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互聯網的發明創始人是誰
博納斯·李被認為是世界互聯網的發明者。博納斯·李於1990年在歐洲核研究所任職期間發明了互聯網。互聯網路使得數以億計的人能夠利用浩瀚的網路資源。博納斯·李並沒有為自己的發明申請專利或是限制它的使用,而是無償地向公眾公開了他的發明成果,這也使得網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獲得發展。如果沒有博納斯·李的發明,也就沒有今天的「WWW」網址。互聯網可能還只是少數幾個計算機專家的特有領域。
㈡ 網路的創始人是誰
網路不是由誰創造出來的,是很多人智慧的結晶,若非要說是誰推出的Internet,那麼可能要算是ARPA(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署)他們推出了Internet的前身ARPANET,若真要放到哪個人身上,那就算是文特·瑟夫,因為他提出了Internet的核心協議TCP/IP。
㈢ 互聯網的創始人和他的簡介。
蒂姆·伯納斯·李(Tim Berners-Lee)爵士(1955年出生於英國)是萬維網的發明者,互聯網之父,英王功績勛章(OM)獲得者,不列顛帝國勛章(OBE)獲得者,英國皇家學會會員,英國皇家工程師學會會員,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1989年3月他正式提出萬維網的設想,1990年12月25日,他在日內瓦的歐洲粒子物理實驗室里開發出了世界上第一個網頁瀏覽器。他是關注萬維網發展的萬維網聯盟的創始人,並獲得世界多國授予的各個榮譽。他最傑出的成就,是免費把萬維網的構想推廣到全世界,讓萬維網科技獲得迅速的發展,深深改變了人類的生活面貌。
-----------------------------
中國互聯網創始人
錢天白教授:中國互聯網創始人
錢天白:中國Internet之父
1987年9月20日,錢天白教授發出我國第一封電子郵件「越過長城,通向世界」,揭開了中國人使用Internet的序幕。
1990年11月28日,錢天白教授代表中國正式在國際互聯網路信息中心(InterNIC)的前身DDN-NIC注冊登記了我國的頂級域名CN。
1994年5月21日,在錢天白教授和德國卡爾斯魯厄大學的協助下,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完成了中國國家頂級域名(CN)伺服器的設置,改變了中國的CN頂級域名伺服器一直放在國外的歷史。
1999年底,在跨入新世紀的時刻,中國的上網人數已經達到600萬人以上,上網對很多人來說已經不再是陌生的詞彙,成了一種時尚的生活方式,各種大大小小的網站如雨後春筍,Internet大潮真正排山倒海地湧向我們這個古老的國度,中國信息化建設的驚人速度令世界刮目相看。10年前又是什麼樣,沒有幾個人知道Internet為何許物,更別提上網體驗了。
在享受網路帶來的方便時,我們應該銘記一個人。是他,發出了我國第一封電子郵件,在Internet上喊出了中國人的聲音。是他,代表中國正式在國際互聯網路信息中心(InterNIC)的前身DDN-NIC注冊登記了我國的頂級域名CN,為中國在Internet上爭得了一席之地,使中國成為了Internet大家庭中的一員,並使得中國可以系統完善地規劃自己的信息網路。是他,領導完成了中國國家頂級域名(CN)伺服器的設置,改變了中國的CN頂級域名伺服器放在國外的歷史,從此,中國的互聯網開始迅速發展。他就是被譽為「中國第一上網人」,對Internet在我國的起步和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的我國Internet先驅者之一的錢天白教授。
國事
錢天白與Internet的淵源最早可追溯到70年代末,那時他赴德國為兵器工業部引進大型計算機,第一次聽說了Internet這個詞彙,這引起了他的關注。到了1987年,他參加了國際互聯網交流會,這是中國人的身影第一次出現在類似的國際會議上,令與會的歐美國家代表驚訝。從那以後,用他自己的話說,「也就綁在這個網路戰車上了」。
