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問題 > 為什麼不要在網路上搜索病情

為什麼不要在網路上搜索病情

發布時間:2022-07-08 08:08:53

㈠ 在百度上的問醫生咨詢是真的嗎

你好
隨著科技的進步,互聯網影響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改變了我們購物方式、出行方式、甚至是看病的方式。

我們不能否認,如今身處信息時代,許多人生病時的第一選擇不是去醫院,而是習慣性的打開搜索引擎,在網上查找相關疾病信息,希望通過網路找到能治癒我們病痛的好大夫。

因為網上獲取信息低成本、高效率的屬性,這種方式被大部分人接受,甚至鍾愛。

但網路是把雙刃劍,任何人都能夠在上面發布信息,因此我們有時候必須要有一顆戒備心,必要時還要練就一副火眼金睛,在找到有用信息的同時,還要能夠篩除出虛假的信息,網路咨詢醫生尤其如此,因為我們看不到醫生的模樣,聽不到他的聲音,甚至不知道他是否有行醫資格。

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些內幕和套路,幫你辨假識真。

帶你認識搜索引擎的醫療廣告排名體系

我們在搜索引擎上查閱信息都有一個習慣,一般搜索出來的結果我們都不會往後翻,只會看第一頁,因此排列越靠前的廣告,點擊率就越高,意味著他們付給搜索引擎的廣告費也就越高。

比如你選擇網路搜索疾病的話,排列靠前的幾個搜索結果都是醫院或者其他單位打的廣告。

簡單的說,是這些單位付給搜索引擎廣告費,然後搜索引擎將搜索的關鍵詞排列靠前,當你點開一個靠前的鏈接之後,會彈出一個對話框,上面有醫生免費給你聊天,幫助你解答問題。

那麼問題來了,他們付費在網路上推廣,而且價格不菲,然後免費給你解答問題,難道他們是做公益,吸引點擊量的嗎?當然不是,他們跟你聊天的目的就是拉你去他們醫院消費、或者讓你購買他們的產品。

因此,他們為了達成他們的目的是無所不用其極的。

他們跟你聊天的動機根本不單純,不要天真的以為他們是免費為你解答問題,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不僅如此,他們聊天還非常講究技巧。他們會像醫院里的醫生一樣,先問診,問清楚你是什麼病,都去哪裡看過,在這個過程中,其實他們一直都在尋找突破口——你最介意或者最在乎的事情。

舉幾個例子

比如說你得了比較嚴重的病,需要花費很多錢,而你又沒有,如果在聊天的過程中,被他們獲知這一信息,他們很快就會跟你說,我們醫院正在做疾病補助,像你這樣的情況可以申請到多少多少救助基金,不過補助名額非常搶手到現在已經不多了,你是否考慮申請一下。你一聽是否很心動?然後說那趕快給我申請,我在幾號會到你們醫院一趟。聊天到這里,其實你已經落入他的「圈套」了,而他們和你的聊天,也將作為成功案例在公司內部討論。等到你真的去醫院里,才發現,救助金只不過是一個噱頭,是他們拿來吸引你的誘餌而已。

再比如說,你是生活在醫療資源相對匱乏的小城市裡,得了比較嚴重的病,卻又找不到好的大夫,如果這一信息被他們獲知,他們會立刻向你推薦某某專家幾號在他們醫院會診,如果能幫你預約到專家號,你面對面的跟專家交流對治療疾病是很有幫助的。聽到這里你動心了,然後讓他們預約了所謂的專家號,之後你來到醫院才發現,原來並沒有什麼專家會診,給你會診的專家一年三百多天都在這個醫院里,專家會診也只是一個噱頭,一個誘餌。

還有一種套路,比如說你患上了一種慢性病,久治不愈,去正規的醫院也沒有很好的辦法,很痛苦。如果這一信息被他們獲知,他們會問你,你做過什麼什麼檢查沒有,(這種檢查你肯定沒有做過),然後你說沒有,他們會說你連檢查都沒有完善,怎麼能治好病呢,這么多年你的治療都不是對症治療,當然不會好了,只有完善檢查,對症下葯才會葯到病除。你心裡一想也對,檢查都沒有完善,彷彿又重新看到了希望。你會問,這種檢查在我們這邊能做嗎,他們會說,不可以,只有來我們醫院。為了治病你只好乖乖的去他們醫院。到了之後你會發現,這種檢查做不做都一樣,沒有什麼特別的作用。

上面這些都是這些「醫生們」的套路和技巧,通過聊天來尋找你的「痛點」,並且以此為突破口來一步步引導你到醫院來消費,或者購買他們的產品。

套路太多,你喊著要會農村?不行,農村路太滑,人心也復雜。只有自己學會識別虛假信息的能力,才不會上當受騙。

因此,選擇網上咨詢醫生的時候,要有「三看」。

一要看醫生有無執業醫師證。

執業醫師證是衛生局頒發的,證明醫生有行醫的資格,如果產生醫療糾紛,能夠追究到個人的有效憑證。

任何沒有醫師資格證的醫療行為都是違法的,也是不可信的。

二要看醫生的醫師資格證能否在國家衛計委網站上查詢得到。

醫師資格證都能在醫生注冊地或者國家衛計委網站上查詢得到,將醫生的醫師資格證放到網站上查一查是患者給醫生「驗明正身」的有效手段,更是保障網路醫療咨詢安全進行的必要步驟。

