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伺服器的幾種類型
伺服器類型,按應用層次劃分為入門級伺服器、工作組級伺服器、部門級伺服器和企業級伺服器四類;按用途劃分為通用型伺服器和專用型伺服器兩類。還可以按機箱結構、處理器架構等來劃分。
入門級伺服器
入門級伺服器通常只使用一塊CPU,並根據需要配置相應的內存(如256MB)和大容量IDE硬碟,必要時也會採用IDE
RAID(一種磁碟陣列技術,主要目的是保證數據的可靠性和可恢復性)進行數據保護。入門級伺服器主要是針對基於Windows
NT,NetWare等網路操作系統的用戶,可以滿足辦公室型的中小型網路用戶的文件共享、列印服務、數據處理、Internet接入及簡單資料庫應用的需求,也可以在小范圍內完成諸如E-mail、
Proxy
、DNS等服務。對於一個小部門的辦公需要而言,伺服器的主要作用是完成文件和列印服務,文件和列印服務是伺服器的最基本應用之一,對硬體的要求較低,一般採用單顆或雙顆CPU的入門級伺服器即可。為了給列印機提供足夠的列印緩沖區需要較大的內存,為了應付頻繁和大量的文件存取要求有快速的硬碟子系統,而好的管理性能則可以提高伺服器的使用效率。
企業級伺服器
企業級伺服器屬於高檔伺服器,普遍可支持4至8個PIII Xeon(至強)或P4
Xeon(至強)處理器,擁有獨立的雙PCI通道和內存擴展板設計,具有高內存帶寬,大容量熱插拔硬碟和熱插拔電源,具有超強的數據處理能力。這類產品具有高度的容錯能力、優異的擴展性能和系統性能、極長的系統連續運行時間,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護用戶的投資。可作為大型企業級網路的資料庫伺服器。企業級伺服器主要適用於需要處理大量數據、高處理速度和對可靠性要求極高的大型企業和重要行業(如金融、證券、交通、郵電、通信等行業),可用於提供ERP(企業資源配置)、電子商務、OA(辦公自動化)等服務。
Ⅱ 伺服器的類型有哪些
從外形上可以區分如下幾種伺服器種類:
方法/步驟
機架式伺服器
機架式伺服器的外形看來不像計算機,而像交換機,有1U(1U=1.75英寸=4.445CM)、2U、4U等規格。機架式伺服器安裝在標準的19英寸機櫃裡面。這種結構的多為功能型伺服器。
對於信息服務企業(如ISP/ICP/ISV/IDC)而言,選擇伺服器時首先要考慮伺服器的體積、功耗、發熱量等物理參數,因為信息服務企業通常使用大型專用機房統一部署和管理大量的伺服器資源,機房通常設嚴密的保安措施、良好的冷卻系統、多重備份的供電系統,其機房的造價相當昂貴。如何在有限的空間內署更多的伺服器直接關繫到企業的服務成本,通常選用機械尺寸符合19英寸工業標準的機架式伺服器。機架式伺服器也有多種規格,例如1U(4.45cm高)、2U、4U、6U、8U等。通常1U的機架式伺服器最節省空間,但性能和可擴展性較差,適合一些業務相對固定的使用領域。4U以上的產品性能較高,可擴展性好,一般支持4個以上的高性能處理器和大量的標准熱插拔部件。管理也十分方便,廠商通常提供人相應的管理和監控工具,適合大訪問量的關鍵應用,但體積較大,空間利用率不高。
Ⅲ 伺服器的種類有哪些
按應用分,比如OA、財務 、資料庫,高性能計算、虛擬桌面、HPC、數據中心等,按尺寸分類,比如1U、2U、3U、5U、7U等,你可以去伺服器廠商,國內的正睿、聯想、曙光,國外的戴爾、惠普等,找幾款不同分類的產品看看就清楚了。
Ⅳ 伺服器有幾種類型呢
目前按照外形結構劃分,伺服器可分為塔式、機架式、刀片式三種類型。
塔式伺服器
一般的塔式伺服器機箱和我們常用的PC機箱差不多,而大型的塔式機箱就要粗大很多,總的來說外形尺寸沒有固定標准。
機架式伺服器
機架式伺服器是由於滿足企業的密集部署,形成的以19英寸機架作為標准寬度的伺服器類型,高度則從1U到數U。將伺服器放置到機架上,並不僅僅有利於日常的維護及管理,也可能避免意想不到的故障。首先,放置伺服器不佔用過多空間。機架伺服器整齊地排放在機架中,不會浪費空間。其次,連接線等也能夠整齊地收放到機架里。電源線和LAN線等全都能在機櫃中布好線,可以減少堆積在地面上的連接線,從而防止腳踢掉電線等事故的發生。
