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美國得州電網癱瘓,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位於美國中南部地區的得克薩斯州正在遭遇一場史無前例的冬季風暴襲擊,極端寒冷天氣造成該州嚴重交通中斷與電網癱瘓,致使當地民眾生活處境艱難。具體原因下面介紹一下:
三、恆功率發電機不是沒有出故障的時候,還是要查一下。另外滿負荷不等於過負荷,也得查。 所謂電力系統事故是指:電力系統設備故障或人員工作失誤,影響電能供應數量或質量並超過規定范圍的事件。引起電力系統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自然災害、設備缺陷、管理維護不當、檢修質量不好、外力破壞、運行方式不合理、繼電保護誤動作和人員工作失誤等等。報道稱,哈里斯縣在過去的24小時內,包括7名兒童在內的14人因此一氧化碳中毒,被送往醫院治療。而休斯頓市消防局也表示,目前休斯頓消防部門已經回應了56個火警電話和90多個一氧化碳中毒的報警電話。盡管目前電力部門正在緊急搶修電路,但根據美國公用事業追蹤網站PowerOutage的數據顯示,截至當地時間17日上午,得州仍有336萬人遭遇斷電。
Ⅱ 互聯網是美國人發明的,那麼美國人能控制互聯網嗎,或者能讓某個國家的網路癱瘓,如果他有這個能力那某個
你好,他沒有這個能力,雖然那些技術都是他們發明的,但是那些技術傳到了我們國家,我們的網站是我們自己建的,手機是我們自己造的。
Ⅲ 如果美國斷了中國的互聯網怎麼辦
現在各國經濟緊密聯系,中國的經濟受損對於美國經濟也沒有什麼好處。盡管中美之間存在利益沖突和一些摩擦,但是處於全局考慮美國也不會做這種事情。
中國在很多互聯網領域並不需要連接美國的伺服器就可以正常運行。而且我們都知道很多國家的網路都是獨立的,大多數國家為網路安全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對國家網路進行監控,防止惡意攻擊和其他互聯網犯罪行為,所以就算美國真的關了伺服器,我們還可以進行單機模式不受影響。
我國的科研人員已經設計出了可以很大程度替代美國根伺服器的模擬伺服器,相關的科研機構也一直在努力,相信成績一定不會令人失望的。
如今各國都在不斷的發展自己,不斷加強自身的科技和經濟實力,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美國想要獨大,或者是希望在某個領域控制其他國家,難度還是非常大的。
Ⅳ 大家覺得美國這一次受到疫情影響經濟會倒退嗎
最新數據顯示,美國一季度經濟出現萎縮,反映出美國經濟面臨的巨大壓力。由於遲遲未能遏制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不斷加劇的滯脹風險顯露出來,這正是美國經濟「帶病運行」的惡果。
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當地時間4月2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一季度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年化季環比初值為-1.4%,低於市場預期的1%,是自2020年4月份以來美國經濟最疲軟的一個季度。
