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叫3D
3D是「三維空間」的縮寫
三維空間(也稱為三度空間、三次元、3D、「3Dimensions」),的簡稱日常生活中可指由長、寬、高三個維度所構成的空間,而且常常是指三維的歐幾里得空間。在歷史上很長的一段時期中,三維空間被認為是人類生存的空間的數學模型。當時的物理學家認為空間是平坦的。
3D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已經走過了幾十年的前期摸索階段,技術的成熟度、完善度、易用性、人性化、經濟性等,都已經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隨著電腦網路應用的快速普及,就3D應用而言,更是成為了普通大專學生輕松駕馭的基本電腦工具的,像電腦打字一樣;3D的消費和使用,如通過3D技術做出來的游戲、電影、大廈、汽車、手機、服裝等等,更已經成為了普通大眾工作和生活中的一部分。
(1)網路3d是什麼擴展閱讀:
技術應用——
3D技術是推進工業化與信息化「兩化」融合的發動機,是促進產業升級和自主創新的推動力,是工業界與文化創意產業廣泛應用的基礎性、戰略性工具技術,嵌入到了現代工業與文化創意產業的整個流程;
包括工業設計、工程設計、模具設計、數控編程、影視動漫、地產宣傳片、3D立體畫、電子樓書、教育訓練等,是各國爭奪行業至高點的競爭焦點。
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與廣泛應用,當前3D技術得到了顯著的成熟與普及;一個以3D取代2D、「立體」取代「平面」、「虛擬」模擬「現實」的3D浪朝正在各個領域迅猛掀起
2. 什麼是3D網路游戲
就是用3D製作的網路游戲
3. 什麼叫3D網路具體有什麼用處
你指的是3G網路吧?沒聽說過有3D網路的.到有3D示圖游戲之類的
3G網路:下面也是我轉載的內容,你看了之後就能了解什麼是3G網路了:
3G有三大制式,GSM升級後的WCDMA,CDMA升級後的CDMA2000,以及我國自主開發的TD-SCDMA。
目前的手機大多是2G的,也有稱為2.5G或2.75G的。
中國移動或中國聯通的GSM用戶,採用的多是一般的2G終端+GPRS功能。市面也有較多的EDGE手機,可稱為2.75G的。但是真正3G的WCDMA,目前中國移動只有試驗網。所以一般來說,市面上是沒有3G手機的。較貴的手機只不過功能比較強而已。
中國聯通的CDMA用戶,採用的多是CDMA 1x的終端。這是一種2.5G,或稱准3G的終端。可以使用高達153.6kbps的高速分組數據業務。但是離真正的3G CDMA2000 1x EVDO還有一定的距離。目前中國聯通有若干EVDO的試驗網或試商用網。但是正式商用的還沒有。因此,一般市面購買的手機若不特別說明,也不是3G手機。
TD-SCDMA是我國自主研發的3G制式。目前正在試驗中,市面上還沒有任何終端。
3G網路和現在網路的最大不同,在於其可以提供基於高速分組數據的豐富的多媒體業務。至於普通通話,和現在的網路是基本相同的。而且,網路建設的最大原則就是向下兼容,保證原用戶基本功能的使用。
3G手機就是支持在3G網路中的高速分組數據業務的終端。目前能夠看到的業務是視頻電話,手機電視,手機點播,流媒體等需要大量數據流量的業務。當然,還有在線3G游戲,下載音樂(不是鈴聲)等娛樂功能,以及高速手機上網等商務功能。
什麼是3G?
第一代手機為模擬制式,第二代手機為GSM、TDMA等數字手機,而所謂第三代手機,則是泛稱能夠將語音通信和多媒體通信相結合的新一代移動通信系統,其可能的增值服務將包括圖像、音樂、網頁瀏覽、電話會議以及其他一些信息服務。
第三代手機的名稱繁多,國際電聯稱之為「IMT—2000」,歐洲的電信業巨頭們則稱其為「UMTS」(通用移動通信系統),而第三代手機可能應用的技術標准WCDMA、CDMA—2000等也在一些場合被作為第三代手機的代稱,而更籠統的稱呼則為「3G」。
3G手機完全是通信業和計算機工業相融合的產物,和此前的手機相比差別實在是太大了,因此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稱呼這類新的移動通信產品為「個人通信器」。即使是對通信業最外行的人也可從外形上輕易地判斷出一台手機是否是「第三代」:第三代手機都有一個超大的顯示屏,往往還是觸摸式的!
