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營銷 > 網路系統可以由哪些系統構成

網路系統可以由哪些系統構成

發布時間:2022-02-01 18:47:41

計算機網路系統由什麼組成

早期的計算機網路是由計算機——通信路線——終端組成系統。

第一代計算機網路---遠程終端聯機階段。

第二代計算機網路---計算機網路階段。

第三代計算機網路---計算機網路互聯階段。

第四代計算機網路---國際互聯網與信息高速公路階段。

(1)網路系統可以由哪些系統構成擴展閱讀:

三個階段的演進:

1、從單個網路ARPAnet向互聯網發展:1969年美國國防部創建了第一個分組交換網ARPAnet只是一個單個的分組交換網,所有想連接在它上的主機都直接與就近的結點交換機相連,它規模增長很快,到70年代中期,人們認識到僅使用一個單獨的網路無法滿足所有的通信問題。

於是ARPA開始研究很多網路互聯的技術,這就導致後來的互聯網的出現。1983年TCP/IP協議稱為ARPAnet的標准協議。同年,ARPAnet分解成兩個網路,一個進行試驗研究用的科研網ARPAnet,另一個是軍用的計算機網路MILnet。1990,ARPAnet因試驗任務完成正式宣布關閉。

2、建立三級結構的網際網路:1985年起,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就認識到計算機網路對科學研究的重要性,1986年,NSF圍繞六個大型計算機中心建設計算機網路NSFnet,它是個三級網路,分主幹網、地區網、校園網。它代替ARPAnet成為internet的主要部分。

1991年,NSF和美國政府認識到網際網路不會限於大學和研究機構,於是支持地方網路接入,許多公司的紛紛加入,使網路的信息量急劇增加,美國政府就決定將網際網路的主幹網轉交給私人公司經營,並開始對接入網際網路的單位收費。

3、多級結構網際網路的形成:1993年開始,美國政府資助的NSFnet就逐漸被若干個商用的網際網路主幹網替代。

這種主幹網也叫網際網路服務提供者ISP,考慮到網際網路商用化後可能出現很多的ISP,為了使不同ISP經營的網路能夠互通,在1994創建了4個網路接入點NAP分別由4個電信公司經營,本世紀初,美國的NAP達到了十幾個。

NAP是最高級的接入點,它主要是向不同的ISP提供交換設備,使它們相互通信。網際網路已經很難對其網路結構給出很精細的描述,但大致可分為五個接入級:網路接入點NAP,多個公司經營的國家主幹網,地區ISP,本地ISP,校園網、企業或家庭PC機上網用戶。

② 網路管理系統由哪些部分組成

網路管理員級考試大綱

一、考試說明

1.考試要求:

(1)熟悉計算機系統基礎知識;
(2)熟悉數據通信的基本知識;
(3)熟悉計算機網路的體系結構,了解TCP/IP協議的基本知識;
(4)熟悉常用計算機網路互連設備和通信傳輸介質的性能、特點;
(5)熟悉Internet的基本知識和應用;
(6)掌握區域網體系結構和區域網技術基礎;
(7)掌握乙太網的性能、特點、組網方法及簡單管理;
(8)掌握主流操作系統的安裝、設置和管理方法;
(9)熟悉DNS、WWW、MAIL、FTP和代理伺服器的配置和管理;
(10)掌握Web網站的建立、管理與維護方法,熟悉網頁製作技術;
(11)熟悉綜合布線基礎技術;
(12)熟悉計算機網路安全的相關問題和防範技術;
(13)了解計算機網路有關的法律、法規,以及信息化的基礎知識;
(14)了解計算機網路的新技術、新發展;
(15)正確閱讀和理解本領域的簡單英文資料。

2.本考試的合格人員能夠進行小型網路系統的設計、構建、安裝和調試,中小型區域網的運行維護和日常管理,根據應用部門的需求,構建和維護Web網站,進行網頁製作,具有助理工程師(或技術員)的實際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

3.本考試設置的科目包括:
(1)計算機與網路基礎知識,考試時間為150分鍾,筆試;
(2)網路系統的管理與維護,考試時間為150分鍾,筆試。

二、考試范圍

考試科目1:計算機與網路基礎知識

1.計算機科學基礎

1.1 數制及其轉換
二進制、十進制和十六進制等常用數制及其相互轉換

1.2 數據的表示
數的表示(原碼、反碼、補碼表示,整數和實數的機內表示)
非數值表示(字元和漢字表示、聲音表示、圖像表示)
校驗方法和校驗碼(奇偶校驗)

