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用過5個郵箱,換過4個手機,只留下1個QQ號,QQ會不會統一世界
圈子來了!一個流言在QQ好友之間流傳著。多年不聯系的同學突然出現在聯系人名單中,一個陌生人准確地在QQ上叫出了自己的名字,自己的好友分組中好像多了些陌生面孔;QQ圈子為什麼會做到這些?它是否讀取了我的聊天記錄和私人信息並公布出去了?騰訊為什麼要推出這個產品?企鵝要統治世界了嗎?
圈內人
「在公開信息前應告知」
小劉是個參加工作不久的應屆畢業生。前不久的某一天,當他打開QQ時,按照提示升級到了QQ 2012版。這個版本中多了一個「圈子」功能。打開該功能後,他發現,自己突然出現在一個「推特好友」的圈子裡,這個圈子裡的確有不少自己在推特上的好友,「可我跟他們沒互換過QQ呀」!小劉還發現,在另一個叫「高中同學」的圈子中,出現了很多很久沒聯系的同學,而有些同學,是自己一直避開不想見到的。
小劉的遭遇並非個別現象。各種使用QQ圈子後的感受開始在人人網、新浪微博等社交媒體上傳播,有的人說「太神了,那麼久那麼遠的人都找到了」,也有的人大叫「怎麼前女友和現在的女友在圈子裡碰頭了!」
小劉很郁悶,也有一絲恐懼:「我使用QQ十年了,這十年裡的聊天記錄就算存成文本文檔,也得有幾百M了吧,QQ能把我從來沒想著聯系的人『揪』到圈子裡,是不是分析了我平時的聊天記錄,才能知道這些人的名字?為什麼我自己的真實姓名,會在圈子裡展現給那些陌生人?」
也有一些懂技術或者直接從事互聯網行業的QQ用戶,在閱讀了QQ圈子開發工程師公布的文檔之後,了解了圈子的演算法和運行原理。但這依然難以讓他們消氣:「即使QQ圈子沒有讀取我們的聊天記錄和私人信息,它所公開的信息也來自於我朋友們對我的『標注』,但問題在於,它所公布的信息未必是我想公布給圈子中所有人的。換句話說,公開什麼信息,公開給什麼人,起決定作用的不該是一個演算法,而是告知我,讓我來決定」。
開發者說
「只想讓你不忘卻好友」
開發QQ圈子的騰訊工程師看上去很委屈。在遭遇質疑後,他們在炮火最密集的網上知識社區上,第一時間貼出了圈子的設計初衷和原理。
牛津大學人類學家羅賓·頓巴曾經發現,人的社交圈子范圍很小,親密好友可能有五個,密切行動夥伴可能有五十個,有親緣關系的氏族上限也就是150個人而已。超過這個范圍,人就會定期遺忘一些好友。這些在原始和古代社會沒問題,但在需要大量人脈和密集交往的現代社會,這種遺忘看上去就是人脈資源的浪費了。此外,當一個人要融入新的交際圈中,往往也會效率低下,因為不是人人都能熟練運用「六度空間」理論,迅速找出自己與新交際圈之間共同認識的好友的。
騰訊圈子的工程師描述說,「我們期望『結識新朋友,不忘老朋友』。可事實上,我們正處在一種『難交新朋友,忘卻老朋友』的尷尬處境中。」因此他們設想,將生活中過去、現在和即將進入的各種人際關系圈,一起放在社交網路中,也就是中國最龐大的社交網路平台,QQ平台上。
在嘗試了各種演算法之後,工程師們發現,QQ本身所具有的「分組」和「備注名」功能,效果比一些復雜的數學演算法還要好。圈子的實現原理是:如果用戶小劉自己建立了一個「高中同學」組,組裡面有同學A、B、C;而A、B、C三人也建立了高中同學組,三人的組里都有小劉,並且他們都為小劉起了備注名「劉班長」,那麼,A、B、C三人高中同學組中共同擁有的另外一位用戶D,就會出現在小劉「高中同學」這個圈子中,盡管小劉此前並未加D為好友,甚至可能因為兩人上學時的一些矛盾,小劉並不想聯系D。
騰訊的工程師堅決否認了「圈子是通過讀取用戶聊天記錄和隱私資料來實現人脈拓展、發現功能」的這一說法。圈子的實現,目前只依賴兩個資料:用戶的分組名,用戶好友給該用戶的「備注名」。「只有在圈子中半數以上的成員,給該用戶使用了嚴格相同的備注名,這一備注名才會作為正式名稱向圈子裡的其他成員公布」。騰訊一位員工由此也駁斥了一些網路上的流言:「說圈子讓一個人的現女友看到了前女友,那幾乎也是不可能的,除非在這個圈子中,有半數以上的人把那個女孩標注為『前女友』。如果說僅僅是讓現女友知道了前女友的名字,那不該怪圈子吧,只能說明這個用戶和前女友、現女友都在同一個交往密集的圈子裡,圈子也沒有泄露你們倆以前曾有過感情這件事。」
旁觀者說
「應讓用戶自己選擇」
知名社會網路營銷學者申音,對QQ圈子引起的爭議發表了長篇看法。申音認為,大多數人都經歷過「檔案時代」,每個人的個人信息被無形的幕後者控制、操縱,這才是最可怕的,這種信息不對稱帶來了權利不對稱。而在互聯網時代,Google、Facebook會越來越多地記錄個人信息,但如果個人採取不抗拒而是合作的態度,其個人價值也會提升,「通過你這個點的鏈接越多,通過你傳遞的信息就越多,你的網路影響力就越大」。
因此,技術的飛速發展帶來了個人社交生活的飛速發展,「虛擬社交會倒逼真實社交」。在今天,豆瓣、Google有時的推薦結果之准確程度,已經超出了用戶自我定位的程度;總有一天,通過對個人信息的大量收集、分析、計算,「機器比你更懂你」。因此,個人在這個新社會的最重要能力,是「適應」而非「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