3G手機能幹什麼
3G手機能幹什麼?據專家介紹,它除了能高質量的完成目前手機所做的語音通信外,還能進行多媒體通信。用戶可以在3G手機的觸摸顯示屏上直接寫字、繪圖,並將其傳送給另一台手機,而所需時間可能不到一秒。當然,也可以將這些信息傳送給一台電腦,或從電腦中下載某些信息;用戶可以用3G手機直接上網,查看電子郵件或瀏覽網頁;將有不少型號的3G手機自帶攝像頭,這將使用戶可以利用手機進行電腦會議,並使數字相機成為一種「多餘」。
具備強大功能的基礎是3G手機極高的數據傳輸速度,目前的GSM移動通信網的傳輸速度為每秒9600位元組,而第三代手機最終可能達到的數據傳輸速度將高達每秒2M位元組。而為此作支撐的則是互聯網技術充分糅合到3G手機系統中,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數據打包技術,在現有GSM上應用數據打包技術發展出的GPRS目前已可達到384K位元組每秒的傳輸速度,這相當於D—ISDN傳輸速度的兩倍。支持高質量的話音,分組數據,多媒體業務和多用戶速率通訊,將大大擴展手機通訊的內涵。
聚焦3G標准制訂
1999年3月份,ITU—RTG8/1巴西會議確定了第三代無線介面技術的大格局,第三代無線介面技術分為兩大類:CDMA與TDMA,其中CDMA占據主導地位。CDMA又分成了FDD直接序列、FDD多載波以及TDD三種技術。TEMA主要由UWC136與DECT技術構成。在此會議之後,不同的第三代技術間呈現出融合與統一的趨勢。
在TG8/1巴西會議結束後不久,愛立信與高通達成了專利相互許可使用協議。1999年5月,國際營運者組織在多倫多會議上,30多個世界最大的無線營運商以及10多個無線設備製造商對寬頻CDMAFDD技術的融合達成了協議。6月份召開的ITUTG8/1北京會議在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融合方面取得重大成果。國際營運者組織多倫多會議協議得到了與會代表的廣泛支持,為CDMAFDD技術融合開辟了廣闊的道路。與此同時,在中方代表的努力下,各方面對CDMATDD技術也引起了高度重視,對CDMATDD技術的融合工作也在加快推進。
眾多無線營運商和設備提供商對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融合的支持以及將要在今年6月舉行的TG8/1北京會議要確定的詳盡的第三代移動通信無線介面規范框架,都將為IMT—2000無線介面標准在今年10月份的最終完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網路技術標准制訂是第三代移動通信標準的重要組成部分,網路技術的融合關繫到移動用戶能否在不同的第三代運營系統之間漫遊。符合IMT—2000無線介面標准系統的網路內部可以採用不同的協議,但各網路之間必須遵從ITU制訂的標准。目前,第三代移動通信網路部分標準的制訂工作也在積極進行。
東方的曙光
我國是世界上移動通信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到1997年底用戶已達1323萬,預計到今年移動用戶數將達到3000萬以上。在第一代(1G)和第二代(2G)移動通信系統發展中,由於多方面的因素,我們未能真正形成自己的移動通信產業,現在,第三代移動通信國際上正處於起步階段,相關的體制、標准制定工作才開始進行。通過3G把我國的科研通訊產業帶動起來,使我國的通訊網逐步國產化。
我國對3G的研究、開發非常重視,郵電部專門成立了第三代移動通訊領導小組來負責第三代移動通訊領導和協調工作。除此之外,原郵電部和國家「863」已分別對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進行立項研究。