1.3 算術運算
計算機中的二進制數運算方法

2.計算機系統基礎知識

2.1 硬體基礎知識
計算機系統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CPU的結構、特徵、分類及發展
存儲器的結構、特徵分類及發展
I/O介面、I/O設備和通信設備

2.2 軟體基礎知識
操作系統的類型、配置
操作系統的功能
資料庫系統基礎知識
應用軟體的安裝與配置
網路管理軟體的功能

3.計算機網路基礎知識

3.1 數據通信基礎知識
數據信號、信道的基本概念
數據通信模型的構成
數據傳輸基礎知識
數據編碼的分類和基本原理
多路復用技術的分類、基本原理和應用領域
數據交換技術的分類、基本原理和性能特點

3.2 計算機網路基礎知識
計算機網路的概念、分類和構成
協議的概念,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的結構及各層的功能
TCP/IP協議的概念及IP數據報的格式、IP地址、子網掩碼和域名

3.3 區域網技術基礎
IEEE802參考模型
區域網拓撲結構
區域網媒體訪問控制技術CSMA/CD
乙太網的發展歷程
乙太網的分類及各種乙太網的性能特點
乙太網技術基礎、IEEE802.3幀結構、乙太網跨距
交換型乙太網、全雙工乙太網的基本原理和特點

4.計算機網路應用基礎知識

4.1 網際網路應用基礎知識
網際網路的概念、起源和提供的基本服務,以及我國的網際網路現狀
通過PSTN、ISDN、ADSL和區域網拉入網際網路的基本原理和特性
WWW、主頁、超級鏈接、HTML的概念及應用
電子郵件、FTP、Telnet、BBS、ICQ、網路新聞組、網路傳真、網路視頻會議、電子商務和電子政務的概念及應用

4.2 網路操作系統基礎知識
網路操作系統的概念、結構和特點
Windows操作系統的安裝、配置和基本應用
Linux操作系統的安裝、配置和基本應用、KDE環境和Linux操作命令

4.3 應用伺服器基礎知識
DNS服務的基本原理
WWW服務的基本原理
FTP服務的基本原理
電子郵件服務的基本原理

5.網路管理基礎知識

5.1 網路管理基本概念
網路管理的概念、功能、網路管理標准和網路管理模型
簡單網路管理協議SNMP概述、管理信息庫、SNMP操作

5.2 網路管理系統基礎知識
網路管理系統概念
Sniffer的功能和特點

6.網路安全基礎知識
可信計算機系統評估准則
網路安全漏洞
網路安全控制技術
防火牆基本原理
入侵檢測系統的功能和基本原理
漏洞掃描系統的功能和基本原理
網路防病毒系統的功能和基本原理
CA中心建設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容災系統
應急處理常用方法和技術

7.標准化基礎知識
標准化機構
常用的國內外IT標准

8.信息化基本知識
信息化概念
有關的法律、法規

9.與網路系統有關的新技術、新方法的概念
無線個人網、無線區域網、無線城域網和無線廣域網的標准
無線區域網的拓撲結構、媒體訪問控制方式和擴頻技術,IEEE802.11
新一代網路管理系統
新一代網路技術(Ipv6,3G)
網路

10.專業英語
掌握計算機技術的基本英文詞彙
能正確閱讀和理解本領域的簡單英文資料

考試科目2:網路系統的管理與維護

1.小型計算機區域網的構建
組網設計
組網技術選擇
組網設備選擇及部署
設備配置和管理
劃分VLAN

2.綜合布線
綜合布線概念、組成、設計及依據的標准
綜合布線基礎環境准備
線纜及相關硬體的選擇與安裝
綜合布線系統的性能指標及測試流程

3.小型計算機區域網伺服器配置
IP地址、子網掩碼的規劃配置
DNS伺服器的規劃、設置和維護(Linux環境和Windows環境)
電子郵件伺服器的規劃、設置和維護(Linux環境和Windows環境)
FTP伺服器的規劃、設置和維護(Linux環境和Windows環境)
代理伺服器的規劃、設置和維護(Linux環境和Windows環境)
DHCP伺服器的安裝與設置

