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快手怎麼投訴主播賣衣服不退不換怎麼投訴
法律分析:首先打開網路,搜索「快手」,選擇官網並進入。進入官網之後,在右上角通過投訴舉報選項,先記下快手官方給出的投訴舉報方式,有電話號碼和郵箱。如果快手解決的糾紛方式不能滿意,可以提起民事訴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十五條 消費者享有對商品和服務以及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進行監督的權利。
消費者有權檢舉、控告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和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中的違法失職行為,有權對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提出批評、建議。
2. 快手直播間退貨不給返錢怎麼辦
來源:鳳凰WEEKLY財經
首發:騰訊科技
作者:司雯雯
編輯:王畢強
一位電商推廣行業的從業者向稱,首飾類產品的直播銷售退貨率偏高,約為40%。為達到保底銷量,主播找刷單團隊下單,以拿到坑位費,刷單團隊在結算坑位費後組織退款。
「6·18」各大電商平台商戰正酣。從2019年「雙十一」開始,直播帶貨就已登堂入室,今年「6·18」則是直播帶貨全面「參戰」的一年。在直播帶貨一片繁榮的表象下,實則暗潮洶涌。
一番激烈的殺價後,直播間的一款產品價格從198元降至68元,還附送兩個贈品。主播聲嘶力竭,催促商家「別多話,就說賣不賣」,商家當場落淚,商量「給我五分鍾,再去爭取一下」。雙方僵持不久,鏈接上架,3000份產品在幾秒間售罄。
看起來皆大歡喜:消費者享受實惠,商家銷量大增,主播收獲傭金。但隱藏在熱鬧直播間的「套路」,卻讓不少商家和消費者不賺反虧。
2020年,直播帶貨躍為新風口。從攜程、格力等上市公司到個體小店,都不想錯過這股東風。據艾媒咨詢數據,2019年國內直播電商行業總規模為4338億元,預計2020年規模將翻一番,無數商家將真金白銀投進直播間。
但部分商家沒能站上風口,卻被直播間里的「坑」絆了跟頭。目前,主播帶貨的主要收入模式分為純坑位費、純傭金或傭金加坑位費三種模式,其中「傭金」指主播根據直播間銷售額抽取分成,銷量越高,分成越多;坑位費是主播介紹、宣傳商品的固定出場費。
為博取高收入,直播間造假屢見不鮮。支撐主播坑位費的高人氣可造假,粉絲、觀看人數、點贊、互動也可低價批量購買。有刷單團隊保證,真人粉絲每人每小時25元,可根據主播發言實現即時評論;看似成千上萬的備貨「秒清」,但銷量也可偽造,部分主播聘用刷單團隊先購買再退貨,有商家表示,「直播帶貨花了15萬元坑位費,最後退貨率達到90%」。貨壓在手裡,前後賠了30多萬元。
「直播帶貨的造假手段其實不新鮮,就像電視購物加網店刷單的套路。」王璐負責根據商家需求對接主播,見過不少主播虛報價格「割韭菜」,她覺得無奈,「這樣下去,沒人願意再找主播帶貨,大家都沒飯吃。」
01
有商家直播退貨率高達90%,抱怨「花錢買差評」
請主播帶貨兩個月後,李遠還在為退貨煩心。在直播間購買衣服的顧客申請退款,客服以「超出七天無理由退款日期」拒絕後,顧客語氣強硬,「不退不行,我們粉絲群里有那麼多人,說一句你的衣服有問題,大家都會來退,到時你損失更大」。
