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在考慮td-lte覆蓋概率時裡面95%是指什麼
LTE是基於OFDMA技術、由3GPP組織制定的全球通用標准,包括FDD和TDD兩種模式用於成對頻譜和非成對頻譜。
LTE-TDD,國內亦稱TD-LTE,即 Time Division Long Term Evolution(分時長期演進),由3GPP組織涵蓋的全球各大企業及運營商共同制定,LTE標准中的FDD和TDD兩個模式實質上是相同的,兩個模式間只存在較小的差異,相似度達90%。[1] TDD即時分雙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是移動通信技術使用的雙工技術之一,與FDD頻分雙工相對應。TD-LTE是TDD版本的LTE的技術,FDD-LTE的技術是FDD版本的LTE技術。TD-SCDMA是CDMA(碼分多址)技術,TD-LTE是OFDM(正交頻分復用)技術。兩者從編解碼、幀格式、空口、信令,到網路架構,都不一樣。
❷ 覆蓋網路的冗餘覆蓋率
因此,應用層路由結構的優劣,可以用冗餘覆蓋率來表示:冗餘覆蓋率 = 應用層路由結構中包含的路徑數量/IP層路由結構中包含的路徑數量這個比例越高,則應用層路由的性能就越好,當然,投資和開銷也就越大。其中最佳的平衡點,取決於業務的特性以及網路特性,也就是說,首先要確定應用層路徑能夠解決問題的程度,比如提供數據轉發恢復的成功率;其次,影響這一指標的要素,比如故障模型。以此構造方程求解,可以分析出需要部署節點的數量和位置,比如,網路的故障率越高,則為了達到同樣的路徑恢復能力,需要部署的應用層路由器節點也就越多。因為應用層路由提供的通常是個案服務,也就是面向那些IP層路由滿足不了的需求,因此在成本核算上也和IP路由不同。IP路由的特點是薄利多銷,雖然構造路由結構是一個高開銷高復雜性的工作,但是因為用戶的數據轉發任務源源不斷,因此平攤下來,每用戶的開銷其實微乎其微。而應用層路由屬於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類型,如果仍然沿用IP層路由模式,效費比太低,而且復雜性會超過IP層路由。這一點比較詭異,但也不難理解。假設把OSPF協議直接搬到應用層,首先面臨的問題就是每個路由器的鄰居數量過於龐大,等於節點總數減一,節點有可能被HELLO給噎死。而應用層鏈路的穩定性,是這條鏈路對應路徑中所有IP鏈路穩定度百分比的乘積,這一乘,就把穩定度給搞下來了。而最為致命的,是一旦吸上了最X路徑優先這口大麻,也就會像IP層路由一樣,喪失對多樣性的操控能力。有人可能會說,只要讓應用層路由採用急速收斂,無論網路如何變化,都能馬上找到最優路徑,不行嗎?答案是不行,因為計算的依據LSDB很難在HELLO噎死的條件下保證實時精確,而即便能保證,在一個穩定性不高的網路中,頻繁的重計算也會把駱駝壓死。這里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凡是最優的東西,一定是從眾多侯選中挑出來的,只有一個可選項,是無從討論最優的。而挑選的過程是不是靠譜,全賴兩個條件,第一是能不能保證所有有資格的候選項都進入了挑選的范圍,第二是挑選的過程是否合理高效。沒有這兩個條件作為鋪墊,像王昭君這樣的大美女黯然落榜只能下嫁蠻夷的悲劇就無法避免。
❸ 無線感測網路的覆蓋率怎麼計算
這要看你的這個網路是基於什麼技術實現了,每一種技術的網路協議不同,計算起來也不同。比如ZigBee,它的覆蓋率和網路的拓撲結構有關,計算覆蓋率的時候應該考慮其協調器發送功率、路由節點數目/位置、子節點數目/位置等。再比如GPRS,覆蓋范圍和基站天線高度、功率等有關,一般方圓十幾公里沒有問題。
❹ 什麼是網路覆蓋
覆蓋網路(overlay network )簡單說來覆蓋網路就是應用層網路,它是面向應用層的,不考慮或很少考慮網路層,物理層的問題。覆蓋網路允許對沒有IP地址標識的目的主機路由信息,例如:Freenet和DHT(分布式哈希表)可以路由信息到一個存儲特定文件的結點,而這個結點的IP地址事先並不知道。比如說,P2P就是一種覆蓋網路P2P是集中分散分形概念的同行對等覆蓋網路,網路覆蓋就是指用戶能夠接收到網路信號的范圍。比如說網路覆蓋10米半徑,就是指以發射點為圓心10米半徑內的設備都可以收到信號。通常指無線信號網路,如手機網路,無線網路等設備的有效信號接收范圍
覆蓋網路的相關協議
基於TCP/IP的覆蓋網路協議:
分布式哈希表(DHTs), 比如 KAD 和其他基於Kademlia演算法的協議。
(1)JXTAXMPP: the routing of messages based on an endpoint Jabber ID instead of by an IP Address。
(2)許多peer-to-peer 協議,包括Gnutella, Gnutella2, Freenet, I2P 和Tor。
(3)PUCC。
(4)Solipsis: a France Télécom system for massively shared virtual worldHyParView: a highly robust unstructured overlay for gossip broadcast
基於UDP/IP的覆蓋網路協議:
Real Time Media Flow Protocol - Adobe Flash
❺ 怎麼計算置信區間的真實覆蓋率
怎麼計算置信區間的真實覆蓋率
這個問題可以看成兩點分布,作為兩點分布的概率,一般服從正態分布,均值也是可以用置信區間逆推的,但是你不知道樣本數啊,怎麼能搞的出來置信水平呢?
恩,幫你算算,逆推樣本均值為average(0.3033,0.4967)=0.3985,標准差[0.3985*(1-0.3985)]^(1/2)=0.4896,得Z/n^(1/2)=0.194,猜測常用Z值無非1.96和1.65,那麼如果樣本在100人左右的話置信度就是95%,73人左右的話置信度就是90%,這兩個最有可能.另外,177人的樣本置信度在99%,45人的話置信度只有80%,樣本要是上了250,置信度就到四個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