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這些網路流行語是什麼意思
「神馬」並非一匹馬,而是「什麼」的 神馬都是浮雲
[1]諧音。網友們用搜狗輸入法打「什麼」時,習慣用拼音首字母「sm」代替,因為打字飛快,常在打「什麼」時打錯,打出一個「神馬」來,「神馬」一詞就像曾在網路紅極一時的「蝦米」(「蝦米」源於閩南語的諧音,如「講什麼」,閩南語讀音「拱蝦米」)一樣,走的同樣是諧音路線,而這個詞語也迅速代替了「蝦米」,成了時下最熱門的流行語。浮雲的意思即虛無縹緲,轉瞬即逝,意為「都不值得一提」。它的流行源於紅遍網路的「小月月」事件,2010年國慶期間,一則名為《感謝這樣一個極品的朋友給我帶來這樣一個悲情的國慶》的帖子中,「小月月」橫空出世,以極其詭異的言行雷倒眾生,並讓網友們將「神馬」和「浮雲」聯系在了一起,誕生諸如:「用任何詞語來形容她,都根本乏味得很,神馬網路豪放女,浮雲!都是浮雲!」、「小月月還能保持著暈的狀態靠在他胸口,神馬暈倒無意識論,統統是浮雲! 」的感嘆。而「神馬」和「浮雲」的神奇之處,則是當這兩個詞結合在了一起,便可組成萬能金句,推之四海而風靡。 2. 河北地區方言中說「什麼」為「shenma」(神馬)。比如「這個是shenma東西啊?」:這個是什麼東西啊?
『貳』 網路語言有哪些,什麼意思
見面不叫見面,叫--聚會
有錢佬不叫有錢佬,叫--VIP
提意見不叫提意見,叫--拍磚
支持不叫支持,叫--頂
強烈支持不叫強烈支持,叫--狂頂
不忠不叫不忠,叫--外遇
追女孩不叫追女孩,叫--泡妞
吃不叫吃,叫--撮
羨慕不叫羨慕,叫--流口水
樂一樂不叫樂一樂,叫--happy
跳舞不叫跳舞,叫--蹦的
東西不叫東西,叫--東東
別人請吃飯不叫請吃飯,叫--飯局
興奮不叫興奮,叫--high
特興奮不叫特興奮,叫--至high
有本事不叫有本事,叫--有料
倒霉不叫倒霉,叫--衰
單身女人不叫單身女人,叫--小資
單身男人不叫單身男人,叫--鑽石王 老五
蟑螂不叫蟑螂,叫--小強
被無數蚊子咬了不叫被無數蚊子咬了 ,叫--新蚊連啵
好看不叫好看,叫--養眼!
網上醜女不叫醜女--叫恐龍
網上醜男不叫醜男--叫青蛙
網上高手不叫高手--叫大蝦
網上低手不叫低手--叫菜鳥
看帖不叫看帖——叫瞧瞧去
我」不叫「我」:叫「偶」
不錯不叫不錯 叫8錯
去死不叫去死,叫74
親親你叫771,抱抱你叫881
氣死我了——7456
喜歡不叫喜歡___叫稀飯
祝你快樂不叫祝你快樂.........叫豬你 快樂
就是不叫就是,叫94
是啊不叫是啊,叫42
不要不叫不要——叫表
偶:我
kick your ass:踢你的PP
FT,分特:faint的簡稱,暈倒。
統一:刷牆,掃樓的同義詞。也就是 整個版面都是你的回復,一種被譴責的行 為。
XXXX的說:一種動詞後置,比如吃 飯的說
XXXXing:XXXX進行中,正在XXXX 。比如上網ing
PP:照片,但如果是說打PP,那就 是kick your ass的意思了
kick your ass:打你屁屁
BT:變態。和浮雲的其他版塊相比 ,水版是個BT出沒的地方 扁他(她、它 )
SL:色狼。浮雲的特點是,狼多也M M多
GF:girl friend,女友
BF:boy friend,男友
kao,靠,拷:粗口,慎用
MD:粗口,特別慎用!
