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問題 > 中旗平台是什麼網路

中旗平台是什麼網路

發布時間:2022-06-29 18:00:45

『壹』 內蒙古的 旗 是什麼意思

旗,是中國行政區劃之一,行政區劃級別與市轄區、縣級市、縣、自治縣、自治旗、林區、特區相同,屬縣級行政區,由地級市、盟管轄,是內蒙古自治區獨有的縣級行政區。

旗為內蒙古自治區特有的縣級行政區,即行政地位與縣相同。清代初年,仿照滿洲的八旗制度在蒙古地區設立旗作為基層行政區,沿用至21世紀。

(1)中旗平台是什麼網路擴展閱讀:

大旗介紹——土默特左旗

地處內蒙古高原,北部為山地,屬陰山山脈中段之大青山中部。屬准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均溫6.3℃,年降水量400毫米。境內有大黑河、小黑河、什拉烏素河。礦藏有石棉、煤、黃金、石灰石、石墨等。

京包鐵路、110國道、209國道、103省道、G6京藏高速、S31呼准高速公路過境。紀念地有烏蘭夫故居、賈力更故居、萬家溝大青山抗日根據地紀念地。旅遊地有哈素海、喇嘛洞召、大青山森林公園。

『貳』 內蒙古52個旗的地名分別是什麼

不是52。是49:49個旗分別是:土默特左旗、土默特右旗、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陳巴爾虎旗、新巴爾虎左旗、新巴爾虎右旗、阿榮旗、科爾沁右翼前旗、科爾沁右翼中旗、扎賚特旗、科爾沁左翼中旗、科爾沁左翼後旗、庫倫旗、奈曼旗、扎魯特旗。

察哈爾右翼中旗、察哈爾右翼後旗、四子王旗、達拉特旗、准格爾旗、鄂托克前旗、鄂托克旗、杭錦旗、烏審旗、伊金霍洛旗、烏拉特前旗、烏拉特中旗、烏拉特後旗、杭錦後旗、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額濟納旗。




內蒙古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狀況

地貌:

全區基本上是一個高原型的地貌區,大部分地區海拔1000米以上。內蒙古高原是中國四大高原中的第二大高原。

氣候:

全區由於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影響,形成以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為主的復雜多樣的氣候。春季氣溫驟升。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內蒙古

