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問題 > internet起源於美國什麼網路

internet起源於美國什麼網路

發布時間:2022-06-28 04:44:38

㈠ Internet起源於哪個國家

互聯網(internetwork,簡稱internet),始於1969年的美國,又稱網際網路,是全球性的網路,是一種公用信息的載體,是大眾傳媒的一種。具有快捷性、普及性,是現今最流行、最受歡迎的傳媒之一。這種大眾傳媒比以往的任何一種通訊媒體都要快。互聯網是由一些使用公用語言互相通信的計算機連接而成的網路,即廣域網、區域網及單機按照一定的通訊協議組成的國際計算機網路

㈡ 網際網路最早起源於

網際網路最早起源於美國,被研究人員稱之為「internetwork」,簡稱「Internet」,網際網路是Internet的中文譯名。網際網路和互聯網是同義詞,指的是是網路與網路之間所串連成的龐大網路,這些網路以一組通用的協議相連,形成邏輯上的單一巨大國際網路。

1969年,美軍當時為了自己的計算機網路在受到襲擊時,即使部分網路被摧毀,其餘部分仍能保持通信聯系,於是在ARPA制定的協定下,首先用於軍事連接,後將美國西南部的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斯坦福大學研究學院、加利福尼亞大學和猶他州大學的四台主要的計算機連接起來,這便是網際網路的雛形。

1991年,第一個連接互聯網的友好介面在Minnesota大學被開發出來,轟動一時,於是此後,世界各地紛紛開始研究,以致形成了今天的互聯網。

(2)internet起源於美國什麼網路擴展閱讀

網際網路最初是由政府部門投資建設的,所以它最初只是限於研究部門、學校和政府部門使用。除了以直接服務於研究部門和學校的商業應用之外,其它的商業行為是不允許的。90年代初,當獨立的商業網路開始發展起來,這種局面才被打破。

此外,網際網路是基於TCP/IP協議實現的,TCP/IP協議由很多協議組成,不同類型的協議又被放在不同的層,其中,位於應用層的協議就有很多,比如FTP、HTTP、SMTP。只要應用層使用的是HTTP協議,就稱為萬維網。互聯網、網際網路、萬維網三者的關系是:互聯網包含網際網路,網際網路包含萬維網。

㈢ Internet最早起源於什麼時期( )

