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網路分析儀使用流程
網路分析儀作為一種測量網路參數的新型測試測量的儀器,直接測量有源或無源、可逆或不可逆的雙口和單口網路的復數散射參數,以掃頻方式輸出各散射參數的幅度、相位頻率特性,以供進行信號比較和再次利用,隨著科技的發展,一種具有自動分析性能的自動網路分析儀產生,讓電子元器件/電路設計/電路性能等檢測的精度得到更大的提高,計算能力和精準度也大大的提高了,同時也更加便捷,可以快速的對測量結果逐點進行誤差修正,並自動換算出其他幾十種網路參數,如輸入反射系數、輸出反射系數、電壓駐波比、阻抗(或導納)、衰減(或增益)、相移和群延時等傳輸參數以及隔離度和定向度等。
網路分析儀使用時的操作步驟
預調網路分析儀;
設定源參數,包括頻率,功率,速度系數和IF帶寬;連接DUT,驗證安裝,電纜,適配器和運行;
選擇S-參數測量和顯示格式 ;
若可以,設定特殊的測量目標,如參考平面的擴展;
觀察響應;
移除DUT。
(4)執行方式
連接DUT;
從校準步驟中得到合適的校正參數 ;
測量並保存DUT參數。
(5)注意事項
2. 網路故障分析 的一般步驟有哪些(要復雜一點)
區域網網速減慢的故障解決辦法
網線的狀況、網線的接頭、集線器、網卡,以及驅動程序等等硬體設備都可能引起區域網網速減慢。大多數情況下網速的突然減慢都是由於網路硬體故障所引起的。 這時我們首先需要檢查網線是否脫落,有無折損斷裂;網線接頭是否松動接觸不良;集線器的電源是否松動或介面是否沾滿了灰塵或雜物,造成堵塞;以及網卡的工作是否正常,IP地址的設置是不是與別的計算機的設置有了沖突等。
DNS故障讓區域網減速
基於Win2000的區域網在運行一段時間後,發現整個網路網速突然變慢:運行信息系統軟體和訪問區域網內主頁速度明顯降低,訪問外網速度也大不如前。在確定傳輸和硬體沒有問題後,用Ping命令來測試,發現不僅Ping到內部主頁時斷時續,Ping路由器的區域網埠也是時斷時續。
為了發現故障原因,用Win2000自帶的網路監視器,對網路使用的帶寬、高峰使用次數和正在傳輸的數據幀進行監視,通過監視的數據來分析是否引起了網路堵塞。
運行網路監視器,通過捕獲窗口的統計數據,發現網路利用率平均維持在50%以上,並且大都指向了路由器。停止捕獲,按F12功能鍵顯示所捕獲的數據,可以看出超過70%以上的數據幀都是由DNS服務發出的。一個網路上出現那麼多的DNS數據幀是非常異常的,可以基本上確定故障是由於DNS引起的。仔細檢查DNS的配置, 發現伺服器屬性中選定了使用轉發器,列表中輸入了另外一個主機(Server2),即當Server1不能對客戶端的域名請求進行解析時,其請求都傳遞給了Server2。
Server2是一台WWW伺服器,兼作路由伺服器,區域網中所有客戶端的默認網關都指向該主機,通過該主機與外網進行通訊,它並不提供域名解析服務。
當兩台伺服器都不能對請求主機名進行解析時,就形成了一個死循環,產生大量的網路流量,影響了整個網路的運行速度。由於WWW伺服器的默認網關是路由器的區域網埠,所以大量的數據幀都轉發到該路由器,引起網路堵塞。
既然已經找到了故障的原因,就很好解決了。卸掉臨時安裝在Server2上的DNS服務,關閉Server1的轉發功能,網路速度就明顯提高了,通信也恢復了正常。
網路拓撲錯誤引起網路速度減慢
區域網內的客戶端,伺服器端出現互相不能訪問或者訪問速度減慢,而各個客戶端和伺服器端的配置又都是正常的。
這時我們應該檢查一下網路的拓撲結構。首先,檢查兩個網路設備之間的物理距離。現在企業區域網內大都使用的是五類雙絞線,而五類線
而五類線的有效距離是120~150米,最佳距離<80米。如果兩個網路設備之間的物理距離超過了120米,而且之間又沒有網路中繼設備,那麼它們之間的網路傳輸速度就很慢。至於光纖則沒有這種問題。
