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廣東佛山簡介
佛山簡介: [地理位置優越城市]
佛山市位於中國廣東省中南部,地處珠江三角洲腹地,東倚廣州,南鄰港澳,地理位置優越。佛山氣候溫和,雨量充足,四季如春,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自古就是富饒的魚米之鄉。珠江水系中的西江、北江及其支流貫穿全境,沖積出這片豐饒的大地。
佛山市現轄禪城區、南海區、順德區、高明區和三水區。全市總面積3848.4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92.3萬人,其中戶籍人口361.1萬人。佛山是著名僑鄉,祖籍佛山的華僑和港澳台同胞達148萬人,其中港澳同胞80多萬人。
佛山市位於亞太經濟發展活躍的東亞和東南亞的交匯處,與廣州地緣相連、歷史相承、文化同源,同處在中國最具經濟實力和發展活力之一的珠江三角洲經濟區中部,共同構建「廣佛經濟圈」。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使佛山能充分接受廣州的輻射和帶動,與廣州共享基礎設施、交通網路、金融資本、人才教育、科技信息和市場服務等資源,實現聯系緊密、產業聯動和功能互補,加快區域經濟一體化和城市化進程。佛山市中心區距廣州三大交通樞紐(廣州新白雲機場、廣州南沙港、廣州火車站)車程均在1小時之內。佛山毗鄰港澳,與香港、澳門分別相距231公里和143公里,車程均在2小時左右,使佛山能夠充分利用港澳的市場優勢和國際性大都市的地位,推動佛山廣泛參與世界經濟,走向國際化。
[歷史與現代融合發展的文化名城]
佛山原名季華鄉,「肇跡於晉,得名於唐」,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據考證,佛山的人類歷史起源於現禪城區瀾石街道區域,距今約4500-5500年前,百越先民沿西江、北江而來在這里繁衍生息,以漁耕和制陶開創原始文明。唐貞觀二年(公元628年),因在城內塔坡崗上挖掘出三尊佛像,認為此地是佛家之地,遂立石榜改季華鄉為「佛山」。
唐宋年間,佛山的手工業、商業和文化已十分繁榮。明清時,更是發展成商賈雲集、工商業發達的嶺南重鎮,與湖北的漢口鎮、江西的景德鎮、河南的朱仙鎮並稱全國「四大名鎮」,與北京、漢口、蘇州並稱天下「四大聚」,陶瓷、紡織、鑄造、醫葯四大行業鼎盛南國。清末,佛山得風氣之先,成為我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發源地之一,先後誕生了中國第一家新式繅絲廠和第一家火柴廠,並建立了「南洋兄弟煙草公司竹嘴廠」。
悠久的歷史,孕育了獨具魅力的嶺南傳統文化。佛山素有陶藝之鄉、粵劇之鄉、武術之鄉、廣紗中心、嶺南成葯之鄉、南方鑄造中心、民間藝術之鄉等美譽。
佛山是「南國陶都」,制陶藝術源遠流長,有700多年歷史,自古有「石灣瓦,甲天下」的美譽。建於明代正德年間的南風古灶,是世界現存最古老的柴燒龍窯,薪火相傳至今400多年,被譽為「陶瓷活化石」。2005年,佛山榮獲「中國陶瓷名都」稱號。
佛山是「南國紅豆」粵劇的發源地。誕生了粵劇藝人的代稱——「紅船子弟」和粵劇最早的戲行組織——瓊花會館。民間自發組織的粵劇演唱「私伙局」是佛山文化的一大特色,至今長盛不衰。每年一度舉辦的瓊花粵劇藝術節,使佛山呈現「紅船泊晚沙,萬人看瓊花」的盛況。
佛山是「嶺南成葯之鄉」。古方正葯的歷史有400餘年,其產品種類齊全,大約分為膏、丹、丸、散、茶、油、酒等七大類,是工匠、居家、旅行必備的中成葯,涌現出了「黃祥華」如意油、「馮了性」葯酒、「源吉林」甘和茶等一批老字型大小名葯。
佛山的鑄造業始於2000多年前。宋代時佛山所鑄鼎、鍋、鍾、塔等聞名全國。到明代佛山的鑄造技術已達相當高的水平,成為南中國冶煉中心。鴉片戰爭期間,佛山所鑄大炮為抗擊外來入侵發揮了重要作用。 佛山是聞名的武術之鄉,是中國南派武術的主要發源地。明初,佛山武術已相當普及。清末民初,佛山武術流派紛呈,涌現出一批有國際影響的武術家和武術組織,並通過各種途徑走向世界,現在世界上廣泛流行的蔡李佛拳,洪拳,詠春拳等不少拳種和流派其跟都在佛山,著名武術大師黃飛鴻,武打明星李小龍等祖籍及師承亦在佛山。2004年,佛山被授予「武術之城」稱號。 佛山是「獅藝之鄉」,是南獅的發源地。龍獅起舞既是融武術,舞蹈,音樂等為一體的體育競技活動,更是佛山武術重要項目之一,每年的「獅王爭霸賽」吸引了國內外廣大武術愛好者參與。禪城區是「中國龍獅運動之鄉」,南海區西樵鎮是全國唯一「中國龍獅名鎮」。
