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現實生活中都有哪些用到分組交換或者報文交換
從交換技術的發展歷史看,數據交換經歷了電路交換、報文交換、分組交換和綜合業務數字交換的發展過程。
報文交換
將用戶的報文存儲在交換機的存儲器中。當所需要的輸出電路空閑時,再將該報文發向接收交換機或終端,它以「存儲——轉發」方式在網內傳輸數據。報文交換的優點是中繼電路利用率高,可以多個用戶同時在一條線路上傳送,可實現不同速率、不同規程的終端間互通。但它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以報文為單位進行存儲轉發,網路傳輸時延大,且佔用大量的交換機內存和外存,不能滿足對實時性要求高的用戶。報文交換適用於傳輸的報文較短、實時性要求較低的網路用戶之間的通信,如公用電報網。
分組交換
分組交換實質上是在「存儲——轉發」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兼有電路交換和報文交換的優點。分組交換在線路上採用動態復用技術傳送按一定長度分割為許多小段的數據——分組。每個分組標識後,在一條物理線路上採用動態復用的技術,同時傳送多個數據分組。把來自用戶發端的數據暫存在交換機的存儲器內,接著在網內轉發。到達接收端,再去掉分組頭將各數據欄位按順序重新裝配成完整的報文。分組交換比電路交換的電路利用率高,比報文交換的傳輸時延小,交互性好。
2. 請問計算機網路中分組交換的特點有哪些
你好!
分組交換實質上是在「存儲——轉發」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兼有電路交換和報文交換的優點。分組交換在線路上採用動態復用技術傳送按一定長度分割為許多小段的數據——分組。每個分組標識後,在一條物理線路上採用動態復用的技術,同時傳送多個數據分組。把來自用戶發端的數據暫存在交換機的存儲器內,接著在網內轉發。到達接收端,再去掉分組頭將各數據欄位按順序重新裝配成完整的報文。分組交換比電路交換的電路利用率高,比報文交換的傳輸時延小,交互性好。
希望可以幫到你!
3. 常見的網路分類有哪些
(1)從網路結點分布來看,可分為區域網(Local Area Network,LAN)、廣域網(Wide Area Network,WAN)和城域網(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
區域網是一種在小范圍內實現的計算機網路,一般在一個建築物內,或一個工廠、一個事業單位內部,為單位獨有。區域網距離可在十幾公里以內,信道傳輸速率可達1~20Mbps,結構簡單,布線容易。廣域網范圍很廣,可以分布在一個省內、一個國家或幾個國家。廣域網信道傳輸速率較低,一般小於0.1Mbps,結構比較復雜。城域網是在一個城市內部組建的計算機信息網路,提供全市的信息服務。目前,我國許多城市正在建設城域網。
(2)按交換方式可分為線路交換網路(Circurt Switching)、報文交換網路(Message Switching)和分組交換網路(Packet Switching)。
線路交換最早出現在電話系統中,早期的計算機網路就是採用此方式來傳輸數據的,數字信號經過變換成為模擬信號後才能在線路上傳輸。報文交換是一種數字化網路。當通信開始時,源機發出的一個報文被存儲在交換器里,交換器根據報文的目的地址選擇合適的路徑發送報文,這種方式稱做存儲-轉發方式。分組交換也採用報文傳輸,但它不是以不定長的報文做傳輸的基本單位,而是將一個長的報文劃分為許多定長的報文分組,以分組作為傳輸的基本單位。這不僅大大簡化了對計算機存儲器的管理,而且也加速了信息在網路中的傳播速度。由於分組交換優於線路交換和報文交換,具有許多優點,因此它已成為計算機網路的主流。
(3)按網路拓撲結構可分為星型網路、樹型網路、匯流排型網路、環型網路和網狀網路等
4. 請問:在現實生活中,「分組交換網」都有哪些具體的應用
分組交換的基本業務有交換虛電路(SVC)和永久虛電路(PVC)兩種。交換虛電路如同電話電路一樣,即兩個數據終端要通信時先用呼叫程序建立電路(即虛電路),然後發送數據,通信結束後用拆線程序拆除虛電路。永久虛電路如同專線一樣,在分組網內兩個終端之間在申請合同期間提供永久邏輯連接,無需呼叫建立與拆線程序,在數據傳輸階段,與交換虛電路相同。
5. 關於計算機網路的分組交換
我理解的意思是是重新封裝是一個過程,裡面的數據部分可變,部分不可變,IP數據包含很多內容,如果是一個簡單網路數據傳輸,幀頭信息可以不變,如果需要添加其他功能,比如記錄路徑和經過時間等內容,這個包頭就是需要改變的。
6. 分組交換網路有幾種
虛電路分組交換和數據報分組交換
7. 哪些通信技術採用分組交換技術
分組交換機的性能通常由下列5個指標來衡量:
(1)交換速率吞吐量:
以每秒可交換的分組數表示。一般小於50分組/秒為低速率交換機,50-500分組/秒為中速率交換機,大於500分組/秒為高速率交換機。
(2)鏈路速率:
