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畢業論文 參考文獻中的網站格式怎麼寫急求。。
引用網站,屬於電子文獻 ,格式,主要編著者姓氏,名首字母,出版年,電子文獻題名,電子文獻的出處或可獲得地址(網址)。
紙張為A4紙,頁邊距上2.5cm,下2.5cm,左3.0cm,右2.5cm。
論文由內容摘要與關鍵詞、論文正文和參考文獻組成。一級標題「一、」;二級標題「(二)」;三級標題。
一級標題格式:一級標題:序號為「一、」,小三號黑體字,獨占行,起首空兩格,末尾不加標點。二標題序號為「(一)」,四號宋體,加粗,獨占行,起首空兩格,末尾不加標點。四、五級標題序號分別為「(1)」和「①」,與正文字體字型大小相同,可根據標題的長短確定是否獨占行。
若獨占行,則末尾不使用標點,否則,標題後必須加句號。每級標題的下一級標題應各自連續編號。注釋 (根據需要):正文中需注釋的地方可在加註之處右上角加數碼,形式為「①、②……」(即插入腳注),並在該頁底部腳注處對應注號續寫注文。
注號以頁為單位排序,每個注文各佔一段,用小5號宋體。
❷ 參考文獻電子文獻的書寫格式
網路上的電子文獻都被稱為「網上電子公告」,作為參考文獻時的格式:作者. 文章題名[EB/OL]. (上網日期) [引用日期] 引用網址. 如果「上網日期」不清楚,則可不寫。但引用日期要寫上。作者姓名不清楚的,可以寫「匿名」(英文為anonym)。
你的問題答案如下:
anonym. Application Fundamentals[EB/OL]. [引用日期]. developer.android.com/guide/components/fundamentals.html.
❸ 參考文獻如果是網頁的話應該怎麼寫格式
摘要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 一、網頁參考文獻格式
❹ 網頁參考文獻的格式怎麼寫
網頁參考文獻的格式怎麼寫
網頁參考文獻的格式怎麼寫,論文是很多大四的學生都要寫的,論文的好壞直接影響了一個大學生能不能順利畢業,在寫論文的時候需要參考文獻,那網頁參考文獻的格式怎麼寫,以下是我整理的`相關內容。
一、網頁參考文獻格式
[序號]主要責任者(專著作者、報告撰寫人、論文集主編等).電子文獻題名[電子文獻及載體類型標識].電子文獻出處(文獻類型及載體類型標識),或文獻出處或電子文獻的可獲得地址,發表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例如:
[11]王明亮.關於中國學術期刊標准化資料庫系統工程的進展[EB/OL],1998-10-04.
二、參考文獻格式注意事項
1、如果同一文檔需要在文檔中多次引用時,一定要在第一次參考此文檔時標明章節附註。如需再次參考本文檔時,先單擊「插入|交叉參考」和「參考類型」,在選擇「章節附註」,引用的內容為「章節附註編號」,最後選擇其相應的文獻,點擊插入就可以了。
2、參考文獻被引用內容不宜太多。寫論文時,參考文獻的數量最好不要超過15篇文章,評論的數量能稍微多點,但也不可以超過25篇文章。
如何寫一份完美的標准版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是根據GB/TB7714-2005《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適用於「著者和編輯編錄的文後參考文獻,而不能作為圖書館員、文獻目錄編輯者以及索引編輯者使用的文獻編著錄規則」。參考文獻的書寫樣式不可隨意更改,要按照標准仔細地進行排版。
參考文獻的編寫順序是按照論文中引用文獻的順序進行編排,採用中括弧的數字連續編號,
依次書寫作者、文獻名、雜志或書名、卷號或期刊號、出版時間。
參考文獻的書寫首先要明確的一點是,參考文獻的全形和半形問題。其實很簡單,英文標點+半形;中文標點+全形。可以自己試一下全形和半形的差別在哪,其實就是字元問題,全形字元占兩個位元組,半形是佔一個。另外我們要了解一下關於參考文獻都有哪些類型。一共是分為16種類型,如下圖所示。
其中對於專著、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其文獻類型標識建議採用單字母「A」;對於其他未說明的文獻類型,建議採用單字母「Z」。
我們可以具體的學習一下參考文獻格式
[序號] 期刊作者.題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 起止頁碼.
[序號] 專著作者.書名[M].版次(第一版可略).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頁碼.
[序號] 論文集作者.題名〔C〕.編者.論文集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頁碼.
[序號] 學位論文作者.題名〔D〕.保存地點:保存單位,年份.
[序號] 專利所有者.專利文獻題名〔P〕.國別:專利號.發布日期.
[序號] 標准編號,標准名稱〔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序號] 報紙作者.題名〔N〕.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序號] 報告作者.題名〔R〕.報告地:報告會主辦單位,年份.
[序號] 電子文獻作者.題名〔電子文獻及載體類型標識〕.文獻出處,日期.
❺ 參考文獻的正確格式是什麼
參考文獻的標准格式:
1、專著、論文集、報告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識].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可選).
例如:[1]劉國鈞,陳紹業.圖書館目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2、期刊文章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頁碼.
例如:[1]何齡修.讀南明史[J].中國史研究,1998,(3):167-173.
[2]OU J P,SOONG T T,et al.Recent advance in research on applications of passive energy dissipation systems[J].Earthquack Eng,1997,38(3):358-361.
