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公安機關是怎麼抓網路上犯罪的人,怎樣鎖定罪犯的具體位置
有很多方法,公安機關有專門的技術偵察部門,通過電話,網路,信件,銀行帳號,親屬關系等都可以控制鎖定.這里只能說個大楷,具體情況是保密的.
法律分析
抓住犯罪嫌疑人。1,當事人因刑事案件被公安機關抓住後,公安機關會通知當事人家屬。2、至於具體的通知時間,要根據案件情況來定。根據法律規定,對犯罪嫌疑人在拘留前進行拘傳的時間最長為二十四小時。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通知的時間為48小時。拘留後,應當立即將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羈押,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除無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通知可能有礙偵查的情形以外,應當在拘留後二十四小時以內,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屬。有礙偵查的情形消失以後,應當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屬。很多時候人們說的被警察抓了,其實都是指被依法採取了刑事強制措施,但這個時候並不意味著就一定構成犯罪,需要被追究刑事責任。而除此之外,若是有違法行為,其實公安機關依照法律中的規定,也是可以對其進行拘留,這種時候也可以視為被警察抓了。
法律依據
《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
第七十四條 公安機關應當保障證人及其近親屬的安全。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第七十六條 公安機關依法決定不公開證人、鑒定人、被害人的真實姓名、住址、通訊方式和工作單位等個人信息的,可以在起訴意見書、詢問筆錄等法律文書、證據材料中使用化名等代替證人、鑒定人、被害人的個人信息。但是,應當另行書面說明使用化名的情況並標明密級,單獨成卷。
⑵ 如何給網警舉報網路犯罪
法律分析:可以通過網信辦的舉報中心網站進行舉報,或者撥打12020進行舉報,舉報時要注意提供相關證據材料,不能假舉報。。同時,也可以向當地的警方報案。警方受理案件,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二條 對立案材料的審查和處理立案的條件。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於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並且將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請復議。
⑶ 網路犯罪怎麼舉報
法律分析:發現網路犯罪可以向所在地的網路監察部門報案,或者在公安部的網路安全監察舉報網站舉報,也可以當地的公安機關報案。網路犯罪一般都是通過媒介間接與被害人進行聯系,因此在舉報網路犯罪時,需要注意保存證據以及相關的交易記錄,最好是有銀行的交易記錄,以及雙方的聯系方式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八十五條 違反國家規定,侵入國家事務、國防建設、尖端科學技術領域的計算機信息系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違反國家規定,侵入前款規定以外的計算機信息系統或者採用其他技術手段,獲取該計算機信息系統中存儲、處理或者傳輸的數據,或者對該計算機信息系統實施非法控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提供專門用於侵入、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的程序、工具,或者明知他人實施侵入、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的違法犯罪行為而為其提供程序、工具,情節嚴重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單位犯前三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款的規定處罰。
⑷ 治理網路犯罪需要怎麼做
10月16日,最高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檢察機關懲治計算機網路犯罪的情況並發布第九批指導性案例。,去年以來,全國檢察機關適用涉嫌非法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等7個罪名向法院提起公訴727件1568人,其中僅今年1月到9月,就有334件710人被提起公訴,同比分別上升82.5%和80.7%。值得警惕的是,當前計算機網路犯罪主體日趨年輕化、專業化,犯罪形式日趨隱蔽。
