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問題 > 在網路上傳謠犯什麼法

在網路上傳謠犯什麼法

發布時間:2022-07-21 06:51:47

⑴ 傳播謠言屬於什麼違法行為


看具體情況定。一般傳謠屬於違法行為,如果是情節嚴重,針對不同類型的謠言,就可構成誹謗罪、誣告陷害罪、尋釁滋事罪、商品聲譽罪、編造並傳播證券、期貨交易虛假信息罪、以及編造、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罪。
對於網路上散布謠言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主要分為三種責任。1、民事責任;如果散布謠言侵犯了公民個人的名譽權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譽,依據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要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及賠償損失的責任2、行政責任:如果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或者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尚不構成犯罪的,要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等規定給予拘留、罰款等行政處罰。3、刑事責任;《刑法》規定,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律依據】:
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二十五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蝕性物質或者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三)揚言實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⑵ 散布謠言違反了什麼法律

法律分析:散布謠言是擾亂公共秩序的行為。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根據刑法規定,散布虛假消息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要追究刑事責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二十五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一)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二)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蝕性物質或者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三)揚言實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九十一條 聚眾擾亂車站、碼頭、民用航空站、商場、公園、影劇院、展覽會、運動場或者其他公共場所秩序,聚眾堵塞交通或者破壞交通秩序,抗拒、阻礙國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情節嚴重的,對首要分子,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編造爆炸威脅、生化威脅、放射威脅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編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二從建築物或者其他高空拋擲物品,情節嚴重的,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有前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⑶ 造謠傳謠行為屬於什麼違法行為

造謠傳謠行為屬於擾亂公共秩序的違法行為。 謠言有兩個要素:1、虛假、缺乏事實依據的信息;2、以公眾的正常思維水平和辨析能力難以辨別真偽。造謠是指通過個人想像,虛構事實,並通過各種途徑進行虛構信息散布。造謠和傳謠都是屬於違法犯罪的行為,造謠和傳謠情節嚴重的,就會構成刑事犯罪,涉及的罪名包括誹謗罪、尋釁滋事罪等。網上造謠情節嚴重的,可能構成誹謗罪或者誣告陷害罪。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條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通過信息網路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二十五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一)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二)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蝕性物質或者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三)揚言實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網路造謠罪認定
網路造謠罪認定有以下幾點:1、帶有誹謗、造謠意味,對當事人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同一條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過多數量達到500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500次以上的信息屬於網路造謠罪的范疇;2、由於信息內容和傳播途徑的廣泛,造成了當事人或者親屬精神失常、自殘、自殺等嚴重後果的,屬於網路造謠罪認定的范疇;3、在兩年內受到過誹謗罪行政處罰的,接著又誹謗他人的行為也被列為網路造謠罪認定的范疇;4、除了以上標准,其他一些嚴重的情節、情形也被定為誹謗罪成立。

⑷ 散布謠言構成什麼罪

刑事犯罪。
法律分析
對於網路上散布謠言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主要分為三種責任。1、民事責任。如果散布謠言侵犯了公民個人的名譽權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譽,依據規定,要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及賠償損失的責任。2、行政責任。如果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或者公然侮辱別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別人的,尚不構成犯罪的,要依據治安管理處罰等規定給予拘留、罰款等行政處罰。3、刑事責任。如果散布謠言,構成犯罪的要依據規定追究刑事責任。所以說,若散布謠言,公安機關可以依據上述規定對行為人進行處罰,派出所會依據規定,用傳喚證對行為人進行傳喚、查證、處罰。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二十五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一)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二)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蝕性物質或者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三)揚言實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 三十二、 在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中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⑸ 網路造謠傳謠行為怎麼處罰

