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被騙入網路傳銷該怎麼辦報案
首先一個就是你必須要找到充分的證據,比如說轉賬記錄,或者是跟你的上線的聯系,然後把這些信息全部整理好,以後遞交到派出所
Ⅱ 網路傳銷如何舉報
法律分析:1、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公安機關是接受舉報和投訴的主要部門,具體負責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查處非法傳銷行為。2、任何單位和個人均有權向這兩個部門舉報和投訴非法傳銷行為。在接到舉報和投訴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公安機關應當立即調查核實,依法查處。3、傳銷是指組織者或者經營者發展人員,通過對被發展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發展的人員數量或者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或者要求被發展人員以交納一定費用為條件取得加入資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擾亂經濟秩序,影響社會穩定的行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二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一)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二)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三)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的;(四)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後逃匿的;(五)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第二百二十四條之一組織、領導以推銷商品、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為名,要求參加者以繳納費用或者購買商品、服務等方式獲得加入資格,並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直接或者間接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引誘、脅迫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騙取財物,擾亂經濟社會秩序的傳銷活動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Ⅲ 網上遇到傳銷的怎麼辦要不要舉報怎麼舉報
網上遇到傳銷一定不要急也不要害怕,第一時間一定要報警。
1、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公安機關是接受舉報和投訴的主要部門,具體負責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查處非法傳銷行為。
2、任何單位和個人均有權向這兩個部門舉報和投訴非法傳銷行為。在接到舉報和投訴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公安機關應當立即調查核實,依法查處。
3、傳銷是指組織者或者經營者發展人員,通過對被發展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發展的人員數量或者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或者要求被發展人員以交納一定費用為條件取得加入資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擾亂經濟秩序,影響社會穩定的行為。
Ⅳ 我被傳銷了怎麼辦
被傳銷組織控制後,要按照以下方法對待:
1、冷靜面對,不要急燥害怕,控制自己的情緒,利用技巧與傳銷人員周旋。降低傳銷人員對本人的防憊心,找理由逃離傳銷組織。
例如:假裝相信傳銷組織謊言,身上沒錢參與,回家取錢為由離開。
2、如果遇到24小時有人「跟蹤陪伴」軟監視自己,你可以借機向路人求助,或者見到當地執法單位,交警、巡警、派出所、工商局、檢查院、立即躲進尋求幫助或者在錢幣或者紙條上寫上求助原因扔向窗外。
3、中國目前傳銷組織多數都是以「人性化」操作,不強迫威脅你參與,你可以隨時退出,要充份開動腦筋與傳銷人員周旋盡快離開,不要輕信他們的謊言,導致被「洗腦」。
4、如果親友「邀約」你,你同時想解救你的親友,那就向當地的工商局公平交易處舉報。如果沒有效果,自己先離開,回家後找反傳志願者幫助,再展開解救。
Ⅳ 遇到傳銷怎麼辦
當自己遇到傳銷後,就不要聽他們的課,不要再相信他們所說的話了,包括自己的朋友,當被洗腦成功時,才是真正的陷入。
在和傳銷分子周旋的時候要表面假裝妥協,假裝對傳銷感興趣,讓傳銷分子放鬆警惕,只有這樣,才有逃出去的機會;假裝繳納入門費,獲得外出或打電話的機會。
如果知道自己所在大概位置,在不能打電話報警的情況下,找機會發簡訊報警。以借錢的名義與家人取得聯系時,想辦法透露出自己的信息,可以表現的反常、說一些與事實不符的話來讓家人注意。
還要注意留意周邊環境,搞清楚自己所在位置,可以觀察附近標志性建築記住路線,一有機會就向外求助並透露自己的位置。一定要和傳銷人員搞好關系,被信任後出去的機會就會多。
想要出去可以裝病,不要裝發燒,誰也能看出來,比如裝暈倒,暈厥,心臟難受,腹痛不止等等,這樣一旦有就醫的機會也能夠逃跑;可以拿著自己的銀行卡去外面取錢獲得外出的機會;可以跟著出去拉人,在人多的地方走,逃跑的機會也大。可通過行人、警察、交警大聲呼救等方法脫身。
Ⅵ 參與網路傳銷怎麼處理
法律分析:參與網路傳銷的處理方式如下:
1、組織、領導以推銷商品、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為名,要求參加者以繳納費用或者購買商品、服務等方式獲得加入資格,並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直接或者間接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引誘、脅迫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騙取財物,擾亂經濟社會秩序的傳銷活動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
