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問題 > 對網路造謠生事的人該怎麼處理

對網路造謠生事的人該怎麼處理

發布時間:2022-07-28 07:37:58

1. 微信群里造謠生事可以追究責任嗎

法律分析:未成年人造謠生事一般不會予以法律處罰,但是會給予批評教育,督促監護人加強管理,成年人如果要造謠生事,會給予行政處罰,如果造成較嚴重後果,可能觸犯法律。

侮辱行為,可收集證據,上法院起訴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

(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條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通過信息網路實施

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2. 造謠生事觸犯了什麼法律

對於誹謗,這個要看具體情況,侵犯了名譽權,可以去起訴要求賠償,停止侵害,並可以要求精神損害賠償。
法律分析
法律沒有規定侮蔑罪名,侮辱誹謗情況比較嚴重,可能構成誹謗罪。誹謗罪是指故意捏造並散布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構成誹謗罪的誹謗行為,必須是情節嚴重的。泄露並宣揚他人隱私,給他人名譽造成不良影響的,是侵害名譽權的行為,不構成誹謗罪。法人、團體、組織不能成為誹謗罪的犯罪對象。即使善意的檢舉、揭發、批評中有不實成分的,也不應以誹謗罪論處。誹謗罪散布的必須是捏造的虛假的事實。如果散布的是客觀存在的事實,雖然有損於他人人格、名譽,但不構成誹謗罪。而名譽侵權行為,即使所述的內容是真實的,但只要是法律禁止公開宣揚的,公開了將有損於他人人格、名譽,也可以構成名譽侵權。對於侮辱行為引起被害人精神失常甚至自殺身亡等後果,嚴重危害社會秩序的,檢察機關一樣可以自主介入調查,並追究當事人的刑事責任。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通過信息網路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二十五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一)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二)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蝕性物質或者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三)揚言實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條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通過信息網路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3. 造謠生事法律怎麼處理

法律分析:造謠生事法律怎麼處理:造謠、傳謠可能面臨三重法律責任。 第一是民事責任。相關法律規定:「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並可以要求賠償損失。法人的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適用前款規定。」一些網路個人事件謠言的受害者可以據此追究造謠、傳謠者的民事責任。 第二是行政責任。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法》相關的規定,如果故意利用網路造謠、傳謠擾亂公共秩序,或者公然侮辱、誹謗他人,尚不構成犯罪的,要受到拘留、罰款等行政處罰。 第三是刑事責任。涉及網路謠言的刑事犯罪,可能觸犯的罪名有很多,實務多發的罪名主要是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罪、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秩序罪、尋釁滋事罪、敲詐勒索罪等。

法律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4. 如果有人造謠生事損壞我的名義應該可以怎麼處理

如果有人造謠生事損壞你的名義可以報警或者去法院起訴他。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別人造謠你名聲的,當事人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追究造謠者的法律責任,如果情節嚴重的,會構成刑事犯罪。

此外,可以去法院起訴他。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並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侵犯名譽權的認定

侵權人實施了侮辱、誹謗等行為。所謂侮辱是指以語言或行為公然損害他人人格,毀壞他人名譽的行為。侮辱既可以以口頭方式進行,也可以以行為方式進行。

其表現形式是將現有的缺陷或其他有損於人的社會評價的事實擴散、傳播出去,以詆毀他人的名譽,讓其蒙受恥辱,可以稱之為「以事生非」。

所謂誹謗,是指捏造和散布某些虛假事實、破壞他人名譽的行為。誹謗的方式有口頭和文字等兩種方式。其內容包括捏造和散布一切有損於他人名譽的虛假事實。

其特徵可以稱之為無中生有,「無事生非」。只有在行為人所實施的侮辱、誹謗、披露其隱私權等行為影響到社會公眾對受害人的評價時,才能構成對名譽權的侵害。

5. 疫情期間造謠生事的人該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
【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6. 對造謠生事的人該怎麼處理

法律分析:對於誹謗,這個要看具體情況,侵犯了名譽權,可以去起訴要求賠償,停止侵害,並可以要求精神損害賠償。情節更嚴重的話,構成誹謗罪,誹謗案件屬於自訴案件,你可以找好證據,直接去法院提起刑事自訴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十六條 誹謗罪是指故意捏造並散布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犯本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7. 遇到有人造謠該怎麼懟