規定的尺寸是伺服器的寬(48.26cm=19英寸)與高(4.445cm的倍數)。由於寬為19英寸,所以有時也將滿足這一規定的機架稱為「19英寸機架」。
刀片式伺服器
刀片伺服器是一種HAHD(High Availability High Density,高可用高密度)的低成本伺服器平台,是專門為特殊應用行業和高密度計算機環境設計的,其中每一塊「刀片」實際上就是一塊系統母板,類似於一個個獨立的伺服器。在這種模式下,每一個母板運行自己的系統,服務於指定的不同用戶群,相互之間沒有關聯。不過可以使用系統軟體將這些母板集合成一個伺服器集群。在集群模式下,所有的母板可以連接起來提供高速的網路環境,可以共享資源,為相同的用戶群服務。
Ⅳ 伺服器的種類主要有哪些
塔式伺服器就是和你現在用的電腦主機有點類似的伺服器
機架伺服器就是橫著放在伺服器架上的伺服器,比較薄,感覺扁大扁大的
網路伺服器沒有準確定義,有時是指供N台伺服器連接在一起上網的伺服器(有點類似路由器),還有可能是指專門用於開網站的那種伺服器
Ⅵ 伺服器有那些分類
機架式伺服器
機架式伺服器的外形看來不像計算機,而像交換機,有1U(1U=1.75英寸=4.445CM)、2U、4U等規格。機架式伺服器安裝在標準的19英寸機櫃裡面。這種結構的多為功能型伺服器。對於信息服務企業(如ISP/ICP/ISV/IDC)而言,選擇伺服器時首先要考慮伺服器的體積、功耗、發熱量等物理參數,因為信息服務企業通常使用大型專用機房統一部署和管理大量的伺服器資源,機房通常設嚴密的保安措施、良好的冷卻系統、多重備份的供電系統,其機房的造價相當昂貴。如何在有限的空間內署更多的伺服器直接關繫到企業的服務成本,通常選用機械尺寸符合19英寸工業標準的機架式伺服器。機架式伺服器也有多種規格,例如1U(4.45cm高)、2U、4U、6U、8U等。通常1U的機架式伺服器最節省空間,但性能和可擴展性較差,適合一些業務相對固定的使用領域。4U以上的產品性能較高,可擴展性好,一般支持4個以上的高性能處理器和大量的標准熱插拔部件。管理也十分方便,廠商通常提供人相應的管理和監控工具,適合大訪問量的關鍵應用,但體積較大,空間利用率不高。
刀片伺服器
所謂刀片伺服器(准確的說應叫做刀片式伺服器)是指在標准高度的機架式機箱內可插裝多個卡式的伺服器單元,實現高可用和高密度。每一塊"刀片"實際上就是一塊系統主板。它們可以通過"板載"硬碟啟動自己的操作系統,如Windows NT/2000、Linux等,類似於一個個獨立的伺服器,在這種模式下,每一塊母板運行自己的系統,服務於指定的不同用戶群,相互之間沒有關聯,因此相較於機架式伺服器和機櫃式伺服器,單片母板的性能較低。不過,管理員可以使用系統軟體將這些母板集合成一個伺服器集群。在集群模式下,所有的母板可以連接起來提供高速的網路環境,並同時共享資源,為相同的用戶群服務。在集群中插入新的"刀片",就可以提高整體性能。而由於每塊"刀片"都是熱插拔的,所以,系統可以輕松地進行替換,並且將維護時間減少到最小。
塔式伺服器
塔式伺服器應該是大家見得最多,也最容易理解的一種伺服器結構類型,因為它的外形以及結構都跟我們平時使用的立式PC差不多,當然,由於伺服器的主板擴展性較強、插槽也多出一堆,所以個頭比普通主板大一些,因此塔式伺服器的主機機箱也比標準的ATX機箱要大,一般都會預留足夠的內部空間以便日後進行硬碟和電源的冗餘擴展。由於塔式伺服器的機箱比較大,伺服器的配置也可以很高,冗餘擴展更可以很齊備,所以它的應用范圍非常廣,應該說使用率最高的一種伺服器就是塔式伺服器。我們平時常說的通用伺服器一般都是塔式伺服器,它可以集多種常見的服務應用於一身,不管是速度應用還是存儲應用都可以使用塔式伺服器來解決。
機櫃式伺服器
