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營銷 > 網路交友有哪些基本道德

網路交友有哪些基本道德

發布時間:2022-02-04 00:24:04

❶ 社交網路上指道德底線

如果說社交網路有底線,那就是法律邊緣是底線。現實中社交網路的底線是因人而異的,人們對交往對象的要求不同,對道德的定義不同,所以反應在社交網路的道德層次也不同。比方,有的人空虛無聊膚淺,在微信里把各自的祖宗推到前台,相互謾罵和侮辱。這些人的道德是沒有的,只有他們自己的發泄和快感。比如,有「把持」的人碰到一個青樓女子,那自戲粗魯猥褻的語言何談道德!所以,除了法律紅線,就沒有道德底線,只有是否接受,只有自我選擇。

❷ 網路交友的利與弊觀點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上網交友的人越來越多,而且成為一種時尚,尤其是青年大學生們更是留戀於網路,但是對網路交的友利與弊
人們的看法不一。
一些人認為應該提倡網路交友。因為他們認為在網上交友倡導的「平等,自由「的精神使網民在日常生活之中的地位,身份變得模糊起來;使網上交友前所未有的跳出了世俗的交友觀的束縛。網路實實在在的開辟出了一個嶄新的交際渠道;拓寬了我們的交際范圍。其次網路那與生懼來的虛擬性,使得網路交友有如「霧中花,水中月」有人認為正因為如此,它看起來才格外美;它充分滿足了人們的好奇與表現的心理。網路交友為我們的生活開辟了新的空間。它讓我們超越了現實中交友的局限,
再次網上朋友相隔遠,不會有什麼利益沖突,更不必擔心袒露心靈會帶來不
良的後果,所以才樂意地把自己的事情講給未曾謀面的網友聽。通過傾訴使心理得到自我調節,還有在網路上能夠結交到各樣的人物,能給自己帶來快樂可以在網上認識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你煩心時,可以向他傾訴。
網路和現實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世界,在現實中不敢說的話,不好意思說的話,在虛幻的網路世界裡完全可以暢所欲言。
而一些人卻認為不應該提倡網路交友,因為在他們看來在在網路上充斥著大量的色情和暴力。有人這樣形容網路:「黃網泛濫,黑客猖獗;游戲耍賴,聊天下流」!更有人還編了一首打油詩:「上黃網害的人發暈,當黑客成了令狐沖;玩游戲玩的血上涌,談網戀談了個小老公」!這些話充分的體現了網陰暗的一面!某些人打著交友的旗號,徵求「性夥伴」放鬆了道德規范
擇友,同樣重要。這是兩種世界,但交友的程度是你自己去衡量的。事實也一樣阿,不見得事實中就沒有人騙你了吧,所以雖然世界不同但程度自定。
我個人認為網路交友策略:不輕易相信一個人,不隨便傷害一個網友,可心的朋友真誠交往,一般的網友友好往來,品行低劣的網友不理不睬,棄而不要。另外一定要注意網路安全,不要輕易將自己的信息外漏。

❸ 怎樣正確對待網路交友

那看你是想交什麼的朋友
現在這個社會讓我們變得壓力很大
很多事情很多話都不能說出來做出來
但是在網上
我們可以盡情的吐出自己的想法
內心的活動
不在意對方是誰
只要是能做朋友的
希望你能選擇和找到網上真正的朋友

❹ 網路新道德包括哪些

網路道德的基本原則:誠信、安全、公開、公平、公正、互助。
所謂網路道德,是指以善惡為標准,通過社會輿論、內心信念和傳統習慣來評價人們的上網行為,調節網路時空中人與人之間以及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網路道德是時代的產物,與信息網路相適應,人類面臨新的道德要求和選擇,於是網路道德應運而生。網路道德是人與人、人與人群關系的行為法則,它是一定社會背景下人們的行為規范,賦予人們在動機或行為上的是非善惡判斷標准。

❺ 網路交友的利有哪些(至少三條)

1、可以開闊視野,及時了解時事新聞,獲取各種最新的知識和信息。

2、可以毫無顧忌地與網友聊天,傾吐心事,減輕課業負擔,緩解壓力。

3、可以促進個性化發展。世界是豐富多彩的,人的發展也應該是豐富多彩的。互聯網就是一個提供無限多樣的發展機會的環境。

4、網路交友更加方便快捷,自由不受約束。

5、可以在無聊的時候打發時間。

(5)網路交友有哪些基本道德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不要輕易見面:網路是個虛擬的,網上交友可以通過聊天,視頻,語音等等,在相互了解相互認知之後在考慮見面,如果剛沒認識幾天就開始約會見面,難免不會沒有其他目的,所以應該保持警惕和矜持之心,不要輕易的見面,應該多了解在做打算。