4.Web網站的建立、管理維護以及網頁製作
Web網路的規劃、建設、管理與維護
使用HTML和相關軟體進行網頁設計與製作(如選用Photoshop、Flash、Fireworks或Dreamweaver等)
JSP、ASP、XML等動態網頁編程技術的基本概念

5.網路系統的運行、維護和管理
使用網路管理軟體對網路的配置、安全、性能、故障、計費進行監督和管理
簡單網路故障的分析、定位、診斷和排除
小型網路的維護策略、計劃和實施
數據備份和數據恢復
系統性能分析,系統潛在問題分析

6.防火牆技術
網路病毒防護策略
防火牆的配置策略
入侵處理策略
漏洞處理策略

考試科目2:網路系統的管理與維護

1.小型計算機區域網的構建
組網設計
組網技術選擇
組網設備選擇及部署
設備配置和管理
劃分VLAN

2.綜合布線
綜合布線概念、組成、設計及依據的標准
綜合布線基礎環境准備
線纜及相關硬體的選擇與安裝
綜合布線系統的性能指標及測試流程

3.小型計算機區域網伺服器配置
IP地址、子網掩碼的規劃配置
DNS伺服器的規劃、設置和維護(Linux環境和Windows環境)
電子郵件伺服器的規劃、設置和維護(Linux環境和Windows環境)
FTP伺服器的規劃、設置和維護(Linux環境和Windows環境)
代理伺服器的規劃、設置和維護(Linux環境和Windows環境)
DHCP伺服器的安裝與設置

4.Web網站的建立、管理維護以及網頁製作
Web網路的規劃、建設、管理與維護
使用HTML和相關軟體進行網頁設計與製作(如選用Photoshop、Flash、Fireworks或Dreamweaver等)
JSP、ASP、XML等動態網頁編程技術的基本概念

5.網路系統的運行、維護和管理
使用網路管理軟體對網路的配置、安全、性能、故障、計費進行監督和管理
簡單網路故障的分析、定位、診斷和排除
小型網路的維護策略、計劃和實施
數據備份和數據恢復
系統性能分析,系統潛在問題分析