TMD: 粗口,特別慎用!
TNND:粗口,特別慎用!
JJWW:唧唧歪歪,指人說話的樣子
SJB:神經病
PMP:拍馬屁
MPJ:馬屁精
kick:扁
slap:打耳光
KH:葵花,就是練葵花寶典的高手 ,浮雲某高手已練至化境,人皆不呼其名 ,而直呼KH。
KHBD:葵花寶典
PXJF:辟邪劍法,源於KHBD,KH專 用的劍法
SP:support,支持
的微:一種語氣助詞,KH專用
呼呼,豬豬:睡覺
稀飯:喜歡
果醬:過獎
BXCM:冰雪聰明
LOL:Laugh Out Loud,大笑
KFC:Kxxx & Fxxx & Cxx,要是和某人 有仇,就KFC他吧
PK:player kill,砍人,攻擊,也可 解釋為先批後K
btw:by the way,順便說一句
PS:兩種意思,btw或者photoshop (一種電腦修圖軟體)
CU:see you,再見
BB:寶貝,情人,孩子,byebye, 看具體使用
走召弓雖:超強
醬紫:這樣子
飯飯:吃飯
片片:照片
斑竹,板豬:版主,論壇版塊的管理 人員,把水版比作個小店,他們就是店小 二。
水桶,水鬼,水仙,水王,水母:指 灌水狂人,水母特製女性
水手:版中的芸芸眾生
潛水員:就是那些喜歡看別人灌水自 己不灌水的傢伙
抓狂:受不了刺激而行為失常
THX,3X:thanks,謝謝
sigh:嘆息
cool:酷
pm:論壇的私信
zip it:閉嘴
DL:download,下載
PUB:網路上掃描到的ftp,可以臨 時起上傳下載功能,也指把文件傳到pubf tp上共享的行
為。
BRB:Be right back,馬上回來
TTYL:Talk to you later,再見,下
『叄』 今年最火的十大網路語言是什麼
NO.1 給力 「給力」一詞源於方言,意為沒勁,沒啥意思,很乏味,沒有沖擊力或不能給人震撼的力量。 笑動漫日和——《西遊記:旅程的終點》的中文配音中出現了」不給力」一詞。 「不給力」用來形容和自己預想的目標相差甚遠。也用來形容現實目標比期望中有一定差距時,感慨嘆息時說的,有」不怎麼樣啊」的意思。例如:」這就是天竺嗎?不給力啊,老濕!」(出自搞笑漫畫日和)這里的」不給力」就是說天竺不怎麼樣啊,與預想的目標相差很遠的意思。 NO.2 神馬都是浮雲 神馬都是浮雲(shén mǎ dōu shì fú yún),網路流行語,什麼都是浮雲的諧音,意思是什麼都不值得一提,有抱怨感嘆之意。 「神馬」並非一匹馬,而是」什麼」的 神馬都是浮雲 它的流行源於紅遍網路的」小月月」事件,2010年國慶期間,一則名為《感謝這樣一個極品的朋友給我帶來這樣一個悲情的國慶》的帖子中,」小月月」橫空出世,以極其詭異的言行雷倒眾生,並讓網友們將」神馬」和」浮雲」聯系在了一起,誕生諸如:」用任何詞語來形容她,都根本乏味得很,神馬網路豪放女,浮雲!都是浮雲!」的感嘆。而」神馬」和」浮雲」的神奇之處,則是當這兩個詞結合在了一起,便可組成萬能金句,推之四海而風靡。 NO.3 追逐淡定 追逐淡定,經典網路流行語,意思是不要囂張,別整沒用的,淡定為好。 這句流行語最初源於新《西遊記》片花曲《追逐約定》,有搞樂的網友將副歌部分的歌詞 「追,追逐約定,事事非非都懂,萬般情懷心胸淡定。」擅自篡改,前面的」追逐約定」與之後的」心胸淡定」相結合,然後造就了新詞」追逐淡定」。 這個流行語的盛行在周立波、方舟子、馮小剛等大腕明星於微博上公然叫罵之時,起初有人在這些明星微博後勸其」追逐淡定」,隨後該詞迅速火爆起來,並形成相當規模的」淡定派」,給予一切網路紛爭以」追逐淡定」的勸告,實在讓人忍俊不禁。 