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車聯網分別是什麼意思
車聯網分別是車與雲平台、車與車、車與路、車與人、車內等全方位網路鏈接。
1、車與雲平台間的通信是指車輛通過衛星無線通信或移動蜂窩等無線通信技術實現與車聯網服務平台的信息傳輸,接受平台下達的控制指令,實時共享車輛數據。
2、車與車間的通信是指車輛與車輛之間實現信息交流與信息共享,包括車輛位置、行駛速度等車輛狀態信息,可用於判斷道路車流狀況。
3、車與路間的通信是指藉助地面道路固定通信設施實現車輛與道路間的信息交流,用於監測道路路面狀況,引導車輛選擇最佳行駛路徑。
4、車與人間的通信是指用戶可以通過Wi-Fi、藍牙、蜂窩等無線通信手段與車輛進行信息溝通,使用戶能通過對應的移動終端設備監測並控制車輛。
5、車內設備間的通信是指車輛內部各設備間的信息數據傳輸,用於對設備狀態的實時檢測與運行控制,建立數字化的車內控制系統。
(1)車載網路分為幾類分別是什麼擴展閱讀:
1996年,通用汽車公司與摩托羅拉汽車公司合作推出第一台聯網汽車搭載了OnStar系統,通過使用OnStar的一鍵通語音呼叫功能,車主在遇到道路緊急情況時將呼叫路由到呼叫中心,從而由專業的工作人員安排緊急救援。隨著歲月的流逝,車聯網技術不斷地升級,直至今日已經逐漸成熟。
車聯網技術的關鍵功能是駕駛者,可以通過移動設備遠程式控制制汽車、監控汽車的安全性,因此,車、車聯網平台以及用戶APP端組成一個完整的車聯網系統。
用戶APP可以直接與車聯網平台數據交互,或者通過第三方業務平台中轉數據至車聯網平台的,用戶APP主要功能是車輛控制,車鎖、車門、車燈、車窗的車身系統進行控制。
② 車載網路有的分類
車載網路的類型有兩種:CAN控制器區域網、LIN局域互聯網路和MOST多媒體定向系統傳輸。
車載網路系統在汽車上的應用有整車聯網防盜、行車姿態聯網控制、行車信息聯合監控、舒適裝備聯動控制、多媒體娛樂聯網控制等等。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
③ 什麼是車載網路有什麼作用
車載網路是為了在提高性能與控制線束數量之間尋求一種有效的解決途徑,在20世紀80年代初,出現了一種基於數據網路的車內信息交互方式
車載網路的分類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基於傳統的SAE匯流排分類,另一種是新型專用匯流排。
傳統的SAE匯流排分類:A類面向感測器/執行器控制的低速網路,數據傳輸位速率通常只有1Kbps-10Kbps,主要應用於電動門窗、座椅調節、燈光照明等控制;B類面向獨立模塊間數據共享的中速網路,位速率一般為10Kbps-100Kbps,主要應用於電子車輛信息中心、故障診斷、儀表顯示、安全氣囊等系統,以減少冗餘的感測器和其他電子部件;C類面向高速、實時閉環控制的多路傳輸網,最高位速率可達1Mbps,主要用於懸架控制、牽引控制、先進發動機控制、ABS等系統,以簡化分布式控制和進一步減少車身線束
④ 目前車上常用的車載網路有哪些
目前對VANET的研究基於多種無線技術,如專用短距離通信(Dedicated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DSRC),UMTS,WiMAX和Bluetooth等。雖然具體採用哪種技術實現車輛間互聯還沒有定論,但協議標准化的進程大致沿著DSRC這條技術路線。1999年,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 FCC)在5.9GHz分配了75MHz頻段用於DSRC通信。2002年ASTM(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組織確定了DSRC規范E2213-02,將5.9GHz納為規格制定方向,IEEE802.11a則被採用作為物理層傳輸技術。2003年底時ASTM又推出下一版本E2213-03,並受到FCC的青睞,成為北美DSRC規范。與此同時FCC又在DSRC頻段制定了相應的服務規則[7]。之後ASTM決議將E2213-03標准移往IEEE制定,主要是期待以IEEE的影響,對DSRC規范的推廣有所幫助。2004年,IEEE成立了802.11p工作組以制定IEEE802.11在車輛環境下無線接入(Wireless Access in the Vehicular Environment, WAVE)的版本,並以IEEE1609系列協議作為上層協議,從而形成車輛通信網路的基本協議構架。目前WAVE標準的正式版本尚未發布,VANET歷時十餘年的標准化進程仍在繼續。
⑤ 汽車車載網路的組成是
一般是由ABCD四類匯流排加上網關組成的
⑥ 車載網路系統是怎麼回事A-BUS、I-BUS是什麼意思
隨著汽車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以及電子技術和控制技術在汽車上的大量應用,汽車上採用的電子控制模塊越來越多。由原來的幾塊發展到現在的幾十塊,顯然傳統的數據傳輸方式已不能滿足模塊間數據傳輸的要求。新型汽車的控制系統中採用了一種新型的數據傳輸網路,英文縮寫為CAN(ControllerAreaNetwork),其目的是使汽車控制系統的數據傳輸實現高速化,並使汽車控制系統簡單化。新型大眾POLO乘用車即採用了這種局城網路控制系統。