面對有人造謠的話 肯定要做出一定的反擊 。

一、客氣指出,果斷警告---根本不給往下發展的機會
遇到這種情況,就一定要客氣的指出來,果斷的警告他們不要再繼續下去。如果你任由這種情況隨便發展,就會給你造成不可挽回的結果。比如謊言就會成為真實,其他人對你產生極大的誤解等!所以面對背後造謠生事的人千萬不要被動,盡量主動!
二、找准機會,不留情面---只此一招,不給其留活路
既然你知道他在背後造謠生事,就先不要那麼著急忙慌的去解決。細細尋找一個合適的機會,然後不留情面地把他給幹掉。否則如果你給他留一絲生機,他們就會瘋狂的對你反撲,說不定最後還會鬧得不愉快。這就叫快刀斬亂麻,就別讓他們活!
三、耍點心計,別太老實---利利索索的給他們個下馬威
他們之所以造謠生事,可能就是抓了你的把柄,或者覺得你好欺負。那麼要解決這個問題,你最好能耍點兒心計,別太老實,當他們還沉浸在造謠聲勢的快樂時,利利嗦嗦的給他們個下馬威,讓他們再也不敢對你有任何尊重的行為。所以別太老實了!
四、傍個高手,替你出氣---多一個人總會多一點力氣
面對背後造謠生事你的人,有時候你確實不能夠對她怎麼樣,因為你沒有辦法把自己的水平降低到跟他們一樣去不論理。這就需要你學會傍高手了,比如說找一個能夠治他的人,像你的領導,或比他更可恨的人等。也這種人替你出氣,也應該算一招吧!
五、默默遠離,---你越在乎損失就會越大
他們所希望的可能就是跟你扯上點關系,因為他們無所事事,就是在找事情,而你卻不一樣,你有你自己更應該做的事情。所以面對造謠生事的人,還默默的遠離,少跟他們扯閑淡。清者自清嘛,你越是跟他們糾纏個不休,就越會助長他們放肆的行為。

8. 對於誹謗,造謠生事者,法律將怎麼處理

對於誹謗,這個要看具體情況,侵犯了名譽權,可以去起訴要求賠償,停止侵害,並可以要求精神損害賠償。情節更嚴重的話,構成誹謗罪,誹謗案件屬於自訴案件,你可以找好證據,直接去法院提起刑事自訴,根據刑法第246條,誹謗罪是指故意捏造並散布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犯本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這里所謂「告訴的才處理」,是指犯誹謗罪,被害人自訴告發的,法院才受理,否則不受理。「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例如,因誹謗引起被害人死亡的;引起當地群眾公憤的;誹謗外國人影響國際關系的,等等,如果受害人不告訴或不能告訴,人民檢察院應提起公訴。
而造謠生事則觸犯了治安管理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第二十五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
(一)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蝕性物質或者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三)揚言實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9. 網路造謠傳謠行為怎麼處罰

造謠傳謠行為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構成誹謗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一、網上造謠、傳謠、誹謗他人等行為要受罰

民事責任。散布謠言或者散布虛假信息侵害公民的名譽、榮譽,或者侵害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商業信譽的,應當按照《民法總則》、《民法通則》的規定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的法律責任。2、行政責任。以其他方法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故意擾亂公共秩序,或者公開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尚不構成犯罪的,應當符合《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第二項、第三項的規定:公開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0人。他人以捏造事實誣告,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治安管理處罰的,可以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3、刑事責任。《刑法》第246條規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二、造謠傳謠是否違法

我們應該根據傳播謠言和謠言的情況來判斷。1.造成嚴重影響的,按誹謗罪追究刑事責任。2.如果一個人被造謠、說壞話或名譽掃地,對方有權起訴侵犯名譽權。3.他人以捏造事實誣告,意圖對他人進行刑事處罰,情節嚴重的,將觸犯誣告陷害罪。

閱讀全文

與對網路造謠生事的人該怎麼處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家用網路可以玩電腦嗎 瀏覽:893
沒用的wifi網路怎麼刪掉 瀏覽:950
無線網路連上去了卻上不了網 瀏覽:777
oppo手機連上wifi網路慢怎麼解決 瀏覽:180
公牛wifi插座連接不了網路 瀏覽:744
電腦wifi連接器顯示無網路 瀏覽:175
網路營銷是如何進行人群定位 瀏覽:889
360借款網路異常怎麼辦 瀏覽:525
銳捷無線網路產品好嗎 瀏覽:36
怎麼用路由器收別人家的網路 瀏覽:971
公司網路怎麼監控 瀏覽:653
無線網偶爾網路異常 瀏覽:562
怎麼可以不需要密碼連接網路 瀏覽:363
阿里雲電腦和5g網路 瀏覽:318
中國網路人口多少 瀏覽:935
電視網路參數設置失敗 瀏覽:954
網路電視看電影app哪個好用嗎 瀏覽:839
網路機頂盒和移動iptv哪個好 瀏覽:965
什麼叫網路通信手段 瀏覽:178
xp查看網路連接 瀏覽:467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