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分析沉迷於網路游戲的青少年的心理
任何事物都有他的兩面性,要理性的觀察和分析事物,不要用片面的,偏激的眼光去看,帶有左傾的路線去批判一些事物,尤其是新生事物!不是所有的人都會沉迷網游的,網游也不是通通的不好。但是網游是死的,固定的程序,人的思維卻是活的,之所以有人沉迷與此是人的問題,不是網游的過。人要是自身生活目的不明確,自製能力差的話,就是沒有網游他也會沉迷於其它的。一概的說是網游在毒害青少年那隻是片面的認識,沒有從根本去深刻思考。 說到這里有人可能不禁要問了「那有的青少年沉迷網路游戲畢竟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啊,問題如何解決呢? 要想解決問題,首先要了解問題的內在。網路游戲是相對我們現實社會的又一個空間,是新興的又一種人類精神食糧。在這個空間里人們可以隨心所欲的干自己想乾的任何事,可以實現你在現實中實現不了的事或體會現實中體會不到的東西。能做到自我的實現,是馬斯諾理論的最高點,試問天下有幾人能在現實中做到呢?然而在網路中人們可以做到,這樣的誘惑力是任何人都無法抵擋的。 在網路中你可以不用顧慮任何現實中的空間,社會階層等因素的影響而去結交眾多朋友。在網路中你可以成為帥哥,可以成為美女,可以成為出色的商人,還可以成為一個傑出的軍事家,甚至可以成為一個國王;在網路中你可以體會到進進出出前呼後擁的明星感覺,可以體會到數十人甚至數千人戰斗的慘烈感覺,還可以體會到自己振臂一呼數千人響應的領袖感覺...試問現實中有幾人能做到?這就是網游的誘惑 。 這大概就是部分青少年沉迷與此的原因吧!但是我們一味的制止是行不通的,大禹治水在疏導而不在封堵,愚昧的制止,強迫封堵,只會造成與孩子之間更多的隔閡和不理解。社會,學校,家長首先要了解網路,認識網路,然後教導我們的青少年如何正確上網,如何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玩網路游戲,教孩子建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在游戲中得到學習和鍛煉,這樣孩子有了正確的指導後也就不會沉迷於其中了,而且通過這樣的指導學習的過程也增進了社會,學校,家長與孩子之間的心靈溝通,一舉兩得。 可有人又要說了,那得花費多少的人力物力啊?沒辦法啊,這也是一種教育,網路指導教育,是隨著時代發展的一個新型教育內容。就象我小時後在小學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三字經》里教導的「過馬路,走橫道,乘車船,要買票。...見師長,要敬禮,見同學,要問好....」這是八十年代的小學生在社會中的行為教育。到了現在,還是這樣的教育內容已經不夠了,網路是個虛擬的社會空間,我們要盡快完善青少年網路指導教育的內容,讓我們的孩子能正確的在這個虛擬的社會空間中活動,成長,這就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所在啊!
❷ 玩網路游戲的人的心態
現在網游已經成為中國年輕人的休閑方式之一,那麼,大家為什麼喜歡玩網游呢?為什麼在玩網游呢,今天,我就拿出中國人玩網游的五大原因,如果有不齊全的大家補充...
No.5:為了生存
在中國,有許多人玩網路游戲是為了生存.比如我們所說的ChineseFarmer和其他一些GM,游戲雜志的編輯這些人,帳號中介中心,等等.所以,不得不說,玩網路游戲已經成為許多人的謀生之道,而且,現在從事這個行業的人越來越多,行當也越來越多.對於這些人,我想沒必要有什麼批評或者蔑視.網路游戲,作為一個本來就是可以創造實際價值的游戲來講,出現這樣的一些人也屬於必然.
