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清朝福晉自稱什麼
福晉對下人自稱「我」,對男主人皆自稱「妾身」,嫡/封號/側福晉入宮對皇上稱「臣妾」。
福晉是清朝皇室貴族婦女封號。清朝皇太子、親王、世子、郡王之妻稱福晉,側室稱側福晉,漢語稱為妃和側妃。「福晉」相當於漢語的「妃」。
滿人皇室親王、郡王之妻稱「福晉」,妻妾稱謂有嫡福晉、側福晉及庶福晉之分(凡嫡妻、為了強調嫡妻地位,又稱其為嫡福晉),妾室則稱"側福晉",婢妾俗稱"庶福晉"。
貝勒、貝子、鎮國公及以下世爵之妻,只能稱「夫人」。
清代親王、郡王及太子、世子的側室稱側福晉,貝勒及以下只能稱側夫人,或側太太、側奶奶。
福晉的來歷:
清朝後妃制度在初期並不完善,當時清太祖努爾哈赤的16個妻妾都沒有名號,都叫「福晉」,正室稱大福晉/大妃;繼室稱繼妃/繼福晉(也稱大妃/大福晉);側室及婢妾稱福晉/妃(大福晉依後來的制度稱為皇後,其他稱妃子)。
清太宗皇太極時期,有了後妃之別,建立了五宮:中宮清寧宮、東宮關雎宮、西宮麟趾宮、次東宮衍慶宮、次西宮永福宮。入關後,後妃名稱多了起來。
順治十五年(1658)決定開始採用禮官建議,乾清宮設夫人1名,淑儀1名,婉侍1名,柔婉、芳婉都是30名。慈寧宮設貞容1名,慎容2名,勤侍沒有定數。此外還有女官。然而這個制度並沒有真正執行。
同時後妃中「福晉」、「格格」的稱謂仍然存在(在河北清東陵孝陵東側的孝東陵內就葬有清世祖福臨的孝惠章皇後以及二十八名妃、格格、福晉)。
順治十七年(1660年)規定,親王、親王世子及郡王妻封福晉,側室則稱側福晉。亦用以封蒙古貴族婦女。 此時只有福晉和側福晉之分。在此時和之前,側福晉與嫡福晉都是王爺的正妻,側福晉最低也算平妻,不過是嫡福晉身家更顯赫一些,但二者的子嗣皆為嫡出。
清朝的後妃制度於康熙帝時才大致完備,福晉、格格制度也於此時完成,至此後妃不再有福晉、格格一稱。定製後,福晉一詞專稱正室,側室稱側福晉。為了強調福晉的嫡妻地位,又稱其為嫡福晉,嫡側有了明確區分,嫡出專指嫡福晉的子嗣,側出則是側福晉的子嗣。
但是即便如此,側出也不等同於庶出,側福晉是有身份有朝廷認證的女人,她的身份是要遠遠高於庶福晉及侍妾的,側出子嗣的地位也要遠遠高於庶出子嗣。
② 福晉在古代是什麼意思
含義:
福晉(音譯詞,意為夫人),滿人及清代皇室宗親貴族婦女封號。
滿人皇室親王、郡王之妻稱「福晉」,妻妾稱謂有,嫡福晉、側福晉及庶福晉之分(凡嫡妻、為了強調嫡妻地位,又稱其為嫡福晉),側室則稱"側福晉",婢妾俗稱"庶福晉"。
貝勒、貝子、鎮國公及以下世爵之妻,只能稱「夫人」。
清代親王、郡王的側室稱側福晉,貝勒及以下只能稱側夫人,或側太太、側奶奶。世家更是這樣。
按習慣,「福」本讀一聲,啟功先生似曾專門論及此點。但現代影視劇中多已不察。
來源:
"福晉"一詞來源說法不一,略舉二例。
來源其一:蒙古語將漢語「夫人」音譯為「fujin」,稱汗、貴族妻房為「fujin」;滿語承蒙古語,也稱其妻房為「fujin」;清代漢語文獻中,又將「fujin」寫為漢字「福晉」,因有此詞。曾有說法稱,因為此詞本來就是漢語「夫人」轉音,所以雖然回譯時寫「福」,但發音仍然是「夫」。
來源其二:《清史稿.後妃傳序》:「太祖初起,草創闊略,宮闈未有位號,但循國俗稱『福晉』。福晉蓋『可敦』之轉音,史述後妃,後人緣飾名之,非當時本稱也。」按:此說或有未盡處。滿語中另有更近於「可敦」的han存在,如稱沙俄女皇為han han即一例。
③ 福晉是什麼身份啊