3、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
[序號]析出文獻主要責任者.析出文獻題名[A].原文獻主要責任者(可選)原文獻題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例如:[7]鍾文發.非線性規劃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應用[A].趙煒.運籌學的理論與應用——中國運籌學會第五屆大會論文集[C].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1996:468.
4、學位論文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D].出版地:出版單位,出版年:起止頁碼(可選).
例如:[4]趙天書.諾西肽分階段補料分批發酵過程優化研究[D].沈陽:東北大學,2013.
5、報紙文章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N].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例如:[8]謝希德.創造學習的新思路[N].人民日報,1998-12-25(10).
6、電子文獻
[文獻類型/載體類型標識]:[J/OL]網上期刊、[EB/OL]網上電子公告、
[M/CD]光碟圖書、[DB/OL]網上資料庫、[DB/MT]磁帶資料庫
[序號]主要責任者.電子文獻題名[電子文獻及載體類型標識].電子文獻的出版或獲得地址,發表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例如:[12]王明亮.關於中國學術期刊標准化資料庫系統工程的進展[EB/OL].1998-08-16/1998-10-01.
[8]萬錦.中國大學學報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96.
(5)參考文獻網路格式是什麼擴展閱讀:
依據ISO 690-2國際標准增加電子文獻的著錄規則。為了滿足知識經濟時代電子文獻的著錄需求,不僅參照ISO 690-2,在「4 著錄項目與著錄格式」部分為電子文獻的著錄增加了「4.6 電子文獻」。
而且為電子圖書和電子期刊分別在「4 . 1專著」、「4.2專著中的析出文獻」、「4.3連續出版物」、「4.4連續出版物中的析出文獻」、「4.5專利文獻」中增設了「引用日期」和「獲取和訪問路徑」2個著錄單元。
1、為了便於人們理解本標准,在「3 術語和定義」部分增加了「主要責任者、專著、連續出版物、析出文獻、電子文獻、順序編碼制、著者-出版年制、合訂題名、並列題名」等9 個名詞解釋。
2、為了便於讀者利用文後參考文獻查找原文獻,在 GB/T 7714-1987著錄項目的基礎上增設了「文獻類型標志」。
3、根據文後參考文獻的著錄實際需求簡化了文獻著錄規則,刪除了GB/T 7714-1987《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3.1專著」與「3.2連續出版物」中的「文獻數量、叢編項、附註項、文獻標准編號」4個供選擇的著錄項目。
4、在「10參考文獻標注法」中解決了多次引用同一著者的同一文獻的著錄問題,規定了標注方法。明確規定本標準的著錄用符號為前置符,規范了標志符號的使用方法。
❻ 請問學術論文中網路資料的引用的規范格式
題名應簡明,具體確切,概括文章的要旨,符合編制題錄、索引和檢索的有關原則並有助於選擇關鍵詞和分類號。中文題名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可加副題名。應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縮略語、字元、代號以及結構式和公式。
在每篇文章首頁下以腳注形式註明文章收稿日期,如收稿日期:2006-05-20。
文章均應有作者署名。作者姓名置於篇名下方,中國作者姓名的漢語拼音採用如下寫法:姓前名後,中間為空格。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寫,復姓連寫。名字的首字母大寫,雙字名中間不用連字元。姓名均不縮寫。
(6)參考文獻網路格式是什麼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引述別人的觀點,可以直接引用,也可以間接引用,這兩種引用方式都要加上相應的注釋,用來註明所引文字的作者和出處。
2、直接引用指逐字逐句,一字不差,一字不漏地引用。直接引用可以證明觀點或文字的權威性,可以保留所引內容的原始文字,也可以強調所引內容的准確性。直接引用時引文要盡可能簡短,如果引文過長,即超過半頁,要把引文放到附錄部分,並在文中說明。
3、直接引用是引用原話,必須用引號,並且除了標明作者和出版年以外,還要標明具體頁碼,p.與數字之間有空格。
4、如果在正文中提到要引用的作者,而且是直接引用,則需緊隨其姓氏後用括弧標明出版年,然後在引用的引號後用括弧標明具體頁碼。
❼ 參考文獻的格式是什麼樣的
參考文獻的標准格式:專著、論文集、報告。
按照GB/T 7714-2015《信息與文獻 參考文獻著錄規則》」的定義,文後參考文獻是指:「為撰寫或編輯論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關文獻信息資源。
根據《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檢索與評價數據規范(試行)》和《中國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編排規范(修訂版)》的要求,很多刊物對參考文獻和注釋作出區分。將注釋規定為「對正文中某一內容作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的文字」,列於文末並與參考文獻分列或置於當頁腳地。
(7)參考文獻網路格式是什麼擴展閱讀:
書寫格式:
2007年8月20日在清華大學召開的「綜合性人文社會科學學術期刊編排規范研討會」決定,2008年起開始部分刊物開始執行新的規范「綜合性期刊文獻引證技術規范」。該技術規范概括了文獻引證的「注釋」體例和「著者—出版年」體例。
不再使用「參考文獻」的說法。這兩類文獻著錄或引證規范在中國影響較大,後者主要在層次較高的人文社會科學學術期刊中得到了應用。
文後參考文獻的著錄規則為GB/T 7714-2005《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適用於「著者和編輯編錄的文後參考文獻,而不能作為圖書館員、文獻目錄編制者以及索引編輯者使用的文獻著錄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