6.防火牆技術
網路病毒防護策略
防火牆的配置策略
入侵處理策略
漏洞處理策略

③ 典型的網路應用系統由哪些部分組成.a,防火牆 b,web伺服器 c

網路管理員級考試大綱 一、考試說明 1.考試要求: (1)熟悉計算機系統基礎知識; (2)熟悉數據通信的基本知識; (3)熟悉計算機網路的體系結構,了解TCP/IP協議的基本知識; (4)熟悉常用計算機網路互連設備和通信傳輸介質的性能、特點; (5)熟悉Internet的基本知識和應用; (6)掌握區域網體系結構和區域網技術基礎; (7)掌握乙太網的性能、特點、組網方法及簡單管理; (8)掌握主流操作系統的安裝、設置和管理方法; (9)熟悉DNS、WWW、MAIL、FTP和代理伺服器的配置和管理; (10)掌握Web網站的建立、管理與維護方法,熟悉網頁製作技術; (11)熟悉綜合布線基礎技術; (12)熟悉計算機網路安全的相關問題和防範技術; (13)了解計算機網路有關的法律、法規,以及信息化的基礎知識; (14)了解計算機網路的新技術、新發展; (15)正確閱讀和理解本領域的簡單英文資料。 2.本考試的合格人員能夠進行小型網路系統的設計、構建、安裝和調試,中小型區域網的運行維護和日常管理,根據應用部門的需求,構建和維護Web網站,進行網頁製作,具有助理工程師(或技術員)的實際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 3.本考試設置的科目包括: (1)計算機與網路基礎知識,考試時間為150分鍾,筆試; (2)網路系統的管理與維護,考試時間為150分鍾,筆試。 二、考試范圍 考試科目1:計算機與網路基礎知識 1.計算機科學基礎 1.1 數制及其轉換 二進制、十進制和十六進制等常用數制及其相互轉換 1.2 數據的表示 數的表示(原碼、反碼、補碼表示,整數和實數的機內表示) 非數值表示(字元和漢字表示、聲音表示、圖像表示) 校驗方法和校驗碼(奇偶校驗) 1.3 算術運算 計算機中的二進制數運算方法 2.計算機系統基礎知識 2.1 硬體基礎知識 計算機系統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CPU的結構、特徵、分類及發展 存儲器的結構、特徵分類及發展 I/O介面、I/O設備和通信設備 2.2 軟體基礎知識 操作系統的類型、配置 操作系統的功能 資料庫系統基礎知識 應用軟體的安裝與配置 網路管理軟體的功能 3.計算機網路基礎知識 3.1 數據通信基礎知識 數據信號、信道的基本概念 數據通信模型的構成 數據傳輸基礎知識 數據編碼的分類和基本原理 多路復用技術的分類、基本原理和應用領域 數據交換技術的分類、基本原理和性能特點 3.2 計算機網路基礎知識 計算機網路的概念、分類和構成 協議的概念,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的結構及各層的功能 TCP/IP協議的概念及IP數據報的格式、IP地址、子網掩碼和域名 3.3 區域網技術基礎 IEEE802參考模型 區域網拓撲結構 區域網媒體訪問控制技術CSMA/CD 乙太網的發展歷程 乙太網的分類及各種乙太網的性能特點 乙太網技術基礎、IEEE802.3幀結構、乙太網跨距 交換型乙太網、全雙工乙太網的基本原理和特點 4.計算機網路應用基礎知識 4.1 網際網路應用基礎知識 網際網路的概念、起源和提供的基本服務,以及我國的網際網路現狀 通過PSTN、ISDN、ADSL和區域網拉入網際網路的基本原理和特性 WWW、主頁、超級鏈接、HTML的概念及應用 電子郵件、FTP、Telnet、BBS、ICQ、網路新聞組、網路傳真、網路視頻會議、電子商務和電子政務的概念及應用 4.2 網路操作系統基礎知識 網路操作系統的概念、結構和特點 Windows操作系統的安裝、配置和基本應用 Linux操作系統的安裝、配置和基本應用、KDE環境和Linux操作命令 4.3 應用伺服器基礎知識 DNS服務的基本原理 WWW服務的基本原理 FTP服務的基本原理 電子郵件服務的基本原理 5.網路管理基礎知識 5.1 網路管理基本概念 網路管理的概念、功能、網路管理標准和網路管理模型 簡單網路管理協議SNMP概述、管理信息庫、SNMP操作 5.2 網路管理系統基礎知識 網路管理系統概念 Sniffer的功能和特點 6.網路安全基礎知識 可信計算機系統評估准則 網路安全漏洞 網路安全控制技術 防火牆基本原理 入侵檢測系統的功能和基本原理 漏洞掃描系統的功能和基本原理 網路防病毒系統的功能和基本原理 CA中心建設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容災系統 應急處理常用方法和技術 7.標准化基礎知識 標准化機構 常用的國內外IT標准 8.信息化基本知識 信息化概念 有關的法律、法規 9.與網路系統有關的新技術、新方法的概念 無線個人網、無線區域網、無線城域網和無線廣域網的標准 無線區域網的拓撲結構、媒體訪問控制方式和擴頻技術,IEEE802.11 新一代網路管理系統 新一代網路技術(Ipv6,3G) 網路 10.專業英語 掌握計算機技術的基本英文詞彙 能正確閱讀和理解本領域的簡單英文資料 考試科目2:網路系統的管理與維護 1.小型計算機區域網的構建 組網設計 組網技術選擇 組網設備選擇及部署 設備配置和管理 劃分VLAN 2.綜合布線 綜合布線概念、組成、設計及依據的標准 綜合布線基礎環境准備 線纜及相關硬體的選擇與安裝 綜合布線系統的性能指標及測試流程 3.小型計算機區域網伺服器配置 IP地址、子網掩碼的規劃配置 DNS伺服器的規劃、設置和維護(Linux環境和Windows環境) 電子郵件伺服器的規劃、設置和維護(Linux環境和Windows環境) FTP伺服器的規劃、設置和維護(Linux環境和Windows環境) 代理伺服器的規劃、設置和維護(Linux環境和Windows環境) DHCP伺服器的安裝與設置 4.Web網站的建立、管理維護以及網頁製作 Web網路的規劃、建設、管理與維護 使用HTML和相關軟體進行網頁設計與製作(如選用Photoshop、Flash、Fireworks或Dreamweaver等) JSP、ASP、XML等動態網頁編程技術的基本概念 5.網路系統的運行、維護和管理 使用網路管理軟體對網路的配置、安全、性能、故障、計費進行監督和管理 簡單網路故障的分析、定位、診斷和排除 小型網路的維護策略、計劃和實施 數據備份和數據恢復 系統性能分析,系統潛在問題分析 6.防火牆技術 網路病毒防護策略 防火牆的配置策略 入侵處理策略 漏洞處理策略 考試科目2:網路系統的管理與維護 1.小型計算機區域網的構建 組網設計 組網技術選擇 組網設備選擇及部署 設備配置和管理 劃分VLAN 2.綜合布線 綜合布線概念、組成、設計及依據的標准 綜合布線基礎環境准備 線纜及相關硬體的選擇與安裝 綜合布線系統的性能指標及測試流程 3.小型計算機區域網伺服器配置 IP地址、子網掩碼的規劃配置 DNS伺服器的規劃、設置和維護(Linux環境和Windows環境) 電子郵件伺服器的規劃、設置和維護(Linux環境和Windows環境) FTP伺服器的規劃、設置和維護(Linux環境和Windows環境) 代理伺服器的規劃、設置和維護(Linux環境和Windows環境) DHCP伺服器的安裝與設置 4.Web網站的建立、管理維護以及網頁製作 Web網路的規劃、建設、管理與維護 使用HTML和相關軟體進行網頁設計與製作(如選用Photoshop、Flash、Fireworks或Dreamweaver等) JSP、ASP、XML等動態網頁編程技術的基本概念 5.網路系統的運行、維護和管理 使用網路管理軟體對網路的配置、安全、性能、故障、計費進行監督和管理 簡單網路故障的分析、定位、診斷和排除 小型網路的維護策略、計劃和實施 數據備份和數據恢復 系統性能分析,系統潛在問題分析 6.防火牆技術 網路病毒防護策略 防火牆的配置策略 入侵處理策略 漏洞處理策略