『叄』 礦上出來的石頭裡面銀色的是黃金嗎

文 | 吳筱鳳
草原和什麼最配?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可謂草原最真實的CP。然而,踏上科爾沁那片沃土,這里打開了另外一個世界,它不是牛羊,不是牧馬而是萬畝良田。
科爾沁位於內蒙古東部,蒙古語意為「神箭手」,因成吉思汗的二兄弟哈撒爾得名,這里是哲理木十旗會盟之地,也是13歲就出嫁的孝庄皇後的娘家。
我的目的地——科爾沁右翼中旗,簡稱科右中旗。「旗」是一個行政區劃的別稱,相當於「縣」的意思。站在科右中旗杜爾基鎮一個嘎查(村莊)的高處,眼前打開是草原大米的畫卷。草原和大米成了這方水土裡一對更真實的CP。
正值農忙時節,農民播種的身影散落在「萬畝棋盤」上,綠色的禾苗連成一片。除了草原上凜冽的大風,似乎眼前的景象不是在塞北而是江南。
霍林河的福澤
草原上竟然能長出大米?
據《興安盟志》記載:1919年一部分朝鮮族農民來到扎賚特旗綽爾河下游巴岱鄉一帶種植水稻。1928年在洮兒河、歸流河一帶也有朝鮮族農民種植水稻。
而草原和大米是一對不為人熟知的CP。
不過,歷史的長河中碰撞出最綺麗的火花要數機緣巧合了。
曾經,游牧民族以飛禽走獸之肉和牛羊肉、奶製品為主要食物,清朝中期,有牧民種植少量的糜、稷,加工炒米。通常而言,水稻是南方的產物,而北方的天下則是玉米、小麥、土豆。因而,玉米、土豆等似乎才是草原上的絕配。這也是大多數人的印象。
因為,北方氣候多寒冷,無霜期短且缺乏水利設施,嚴格來講,是不適合水稻種植的。單從水稻積溫(生長周期累積起來的溫度叫積溫)這一條件就能說明問題。
如東北淪陷後那首悲憤的歌曲《松花江上》所唱的那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即便是東北的黑土地在相當長時間里並不種植水稻。
然而,奇跡就是這么出現了。
在19世紀中葉至東北淪陷之前,鴉片戰爭敲開國門,清政府逐漸放棄對東北地區的封禁,因而,朝鮮人便有機會進入圖們江及鴨綠江對岸的東北邊疆,而這些朝鮮移民有一個特長——耕種水田,具有豐富的水田農作經驗。
入華之後,朝鮮移民大膽地在一些漢農放棄的草甸地、葦塘地和窪地上開發稻田,克服重重困難,東北的土地上開始有了水稻的身影,是他們揭開了東北近現代水田開發史的序幕。
不得不佩服朝鮮人的開拓精神,尤其是東北的朝鮮人。
如今在市面上響當當的大米品牌,有來自松江流域有著「塞北江南」美譽的響水大米;人說「泰國香米出鳧水,中國香米出五常」的哈爾濱五常大米,以及松遼平原上的盤錦大米......
不過,在一眾的大米品牌中,草原大米——興安盟大米也是來自北方的一匹黑馬。
其實,從清朝末年到解放前有幾次朝鮮人從朝鮮半島遷入華的歷史,除大部分落戶到東北三省之外,也有一小部分機緣巧合來到興安大地,這是歷史上常見的民族融合。
朝鮮人民不僅把歌舞、辣白菜和辣椒醬帶了進來,他們最為擅長的水稻種植技術也跟隨而來。這就是科爾沁草原上配稻米的人和。
農業自古靠天吃飯。除了人和,更重要的還要有天時地利。
「霍林河是我們科右中旗的母親河。」筆者見過的科右中旗人都有如是感慨。草原大米的產生離不開霍林河的饋贈。
科右中旗地處松嫩平原、松遼平原和大興安嶺向科爾沁沙地過渡地帶,是三大地貌的結合部,由於優越的地利位置和生態環境,它得到自然眷顧也更多一些。美麗的霍林河宛如一條銀色的飄帶鑲嵌在美麗的科爾沁草原上綿延流淌,它淌過科右中旗的中部,潤澤這片將近科右中旗15%的土地,也就是今天所看到的霍林河沿岸平原。
稻米種植有幾大因素:品種、土質、水源及溫度。
科右中旗地處有著「黃金水道帶」之稱的北緯45度,屬中溫帶(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在這里,年平均氣溫5.6℃,無霜期120天,年降水量388毫米,季風條件豐富,農作物通風好,水稻病蟲害發病率也就低。
天時地利,因而這里有「盛開」了萬畝的水稻良田。
享受著霍林河的福澤,這里的人們紮根在這片草原肥沃的土地上,沿用著朝鮮移民流傳下來的方法和土地打交道。靠著最「原始」的慣性維持著生活。
5.6月份正是插秧的季節,農民們在土地上勞作,可以想像,在10月份豐收的季節,草原的風吹過,金黃色稻浪滾滾佛動的盛況,以及洋溢在農民臉上豐收喜悅。
位於科右中旗杜爾基鎮的興安盟大米標准示範基地
三個剪影
2011年科右中旗爆發了一次山洪。沙石流淹沒農田,莊家絕收,羊也被沖跑了。幾代人看天吃飯,王梅花眼裡看不到希望。雪上加霜的是,屋子裡的沙子堆了一米高,突如其來的災難似乎有些生無可戀。
盡管科爾沁的草原美景能夠讓人親臨「策馬奔騰,共享人世繁華」之境,但是,這里依然有著很現實的問題——貧窮。
1988年,科右中旗被定為國家級貧困縣,納為大興安嶺南麓集中連片特困片區,成為國家扶貧攻堅主戰場之一,也是中宣部對口幫扶對象。
王梅花所在的雙金嘎查(村莊)就是重點扶貧的對象之一,據雙金嘎查所在的鎮(杜爾基鎮)黨委書記金德曉介紹:杜爾基鎮的面積1143平方公里,總人口有22027人,原來建檔立卡貧困戶是646戶,1680人口,這幾年下來的脫貧攻堅主要任務是2020年脫貧縣摘帽。科右中旗2019年完成摘帽,目前在鞏固脫貧成果階段。
據地歌網了解,內蒙古人的生產方式以農牧結合為主,不過,在禁牧之後,當地人生活生產方式就更單一了。
杜爾基鎮脫貧的主要抓手是稻田。
在科右中旗有10萬畝稻田,其中一半以上集中在杜爾基鎮,霍林河流經杜爾基鎮47公里長,沿著霍林河兩岸,這里的稻田種植條件優越。
但是,科右中旗長時期以來保持著傳統的、分散的小農模式,農民靠天吃飯,自種自收,雖然能解決溫飽問題,但是可支配收入並不高。
很長時間以來,這里的農民80%、90%主要是針對國儲種植圓粒稻。國儲糧只能賣最初的稻穀,去年每斤收購價約在1.3元,每大畝收入能在一千塊錢左右,小畝算的話收入在六百多塊錢,盈利相當微薄。
脫貧必須要走市場化、產業化的道路。在當地也有一些農民也在做嘗試,他們依靠的方式是通過合作社來突進,毛督嘎查的巴特爾就是一個例子。
興安盟淘鄉甜小鮮米包裝出廠
今年44歲的巴特爾沒讀過書,從小就和土地打交道,他生活在草原上,用祖輩們傳下來的方式耕種土地。