事實上,疫情對美國經濟的影響依然無處不在。今年1月份奧密克戎變異株的傳播持續引爆疫情,而美國防疫措施不力,不願意麵對事實的「躺平」心態彌漫,導致感染人數激增,一些地區不得不重啟部分限制措施以遏制病毒傳播。美商務部也指出,奧密克戎變異株導致的新冠病例增加使得美國部分地區企業受到限制和中斷運作。
美國首都華盛頓拍攝的白宮。沈霆攝(新華社)
疫情對美國經濟的沖擊從未停歇,甚至在不斷加劇。雖然疫情暴發後美國推出超寬松政策救市,但卻引發了更大的問題。正如美聯儲臨時主席鮑威爾今年1月在美國國會的一場聽證會上所言,「沒有想到供應瓶頸如此頑固且改善進展緩慢,沒想到需求的強勁增長會如此專注於商品方面」。這番話暴露出美國政策的軟肋——除了推升股市指數和通脹數據之外,並沒有解決疫情暴露出的美國經濟結構性問題,尤其是供應鏈修復至今仍然只存在於各種樂觀的預期之中。供應鏈持續中斷、勞動力持續短缺及其導致的薪資增長,都給美國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成本壓力,進而影響到美國經濟有效增長。
GDP失速與高通脹並存,意味著美國滯脹風險越來越大。美國3月份平均時薪年化增長5.6%,但在通脹數據面前仍黯然失色。美國勞工部數據顯示,在能源和食品價格上漲的推動下,美國3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8.5%,創40年來新高。疫情起伏反復以及烏克蘭危機加劇了全球大宗商品供應緊張局面。不少專家擔憂,通脹有長期高位運行的可能。作為美國經濟引擎的消費數據也存隱憂。美國一季度個人消費支出增長2.7%,表面上看很強勁,但隨著通脹「高燒不退」以及政府支出逐步減少,消費者信心下降,二季度消費數據能否持續良好還存在不確定性。
為應對通脹,美聯儲正在加快收緊貨幣政策,這可能進一步遏制經濟增長。鮑威爾多次暗示,或在5月份議息會議上再次加息50個基點。然而,鮑威爾的強硬姿態打消不了市場的疑慮。目前市場對美國經濟前景分歧不斷增加,而衰退的跡象已顯端倪。今年以來美債收益率一路走高,10年期國債與2年期國債收益率在4月份出現倒掛,這通常被視為經濟衰退的先行信號,多家機構也在提示美國經濟的衰退風險。
美國華盛頓的美聯儲大樓。劉傑攝(新華社)
雖然警報聲頻頻響起,但從美方一些人的表態來看,依然沒有正視自身問題,不僅沒有在防疫與經濟發展之間做好平衡,順應經濟全球化等客觀規律,切實履行應盡的責任擔當,反而是頻頻「內病外治」,不斷試圖向全球轉嫁自身危機,這種做法既拖累全球經濟復甦進程,也無法讓美國真正擺脫滯脹噩夢。
Ⅳ 美國網路癱瘓是不是全世界的網路就都癱瘓了 現在 我門用的互聯網 還是 基於美國互聯網的基礎上嗎
不是的。。。。。
不過也差不多癱瘓一大半了。
.com等主要國際域名的伺服器是在美國的。到時候這些是無法解析的。
但如.cn這種域名是在國內的。
Ⅵ 如果全世界網路同時癱瘓,區塊鏈會崩潰嗎網路修好之後,區塊鏈還能恢復原樣嗎
會崩潰,也能修復,區塊鏈是多節點同步存儲的,只要節點數據沒全部損壞,就是安全的。
Ⅶ 中國沒根域名伺服器美國和中國開戰那麼中國網路是否癱瘓
不會。
域名伺服器在全世界有很多很多,只是根域名伺服器在美國而已。其他不是「根」的域名伺服器就到處都有了。因為域名伺服器可以有很多層級,根伺服器就是最頂級的,它掛掉了,底下的其他伺服器還在工作,你平時的上網需求也極少會查詢到根伺服器那裡去。因此,就算根域名伺服器掛掉,我們訪問國內的網站仍然是沒有任何問題的。訪問國外網站的話有些網站會無法訪問,有些仍然可以訪問。只有我們國內的所有域名伺服器都無法解析的網址,才會向國外的更高級別域名伺服器轉發查詢。這個時候才會有影響。