這里推薦一個醫患溝通平台,微信公眾號「唐仁健康幫手」平台里醫生全部展示醫師資格證編號,這是平台和醫生的誠意,可信度大大提高。

三要看醫生跟你聊天的動機是否純正。

如上文所說,若醫生聊天是為了拉你去醫院消費、或者購買他們的產品,那他說的話根本不可信,即使是戳中了我們的「痛點」也沒必要親身去驗證,因為這次聊天開始我們就知道對方圖謀不軌,如果再上當,豈不是太睿智了?
望採納祝你好運

㈡ 在網上問醫生有什麼影響嗎會不會泄露隱私會不會被找上,會不會被私自開葯

會泄露的
1 雖然你注冊的馬甲 或者你的ID是字母加數字,但是你跟醫生交流,就必須告訴人家你的姓名 年齡 身體感受 這些是醫生要知道的
2 但是 如果你不告訴對方後續的你的治療情況 對方是不知道的 包括開葯 也只是估計
建議還是去醫院請專業醫生去檢查 開葯
3 當然也會找上 比如給你發垃圾信息 推薦醫院 包括邀請你去xxx醫院治療

㈢ 在網上搜集身體症狀為什麼都說的那麼嚴重

因為Internet上的信息並不詳盡,並且有許多廣告欺騙消費者。網上幫我們熱情診斷病情的「專家」,都是群不懂醫學或一知半解只會誇大病情的高中生或部分中專生,基本上沒一個正經醫學畢業的。很多患者,往往因為這群人的語言真摯表達而抱有信任感,繼而隔天就到了這位「專家」所在的醫院里。但實際上,這群網上包裝好的名醫,只是為了騙空你口袋裡的錢財,因為他們都是有提成拿的。據了解,每位患者只要消費超過兩百塊錢,他們就能拿到一百元提成。有很多網上咨詢醫師,每個月能預約就診患者超30人,可拿提成大幾千。

在線與患者聊天時(這有助於分析疾病的位置),在其內部零件中被稱為「商務溝通」 ——,因為他們使用稱為「商務溝通」的群控咨詢軟體與多個患者聊天。同時以達到保留病人的目的。同時,應考慮到您不認為患者在電話上是冷還是熱。

另一種意見是,這是一種信息服務。它基於國家網路信息辦公室發布的《互聯網信息搜索服務管理規定》。在該規定中,商業搜索服務並未直接表徵為廣告,但要強調的是,互聯網信息搜索服務提供商提供付費搜索信息服務。

㈣ 你們在網上查過疾病嗎有沒有感覺越查越像

不得不說的是,我的確在網路上查詢過很多關於疾病的問題,有的時候自己身體某個部位不舒服就會上網上去查詢,畢竟現在是一個大數據的時代,任何東西都比較方便,而且有更多人為我們提供更多更好的經驗,但是每次查東西的時候總是感覺這種病情跟自己的情況非常的像,導致自己非常的慌張,下面就來說一說,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

除此之外,對於自己身體上面產生的一些細微的小變化,最好還是不要去網上查詢,避免給自己造成一些恐慌,可以去正規的醫療場所進行檢查,畢竟網上面的東西都是起到一些借鑒和輔助的作用想要得到正規的解決辦法,自然還是要去醫院在身體發生問題的時候,也要從自己的日常生活習慣上找出原因。

感謝各位的閱讀,此篇文章僅表達小編個人的看法,希望能夠給您帶來幫助,希望您能喜歡。

對此,您還有哪些看法?歡迎在下方進行評論。

㈤ 網上看病很可能會誤診,為什麼還是有很多人選擇發照片讓醫生診斷呢

有的人是不想去醫院,因為自己沒有時間,在網上看病比較方便,很多人認為如果網上醫生診斷為那種病情比較輕微的疾病的話,那他們就不用去大醫院了。而且成本也相對比較低一點,畢竟去醫院的話,醫生為了明確診斷,要開一些檢查去做才能明確。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現在大醫院人特別多,去看門診都要等好長時間,去其他患者少的醫院又不相信他們的技術,也不想耽誤時間去醫院,手機多好啊,足不出戶就可以向醫生打聽自己的病情。