在昨天的新聞發布會上,相關人員提出了一些防範措施,比如,為防範網路詐騙,不可輕信「中大獎」、「低價購物」等誘惑性信息;為防範虛擬財產被盜,不打開可疑郵件和可疑網站;在辦理各類卡片、掃描二維碼、加入陌生WiFi網路、處理快遞信息、紙質機票車票以及其他含有個人信息的資料時,也要多留心,盡量通過加密、塗抹等方式對信息進行「變裝」來保護個人信息……然而,這些有效的防範指南還沒有成為每一個人的行為遵循。
今後相當長一段時期,計算機網路犯罪總量將會呈現持續上升態勢,有鑒於此,我們每個人也需要認真提升防範意識,不要在不知不覺間,把自己從一個計算機網路犯罪的潛在受害者變成了現實受害者。
希望大家都提高防範意識吧。
⑸ 如何防範網路犯罪
1. 注重對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自我,認識社會,樹立正確的人生方向,追求目標,增強大學生的公德意識。
2. 培養大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針對大學生心理發展不夠成熟的特點,學校要有意識地開展心理健康知識講座、開設心理咨詢服務。幫助大學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當前尤為重要的是:A) 引導大學生控制情緒,增強社會應變力,學會處理現實與願望的矛盾,學會自我調試,做事前理智思考。B) 注意引導大學生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大學生要放棄自卑心理,充滿信心地對待生活,能夠接納他人,使自己的心理處於輕松愉快之中。C) 注意引導大學生正確處理戀愛與性問題,指導大學生以嚴肅的態度對待愛情,正視戀愛關系,保持穩定的情緒及健康的心理。
3. 強化各方面教育,特別是法制教育,增強大學生法律意識,大學生應具備多種能力
學校要進行全面教育,針對大學生中許多人不知法、不懂法、有的甚至是法盲的現象,我們強調要強化法制教育,使大學生知法、懂法、守法,指導大學生正確理解權利與義務的關系,在履行義務的前提下,合法行使自己的權利,幫助大學生形成依法辦事、同違反憲法、法律以及破壞我果法制的行為斗爭的思想意識。
4 加強校園內的內部管理,及社會各部門的共同教育,共同管理
預防犯罪首先必須保證良好的校園生活環境,保證校園是一個學習知識的場所,切實抵制社會不良文化的進入。學校要關心學生的生活,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各項困難。對大學生的培養與教育,不單是學校的事,社會個部門也都負有重大責任
⑹ 怎樣舉報網路賭博
舉報網路賭博可以點擊網路違法犯罪舉報網站進行。情況緊急的,當事人可以直接撥打110報警電話進行舉報。非法在網上開設賭場的,構成開設賭場罪。聚眾賭博或者以賭博為業的,構成賭博罪。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零三條
以營利為目的,聚眾賭博或者以賭博為業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
開設賭場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組織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參與國(境)外賭博,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⑺ 如何打擊全球性網路犯罪
「網路犯罪已成為人類面臨的嚴峻威脅和挑戰,需要國際社會加強合作應對,包括制定全球性打擊網路犯罪法律文書。」4日,在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分論壇上,來自俄羅斯、南非等國家,以及聯合國、亞洲-非洲法律協商組織等機構的專家,共同討論協商促進打擊網路犯罪和網路恐怖主義國際合作、加強網路空間法治建設。
聯合國網路犯罪政府專家組主席、南非外交部聯合國司司長道克·馬夏巴尼表示,現在網路犯罪發展非常快,技術上也越來越復雜。而成員國之間還有爭議,只有國際合作,才能進一步解決網路犯罪跨國界問題。
⑻ 如何減少金融網路犯罪
1.明確網路金融內容
通過立法確定網路金融的概念,明確網路金融的范圍以及可能出現的外延,確定網路金融的運作規范、准入門檻與退出機制、監督責任單位與職責等問題,確保網路金融在法律規定范圍內開展業務活動。
2.明確網路金融犯罪界限
現行網路金融領域某些產業因立法技術限制,無法判斷罪與非罪的標准,各地間因理解、執法理念等問題可能會做出不同處理,既不利於刑法執行的統一性,同時也打擊了網路金融的正常發展。因此在立法中,應當明確網路金融犯罪界限,使得司法機關有法可依,亦為相關企業提供法律指引。
3.立法完善公民信息保護機制
網路金融犯罪中,有許多犯罪具有極強的針對性,如在銀行辦理過貸款的被害人會在貸款後收到網貸平台推送的鏈接網址或電話等。之所以對被害人的挑選極具針對性,很可能是由於被害人在進行正常金融活動過程中,個人信息被泄露導致。同時,由於這種針對性,會讓被害人放鬆警惕,誤以為此類違法平台具有合法性並進行借貸或投資行為。因此,需通過立法來維護個人信息,對相關行業從業單位及人員進行公民信息保密培訓,從源頭上控制公民信息的管理規范。
(二)建立健全地域間、部門間的協調機制
如前文所述,網路金融犯罪突破了地域限制,很可能犯罪嫌疑人在甲地、被害人在乙地。除地域問題外,在處理網路金融犯罪時還可能會涉及到工商、稅務、移動運營商等多方面,需要建立健全地域間、部門間的協調機制,預防、打擊網路金融犯罪,保護金融秩序。