④ 計算機網路系統包括那些硬體

  1. 計算機網路的硬體系統通常由五部分組成:文件伺服器、工作站(包括終端)、傳輸介質、網路連接硬體和外部設備。

  2. 文件伺服器一般要求是配備了高性能CPU系統的微機,它充當網路的核心。除了管理整個網路上的事務外,它還必須提供各種資源和服務。

  3. 工作站可以說是一種智能型終端,它從文件伺服器取出程序和數據後,能在本站進行處理,一般有有盤和無盤之分。

  4. 傳輸介質是通信網路中發送方和接受方之間的物理通路,在區域網中就是用來連接伺服器和工作站的電纜線。目前常用的網路傳輸介質有雙絞線(多用於區域網)、同軸電纜和光纜等。

  5. 常用的網路連接硬體有網路介面卡(NIC)、集線器(HUB)、中繼器(Repeater)以及數據機(Modem)等。

  6. 而列印機、掃描儀、繪圖儀以及其它任何可為工作站共享的設備都能被稱為外部設備。

⑤ 計算機網路主要由什麼系統構成

網路的構成
計算機網路的構成

計算機網路系統是由網路硬體和網路軟體組成的。在網路系統中,硬體的選擇對網路起著決定的作用,而網路軟體則是挖掘網路潛力的工具。

網路硬體

網路硬體是計算機網路系統的物質基礎。要構成一個計算機網路系統,首先要將計算機及其附屬硬體設備與網路中的其他計算機系統連接起來,實現物理連接。不同的計算機網路系統,在硬體方面是有差別的。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網路技術的發展,網路硬體日趨多樣化,且功能更強,更復雜。常見的網路硬體有伺服器、工作站、網路介面卡、集中器、數據機、終端及傳輸介質等。

伺服器

在計算機網路中,分散在不同地點擔負一定數據處理任務和提供資源的計算機被稱為伺服器。伺服器是網路運行、管理和提供服務的中樞,它影響著網路的整體性能。一般在大型網路中採用大型機、中型機和小型機作為網路伺服器,可以保證網路的可靠性。對於網點不多、網路通信量不大、數據的安全可靠性要求不高的網路,可以選用高檔微機作網路伺服器。