2、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
(二)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
(三)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後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
組織、領導以推銷商品、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為名,要求參加者以繳納費用或者購買商品、服務等方式獲得加入資格,並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直接或者間接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引誘、脅迫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騙取財物,擾亂經濟社會秩序的傳銷活動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Ⅶ 我被傳銷了怎麼辦
確定是傳銷組織並掌握了證據的,可以向當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進行舉報,如果是暴力型的傳銷組織,可以向當地公安機關報案舉報。
《禁止傳銷條例》
第六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公安機關舉報傳銷行為。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公安機關接到舉報後,應當立即調查核實,依法查處,並為舉報人保密;經調查屬實的,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對舉報人給予獎勵。
(7)被網路傳銷怎麼辦擴展閱讀
傳銷是指組織者發展人員,通過發展人員或者要求被發展人員以交納一定費用為條件取得加入資格等方式獲得財富的違法行為。傳銷的本質是「龐氏騙局」,即以後來者的錢發前面人的收益。
新型傳銷:不限制人身自由,不收身份證手機,不集體上大課,而是以資本運作為旗號拉人騙錢,利用開豪車,穿金戴銀等,用金錢吸引,讓你親朋好友加入,最後讓你達到血本無歸的地步。
Ⅷ 碰到網上傳銷了,我該如何進行舉報
可以向當地公安機關舉報。
所謂傳銷,是指組織者或者經營者發展人員,通過對被發展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發展的人員數量或者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或者要求被發展人員以交納一定費用為條件取得加入資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擾亂經濟秩序,影響社會穩定的行為。根據國務院《禁止傳銷條例》的規定,對於傳銷行為,可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公安機關依法進行查處,如果涉嫌犯罪的,則應由公安機關刑事立案偵查。
而對於利用網路進行傳銷的,當事人可直接向所在地的公安機關進行舉報,如果接警公安機關無管轄權的,則可以由其直接將所舉報的案件線索移交其他的公安機關處理;如果有管轄權的,則可以直接進行調查處理。
當然,為了使得舉報內容能盡快補查實,當事人在舉報時,應盡量提供相應的線索或證據,包括傳銷所使用的網址、網站中涉嫌傳銷的內容、及相關的聊天記錄等。
《禁止傳銷條例》
第二條本條例所稱傳銷,是指組織者或者經營者發展人員,通過對被發展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發展的人員數量或者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或者要求被發展人員以交納一定費用為條件取得加入資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擾亂經濟秩序,影響社會穩定的行為。
第四條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公安機關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查處傳銷行為。
第五條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公安機關依法查處傳銷行為,應當堅持教育與處罰相結合的原則,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自覺守法。
第六條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公安機關舉報傳銷行為。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公安機關接到舉報後,應當立即調查核實,依法查處,並為舉報人保密;經調查屬實的,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對舉報人給予獎勵。
第十五條 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公安機關管轄。如果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機關管轄更為適宜的,可以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機關管轄。
《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
犯罪地包括犯罪行為發生地和犯罪結果發生地。犯罪行為發生地,包括犯罪行為的實施地以及預備地、開始地、途經地、結束地等與犯罪行為有關的地點;犯罪行為有連續、持續或者繼續狀態的,犯罪行為連續、持續或者繼續實施的地方都屬於犯罪行為發生地。犯罪結果發生地,包括犯罪對象被侵害地、犯罪所得的實際取得地、藏匿地、轉移地、使用地、銷售地。
居住地包括戶籍所在地、經常居住地。經常居住地是指公民離開戶籍所在地最後連續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
法律、司法解釋或者其他規范性文件對有關犯罪案件的管轄作出特別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十六條 針對或者利用計算機網路實施的犯罪,用於實施犯罪行為的網站伺服器所在地、網路接入地以及網站建立者或者管理者所在地,被侵害的計算機信息系統及其管理者所在地,以及犯罪過程中犯罪分子、被害人使用的計算機信息系統所在地公安機關可以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