如果真的中美開戰,他們不可能拿這個來說事的。那根本嚇不到中國。
Ⅷ 美澳再現大面積「斷網」,網站癱瘓1小時,給民眾的生活造成了什麼影響
以前我們出門不用帶手機也能夠正常生活。下班之後我們不需要在手機上隨時待命,可以好好休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會在手機上和朋友交流而是相聚到一起,坐下來一起吃飯、聊天;那時候沒有手機,人和人的溝通雖然不夠及時,但是效率很高,一般不會產生什麼誤會。網路普及之後,幾乎每個人都有一台智能手機,上班的時候大多數辦公室職員也都需要使用電腦。無論是生活和工作現代人都離不開網路,即使乘坐地鐵、高鐵等交通工具也是如此,尤其在疫情不斷蔓延的情況下我們也需要用網路來掃碼,無法想像斷網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多大影響。
當人們過度依賴某事物的時候一旦出現故障就會對生活和工作造成嚴重影響,所以還是應該做兩手准備甚至採取多種應對措施。
Ⅸ 求一篇《計算機病毒論文》
【我試下 ,O(∩_∩)O~,還請多指教】
提綱
一,計算機病毒的產生(分為 1, 2 3 點,第二點分為1 2 3 4小點)
二,計算機病毒的特徵(分五小點a b c d e)
三,計算機病毒的種類(無害型,無危險型,危險型,非常危險型)
四,計算機病毒介紹(熊貓燒香,紅色代碼)
五,堅決抵制病毒,共創安全網路
《計算機病毒論文》
一,計算機病毒的產生
新的計算機病毒在世界范圍內不斷出現,傳播速度之快和擴散之廣,其原因決不是偶然的,除了與計算機應用環境等外部原因有關以外,主要是由計算機系統的內部原因所決定的
1.計算機系統自身的缺陷
計算機系統及其網路是一個結構龐大復雜的人機系統,分布地域廣,涉及的系統內部因素及環境復雜。這無論在物理上還是在使用環境上都難以嚴格地統一標准、協議、控制、管理和監督。
2.人為的因素
計算機病毒是一段人為製造的程序。可以認為,病毒由以下幾個原因產生:
①某些人為表現自己的聰明才智,自認為手段高明,編制了一些具有較高技巧,但破壞性不大的病毒;
②某些入偏離社會、法律或道德,以編制病毒來表示不滿;
③某些人因受挫折,存有瘋狂的報復心理,設計出一些破壞性極強的病毒,造成針對性的破壞;
④在美國等發達國家,計算機深入家庭,現在的青年一代被稱作「在計算機中泡大」的一代,他們了解計算機,以編制並廣泛傳播病毒程序為樂,他們非法進入網路,以破獲網路口令,竊取秘密資料為榮,這都給計算機系統帶來了不安定因素;
3.計算機法制不健全
各國現有的法律和規定大都是在計算機「病毒』尚未肆虐和泛濫之前制定的,所以法律和規定中「病毒」均沒有作為計算機犯罪而制定應有的處治條款,因此各國開始研究和制定或修走已有的計算機法規。
二,計算機病毒的特徵
(a) 自我復制的能力。它可以隱藏在合法程序內部,隨著人們的操作不斷地進行自我復制。
(b) 它具有潛在的破壞力。系統被病毒感染後,病毒一般不即時發作,而是潛藏在系統中,等條件成熟後,便會發作,給系統帶來嚴重的破壞。
(c) 它只能由人為編制而成。計算機病毒不可能隨機自然產生,也不可能由編程失誤造成。
(d) 它只能破壞系統程序,不可能損壞硬體設備。
(e) 它具有可傳染性,並藉助非法拷貝進行這種傳染。三,計算機病毒的種類
根據病毒破壞的能力可劃分為以下幾種:
無害型
除了傳染時減少磁碟的可用空間外,對系統沒有其它影響。
無危險型
這類病毒僅僅是減少內存、顯示圖像、發出聲音及同類音響。
危險型,這類病毒在計算機系統操作中造成嚴重的錯誤。
非常危險型