福晉的身份是皇子王爺們的老婆。福晉是清朝時期的嬪妃妻妾制度。清朝康熙年間,康熙皇帝把福晉制度明確化,定製後,福晉一詞專稱親王、郡王及親王世子的正室,側室稱側福晉。皇子的妻妾稱謂有嫡福晉、側福晉、庶福晉之分。凡正房為「嫡福晉」,偏房為側福晉或庶福晉。貝勒、貝子、鎮國公及以下世爵之妻,只能稱夫人。
福晉的相關內容
清代的福晉是滿語的音譯,在漢語中的意思為「夫人」。福晉是清代對親王、郡王妻妾的稱謂。福晉有嫡福晉、側福晉、庶福晉之分,地位從高到低有別。嫡福晉只有一位,屬於正室,或稱「第一夫人」,地位較高;側福晉即為側室,並不是所有的妾室都可以成為側福晉,清朝規定只有生育有子女者,可以由宗人府奏請,經皇帝同意後由禮部冊封。
④ 福晉是什麼意思呢
福晉是滿語妻、貴婦的意思,專指清代宗王、郡王及親王世子的正室。
滿人皇室親王、郡王內之妻稱「福晉」,妻妾容稱謂有,嫡福晉、側福晉及庶福晉之分(凡嫡妻、為了強調嫡妻地位,又稱其為嫡福晉),側室則稱側福晉,婢妾俗稱庶福晉。
貝勒、貝子、鎮國公及以下世爵之妻,只能稱「夫人」。清代親王、郡王的側室稱側福晉,貝勒及以下只能稱側夫人,或側太太、側奶奶。
可以做福晉的人
親王、郡王的妻妾也是經由選秀制度來的。我們都知道,清朝的選秀制度每三年舉行一次,參加選秀者年齡須在十三歲以上十六歲以下,且出身應為「滿洲、蒙古、漢軍二十四旗都統」,凡符合條件、身體健全者都應參加選秀,由戶部奏准日期後,送交神武門交負責太監初選。
表現最為突出者即可被選入宮,其餘的秀女則被許配給各親王、郡王、貝子、貝勒等。需要注意的是,皇子登基後,他的嫡福晉就會被晉封為皇後,側福晉會被封為妃子。
⑤ 在清代皇宮中「福晉」一詞是什麼稱謂
福晉,音譯詞,意為夫人,清代貴族婦女封號。按習慣,「福」本讀一聲,啟功先生似曾專門論及此點。但現代影視劇中多已不察。
清朝後妃制度在初期並不完善,當時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妻妾沒有名號,稱「福晉」或「格格」。努爾哈赤的16個妻妾都叫「福晉」(大福晉依後來的制度稱為皇後,其他稱妃子)。清太宗皇太極時期,有了後妃之別,建立了五宮:中宮清寧宮、東宮關雎宮、西宮麟趾宮、次東宮衍慶宮、次西宮永福宮。
入關後,後妃名稱多了起來。順治十五年(1658)決定採用禮官建議,乾清宮設夫人1名,淑儀1名,婉侍1名,柔婉、芳婉都是30名。慈寧宮設貞容1名,慎容2名,勤侍沒有定數。此外還有女官。然而這個制度並沒有真正執行。同時後妃中「福晉」、「格格」的稱謂仍然存在。在河北清東陵孝陵東側的孝東陵內就葬有清世祖福臨的孝惠章皇後以及二十八名妃、格格、福晉。順治十七年(1660)規定,親王、親王世子及郡王妻封福晉,側室則稱側福晉。亦用以封蒙古貴族婦女。
到了康熙帝時期,康熙後典制完善了,用「福晉」和「格格」稱呼後宮嬪妃的情況才消失。定製後,福晉一詞專稱親王、郡王及親王世子的正室,側室稱側福晉。為了強調福晉的嫡妻地位,又稱其為嫡福晉,並且嫡福晉是要經過皇帝的冊封的。
⑥ 等級森嚴的清後宮制度,「福晉」究竟指的是什麼樣的人
同時,更為了突出正室的“正”,福晉也叫做嫡福晉,在子女方面,進行了嚴格的劃分,嫡出專指嫡福晉的子嗣,側福晉的子嗣叫做側出。當然側出並不等同於庶出,比庶出的地位還是要高出一籌的。當然,在這些不斷變化的稱謂之中,有著更多更復雜的來由,限於篇幅就不一一展開了,只是希望這一點點小普及能夠讓大家對於清朝的一些後宮制度有更深一個層次的認識。如果您還有更詳細更為人懂的普及點,小編我更是歡迎您在留言板留言
⑦ 想知道福晉是什麼身份