60年代中期,正處於冷戰的高潮,美國國防部(DoD)認為利用電路交換網來支持核戰時的命令和控制信息傳輸,因為,線路或者交換機的故障可能導致整個網路的癱瘓,導致信息傳輸的中斷,因此希望能夠建立一種高冗餘、可迂迴的新網路來滿足要求。1968年10月,美國國防部高級計劃局(DARPA)和麻省坎布里奇(劍橋)的BBN公司(Bolt,Beranet,Newman of Cambridge,MA)簽訂合同,研製適合計算機通信的網路。 1969年6月,完成第一階段的工作,組成了4個結點的試驗性網路,稱為ARPAnet。ARPAnet採用稱之為介面報文處理器(IMP)的小型機作為網路的結點機,為了保證網路的可靠性,每個IMP至少和其它的兩個IMP通過專線連接,主機則通過IMP接入ARPAnet。IMP之間的信息傳輸採用分組交換技術,並向用戶提供電子郵件、文件傳送和遠程登錄等服務。ARPAnet被公認為是世界上第一個採用分組交換技術組建的網路; 1975年夏天,ARPAnet結束試驗階段,網路控制權交給美國國防部通信(DCA),DCA在ARPAnet基礎上組建了美國國防數據網(DDN); 1976年,ARPAnet發展到60多個結點,連接了100多台主機,跨越整個美國大陸,並通過衛星連至夏威夷,觸角伸至歐洲,形成了覆蓋世界范圍的通信網路;在DARPA資助開發ARPAnet的同時,許多廠商和用戶也預見到了計算機聯網的重要性,紛紛開展研究,例如:IBM公司推出IBM公司網路產品,DEC公司組建DECNET等;尤其是70年代末期的微型計算機問世,導致了區域網的發展。網路的多樣化促使DARPA開始研究網路互連技術,1980年左右,DARPA開始致力於"The Interneting Project"(互連網技術)的研究,其研究的成果被簡稱為Internet,即我們現在提到的網際網路。促使DARPA開展網路互連技術研究的另一個因素是ARPAnet隨著用戶的增多,覆蓋范圍的增大,原有的專為單個網路設計的管理技術亦不敷使用,必須加以改進。事實上,在ARPAnet仍處於試驗階段時,人們也發現當時ARPAnet選擇的協議並不適合在多個網路上運行,許多人已經開始了各種協議的研究。最著名的研究成果是文頓*瑟夫和卡懸(Cerf. V和KaHN. R)於1974年提出的TCP/IP協議。該協議的思想得到人們的重新重視,並被作為提出了支持網際網路的首選方案。TCP/IP協議集在ARPAnet上的應用,使得ARPAnet成為初期網際網路的骨幹網。根據網際網路的發展,我們可以知道網際網路並不是指某個特定的網路,而是一種互連技術,或者是網連網。
為了推廣TCP/IP協議集,美國國防部採取了兩個較大的動作:
1) 1983年前後,國防部秘書處取值性地要求連到網路上的所有主機都必須使用TCP/IP協議集;
2) 資助BBN在UNIX上實現TCP/IP協議集,同時資助Berkeley公司將TCP/IP協議集寫進UNIX操作系統。
這些動作有力地促進了TCP/IP協議集的推廣應用。一方面人們使用網路的需求越來越多,另一方面,當時人們可以選擇的網路軟體又實在太少。推動TCP/IP協議集廣泛應用的另一個部門是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1985年,NSF籌建了六個擁有超級計算機的中心;1986年,資助形成了NSFNET,速率T1,連接所有的超級計算機中心; 同時還對各地的科研協會進行資助,形成區域網,鼓勵學校和研究部門就近連入區域網,共享超級計算機中心的資源;所有NSF資助的網路都採用TCP/IP協議集,並連接ARPAnet,作為Internet的一部分。
到了90年代,美國政府意識到僅靠政府資助,難以適應應用的發展需求,鼓勵商業部門介入。MCI、IBM和MERIT公司聯合組建ANS(高級網路和服務公司),建立覆蓋全美的、T3(44.746M)的ANSNET,連接ARPANET和NSFNET。隨後,DARPA和NSF拆消對ARPAnet、NSFNET的資助,網際網路開始商用。商業機構的介入,出現大量的ISP和ICP,豐富網際網路的服務和內容。美國政府通過網際網路發布世界各國的經濟、貿易信息。
TCP/IP技術的推廣、網際網路的商業價值,使得越來越多的國家熱心接入網際網路,並紛紛採用美國政府的方針:現由政府資助,逐漸轉入自我良性循環。
從80年-86年,七年時間,網際網路覆蓋了數以百計的單個網路,連接了近20000台分布於大學、政府機構和合作實驗室的計算機;90年達到3000個網路和20萬台計算機;95年網路個數達到25000,主計算機數達680萬台,用戶數達4000萬人,遍布世界136個國家和地區;97年7月,歐洲市場協會統計:上網人數1.37億(其中:英語國家7200萬,歐洲國家3360萬,亞洲1400萬),並且每年仍有數萬台網路伺服器誕生,而用戶數以每年20%的比率增長。據我國的國家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統計,1997年10月,我國的上網人數為62萬,計算機29.9萬台;1998年6月,上網人數117.5萬,計算機54.2萬台;1998年12月,上網人數達到210萬,上網計算機數達74.7萬台。
顯然,網際網路要求網際網路標准(TCP/IP協議集)的支持,這些標准與國際標准並不完全一致。在標准化方面,網際網路的原則是:當國際標准適用時,採用國際標准;當國際標准不適用時,研製新的網際網路標准;當新的國際標准出現,並且具有相同的功能時,網際網路標准將向國際標准遷移。

㈣ internet是由什麼發展而來的

互聯網始於1969年,是美軍在ARPA(阿帕網,美國國防部研究計劃署)制定的協定下將美國 西南部的大學UCLA(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Stanford ResearchInstitute(斯坦福大學研究學院)、UCSB(加利福尼亞大學)和UniversityofUtah(猶他州大學)的四台主要的計算機連接起來。這個協定有劍橋大學的BBN和MA執行,在1969年12月開始聯機。到1970年6月,MIT(麻省理工學院)、Harvard(哈佛大學)、BBN和(加州聖達莫尼卡系統發展公司)加入進來。
到1972年1月,Stanford(斯坦福大學)、MIT』sLincolnLabs(麻省理工學院的林肯實驗室)、Carnegie-Mellon(卡內基梅隆大學)和 Case-WesternReserveU加入進來。緊接著的幾個月內NASA/Ames(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Mitre、Burroughs、RAND(蘭德公司)和theUofIllinois(伊利諾利州大學)也加入進來。1983年,美國國防部將阿帕網分為軍網和民網,漸漸擴大為今天的互聯網。之後有越來越多的公司加入。