NO.4我勒個去 「我勒個去」這種用法最近很流行。可以說是一種調侃式的笑罵的。有種無奈的」我靠」的意思。 這個詞流行的原因和一個叫做 搞笑漫畫日和《平田的世界》(cucn201中文配音版)有關。是個嘆詞,表示無奈,無可奈何,沒辦法。 是近期突然火爆的網路名詞。 NO.5 羨慕嫉妒恨 「羨慕嫉妒恨」第一次被媒體廣泛引用是2009年: 張藝謀賀歲喜劇電影《三槍拍案驚奇》上映不到3天,票房接近7千萬,很多地方都出現排隊購票的場面。但與此同時,這部電影被罵得也很慘,說低俗、像二人轉、像小品、就是不像電影的,說美術風格陳舊、全靠摔跟頭博取笑聲的,說」二張」用最簡單的場景、便宜的演員」搶錢」的……不一而足。12月13日,新浪娛樂獨家連線張偉平,對這些現象和問題一一回應。張偉平說,以前拍那些所謂的有品位的電影並非張藝謀所願,所謂精英們的評論也不會影響他們以後拍片的方向。他說,電影圈的很多人對他和張藝謀就是5個字:羨慕嫉妒恨。 NO.6鬧太套 英文」not at all」的中文音譯。歌手黃曉明在演唱《One World One Dream》時,由於對not at all的發音酷似」鬧太套」而遭網友調侃,此詞也因此成為網路流行語之一。 NO.7杯具 杯具,原指盛水的器具,後因與」悲劇」一詞諧音,最早在貓撲大雜燴上流行開來,詞性多變:可作形容詞,名詞等等。不少年輕人在網路上甚至生活中都常常用」杯具」來代替」悲劇」,形容人、事、物。隨著網路語言的流傳,更出現了」人生是張茶幾,上面放滿了杯具」等」箴言」。 NO.8 蘭州燒餅 蘭州燒餅,原意為蘭州出產的燒餅,後在網路上被廣泛應用,意為」樓主S.B」。無聊的帖子:比如」誰認識XXX」、」孫悟空強還是阿波羅強」諸如此類的話語,所以就會被人無視或無奈,於是就成了」燒餅」。這也是網上一種很有意思的調侃方式,如」LZ的燒餅生意好不好」,還有更深一層的」LZ可充飢」(內涵不解釋)之類的,作為新新的詞語,被許多人用到 。 NO.9 我爸是李剛 該語源於某官二代在河北大學校門口處醉駕,撞倒兩名女大學生後,不但不及時救助傷者,反而繼續駕車前行,並口出狂言」你知道我爸是誰嗎?我爸爸是李剛」。事發後,引起了網友們極大地憤慨和關注,更有網友發起了名為」我爸是李剛」的造句大賽,創作出諸如」考試不及格,我爸是李剛」、」床前明月光,我爸是李剛」等句子。 NO.10 非常艱難的決定 續2010年11月3日晚間騰訊發表了」致廣大QQ用戶的一封信」稱」將在裝有360軟體的電腦上停止運行QQ軟體」,隨後網民開始模仿騰訊公開信改寫」QQ體」,其中最經典台詞為」我們作出了一個非常艱難的決定」令人啼笑皆非。 值得關注的是,「追逐淡定」一詞,因概念內涵豐富,包容性和娛樂性強,使用面廣,所以上榜2010年度最具經典網路流行語。
採納哦
『肆』 他們說的虛了是什麼意思我指的是身體上的
這個要分好幾層含義,中醫講虛了,是分陰虛、陽虛,正常的話要陰陽平衡,實際上多數人講的虛了只是身體長期缺乏鍛煉導致的乏力、運動多汗等,積極鍛煉就好了。
『伍』 「zgsh」「xswl」「bszd」你知道這些網路語言的意思嗎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曾經一段時間,互聯網上突然涌現出的一些英文字母組成的網路語言,比如zgsg,plmm,xswl諸如此類,我第一次看到這些詞,也是一臉蒙圈,這是摩斯密碼?還是暗號?等看完解釋後,恍然大悟,原來這是網路流行語,同時呀,也可以說是混跡互聯網的用戶群體的行話。
你肯定會說,我印象中的行話好像不是這樣?