道福晉是阿哥或者王爺的妻子的稱號。福晉是清朝特有的屬於皇室貴族婦女的一種稱謂,福晉本身也有很多種。比如大福晉,嫡福晉,繼福晉,側福晉,庶福晉,而因為滿人特有的婚姻制度,嫡福晉和庶福晉之間的關系並不能簡單歸結於我們所熟知的妻和妾的關系,總之福晉這一稱謂在清朝時期是比較復雜的,尤其是尚未形成規制的清初時期。
相關資料
在古代,生母的地位將直接決定孩子的命運,這是古代許多女子爭破了頭想要扶正自己的主要原因,為了給孩子謀一個好的前程。就王府而言,嫡福晉所生的兒子最高可被封為輔國公,女子可被封為郡主,而側福晉所生的兒子可被封為二等鎮國將軍。女子只能封為郡君,相比嫡福晉和側福晉,庶福晉生的兒子最大也就能封個三等輔國將軍,基本與大頭兵沒有分別。
⑧ 福晉是什麼意思 科普福晉的意思
1、福晉(音譯詞,意為夫人),滿人及清代皇室宗親貴族婦女封號。
2、滿人皇室親王、郡王內之妻稱「福晉」,妻妾容稱謂有,嫡福晉、側福晉及庶福晉之分(凡嫡妻、為了強調嫡妻地位,又稱其為嫡福晉),側室則稱側福晉,婢妾俗稱庶福晉。
3、貝勒、貝子、鎮國公及以下世爵之妻,只能稱「夫人」。清代親王、郡王的側室稱側福晉,貝勒及以下只能稱側夫人,或側太太、側奶奶。世家更是這樣。
⑨ 為什麼清朝的時候,稱呼妻子都叫「福晉」
福晉是音譯,滿人用作貴族婦女的稱謂。
來源一:蒙古語將漢語「夫人」音譯為「fujin」,稱汗、貴族妻房為「fujin」;滿語承蒙古語,也稱其妻房為「fujin」;清代漢語文獻中,又將「fujin」寫為漢字「福晉」,因有此詞。曾有說法稱,因為此詞本來就是漢語「夫人」轉音,所以雖然回譯時寫「福」,但發音仍然是「夫」。
來源二:《清史稿.後妃傳序》:「太祖初起,草創闊略,宮闈未有位號,但循國俗稱『福晉』。福晉蓋『可敦』之轉音,史述後妃,後人緣飾名之,非當時本稱也。」按:此說或有未盡處。滿語中另有更近於「可敦」的han存在,如稱沙俄女皇為han han即一例。
後金和清兵入關至順治年間,後宮妃嬪稱福晉或格格,嫡妻會用嫡福晉尊稱。
康熙時後宮定製,妃、嬪等封號取代福晉和格格。
在清朝,親王、郡王及其兒子的正妻獲得「福晉」的封號。親王、郡王之妾則稱為側福晉或格格。
⑩ 福晉是什麼身份 什麼是福晉
1、起初在清代皇太極入主中原統治的時候,他給她的妻子們,根據地位設立了後宮。分別由中,東,西幾個宮殿組成,地位較高的妻子都住在這幾個宮里。到了清朝順治皇帝的時期,他規定所有的親王以及親王的兒子,他們的妻子被稱作為福晉。如果是側室的話就被稱為側福晉,這時候都還沒有妾的說法,除了正室被叫做正福晉以外,其餘的妻妾都叫做福晉。
2、關於妻妾禮儀的制度真正完善是在清朝康熙年間,那個時候的地位區分更加明顯。就有了我們現在所知道的,嫡福晉和側福晉以及妾室的分別。嫡福晉所生的兒子和女兒就叫做嫡子和嫡女,除了嫡福晉生的孩子以外,其餘的孩子都屬於庶出。嫡福晉和側福晉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相同地位的,但是如果嫡福晉的家庭背景厲害,就比側福晉孩子地位高。其他妾室所生的孩子都會比她們的孩子地位低很多,側福晉的孩子就比妾室的孩子地位高。
3、嫡福晉所生的嫡子嫡女,是家庭里最受寵的。當他們出生以後,家族裡就會找上最好的老師來教他們學習,吃的穿的用的都是最上層的。去到外面見世面和交朋友都是有機會的,認識的人也都是一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他們都是被當做繼承人來養,而庶出的孩子雖然在學習上也是同樣的待遇,但是他們的地位和以後的就業分配,都沒有嫡出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