與主播的傭金早已結算,退貨意味著雙重損失:支付給主播的傭金無法追回,且需承擔退貨產生的運費、包裝等費用,每件衣服的損耗約為10元。但李遠不願冒險拒絕,擔心粉絲們集體退貨或差評,只好「認了」。
但高達90%的退貨率讓從事首飾生意的張明無法承受。2020年春節後,他眼見不少同行嘗試直播帶貨,因為疫情影響,自家生意慘淡,也試著聯系了一位粉絲數量約為500萬的主播,希望能沖些銷量。他沒期望掙太多錢,想著當做個廣告,提高店鋪權重,在搜索時位置靠前些。
經協商,雙方約定主播帶貨3天,每天坑位費5萬元,達到保底銷量後抽取傭金30%。三場直播下來,張明的首飾銷量猛增,他便迅速增加備貨,安排人手打包,並支付了主播15萬元費用。
但飆升的退貨申請讓他慌了神。直播結束三天後,訂單陸續發出,退貨申請卻紛至沓來,他統計發現,累計退貨率達到90%。據他與主播簽訂的帶貨協議,傭金根據實際成交訂單結算,結算時限為直播後7天,此期間內退貨、退款訂單視為無效訂單,主播無法獲得傭金。除部分結算期限為15天外,這也是行業內普遍適用的傭金結算規則。
「排除產品質量問題,有很大可能是主播為了賺取坑位費刷單了。」一位電商推廣行業的從業者向《鳳凰周刊》分析稱,首飾類產品的直播銷售退貨率偏高,約為40%。為達到保底銷量,主播找刷單團隊下單,以拿到坑位費,刷單團隊在結算坑位費後組織退款。
他計算道,假設每天保底銷售額為10萬元,主播當天可獲得的收益為5萬元坑位費及3萬元傭金,其中50%銷售額為主播刷單,加上自然退貨率40%,退貨率可能就達到90%。即使退貨後損失大部分傭金,但主播平均每日仍可獲得5萬元坑位費及3000元傭金,除去刷單費用,主播仍有不少利潤。
虧損的是商家。前後折騰下來,算上備貨、人工、運費、包裝等費用,張明非但沒沖上銷量,反而虧損了超過30萬元。
李遠被退貨的衣服已堆在倉庫兩年。第一次直播2小時,主播就售出4000多件服裝,守在直播間的李遠很是激動,緊急增加庫存,但50%的退貨率,讓售出的一半服裝輾轉一圈又回到倉庫。平日里,他的退貨率約為20%。
為了清庫存,他再次找到主播,氣氛同樣火爆,一周後,退貨情景同樣重演,他哭笑不得,「像是個惡性循環」。
兩次直播帶貨下來,退貨的女裝堆滿了倉庫。李遠算了算,賠了約70萬元,看到最近直播帶貨的火爆態勢,他卻下決心再也不找主播帶貨,「傷透心了」。
一位刷單人員的朋友圈顯示,業務涉及京東、淘寶、抖音、快手等平台。
02
人氣、訂單皆可刷,男粉1.5元,女粉3.5元,25元可買真人粉絲實時互動
刷單早已不是直播帶貨行業的秘密。上述電商推廣行業從業者形容,「有網店的地方,就有刷單。」
有刷單人員在視頻平台分享了自己的工作日常。當天,其任務之一是,通過某直播間鏈接進入快手小店,每人分別下100個訂單,完成後向上級匯報。他在視頻中說,「這是為了刷銷量,平時你看到銷量很高的產品,可能都是假的。」
刷單目的並非騙取傭金。據王璐介紹,目前,大部分主播帶貨時,傭金實行按照實際成交量結算的規則,多使用線上交易系統設置傭金比例,商家可實時看到所有訂單的成交狀態。每有一筆訂單被「確認收貨」時,主播才可收到該筆傭金。刷單再立即退款的訂單將被定義為「無效訂單」,主播無法拿到傭金。如果在超過傭金結算期限後再退款,刷單人員需挨個激活訂單或找客服申請,步驟復雜,操作費用也會很高。
「商家也不傻,刷單騙傭金基本行不通。」她表示,現在很少有商家直接按照直播間成交量付傭金,除非是對直播了解甚少的店家。