從去年開始,巴特爾便想做一件不一樣的事情,那就是領導著一個十幾人的合作社分隊探索稻米品牌的市場化道路。
今年巴特爾合作社流轉過來的農田有1200畝,今年開始已經全部種植長粒水稻,按照綠色標准種植方式,其合作社每畝產能1200斤稻穀,大米的產出率是700斤,今年能夠產出8.4萬斤大米。
稻穀豐收之後,巴特爾採取的是代加工的方式來完成自己品牌的包裝和生產,這一過程的成本支出都由巴特爾承擔。不過,巴特爾告訴地歌網,銷售對他而言是一個不好解的問題。目前,他們的大米一般在興安盟當地賣,他去過一次沈陽,由於農忙這塊的推進就擱置了。
目前,巴特爾大學畢業的女兒在家裡幫父親申請大米的綠色標准認證。
透過巴特爾合作社其實暴露充分兩方面的問題:
一方面是由於這里農產品標准化生產體系尚未健全,產業化程度低。農戶在很長一段時間里盈利仍是一個攔路虎。
另一方面是農產品標准化的銷售體系不健全,從生產到銷售末端的鏈條冗餘、信息不對稱導致農戶的銷售難度大,同時品牌意識不高導致有產品、有品質卻無品牌,生產端附加值低。
巴特爾在電話里告訴筆者,只想讓家鄉的好東西走出去,給合作社的人掙點錢。
毫無疑問,巴特爾想做的事兒,其實科右中旗一家糧食加工企業二龍屯公司的薛利軍董事長一直堅持了很多年。
薛利軍曾經在中國農機系統上班,由於政策性下崗就選擇了下海。作為商人,尤其是20年代就開始下海的商人,在薛利軍的選擇中他完全有機會、有條件、有資源進軍房地產、礦產等好幾個賺錢的產業,然而,他最終還是選擇了農業,在他眼中,農業是本,這是一件有利千秋萬代的事情。
「兩袋米、兩頭牛,風風火火搞旅遊。」這是薛利軍一段時間以來帶領二龍屯推進農業產業化的探索。
目前,二龍屯公司業務板塊分為三部分,兩袋米,其中一袋是大米,一袋是玉米的規模化問題,繼而再推進旅遊體驗基地的項目。
據了解,在大米市場化方面,科右中旗規劃了30萬畝基地,每年以100萬畝的速度拓展。1萬畝水田帶領100戶農民,就有100戶產業,振興農村,產業振興相互反哺。實際上,這其實是在「公司+農戶」的產業化道路探索。
比如說一斤稻穀,國家現在是保護價1.3元,農民真正賣的是1.2元多一點,幾乎就是糧食的購置成本,如果每斤糧食能增收1-2毛錢,一旦規模上去之後,收益很容易看見。按照100畝的產量來算,一年的增收也有2.4萬元,這個數字足以沖擊年收入3000元的貧困線水平。
市場化、規模化需要二龍屯這樣的公司介入。不僅在生產上能夠提供較為有體系的鏈條,在對接市場上反應更加靈敏,更能夠推進標准和效率。更重要的是,企業能夠和資本緊密結合,能夠迅速響應政策的號召。
回頭看看,王梅花、巴特爾、薛利軍是科右中旗在「米事兒」上的三個剪影。
他們對土地有著天然的情感寄託,也在大米上有著一個共同的訴求——改變。讓草原大米能夠走出草原,讓世代的窮日子變好。
實際上,為科右中旗大米走出草原還有兩個「操心」的身影——政府和平台。
幫助重點貧困地區脫貧,讓農民增產增收,水稻從產到銷的市場化道路離不開政府、平台、企業、農民四大主體分工協作。
敖包下的數字科技
2018年10月,首批約320噸興安盟大米從科右中旗裝車發往成都、武漢、廣州等5個菜鳥倉,並由此分發到全國20萬的消費者手中,這個數量創造了興安盟大米線上的銷售記錄;
2018年雙11,興安盟大米首次登陸天貓,當天銷售16000件以上;
2018年12月,阿里巴巴舉辦的2018脫貧攻堅公益直播盛典活動上,興安盟大米作為主推產品,4個小時內,超1.6萬份大米被一搶而空;
截至2019年1月31日,興安盟大米已入駐阿里巴巴淘鄉甜官方旗艦店、天貓超市、天貓優品等渠道,累計11次參加聚劃算,累計銷售約400餘萬元,累計銷量約600噸,涉及2000多畝稻田;
......
這是阿里巴巴在科右中旗的助農軌跡,興安盟大米在淘寶平台上,由籍籍無名變成已初具影響力的內蒙古大米品牌。阿里電商平台在其中體現了強大的銷售勢能。
實際上,農產品上行是一個常提常新的話題,往往很多電商扶貧的項目走到最後也只是打「游擊戰」,當季節性的產品出現之後,立項目、拉隊伍在銷售端幫助農民把產品給銷售出去。這樣的操作往往治標不治本。
「電商扶貧其實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僅僅體現在銷售前端,它在後端涉及到生產、包裝、標品化、物流配送等多環節的問題。」科右中旗工信局副局長卜延春如是強調。
卜延春局長告訴地歌網電商扶貧是科右中旗政府的四大扶貧項目之一,在這個項目上他們已經摸索了4年。剛開始的時候他們自建網站,後來銷路沒打開,也曾經在各大電商平台推進過合作。
「電商其實是月級的變化,在這個路徑中能夠找到一條合適的道路太難了。」卜延春局長。
在中宣部的牽頭下,阿里巴巴的淘鄉甜數字農場有了落地興安盟的緣起。
去年9月,阿里巴巴大農業團隊與內蒙古興安盟科爾沁右翼中旗政府及當地企業簽訂合作協議,在當地包銷4萬畝優質水稻,通過阿里線上、線下全渠道銷售提升興安盟大米品牌,同時阿里脫貧基金將幫助當地鋪設農業IOT設施,打造全國首個數字農場,通過科技升級水稻種植方式。
阿里巴巴淘鄉甜數字農場興安盟大米標准示範基地
「淘鄉甜」是馬雲親自給取得名字,寄予了阿里農村項目極大的厚望。「做農業就是改變現狀,要農民、企業能夠在其中掙到錢。」這也是馬雲給阿里農產品上行項目最樸素的寄望。這就是淘鄉甜的初心。