造謠傳謠行為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構成誹謗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一、網上造謠、傳謠、誹謗他人等行為要受罰
民事責任。散布謠言或者散布虛假信息侵害公民的名譽、榮譽,或者侵害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商業信譽的,應當按照《民法總則》、《民法通則》的規定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的法律責任。
2、行政責任。以其他方法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故意擾亂公共秩序,或者公開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尚不構成犯罪的,應當符合《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第二項、第三項的規定:公開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0人。他人以捏造事實誣告,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治安管理處罰的,可以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
3、刑事責任。《刑法》第246條規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二、造謠傳謠是否違法
我們應該根據傳播謠言和謠言的情況來判斷。
1.造成嚴重影響的,按誹謗罪追究刑事責任。
2.如果一個人被造謠、說壞話或名譽掃地,對方有權起訴侵犯名譽權。
3.他人以捏造事實誣告,意圖對他人進行刑事處罰,情節嚴重的,將觸犯誣告陷害罪。
法律依據】:《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 誹謗罪是指故意捏造並散布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⑹ 網路造謠傳謠行為將受到怎樣的處罰

您好,在網路造謠傳謠可能會受到最高十日的拘留,並處五百元罰款,情節嚴重違反刑法第291條,造成嚴重後果的,可能處最高七年有期徒刑。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一)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二)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蝕性物質或者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三)揚言實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刑法修正案(九)》在現行刑法第291條中增加,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希望上述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⑺ 網路散布謠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法律分析:對於網路上散布謠言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主要分為三種責任: 一是民事責任,即如果散布謠言侵犯了公民個人的名譽權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譽,要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及賠償損失的責任;二是行政責任,即如果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或者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尚不構成犯罪的,要受到拘留、罰款等行政處罰;三是刑事責任,即如果散布謠言,構成犯罪的要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條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⑻ 網上散布謠言屬於什麼違法行為

法律分析:對於網路上散布謠言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要看當事人的情節,主要分為三種責任:

1、民事責任:如果散布謠言侵犯了公民個人的名譽權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譽,依據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要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及賠償損失的責任。

2、行政責任:如果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或者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尚不構成犯罪的,要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等規定給予拘留、罰款等行政處罰。

3、刑事責任:如果散布謠言,構成犯罪的要依據《刑法》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九十一條 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⑼ 造謠傳謠行為怎麼處罰

造謠傳謠怎樣進行處罰,要依據造謠傳謠的情形而定,如果造成嚴重影響的,是可以按誹謗罪追究刑事責任的。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利用信息網路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一條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捏造事實誹謗他人」:

(一)捏造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在信息網路上散布,或者組織、指使人員在信息網路上散布的;

(二)將信息網路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內容篡改為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在信息網路上散布,或者組織、指使人員在信息網路上散布的;

明知是捏造的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在信息網路上散布,情節惡劣的,以「捏造事實誹謗他人」論。

第二條 利用信息網路誹謗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節嚴重」:

(一)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五百次以上的;

(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精神失常、自殘、自殺等嚴重後果的;

(三)二年內曾因誹謗受過行政處罰,又誹謗他人的;

(四)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閱讀全文

與在網路上傳謠犯什麼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安全犯罪電影 瀏覽:659
路由器手機可以上網電腦無網路 瀏覽:804
台式機不連接網路怎麼設置 瀏覽:31
網路亂舉報怎麼辦 瀏覽:114
休移動網路到家休怎麼收費 瀏覽:31
連接網路輸入密碼不能連接 瀏覽:680
中國廣電的網路是哪個國家的 瀏覽:128
網路安全與信息化ppt 瀏覽:189
美版蘋果6突然沒有4g網路 瀏覽:591
計算機網路信息安全方面的論文 瀏覽:130
網路代號自由時差怎麼算 瀏覽:775
網路40G等於多少M 瀏覽:703
網路手機卡內幕 瀏覽:398
網路商店中賣的應用如何下載 瀏覽:971
計算機網路專業在家可以干什麼賺錢 瀏覽:963
甘肅網路營銷方法 瀏覽:503
你們用什麼網路信號最好 瀏覽:762
網路上賣菜哪個平台好 瀏覽:395
固始移動網路寬頻套餐 瀏覽:91
網路查控程序是怎麼回事 瀏覽:828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