1999年6月29日,我國原郵電部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大唐電信)向ITV提交了具有我國自己知識產權的TD————SCDMA方案。該方案將當今國際領先技術智能無線,同步CDMA和軟體無線電等融於其中,具備較高的頻譜利用率,較低的成本和較大的靈活性,很具競爭性。
1998年11月,原郵電部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大唐電信)代表中國提出的第三代移動通訊標准(3G)TD————SCDMA方案成為也是亞洲地區唯一一個入選國際電聯的第三代移動通訊(3G)標准,成為國際第三代移動通信(3G)的重要標准之一,也是百年電信史上中國提出的第一個完整標准,標志著中國邁出了從跟蹤向創新轉變的歷史性的第一步。
未來的3G不是夢
由於3G產品的誘惑無法抵擋,人們紛紛預測3G產品及技術。Ovam,一家從事獨立研究和咨詢的公司,發表了一篇報道,聲稱大多數地區的市場在2006年發育成熟。然而,大多數世界級製造商都紛紛發布了它們認為成為未來無線通訊工具的新型裝置的樣機。
Strategis集團的分析家認為,全球幾個市場將提早在2002年採用無線網路,而美國卻要在2004年才能使用這種技術,原因是亞洲和歐洲在3G無線技術方面遠超美國。
據Strategis集團另一位分析家表示:芬蘭、日本及英國將首先在市場上推出3G技術。雖然這些國家可能不是無線互聯服務的大市場,用戶需求能力加強,他們肯定會採用3G服務。Strategis集團還透露大量2·5G和3G技術的商業應用仍需幾年才能面市,無線的運營商目前已在轉變經營模式,以便為這些服務做好准備。這將為無線通信與資訊帶來新的局面。
關於在2006年的2·5G和3G市場的用戶人數,據Strategis集團估計,中國將超過7,500萬用戶,排列全球榜首,其次是日本,大約有3,600萬名用戶,而美國遠落其後,其2·5G及3G用戶人數將在1,400萬以下。
3G通訊技術已離我們的生活越來越近,它的到來必將掀起一陣無線通訊的新浪潮,3G是向未來個人通信演進的一個重要發展階段,具有里程碑和劃時代的意義。
預計,在我國3G的商用化尚需幾年時間,站在迎接未來移動通信市場日益激烈的競爭這一戰略高度上,我們將在這幾年寶貴時間中,大力發展GSM,不斷推出新業務,積極穩妥地做好向3G演進的准備工作。
4. 3D是什麼意思
3D是three-dimensional的縮寫,就是三維圖形。在計算機里顯示3D圖形,就是說在平面里顯示三維圖形。不像現實世界裡,真實的三維空間,有真實的距離空間。計算機里只是看起來很像真實世界,因此在計算機顯示的3D圖形,就是讓人眼看上就像真的一樣。人眼有一個特性就是近大遠小,就會形成立體感。
3D秀是可裝扮的三維立體QQ秀,您可通過選擇3D秀商城中提供的各式各樣、種類繁多的服飾、化裝整形、場景等物品來裝扮、設計自己的最酷最炫QQ3D虛擬形象;3D秀不僅能360度全方位旋轉、隨意伸縮拉放,而且還可通過超炫動作以及動感表情來表現自己的喜怒哀樂,盡情施展個性,創造出獨屬於你自己的網路虛擬形象,在QQ、QZone等多個平台中展示給你所有的好友。
5. 什麼是網頁3D技術
Web3D技術是實現網頁中虛擬現實的一種最新技術。VRML是互聯網3D圖形的開放標准。
VRML是3D圖形和多媒體技術通用交換的文件格式,它基於建模技術,描述互動式的3D對象和場景,不僅應用在互聯網上,也可以用在本地客戶系統中,應用范圍極廣。由於網上傳輸的是模型文件,故其傳輸量大大小於視頻圖像。