這時我們需要改變網路拓撲結構,縮短兩個網路設備之間的物理距離或增加網路中繼設備如集線器、中繼器,還可以更換網線採用超五類或光纖等。再統計一下任意兩個網路設備之間經過的中繼器數量。在10Mbps乙太網中不應超過4個,在100Mbps快速乙太網中不應超過2個。
網線造成網速減慢
對於企業來說,一些企業原來使用的是10Mbps速的乙太網,在升級為100Mbps的乙太網後,突然出現網路速度降低或者純粹就不能連接的情況。 這主要是由於網線不適用於企業區域網的網路需求所造成的。對於五類非屏蔽雙絞線,用電纜測試儀測試其是否符合對應100Mbps傳輸速率的EIA/TIA-TSB67標准。某些在10Mbps乙太網工作正常的網線鏈路因為近端串擾太大用在100Mbps乙太網就不能正常工作。信號耦合到鄰近線對會引起高頻信號傳輸失敗。將UTP的線對分開甚至會使網路在達到一定流量時癱瘓。 當出現這種情況時,我們就需要更換網線。
病毒造成區域網網速降低
現在許多電腦病毒如尼姆達、求職信病毒及其變種等等許多的網路病毒都會造成網速降低。如果有一台電腦感染了這些病毒,它們就會通過區域網或互聯網向別的電腦傳播。整個網路中充斥著病毒文件堵塞了網路,增加了伺服器或客戶端電腦的負荷。這些因素都會造成網速的降低。
比如說,前一陣剛流行過的求職信病毒。使用者只要預覽病毒信件,不需執行任何附件,就已經受到感染。用戶一旦中毒,病毒便會大量寄發郵件給通訊簿的收件者,造成伺服器和客戶端負荷增大,網路引起堵塞。正常的數據幀不能傳輸,甚至於整個網路癱瘓。
為了防止病毒的干擾,網路維護人員就需要定時查毒殺毒、設置網路防火牆、修改各種漏洞。當有一台電腦中毒時,要將它與網路斷開,以防止感染別的電腦。
http://bdqnht.blog.sohu.com/這是我的博客,歡迎大家交流,如果有網路的一些技術性的問題可以給我留言。
3. 社會網路分析方法
社會網路分析方法是由社會學家根據數學方法﹑圖論等發展起來的定量分析方法,近年來,該方法在職業流動、城市化對個體幸福的影響和經濟體系、國際貿易等領域廣泛應用,並發揮了重要作用。
社會網路分析是社會學領域比較成熟的分析方法,社會學家們利用它可以比較得心應手地來解釋一些社會學問題。許多學科的專家如經濟學、管理學等領域的學者們在新經濟時代——知識經濟時代,面臨許多挑戰時,開始考慮借鑒其他學科的研究方法,社會網路分析就是其中的一種。
網路指的是各種關聯,而社會網路即可簡單地稱為社會關系所構成的結構。社會網路分析問題起源於物理學中的適應性網路,通過研究網路關系,有助於把個體間關系、「微觀」網路與大規模的社會系統的「宏觀」結構結合起來,通過數學方法﹑圖論等定量分析方法,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在社會學、心理學、人類學、數學、通信科學等領域逐步發展起來的一個的研究分支。
所以,從社會網路的角度出發,人在社會環境中的相互作用可以表達為基於關系的一種模式或規則,而基於這種關系的有規律模式反映了社會結構,這種結構的量化分析是社會網路分析的出發點。
社會網路分析不僅僅是一種工具,更是一種關系論的思維方式。可以利用來解釋一些社會學、經濟學、管理學等領域問題。
4. 什麼是語義網路分析常見的步驟有哪些
語義網路分析是一種出現較早的知識表達形式,並在人工智慧中得到了比較廣泛的應用。語義網路最早是1968年奎廉(Quillian)在他的博士論文中作為人類聯想記憶的一個顯式心理學模型提出的,認為記憶是由概念間的聯系來是實現的,他主張處理問句時,將語義放在首位。