㈤ 目前,最為流行的互聯網internet覆蓋了全世界,它最早起源於什麼

internet最早起源於美國軍方網路ARPANET(阿帕網)主要演化階段有:

1.1969年,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Advance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ARPA)開始建立一個命名為ARPANET的網路。當時建立這個網路的目的是出於軍事需要,計劃建立一個計算機網路,當網路中的一部分被破壞時,其餘網路部分會很快建立起新的聯系。人們普遍認為這就是Internet的雛形。

2.校園網階段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在1985開始建立計算機網路NSFNET。NSF規劃建立了15個超級計算機中心及國家教育科研網,用於支持科研和教育的全國性規模的NSFNET,並以此作為基礎,實現同其他網路的連接。NSFNET成為Internet上主要用於科研和教育的主幹部分,代替了ARPANET的骨乾地位。1989年MILNET(由ARPANET分離出來)實現和NSFNET連接後,就開始採用Internet這個名稱。自此以後,其他部門的計算機網路相繼並入Internet,ARPANET就宣告解散了。

3.20世紀90年代初,商業機構開始進入Internet,使Internet開始了商業化的新進程,成為Internet大發展的強大推動力。1995年,NSFNET停止運作,Internet已徹底商業化了。

㈥ INTERET起源美國的什麼網

「Internet」 即國際計算機互聯網,起源於 20 世紀 60 年代美國的一些科研機構的試驗網路,

在美國國防部的主持下研究開發。首先參加試驗的是部分大學和私人公司。美國的高級工程研究機構(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即 ARPA)於 1969 年 12 月將 ARPANet 網路變為現實,有 4 個站點通過 56Kbps 的線路連接起來,形成了最初的 Internet 骨幹網。
經過 20 多年的發展,現在的 Internet 已經發展成一個由 TCP/IP 協議連接起來的、世界范圍內的巨大的網際網。有成千上萬的網路通過 Internet 骨幹網路連接起來,全世界的人們可以分享 Internet 上豐富的信息資源或者通過 Internet 交換信息。
Internet 已經成為一個國家社會信息化和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在我國,Internet 被稱做 ChinaNet,上網用戶可以通過撥打特別服務號碼來實現與 Internet 的連通。
Intranet 是在一個協同作業的企業或者組織的內部,使用 Internet 技術實現應用需求的網路應用系統。它可以建立在企業內部原有的硬體、軟體和伺服器基礎上,實現 Internet 上的幾乎所有應用,如 Web 服務、FTP 服務、DNS 服務、E-mail 系統等等。另外,以 Intranet 為平台的信息管理系統以其特有的優勢,可獲得高效的開發和企業級應用,逐漸取代傳統的 MIS 系統,成為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的首選。

㈦ INTERNET最早起源美國的什麼網路

以下內容摘自 Internet的起源與發展概述Internet的發展史要追溯到美國最早的軍用計算機網路ARPANET,ARPANET 同時也是世界上第一個遠程分組交換網。ARPANET於1969年12月建成時只有 四個節點,隨著越來越多的節點的加人在短短的三年間ARPANET就跨越了全美國。在ARPANET的發展過程中人們發現ARPANET協議很難運行於多個網路之上,於是人們又研究和開發了適於互聯網路通訊的TCP/IP協議,並開發了一整套方便適用的網路介面應用程序和大量的工具軟體、管理軟體,將它們集成在Berkeley UNIX操作系統中,這使得網路的互聯變得非常容易,從而激發更多的網路加入到ARPANET。由於ARPANET是美國國防部所管轄的網路,不可避免地限制了一些大學使用ARPANE-T,為此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於1984年開始著手籌建一個向所有大學開放的計算機網路。NSF利用56kbps的租用線路建成了連接全美六個超級計算機中心的骨幹網,並且籌集資金將大約20個地區網連接到骨幹網上,骨幹網和地區網的整個網路被稱為NSFNET,NSFNET通過線路與ARPANET相連。與此同時其他國家和地區也建立了類似於NSFNET的網路,這些網路通過通訊線路同NSFNET或ARPANET相連,80年代中期人們將這些互聯在一起的網路看作為一個互聯網路,後來就以Internet來稱呼它。Internet的規模一直呈指數增長,除了網路規模在擴大外,Internet應用領域也在走向多元化。最初的網路應用主要是電子郵件、新聞組、遠程登陸和文件傳輸,網路用戶主要是科技工作者。然而到了90年代早期,一種新型的網路應用——萬維網問世後,一下子將無數非學術領域的用戶帶進了網路世界,萬維網以其信息量大、查詢快捷方便而很快被人們所接受。隨著多媒體通訊業務的開通,Internet已經實現了網上購物、遠程教育、遠程醫療、視頻點播、視頻會議等新應用,可以說Internet的應用領域已經深人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㈧ 互聯網起源於哪個國家