具體到興安盟大米產地,阿里巴巴的數字農場將在「產-供-銷」全鏈路上進行數字化升級,所謂數字農場的全鏈路數字化升級,總結起來是產業鏈前、中、後端八個環節的數字化:耕 – 種 – 管 – 收 – 倉 – 工 – 貿 – 運。
數字農場直接從源頭管理興安盟大米的品質,讓當地農民能夠實現降本增效,最終能夠增收。
比如,在種方面阿里進行的是消費數據選種。消費數據包括: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分別喜歡什麼米,用戶人群集中在哪裡,把這些數據結合當地氣候,告訴興安盟農民應該種什麼品種。數據能夠很好地說明問題,興安盟以前種的國家儲備糧,國儲糧加工成大米後的市場價格是一斤1.8元-1.9元,現在阿里讓興安盟種的糧食是高端精品糧,這種大米在市面上的價格是一斤4.9元。
「比如選品為長粒香和稻花香,它要求積溫2500到2800。怎麼去追積溫,原來農戶可能就是看天定。現在的方式是,政府引導先進的技術進來,給你們蓋棚子,讓你們到大棚裡面去追積溫,把這個溫度弄回來。現在育秧都是用大棚的方式育秧。大棚育秧的方式有兩個好處,一,統一育秧,第二個,把積溫給追回來。」阿里巴巴大農業發展部高級運營專家章新光介紹說。
這個就是阿里淘鄉甜數字農場在技術上的幫扶。
農戶在布有數字化農業設備的田裡用機器插秧
前面提到的王梅花是阿里巴巴淘鄉甜數字項目的普惠的農民之一,她家目前種植有100畝土地,按照阿里數字農業的標准種植,有了數字的賦能,其在選品、種植管理等方面似乎多了一個「睿智」的指導老師。