當時的語義網路主要應用於自然語言理解系統中,表示事物之間的關系。由於其強大和直觀的表示能力,不久就廣泛應用於人工智慧研究和應用開發的許多領域。1972年,西蒙正式提出語義網路的概念,討論了它和一階謂詞的關系,並將語義網路應用到了自然語言理解的研究中。
常見的步驟:
語義網路採用網路形式表示人類的知識,其表示由詞法部分、結構部分、過程部分和語義部分四部分組成。
一個語義網路是一個帶標示的有向圖。其中,帶有標識的結點表示問題領域中的物體、概念、時間、動作或者態勢。在語義網路知識表示中,結點一般劃分為實例節點和類節點兩種類型。結點之間帶有標識的有向弧標識結點之間的語義聯系,是語義網路組織知識的關鍵。
因為語義網路表示知識的實質是知識的圖解表示,所以這種表示法容易把各種事物有機地聯系起來,它特別適於表達關系知識。語義網路通過對於個體間的聯系追溯到有關個體的節點,實現對知識的直接存取,能比較正確地反映人類對客觀事物的本質認識。
應用語義網路使得知識表示更為直觀,便於理解。
5. 求常用網路分析方法
對於許多現實的地理問題,譬如,城鎮體系問題,城市地域結構問題,交通問題,商業網點布局問題,物流問題,管道運輸問題,供電與通訊線路問題,…,等等,都可以運用網路分析方法進行研究.
網路分析,是運籌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它主要運用圖論方法研究各類網路的結構及其優化問題.
網路分析方法是計量地理學必不可少的重要方法之一.
本章主要內容:
地理網路的圖論描述
最短路徑與選址問題
最大流與最小費用流
第一節 地理網路的圖論描述
通俗意義上的"圖",主要是指各種各樣的地圖,遙感影像圖,或者是由各種符號,文字代表的示意圖,或者是由各種地理數據繪制而成的曲線圖,直方圖,等等.
圖論中的"圖",是一個數學概念,這種"圖"能從數學本質上揭示地理實體與地理事物空間分布格局,地理要素之間的相互聯系以及它們在地域空間上的運動形式,地理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等等.
一,地理網路的圖論描述
(1)圖: 設V是一個由n個點vi (i=1,2,…,n)所組成的集合,即V={v1,v2,…,vn},E是一個由m條線ei(i=1,2,…,m)所組成的集合,即E={e1,e2,…,em},而且E中任意一條線,都是以V中的點為端點;任意兩條線除了端點外沒有其它的公共點.
(一)圖的定義
那麼,把V與E結合在一起就構成了一個圖G,記作G=(V,E).
(3)邊:E中每一條線稱為圖G 的邊(或弧);若一條邊e連接u,v兩個頂點,則記為e=(u,v).
(2)頂點: V中的每一個點vi(i=1,2,…,n)稱為圖G的頂點.
(4)在圖G=(V,E)中,V不允許是空集,但E可以是空集.
(5)從以上定義可以看出,圖包含兩個方面的基本要素:
① 點集(或稱頂點集);②邊集(或稱弧集).
例:在如圖10.1.1所示的圖中,
頂點集為V={v1,v2,v3,v4,v5,v6,v7,v8},
邊集為E={e1,e2,e3,e4,e5,e6,e7,e8,e9,
e10,e11 }.
圖10.1.1
(6)在現實地理系統中,對於地理位置,地理實體,地理區域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聯系,可以經過一定的簡化與抽象,將它們描述為圖論意義下的地理網路,即圖.
地理位置,地理實體,地理區域,譬如,山頂,河流匯聚點,車站,碼頭,村莊,城鎮等——點
它們之間的相互聯系,譬如,構造線,河流,交通線,供電與通訊線路,人口流,物質流,資金流,信息流,技術流等——點與點的連線.
一個由基本流域單元組成的復雜的流域地貌系統,如果舍棄各種復雜的地貌形態,各條河流——線,河流分岔或匯聚處——點,流域地貌系統——水系的基本結局(樹).