涉及性問題不要交往:網路也即是社會,形形色色的人都有,如果有些網友上來就談一些性的問題,那用戶應該果斷拉黑,如果嚴重者可以保留證據選擇報警等等。

❻ 遵守網路生活中道德要求的重要意義有哪些

一、講道德有品行是對中華民族崇德向善傳統的繼承發揚:全體黨員講道德、有品行,能夠使共產黨員在中華傳統文化精華的熏陶之下,不斷提高道德認識、陶冶道德情操、錘煉道德品格、提升道德境界,夯實道德基礎。

二、講道德有品行是共產黨人加強道德修養的人生必修課:良好的道德修養對於個人修身立業和國家長治久安具有重要作用。加強共產黨員的道德修養,既關繫到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又關繫到黨的事業的興衰成敗。

三、講道德有品行是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必然要求:一個政黨能不能永葆生機,每一個黨員都很關鍵。黨員隊伍狀況如何,直接關系黨員能否發揮先鋒模範作用,能否把黨的路線、綱領、方針、政策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去,能否完成黨的執政使命。

(6)網路交友有哪些基本道德擴展閱讀

關於網路生活中道德自律的基本原則包括:

一、無害原則:無害原則指任何網路主體的行為應該盡可能地避免對他人、對網路環境造成不必要的傷害。斯皮內洛指出:「這一原則對分析信息技術領域里出現的道德兩難的困境是很有幫助的。

二、尊重原則:尊重原則要求網路主體在互相尊重、維護彼此人格尊嚴的前提下進行平等的雙向溝通。人格尊嚴權集中表現為對名譽權、肖像權、姓名權、隱私權的維護。

三、適度原則:質量互變的原理告訴我們,需要保持事物性質的穩定時,就必須把量變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內。

四、誠信原則:誠信原則是指網路主體的活動必須意圖誠實、善意,行使權利,不侵害他人與社會的利益;履行義務,信守承諾和法律規定。

❼ 網路生活中應遵循哪些道德規范

網路生活中道德規范的基本要求:

1、網民應遵守的基本規范

(1)、正確使用網路工具

要遵守網路法規,遵守職業道德,尊重民族感情,遵守國際網路道德公約。

(2)、健康進行網路交往

網路已成為一種人際交往的媒介和工具。人們可以通過網路收發郵件、實時聊天、視頻會議、網上留言、網上交友等。網路交往要做到誠實無欺,不應該通過網路進行色情、賭博活動,更不能在BBS或論壇上侮辱、誹謗他人。

應通過網路開展健康有益的交往活動,在網路交往中樹立自我保護意識,不要輕易相信、約會網友,避免受騙上當。

(3)、自覺避免沉迷網路

適度的上網對學習和生活是有益的,但長時間沉迷於網路對人的身心健康有極大損害。現實中存在著一些人上網成癮,沉迷於網路而不能自拔,進而導致耽誤學業、甚至放棄學業或家庭破裂的現象。

(4)、養成網路自律精神

網路的虛擬性以及行為主體的匿名隱蔽特點,大大削弱了社會輿論的監督作用,使得道德規范所具有的外在壓力的效用明顯降低。

在這種情況下,個體的道德自律成了維護網路道德規范的基本保障。「慎獨」是一種道德境界,信息時代十分需要,在網路生活中培養自律精神,在缺少外在監督的網路空間里,自覺做到自律而「不逾矩」。

2、網站應遵守的基本道德規范

(1)、不以任何形式傳播內容有害或不健康的文字、圖片、視頻等信息。

(2)、不提供不文明聲訊、簡訊等服務;不運行帶有暴力、色情內容的游戲。

(3)、嚴格管理社區、論壇、博客、評論、聊天室等互動欄目,及時清理與文明辦網、提升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相違背的不健康信息,大興樹新風、促和諧的網路文明風尚。

(4)、自覺健全、細化網站管理制度,規范操作流程,強化監督機制;不斷提高從業人員的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加強社會責任感,形成行業自律意識。

(5)、開設舉報電話、舉報郵箱,建立全天候舉報制度,對網民反映的問題認真整改,加強溝通,不斷提高網路媒體的社會公信力,自覺接受行業管理與社會監督。

(7)網路交友有哪些基本道德擴展閱讀:

網路道德規范是網路法律規范的重要補充。

針對網路中存在的問題,為了維護國家的網路和信息安全,國家制定了《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計算機信息網路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這些法規明確規定了利用互聯網實施的各種違法行為及其處罰辦法。