只要把稻米種出來,其他產品化、市場化的問題就交給企業和平台。實際上,這就是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兒。
目前阿里淘鄉甜項目整合了零售通的100萬家店,大潤發350多家店,盒馬的店全覆蓋,此外還有聯華超市、三江超市等線下渠道,在線上還有覆蓋農村的農村淘寶。其中,興安盟大米在零售通已經覆蓋了大概1萬多家店,動銷率40%左右,去年年貨節開始,三天生產了32萬包米,阿里渠道一舉幫扶清空。
據地歌網了解,阿里大農業團隊在2018年幫扶了10個縣,今年的目標是幫扶24個縣。看到淘鄉甜數字農場的項目推進,筆者想起蒙古的敖包。
「敖包」翻譯成漢語叫土堆子。在遼闊的草原上人們用石頭堆成的道路和境界的標志,後來逐步演變成祭山神、路神和祈禱豐收、家人幸福平安的象徵。
敖包下的數字科技不也在指路嗎?
站在萬畝基地的觀景台下,風很大,敖包掛的經幡颯颯作響,阿里的數字採集溯源樁星星點點定格廣袤的田野上,看起來也像極了路標,在指路,指一條農產品上行的脫貧之路。
目前,科右中旗淘鄉甜的示範基地里的水稻種植已經穿上「數字化、市場化」的外衣,這里的農民開始拜託原來「傳統」種植的慣性,他們開始「未卜先知」,比如選什麼品種,施肥的量,防病蟲等。
這或許是擺脫完全靠「天」吃飯的傳統。
做農業要有敬畏
「做農業要有敬畏。」阿里巴巴大農業發展部高級運營專家章新光(花名土元)不止一次告訴地歌網。
土元個子不高,皮膚黝黑,雙手看起來也很粗糙,這大抵是經常遊走在各個項目的田間地頭,和土地親密接觸的原因。作為阿里巴巴淘鄉甜糧油米面項目的牽頭人之一,他有時候戲謔,做農業要成就必須「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阿里巴巴數字農場旨在推動農業產區實現「產-供-銷」全鏈路數字化升級
可以想像,一個農業項目的落地起碼需要四大主體之間高度的協同配合,政府的支持、企業的介入、農民的配合、平台的助力等,這其中必定涉及無數溝通、協調,讓資源調配能夠實現最大公約數。