指交換機能支持的鏈路最高速率。一般將小於19.2kbit/s為低速率鏈路,19.2-64kbit/s為中速率鏈路,大於64kbit/s為高速率鏈路。
(3)並發虛呼叫數:
指的是交換機可以同時處理的虛呼叫數。僅適用於虛電路網路節點機。
(4)可靠性:
包括硬體可靠性和軟體可靠性。
(5)可利用度:
指的是交換機運行的時間比例,和硬體故障的平均修復時間及軟體故障的恢復時間有關。
分組交換網具有如下特點:
(1)分組交換具有多邏輯信道的能力,故中繼線的電 路利用率高;
(2)可實現分組交換網上的不同碼型、速率和規程之間的終端互通;
(3)由於分組交換具有差錯檢測和糾正的能力,故電路傳送的誤碼率極小;
(4)分組交換的網路管理功能強。
分組網提供可靠傳送數據的永久虛電路(PVC)與交換虛電路(SVC)基本業務,以及眾多用戶可選業務,如閉合用戶群、快速選擇、反向計費、集線群等。另外,為了滿足大集團用戶的需要,還提供虛擬專用網(VPN)業務。從而用戶可以藉助公用網資源,將屬於自己的終端、接入線路、埠等模擬成自己專用網並可設置自己的網管設備對其進行管理。
由於分組網採用動態復用方法可提高信道的利用率,簡化物理介面(一條物理線可支持多條虛電路),且能使不同速率的終端相互通信,也為分布式處理創造條件。
分組網最初設計主要建立在模擬信道的基礎上工作的,由於其信道質量較差,所以其協議在克服信道差錯方面考慮周全,處理比較復雜,從而網路遲延較大,另外它提供的用戶埠速率一般小於等於64KB/S。
分組網主要適用於互動式短報文,數據傳輸速率在64KB/S以下,網路的分組平均遲延允許達1秒左右的場合。例如,金融業務、計算機信息服務、管理信息系統等,但它不適用於多媒體通信。另外用分組網傳送TCP/IP協議的IP包傳輸效率不太高。
分組網在適應不斷發展的新技術與新業務時有如下問題:
我國分組網當前最大的埠速率為64kb/s,不能滿足專線速率為10Mb/s、100Mb/s區域網互連的需要。
分組網的網路平均傳送遲延為700ms 左右,如再加上兩端用戶線的遲延,用戶端的平均遲延可達秒級並且遲延變化較大,比幀中繼的遲延要高。
區域網所用的TCP/IP協議通過分組網進行傳送時效率低。這是因為IP包的長度比X.25分組的長度大得多,要把IP分割成多個塊封裝於多個X.25分組內傳送,並且IP包的字頭可達26個位元組,開銷較大。
分組網很難支持多媒體通信。
8. 分組交換網路的簡介
分組交換數據網路(PSDN)技術起源於20世紀60年代末,技術成熟,規程完備,在世界各國得到廣泛應用。我國公用分組交換數據網骨幹網於1993年9月正式開通業務,它是原郵電部建立的第一個公用數據通信網路 。骨幹網建網初期埠容量有5800個,網路覆蓋31個省會和直轄市。隨後,各省相繼建立了省內的分組交換數據通信網。該網業務發展速度迅猛,到1998年9月,用戶已超過10萬。從網路開通業務至今,分組交換網路埠從5800個發展到近30萬個,網路覆蓋面從31個城市擴大到通達全國2278個縣級以上的城市,與23個國家和地區的分組數據網相連,網路規模和技術水平已進入世界先進行列。ChinaPAC的開通,大大方便了金融、政府、跨國企業等客戶計算機聯網,實現了國內數據通信與國際的接軌,提高國內企業的綜合競爭力,滿足了改革開放對數據通信的需求。
9. 分組交換、計算機網路的定義
我很負責任的告訴你,你的說法是對的。嚴格來說你看的PPT是錯的,至少說PPT有歧義。PPT想表達的意思其實是在各個物理網路中二層幀頭需要重新封裝,他說「IP封裝」是指如何用MAC幀頭對IP數據報封裝,所以他這里有點歧義,如你所說:MAC幀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是根據路由器來的,所以每次經過一個路由器這兩個地址都會進行更新。加上,他經過路由器1之後,第二個「幀頭1」是錯的,經過路由器的幀頭不可能不變。
10. 分組交換網路的特點
–傳輸質量高
–可靠性高具有動態路迂迴功能,網路發生故障時,只要還有一條通信路由,交換機就可選擇無故障的路由傳輸分組。
–線路利用率高通信網路資源採用統計時分復用
–可以進行速率、碼型、規程的轉換,允許不同類型、不同速率、不同編碼格式和不同通信規程的終端之間互相通信,可採用流量控制措施
CHINAPAC提供的業務功能
CHINAPAC提供兩種基本業務
交換型虛電路(SVC)
用戶通信時,通過呼叫建立虛電路,通信結束後釋放虛電路。交換型虛電路使用靈活,每次均可以與不同的用戶建立虛電路,通信費與通信量有關。CHINAPAC可以為用戶開放多條虛電路。
永久型虛電路(PVC)
永久型虛電路類似於固定專線,由用戶申請時提出,電信部門固定做好,用戶一開機即固定建立起電路,不需每次通信是臨時建立和釋放,使用於點對點固定連接的用戶使用。
CHINAPAC提供的其它業務
優先順序分組、多網路地址、忽略檢查本地地址、計費轉移、助記名編址、虛擬專用網、分組多址廣播。
CHINAPAC支持的用戶接入協議
CCITTX.25、X.28、X.29、X.32、X.3、X.75協議等。
IBMSNA網路協議、T3POS、令牌環、幀中繼、TCP/IP協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