但是,由於網路社會的全球性、隱匿性、開放性、自由性和異化性,決定了不可能完全依賴法律來約束網路行為,因為即便有了非常詳盡和嚴密的法律,面對眾多的邊緣行為和網上犯罪,法律往往鞭長莫及,防不勝防。

由於道德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經過長期實踐自然形成的,並依靠社會的輿論、傳統的習慣力量和人們的信念來維持,而且道德規范所調整的范圍要比法律所調整的范圍廣泛,所以網路行為更多的更為重要的是必須由道德這個更具有普遍約束力和影響力的行為規范來調整。

因此,網路道德規范就成為了網路法律規范的重要補充,只有將兩者結合起來,才能真正維護網路安全和保障網路的健康發展。

❽ 網上交往具有哪些特點

1、網路社交具有虛擬特性

網路社交是以虛擬技術為基礎的,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是以間接交往為主,以符號化為其表現形式,現實社會中的諸多特徵,如姓名、性別、年齡、工作單位和社會關系等都被「淡」去了,人的行為也因此具有了「虛擬實在」的特徵。

與真實社會情境中的社會化相去甚遠,網路的虛擬性與匿名性導致了網路上青少年道德感的弱化現象。

廣東團省委謝宗寶的一份調查報告提到:有31.4%的青少年並不認為「網上聊天時撒謊是不道德的」,有37.4%的青少年認為「偶爾在網上說說粗話沒什麼大不了的」,還有24.9%的人認為「在網上做什麼都可以毫無顧忌」。青少年網路道德感的弱化主要是因為網路的高度隱蔽性。

每個人在網路上的存在都是虛擬的、數字化的、以符號形式出現的,缺少「他人在場」的壓力,「快樂原則」支配著個人慾望,日常生活中被壓抑的人性中惡的一面會在這種無約束或低約束的狀況下得、到宣洩。這種網上道德感的弱化直接影響和反作用於青少年現實生活中的道德行為。

2、網路社交具有多元特性

網路信息的全球交流與共享,使時間和空間失去了意義。人們可以不再受物理時空的限制自由交往,它們之間不同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和生活方式等等的沖突與融合變得可能。這種價值取向的「多源」和「多歧」,給每一個網路青少年創造了空前寬松的道德生活空間。

而對於沒有主體意識、沒有獨立進行道德選擇的能力和自信、沒有道德選擇的權利感和責任感的他們來說,此空間所給予的「自由」與其說是道德生活的福音,毋寧說是道德生活的「陷阱」。道德生活的相當一部分主體則會淹沒在這「陷阱」中迷失自我。

而其人格也會出現一定程度的人格危機,具體表現為「三失」,即傳統人格的「失效」、現實人格的「失范」和理想人格的「失落」。因此,建構主體性道德人格,是解決當前社會中道德問題的現實性要求。

3、網路社交具有創新特性

網路是創新的產物,其創新的形式,使信息的傳輸過程變成參與者主動的認知過程。在意識形態領域中容易滋生出更多元化的、甚至偏離社會正常行為規范約束的各種奇觀異念。

中央電視台《社會經緯》播報了一個關於17歲少年黑客利用自己高超的電腦網路技術設計了一個黑客網站,使登錄這個網站的上萬台計算機陷入癱瘓,經濟損失無法估量的故事。

而面對警察的詢問,這個少年竟然輕松地說,我只不過是在網路世界展示自己的才華,證明一下自己的價值,這難道也犯法嗎?況且網路世界是虛擬的世界,能造成多大損失呢?

當前國際輿論對於網路犯罪案件的宣傳,使不少人覺得網路犯罪是個人智慧、能力與膽識的體現,它既不傷天害理,也不兇狠殘暴,只是一種「孤膽英雄」式的「壯舉」。在個人主義盛行的西方國家,許多人並不以其為可恥,反而羨慕和欽佩這種行為,這種善惡不分、是非顛倒的輿論導向對網路犯罪更是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近年來,我國一些青少年利用信息技術盜竊金錢、獲取情報、傳播不健康內容、誹謗他人、侵犯他人隱私等違法犯罪行為時有發生,這是一個值得我們德育工作者警覺的信號

4、網路社交具有自由特性

「網路社會」分散式的網路結構,使其沒有中心、沒有階層、沒有等級關系,與現實社會中人的交往相比,「網路社會」具有更為廣闊的自由空間,傳統的監督和控制方式已無法適應它的發展。

一些學者在青少年網民中進行了一項調查,結果令人擔憂:承認自己「曾經」瀏覽過色情網站的佔34.6%,承認「經常」去看的有4.9%。其中很多青少年因此而荒廢學業,成為「電子海洛因」的吸食者,對身心健康造成了嚴重損害。

