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海金沙是什麼果實種類
中文學名:海金沙
別 稱:鐵蜈蚣、金砂截、羅網藤、鐵線藤、蛤喚藤、左轉藤、竹園荽
門:蕨類植物門 綱:蕨綱
目:真蕨目 亞 目:
科:海金沙科 亞科:
族: 屬:海金沙屬
形態特徵
海金沙多年生攀援草本。根莖細長,橫走,黑褐色蔌栗褐色,密生有節的毛。莖無限生長;葉多數生於短枝兩側,短枝長3~8mm,頂端有被毛茸的休眠小芽。葉2型,紙質,營養葉尖三角形,2回羽狀,小羽片寬3~8mm,邊緣有淺鈍齒;孢子葉卵狀三角形, 羽片邊緣有流蘇狀孢子囊穗。孢子囊梨形,環帶位於小頭。孢子期5~11月。
生長習性
海金沙生於山坡草叢或灌木叢中。
⑵ 海金沙是什麼類的植物
蕨類 海金沙 《嘉祜本草》 為海金沙多年生攀援蕨類植物海金沙的成熟孢子。 別名:金沙藤、左轉藤、蛤蟆藤、羅網藤、鐵線藤、吐絲草、鼎擦藤、猛古藤。 處方用名:海金沙、海金沙藤。
⑶ 海金沙屬於什麼植物,判斷依據是什麼
海金沙是一種可以作為葯材的多年生藤本植物。用它的乾燥孢子入葯。清利濕熱,通淋止痛。用於熱淋,石淋,血淋,膏淋,尿道澀痛。判斷依據是多年的醫療實踐和科學的化驗。請看圖。
提醒網友,詳細內容參考網路相關內容。如你認為此回答正確,你也滿意,為尊重我的勞動,請按下採納,謝謝!
⑷ 海金沙屬於什麼植物
海金沙是多年生草質藤本,長1~5m。根狀莖橫走,生黑褐色有節的毛;根須狀,黑褐色,堅韌,亦被毛。葉多數,對生於莖上的短枝兩側,二型,紙質,連同葉軸和羽軸有疏短毛:營養葉尖三角形,長、寬各10~300px,二回羽狀,小羽片掌壯或3裂,寬3~8mm,邊緣有不整齊的細鈍鋸齒,孢子葉卵狀三角形,長、寬各10~500px,多收縮而呈深撕裂狀。夏末,小羽片下面邊緣生流蘇狀的孢子囊穗,穗長2~5mm,黑褐色,孢子表面有小疣。
主產廣東、浙江;江蘇、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廣西、福建、陝西等地亦產。
海金沙可以提煉出海金沙葯《本草綱目》:治濕熱腫滿,小便熱淋、膏淋、血淋、石淋莖痛,解熱毒瓦斯。
《嘉祐本草》:通利小腸。得梔子、馬牙硝、蓬沙,療傷寒熱狂。或丸或散
治諸淋:與海金沙、石葦、滑石、豬苓、澤瀉、赤苓、肉桂、白術、芍葯、甘草配伍。(《證治准繩》)
治脾胃腫滿,腹脹如鼓,喘不得卧:海金沙同白術、甘草、牽牛為末服。(《本草綱目》)
治小便不通,臍下滿悶:海金沙一兩,蠟麵茶半兩,搗碎。每服三錢,生薑甘草煎湯下,日二服。亦可末服。(《圖經本草》)
用法用量6~15g,包煎。
禁 忌是腎陰虧虛者慎用。
炮製方法
秋季孢子未脫落時采割藤葉,曬干,搓揉或打下孢子,除去藤葉。
⑸ 海金沙是什麼植物
海金沙就是一種中葯,下面就會介紹他的。功效
清熱解毒,利水通淋。治尿路感染,尿路結石,白濁,白帶,肝炎,腎炎水腫,咽喉腫痛,痄腮,腸炎,痢疾,皮膚濕疹,帶狀皰疹。
禁忌
小便不利及諸淋由於腎水真陰不足者勿服。腎臟真陽不足者忌用。
海金沙明明是山上的植物,為什麼要用海來命名呢?大家覺得好奇怪。其實,它的命名和它的孢子外形有關,《本草綱目》記載:「色黃如細沙也,謂之海者,神異之也。」海金沙一般生長於陰濕的山坡或路邊的灌木叢中。
海金沙為多年生攀援蕨類植物海金沙的成熟孢子。秋季孢子未脫落時采割藤葉,過早過遲均易脫落。一般選晴天清晨露水未乾時,割下莖葉,放在襯有紙張或布的筐內,於避風處曬干,用手搓揉、抖動,使葉背的孢子脫落,再用細篩篩去莖葉,生用入葯。
海金沙為著名涼茶飲料「加多寶」的主要原料。
海金沙性甘寒,歸膀胱、小腸經,有利水通淋的作用,常與滑石、石葦、車前子合用治療熱淋、砂淋、血淋、膏淋等證。正如《本草綱目》所載:「治濕熱腫滿,小便熱淋,膏淋,血淋,石淋莖痛,解熱毒氣。」
海金沙圖片
第1步海金沙原植物
海金沙