1.建立健全政府機關內部協調機制
對網路金融犯罪進行預防、打擊,不僅需要公檢法等司法部門的合作,對其中可能涉及到的工商、稅務等監管部門亦有要求,各部門應當協調合作,對於正常的網路金融行為進行金融監管和引導,對於已構罪的網路金融犯罪活動及時將證據等移送司法部門進行處理。
2. 建立健全地域間各部門合作機制
網路金融犯罪的反地域性,對不同地域間的部門合作提出了新的挑戰。由於行政區域規劃等問題,造成地域間的部門合作需層層上報再層層向下傳達,溝通協調時間過長可能導致案件證據滅失、犯罪嫌疑人逃匿等情況發生,因此,只有建立健全完善高效的地域間合作機制,才能避免此人為因素對網路金融犯罪打擊造成干擾。
3. 建立健全司法機關與社會機構的合作機制
網路金融活動均需依託某一平台進行,這些平台上的數據對於偵破網路金融犯罪活動極其重要,這些平台大多數均由社會機構搭建。因此,建立健全司法機關與社會機構的合作機制,實現雙方業務對接,有利於偵查機關及時調取證據材料、掌握犯罪分子動向,有力打擊網路金融犯罪。
(三)堅持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與預防並重
此處所說的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特指對網路金融犯罪的處理。前文已述,網路金融是金融創新的新興事物,應抱持寬容的態度看待其發展。對於尚未造成嚴重後果的網路金融犯罪行為可以從輕處理,而對於明知性質惡劣,仍然從事犯罪活動且造成嚴重後果的,應當從重打擊,充分發揮法律的指引作用,運用寬嚴相濟的處理結果對網路金融犯罪活動進行震懾。
除對網路金融犯罪進行打擊外,還應當加強預防工作。通過政府部門協調,建立由政府金融部門、司法部門和公安部門共同聯合進行網路金融風險防範、監控、預警和控制的工作機制,充分掌握網路金融發展趨勢。同時上述各部門在處理網路金融犯罪活動過程中,應當及時對案件所涉手法進行總結提煉,提取其中最重要的預警信息,向公民進行披露宣傳常見犯罪手段、典型案例,使公民提高網路金融犯罪防範意識和能力。堅持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與預防並重,實現對網路金融犯罪的提前預防與精準打擊。
對於網路金融犯罪的防範不僅要由相關的政府部門做足功課。普通人更應提高自己的防範意識,管理好自己的財產。在選擇網路金融產品時應該注意金融產品的銷售者是否有相關的經營許可資質,通過正規的渠道購互聯網金融產品,切實的做好網路金融犯罪的防範。一旦受騙造成財產損失應及時報警並向律師咨詢。
⑼ 怎樣打擊網路犯罪,如何打擊網路犯罪
最新《刑法修正案九》於2016年11月1日正式實行,為打擊和遏制網路犯罪,刑法修正案九細化規定:規定了利用信息網路實施犯罪行為的細則;規定編造、傳播虛假信息的行為構成犯罪;關於網路信息犯罪舉證難的,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具體條文如下 :
一、規定了利用信息網路實施犯罪行為的細則
《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條之一 利用信息網路實施下列行為之一,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一)設立用於實施詐騙、傳授犯罪方法、製作或者銷售違禁物品、管制物品等違法犯罪活動的網站、通訊群組的;
(二)發布有關製作或者銷售毒品、槍支、淫穢物品等違禁物品、管制物品或者其他違法犯罪信息的;
(三)為實施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發布信息的。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有前兩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二百八十七條之二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路實施犯罪,為其犯罪提供互聯網接入、伺服器託管、網路存儲、通訊傳輸等技術支持,或者提供廣告推廣、支付結算等幫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有前兩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二、編造、傳播虛假信息的行為構成犯罪
《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第二款: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網路犯罪舉證難可由公安機關協助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三款:通過信息網路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⑽ 打擊新型網路犯罪有什麼有效的方法
可以用騰訊電腦管家查殺,全方位保護賬號安全,精確打擊木馬,瞬時查殺風險。電腦診所,針對日常電腦問題進行修復和處理,覆蓋問題范圍廣泛,快速搜索,智能匹配,一步一輕松解決電腦問題。實時全方位保護用戶電腦免受木馬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