在一些高檔企業伺服器中由於內部結構復雜,內部設備較多,有的還具有許多不同機櫃式伺服器的 設備單元或幾個伺服器都放在一個機櫃中,這種伺服器就是機櫃式伺服器。機櫃式通常由機架式、刀片式伺服器再加上其它設備組合而成。對於證券、銀行、郵電等重要企業,則應採用具有完備的故障自修復能力的系統,關鍵部件應採用冗餘措施,對於關鍵業務使用的伺服器也可以採用雙機熱備份高可用系統或者是高性能計算機,這樣的系統可用性就可以得到很好的保證。
Ⅶ 伺服器的分類有哪些
伺服器的品牌有:
IBM Sun 惠普 戴爾 華碩 聯想
英特爾 浪潮 方正 清華同方 NEC
微星 長城 宏碁 金品 致榮 賽天
五舟 超毅定製者 曙光
伺服器類型解釋及選購要考慮的因素
在信息化日益普遍的今天,若能擁有一台功能齊備,價格合理的伺服器,將是愈來愈多人關心的課題。昔日,許多人將選購一台好的PC,當作人生大事,但隨著時間流轉,科技日新月異,高性能的計算機設備不斷更新,價格也相對不斷合理化,現今無論企業或個人,都開始有機會接觸PC伺服器,企業為了節約成本,增加效率,必需使用伺服器,而個人因為資料儲存量變大,數字介面設備不斷增加,例如數字相片,圖形處理,高畫質游戲,數據備份 等的需求,也可能開始接觸入門級伺服器,因此,如何選購一台好的PC伺服器,將與許多人息息相關。
首先,我們必需了解何謂PC伺服器?所謂PC伺服器,即是Intel架構伺服器,與一些大型伺服器如Mainframe, Unix架構伺服器等不同,前者大多運行Windows或Linux等操作系統,使用較為普遍,後者多為專業用途,如銀行,大型製造業,物流業,證券 等行業使用,一般人較少有機會接觸到。一般而言,PC伺服器若以外型來分,大致可分為三類:
(一) 直立式伺服器(塔式伺服器):
為可獨立放置於桌面或地面的伺服器,大都具有較多的擴充槽及硬碟空間。無需額外設備,插上電即可使用,因此使用最為廣泛。
(二) 機架式伺服器:
為可裝上機櫃之伺服器,主要作用為節省空間,機台高度以1U為單位,1U約44mm,因空間較局限,擴充性較受限制,例如1U的伺服器大都只有1到2個PCI擴充槽。此外,散熱性能成為十分重要的因素,此時,各家廠商的功力就在此展現了。缺點是需要有機櫃等設備,多為伺服器用量較大的企業使用。
(三) 刀片伺服器:
可算是比機架式伺服器更節省空間的產品。主要結構為一大型主體機箱,內部可插上許多卡片,一張卡片即相當於一台伺服器。當然,散熱性在此非常重要,往往各家廠商都裝上大型強力風扇來散熱。此型伺服器雖然空間較節省,但光是主體機箱部份可能就所費不貲,除大型企業外較少使用。
了解了伺服器的種類之後,如何能選購一台適用的PC伺服器呢?我們可以從下列幾方面來考慮:
1. 穩定性能:
這是伺服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然而,對許多人來說,「穩定」似乎是個十分抽象的名詞,似乎每一家伺服器廠商都在強調自己的產品十分穩定。其實,「穩定」並非完全沒有脈絡可尋,也並非貴的產品即是穩定者,筆者提供一些小技巧以供參考:
(1) 整體組裝品質: 通常較有規模的廠家所組裝的產品,有一定的品管及製造流程,因此,若可打開機箱觀察,便不難發現若是布線凌亂,機箱用料單薄,組件吻合度不佳或CPU, 內存及硬碟無原廠保固貼紙等,就絕對不該將之列入考慮范圍。
(2)良好的散熱設計: 伺服器大多需要長時間運作,因此良好的散熱性能是十分重要的。散熱性能可以由廠商數據,散熱風力強度或實際測試得知,散熱良好的伺服器往往有著較佳的穩定性能。
(3) 承諾售後服務內容: 對自己所出品的產品有信心的廠家,通常會提供較好的服務內容,
(4)整體口碑: 通常伺服器產品口碑十分重要,選擇有人推薦的品牌或市場上較老的品牌也是一種辦法。但是,有時也會有新的品牌或產品也十分優良的,這些就要靠一些專家的推薦或試用測試。
(5)權威性評比推薦: 一些權威性的雜志常常會有一些評比,也不失為一種參考依據,但最主要的還是要看一些實際運行性能測試,並多比較相關報導,才容易獲得客觀的意見。
(6) 實際測試: 如果可能的話,最好能先購買少量產品進行測試,安裝欲使用的軟體,並且可以長時間運行看看。伺服器應該要能夠長時間運行,最好去網站上下載一些測試軟體,實際運作以觀察其穩定度如何?