這類病毒刪除程序、破壞數據、清除系統內存區和操作系統中重要的信息。這些病毒對系統造成的危害,並不是本身的演算法中存在危險的調用,而是當它們傳染時會引起無法預料的和災難性的破壞。由病毒引起其它的程序產生的錯誤也會破壞文件和扇區,這些病毒也按照他們引起的破壞能力劃分。一些現在的無害型病毒也可能會對新版的DOS、Windows和其它操作系統造成破壞。例如:在早期的病毒中,有一個「Denzuk」病毒在360K磁碟上很好的工作,不會造成任何破壞,但是在後來的高密度軟盤上卻能引起大量的數據丟失。
下面著重介紹一兩種病毒。
【熊貓燒香】
其實是一種蠕蟲病毒的變種,而且是經過多次變種而來的。尼姆亞變種W(Worm.Nimaya.w),由於中毒電腦的可執行文件會出現「熊貓燒香」圖案,所以也被稱為「熊貓燒香」病毒。用戶電腦中毒後可能會出現藍屏、頻繁重啟以及系統硬碟中數據文件被破壞等現象。同時,該病毒的某些變種可以通過區域網進行傳播,進而感染區域網內所有計算機系統,最終導致企業區域網癱瘓,無法正常使用,它能感染系統中exe,com,pif,src,html,asp等文件,它還能中止大量的反病毒軟體進程並且會刪除擴展名為gho的文件,該文件是一系統備份工具GHOST的備份文件,使用戶的系統備份文件丟失。被感染的用戶系統中所有.exe可執行文件全部被改成熊貓舉著三根香的模樣。
病毒會刪除擴展名為gho的文件,使用戶無法使用ghost軟體恢復操作系統。「熊貓燒香」感染系統的.exe .com. f.src .html.asp文件,添加病毒網址,導致用戶一打開這些網頁文件,IE就會自動連接到指定的病毒網址中下載病毒。在硬碟各個分區下生成文件autorun.inf和setup.exe,可以通過U盤和移動硬碟等方式進行傳播,並且利用Windows系統的自動播放功能來運行,搜索硬碟中的.exe可執行文件並感染,感染後的文件圖標變成「熊貓燒香」圖案。「熊貓燒香」還可以通過共享文件夾、系統弱口令等多種方式進行傳播。該病毒會在中毒電腦中所有的網頁文件尾部添加病毒代碼。一些網站編輯人員的電腦如果被該病毒感染,上傳網頁到網站後,就會導致用戶瀏覽這些網站時也被病毒感染。據悉,多家著名網站已經遭到此類攻擊,而相繼被植入病毒。由於這些網站的瀏覽量非常大,致使「熊貓燒香」病毒的感染范圍非常廣,中毒企業和政府機構已經超過千家,其中不乏金融、稅務、能源等關繫到國計民生的重要單位。江蘇等地區成為「熊貓燒香」重災區。
這是中國近些年來,發生比較嚴重的一次蠕蟲病毒發作。影響較多公司,造成較大的損失。且對於一些疏於防範的用戶來說,該病毒導致較為嚴重的損失。
由於此病毒可以盜取用戶名與密碼,因此,帶有明顯的牟利目的。所以,作者才有可能將此病毒當作商品出售,與一般的病毒製作者只是自娛自樂、或顯示威力、或炫耀技術有很大的不同。
另,製作者李俊在被捕後,在公安的監視下,又在編寫解毒軟體。
紅色代碼 面對「美麗莎」、「愛蟲」等蠕蟲病毒,媒體曾經大喊「狼來了」,然而人們感覺好像什麼也沒有發生———但是這次確實是真實的。紅色代碼II是大規模破壞和信息丟失的一個開始,而這種程度是我們前所未見的。對於我們所依賴的互聯網結構而言,這是第一次重大的威脅—— 紅色代碼及其變異的危害