Web3D技術核心技術:
目前,走向實用化階段的Web3D的核心技術有基於VRML、Java、XML、動畫腳本以及流式傳輸的技術,為網路教學資源和有效的學習環境設計和開發、組織不同形式的網路教學活動,提供了更為靈活的選擇空間。由於採用了不同的技術內核,不同的實現技術也就有不同的原理、技術特徵和應用特點。
6. 三維互聯網是什麼
三維互聯網也是俗稱的3D互聯網,是新一代互聯網技術,在現有互聯網的架構下,互聯網網站和APP全面兼容3D技術,可以兼容提供2D、3D服務,這樣的互聯網稱之為三維互聯網。
7. 3D具體指什麼
3D是英文「3Dimensions」的簡稱,中文是指三維、三個維度、三個坐標,即有長、寬、高。換句話說,就是立體的,3D就是空間的概念也就是由X、Y、Z三個軸組成的空間,是相對於只有長和寬的平面(2D)而言。
根據科學猜想,人們本來就生活在四維的立體空間中(加一個時間維),眼睛和身體感知到的這個世界都是三維立體的(時間是虛構的),並且具有豐富的色彩、光澤、表面、材質等等外觀質感,以及巧妙而錯綜復雜的內部結構和時空動態的運動關系。
(7)網路3d是什麼擴展閱讀:
3D技術的應用
3D技術的應用普及,有面向影視動畫、動漫、游戲等視覺表現類的文化藝術類產品的開發和製作,有面向汽車、飛機、家電、傢具等實物物質產品的設計和生產,也有面向人與環境交互的虛擬現實的模擬和摸擬等。
在現代工業產品開發生產過程中,3D的突出優勢在於能最大化的對產品進行模擬設計和用戶溝通,盡可能早地將錯誤和需求變更解決在設計階段,使產品開發周期縮短、生產成本降低,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優勢。
3D列印技術,是以計算機三維設計模型為藍本,通過軟體分層離散和數控成型系統,利用激光束、熱熔噴嘴等方式將金屬粉末、陶瓷粉末、塑料、細胞組織等特殊材料進行逐層堆積黏結,最終疊加成型,製造出實體產品。
8. 3d是什麼
3D是英文「Three Dimensions」的簡稱,中文是指三維、三個維度、三個坐標,即有長、有寬、有高,換句話說,就是立體的,是相對於只有長和寬的平面(2D)而言。 我們本來就生活在三維的立體空間中,我們的眼睛和身體感知到的這個世界都是三維立體的,並且具有豐富的色彩、光澤、表面、材質等等外觀質感,以及巧妙而錯綜復雜的內部結構和時空動態的運動關系;我們對這世界的任何發現和創造的原始沖動都是三維的。
3D技術
但是在人類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局於技術條件的限制,無法簡便、直接、快捷地用直觀三維的方式來描述這個三維的世界,只能在沙土、羊皮、紙張的二維平面上,用影像表達和傳遞對這個世界的認識和創造,人們發明了平面投影和透視等方法,並基於紙張平面形成了抽象的2D平面文明體系……因此整個人類的全部歷史,都可以說是基於紙張平面的2D文明……直到上個世紀電腦與網路的誕生;造紙術、印刷術,中國四大發明曾經為全人類的2D文明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電腦的發明和快速普及,伴隨互聯網的飛速延伸,迅速地改變和還原了這一切,深刻地改寫著我們的生活方式/消費方式和工作方式/生產方式……基於電腦和互聯網的三維數字化技術,終於使人們對現實三維世界的認識重新回歸到了原始的直觀立體的境界。無論在虛擬的網路上還是在現實的生活中,從大到飛機、輪船、汽車、電站、大廈、樓宇、橋梁,小到生活中的每一個小小的工業產品,到處都能見到電腦製作的數字化的3D模型、動畫與模擬。這不僅是「2D/平面」到「3D/立體」的優美轉身!更是2D平面時代到3D數字化時代的一場深刻革命!