列昂納德·歐拉——七橋問題
東普魯士的哥尼斯堡城(現在的加里寧格勒)是建在兩條河流的匯合處以及河中的兩個小島上的,共有七座小橋將兩個小島及小島與城市的其它部分連接起來,那麼,哥尼斯堡人從其住所出發,能否恰好只經過每座小橋一次而返回原處 圖論研究結果告訴我們,其答案是否定的.
(7)需要說明的是——圖的定義只關注點之間是否連通,而不關注點之間的連結方式.對於任何一個圖,他的畫法並不唯一.
(二)圖的一些相關概念
(1)無向圖與有向圖
無向圖——圖的每條邊都沒有給定方向,
即(u,v)=(v,u);
有向圖——圖的每條邊都給定了方向,
即(u,v)≠(v,u).
一般將有向圖的邊集記為A,無向圖的邊集記為E.這樣,G=(V,A)就表示有向圖,而G=(V,E)則表示無向圖.
有向圖
(2)賦權圖.
如果圖G=(V,E)中的每一條邊(vi,vj)都相應地賦有一個數值wij,則稱G為賦權圖,其中wij稱為邊(vi,vj)的權值.
除了可以給圖的邊賦權外,也可以給圖的頂點賦權.這就是說,對於圖G中的每一頂點vj,也可以賦予一個載荷a(vj).
(3)關聯邊.
若e=(u,v),則稱u和v是邊e的端點,e是u和v的關聯邊.
(4)環.
若e的兩個端點相同,即u=v,則稱為環.
(5)多重邊.
若連接兩個端點的邊多於一條以上,則稱為多重邊.
(6)多重圖.
含有多重邊的圖,稱為多重圖.
(7)簡單圖.
無環,無多重邊的圖,稱為簡單圖.
(8)點與次.
以點v為端點的邊的個數稱為點v的次,記為d(v).
次等於1的點稱為懸掛點;與懸掛點關聯的邊稱為懸掛邊;
次為零的點稱為孤立點.次為奇數的點稱為奇點;次為偶數的點稱為偶點.
(9)連通圖.在圖G中,若任何兩點之間至少存在一條路(對於有向圖,則不考慮邊的方向),則稱G為連通圖,否則稱為不連通圖.
(10)路(鏈).
若圖G=(V,E)中,若頂點與邊交替出現的序列(對於有向圖來說,要求排在每一條邊之前和之後的頂點分別是這條邊的起點和終點):
P={vi1,ei1,vi2,ei2,…,eik-1,vik}
滿足
eit = (vit,vi,t+1) (t=1,2,…,k-1)
則稱P為一條從vi1到vik的路(或鏈),簡記為
P={vi1,vi2,…,vik}.
(11)迴路.
若一條路的起點與終點相同,即vi1=vik,則稱它為迴路.
(12)樹.
不含迴路的連通的無向圖稱為樹.
(13)基礎圖.
從一個有向圖D=(V,A)中去掉所有邊上的箭頭所得到的無向圖,就稱為D的基礎圖,記之為G(D).
(14)截.
如果從圖中移去邊的一個集合將增加亞圖的數目時,被移去的邊的集合就稱為截.
(15)子圖.
設G=(V, E)是一個無向圖,V1與E1分別是V與E的子集,即V1 V,E1 E.如果對於任意ei∈E1,其兩個端點都屬於V1,則稱G1=(V1,E1)是圖G的一個子圖.
(16)支撐子圖.
設G1=(V1,E1)是圖G=(V,E)的一個子圖,如果V1 = V,則稱G1是G 的支撐子圖.
(17)支撐樹.
設G=(V,E)是一個無向圖,如果T=(V1,E1)是G的支撐子圖,並且T是樹,則稱T是G 的一個支撐樹.
(18)樹的重量.
一個樹的所有邊的權值之和稱為該樹的重量.
(19)最小支撐樹.
在一個圖的所有支撐樹中,重量最小的那個叫做該圖的最小支撐樹.
二,地理網路的測度
許多現實的地理問題,只要經過一定的簡化和抽象,就可以將它們描述為圖論意義下的地理網路,點和線的排布格局,並可以進一步定量化地測度它們的拓撲結構,以及連通性和復雜性.
樹狀型
地理網路
平面網路(二維的)
非平面網路(非二維的)
道路型
環狀型
細胞型
圖10.1.5 地理網路的拓撲分類
目前關於地理網路的拓撲研究,最多,最常見的是基於平面圖描述的二維平面網路.
