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資料庫》1、什麼是事務日誌,事務日誌包括什麼內容 2、了解SQL的GRANT 和REVOKE語句
事務日誌是一個與資料庫文件分開的文件。它存儲對資料庫進行的所有更改,並全部記錄插入、更新、刪除、提交、回退和資料庫模式變化。事務日誌還稱作前滾日誌或重做日誌。
事務日誌是備份和恢復的重要組件,也是使用 SQL Remote 或 [復制代理] 復制數據所必需的。
在預設情況下,所有資料庫都使用事務日誌。事務日誌的使用是可選的,但是,除非您因特殊原因而不使用,否則您應始終使用它。運行帶有事務日誌的資料庫可提供更強的故障保護功能、更好的性能以及數據復制功能。
每個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資料庫都有事務日誌,用以記錄所有事務和每個事務對資料庫所做的修改。記錄事務及其修改有三個作用:
恢復個別的事務。
如果應用程序發出 ROLLBACK 語句,或者 SQL Server 檢測到錯誤(例如失去與客戶端的通訊),就使用日誌記錄回滾未完成的事務所做的修改。
SQL Server 啟動時恢復所有未完成的事務。
當運行 SQL Server 的伺服器發生故障時,資料庫可能處於這樣的狀態:還沒有將修改從高速緩沖存儲器寫入數據文件,在數據文件內有未完成的事務所做的修改。當啟動 SQL Server 的復本時,它對每個資料庫執行恢復操作。前滾日誌中記錄的、可能尚未寫入數據文件的每個修改。然後回滾在事務日誌中找到的每個未完成的事務,以確保資料庫的完整性。
將還原的資料庫前滾到故障點。
丟失資料庫(在沒有 RAID 驅動器的伺服器上,硬碟驅動器出現故障時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後,可以將資料庫還原到故障點。首先還原上一次的完整資料庫備份或差異資料庫備份,然後將事務日誌備份序列還原到故障點。當還原每個日誌備份時,SQL Server 重新應用日誌中記錄的所有修改以前滾所有事務。當最後的日誌備份還原後,SQL Server 將使用日誌信息回滾到該點未完成的所有事務。
SQL Server 2000 事務日誌的特點是:
事務日誌不是作為一個表實現,而是作為單獨的文件或資料庫內的一組文件實現。日誌高速緩存與數據頁的高速緩沖存儲器分開管理,從而使資料庫引擎內的編碼更簡單、更快速和更可靠。
日誌記錄和頁的格式不必遵守數據頁的格式。
事務日誌可以在幾個文件上實現。可以根據需要定義這些文件為自動增長。這樣可減少事務日誌內空間不足的可能性,同時減少管理開銷。
截斷日誌中未用部分的機制速度快且對事務吞吐量影響最小。
GRANT是授予許可權
REVOKE是撤銷許可權
GRANT
名稱
GRANT — 賦予一個用戶,一個組或所有用戶訪問許可權
語法
GRANT privilege [, ...] ON object [, ...]
TO { PUBLIC | GROUP group | username }
輸入
privilege
可能的許可權有:
SELECT
訪問聲明的表/視圖的所有列/欄位.
INSERT
向聲明的表中插入所有列欄位.
UPDATE
更新聲明的表所有列/欄位.
DELETE
從聲明的表中刪除所有行.
RULE
在表/視圖上定義規則 (參見 CREATE RULE 語句).
ALL
賦予所有許可權.
object
賦予許可權的對象名.可能的對象是:
table
view
sequence
PUBLIC
代表是所有用戶的簡寫.
GROUP group
將要賦予許可權的組 group .
username
將要賦予許可權的用戶名.PUBLIC 是代表所有用戶的簡寫.
輸出
CHANGE
如果成功,返回此信息.
ERROR: ChangeAcl: class "object" not found
如果所聲明的對象不可用或不可能對聲明的組或用戶賦予許可權.
描述
GRANT 允許對象的創建者給某用戶或某組或所有用戶(PUBLIC)某些特定的許可權.對象創建後,除了創建者外,除非創建者賦予(GRANT)許可權,其他人沒有訪問對象的許可權.
一旦用戶有某對象的許可權,他就可以使用那個特權.不需要給創建者賦予(GRANT)對象的許可權,創建者自動擁有對象的所有許可權,包括刪除它的許可權.
注意
目前,要想在 Postgres 裡面只賦予幾列許可權,你必須創建一個包含那幾列的視圖(view),然後把許可權賦予那幾個視圖。
使用 psql \z 命令獲取關於現存對象許可權的更多信息:
Database = lusitania
+------------------+---------------------------------------------+
| Relation | Grant/Revoke Permissions |
+------------------+---------------------------------------------+
| mytable | {"=rw","miriam=arwR","group todos=rw"} |
+------------------+---------------------------------------------+
Legend:
uname=arwR -- privileges granted to a user
group gname=arwR -- privileges granted to a GROUP
=arwR -- privileges granted to PUBLIC
r -- SELECT
w -- UPDATE/DELETE
a -- INSERT
R -- RULE
arwR -- ALL
參考 REVOKE 語句廢除訪問許可權.
