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強迫症是網路詞語嗎還是病
強迫症(OCD)屬於焦慮障礙的一種類型,是一組以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神經精神疾病,其特點為有意識的強迫和反強迫並存,一些毫無意義、甚至違背自己意願的想法或沖動反反復復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患者雖體驗到這些想法或沖動是來源於自身,極力抵抗,但始終無法控制,二者強烈的沖突使其感到巨大的焦慮和痛苦,影響學習工作、人際交往甚至生活起居。
B. 什麼是強迫症有什麼具體的症狀求解答
在談強迫症之前,先談一下強迫現象:幾乎所有的人可能都經歷過強迫現象:比如有時會有一首歌老在腦海里響起,或者出門後總在擔心屋門是否忘記鎖了?煤氣是不是沒關好?甚至會因此回家檢查。兒童、少年也會出現強迫現象,比如兒童在馬路上行走時,走4步必須跳1步才能繼續向前走等。可以說人人都可能會有強迫現象,如果一般來說這種強迫現象程度輕微,、持續時間短,不引起嚴重焦慮等情緒障礙的話,就是一種正常的表現。
強迫症是一組以強迫症狀(主要包括強迫觀念和強迫行為)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神經症。強迫症在臨床上並不少見,美國的一項調查顯示強迫症患病率大約為1%,1982年我國曾經做過一次12個地區的調查,結果顯示強迫症的患病率為0.3‰。實際上,這個數字遠遠低於實際的患病率。結合臨床實踐,估計國內的強迫症大約有500-1000萬,患病率約為5‰~10‰。80%的強迫症在25歲以前發病,男性比女性多。
臨床表現
多發人群
焦慮症與遺傳因素、個性特點、不良事件、應激因素等均有關系,尤其與患者的個性特點緊密相關,比如:過分追求完美、猶豫不決、謹小慎微、固執等,具備這些不良個性特徵容易患強迫症。
疾病症狀
強迫症狀一般包括:①強迫觀念 患者反復思考一些想法,比如懷疑、回憶、窮思竭慮等;②強迫行為 患者反復做一些沒有必要的行為,如反復檢查、反復洗手、反復計數以及儀式性動作等等。
強迫和焦慮就像一對雙胞胎一樣,強迫症患者往往會有明顯的焦慮症狀。
強迫症狀一般具有以下特徵:
1.患者明知強迫症狀不對但無法控制,因為一旦控制不去做,就會出現緊張,心慌等嚴重的焦慮表現,為了避免焦慮的發生,患者
只好去想、去做。這個特點稱之為有意識的自我強迫和反強迫。
2. 患者能夠意識到這種強迫的意識和沖動來自於自我,而不是來自於外界,是自己的想法。
新得病的強迫症患者一般都會有明顯的有意識的自我強迫和反強迫;如果患者患病時間較長,那麼他可能已經適應了這種強迫症狀,因此自我的強迫和反強迫變得不那麼強烈。這是診斷強迫症的關健點。因為從臨床上看的話,有一些不典型的強迫症患者,發病一段時間後出現了精神病性的症狀,診斷可能會因此被誤改為精神分裂症。因此,及時識別強迫症狀的特點,並加以合理的葯物治療,對患者的預後有很大的幫助。
還有一種廣義的強迫障礙介紹給大家了解一下,叫做強迫譜系障礙,這一類的疾病具有類似的特點:表現為反復出現的觀念和/或行為,症狀反復出現而且難以控制。包括:強迫型人格障礙,軀體變形障礙,疑病症,人格解體,進食障礙,沖動控制障礙,沖動控制障礙(拔毛癖),成癮行為(病理性賭博、強迫性性行為強迫性購物、網路成癮)
C. 信息強迫症纏上職場人,什麼是信息強迫症
信息強迫症纏上職場人,什麼是信息強迫症?
信息時代,通信工具帶來了方便,但也有許多人生活在大規模信息中,越來越多的人被困。信息痴迷 - 強制性是指迫使自己了解一些信息的人,害怕缺少信息。這是一個不確定性和不安全,當大量信息是,為了擁有有價值的信息,迫使自己不斷關注所有信息的收集,這是一個令人沮喪的心理疾病。它已成為辦公室工作人員的常見問題。
「信息強迫障礙」是在大量信息時產生的不確定性和不安全感。為了沒有有價值的信息,強迫自己不斷關注所有信息,這是一種簡單的延伸性心理疾病,目前已成為辦公大工人員的常見問題。我必須在我腦海中刷新一些時間幾個小時,否則會很不舒服。現在很多辦公室工作人員不僅喜歡瀏覽,收集信息,還要發布,交換信息,我覺得那裡沒有信息生活。一般而言,收集的信息是有意識地,在將來,作為消遣的對話,最擔心的是計算機網路失敗了,手機拖欠。一旦這將是焦慮,令人焦慮,由於缺少重要信息,始終擔心工作和生活的負面影響。
D. 網路上的強迫症是什麼
指導意見:
網路強迫症,顧名思義,就是每天無論有事沒事,都傾向於打開電腦,坐在顯示器前,或工作,或漫無目的地在網上閑逛。
E. 最近網上經常提到的什麼強迫症的頭像是什麼意思
就是一個頭像的右上角有一個紅色的點,點裡面寫上1。就和你QQ微信之類的收到消息之後,給你發消息的那個人頭像的右上角有一個紅色點里寫著1的標志一樣。如果你用了這個頭像,然後別人的回話列表裡正好有你,即使你並沒有給他發消息,別人看到了右上角的紅點也會覺得好像你給他發了消息一樣,就會把你的回話點開。當他發現沒有消息時就會很奇怪,幾次才會發現這是你的小把戲,你就成功耍到他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