但部分主播卻通過刷訂單為帶貨「造勢」。王璐透露,刷單情況一直存在,在主播開播前期,觀眾的消費慾望未被調動起來,氣氛較冷清,為使產品看起來「搶手」,達到目標銷量,一些主播會找到專門的刷單團隊購買,「把直播間搞熱」。
動輒上百萬的觀看量、熱情回應的粉絲也可能只是拿錢辦事的「群演」。一位曾從事「直播間引流(吸引流量)」的人士坦言,當「放單員」和主播談好刷單價格後,會在微信或QQ群中下派任務,利用專門軟體,每人可操作幾百個粉絲賬號,設置某些固定回復,如「想買」「喜歡這款產品」等,進入指定直播間後點贊、評論。「假粉絲」賬號中,男性粉絲1.5元,女性粉絲3.5元,刷單員2個小時的收入約為400元。
一位刷單人員表示,真人粉絲每人每小時25元。
相較之下,真人粉絲的價格更昂貴。一位刷單從業者表示,抖音直播間人氣70元100個人在線3小時,快手直播間70元100個人在線4小時,如需真人互動,價格為每人每小時25元,可根據主播的話進行反應。其朋友圈顯示,京東店鋪粉絲及淘寶直播觀看量、粉絲服務均可提供。
刷粉絲、觀看量無法直接變現,但可能是主播抬高「坑位費」的手段。據新媒體行業研究機構克勞銳發布的《2020中國MCN行業發展研究白皮書》,品牌投放時主要考量紅人的過往數據表現,如粉絲契合度、互動活躍度及合作配合度。
王璐告訴《鳳凰周刊》,坑位費造假是目前大多數商家的「坑」。「相較傭金,坑位費是很不透明的,商家只能根據主播以往的數據表現來看,如粉絲量、觀看量、銷售量等。」擁有較高的粉絲量,主播可在與品牌協商時掌握更強的議價權,她曾遇到部分主播在報價時表示,因為「人紅」,「近期沒有坑位,加錢才能加塞播」。商家看中粉絲量和人氣,只能掏出錢袋。
03
部分主播「不靠譜」,小商家「不敢惹」,發朋友圈吐槽要屏蔽主播
為了躲開坑位費的坑,部分商家轉向選擇「純傭金」的主播。「粉絲數量比較多的主播通常有底氣報坑位費,但部分中小主播會以『純傭金』模式招攬商家。」一名電商推廣行業人員表示,「純傭金」模式不收取坑位費,按照銷量抽成,對商家來說,即便賣不出去或賣得少,自己也不用承擔太多成本,比較劃算。
但部分中小主播的帶貨表現,也讓商家感覺得不償失。
一位銷售衣物亮白粉的商家在公眾號「薑茶茶」上講述,其在與主播前期溝通時,說明產品只能用於白色衣物,但主播在直播時表示彩色衣服也可以使用。這時,已有不少顧客下單,「我們都震驚了」,其緊急聯系主播解釋,並建議購買錯的顧客退款。「有部分用戶可能沒聽到主播補充的內容,回家洗了衣服,於是我們非但沒賣出多少產品,還收獲了不少差評」。該商家感嘆。
「有的主播開始直播前都沒怎麼看過產品。」一位進入MCN機構不久的主播透露,很多同行會在直播帶貨時展示化妝品或食物的空盒子,以證明親身食用或體驗過,加強產品的說服力。然而,大多數主播並未使用過,所展示的其實是品牌方寄過來的空包裝。
「很少有小主播有耐心或時間好好試用,甚至口播時的文案也是由廠家提供的,主播對產品的實際了解非常有限,所以粉絲提問產品細節問題時,他們通常答不上來或敷衍著答,粉絲收到產品後覺得不符合描述,也拉高了退貨率」。她解釋說。
缺乏經驗或是主播帶貨能力不足的另一原因。《2020中國MCN行業發展研究白皮書》顯示,截至2020年3月,MCN機構突破2萬家,其中40.2%是在2020年進入電商直播領域。
但不論是「老手」主播,還是新玩家,幾乎都默認一條行業標准:商家提供的帶貨價格需為全網或全年最低。「能不能拿到最低價格,是粉絲評估主播能力的標尺,也是主播吸引粉絲的重要指標。」王璐反問,同樣一件衣服,別家主播賣100元,你只能拿到110元的價格,那粉絲為什麼還要看你的直播呢?