用法
給所有用戶向表 films 插入記錄的許可權:
GRANT INSERT ON films TO PUBLIC;
賦予用戶 manuel 操作視圖 kinds 的所有許可權:
GRANT ALL ON kinds TO manuel;
兼容性
SQL92
SQL92 GRANT 語法允許對表中的某單獨列/欄位設置許可權,並且允許設置一許可權以賦予別人相同許可權:
GRANT privilege [, ...]
ON object [ ( column [, ...] ) ] [, ...]
TO { PUBLIC | username [, ...] } [ WITH GRANT OPTION ]
這些欄位與 Postgres 實現是兼容的,除了下面一些例外:
privilege
SQL92 允許聲明附加的許可權:
SELECT
REFERENCES
允許在一個聲明的表的完整性約束中使用某些或全部列/欄位.
USAGE
允許使用一個域,字元集,集合或事務.如果聲明的對象不是表/視圖, privilege 只能聲明為 USAGE.
object
[ TABLE ] table
SQL92 允許一個附加的非功能性關鍵字 TABLE.
CHARACTER SET
允許使用聲明的字元集.
COLLATION
允許使用聲明的集合序列.
TRANSLATION
允許使用聲明的字元集轉換.
DOMAIN
允許使用聲明的域.
WITH GRANT OPTION
允許向別人賦予同樣許可權.
B. 事務日誌 是什麼意思
事務日誌文件Transaction Log File是用來記錄資料庫更新情況的文件,擴展名為ldf。在 SQL Server 7.0 和 SQL Server 2000 中,如果設置了自動增長功能,事務日誌文件將會自動擴展。一般情況下,在能夠容納兩次事務日誌截斷之間發生的最大數量的事務時,事務日誌的大小是穩定的,事務日誌截斷由檢查點或者事務日誌備份觸發。然而,在某些情況下,事務日誌可能會變得非常大,以致用盡空間或變滿。
C. 什麼是網路日誌
網路日誌,顧名思義,網路即互聯網,日誌即時間,日期的意思,更直接的可以說成是網路日記。網路日記在網上寫的日記,你有權把它公開讓人看,有權不公開不讓人看僅僅是自己看。就是在鍵盤上敲字發到網上,和「博客」,MSN博客是一個意思。就是在網上建立自己的個人空間寫日記。
載體不是日記本了,而變成了網路,寫日記的不再是筆,而是鍵盤
時髦點的說法是blog,博客,是個人在網路上的一個發布平台,採用交互形式,是原BBS系統或論壇系統的升級產品。
相近的概念,web1.0和web2.0,web1.0突出的是信息接收,比如新浪啊,搜狐,網易,以前我都是看他們編輯好的信息為主,很少能在這些平台上瀏覽者可以發表自己雜七雜八的看法想法的地方,而web2.0強調可以瀏覽別人事先編輯好的網頁,更突出個人可以寫出說出自己想法看法,並發布在網頁上,供他人來看,點評等等,說不定,瀏覽的人多,比如最近的徐靜蕾的博客登上了世界個人博客之最,那就可以做廣告了,可以賺錢了,名利雙收。
D. 事務日誌文件的作用
出於性能上的考慮,SQL Server將用戶的改動存入緩存中,這些改變會立即寫入事務日誌,但不會立即寫入數據文件。事物日誌會通過一個標記點來確定某個事物是否已將緩存中的數據寫入數據文件。當SQL Server重啟後,它會查看日誌中最新的標記點,並將這個標記點後面的事物記錄抹去,因為這些事物記錄並沒有真正的將緩存中的數據寫入數據文件。這可以防止那些中斷的交易修改數據文件。
E. 事務日誌是什麼
事務日誌文件Transaction Log File是用來記錄資料庫更新情況的文件,擴展名為ldf。在 SQL Server 7.0 和 SQL Server 2000 中,如果設置了自動增長功能,事務日誌文件將會自動擴展。一般情況下,在能夠容納兩次事務日誌截斷之間發生的最大數量的事務時,事務日誌的大小是穩定的,事務日誌截斷由檢查點或者事務日誌備份觸發。然而,在某些情況下,事務日誌可能會變得非常大,以致用盡空間或變滿。通常,在事務日誌文件占盡可用磁碟空間且不能再擴展時,您將收到如下錯誤消息:
Error:9002, Severity:17, State:2
The log file for database 』%.*ls』 is full.