中國13億人口有9億在農村,關於鄉村經濟的問題的解決方案曾經有過蘇南模式、烏鎮模式的探索。
然而,對於一輩子和土地打交道的農民,世代沿襲的慣性,改變需要跨越的是一條科技、市場、農業、農民之間的鴻溝,換言之是創新和守成的碰撞。
曾經看過一則媒體的報道,在三面被沙漠包圍的西北村莊,用最傳統的耕種方式,他們成為黃土地上「末代農業」的「守墓人」,換言之,他們也是被科技浪潮給日漸淹沒的「末代農業」的「守墓人」。
大城市裡待不住,而農村種地又不掙錢。
據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截至 2017 年我國有 2.87 億農民到城鎮務工,未來20年還將有5億農村人口要實現市民化,占農村總人口70%以上。據農業農村部固定觀察點對兩萬多戶農戶的觀察,我國務農一線的勞動力平均年齡在 53 歲左右,其中 60 歲以上的務農勞動力佔到 1/4。
這是一個十分現實的問題,更為嚴峻的是,在解決三農問題上的良性循環不易形成,它的可持續以及自主、自發性等尚待解決?
對「公司+農戶」的市場化改革,筆者一直有這么一個誤區。農民不聽政府的話?農民不想掙錢?
其實一切問題的根源都要從「人」說起。
在土元落地的項目有一個故事觸動了筆者。某種程度而言,淘鄉甜的新疆巴楚留香瓜已經成為「網紅瓜」,但各中曲折旁觀者不知。
要想一個農產品能夠在平台上賣必須在產品質量上能通關。有數字、有科技指導農民生產種植是好事兒,但是,農民們一是聽不懂,二是沒有聽話的沖動。那麼助農不就成了「單戀」了嗎?
當阿里農村項目到到來時,新疆瓜農一開始無動於衷。土元急了,想了一個更土的辦法,什麼大道理放一邊,要求一根藤上只能長兩個瓜,多一個瓜少一個瓜都拿不到補貼。
每一個項目都是在「胡蘿卜+大棒」的軟磨硬泡中走成的。
然而,這樣的知識代溝還只是第一道門檻。
農產品上行的路徑探索並不是阿里巴巴一家在嘗試。下沉市場的機遇熱了很長時間,由產到銷,通過平台賦能降本增效的討論也不再少數,毋庸置疑,這是一條漫漫的長征路。
最後不妨看一下土元在推進阿里巴巴農村項目的三大心得,筆者把它稱為「農產品上行」心經:
第一,要敬畏行業。一定要抱著敬畏的心去做農業,跟農業不能開玩笑不敬畏這個行業,慢慢會讓農民、企業損失很多;
第二,尊重農民。不要去認為農民什麼都不懂,其實農民在種地這方面有很多的直接經驗,比平台、比企業懂得太多了,要向他們學習;
第三,熱愛農村。你不熱愛農村就無法融入他們、了解他們。
在手機上一袋米、一箱瓜,點擊加入購物車,結算、付款一系列不到1分鍾的操作,甚至一個小時寶貝就送到了家門口。而從產到銷,這背後是一群人的勠力同心。
筆者的科右中旗之旅,看到的不止是草原上的大米,更是一種生活的狀態。
這里生活的世世代代人們直接依賴於這片土地,他們的生活像植物一般在一個地方生下根,這些生了根在一個地方的人,在悠長的時間中,從容地去摸透每個人的生活。
這讓我想起費孝通《鄉土中國》中對鄉土人們的描述:鄉土社會對一種行為的規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時的可靠性。或許這里世世代代的人們就是在這樣的慣性中生活。
當阿里的數字科技的注入,是在傳統和現代的碰撞中,帶來的一種慣性的改變。淘鄉甜初心的注入,霍林河的福澤綿長。

『肆』 科右中旗火魚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科右中旗火魚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是2018-04-11在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科爾沁右翼中旗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科爾沁右翼中旗巴鎮巴彥呼舒大街北教育局樓1幢22號所在1層。

科右中旗火魚網路科技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152222MA0PTEPG6G,企業法人劉宏綱,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科右中旗火魚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科右中旗火魚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伍』 察哈爾右翼中旗可不可以在網上交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如果能怎麼交

現在給你多地方都是在網上交農村醫療保險了當地村委會給發一個交醫保的二維碼掃碼下載就可以交了

『陸』 中旗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是純粹的詐騙公司,各位在網上貸款的朋友請特別注意了!!!

貸款請找本地的正規金融機構申請。
貸款注意幾點:
以任何名義要求先付錢再放款的是騙子。
貸款不應存在任何保證金、保險金、前息的問題。
小額貸款未經報備不能跨區域經營,任何聲稱全國各地均可受理的是騙子。

閱讀全文

與中旗平台是什麼網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打開聯通網路移動無信號 瀏覽:285
vivo設置app關閉移動網路 瀏覽:481
為啥么wifi顯示無網路 瀏覽:421
5g網路修改密碼 瀏覽:287
西瓜開會員網路異常 瀏覽:219
網路空間連通性異常網路延遲異常 瀏覽:214
鴻蒙系統怎樣開啟移動網路共享 瀏覽:377
信息技術與網路安全有什麼區別 瀏覽:474
機體電腦如何安裝網路 瀏覽:346
雙卡手機二卡沒有網路 瀏覽:752
電腦怎麼分享網路給iPhone 瀏覽:365
飛利浦藍牙音響怎麼連接網路 瀏覽:654
穿越火線一開游戲就提示網路連接錯誤 瀏覽:292
小企業如何組建網路實例 瀏覽:996
電視高清hdmi連接網路 瀏覽:167
需要付錢的wifi網路怎麼連 瀏覽:788
天易成網路管理如何使用 瀏覽:805
醫院網路信號很好 瀏覽:205
兩個路由器進行網路中繼穩定嗎 瀏覽:411
如何登錄網路版用友系統 瀏覽:666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