工作站

在計算機區域網中,網路工作站是通過網卡連接到網路上的一台個人計算機,它仍保持原有計算機的功能,作為獨立的個人計算機為用戶服務,同時它又可以按照被授予的一定許可權訪問伺服器。工作站之間可以進行通信,可以共享網路的其他資源。

網路介面卡

網路介面卡也稱為網卡或網板,是計算機與傳輸介質進行數據交互的中間部件,主要進行編碼轉換。在接收傳輸介質上傳送的信息時,網卡把傳來的信息按照網路上信號編碼要求和幀的格式接受並交給主機處理。在主機向網路發送信息時,網卡把發送的信息按照網路傳送的要求裝配成幀的格式,然後採用網路編碼信號向網路發送出去。

數據機

數據機(MODEM)是調制器和解調器的簡稱,是實現計算機通信的外部設備。數據機是一種進行數字信號與模擬信號轉換的設備。計算機處理的是數字信號,而電話線傳輸的是模擬信號,在計算機和電話線之間需要一個連接設備,將計算機輸出的數字信號變換為適合電話線傳輸的模擬信號,在接收端再將接收到的模擬信號變換為數字信號由計算機處理。因此,數據機成對使用。

終端

終端設備是用戶進行網路操作所使用的設備,它的種類很多,可以是具有鍵盤及顯示功能的一般終端,也可以是一台計算機。

傳輸介質

傳輸介質是傳送信號的載體,在計算機網路中通常使用的傳輸介質有雙絞線、同軸電纜、光纖、微波及衛星通信等。它們可以支持不同的網路類型,具有不同的傳輸速率和傳輸距離。

網路軟體

在網路系統中,網路中的每個用戶都可享用系統中的各種資源,所以系統必須對用戶進行控制,否則就會造成系統混亂,造成信息數據的破壞和丟失。為了協調系統資源,系統需要通過軟體工具對網路資源進行全面的管理,進行合理的調度和分配,並採取一系列的保密安全措施,防止用戶不合理的對數據和信息的訪問,防止數據和信息的破壞與丟失。

網路軟體是實現網路功能所不可缺少的軟環境。通常網路軟體包括網路協議軟體、網路通信軟體和網路操作系統。

網路結構

在不同的網路系統中,網路結構及所選擇使用的網路軟體是有差別的。對於實用的網路系統來說,選擇什麼硬體和軟體是根據系統的規模、系統的結構決定的。比如Novell區域網,如果網路系統所涉及的地理范圍小,同時系統所擁有的數據量和通信數據量不大,那麼只要一台網路伺服器,並具備系統所規定的工作站數,選擇適當的通信介質和相匹配的網路介面卡、網路軟體、網路操作系統就可以建立起一個完整的網路系統。

在一個遠程網路系統中所需要的設備和技術更為復雜。在遠程通信網中,伺服器與工作站、伺服器通過集中器與工作站直接通信的部分是短程通信;而伺服器與各工作站通信需要經過數據機或前端處理機的通信部分屬於遠程通信。

計算機網路結構通常有星型結構、匯流排型結構、環型結構、樹型結構和網狀結構。

星型結構

星型結構是以一個節點為中心的處理系統,各種類型的入網機器均與該中心處理機有物理鏈路直接相連,與其他節點間不能直接通信,與其他節點通信時需要通過該中心處理機轉發,因此中心節點必須有較強的功能和較高的可靠性。

星型結構的優點是結構簡單、建網容易、控制相對簡單。其缺點是屬集中控制,主機負載過重,可靠性低,通信線路利用率低。

匯流排結構

將所有的入網計算機均接入到一條通信傳輸線上,為防止信號反射,一般在匯流排兩端連有終結器匹配線路阻抗。匯流排結構的優點是信道利用率較高,結構簡單,價格相對便宜。缺點是同一時刻只能有兩個網路節點在相互通信,網路延伸距離有限,網路容納節點數有限。在匯流排上只要有一個節點連接出現問題,會影響整個網路的正常運行。目前在區域網中多採用此種結構。

環型結構

環型結構將各個連網的計算機由通信線路連接成一個閉合的環。在環型結構的網路中,信息按固定方向流動,或順時針方向,或逆時針方向。其傳輸控制機制較為簡單,實時性強,但可靠性較差,網路擴充復雜。

