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大脖子病是什麼
在現實生活中,有一種病,特別是在大量缺碘的地區,人們普遍容易患這種病,並且女性的患病率高於男性,這種病就是我們俗稱的大脖子病。那麼,大脖子病是什麼,又是由於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大脖子病是民間的俗稱,它一般是指甲狀腺腫大,且不伴有其他的疾病,並且患大脖子病的主要原因是由於人體缺碘,所以我們日常飲食要時刻注意補充微量元素。
大脖子病的發生主要是由於身體缺碘,而大脖子病常見於遠離海洋地區,在海洋地區可提取大量的鹽,而這些鹽中會含有大量的碘,所以距離海洋近的人們患大脖子病的人相對較少。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因為日常飲食中攝入的某些元素較少而引發的,所以我們一定要注意食物的均衡。
⑵ 什麼是南岐人和大脖子病
南岐坐落在陝西、四川一帶的山谷中。那裡的居民很少跟山外人交往。南岐的水很甜,但是缺碘。常年飲用這種水就會得大脖子病。南岐的居民沒有一個脖子不大的。
有一天,從山外來了一個人,這就轟動了南岐。
居民們扶老攜幼都來圍觀。他們看著看著,就對外地人的脖子議論開了:
「唉他大嬸,你看那個人的脖子。」
「他二嫂,真怪呀,他的脖子怎麼那麼細那麼長,難看死了!」
「乾乾巴巴的,他的脖子準是得了什麼病。」
「這么細的脖子,走到大街上,該多丟丑!怎麼也不用塊圍巾裹起來呢?」
外地人聽了,就笑著說:「你們的脖子才有病呢,那叫大脖子病!你們有病不治,反而來譏笑我的脖子,豈不笑死人了!」
南岐人說:「我們全村人都是這樣的脖子,肥肥胖胖的,多好看啊!你掏錢請我們治,我們還不幹吶!」
不善於學習和與別人交流,閉關自守、孤陋寡聞會使人眼光短淺,盲目自大,甚至發展到黑白混淆、是非顛倒的地步。
⑶ 大脖子病是什麼
大脖子病的學名是甲狀腺腫。 可分為兩類: 一、地方性甲狀腺腫 地方性甲狀腺腫是碘缺乏病 (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s , IDD) 。地方性甲狀腺腫的主要原因是碘缺乏,所以又稱為碘缺乏性甲狀腺腫,多見於山區和遠離海洋的地區。碘是甲狀腺合成甲狀腺激素的重要原料之一,碘缺乏時合成甲狀腺激素不足,反饋引起垂體分泌過量的 TSH促甲狀腺激素(thyrotropin,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 是腺垂體分泌的促進甲狀腺的生長和機能的激素。人類的TSH為一種糖蛋白,含211個氨基酸,糖類約占更多>> ,刺激甲狀腺增生肥大。甲狀腺在長期 TSH 刺激下出現增生或萎縮的區域、出血、纖維化和鈣化,也可出現自主性功能增高。長期的非毒性甲狀腺腫可以發展為毒性甲狀腺腫。 WHO 推薦的成年人每日碘攝入量為 150 μ g 。尿碘是監測碘營養水平的公認指標,尿碘中位數 (MUI)100~200 μ g/L 是最適當的碘營養狀態。一般用學齡兒童的尿碘值反映地區的碘營養狀態: MUI
⑷ 大脖子病是指缺乏什麼元素
通常所說的大脖子病是由於缺少碘所引起的,現在食鹽里都是加碘的鹽,還有就是海帶里富含碘……如果有大脖子的話最好不要病急亂投醫,應該去醫院查一下。
⑸ 甲亢和大脖子病有什麼區別
