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清明如何網上祭掃
網上祭拜是近年來才興起的一種全新的祭祀方式,相較於燒紙祭祀的破壞生態、鮮花祭祀的勞師動眾,網上祭拜可以完全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讓緬懷再無距離。家屬在家中通過電腦或手機就能完成留言追思、上傳照片、敬獻輓聯、奉上貢品等祭掃活動,並可讓這份追憶和哀思永寄時空、異域長存。
上歲數的人不方便長途顛簸,身在國外的很難到現場祭奠,網上祭拜這種便捷的方式,快捷滿足了大家祭奠逝去親人的心願。
「祭拜網」平台創辦於2006年,專為用戶提供以紀念館、墓園、家譜為基礎的專業網上祭拜服務和在線喪葬服務,精心打造全球先進的720°VR全景祭拜交互型紀念平台。
近年來,隨著大家文明意識的提升,健康、文明、綠色、低碳的祭掃觀念逐步樹立,在祭拜網上開設的個人紀念館已達數十萬座,「網上紀念」正悄然成為趨勢,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和認可。
Ⅱ 網上祭祀代表的意思是什麼網上祭祀如何祭祀呢
網上祭祀就是在互聯網上為逝者祭祀的方式,
祭祀方法:
1:先在中國祭奠網上注冊一個用戶;
2:建紀念館;
3:裝飾紀念館;
4:開始祭祀;
Ⅲ 網上祭祀的方式有哪些
全國大概有上萬家網路紀念館,而每一家網站的注冊都很簡單,和注冊博客用戶操作程序差不多,輸入用戶名之後接著設定密碼,僅簡單的幾個步驟就完成了。在一些祭祀網站建立紀念館需要支付一定的費用。「華夏祭祀網」就在申請網上紀念館時就有收費提示,15天的試用期內免費,升級為正式紀念館的建館費用一般為150元左右,以後每年還需交納幾十元的維護費。也有些祭祀網站,設計的比較人性化,像「天堂紀念網」注冊建館全是免費的,祭拜也可以完全免費,用戶可以選擇性消費。這樣設置還是能讓大多用戶接受。
Ⅳ 怎樣網上祭奠英烈
登錄國家公祭網進行線上祭奠
「國家公祭網」由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和新華網共同籌辦,包含中、英、日三種文字版本,於2014年7月6日正式上線。
2014年12月13日,「國家公祭網」還將增加俄、法、德、韓四種語言文字版本。
為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所有二戰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戰爭罪行,牢記侵略戰爭造成的深重災難,2014年2月底,中國決定將12月13日確定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這一符合國際慣例、順乎國內民意的決定,受到了國內外輿論的一致好評。2014年12月13日,第一次國家公祭將在南京舉行。
設立「國家公祭網」旨在進一步普及國家公祭相關知識,將對死難同胞的紀念常態化,方便全球華人及愛好和平的國際友好人士隨時隨地了解史料信息、悼念死難者,在提醒世人不忘歷史教訓的同時,進一步向世界傳遞國人反對戰爭、珍愛和平的理念。
公祭網設計以血紅、黑色與白色等三種色調為主,凸顯了對死難者的哀思與祭奠。網站已完成第一階段建設,根據對象的不同,中文版主要分為公祭資訊、海外公祭、在線公祭、公祭迴音、公祭教育、公祭知識和網上史料館等七大板塊。英文版和日文版均分為在線公祭、公祭資訊、公祭知識、論壇互動等四大板塊。
作為「國家公祭日」的重要依託,公祭網無論設計框架還是內容分類,均體現了權威性、即時性、學術性、國際性、知識性與互動性。權威性,即公祭網由新華網承建,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負責內容把關;即時性,即隨時發布相關新聞,並對重點新聞進行評論;學術性,即搜集整理各類以日軍侵華歷史、南京大屠殺歷史為主題的專家言論、名人觀點、學術論著等;國際性,即設計內容針對全球網民,既有多種文字版本,又按不同地區設立了公祭區域,如港澳台公祭、東南亞公祭、歐洲公祭、非洲公祭等;知識性,即公祭網本身承擔了國家公祭知識的普及功能,設有專門板塊介紹何為公祭、為何公祭等。