7月16日,首例紅色代碼病毒被發現,8月4日紅色代碼Ⅱ又被發現,它是原始紅色代碼蠕蟲的變異,這些蠕蟲病毒都是利用「緩存溢出」對其它網路伺服器進行傳播。紅色代碼及其變異紅色代碼Ⅰ和紅色代碼Ⅱ均是惡意程序,它們均可通過公用索引服務漏洞感染MicrosoftIISWeb伺服器,並試圖隨機繁殖到其它MicrosoftIIS伺服器上。最初原始的紅色代碼帶有一個有效負載曾致使美國白宮網站伺服器服務中斷。紅色代碼Ⅱ比原來的紅色代碼I危險得多,因為它安裝了通路可使任何人遠程接入伺服器並使用管理員許可權執行命令,且行蹤無法確定。紅色代碼Ⅱ帶有不同的有效負載,它允許黑客遠程監控網站伺服器。來自主要網路安全廠商———賽門鐵克公司的安全響應中心的全球請求救援信號表明,大量的網站伺服器(IIS)受到了感染。這進一步說明,紅色代碼Ⅱ的危害性很強。令人恐怖的是,人們還發現這種蠕蟲代碼程序如此成功:一旦受到感染,人們只需掃描計算機的80埠就能發現大量危及安全的文件包,而無需已公布的病毒列表。盡管紅色代碼的危害性令人恐懼,但仍未引起輿論的深層重視。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前一段時間媒體的報道並沒有深層剖析原始紅色代碼蠕蟲及其變異間的區別,媒體對報道這類病毒的深度也不夠,這可能會使用戶有一種已經安全的錯覺,使得他們集中精力對付紅色代碼變種的勁頭減弱,但是這種變異的危險性遠遠大於原始蠕蟲。如果用戶沒有對其WindowsNT或Windows2000伺服器進行完全評估,它們可能更容易被入侵,從而導致癱瘓。這些Web伺服器有良好的帶寬,我們可以想像分布的服務機構中斷會對帶寬造成多麼惡劣的影響。而且這些Web伺服器與其它重要的系統如信用卡交易伺服器和秘密文件等也有潛在的依賴關系,這將危及其它機器的安全。還要明確的是,一個易被紅色代碼攻擊的系統不一定是運行之中的IIS。客戶必須了解,當一個標准操作環境安裝網站伺服器時,微軟操作環境默認安裝,這一系統也因此容易受蠕蟲攻擊。除非用戶明確設定關掉此類服務,或命令不初始安裝IIS。測定一台伺服器是否容易被攻擊的唯一辦法是評估其是否安裝了IIS,假如是的話,最好採用修補方法或移開IIS予以補救。
紅色代碼可怕的原因揭秘
受紅色代碼Ⅱ感染的成百上千台機器都在互聯網上做過廣告,這使得黑客很容易就能得到大批受感染的機器名單,然後遠程登陸到這些機器上,得到一個命令提示符,隨後黑客便可在這些機器上任意執行所需命令了。此時,黑客極有可能利用這次機會來全面替代這些文件包。他們可能會使用自動錄入工具退出並安裝根源工具包(root包),發布拒絕服務代理到易感染紅色代碼的文件包,並對它們進行修改。實現這些非常簡單,紅色代碼Ⅱ文件包宣布它們是易於攻入的,黑客不需要非法進入,他只需遠程登錄該進程並獲得一個命令提示符,那麼他便可為所欲為。所有這些黑客都可以用自己的電腦就能幫他完成———不斷連接到存在安全隱患的文件包,安裝根源工具包,進行修改,然後轉向另一台機器。黑客可以堆積上千個根源文件包,每一個進程都是一個分布式的「拒絕服務」代理。一組300至500個分布式「拒絕服務」代理足以使一個大型互聯網站點癱瘓。通常情況會看到黑客每次可以攻擊10,000或更多的服務代理,這就意味著黑客可以使互聯網的主要部分如ISP、主要供應商和多重互聯網電子商務站點同時癱瘓。
由此可見,紅色代碼的真正危害在於單個流竄的黑客。拿暴動作為比喻,暴動中群眾的心理是,一旦暴動展開,都想參與進去,因為人們可以用他自己以往不能獨立採取的方式做想做的事情。有了紅色代碼Ⅱ蠕蟲病毒,黑客會更加厚顏無恥,他們可以對更多的機器直接取得控制,因為文件包已經是易於攻入的了,並且被紅色代碼Ⅱ蠕蟲病毒暴露在那裡,安裝根源工具包和擁有這些文件包也不再感覺是違背倫理的。總而言之,他們不用「破門而入」,只是「進入」而已。因為最艱苦的部分已經由蠕蟲病毒完成了。而對防範者而言,一般用戶都感覺旁若無人,因為我們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蠕蟲病毒上,而沒有放在到處流竄安裝root包的單個黑客上。可以說,面對「美麗莎」、「愛蟲」等蠕蟲病毒,媒體曾經大喊「狼來了」,然而什麼也沒有發生———但是這次確實是真實的。紅色代碼II是大規模破壞和信息丟失的一個開始,而這種破壞程度是我們前所未見的。這對於我們所依賴的互聯網結構而言,堪稱是第一次重大的打擊。