為了推廣Internet,錢天白可以說是不遺餘力。除了以上提到的三件輝煌大事以外,他還在國家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作為中科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客座研究員、CNNIC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務院信息辦安全專家組成員,他為CNNIC的籌備、運行、管理,我國第一個域名管理政策法規的制定以及我國信息網路的安全運行作出了重大貢獻。他主持建成了我國第一個在Internet中正式注冊並投入正常運行的CANET網路中心。作為我國在Internet中的代表,他負責國際國內網路互連的技術協調工作,同時致力於推動我國國家級科研教育計算機網的規劃建設工作。
在普及宣揚Internet概念上,錢天白起了不可忽視的作用。他首先身體力行,自電子郵件在中國首次開通以來,有數十個科技單位通過他的渠道收發電子郵件。從1987年開始,他去開國際會議並不是用傳真、信件來進行聯系,所有事項都是通過電子郵件進行,包括定旅館,包括會議注冊、報到等。每次出差,錢天白都會盡快與當地網路人取得聯系,共享網上信息。他白天的時間可以說是100%在網上,晚上也得有相當大的一部分時間,作為業余活動在網上跟蹤國外的先進技術、發展動態,來聯系網路界的朋友。
錢天白所做的大量無形工作是影響周圍的人。90年代以前,Internet的概念還不為人所知,錢天白費了很多口舌給領導、親戚、朋友、同學講述,在業界做了大量報告,一點點地做推廣工作。他事無巨細,甚至具體到影響身邊的人上網,在他的指導下上網的同學、同事、朋友就不在少數。
我們眼前的錢天白完全是一個英雄形象:振臂一呼,舉起了中國進軍Internet的大旗。
到了1996年的時候,很多的媒介、普通的人開始關註上網,他的心情高興得無以復加。他說,「我記得1987年在普林斯頓開會的時候,外國看不起中國:網路速度這么低,只有一個結點。但是我心裡想,有朝一日,中國也會向其他國家一樣,很快進入到信息化社會里頭去。現在到了1996年,看到在中國無論是在宣傳媒體還是周圍的各行各業都開始掀起網路熱,我當然很高興,因為覺得是我十年以來做的一個夢。」
夢實現了。令人扼腕痛惜的是,1998年5月,錢天白心臟病突發,過早地離開了他無比熱愛而又極其需要他繼續為之奮斗的網路事業,英年僅僅53歲。
錢天白在世的時候,就明確看到互聯網會使中國人的生活方式發生很大變化,但他預測時間不會是特別短,因為這里頭牽扯到我們要發展自己民族信息產業的問題。整個Internet是在美國的文化上發展起來的,對中國人來講並不是完全適應的,因為中國的文化背景和社會背景,必須有自己的民族文化,我們的信息網路應該是滿足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為中國的經濟發展服務。
可以告慰錢先生的是,在他去世之後不到兩年的時間里,中國的信息化進程超過了他的預測,互聯網已經開始影響到中國人的生活方式。而且可以肯定的是,盡管還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加速的進程已勢不可擋。
家事
在事業上取得輝煌成就的錢天白,並沒有忽視家庭生活,在家中,他同樣作得很成功,在父母的眼中,他是孝順的兒子;在妻子的眼中,他是有情有義的丈夫;在兄弟姐妹眼中,他是可親可敬的兄弟。
1969年,因為家庭成分不好,錢天白被發配到了東北遼陽一個盲人小工廠,才能沒法施展,但他並沒有怨天尤人,就此消沉,而是以「天生我材必有用,長風破浪會有時」自勉。
他還以此來勉勵弟弟妹妹們,不要虛度年華。他給大妹妹紅菱做了一個收音機,同時尋找各種各樣的英語教材,盡可能地為她自學英語創造條件。紅菱在他的影響與幫助下,在20多年裡,孜孜以求,從一個鄉村教師,成為無錫最好的中學里的最優秀的老師。這期間她當過全國勞動模範,獲得過五一勞動獎章,當選過全國人大代表。1969年,錢天白的七個兄弟姐妹天南海北,有的在西北,有的在東北,有的在蘇北,有的在安徽,錢天白時時掛念著他們,最不放心的是那時只有十五歲、正在長身體的小弟弟天洪,為了讓天洪不要過於勞累,他每個月從自己僅有的三十多元工資里,拿出十五元寄給天洪。
在錢天白的眼裡,愛,不僅僅是一種緣分,而且更是一種責任,為了照顧、呵護重病纏身的妻子,前前後後耗盡了他近20年的漫長歲月。婚後不久,他發現妻子患有重病,於是便開始了從北到南,又從南到北四處求醫問葯的旅程。多少年來,他用善良,用真誠的愛,用驚人的毅力和耐心,在盡一個丈夫的責任。1993年妻子去世後的三年裡,他還沉浸在深深的緬懷中,在妻子的遺像前不斷獻上哀思,一直到入土為安的那一天。