非也,行話,指 社會 上的一些集團、群體,由於工作上、活動上或其他目的上的共同性,在相互之間交往交流時,會創造、使用一些不同於其他 社會 群體的詞彙、用語或符號。(此解釋來源於網路)
如果按這樣定義的話,還真是可以算的上行話了,那我們不妨就從這些網路迷惑語言說起。
類似於zgsg,plmm,xswl之類的語言,網路上還有很多,經我連日梳理,分門別類整理了以下幾種:
1.拼音縮寫類
這種一般是取自己想說的詞語拼音的首字母而組成,如
【xswl】:笑死我了。
【zqsg】:真情實感;
【blx】:玻璃心,常用於兩方互罵時。
至於是不是當初發明這些詞語的人忘了切換中英文輸入法而導致這些行話生成就不得而知了,但是這種方法我們是可以借鑒的。按照這個規律,氣死我了可以是qswl.我太難了可以是wtnl.等等,我也是一個創作家了?
2.中外文化雜交型
【KY】:是日語「空気が読めない(發音kuuki ga yomenai直譯為『不會讀取氣氛空氣』)」的縮寫,意思是沒眼色、不會按照當時的氣氛做出適合的反應,也稱杠精。
【糊穿地心】:「糊」是英文單詞「Flop」的音譯,指一些大紅的明星突然遭人厭煩,變成無人問津的過氣明星。
【nbcs】:Nobody cares,沒人在乎?我嚴重懷疑創作者是在炫耀自己會英語的。
3.形象描述類
「狗」:作動詞,比喻像跟在主人後面屁顛屁顛的小狗,很喜歡某個人或事而不停追隨。比如愛看創造營的節目,就會說狗創。
「本命」:形容自己最喜歡的明星。如朱一龍是我的本命。
「牆頭」:拋棄「本命」,轉而去喜歡別的偶像。
爬牆:就是從「本命」爬去找「牆頭」的動作。如我拋棄了我的本命,去爬牆去找我的牆頭-李現了。
還有像「摳腳」,表示自家愛豆沒通告,太閑了,經常用來吐槽經紀公司資源安排的太少了。
「脫粉回踩」:本來是粉絲,後來不喜歡了,還要說壞話詆毀人家。
「毒唯」:指某些只喜歡團隊里某一個藝人,然後還要黑其他隊員,從而引起爭論的粉絲。
「走花路」:「一切順利,一直有好事發生」。明星走紅毯?形象!
看完這些行話,你肯定覺得,就這?