而在對接受調查的人的統計中,90%以上的青少年都是因為缺少外界的有力約束力,再加上自我控制能力比較弱而頻繁地去訪問色情站點……

武漢市公安部門調查顯示,進入網吧的以大中小學生為主,約佔70%,大專院校周邊可達90%,熱衷聊天室的佔76%,選擇玩游戲的佔35%,只有不到20%的學生上網是搜索信息或下載軟體。因此,網路在給我們帶來巨大的便利的同時,也給傳統的道德法制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5、網路社交具有異化特性

「網路社會」中的交往主要是以計算機為中介的交流,它使人趨向孤立、冷漠和非社會化,容易導致人性本身的喪失和異化。

「網路社會」開放的、自由的信息系統提供的是一種嶄新的,動態的和超文本式的傳播模式,這種人機系統高度自動化、精確化而缺少人情味,容易導致人們對現實生活中的他人和社會的幸福漠不關心,容易使人產生精神麻木和道德冷漠的問題,並失去現實感和有效的道德判斷力;

嚴重時會導致人性的喪失和異化,出現一些反人類的極端事件。據調查,大學里有不少學生上網的大部分時間里不是在學習而是在玩網路游戲,精於此道的人也不少。當前大部分網上游戲充斥著戰爭、暴力、兇殺等血腥內容,痴迷於此的學生容易養成冷漠、無情和自私的性格,既不關心集體,也不關心他人。

德國聯邦憲法保衛局1998年7月發表了一份調查報告,提醒人們對德國和其他國家的新納粹等極右翼勢力利用網際網路加強宣傳的事態予以關注。這份報告認為,盡管這種趨勢尚「不至於使新納粹勢力的行動能力得到增強」,但右翼勢力的宣傳材料在網際網路上越來越多,產生的影響已引起人們的擔憂。

❾ 網路交友的利與弊分別是什麼

  1. 利:有利於開闊眼界,增長見識,可以學習到很多書本以外的知識,可以與海外各國,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各界人士交流,可以看到異國他鄉的風土人情。

  2. 弊:可能會因為年少無知,上當受騙;也會使自己學習分心,影響自己的學業;也可能使自己沉溺社交網路,不思進取。

  3. 一些人認為應該提倡網路交友。因為他們認為在網上交友倡導的「平等,自由「的精神使網民在日常生活之中的地位,身份變得模糊起來;使網上交友前所未有的跳出了世俗的交友觀的束縛。網路實實在在的開辟出了一個嶄新的交際渠道;拓寬了我們的交際范圍。其次網路那與生懼來的虛擬性,使得網路交友有如「霧中花,水中月」有人認為正因為如此,它看起來才格外美;它充分滿足了人們的好奇與表現的心理。網路交友為我們的生活開辟了新的空間。

  4. 它讓我們超越了現實中交友的局限,再次網上朋友相隔遠,不會有什麼利益沖突,更不必擔心袒露心靈會帶來不良的後果,所以才樂意地把自己的事情講給未曾謀面的網友聽。通過傾訴使心理得到自我調節,還有在網路上能夠結交到各樣的人物,能給自己帶來快樂可以在網上認識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你煩心時,可以向他傾訴。

  5. 網路和現實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世界,在現實中不敢說的話,不好意思說的話,在虛幻的網路世界裡完全可以暢所欲言。

  6. 而一些人卻認為不應該提倡網路交友,因為在他們看來在在網路上充斥著大量的色情和暴力。某些人打著交友的旗號,徵求「性夥伴」放鬆了道德規范擇友,同樣重要。這是兩種世界,但交友的程度是你自己去衡量的。事實也一樣阿,不見得事實中就沒有人騙你了吧,所以雖然世界不同但程度自定。

  7. 我個人認為網路交友策略:不輕易相信一個人,不隨便傷害一個網友,可心的朋友真誠交往,一般的網友友好往來,品行低劣的網友不理不睬,棄而不要。另外一定要注意網路安全,不要輕易將自己的信息外漏。

❿ 網路交往具有什麼特點

網路人際交往具有以下基本特點:

一是開放性與多元性。網路化的交往超越了時空限制,消除了「這里」和「那裡」的界限,拓展了人際交往和人際關系,使人際關系更具開放性。「電子社區」的誕生,使得居住在不同地方的人,都可以「在一起」交往和娛樂。同時,交往范圍的不斷擴大,必然會使人們的各種社會關系向多元化和復雜化方向發展。