所佔比重:★☆☆☆☆
No.4:為了裝備
在中國的網遊玩家中,我們總是能遇到這樣一些人,為了裝備,榮譽而不惜犧牲一切,可謂是廢寢忘食.他們游戲的目的也就是為了裝備和榮譽,有的時候甚至已經把游戲最應該獲得的一種叫快樂的東西也一同拋在腦後了.在這里,我還是要奉勸這些人:游戲就是為了快樂的,不要在虛擬世界了追求太多,這樣,你會在現實社會中感到巨大的落差,而且,也會影響你的現實生活:)
所佔比重:★★☆☆☆
No.3:為了人際關系
如今,玩網路游戲的人越來越多.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網路游戲越來越吸引人,還有另一個原因我想就是有越來越多的玩家在邀請他們的朋友加入到這一行列中.所以,無論是新被邀請進來的,還是邀請別人進來的,這些人很多都是為了搞好人際關系.當然,還有一些就是在游戲中尋找GG,MM的也是為自己的現實中人際關系打基礎.所以,為了人際關系在玩網路游戲的人現在也不能算是少數.
所佔比重:★★☆☆☆
No.2:消磨時間
我想,這是很多人玩網路游戲的原因之一.大家總是有著許多的時間可以用來消磨,然而,許多網游的泡菜性正好可以幫大家無限的消磨時間.適當的消磨時間,沉浸在虛擬的快樂中是好的,這也是我非常喜歡的一種游戲心態.
所佔比重:★★★★☆
No.1:獲得樂趣
網路游戲,既然是游戲,樂趣就是他永恆的話題.所以,可以說大部分人玩網路游戲的目的還是為了獲得樂趣,當然,適當的獲得一些這個虛擬世界的樂趣是讓人心情很愉悅的,這也是最好的游戲心態.
所佔比重:★★★★
❸ 我應該以什麼樣的心態對待網路
我們身處於網路時代,不上網是不可能的
所以上網不算是壞事
我對上網這樣看:
1.網路給我們提供了海量的學習資料,所以我們應該多使用網路學習
但網路上有很多不好的東西,我們應該學會辨別
2.玩游戲能夠放鬆身心,並且能找到一種虛幻的成就感,所以我們可以適當的玩網路游戲
但網路游戲浪費錢、時間、精力。所以網路游戲只能作為一種放鬆的途徑,而不能沉溺於網路游戲
3.網路給我們提供一個很好的交友平台,我們可以加以利用
但網路詐騙也時有發生,所以我們應該時時提高警惕
同樣,不要利用網路做壞事
4,,雖然網路給我們帶來便利,但我們不能過分於依賴網路
那樣的話我們的存在意義也就不大了
5.電腦多少有些輻射,所以使用電腦的時間不應該持續過長
❹ 大學生沉迷網路游戲的原因與對策
網路,為當代大學生學習帶來了諸多便利,但同時也導致相當多的學生沉迷其中,難以自拔。
網路對大學生的思維方式、行為模式、身心健康、價值觀念和政治趨向等都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三、大學生沉迷網路的對策:
(1)加強大學生人格和能力的培養網路游戲成癮的大學生最迫切需要培養的是自製力、思考力、辨別力、選擇力,只有具備這些素質,大學生才能形成比較理智的思維判斷能力。確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和行為習慣,學會做人,學會思考,以健康人格抵禦來自網路的不良影響,棄劣擇優。
(2)學校要加強網路和心理健康教育。學校應加強教育與引導,開展各種形式的網路心理健康宣傳和教育,要給大學生開設網路心理課程,讓大學生了解基本的網路心理知識,預防常見的網路心理問題。
❺ 沉迷網路游戲是一種什麼情緒
其實游戲就是為了快樂,成功的感覺:升級了、任務完成了、打副本打過了、進一步,PK贏了、游戲技術提高了、成為游戲中的高手了等等。再加上有些游戲內容本身確實真的好玩。
其實游戲沒有錯,玩起來真的很開心。但是為什麼會沉迷呢?