恭喜你,你已經掌握了飯圈語言的基本生成技術,你也可以向岑某諾一樣一天寫出幾千個行話來,這條放進履歷里絕對能嚇唬到一幫人。
但是這些可以說沒什麼難度的網路語言為啥就流行了起來呢?為啥要發明這些奇奇怪怪的語言呢?接下來就為大家揭曉它流行的秘密。
1.語言的符號化帶來的陌生化和新奇感
說老實話,雖然這些符號字母看起來奇奇怪,但是比起直白的白紙黑字,但是這些符號就是會讓你有一種想要 探索 的感覺,想要去猜一猜這些符號背後的含義,讓人有一種想要挑戰的慾望,而且猜測所需要的成本很低,你也可以按照你的理解賦予他你自己的想法,再次就是,這個 游戲 的難度並不大,僅僅靠著拼音輸入法,你就能擁有百分之五十的概率猜對,所以人們在識別和創造這些詞語的過程中獲得了 游戲 的 娛樂 感和滿足感。
一般很多場合下,某個人給你安利這些網路語言的時候,也是會讓你猜測這些字母的含義,而當你答對一半以上的時候,又有一種滿足感,這種滿足感可以消解掉你沒有答對其他字母的含義的挫敗感,相反,你還會覺得很有意思,你可能就會在下次用這些來考考你的朋友,如此循環下去,可不就是個滾雪球式的病毒營銷嘛!沒過多久,這些網路語言就會在你的交際圈瘋狂傳播,進而又傳播在你交際圈以外的地方,受眾面積廣了,知道的人也就多了。
2.網路語言是一種身份的象徵
就像是狼人殺里亮出自己的身份牌一樣。嘿,兄弟,自己人。為了區別於其他群體,一說這些圈內專業術語,立馬可以起到鑒別身份的作用,這和以前地下黨接頭說暗號是一個道理。
如果沒有飯圈專業術語,可能大家識別一個人是不是某個明星的粉絲的方法是看他會不會去追這個明星的演唱會,但是有的時候即使是去看演唱會依然會發生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在飯圈廣為流傳的粉絲識別失敗的事情就不得不提到這一件,曾經有粉絲去聽一個明星的演唱會,明星一上場,這個粉絲就大喊:王俊凱,王俊凱!加油!而邊上的安保人員很氣憤的戳穿了這個人的身份:那是易烊千璽。請你出去,你個假粉絲!結果台上的明星出其不意的來了一句:大家好,我是王源。
你看,看演唱會里並不能成為區別粉絲與否的標准,所以這時候就需要一些專業的術語來區分真假粉絲,比如周震南的粉絲一定會知道他2g網路經常掉線的事情,大家相視一笑,問:今天,你周震南了嗎?這一問,身份牌亮了,不是死忠粉,至少也不是黑粉。
所以行話的發明一定程度上是區分不同群體的一個標志,圈內人則聽得懂行話,嗯,確認過語言,是一個組織的人,而圈外人則對這些行話完全不知所雲。這也是為什麼當一個人來到陌生的國度,聽到鄉音會感到很親切的原因。所以說行話時,觀察周邊人的反應就能很快找到組織啦。
行話則是行業發展必須帶來的一個結果,行業內的行話其實並不是內行人設置的壁壘,而是為了專業領域的人員更准確和方便的交流。網路粉絲是這樣,各行各業也是這樣。
1.方便行業內部人員的交流
比如近年來比較流行的一個詞:mcn,一般不了解這個詞的人肯定也是一臉蒙圈,不知道什麼意思,而媒體行業人員向人解釋這個詞則需要冗長的一段話:MCN是Multi-Channel Network的縮寫,本意為「內容製造商」,在目前的市場環境內,主要指視頻經紀公司(「經紀」不是「經濟」),主要業務為挖掘孵化網路紅人、KOL、IP形象,並且為其設計發展路線,最終進行落地變現。
這在平時的工作交流中會消耗掉很多時間和精力,特別是如果在一段比較長的闡述報告中,過多的時間花在解釋一個專業名詞上則可能會消耗掉過多的注意力。而專業名詞的代入則可以節省時間,更方便這個行業的人進行交流和溝通,更好的提升工作效率。
2.意見領袖的示範作用
其次一般行業里這些專業術語的運用都是這些行業里大大佬率先傳播的,或許是他們創造的,或許是他們開始率先傳播的, 無形之中作為這個行業里的kol,也就是意見領袖,他的發言和語言的使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潛移默化的影響著這個行業的一舉一動,人們會選擇模仿,傳播。