所謂平面圖,被規定為:各連線之間不能交叉,而且每一條連線除頂點以外,不能再有其它的公共點(牛文元,1987).
以下的討論,除非特別申明外,都限於二維平面網路.
(一)關聯矩陣與鄰接矩陣
關聯矩陣——測度網路圖中頂點與邊的關聯關系.
假設網路圖G=(V,E)的頂點集為V={v1,v2,…,vn},邊集為E={e1,e2,…,em},則該網路圖的關聯矩陣就是一個n×m矩陣,可表示為:
gij為頂點vi與邊ej相關聯的次數.
v3
v1
v2
v4
v5
e1
e2
e3
e4
e5
e6
e7
該圖的關聯矩陣為:
例:
鄰接矩陣——測度網路圖中各頂點之間的連通性程度.
假設圖G=(V,E)的頂點集為V={v1,v2,…,vn},則鄰接矩陣是一個n階方陣,可表示為:
aij表示連接頂點vi與vj的邊的數目.
該圖的鄰接矩陣為:
v3
v1
v2
v4
v5
e1
e2
e3
e4
e5
e6
e7
例:
(二)有關測度指標
β指數
迴路數k
α指數
γ指數
對於任何一個網路圖,都存在著三種共同的基礎指標:
① 連線(邊或弧)數目m;
② 結點(頂點)數目n;
③ 網路中亞圖的數目p.
由它們可以產生如下幾個更為一般性的測度指標:
(1)β指數
◣β指數——線點率,是網路內每一個節點的平均連線數目.
◣β=0,表示無網路存在;網路的復雜性增加,則β值也增大.
◣沒有孤立點存在的網路,連線數目為n- p,則β指數為
如果地理網路不包含次級亞圖,即P=1,則其最低限度連接的 指數值為 .
(2) 迴路數k
◣迴路是一種閉合路徑,它的始點同時也是終點.
◣若網路內存在迴路,則連線的數目就必須超過n-p(最低限度連接網路的連接數目).
◣迴路數k——實際連線數目減去最低限度連接的連線數目,即
(3) 指數
◣ 指數——實際迴路數與網路內可能存在的最大迴路數之間的比率.
◣網路內可能存在的最大迴路數目為連線的最大可能數目減去最低限度連接的連線數目,即
所以, 指數為
指數也可以用百分率表示
對於非平面網路,其 指數為
指數的變化范圍,一般介於[0,1]區間, =0意味著網路中不存在迴路; =1,說明網路中已達到最大限度的迴路數目.
◣
◣
(4) γ指數
◣γ指數——網路內連線的實際數目與連線可能存在的最大數目之間的比率,對於平面網路,其計算公式為:
γ指數也可以用百分比表示
◣γ指數是測度網路連通性的一種指標,其數值變化范圍為[0,1].
◣γ=0,表示網路內無連線,只有孤立點存在;
γ=1,則表示網路內每一個節點都存在與其它所有節點相連的連線.