互聯網起源於美國,互聯網起源是:美國的阿帕網(ARPANET)。

互聯網(英語:Internet),又稱國際網路,互聯網始於1969年美國的阿帕網。

互聯網是網路與網路之間所串連成的龐大網路,這些網路以一組通用的協議相連,形成邏輯上的單一巨大國際網路。通常Internet泛指互聯網,而Internet則特指網際網路。

這種將計算機網路互相聯接在一起的方法可稱作「網路互聯」,在這基礎上發展出覆蓋全世界的全球性互聯網路稱互聯網,即是互相連接一起的網路結構。

互聯網並不等同萬維網,萬維網只是一建基於超文本相互鏈接而成的全球性系統,且是互聯網所能提供的服務其中之一。

(8)internet起源於美國什麼網路擴展閱讀:

基本優點:

1,互聯網能夠不受空間限制來進行信息交換

2,信息交換具有時域性(更新速度快)

3,交換信息具有互動性(人與人,人與信息之間可以互動交流)

4,信息交換的使用成本低(通過信息交換,代替實物交換)

5,信息交換的發展趨向於個性化(容易滿足每個人的個性化需求)

6,使用者眾多

7,有價值的信息被資源整合,信息儲存量大、高效、快速

8,信息交換能以多種形式存在(視頻、圖片、文字等等)

參考資料:網路---互聯網

㈨ 網際網路起源於美國的( )

網際網路是「Internet」的中文譯名,它起源於美國的五角大樓,它的前身是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ARPA)主持研製的ARPAnet。

20世紀50年代末,正處於冷戰時期。當時美國軍方為了自己的計算機網路在受到襲擊時,即使部分網路被摧毀,其餘部分仍能保持通信聯系,便由美國國防部的高級研究計劃局(ARPA)建設了一個軍用網,叫做「阿帕網」(ARPAnet)。阿帕網於1969年正式啟用,當時僅連接了4台計算機,供科學家們進行計算機聯網實驗用,這就是網際網路的前身。
到70年代,ARPAnet已經有了好幾十個計算機網路,但是每個網路只能在網路內部的計算機之間互聯通信,不同計算機網路之間仍然不能互通。為此, ARPA又設立了新的研究項目,支持學術界和工業界進行有關的研究,研究的主要內容就是想用一種新的方法將不同的計算機區域網互聯,形成「互聯網」。研究人員稱之為「internetwork」,簡稱「Internet」,這個名詞就一直沿用到現在。
在研究實現互聯的過程中,計算機軟體起了主要的作用。1974年,出現了連接分組網路的協議,其中就包括了TCP/IP——著名的網際互聯協議IP和傳輸控制協議TCP。這兩個協議相互配合,其中,IP是基本的通信協議,TCP是幫助IP實現可靠傳輸的協議。
TCP/IP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就是開放性,即TCP/IP的規范和Internet的技術都是公開的。目的就是使任何廠家生產的計算機都能相互通信,使Internet成為一個開放的系統,這正是後來Internet得到飛速發展的重要原因。
ARPA在1982年接受了TCP/IP,選定Internet為主要的計算機通信系統,並把其它的軍用計算機網路都轉換到TCP/IP。1983年,ARPAnet分成兩部分:一部分軍用,稱為MILNET;另一部分仍稱ARPAnet,供民用。

閱讀全文

與internet起源於美國什麼網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安全上網意識 瀏覽:990
探探網路卡什麼意思 瀏覽:114
哈弗網路哪裡設置 瀏覽:993
無線連接列印機如何連接網路 瀏覽:25
頭條號提示網路異常怎麼回事 瀏覽:150
上海移動網路營業廳好嗎 瀏覽:21
網路卡很耗流量怎麼辦 瀏覽:953
網路播放器從哪裡來的 瀏覽:686
在路由器旁邊網路還是慢是怎麼了 瀏覽:888
貴州網路電話系統軟體技術案例 瀏覽:246
網路信號提示接入錯誤 瀏覽:289
證券交易如何在網路上實現 瀏覽:239
哪些不限時間的網路游戲 瀏覽:97
廣電網路寬頻辦理多少一年 瀏覽:164
連接外接網路的音頻 瀏覽:893
網路限制器軟體 瀏覽:708
有網路怎麼搞定座機 瀏覽:242
海康威視網路攝像機密碼錯誤 瀏覽:656
網路流行語該如何翻譯 瀏覽:227
電腦的網路已經連接但不可上網 瀏覽:952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