二是自主性與隨意性。網路中的每一個成員可以最大限度地參與信息的製造和傳播,這就使網路成員幾乎沒有外在約束,而更多地具有自主性。同時,網路是基於資源共享、互惠互利的目的建立起來的,網民有權利決定自己干什麼、怎麼干,但由於缺乏必要的約束機制,網民必須「自己管理自己」,因此,有的人會在網上放縱自己、任意說謊、傷害他人,有的人甚至會扮演多種角色,在網上與他人進行虛假的交往,從而造成網上交往極大的隨意性。

三是間接性與廣泛性。網路改變人際交往方式,突出的一點,就是它使人與人面對面、互動式的交流變成了人與機器之間的交流,帶有明顯的間接性。這種間接性也決定了網路交流的廣泛性。過去,時空局限一直是人們進行更廣泛交往的主要障礙,而在網路社會,這一障礙已不復存在,只要你願意,在網上可以與任何人直接「對話」。

四是非現實性與匿名性。網路社會的人際交往和人際關系的定義,已經突破了傳統人際交往和人際關系的內涵。在網上,人們可以「匿名進入」,網民之間一般不發生面對面的直接接觸,這就使得網路人際交往比較容易突破年齡、性別、相貌、健康狀況、社會地位、身份、背景等傳統因素的制約。部分網民在網上交際時,經常扮演與自己實際身份和性格特點相差十分懸殊甚至截然相反的虛擬角色。比如,五尺壯漢可以將自己偽裝成妙齡少女,與其他網民共演愛情悲喜劇;一旦「壞了名聲」,又可以很方便地改名換姓,以新的面目出現。在這種情況下,很多網民往往會面臨網上網下判若兩人的角色差異和角色沖突,極易出現心理危機,甚至產生雙重或多重人格障礙。

五是平等性。由於網路沒有中心,沒有直接的領導和管理結構,沒有等級和特權,每個網民都有可能成為中心,因此,人與人之間的聯系和交往趨於平等,個體的平等意識和權利意識也進一步加強。人們可以利用網路所特有的交互功能,互相交流、製造和使用各種信息資源,進行人際溝通。盡管「數字鴻溝」仍然存在,許多「信息邊遠地區」的人們,根本沒有機會參與到網路人際互動中來,但總體而言,平等性仍是網路人際關系的主要特徵。

六是失范性。網路世界的發展,開拓了人際交往的新領域,也形成了相應的規范。除了一些技術性規則(如文件傳輸協議、互聯協議等),網路行為同其它社會行為一樣,也需要道德規范和原則,因此出現了一些基本的「鄉規民約」,如電子函件使用的語言格式、在線交談應有的禮儀等。但從現有情況看,大多數網路規則僅僅限於倫理道德,而用於約束網路人際交往具體行為的規范尚不健全,且缺乏可操作性和有效的控制手段。這就容易造成網路傳播的無序和失范。事實上,網路社會充滿競爭、沖突,時不時還會發生犯罪活動,這就需要有一定的社會道德、法律規范來調整網路人際關系,以維護正常的網路秩序。

七是人際情感的疏遠。網路的全球性和發達的信息傳遞手段,使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沒有了空間障礙,同時也使現實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更加疏遠。雖然網上虛擬交往可以幫助人們解脫一時的現實煩惱,找到一時的寄託,卻不能真正滿足活生生的人的情感需要,而有些人由於過分沉溺於虛擬的世界,往往會對現實生活產生更大的疏離感。

閱讀全文

與網路交友有哪些基本道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悅盒連接無線網路 瀏覽:163
中國電信改移動網路 瀏覽:287
如果網線沒接好網路會出什麼問題 瀏覽:589
疫情期間網路異常活躍 瀏覽:843
網路打車平台投訴找哪個部門 瀏覽:680
搶單軟體顯示網路異常是咋回事 瀏覽:786
網路分析儀測量相位校準設置 瀏覽:254
mp3電腦傳歌需要網路嗎 瀏覽:28
不能拉黑的網路電話哪個好 瀏覽:264
周口下樓無線網路管理中心 瀏覽:695
網路欺詐金額多少錢才能立案 瀏覽:746
如何做一張網路虛擬電話卡 瀏覽:44
如何打開共享網路搜索 瀏覽:28
如何看待網路的普及和危害 瀏覽:536
蘋果xr玩游戲網路卡頓 瀏覽:366
邢台淘寶網路運營電話多少 瀏覽:539
手機的網路經常斷開 瀏覽:573
黑鯊手機wifi網路連接受限 瀏覽:361
怎麼查看同一網路下的其他電腦 瀏覽:71
網路核相儀公司有哪些 瀏覽:177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