因為游戲相當於一個虛擬小世界。玩起來本身就很開心,再加上裡面獲得成功感比現實要容易。人們往往覺得現實里獲得成功比較困難,麻煩,累。而在游戲里是那麼的爽,那麼的容易。
意志不堅定,自製力不強,的人往往就容易沉迷游戲。是一種暫時逃避現實的心態。
❻ 在網路游戲中花費幾萬甚至幾十萬元的玩家是什麼心理
在網路游戲中,確實有許多人充值幾萬,或者是幾十萬,其實這對於他們而言,是追求至高的境界,現實生活中,他們是一個強者,在游戲的世界也是如此。
其實我們可以換個角度思考問題,能夠充得起網游的,一般都是企業老闆,或者是富二代,他們希望在游戲的世界裡,能夠找尋到平衡。而且我們還可以思考一下,游戲中動輒幾十萬的人,現實生活中絕對不是普通人,在游戲的世界裡揮金如土,在現實生活中,想必也是如此。
當然,他們也有可能出售自己的賬號,不過這就另當別論了,在游戲中花費幾十萬的人,他們總是想追求更好的,而且他們認為,能用錢買的這個東西,這樣能夠節約很多時間,當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❼ 網路成癮的心理原因
一個孩子沉迷游戲網癮主要與以下幾方面相關:
一、個人原因
未成年人大腦發育尚未健全,判斷力和自控能力較差,在現實生活中遭遇學業、社交等挫折時,容易逃避現實,去網路游戲里呼朋喚友、稱王稱霸,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網路游戲有時候是一種社交方式,是融入群體的「通行證」,孩子們通過游戲與同伴建立友誼。
二、家庭原因
對於孩子游戲網癮更多的是缺家庭關心和必要的教育。
1、家庭關系不和睦
或是夫妻關系不和睦,家長的不良情緒容易傳遞給孩子;或是家長疏於溝通、陪伴,孩子長期缺少足夠的關愛和教導,影響心理健康和成長。
2、家庭教育觀念不一致
父母雙方對於游戲沒有達成一致觀點,一方認為游戲堅決不能玩,另一方認為玩一玩也沒關系。或是兩代人觀念不一致,父母要求嚴格,而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管得寬松,沒有給孩子立好一致的「規矩」。
三、社會原因
當前社會,主流觀點不鼓勵中學生玩電子游戲,但游戲產業繁榮發展,出於商業利益,一些游戲公司對預防青少年沉迷游戲的措施做得不充分。另一方面,社會普遍認為教育是唯一的出路,父母對孩子期望很高,各種補習班輪番上陣,孩子們面臨著巨大的學業壓力,可供解壓的方式比較少,壓力無法緩解的時候就容易去游戲中放鬆。
如何幫孩子30天戒除網癮,建立手機界限步驟如下:
第1周:家長要了解孩子沉迷網癮的5個演變階段,常用的7種戒除網癮方式是什麼,導致孩子沉迷手機網癮8大原因是什麼,再到如何與孩子簽訂使用手機約定,最後到孩子不交手機怎麼辦?先家長要了解整個過程。
第2周:家長要做好幫孩子建立手機界限時,孩子大吵大鬧發脾氣摔東西,威脅不寫作業,威脅不上學,威脅不吃飯,威脅離家出走,威脅跳樓等,我們家長的應對預防措施是什麼?家長不能打無把握的仗,否則就會容易發生悲劇。
第3周:家長開始幫孩子建立手機網路界限,這時最困難的就是孩子不同意,怎麼辦?也就是按前面2周我們做的准備去執行時,一定會有新的或突發問題,家長到底是堅持建立界限,還是因為孩子的大吵大鬧放棄了?這就是由家長的心向所決定了,同時也需要專業有經驗的老師指導與支持,只要能跨出這一步,就可培養成一個有規則感,界限感,自律的優秀孩子。
第4周、家長一定要幫孩子鞏固手機界限,幫孩子戒除網癮家長你不能簡單的堵,在建立手機界限同時,一定要引導孩子的學習目標,學習計劃,學習方法,學習動力,改善注意力,改善居家環境,改善親子關系,改善師生關系等,只要孩子找回學習的自信心,提升學習成績找到成就感,那孩子就不會再沉迷網癮了。
❽ 沉迷於網路游戲的人是什麼心理
還有就是壓力太大或者被父母打過或受過刺激,想找寄託或者報復。讓自己一味的沉迷於游戲之中。
❾ 青少年心理健康:為什麼會迷戀網路
網癮,早已不是個新鮮名詞。家長們最常問題之一,就是:「孩子現在沉迷於網路,我到底該怎麼辦?」
許多家長一直無法理解,網路到底有什麼好玩,為什麼孩子總是一上去就會流連忘返。事實上,心理學家們發現,網路之所以能讓孩子們沉迷其中,是因為這個年紀的孩子,恰好有些心理特性是可以通過網路得到滿足的,它們包括了——
