同時,學生還可以利用網路的交流功能,及時地將自己的體會與同伴、老師交流,在他評、互評、自評中進一步明確思路,並可借鑒、模仿優秀習作來充實自己的作文。這樣,學生之間的交流,教師與學生間的交流,不再是「兩星期」後的評語交流,而成了探討式的、自主互動式的即時交流,使每一位學生都懂得並會即堂對自己的作文進行修改、補充,反饋面廣,指導性強。
例如,在結束了演講辭單元的教學後,為了讓學生更深入的理解演講辭的特點,我布置了作文《在畢業典禮上的演講》,要求學生以虛擬的身份進行演講辭寫作。有趣的是,題目剛布置沒幾分鍾,電腦屏幕上呈現最多的身份竟然是校長,多達25位。這25位學生是否都能演繹好這個與生活實際相差甚遠的角色?很快,在之後的作品瀏覽中,就有學生指出了有些「校長」不受歡迎。例如,有一位「校長」在向全體師生問好後,竟然「說」道:「今天是我們在東格致中學的最後一天,明天我們就要各赴征程……」句中的「我們」著實令人啼笑皆非。有同學馬上就指出了這位「校長」身份不明,因而鬧出笑話。還有一位「校長」,以一句「今年是我們東格致中學的豐收的一年」作為開場,向全體師生匯報了一年來學校所取得的驕人成績。有同學指出:雖然這位校長考慮到了自己的身份,但是因為沒考慮到演講的特殊場合——畢業典禮及對象,故而使得它更象是一篇年度總結,適合拿到年終考評大會去講。……由於利用了網路功能,因此,當一名學生在評講一篇作文時,大家也能及時地瀏覽到相關的內容。隨著大家不斷地指出校長們在演講辭中出現的問題,大家對擬訂演講辭時應注意演講者的身份、演講的對象、演講的場合等問題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於是,我便乘熱打鐵,要求學生推薦一篇最受自己歡迎的校長演講辭,同樣,也說一說其受歡迎的原因。由於此時,大家的心中已經有了較為全面的評價尺度,故而選擇的速度也比前一次快了。所不同的是,交流時,大家不僅談到了寫演講辭的注意事項,而且還能結合演講辭的特點,從主題的單一性、內容的現實性、語言的通俗性與鼓動性方面談了其推薦文章的特色所在。例如,有同學這樣評價他所喜愛的演講辭:
「讀完這篇文章,給我的感覺是文章作為演講稿,在單一性方面做的很好,圍繞著堅韌不拔的精神,進行重點闡述,語言朴實但富有激情,結尾更是充分體現了演講的鼓動性。從總體來看,是一篇不錯的演講稿。」
「文章具有鼓動性,給人的感覺十分得體又不不失親切,鮮明地體現出演講者的身份,符合演講稿的要求。演講稿的重點放在學生未來的志向上,這個中心抓得很好,帶有展望和希望之感,表現了作為一個校長的心聲,也很符合演講的場合。」
學生們發自肺腑的心聲,讓在座的每一位都感受到了優秀的演講辭的魅力所在。而此時讓學生對自己的文章作必要的修改,不失為一個很好的選擇。
評改中網路以其展播功能和即評、即改、可見功能,使反饋渠道更為豐富、有效。改變了傳統作文批改不及時和學生學習後不會修改、不願修改的狀況。使學生作文的字詞運用、選材謀篇和自評自改的能力得到較大提高。
總之,利用網路進行作文教學,能彌補傳統作文教學許多難以克服的薄弱環節。現代化信息技術的參與,使教、學雙邊活動變得互動、高效、科學,能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它對開發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起著很大的作用。
Ⅶ 網路對社會發展的影響(利與弊)
網路的利
第一、可以開闊視野。上網可以及時了解時事新聞,獲取各種最新的知識和信息,對以後的學習和生活都有很好的指導作用。上網可以充實頭腦,只要留心就可以學到許多學校里學不到的知識,擴大自己的知識面。滑鼠一點,大千世界便盡收眼底。
第二、可以對外交流。學生的一個被人經常提及的缺點就是缺乏信心,不敢與外界對話、交流。現在有了互聯網,他們可以徹底克服這個心理障礙,並且在對外交流的過程當中,又開闊了自己的視野。網路為教育資源的交流提供了便捷的通道,不僅老師,而且學生也可以通過互聯網登錄各類教育網站獲取學習資訊。
Ⅷ 互聯網的缺點是什麼
互聯網打破了傳統的國際信息交流中政治、經濟、文化、語言上的差異和隔閡,促進了文化的交流。但由於網上沒有信息審查和核實系統,所以虛假的信息和偽造的信息也有可能在傳播中,客戶應對此有一定的警惕性。
互聯網的公開性使它的保密性差,一些商業秘密都不宜通過它傳播。雖然可以採取信息加密和保密措施,比如表面上傳遞的是一張美女圖片,而裡面卻是預定新飛機的圖樣。但還是較容易泄密,因為它允許任何人公開訪問,而這些人中難免有居心叵測的小人。
隨著信息化的發展,加密和解密技術將是未來電子技術的一個焦點。網路時代信息共享,給公眾帶來了巨大的利益。但計算機犯罪的數字也扶搖直上。信息共享和信息安全形成了一對尖銳的矛盾。美國一個竊賊利用一部電腦和一部無線電話,屢次破譯了美國許多大公司和政府國防部門的電腦密碼,自由出入他們的電腦網路,輕而易舉地獲得了2萬多個信用卡號碼。幾個學生破譯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網路的密碼,並向網路中輸入許多臨時編造的資料。結果北約組織內部一陣混亂,以為要發生新的戰爭。至於到電腦竊賊,更是防不勝防。美國每年都因計算機犯罪,失竊幾十億美元。在我國也發生了潛入銀行電腦網路,竊取人民幣幾百萬的案例。高技術伴隨著高風險,在計算機網路時代表現得更為明顯。信息戰爭取代了傳統的戰爭,全世界近年來因計算機犯罪造成的損失每年已達15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