除了出現此錯誤消息之外,SQL Server 還可能因為缺少事務日誌擴展空間而將資料庫標記為 SUSPECT。有關如何從此情形中恢復的其他信息,請參見 SQL Server 聯機幫助中的「磁碟空間不足」主題。
另外,事務日誌擴展可能導致下列情形:
· 非常大的事務日誌文件。
· 事務可能會失敗並可能開始回滾。
· 事務可能會用很長時間才能完成。
· 可能發生性能問題。
· 可能發生阻塞現象。
事務日誌擴展可能由於以下原因或情形而發生:
· 未提交的事務
· 非常大的事務
· 操作:DBCC DBREINDEX 和 CREATE INDEX
· 在從事務日誌備份還原時
· 客戶端應用程序不處理所有結果
· 查詢在事務日誌完成擴展之前超時,您收到假的「Log Full」錯誤消息
· 未復制的事務
解決方法 日誌文件滿而造成SQL資料庫無法寫入文件時,可用兩種方法: 一種方法:清空日誌。
1.打開查詢分析器,輸入命令DUMP TRANSACTION 資料庫名 WITH NO_LOG
2.再打開企業管理器--右鍵你要壓縮的資料庫--所有任務--收縮資料庫--收縮文件--選擇日誌文件--在收縮方式里選擇收縮至XXM,這里會給出一個允許收縮到的最小M數,直接輸入這個數,確定就可以了。
另一種方法有一定的風險性,因為SQL SERVER的日誌文件不是即時寫入資料庫主文件的,如處理不當,會造成數據的損失。
1: 刪除LOG.分離資料庫 企業管理器->伺服器->資料庫->右鍵->分離資料庫
2:刪除LOG文件.附加資料庫 企業管理器->伺服器->資料庫->右鍵->附加資料庫
此法生成新的LOG,大小隻有500多K。
注意:建議使用第一種方法。
如果以後,不想要它變大。 SQL2000下使用:在資料庫上點右鍵->屬性->選項->故障恢復-模型-選擇-簡單模型。
或用SQL語句:alter database 資料庫名 set recovery simple
定期對資料庫進行檢查當資料庫文件或日誌文件的未用空間超過其大小的25%時,系統將會自動縮減文件使其未用空間等於25% 當文件大小沒有超過其建立時的初始大小時不會縮減文件縮減後的文件也必須大於或等於其初始大小對事務日誌文件的縮減只有在對其作備份時或將 Truncate log on checkpoint 選項設為True 時才能進行。
注意:一般建立的資料庫默認屬性已設好,但碰到意外情況使資料庫屬性被更改,請用戶清空日誌後,檢查資料庫的以上屬性,以防事務日誌再次充滿
F. 簡述資料庫系統事務日誌文件的作用。
SQL
Server使用各資料庫的事務日誌來恢復事務。
事務日誌是資料庫中已發生的所有修改和執行每次修改的事務的一連串記錄。事務日誌記錄每個事務的開始。它記錄了在每個事務期間,對數據的更改及撤消所做更改(以後如有必要)所需的足夠信息。
主要是恢復時用到數據,所以對日誌文件不能輕易刪除!
G. 什麼是網路日誌
網路日誌
「網路日誌」,後來縮寫為Blog,而博客(Blogger)就是寫Blog的人。從理解上講,博客是「一種表達個人思想、網路鏈接、內容,按照時間順序排列,並且不斷更新的出版方式」。簡單的說博客是一類人,這類人習慣於在網上寫日記。
Blog是繼Email、BBS、ICQ之後出現的第四種網路交流方式,是網路時代的個人「讀者文摘」,是以超級鏈接為武器的網路日記,是代表著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工作方式,更代表著新的學習方式。具體說來,博客(Blogger)這個概念解釋為使用特定的軟體,在網路上出版、發表和張貼個人文章的人。
一個Blog其實就是一個網頁,它通常是由簡短且經常更新的帖子所構成,這些張貼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倒序排列。Blog的內容和目的有很大的不同,從對其他網站的超級鏈接和評論,有關公司、個人構想到日記、照片、詩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說的發表或張貼都有。許多Blogs是個人心中所想之事情的發表,其它Blogs則是一群人基於某個特定主題或共同利益領域的集體創作。
隨著Blogging快速擴張,它的目的與最初的瀏覽網頁心得已相去甚遠。目前網路上數以千計的 Bloggers發表和張貼Blog的目的有很大的差異。不過,由於溝通方式比電子郵件、討論群組更簡單和容易,Blog已成為家庭、公司、部門和團隊之間越來越盛行的溝通工具,因為它也逐漸被應用在企業內部網路(Intranet)中。
博客的歷史