禍不單行,送走了妻子之後,父親又一病不起。五年裡,錢天白只要一有假期,就會立刻飛回老家無錫,對父母盡孝心。端屎、端尿、喂飯、翻身,伺候得細致周到,給年邁的父母送去寬慰,帶來歡樂。
錢天白生活中最大的陋習,就是喜歡抽煙,坐飛機旅行,先要問問能不能給他一個吸煙的座位,逛商店還沒走上幾步,就急急忙忙地跑出來,為的就是吸上一支煙。吸煙有害,對身體不好,道理他不是不明白,可是多少年來他思考,他工作,甚至休息,都離不了這支煙。
在品嘗了事業成功的喜悅之後,錢天白也留下了一絲遺憾,因為人生的許多樂趣,他還沒有得及享受。他與生俱來具有藝術細胞,曾定下過計劃,有朝一日一定要學會跳舞,唱歌,要練練書法和繪畫,甚至學學彈鋼琴,只可惜都還來不及實現。為了事業他舍棄了個人的享受。
㈣ 誰是互聯網的創始人
蒂姆·伯納斯·李(Tim Berners-Lee)爵士(1955年出生於英國)是萬維網的發明者,互聯網之父,英王功績勛章(OM)獲得者,不列顛帝國勛章(OBE)獲得者,英國皇家學會會員,英國皇家工程師學會會員,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1989年3月他正式提出萬維網的設想,1990年12月25日,他在日內瓦的歐洲粒子物理實驗室里開發出了世界上第一個網頁瀏覽器。他是關注萬維網發展的萬維網聯盟的創始人,並獲得世界多國授予的各個榮譽。他最傑出的成就,是免費把萬維網的構想推廣到全世界,讓萬維網科技獲得迅速的發展,深深改變了人類的生活面貌。
詳情 http://ke..com/view/1232221.htm
㈤ 互聯網的創始人是誰他的簡介是什麼
互聯網創始人:蒂姆·伯納斯·李(Tim Berners-Lee)
爵士(1955年出生於英國)是萬維網的發明者,互聯網之父,英王功績勛章(OM)獲得者,不列顛帝國勛章(OBE)獲得者,英國皇家學會會員,英國皇家工程師學會會員,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簡歷:1989年3月他正式提出萬維網的設想,1990年12月25日,他在日內瓦的歐洲粒子物理實驗室里開發出了世界上第一個網頁瀏覽器。他是關注萬維網發展的萬維網聯盟的創始人,並獲得世界多國授予的各個榮譽。他最傑出的成就,是免費把萬維網的構想推廣到全世界,讓萬維網科技獲得迅速的發展,深深改變了人類的生活面貌。
㈥ 互聯網的發明人創始人是誰
蒂姆·伯納斯-李
博納斯-李被認為是是世界互聯網的發明者。博納斯.李於1990年在歐洲核研究所任職期間發明了互聯網,互聯網路使得數以億計的人能夠利用浩瀚的網路資源。博納斯.李並沒有為自己的發明申請專利或是限制它的使用,而是無償地向公眾公開了他的發明成果,從而使網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獲得發展。如果沒有博納斯.李的發明,也就沒有今天的「WWW」網址。網際網路可能還只是少數幾個計算機專家的特有領域。
㈦ 開山鼻祖和創始人意思一樣嗎比如淘寶網開山鼻祖創始人馬雲,這個寫的對不對
不對
開山鼻祖的意思是一個流派或者技藝的開創者
馬雲只是淘寶的創始人
但是他不是電商的開創者,所以不能用開山鼻祖這個詞
㈧ 網路的創始人
七十年代的計算機網路
X.25 分組交換網:各國的電信部門建設運行
各種專用的網路體系結構:SNA,DNA
Internet 的前身ARPANET進行實驗運行
八十年代的計算機網路
標准化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OSI
區域網絡 LAN 技術空前發展
建成NSFNET,Internet 初具規模
九十年代的計算機網路
Internet空前發展
Web技術在Internet/Intranet 得到廣泛應用
其實說簡單點,就是美國大兵。
因為最開始的計算機聯網是美國軍方為抵抗蘇聯的核打擊而建立的ARPANET
㈨ 網路的創始人是誰
萬維網(亦作「網路」、「WWW」、「W3」,英文「Web」或「World Wide Web」),是一個資料空間。在這個空間中:一樣有用的事物,稱為一樣「資源」;並且由一個全域「統一資源標識符」(URL)標識。這些資源通過超文本傳輸協議(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傳送給使用者,而後者通過點擊鏈接來獲得資源。從另一個觀點來看,萬維網是一個透過網路存取的互連超文件(interlinked hypertext document)系統。萬維網聯盟(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簡稱W3C),又稱W3C理事會。1994年10月在擁有「世界理工大學之最」稱號的麻省理工學院(MIT)計算機科學實驗室成立。建立者是萬維網的發明者蒂姆、伯納斯-李。