2. 升級維護成本:
許多品牌伺服器可能在購買時總價並不高,但卻有著十分可觀的升級維護成本。比方說,在一些國外品牌的伺服器部份,往往為了提高市場佔有率,將開始擁有成本壓的很低,但卻在一些日後升級的配件部份,如CPU,內存,硬碟,磁碟陣列卡 等十分昂貴,另外,在其原廠保固期到期後,其續約的維護成本亦十分昂貴,造成類似「買車容易養車難」的窘境。因此,這也是一個需要考慮的部份。
3. 廠家研發製造實力:
許多廠家都推出PC伺服器產品,有些價格也十分便宜,但使用者真正該考慮的應該是廠家本身的實力如何。一般來說,國際廠牌往往較具有實力,研發經驗也較豐富。重要的是,廠商自己本身要有經驗豐富的研發團隊。然而,近年來由於競爭激烈,PC伺服器價格下降不少,因此幾乎大多數的外商品牌之PC伺服器都是由其它廠商代工,因此,考量這些品牌的伺服器時,就應該排除對品牌的迷信了解其代工廠的實力及研發能力,來考量選購標准,畢竟,我們真正買到的是代工廠的產品,只是掛上品牌罷了。
4. 解決問題的能力:
雖然許多外商在研發技術方面不差,但往往因為研發部門大都在海外,當客戶發生問題時,需由當地銷售據點反應至國外總部, 這樣一來其反饋速度必然受到影響,而國內廠商的研發機構層次相對而言沒有如此復雜,是可以優先考慮的對象。
綜觀以上各點,選購一台好的PC伺服器,最重要的還是符合自己的需要,以及穩定度和售後服務的保障,當然,最有效的方式,無疑是架構一個模擬的環境,實地加以測試運作,才是最保險的方式。消費者也應該站在較為理智的立場,根據各項要點加以評估,千萬不要只是對品牌盲目的迷信,而采購了一台十分昂貴,品質卻沒有比一般品牌高出多少的伺服器。
Ⅷ 網路中的伺服器類型有哪些,他們各有什麼用途
web伺服器,用來提供網站,也就是我們現在上網看的網站都是web伺服器提供的。dns伺服器,提供網路dns,域名轉換。ftp伺服器,和web類似,它提供的是文件服務。資料庫伺服器,主要裝數據資料的,這個沒什麼好說的。dhcp伺服器,提供動態ip轉換。主要就這些了
Ⅸ 網路的類型有哪些
我國常見的無線廣域通信網路主要有CDMA、GPRS、CDPD三類網路制式類型。
1、CDMA網路制式:
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又稱碼分多址,是在無線通訊上使用的技術,CDMA 允許所有的使用者同時使用全部頻帶,CDMA網路是中國聯通運營的網路,後來又推出更為穩定的CDMA 1X網路系統。
2、GPRS網路制式:
GPRS的英文全稱為「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中文含義為「通用分組無線服務」,它是利用「包交換」(Packet-Switched)的概念所發展出的一套基於GSM系統的無線傳輸方式
3、CDPD網路制式:
CDPD是Cellular digital packet data的縮寫,即蜂窩數字式分組數據交換網路,是以分組數據通信技術為基礎、利用蜂窩數字移動通信網的組網方式的無線移動數據通信技術,被人們稱作真正的無線互聯網。
(9)網路伺服器種類有哪些擴展閱讀:
三大網路類型各自的優點:
一、CDMA網路:
1、保密功能強:CDMA移動通信技術,採用了一種十分先進的「碼分多址技術」 為行動電話提供獨特、超強的通話保密功能 。
2、提供優質的通話:CDMA的網路結構可以支持13kb的語音編碼器,因此可以提供更好的通話質量。
二、GPRS網路:
1、傳輸速率高:它的數據傳輸速度不是WAP所能比擬的。GPRS可提供高達115kbit/s的傳輸速率,速度10倍於GSM。
2、接入時間短:分組交換大大縮短接入時間,GPRS是一種新的GSM數據業務,它可以給移動用戶提供無線分組數據接入股務。
三、CDPD網路:
1、接入方便:CDPD系統是基於TCP/IP的開放系統,因此我們可以很方便地接入Internet,所有基於TCP/IP協議的應用軟體都可以無需修改直接使用。
2、應用軟體開發簡便:移動終端通信編號可以直接使用IP地址。
參考資料:網路-網路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