最早,是由Jorn Barger在1997年12月提出博客這個名稱。但是在1998年,互聯網上的博客網站卻屈指可數。那時,Infosift的編輯Jesse J.Garrett想列舉一個博客類似站點的名單,便在互聯網上開始了艱難的搜索。
終於在1998年的12月,他的搜集好了部分網站的名單。他把這份名單發給了Cameron Barrett,Cameron覺得這份名單非常有用,就將它在Camworld網站上公布於眾。其它的博客站點維護者發現此舉後,也紛紛把自己的網址和網站名稱、主要特色都發了過來,這個名單也就日漸豐富。到了1999年初,Jesse的「完全博客站點」名單所列的站點已達23個。
由於Cameron與Jesse共同維護的博客站點列表既有趣又易於閱讀,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在這種情況下,Peter Merholz宣稱:「這個新鮮事物必將引起大多數人的注意。作為未來的一個常用詞語,web-blog將不可避免地被簡稱為blog,而那些編寫網路日誌的人,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blogger——博客」。這代表著博客被正式命名。
隨著博客數量的增多,每個博客網站上編寫的網路日誌的內容也混雜起來,以至把每一個新出的站點主要內容和特色都不可能搞清楚。Cameron後來就只在網站上登載熟悉的博客站點了。時隔不久,Brigitte Eaton也搜集出了一個名叫「Eaton網路門戶」的博客站點名單,並且提出應該以日期為基礎組織內容。這也建立了blog分類排列的一大標准。
1999年7月,一個專門製作博客站點的「Pitas」免費工具軟體發布了,這對於博客站點的快速搭建起著很關鍵的作用。隨後,上百個同類工具也如雨後春筍般製作出來。這種工具對於加速建立博客站點的數量,是意義重大的。同年的8月份,Pyra發布了Blogger網站,Groksoup也投入運營,使用這些企業所提供的簡單的基於互聯網的工具,博客站點的數量終於出現了一種爆炸性增長。1999年末,軟體研發商Dave Winer向大家推薦Edit This Page網站,Jeff A. Campbell發布了Velocinews網站。所有的這些服務都是免費的,他們的目的也很明確:讓更多的人成為博客,來網上發表意見和見解。
博客帶來了什麼
現在,全世界每天傳播的媒體內容,有一半是由6大媒體巨頭所控制。其利益驅動、意識形態以及傳統的審查制度,使得這些經過嚴重加工處理的內容已經越來越不適應人們的需求。媒體的工業化,內容出口的工廠化,都在嚴重影響其發展。
比如,以美聯社為例,有近4000人專業記者,每天「製造並出廠」2000萬字的內容,每天發布在8500多種報紙、雜志和廣播中,把讀者當作「信息動物」一樣。這種大教堂式的模式主導了整個媒體世界。這時,以個人為中心的博客潮流卻開始有力沖擊傳統媒體,尤其是對新聞界多年形成的傳統觀念和道德規范。
博客是一種滿足「五零」條件(零編輯、零技術、零體制、零成本、零形式)而實現的「零進入壁壘」的網上個人出版方式,從媒體價值鏈最重要的三個環節:作者、內容和讀者三大層次,實現了「源代碼的開放」。並同時在道德規范、運作機制和經濟規律等層次,將逐步完成體制層面的真正開放,使未來媒體世界完成從大教堂模式到集市模式的根本轉變。
博客的出現集中體現了互聯網時代媒體界所體現的商業化壟斷與非商業化自由,大眾化傳播與個性化(分眾化,小眾化)表達,單向傳播與雙向傳播3個基本矛盾、方向和互動。這幾個矛盾因為博客引發的開放源代碼運動,至少在技術層面上得到了根本的解決。
H. 什麼是日誌文件為什麼要設立日誌文件
日誌文件是用於記錄系統操作事件的記錄文件或文件集合,可分為事件日誌和消息日誌。具有處理歷史數據、診斷問題的追蹤以及理解系統的活動等重要作用。
在計算機中,日誌文件是記錄在操作系統或其他軟體運行中發生的事件或在通信軟體的不同用戶之間的消息的文件。記錄是保持日誌的行為。在最簡單的情況下,消息被寫入單個日誌文件。
(8)什麼是網路事務日誌及其作用擴展閱讀:
日誌文件還可以用於組合來自多個源的日誌文件條目。 這種方法與統計分析相結合,可以產生不同伺服器上看起來不相關的事件之間的相關性。 其他解決方案採用網路范圍的查詢和報告。
許多操作系統,軟體框架和程序包括日誌系統。廣泛使用的日誌記錄標準是在網際網路工程任務組(IETF)RFC5424中定義的syslog。 syslog標准使專用的標准化子系統能夠生成,過濾,記錄和分析日誌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