3D技術應用
一個全新的3D數字化時代正向我們呼嘯而來:一切都將三維數字化——3D FOR ALL! 今天我們講的3D,主要特指是基於電腦/互聯網的數字化的3D/三維/立體,既可以是動詞、是名詞,又可以是形容詞、是狀態副詞,就也就是三維數字化。 3D或者說三維數字化技術,是基於電腦/網路/數字化平台的現代工具性基礎共用技術,包括3D軟體的開發技術、3D硬體的開發技術,以及3D軟體、3D硬體與其他軟體硬體數字化平台/設備相結合在不同行業和不同需求上的應用技術。
3D技術應用發展
隨著近些年來電腦技術的快速發展,3D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已經走過了幾十年的前期摸索階段,技術的成熟度、完善度、易用性、人性化、經濟性等,都已經取得了巨大的突破;隨著電腦網路應用的快速普及,就3D應用而言,更是成為了普通大專學生輕松駕馭的基本電腦工具,像電腦打字一樣;3D的消費和使用,如通過3D技術做出來的游戲、電影、大廈、汽車、手機、服裝等等,更已經成為了普通大眾工作和生活中的一部分。 舊時王榭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3D就在每個人的身邊,人人都可以享用3D,3D讓我們回歸一個看似虛擬但卻是真實的立體世界。
3D技術及其應用
3D技術是推進工業化與信息化「兩化」融合的發動機,是促進產業升級和自主創新的推動力,是工業界與文化創意產業廣泛應用的基礎性、戰略性工具技術,嵌入到了現代工業與文化創意產業的整個流程,包括工業設計、工程設計、模具設計、數控編程、模擬分析、虛擬現實、展覽展示、影視動漫、教育訓練等,是各國爭奪行業制高點的競爭焦點。
3D技術的應用
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與廣泛應用,近年3D技術得到了顯著的成熟與普及;一個以3D取代2D、「立體」取代「平面」、「虛擬」模擬「現實」的3D浪朝正在各個領域迅猛掀起。 3D技術的應用普及,有面向影視動畫、動漫、游戲等視覺表現類的文化藝術類產品的開發和製作,有面向汽車、飛機、家電、傢具等實物物質產品的設計和生產,也有面向人與環境交互的虛擬現實的模擬和摸擬等。具體講包括: 3D軟體行業、3D硬體行業、數字娛樂行業、 製造業、 建築業、 虛擬現實、地理信息GIS、3D互聯網等等。
3D硬體產品
統計表明,在現代工業產品開發生產過程中,70%錯誤在設計階段已經產生,而80%的錯誤往往在生產或是更後續的階段才被發現並進行修正。3D的突出優勢在於能最大化的對產品進行模擬設計和用戶溝通,盡可能早地將錯誤和需求變更解決在設計階段,使產品開發周期縮短、生產成本降低,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優勢。 在西方發達國家,3D已成為產品設計、製造、管理、市場、服務、消費等的創新基礎和新的競爭高地;而掌握最前沿3D技術,也為他們把控產業鏈、獲取巨額利潤提供了依託。目前全球近80%的飛機與50%的汽車,使用法國達索系統的3D軟體設計製造;歐特克更是在3D數字娛樂等眾多領域引領全球創新走向;
3D技術在各行業的應用情況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作為信息化條件下新的基本「語言」、「工具」和「平台」,3D技術的研發與應用關系著中國產業結構的提升,以及在下一波世界競爭中占據怎樣的位置。沒有3D技術與人才的支撐,產業升級、自主創新、文化軟實力打造等將無從做起,「中國創造」將成為一句空話。把3D技術滲透到工業化與信息化「兩化融合」的實踐中,滲透到文化創意產業創新發展的實踐中,滲透到新一代創新型實用人才培養的實踐中,滲透到持續推動自主創新的進程中,不僅是技術能力建設,更是國家創新能力與文化軟實力建設上台階的重要基礎。
3D軟體
Abqus Acrobat 3D Adams Alias Algor Ansys
裸眼3D手機(5張)Artlantis ArchiCAD AutoCAD BIM BLM CAD/CAID CAE CAM CAXA CATIA Cosmos Cimatron C4D Creator 3D Delmia Delcam/Powermill Ecotect EdgeCAM Eovia Carrara FaceGen Modeller Fluent Hexagon Hypermesh Inventor Insight LightWave 3D Maya MasterCAM Maxwell MATLAB Macrostation MEP MoldFlow MSC Nastran OpenMind PDM PLM Pkpm Pro-Engineer Patran Pro-NC Quest3D Radiosity Rhino3D/犀牛 Revit Sap2000 Sketchup SolidWorks SolidEdge Softimage3D SurfCam Topsolid TD-Think3 UG/Unigraphics Ulead Vue 5 Infinite virtools UG 3DVIA 3Ds max 天正 浩辰 中望 奔特力 .........