萬維網常被當成網際網路的同義詞,不過其實萬維網是靠著網際網路運行的一項服務。
接下來的步驟是為所要訪問的網頁,向在那個IP地址工作的伺服器發送一個HTTP請求。在通常情況下,HTML文本、圖片和構成該網頁的一切其他文件很快會被逐一請求並發送回用戶。
網路瀏覽器接下來的工作是把HTML、CSS和其他接受到的文件所描述的內容,加上圖像、鏈接和其他必須的資源,顯示給用戶。這些就構成了你所看到的「網頁」。
[編輯本段]起源
1989年3月,伯納斯-李撰寫了《關於信息化管理的建議》一文,文中提及 ENQUIRE 並且描述了一個更加精巧的管理模型。1990年11月12日他和羅伯特·卡里奧(Robert Cailliau)合作提出了一個更加正式的關於萬維網的建議。。在1990年11月13日他在一台NeXT工作站上寫了第一個網頁以實現他文中的想法。
在那年的聖誕假期,伯納斯-李製作了要一個網路工作所必須的所有工具[6]:第一個萬維網瀏覽器(同時也是編輯器)和第一個網頁伺服器。
1991年8月6日,他在alt.hypertext新聞組上貼了萬維網項目簡介的文章。這一天也標志著網際網路上萬維網公共服務的首次亮相。
萬維網中至關重要的概念超文本起源於1960年代的幾個從前的項目。譬如泰德·尼爾森(Ted Nelson)的仙那都項目(Project Xana)和道格拉斯·英格巴特(Douglas Engelbart)的NLS。而這兩個項目的靈感都是來源於萬尼瓦爾·布希在其1945年的論文《和我們想得一樣》中為微縮膠片設計的「記憶延伸」(memex)系統。
蒂姆·伯納斯-李的另一個才華橫溢的突破是將超文本嫁接到網際網路上。在他的書《編織網路》中,他解釋說他曾一再向這兩種技術的使用者們建議它們的結合是可行的,但是卻沒有任何人響應他的建議,他最後只好自己解決了這個計劃。他發明了一個全球網路資源唯一認證的系統:統一資源標識符。
萬維網和其他超文本系統有很多不同之處:
* 萬維網上需要單項連接而不是雙向連接,這使得任何人可以在資源擁有者不作任何行動情況下鏈接該資源。和早期的網路系統相比,這一點對於減少實現網路伺服器和網路瀏覽器的困難至關重要,但它的副作用是產生了壞鏈的慢性問題。
* 萬維網不像某些應用軟體如HyperCard,它不是私有的,這使得伺服器和客戶端能夠獨立地發展和擴展,而不受許可限制。
1993年4月30日,歐洲核子研究組織宣布萬維網對任何人免費開放,並不收取任何費用。兩個月之後Gopher宣布不再免費,造成大量用戶從Gopher轉向萬維網。萬維網聯盟(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簡稱W3C),又稱W3C理事會。1994年10月在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實驗室成立。建立者是萬維網的發明者蒂姆·伯納斯-李。
世紀40年代以來人們就夢想能擁有一個世界性的信息庫。在這個資料庫中數據不僅能被全球的人們存取,而且應該能輕松地鏈接其它地方的信息,以便用戶可以方便快捷地獲得重要的信息。它引發了第五次信息革命。
㈩ 中國互聯網創始人先生是誰
中國互聯網創始人是錢天白。
錢天白是中國Internet之父,人們能夠享受到網路帶來的方便,實在是應該感謝錢天白教授的付出。事實上,錢教授之於中國網路事業,就等同於詹天佑之於中國的鐵路運輸事業。是他,發出了中國第一封電子郵件,從此揭開了中國人使用Internet的序幕;是他代表中國正式注冊登記了中國的頂級域名CN;是他,改變了中國的CN頂級域名伺服器放在國外的歷史,中國的互聯網才能迅速發展到繁榮局面。
錢天白於1945年出生江蘇無錫。大學,清華大學無線電系無線電技術專業。1979年初調至五機部計算站(中國兵器工業計算所的前身)。
1990年10月錢天白注冊登記中國頂級域名CN 。
1994年4月20日中國實現與互聯網的全功能連接,被國際上正式承認為有互聯網的國家。
1996年1月中國互聯網全國骨幹網建成並正式開通,開始提供服務。
中央電視台於1997 年 6 月 17 日在《東方時空》欄目《東方之子》版塊中播出了《計算機網路專家錢天白》的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