第2步海金沙中葯
海金沙是什麼
【通用名稱】海金沙
【異名】左轉藤灰(《四川中葯志》),海金砂(《江西草葯》)。
【來源】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的成熟孢子。植物形態詳"海金沙草"條。
【採集】立秋前後孢子成熟時採收,過早過遲均易脫落。選晴天清晨露水未乾時,割下莖葉,放在襯有紙或布的筐內,於避風處曬干:然後用手搓揉、抖動,使葉背之孢子脫落,再用細篩篩去莖葉即可。
海金沙的葯材性狀
海金沙乃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葉片背面邊緣著生的穗狀孢子囊中的孢子,其細小呈微粒狀,棕黃至淺棕黃色,體輕,有滑潤感。由於海金沙的自身性狀特點,因此屬於極易摻假品種。
一般鑒別:用手捻之有光滑感,握之如絲般柔滑,置於手中易從指縫中滑落,聞之氣微,味淡;撒於水中則浮於水面而不沉,加熱後開始逐漸下沉,水面混濁;置火中,易燃燒,並發出爆鳴聲,且伴有閃光。燃燒過程中無煙霧出現,亦無灰、渣殘留。
由於海金沙價值較高,並且較為稀缺,因而部分商販往往摻入相似的細黃沙,極難鑒別,如果用火試偽品,仍可看到閃花和聽到爆鳴聲;如果用水試,由於海金沙在水面的張力,細沙亦較難快速沉於水底。
比較好的鑒別方法是分離法,即利用沙子和海金沙的直徑差別進行分離,因為沙子直徑一般要大於海金沙孢子。方法是取適量海金沙,用140目分樣篩過篩,則140目以下的基本上就是純品了,140目以上的則應多為沙子。分別稱取140目以上和以下的重量進行計算,即可知摻沙的比例。
當然,如果摻有細黃土,用手抄之,則細黃土會附著在手指上,更易鑒別。因為海金沙都是粒性的,不易附著在手上。
⑹ 海金沙屬於什麼植物,判斷依據是什麼
海金沙
Spora Lygodii
(英)Japanese Climbing Fern Spore
別名 鐵線藤、左轉藤。
來源 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 (Thunb.)Sw.的孢子。
植物形態 多年生攀援草本。根莖細長,橫走,黑褐色蔌栗褐色,密生有節的毛。莖無限生長;葉多數生於短枝兩側,短枝長3~8mm,頂端有被毛茸的休眠小芽。葉2型,紙質,營養葉尖三角形,2回羽狀,小羽片寬3~8mm,邊緣有淺鈍齒;孢子葉卵狀三角形,羽片邊緣有流蘇狀孢子囊穗。孢子囊梨形,環帶位於小頭。孢子期5~11月。
生於山坡草叢或灌木叢中。主產廣東、浙江;全國大部地區均產。
採制 秋季孢子未脫落時采割藤葉,曬干,搓揉或打下孢子,除去莖葉。
性大辯論 孢子粉狀,棕黃色,質輕滑潤,著火燃燒發爆鳴及閃光。濕微鏡下觀察,孢子呈四面體,極面觀鈍三角形,極軸長58~72(~97)um,具3裂縫,周壁具瘤狀紋飾。氣微,味淡。
化學成發 孢子含海金沙素、棕櫚酸、油酸、亞油酸、(十)-8-羥基十六酸[(十)-8-hydroxyhexadecanoic acid]和脂肪油。
性味 性寒,味甘。
功能主治 清利濕熱,通淋止痛。用於熱淋、砂淋、血淋、膏淋、尿道澀痛。
附註 海金沙全草有抗菌、利尿作用。用於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腮腺炎、尿路感染等。
⑺ 海金沙是什麼
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Lygodiumjaponicum(Thunb.)Sw.的孢子。秋季孢子未脫落時采割藤葉,曬干,搓揉或打下孢子,是一味清熱通淋的中葯。
孢子成粉狀,棕黃色,質輕滑潤,著火燃燒發爆鳴及閃光。
功效:清利濕熱,通淋止痛。用於熱淋、砂淋、血淋、膏淋、尿道澀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