媒體報道,自國家公祭網上線以來,不少網友前去在線緬懷先烈,寄託哀思。截至2014年07月7日17時30分,網站上線不足兩天,已有505136人通過點燭、獻花、敲鍾等形式參與祭拜,發表祭文、詩詞、楹聯共1568篇。網路「國家公祭網」相關網頁1117萬多個,相關微博閱讀超30萬次。通過國家公祭網進行祭拜的網民數量一直在持續增加。
Ⅳ 怎樣在網上祭奠先烈
可以通過網上祭奠的方式進行祭奠先烈。網上祭奠就是通過互聯網這種網路新渠道來紀念已逝親人或好友的祭祀方式。在網上搜索一下就會有很多網上紀念館,每個都去體驗一下,總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
Ⅵ 網上祭掃怎麼操作呢
網上祭掃在故人居操作很簡單,只需要微信搜索故人居,第一步點擊創建紀念館,輸入逝者姓名或圖片即可創建成功;第二步系統自動跳轉到前台祭掃頁面,可以進行獻花,掃墓等操作。
官網有功能介紹故人居
Ⅶ 「網路祭掃」平台上線,在網上該如何祭掃
為積極應對當前疫情防控嚴峻形勢,減少人員聚集,多個地區殯葬服務機構已暫停現場祭掃服務,大力倡導居家文明祭掃、網上祭掃。為方便市民在疫情期間辦理相關事項,我市數字社會綜合應用平台「津心辦」會同市民政局貼心上線清明專區,方便您用文明祭奠方式緬懷親人。
青松翠柏低頭默哀,陣陣松濤輕輕祈禱。在代祭掃現場,哀樂奏響,全體參加人員默哀三分鍾,隨後濟南市章丘區民政局領導宣讀祭文,南陵園工作人員列隊前往園區,擦拭墓碑,懷著虔誠的心情向逝者敬獻鮮花並三鞠躬,為身在異地、異國的人士或行動不便的市民以及因疫情影響不能親臨現場祭掃的群眾祭掃。群眾可向公墓提出申請,由公墓工作人員通過擦拭墓碑、敬獻鮮花,按要求實時傳送圖片或視頻文檔等方式代為祭掃。
Ⅷ 清明節如何網上掃墓呢
很多公墓,只要買了墓地,就會附上「網上公墓」,專屬鏈接點開後,可以獻花,也可以寫字,甚至說話錄音。
逝者親屬可以在回憶網上注冊一個用戶,為逝者建立一個網頁。然後為逝者購買一套二維碼墓碑,後人只需用手機拍下二維碼即可訪問逝者網頁,了解逝者生前的詳細信息。這種二維碼與刊登逝者生前資料的網站相連接,弔唁者只要掃描一下墓碑左下角的方塊形二維碼。
手機屏幕上就會出現一個關於逝者生平、照片、視頻以及親友所致悼詞的網頁。若拜訪者有這個網頁的登錄密碼,還可以對上面的內容進行更新,如獻上自己的悼詞等。
若干年後還可以將逝者親屬的逝者紀念園進行關聯,通過某個逝者的紀念園可以訪問到其他逝者親屬的紀念園,建立強大的資料信息完整的網路族譜。
網上紀念館是紀念已逝親友、進行網上掃墓的平台與載體,紀念館中包含有祭文、留言等紀念功能,同時還有可以進行上香獻花等操作的高模擬網上陵園系統。在族譜錄紀念網創建紀念館既方便快捷,又完全免費。
意義
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漸走進我們的生活。這不僅發揚了重親情、重家庭、重孝道的傳統美德,更是我們釋放失去親人的痛苦和寄託哀思的平台。網上祭奠平台可把先人的文字資料及圖像和聲像資料永久保存下來,隨時隨地可讓先人的音容笑貌重現眼前,讓子孫萬代了解祖輩的光榮與夢想。
當失去親人時,我們會感到恐慌、孤單、無助,甚至有種想追隨逝者而去的沖動,給失去親人的朋友們提供了這樣一個平台,也讓眾多失去至親的朋友打消了這個念頭。網上祭奠這種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祭奠方式,可以滿足人們緬懷先人、寄託哀思的需要。
他們可以每天為遠在天堂的親人獻上鮮花、飯菜和衣物,並和他們訴說心裡話。同時,有這樣一個平台讓他們敞開心扉訴說,也減少了一些朋友因失去親人造成心理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