3D硬體產品
3D顯示器
換片式立體眼鏡
[1]3D筆記本 3D列印機 3D掃描儀 3D電視 3D手機 3D相機 3D投影儀 3D彩超 工作站 圖形顯卡 GPU立體眼鏡 3D眼鏡 裸眼3D技術 3D-Led 頭盔顯示器
三維空間跟蹤定位器 數據手套 三維空間交互球 多通道環幕 ............
全國3D大賽
全國三維數字化創新設計大賽(簡稱「全國3D大賽」)以「推動3D技術普及、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為主題,以「學3D!用3D!我創造!我快樂!」為口號,以「以賽促教、以賽促訓、以賽促用、以賽促新」為宗旨,引領創新人才培養、掀起全民創新熱潮、支撐「兩化」融合、服務產業升級、踐行創新型國家建設。 全國3D大賽分「工業與工程」方向(工業設計、模具設計、工程設計、虛擬模擬等)及「文化創意」方向(影視動漫、數字藝術、虛擬現實等)兩大方向,設立大學生組、職業組兩個組別,並按省/自治區/直轄市設立賽區,每年舉辦一屆:1-4月宣傳動員,5-7月初賽選拔,8-11賽區復賽,11月末全國現場總決賽。 全國3D大賽已成功舉辦第三屆。2008年第一屆大賽,全國14個省/直轄市/自治區168所大專院校參賽;2009年第二屆大賽,全國28個省/直轄市/自治區508所大專院校參賽,參賽人員達50萬人;2010年第三屆大賽即將進行全國現場總決賽,目前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619所高校與376家企業參賽,參賽人員達100萬人。INTEL、AMD、NVIDIA、HP、Dassault Systèmes、Autodesk、聯想、宏碁、航天神舟軟體、智聯招聘等全球和國內知名企業也都參與到了全國3D大賽這台大戲之中。 全國3D大賽由科技部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司、教育部科學技術司等部門指導,國家製造業信息化培訓中心3D辦(3D動力)發起舉辦,國家製造業信息化培訓中心3D辦、江蘇省常州市科教城管委會、3D動力網共同承辦。 全國3D大賽以三維數字化、網路信息化和虛擬模擬化的全新方式和現代手段,極大地降低了創新實踐的技術與成本門檻,使得全民參與創新實踐成為可能,因而大大拓展了創新的概念、設計的內涵、實踐的形式與參與的范圍,使得各類大專院校、更多專業與更大面的大學生能夠參與進來,使得文化創意與工業領域各類眾多企事業單位的設計人員、技術人員、技術工人、管理幹部等更大面的職業人員能夠參與進來,甚至使得中小學生也能夠積極參與進來,藉助3D大賽平台開展創新實踐活動,把勇於創新、敢於實踐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在3D大賽貫穿全年的巡講、巡展等各個環節活動中得到弘揚,把專業知識、實踐能力與社會產業需求在創新實踐的過程中得到有力地滲透和融合,掀起了全國「學3D!用3D!我創造!我快樂!」的新熱潮。 全國3D大賽正是在國家大力推動自主創新、實現從「製造大國」到「創造大國」轉變的新的時代背景下開展的一項新興賽事,體現了科技進步和產業升級的要求,是大學生科技競賽與全民創新實踐活動的一次新的發展,是貫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有力舉措;是一台旨在提高創新素質和能力、營造良好創新環境、構建創新人才培養平台、推動國家經濟結構調整和基礎能力建設的「大戲」。
9. 3d網路是什麼
沒有3d網路,只有3d網路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