如何解除紅色代碼的武裝
現在,廣大的受害者都陷於未能對這些成百上千台機器進行修補而是進行操作系統重新安裝的尷尬境地。此時受害者還不知道自己的機器上運行著什麼。他們面臨的選擇只有兩種:要麼重新安裝操作系統並進行修補;要麼進行非常詳盡的分析並安裝補丁。但是是否我們肯定必須要這么做嗎?修補這些文件包需要花費多長的時間?這樣做的意義何在……這些問題煩之又煩。任何處身在互聯網環境中並享受服務的人都有責任採取合理的步驟來保護他們的系統,確保各種基礎設施的完好以及開銷的合理。網路安全專家賽門鐵克主張使用最佳實施方案作為控制風險的最有效途徑。這意味著您的系統要與一整套基於80-20規則被驗證後的系統設置保持統一。無論其是否通過最佳標準的審核,或是在實際設置過程中參照其它標准,每一個構造項目都會有一個業務成本。這也是80-20規則為何顯得格外重要的原因,因為它能夠識別一個系統所需的最重要轉變是什麼,比如說賽門鐵克的ESM最佳實施策略。它將著重審核最關鍵的能夠為您的安全投入帶來收益的系統設置。80-20規則對於信息安全十分適用,它強調了您系統中80%危及安全的問題有20%來自於您系統的不合理構造。用學術的語言來說,這意味著保證補丁的及時更新、消除不必要的服務,以及使用強大的密碼。對於消除紅色代碼病毒的舉措方面,安全廠商大都是在病毒發作後,才開始對其圍追堵截。與之相反的是只有賽門鐵克一家在2001年6月20日發布了EnterpriseSecu�rityManager(ESM)可對IIS弱點做風險管理,利用它可阻止紅色代碼蠕蟲。由於ESM的發布幾乎正是在紅色病毒被發現前一個月(在7/16/01),這使得ESM的用戶能夠在6月———紅色蠕蟲通過網路傳播之前就可以評估和修補他們的系統而最終逃過了一劫。紅色代碼只是互聯網威脅的一個開始,但是否每一次都能有廠商未雨綢繆推出最新產品,是否用戶都能對即將到來的重大威脅保持高度警惕而提前防範,這就需要用戶與廠商共同努力。
四,堅決抵制病毒,共創安全網路
自人類誕生的那一刻起,人類便擁有了一項本能的思想——慾望。起初,人類為了滿足自己的生存慾望,便殘殺了一些不屬於同類的生命;接著,人類在滿足自己生活的慾望後,便想著去建立自己的勢力、擁有自己的土地,從而引發了一場又一場的戰爭;人類在擁有了自己的土地和錢財後,便對身心上的享受產生了興趣,從而推進了科技的發展...隨著經濟的日益發展、科技取得的極大成就,人類在屬於自己的世界裡便開始得不到滿足,從而便創造了另一個空間——網路。
經歷過這個空間內的各種風雨,才漸漸感覺到文明、道德的重要,只有讓所有游覽者共同維護空間內的安寧,共同創造空間內的誠信,才能在滿足自己慾望的同時也促進社會的快速發展。網路文明,你我共創。
Ⅹ 全球網路癱瘓的損失
全球網路癱瘓一分鍾?
你只可能在杜撰的小說里看到這樣的情節。
幾乎所有的中大型數據中心、網路機房以及一些金融、政府等重要機構的機房都是配備UPS供電的,甚至是地下有自備發電機,所以全球同時斷電是不可能發生的。
而網路上,所有的核心網鏈路都是雙冗餘負載,所有鏈路同時斷開也是不大可能的,在現在這種時代,網路設備已經非常可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