1.認知需求: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往往對周遭的事物充滿好奇。而網路的便利和自由的特性恰好為他們提供了一個了解外部世界最好、最便捷的方式。網路上的信息量不僅龐大,內容也是豐富多彩,極大地滿足了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2.自我實現的需求:每個孩子都希望能發揮自己的潛能,喜歡得到別人的肯定,這就是所謂的「自我實現需求」。有些孩子在學校的成績不夠優秀,與夥伴相處得也不夠融洽,情緒上總是很低落缺乏自我實現的滿足感。而在他們玩網路游戲時,相對而言較容易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況且游戲輸了,可以自己作主,不斷地重復來過,生活中卻不能如此,這些都大大滿足了他們自我實現的需求。
3.人際交往的需求:有些孩子個性比較內向,不太善於和同學或夥伴相處,可在網上卻能交一大堆的朋友。原因就是網路具有可匿名性的特點,可以讓他們突破許多心理障礙,對著陌生人暢所欲言,彌補了他們現實生活中的交友不暢,也達成了情緒宣洩及交流的目的。
4.性心理滿足的需求:青春期的孩子正處於性心理懵懂的時期,對異性充滿了好奇。而我們國內在這方面的教育還有所保留,家長也總是談性色變,留給孩子很不好的心理暗示,結果反而更激發了他們的逆反心理和好奇心:「你們越不想讓我知道,我就偏要知道。」而網路在這方面的開放,恰好給青少年提供了一個便利的渠道,也滿足了他們了解性的需要,因而讓很多孩子沉溺其中。
此外,還有一些環境因素也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將孩子一步步「推」向網路。
首先,家庭的不和諧。研究發現,90%有網癮狀況的青少年都來自家庭緊張的環境。
當他們明顯感覺到家庭中親人的關系出了狀況時,為了逃避這個令人不快的環境,就會沉迷到網路之中,因為在網路的世界中,他們不需要面對父母的爭吵不休,甚至於肢體暴力等讓人不知所措的狀況。
第二,親子關系的障礙。當孩子覺得跟父母無法溝通,不被理解,或無法接受父母的教育方式時,因倍感壓力就會興起反抗的念頭。而當反抗失敗,心中積累了許多郁悶,這時網路對他們來說,就會是排解郁悶的一個渠道。
有一個16歲的網癮男孩就告訴我:「其實每天在家裡上網也很悶的,生活一成不變,十分無趣。可我會持續這樣做,父母越不讓我上網,我就越要這樣做,只有這個方式我才能躲開排山倒海的壓力,並且成功地氣到爸媽。」可以說,青少年上網是一種逃避,是他們緩和焦慮情緒的一種手段,是他們對現實的無望及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反抗失敗的一種補償。
第三,學習上遇到挫折。有些孩子在小學的時候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可升入重點中學之後,因為競爭加劇,成績就下滑了。原本自信滿滿的孩子,現在感到挫折不已,如果父母這時沒有及時地挺身而出,提供孩子情緒上的輔導和協助,孩子的自信就會一落千丈,而遁入網路世界中,去尋找成就感。
曾有位家長告訴我,他17歲的孩子,原來成績一直都很好,在升中學後無法適應巨大的競爭壓力,可在網路中他卻找到了滿足感,憑借自己的聰明,他現在可以在四五千人上線的網路游戲中排名第一、第二,表現非常優異。對他來說,在課堂中沒有辦法得到的成就感卻在網路中找到了,也使他更加不願再回到課堂。
第四,人際交往的受困。對青春期的孩子而言,贏得同伴的接納跟贊許是很重要的心理任務。有些孩子因為性格比較內向、孤僻,或外型不夠討好等因素,而無法在現實生活中完成與同學良好相處的任務。若還受到周圍同學一些玩笑式的嘲諷:「你太遜了,根本不配……」就容易逃避人際關系,躲到網路上去。
網路是孩子暫時的心靈避難所,孩子之所以沉迷網路,根源在於家庭功能的失調。所以只有父母親先改變與孩子的互動模式,建立一個與以往大不相同的家庭情緒氛圍,讓孩子能夠有足夠的情緒支撐力,願意回到現實生活當中來,才能讓孩子改變,並持之以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