6. 復雜網路分析方法包括哪些內容
包括的內容還是蠻多的。
7. 網路分析工具具體包括哪些工具
沒有哪一種指標真正就比另一種指標好,都是結合著參考,我把MACD和RSI的使用方法寫給你,你參考著用。
MACD-平滑移動平均線
說 明
MACD是根據移動平均線的優點所發展出來的技術工具。MACD吸收了移動平均線的優點。運用移動平均線判斷買賣時機,在趨勢明顯時收效很大,但如果碰上牛皮盤整的行情,所發出的信號頻繁而不準確。根據移動平均線原理所發展出來的MACD, 一則去掉移動平均線頻繁的假訊號缺陷,二則能確保移動平均線最大的戰果。
應 用
1. MACD金叉:DIF由下向上突破DEM,為買入信號。
2. MACD死叉:DIF由上向下突破DEM,為賣出信號。
3. MACD綠轉紅:MACD值由負變正,市場由空頭轉為多頭。
4. MACD紅轉綠:MACD值由正變負,市場由多頭轉為空頭。
使用技巧
1. DIFF與DEA均為正值,即都在零軸線以上時,大勢屬多頭市場,DIFF向上突破DEA,可作買。
2. DIFF與DEA均為負值,即都在零軸線以下時,大勢屬空頭市場,DIFF向下跌破DEA,可作賣。
3. 當DEA線與K線趨勢發生背離時為反轉信號。
4. DEA在盤局時,失誤率較高,但如果配合RSI及KD,可以適當彌補缺憾。
5. 分析MACD柱形圖,由正變負時往往指示該賣,反之往往為買入信號。
參數說明
DIF參數-默認值:9 快速EMA參數-默認值:12 慢速EMA參數-默認值:26
RSI-相對強弱指標
說 明
RSI理論認為,在一個正常的股市中,只有多空雙方的力量取得均衡,股價才能穩定。根據正態分布理論,隨機變數在靠近中心數值附近區域出現的機會最多,離中心數值越遠,出現的機會就越小。在股市的長期發展過程中,絕大多數時間里相對強弱指數的變化范圍介於30和70之間,其中又以40和60之間的機會最多,超過80或者低於20的機會較少。 而出現機會最少的是高於90及低於10。因此RSI適合股票的短線投資,被廣泛應用於股票的測量和分析中。
應 用
1. RSI金叉:6日RSI由下往上突破12日RSI時,買進機會。
RSI死叉:6日RSI由上往下跌破12日RSI時,賣出機會。
2. RSI<20,出現超賣,若出現W底形狀,買進機會。
3. RSI>50,後市看好;RSI<50,後市看淡。
4. RSI>80,出現超買,若出現M頭形狀,為賣出機會。
使用技巧
1. 盤整時, RSI一底比一底高,表示多頭強勢,後市可能再漲一段,反之一底比一底低是賣出信號。
2. 若股價尚在盤整階段,而 RSI已整理完成,則價位將隨之突破整理區。
3. RSI在50以上的准確性較高。
4. 當RSI 與股價出現背離時,一般為轉勢的信號。代表著大勢反轉,此時應選擇正確的買賣時機。結合快速與慢速兩條RSI線來確定買賣時機:把6天和12天RSI結合起來使用,當圖形上6日RSI線向上突破12日RSI時,即為買進的信號。當6日RSI線向下跌破12日RSI,即為賣出信號。尤其當RSI處於低位30以下發出的買入信號與高位70以上發出的賣出信號極為可靠。
5. RSI圖形之反壓線(下降趨勢線)呈現15度至30度時,最具反壓意義,如果反壓線的角度太陡,很快地會被突破,失去反壓之意義。相反,RSI圖形之支撐線(上升趨勢線)呈現負15度至負30度時,最具支撐意義,如果支撐線的角度太陡,將會很容易地被突破,失去支撐之意義。
相對強弱指標的優缺點
RSI反應了股價變動的四個因素:上漲的天數、下跌的天數、上漲的幅度、下跌的幅度。它對股價的四個構成要素都加以考慮,所以在股價預測方面其准確度較為可信。
參數說明
RSI參數-默認值:6 RSI參數二-默認值:12
參考文獻:公司內部資料
8. 網路分析儀使用方法是什麼
首先設置頻率:按CENTER鍵(假如設置中心頻率為506M的濾波器,就直接設置為506M)。
在設置帶寬(顯示帶寬):按SPAN鍵,一般設置為100M。
再按CAL鍵 → CAL IBRATE MENU(第三個鍵) → RESPONSE(再第二個鍵) → THRU再按MARKER鍵設置第一個標記點,再按MARKER設置第二點,在依次內推(一般設置5個標記點。)
9. 網路分析儀的校準操作步驟是什麼
1、首先設置頻率:按CENTER鍵(假如設置中心頻率為506M的濾波器,就直接設置為506M)。
2、在設置帶寬(顯示帶寬):按SPAN鍵,一般設置為100M。
3、再按CAL鍵→CALIBRATEMENU(第三個鍵)→RESPONSE(再第二個鍵)→THRU
4、再按MARKER鍵設置第一個標記點,再按MARKER設置第二點,在依次內推(一般設置5個標記點。比如說設計414M(帶寬16M)的濾波器各MARKER應如下標記。
希望以上內容可以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