這進一步壓縮了小商家的利潤空間。李遠表示,在主播直播間,其每件外套定價156元,100萬的銷售額,成本約為80萬元,備貨成本遠高於網店,加上運費、包裝等,每件服裝的利潤為10元。如果找其他主播帶貨時,該外套的價格就不能高於156元,「相當於賠本賺吆喝了」。
盡管曾經「踩坑」,但不少小商家告訴《鳳凰周刊》,即使是十幾萬粉絲的主播,商家也不能「惹」,就算發朋友圈吐槽,也得先屏蔽主播們。他們顧慮的是,「萬一人家講幾句壞話,粉絲罵起來,別說提高銷量、打口碑了,單是差評就無法收拾,只能認栽了」。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姓名均為化名)
3. 快手直播買東西不給退怎麼辦
快手買東西不退貨可以去消費者協會投訴,要求退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法律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九條,消費者享有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的權利。消費者有權自主選擇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經營者,自主選擇商品品種或者服務方式,自主決定購買或者不購買任何一種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項服務。消費者在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時,有權進行比較、鑒別和挑選。
4. 在快手直播間買衣服商家退貨不給我退款快手裡投訴根本就沒用,我應該找誰維權
既然你是在直播軟體里買的東西,你想要維權的話可以去工商局投訴,只要去你當地的工商局投訴,說明商家退貨不退款,這樣就可以維護自身的權益。
5. 淘寶直播買的衣服不給退貨怎麼辦
淘寶正規的退貨流程如下:
1.提前與賣家溝通;
2.溝通完成後,在線申請退款退貨操作;3.申請後讓賣家及時在線同意並點擊確認退貨退款操作。退貨的過程中存在賣家
一般不同意原因有:1.錯過了七天無理由退貨時間,同時又錯過了15天售後服務時間;2.特殊定製產品,店鋪不給予退貨退款操作;3.因為買家原因,未出運費或是未扣除運費直接發到付件,這時賣家也是拒絕收貨並退貨的;4.買家寄回的貨不是訂單中的產品,賣家也會拒絕退貨退款處理的等。如沒有上述原因賣家收到貨拒絕退款,買家可以直接再次申請退款退貨操作同時邀請淘寶小二介入糾紛處理。建議買家再次申請退貨退款操作時,要把自己寄出的快遞單號與憑證一起拍照上傳到訂單中;在淘寶小二介入後,可以及時查看到明細並方便與賣家溝通協商處理。建議買家不要隨意拿無關緊要的憑證上傳,以防淘寶小二查明原因後,會將全款轉入賣家帳戶內,關閉糾紛處理
6. 抖音上買的衣服,不退錢,商家強詞奪理不退,怎麼辦
嗯,等於上買的衣服不退,檢查人家強詞奪理不退寶貝首先你的商家商量好,然後在投訴平台投訴一下,如果他這邊再不收,你可以打12315進行投訴。
7. 快手怎麼投訴主播不退不換怎麼投訴
然後我直接向他們索要發票,我意料中的不會給我,然後這就好辦了,我就直接告訴他們,不給我退我就告他們偷稅漏稅!並且我會去他們的直播間鬧!然後這個平台的工作人員傻的很,直接拒絕我了!然後我就上他們的直播間,說他們的產品不好,而且承諾的無理由退款最後沒退!直播間里有人就開始質疑了,然後他們慌了,這些沒良心的直接把我拉黑了,我進不去直播間自然也鬧不了,但是這個只是讓他們難受,起不了多大作用,然後我的下一批操作來了!
我在直播間找到他們的公司地址,他們的聯系電話,然後找到快遞包裹保留他們發貨的地址和證據,然後打他們公司所在地的市長熱線,12345投訴,他們沒有主動給我開發票,我索要他們也沒有給我,我投訴他們偷稅漏稅,首先說說告發他們偷稅漏稅的嚴重性,工商會介入查賬,發現確實是這樣,以他們現在直播間流量及銷售量,他們至少面臨幾十萬的罰款,還有補稅!
然後後面我就沒有管了,投訴幾個小時後,我接到了他們公司人員電話,從最開始的後台負責我這個事情的工作人員,到最後的主管,經理輪流打電話道歉,然後說給我家孩子買點東西算歉意,並且承諾相關人員進行開除,後面還有很多很多,我沒有接他們的招,原因有二,1.工作人員能這樣肯定是領導授權,現在給我說的就是把鍋都給員工背了,2,既然是領導授意,那即使告訴我開除員工我也看不到啊,就是一句話的問題!然後他們那兩天瘋狂的給我打了幾十個電話,我沒有接那邊都快瘋了,要不是因為疫情,我估計快要來我家了!不過最後的處理就是他們在平台上直接給我退款,然後買的十幾件衣服說不用退了,最後看他們態度還好,氣也消了,然後工商投訴撤銷了
最後說一句,根據消費法規定,消費者享有7天無理由退款的權益,吃虧了要懂得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8. 散打哥直播間買的衣服不給退錢怎麼舉報
直播間碼的衣服沒有保障,然後不退款,你可以找客服或者去工商局舉報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