樹型結構

樹型結構實際上星型結構的一種變形,它將原來用單獨鏈路直接連接的節點通過多級處理主機進行分級連接。這種結構與星型結構相比降低了通信線路的成本,但增加了網路復雜性。網路中除最低層節點及其連線外,任一節點或連線的故障均影響其所在支路網路的正常工作。

網狀結構

網狀結構其優點是節點間路徑多,碰撞和阻塞可大大減少,局部的故障不會影響整個網路的正常工作,可靠性高;網路擴充和主機入網比較靈活、簡單。但這種網路關系復雜,建網不易,網路控制機制復雜。廣域網中一般用網狀結構。

網路拓撲結構圖

常用的網路拓撲結構圖如下,在組建區域網時常採用星型、環型、匯流排型和樹型結構。樹型和網狀結構在廣域網中比較常見。但是在一個實際的網路中,可能是上述幾種網路構型的混合。

星型結構圖 匯流排型結構圖

環型結構圖 樹型結構圖

網狀結構圖

http://210.41.4.20/course/53/53/whjc/computer/information/DOC/1-3-2.HTM#

⑥ 網路系統由網路操作系統。用以組成計算機網路的多台計算機以及各種________構成。

計算機網路 系統是由網路操作系統、用以組成計算機網路的多台計算機,以及各種 通信設備構成的。

⑦ 計算機網路系統一般由哪些部分組成

計算機網路系統是由計算機系統、數據通信和網路系統軟體組成的,從硬體來看主要有下列組成部分:

(1)終端:用戶進入網路所用的設備,如電傳打字機、鍵盤顯示器、計算機等。在區域網中,終端一般由微機擔任,叫工作站,用戶通過工作站共享網上資源。

(2)主機:有於進行數據分析處理和網路控制的計算機系統,其中包括外部設備、操作系統及其它軟體。在區域網中,主機一般由較高檔的計算機(如486和586機)擔任,叫伺服器,它應具有豐富的資源,如大容量硬碟、足夠的內存和各種軟體等。

(3)通信處理機:在接有終端的通信線路和主機之間設置的通信控制處理機器,分擔數據交換和各種通信的控制和管理。乏埂催忌詘渙挫惟旦隸在區域網中,一般不設通訊處理機,直接由主機承擔通信的控制和管理任務。

(4)本地線路:指把終端與節點蔌主機連接起來的線路,其中包括集中器或多路器等。它是一種低速線路,費用和效率均較低。

⑧ 網路操作系統主要由哪些組成

NOS由網路驅動程序、子網協議和應用層協議等3個方面組成。NOS通過網路驅動程序與LAN硬體通信,因此它是作為網卡和子網協議間的聯系體來工作的。子網協議是經過網路發送應用和系統管理信息所必須的通信協議。應用層協議則與子網協議進行通信,並實現NOS對網路用戶的服務。
1.網路驅動程序
2.子網協議
3.應用層協議
答案A

⑨ 網路系統由哪些系統構成

閱讀全文

與網路系統可以由哪些系統構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悅盒連接無線網路 瀏覽:163
中國電信改移動網路 瀏覽:286
如果網線沒接好網路會出什麼問題 瀏覽:589
疫情期間網路異常活躍 瀏覽:843
網路打車平台投訴找哪個部門 瀏覽:680
搶單軟體顯示網路異常是咋回事 瀏覽:786
網路分析儀測量相位校準設置 瀏覽:254
mp3電腦傳歌需要網路嗎 瀏覽:28
不能拉黑的網路電話哪個好 瀏覽:264
周口下樓無線網路管理中心 瀏覽:694
網路欺詐金額多少錢才能立案 瀏覽:745
如何做一張網路虛擬電話卡 瀏覽:44
如何打開共享網路搜索 瀏覽:28
如何看待網路的普及和危害 瀏覽:536
蘋果xr玩游戲網路卡頓 瀏覽:366
邢台淘寶網路運營電話多少 瀏覽:539
手機的網路經常斷開 瀏覽:573
黑鯊手機wifi網路連接受限 瀏覽:361
怎麼查看同一網路下的其他電腦 瀏覽:71
網路核相儀公司有哪些 瀏覽:177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