一般俗稱的「大脖子病」主要是指單純的甲狀腺腫 單純的甲狀腺腫,在臨床上又分為兩類,一類叫做地方性的甲狀腺腫,一類叫做散發性的甲狀腺腫,地方性的甲狀腺腫,主要是由於這些地區的土壤 ,或者水源裡面缺碘,是因為缺碘引起來的,這種情況的發病人群比較多,所以我們叫做地方性的甲狀腺腫,另外一種就是散發性的甲狀腺腫,像在城市裡面有的人發,有的人不發,這個就叫做散發性的。 大脖子病一半是由於缺碘而造成的/ 單純性甲狀腺腫發病機制 (一)激素代謝致甲狀腺腫 既往曾經認為某些因素使製造甲狀腺激素能力受到了抑制,與這些因素起作用的同時,促甲狀腺激素(TSH)過度分泌刺激,而使甲狀腺腫大,同時增強甲狀腺激素生物合成。而作為甲狀腺體積增大和功能活動增強的結果,最終激素的分泌率恢復正常,這時病人除表現甲狀腺腫大外,其代謝是正常的。然而,對大多數病人,並不能證實有外源性的致甲狀腺腫因素存在。亦有報告對單純甲狀腺腫患者測定血清TSH,發現彌漫性甲狀腺腫的血清TSH與無甲狀腺腫對照並無差異,它是甲狀腺自主性調節。然而這與上述的病因認識不相一致,從採用抑制劑量的甲狀腺激素治療後甲狀腺腫可以縮小來看,TSH是參與維持甲狀腺腫的。 在某些單純性甲狀腺腫病人血清中,存在一種「甲狀腺生長免疫球蛋白」(TGIs),類似TSH作用,可刺激甲狀腺增生腫大。 (二)缺碘或相對缺碘致甲狀腺腫 碘缺乏是臨床上甲狀腺腫的常見原因。盡管散發性無毒性甲狀腺腫與地方性甲狀腺腫不同,但碘攝入不足是促使散發性無毒性甲狀腺腫發生的主要因素。據甲狀腺腫患者131I吸收率的曲線觀察,妊娠期或青春期甲狀腺腫發生率最高。提示甲狀腺激素的合成量不能滿足機體需要量的增加,使其甲狀腺代償性腫大。這是散發性甲狀腺腫發生的最常見的原因。而且,生理上對甲狀腺激素需求增加,也能使其它原因的單純性甲狀腺腫於青春期或妊娠期症狀加重或明顯化。 (三)碘過多致甲狀腺腫 長期應用含碘葯物,可引起甲狀腺腫或甲狀腺功能減退,特別是原已有甲狀腺功能亢進經手術或131I治療後或橋本病患者,碘劑更易引發彌漫性甲狀腺腫或甲狀腺功能減退症。此可見於任何年齡,女性較男性發病率高。每日攝碘量18mg~1g,可在3~6個月發生甲狀腺腫,也有達3~5年後發生甲狀腺腫者。且甲狀腺功能減退症較早出現。一般停服碘劑後數周~數月甲狀腺腫可恢復正常。 母體在妊娠4個月應用碘劑可形成胎兒先天性甲狀腺腫;碘亦能從乳汁泌出,當母體碘劑過多可出現哺乳期嬰兒甲狀腺腫。 (四)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致甲狀腺腫 兒童期或少數青春期甲狀腺腫多為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血清中抗甲狀球蛋白抗體和抗微粒體抗體陽性。但亦有1/3為原因不明的單純性甲狀腺腫,而且甲狀腺抗體為陰性。但也有報告指出,結節性甲狀腺腫中少數伴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比地方性甲狀腺腫並發甲狀腺炎明顯增多。 (五)先天性甲狀腺激素合成障礙致甲狀腺腫 在甲狀腺激素合成過程中,任何一個步驟發生障礙都可產生甲狀腺功能減退症如克丁病或代償性甲狀腺功能增強後所致散發性甲狀腺腫,而不產生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由於此類散發性甲狀腺腫是先天性基因缺陷,可以在同一家族中發生單純性甲狀腺腫或同時伴克丁病。 (六)致甲狀腺腫物質引起 食物中含有致甲狀腺腫物質,如黃豆、白菜、核桃、被污染的水等可阻斷甲狀腺激素合成而引起甲狀腺腫。 葯物中硫脲類、對氨柳酸鹽、保泰松、他巴唑、甲亢平、硫脲嘧啶、硝酸鹽、硫氰酸鹽、過氯酸鹽,均能阻止甲狀腺碘的攝取,阻止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引起甲狀腺腫。
⑹ 什麼是大脖子病