而當大量的人進行傳播時,大眾傳播所鼓吹的觀點被人們認為是主流觀點,於是持反對意見的人就會避免發表自己的意見,隨著反對意見的式微,久而久之,這些專業術語,行話就會在這個行業里逐漸穩固起來,成為行業文化的一種。這也是這也是我們心理學上常說的沉默的螺旋效應。
2.行話的運用可以提升 社會 認同感
除去有些行業內那些拗口生澀的專業術語,有的行話還是很有趣的。
比如甄嬛體,「舌尖體」都可以看成是劇粉的行話,比如:
今兒倍感乏力,恐是昨夜夢魘,擾了心神。加上五一度假後,玩了真人 游戲 ,不想身子越發疲累,連續休息兩天也未能恢復。今兒個早上看錯了時間,半路上方才明白,當真是春困至極。若能睡個回籠覺,那必是極好的!春困甚為難得,豈能辜負? 說人話:今兒真的不想上班!
甄嬛體據說網路上仿寫式樣的已經有幾百種。創作者無一例外都是《甄嬛傳》的劇粉, 人們在這種語言體模仿中找到了一種群體的集體感,比如」鎮魂女孩「」東宮女孩「都是這一群體的集體標簽。另一方面,行話的使用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自己在行業獲得的認同感,這是區別於其他人的一種獨特的標簽,也是自己找到 社會 位置, 社會 角色的一種證明。
問題來了,如果人人都說行話,會有什麼影響?
1.尷尬局面的誕生
過多專業術語,陌生詞彙的使用會使得行業之間的交流形成隔閡,而這種隔閡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與不同行業之間的交流,其實現在是萬物互聯的時代,行業之間並不完全是阻隔的關系,而是存在著相互勾連,所以不同行業之間的交流很有必要。
如果不同行業的從業者都嚴謹的選擇用自己行業的專業術語來交流,則不利於彼此溝通和行業之間的信息和資源的共享,一定程度上會造成信息的閉塞。另一方面是行業內人士和用戶之間的溝通。
大家都知道,每個行業都會有最終的產品,而這些產品最終要流向用戶,普通用戶和專業人士本身就存在著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如果還是選擇用一連串的專業術語和行話進行溝通,恐怕只會造成」大眼瞪小眼「的現象。行話的交流可以放在行業內,如果把他放到生活里,恐怕連正常的交流都難以進行。
2.信息繭房效用的產生
如果人人都說行話,一定程度上也會造成信息繭房效用的發生。是什麼意思呢?
信息繭房是指人們經常會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或者信息,久而久之,自己的生活里充滿著的都是同質化的內容,自己就像被困於像蠶繭一般的「繭房」中,得不到自己感興趣范圍之外的任何信息。
所以如果人人都說行話,都只講自己行業內的話,久而久之,沒有一些新內容的注入,自己的大腦都會形成記憶,會本能地選擇自己領域的內容,而忽視行業之外的內容,這就會造成信息的更加不對稱。久而久之,雖然對於本領域的知識信息會加強記憶,但是卻失去了去了解和學習興趣之外,行業之外的東西的動力。其實這不能算一件好事。
那麼有沒有什麼好處呢?
肯定也是有的,那就是頻繁的行業交流也會導致信息資源在不同行業間的互相傾斜,有利於 社會 資源的更好分配,和不同行業之間的加強合作,打破技術壁壘。而且就整個 社會 來說,信息不對稱的情況會減輕。人們的聯系也進一步加強。
所以,如同網路語言一樣,各行各業都存在著不同的行話。在行業內使用行話進行交流可能使得工作效率提高,而如果在平時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行話,我覺得大可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