一、CAN數據傳輸系統的組成與工作原理
CAN數據傳輸系統將傳統的多線傳輸系統改變為雙線(匯流排)傳輸系統(如圖1所示)。這樣一輛汽車不論有多少控制模塊,也不管其信息容量有多大,每個控制模塊都只需引出兩條線接在兩個節點上,這兩條導線稱為數據匯流排。數據匯流排好比一條信息高速公路,信息通過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的BUS來傳遞,所以CAN數據傳輸系統又稱為CAN-BUS。
1.CAN數據傳輸系統的組成
CAN數據傳輸系統中的每個控制單元內部都含有一個CAN控制器和一個CAN收發器。每個控制單元之間都通過兩條數據匯流排連接。在數據匯流排兩端都裝有數據傳輸終端。由此不難看出,CAN數據傳輸系統由以下四部分組成:
⑴CAN控制器
CAN控制器的作用是接收控制單元中微處理器發出的數據,處理數據並傳給CAN收發器。同時,CAN控制器也接收CAN收發器收到的數據,處理數據並傳給微處理器。
⑵CAN收發器
CAN收發器是一個發送器和接收器的結合,它將CAN控制器提供的數據轉化為電信號並通過數據匯流排發送出去;同時,它也接收CAN匯流排數據,並將數據傳輸給CAN控制器。
⑶數據傳輸終端
數據傳輸終端實際上是一個電阻器,其作用是保護數據,避免數據傳輸到終端被反射回來而產生反射波。
⑷CAN數據匯流排
CAN數據匯流排是傳輸數據的雙向數據線,分為高位數據線和低位數據線。為了防止外界電磁波干擾和向外幅射,CAN數據匯流排通常纏繞在一起。這兩條線上的電位和是恆定的,如果一條線上的電壓是5V,則另一條線上的電壓為0。
2.CAN數據傳輸系統的工作原理
控制單元向CAN控制器提供需要發送的數據,這種數據由二進制數構成,即「0」或「1」,「1」表示電路接通,「0」則表示斷開。也就是說1位數字可表示2種狀態,2位數則可表示4種狀態;3位數可表示8種狀態,依此類推,最大的數據是64位,它可表示的信息量為2的64次方,等於1.8乘以10的19次方。用數字表達溫度信息的實例見表1。
為了避免多個信息在傳遞時發生沖突,CAN數據匯流排在同一時刻只允許傳遞一個數據。數據傳遞的先後順序是按數據的優先順序別來確定的,具有更高優先順序別的數據首先發送,而數據的優先順序別是由二進制的11位數值來表示。當多個控制單元同時發送數據時,在數據傳輸線上由左到右對表示優先順序別的11位數字,進行逐一的比較。如果一個控制單元發送了一個低電位(用「1」表示)而檢測到一個即將接收的高電位(用「0」表示),那麼,該控制單元就停止發送而轉變為接收狀態;如果一個控制單元向外發送高電位(用「0」表示),而同時,另一個控制單元向外發送低電位(用「1」表示),則數據傳輸線將體現高電位(用「0」表示)。例如,發動機控制單元要發送的數據為「00101000000」;而自動變速器控制單元要發送的數據為「01000100000」;ABS控制單元要發送的數據為「00011010000」。
那麼,數據傳輸線將如何傳遞這些數據呢?首先,第一位均為「0」,數據傳輸線上也體現為「0」;三個數據的第二位數字,自動變速器控制單元准備向外發送「1」,??0」,因此,自動變速器控制單元,發送了一個低電位(用「1」表示),而接收一個高電位(用「0」表示),那麼,自動變速器控制單元將失去優先權,而轉為接收狀態,數據傳輸線傳送「0」;再比較第三位數字,發動機控制單元准備向外發送「1」,而ABS控制單元准備向外發送「0」,同理,發動機控制單元將失去優先權而轉為接收狀態,數據傳輸線傳輸「0」。
通過比較三個數據的狀態域,可以確定ABS控制單元具有最高優先權,從而可以接管數據匯流排的控制權,該優先權保證其持續發送數據直至發送終了。ABS控制單元結束發送數據後,因發動機控制單元的優先權高於自動變速器控制單元,所以數據匯流排的發送次序是:首先發送ABS控制單元數據,然後發送發動機控制單元數據,最後發送自動變速器控制單元數據。
⑦ 汽車電子產品可分為幾大類
汽車電子產品可分為兩大類:1. 汽車電子控制裝置,包括動力總成控制、底盤和車身電子控制、舒適和防盜
系統。2. 車載汽車電子裝置,包括汽車信息系統(車載電腦)、汽車胎壓監測系統、導航系統、汽車視聽娛樂
系統、車載通信系統、車載網路、倒車影像後視系統、車載領航員後視攝像頭等。
⑧ 汽車A類網路
A類低速網路:傳輸速率一般小於10kbit/s(千比特每秒),主流協議是LIN(局域互聯網路),主要用於電動門窗、電動座椅、照明系統等
⑨ 車載網路根據通信速率的高低分為哪幾類
車載網路根據通信速率的高低分為低速率、中速率以及高速率。
拓展:
車載網路是早期的汽車內部感測器、控制和執行器之間的通訊用點對點的連線方式連成復雜的網狀結構。隨著電控系統的日益復雜,以及對汽車內部控制功能電控單元相互之間通信能力要求的日益增長採用點對點的鏈接會使得車內線束增多,這樣在考慮內部通訊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重量方面都給汽車設計和製造帶來了很大的困擾。因此為了減少車內連線實現數據的共享和快速交換,同時提高可靠性等方面在快速發展的計算機網路上,實現CAN、LAN、LIN、MOST等基礎構造的汽車電子網路系統,即車載網路。
⑩ 智能網聯汽車汽車網路技術的構成
以車內匯流排通信為基礎的車載網路
以短距離無線通信為基礎的車載自組織網路
以遠距離無線通信為基礎的車載移動互聯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