甲狀腺腫大俗稱粗脖子病 甲狀腺腫大可分為彌漫性腫大天局部性腫大兩種,彌漫性腫大是指兩側甲狀腺均勻腫大,通常不是腫瘤,而局部性腫大往往是由於甲狀腺上長了腫瘤所致,因此,當發現自己的甲狀腺腫大後首先應判斷其形狀,特點。 甲狀腺疼痛的患者首先應判斷自己疼痛的程度。劇烈疼痛通常是由於各種甲狀腺炎症所致,如急性化膿性甲狀腺炎\亞急性甲狀腺炎,二者均須及時治療。輕微疼痛並不具有特殊的,因為多種甲狀腺疾病均可能引起此症狀,需通過正規檢查方能確診,所以最好及時就醫。 出現甲狀腺局部性腫大且伴輕度疼痛時,確實應警惕腫瘤的存在,但更應警惕的是,大多數甲狀腺腫瘤並不伴有疼痛,僅以局部腫大為表現,但可出現局部壓迫症狀。被確診為甲狀腺腫瘤後,患者也不必過度緊張,因為甲狀腺腫瘤有良,惡性之分。良性腫瘤佔大多數,包括甲狀腺腺瘤,囊腫,血管瘤天畸胎瘤等,這些腫瘤只有在突然破裂出血時才會引起疼痛,惡性者又稱甲狀腺癌,按細胞結構的不同呆分為乳頭狀腺癌,濾泡狀癌,髓樣癌和末分化癌等類型,其中只有惡性程度較高的末分休癌在生長迅速時較易引起局部脹痛。 甲狀腺腫大如何分度,甲亢的甲狀腺腫大有什麼特點? 甲狀腺位於頸部氣管前下方,外形輪廓模糊,難以辨認。在正常情況下,甲狀腺是既看不到又摸不著的。當甲狀腺重量超過35克時,望診能發現腺體的外形,有時尚可察覺結節,此時則表明甲狀腺已經腫大。但在顯著消瘦的病人中,甲狀腺體(尤其是峽部)比較突出,可被誤認為是甲狀腺腫大,須加註意。如作吞咽動作,可隨吞咽動作而上下移動,此可與頸前其他包塊作鑒別。 甲狀腺腫大的分度是評價甲狀腺疾病嚴重程度和觀察治療效果的一項重要指標。依據WHO的資料,將甲狀腺腫大分為: 0度:無甲狀腺腫大。 Ⅰa度:甲狀腺可捫及,頸部充分伸展時仍不可見到。 Ⅰb度:甲狀腺可捫及,頸部充分伸展時可見到。 Ⅱ度:頸在正常位置時甲狀腺可見到。 Ⅲ度:甲狀腺明顯腫大,一定距離處可見到。 甲狀腺腫大、甲狀腺眼征、局限性粘液性水腫是甲亢患者的三大特徵性表現。臨床上大約有90%的甲亢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甲狀腺腫大,多呈彌漫性對稱性腫大,表現為光滑、質軟、有彈性、無觸痛,可隨吞咽動作上下移動。腫大程度與病情輕重無明顯關系。由於正常情況下右葉較左葉大,因此有些患者也可見甲狀腺腫大不對稱。由於甲狀腺血管擴張、血流量增加,約有50%的患者可觸及震顫,70%的患者在左右葉上下極可聞及連續性血管雜音,收縮期明顯增強,且雜音不伴隨頭部左右扭轉減弱或消失,為診斷本病的重要體征。如在頸部聽到靜脈嗡嗡音,頭部左右扭動時即消失或減弱,則屬正常。極少數甲狀腺位於胸骨後縱隔內者,需藉助同位素及X線檢查來確定診斷。 甲狀腺腫大就是甲亢嗎? 甲狀腺腫大是絕大多數甲狀腺疾病的共同體征,但甲狀腺腫大並非都是甲亢。因為有大約10%的甲亢病人甲狀腺並不腫大,故而不能以甲狀腺是否腫大作為判斷甲亢的必備指標。臨床上常見引起甲狀腺腫大的疾病除甲亢外,尚有地方性甲狀腺腫大、青春期甲狀腺腫大、妊娠期甲狀腺腫大、甲狀腺腺瘤、癌性甲狀腺腫大、急性甲狀腺炎、亞急性非化膿性甲狀腺炎、慢性淋巴性甲狀腺炎、慢性侵襲性纖維性甲狀腺炎、甲狀腺結核、甲狀腺樹膠腫等甲狀腺炎性疾患均可以引起甲狀腺腫大,所以發現甲狀腺腫大,要到醫院請專科醫生診察,並作包括實驗檢查在內的相關檢查,以明確診斷,進而確定治療方案,爭取早日康復。
⑺ 什麼叫大脖子病
大脖子病也叫地方性甲狀腺腫,最常見的原因是碘缺乏,多見於山區或遠離海洋的地區。碘是甲狀腺合成甲狀腺激素重要的原料,如果碘缺乏,合成的甲狀腺激素就不夠了,就給腦垂體,就是內分泌中樞指揮部門信號,引起腦垂體分泌過多的促甲狀腺激素,就是促進甲狀腺工作的激素,刺激甲狀腺增生肥大。甲狀腺在長期的促甲狀腺激素的作用下、命令下,出現了增生等各種各樣的變化,甚至可以出現結節、甲狀腺腫。
通常情況下大脖子病沒有臨床表現,但是如果甲狀腺腫大得非常明顯,可以造成局部的壓迫。因為甲狀腺就在頸部,周圍有氣管、食道、聲道,會造成呼吸困難、吞咽困難、聲音嘶啞。做各種檢查,比如做甲狀腺激素的化驗一般是正常的,一般不需要特別地治療,主要是改善碘的營養狀態。如果腫大非常明顯有壓迫症狀,可能需要跟患者商量做手術。1996年通過食鹽加碘到現在將近有30年,通過這種方式,我國的地方性碘缺乏造成的甲狀腺腫得到了明顯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