㈥ 在百度上查病安全嗎

根本不靠譜

退一萬步就算是那些醫生和醫院的鏈接都是真的吧

因為有些你認為是的症狀在醫生看來根本就不是那麼一回事,需要面對面體查和做一定的檢驗才能確認。

比如突然嘴巴吐/咳/冒出一口血

不面對面細問外加檢查確定,醫生怎麼知道這口血是從消化道出血嘔出來的,還是從呼吸道出血咳出來的,還是從呼吸道出血跑到消化道之後又嘔出來的,還是消化道出血跑到呼吸道之後咳出來的,還是單純的口腔鼻腔出血?你自己判斷得出來嗎?畢竟網上咨詢醫生只能聽你自己的描述哦。

再退一步,視頻吧。

醫生怎麼知道患者說的是不是假話?醫生怎麼知道患者有沒有什麼遺漏和遺忘?醫生怎麼知道有沒有沒有表現出來的病?醫生怎麼知道你有沒有開濾鏡把皮膚顏色什麼的都修了個遍影響診斷了?

說白了上網咨詢頂多隻能做到問診的作用,而問診,體格檢查和實驗室影像學檢查三者是缺一不可,互相佐證的。連中醫都講究一個望聞問切相結合更何況西醫。

更何況網路連最基本的醫院醫生信息的真實性都保障不了。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無論遇到什麼問題,都喜歡去網路上尋找答案。

還記得以前很多時候慶幸有網路的存在,可以彌補自己偶爾的無知,但是現在的我,對網路是又愛又恨,一切的源頭是網路查病。

第一次是今年夏天,因為每天在空調下,鼻子很乾,流了好幾次鼻血,但是一開始都沒怎麼注意,然而吐痰的時候發現有血絲,嚇得不行,去網路說現在年輕人很多鼻咽癌啥的。另一天趕緊去醫院了,結果原來是鼻中隔偏曲造成的,喉嚨的血絲,是因為鼻子里一直在滲血,好吧,塗了紅黴素眼膏,不流血了。

第二次又是突然胃疼的厲害,開始也覺得沒什麼,因為自己吃太辣的小龍蝦,然後又加上熬夜,三餐不調,我以為的是這樣的,結果手賤又跑去網路,一查胃癌症狀啥的,瞬間又慌了,火急火燎的跑去醫院,醫生聽了我說的症狀,說沒事,就一點胃炎而已,吃點葯就會好了。好吧,又回去了,可是吃葯的第二天疼痛居然加劇了,嚇得不行,覺得醫生有可能誤診,又去網路,建議做胃鏡可以確診,好吧,結果這次就回老家了(來男朋友這里了,一個全新的城市,休息了幾個月沒有上班)。

和爸媽說,不行要做個全身體檢。火急火燎的回老家,馬上去醫院做了個胃鏡,醫生說沒事,就淺表性胃炎而已,吃葯堅持一個月就可以完全好了,後面注意不要吃太辣的,刺激的,飲食清淡點,調理調理就行,這么年輕呢,還說大部分人都有點胃炎,好吧,這下子總算放心了。

然後就是做常規的體檢了,什麼心肺,肝臟,血都抽了我三管子,跑了一天。結果一出來,自己看片子和單子上面的結論,覺得哪裡都有毛病,結果拿去給主治醫生看(我爸的朋友),說什麼毛病都沒有啊,可是我說,我心臟偶爾會悶痛,而且心電圖顯示我心臟跳動有點快啊,輕微缺血啊,主要是感覺心痛最近還頻繁了。又手賤的去網路,說心臟缺血是心肌炎,結果醫生沒辦法只能讓我再次做了個心肌炎的檢查,然後也是沒事。

㈦ 在網上查病,小毛病都會給你說成危及生命。太嚇人了。為什麼會這樣不嚇人不行嗎

網上查病是要把病情各種可能性都要描述了的,那麼很多嚴重的毛病就是從小症狀出現的,而且為了防範萬一真的信了網上說是小毛病,耽誤了病情,那就不要了,所以寧可將事情說的非常的嚴重。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不要在網路上搜索病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打開閑魚網路信號就差 瀏覽:724
網路wlan連接異常 瀏覽:63
店鋪加入了網路共享怎麼解除 瀏覽:978
電信網路電視如何連接 瀏覽:552
高鐵上怎麼登錄無線網路 瀏覽:42
pam網路安全 瀏覽:298
華為的wifi什麼網路都能用嗎 瀏覽:170
處方葯網路營銷方案 瀏覽:283
武穴網路營銷價格 瀏覽:935
哪個做表格的軟體可以不用網路 瀏覽:706
無線網卡怎麼刷新網路 瀏覽:696
修手機網路設置被改了怎麼改回來 瀏覽:333
網路電視vip怎麼開通 瀏覽:824
閑魚的網路測試在哪裡 瀏覽:371
網路交易被騙2950怎麼辦 瀏覽:714
廣電路由器如何設置網路參數 瀏覽:516
掌上大學網路共享 瀏覽:107
變電所網路通道異常正常 瀏覽:458
動車行駛時手機網路不好 瀏覽:231
注冊微信網路異常1009 瀏覽:236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