佛山是珠江三角洲民間藝術的搖籃,孕育並保留了秋色、醒獅、舞龍、龍舟說唱、龍舟競渡等大量體現嶺南文化精髓的民間藝術及民俗事象;秋色、剪紙、木刻年畫、陶塑、灰塑、磚雕等手工傳統技藝精湛,獨樹一幟。現有獅舞、粵劇、龍舟說唱、佛山木版年畫、廣東剪紙、石灣陶塑技藝、獅子頭、香雲紗染整技藝、祖廟廟會、秋色、十番、龍獅、燈彩等13個項目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行通濟、無閉翳」,始於清初,盛於乾隆年間的正月十六「行通濟」這一傳統習俗完好地延續至今,並逐漸被賦予了現代的色彩,現日趨旺盛,每年都有數十萬群眾參加。 佛山飲食文化源遠流長,是珠三角「美食之鄉」。佛山是粵菜發源地之一,素有「食在廣東,師出佛山」的美譽。一直以來,佛山以其民間食譜豐富、茶樓食肆林立、烹飪技藝精良而蜚聲海內外。2004年,順德被中國烹飪協會命名為「中國廚師之鄉」。為弘揚佛山美食文化,每年「十一」期間舉辦的「佛山美食歡樂節」,已成為集美食、旅遊、文化藝術為一體的盛大旅遊節慶活動。
佛山自古人文薈萃,才俊輩出。唐宋以來廣東出過九個狀元,佛山占其五。明清時為「氣標兩廣的人文之邦」。近代以來,孕育了維新運動領袖康有為,政治活動家張蔭桓、戴鴻慈、譚平山、何香凝、羅登賢、鄧培,民族實業家陳啟沅、簡照南、簡玉階,科學家詹天佑、鄒伯奇,文學家吳趼人,粵劇名伶薛覺先、馬師曾,武術名家梁贊、黃飛鴻、李小龍,名醫李廣海,能工巧匠黃炳、陳渭岩、劉傳,第一位華人牧師梁發等傑出人物。
佛山市十分注重文化的傳承發展。近年來,在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的同時,不斷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全面推動廣播電視村村通,有線數字電視整體轉換,農村電影數字化放映,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含聯合圖書館)和「農家書屋」工程等公共文化藝術和文化產業,打造城市文化品牌。開展了「魅力佛山」系列文化活動。2007年成功承辦全國第14屆「群星獎」音樂,曲藝類復賽,祖廟全面修繕工程正式啟動。設立了「佛山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經濟實力雄厚的商業城市]
改革開放以來,佛山以先行一步、敢為人先的氣魄,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不斷創新思路,轉變發展方式,推動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又好又快協調發展,城市綜合實力不斷提升。2003年以來,全市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8.7%,預計2007年全市生產總值3588.50億元,增長19.2%;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產值60917元(摺合7956美元),增長18%。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2007年中國城市競爭力藍皮書》,佛山的城市綜合競爭力在全國(包括港澳台)各大中城市排名第9位。佛山還躋身《福布斯》中文版發布的「2007年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排行榜十佳。
早在改革開放初期,佛山就確立了加速發展民營經濟的方針,先後制定了一系列護持和促進民營企業做強做大的具體措施。全市民營企業經濟出現了快速發展,提升發展的喜人局面,成為推動佛山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重要力量。2003年以來,全市規模以上民營工業年均增長30%以上,2007年全市規模以上民營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4833.79元,增長34.3%,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57.5%。
佛山是中國歷史上較早對外開放的商埠之一。改革開放以來,成為中國較早的商品出口基地之一,產品遠銷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目前,佛山通過創新招商引資機制,出台優惠政策,降低營商成本,吸引外來投資,招商引資成果顯著。2007年,全市實際外商直接投資15.73億美元,增長38.3%;進出口總值378.5億美元,增長22.2%,其中進出口261.9億美元,增長23.9%,引進投資超千萬美元項目87個,新增世界500強項目17個。引進了奇美薄膜液晶顯示器,英威達氨綸纖維等一批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的龍頭項目。目前已有美國杜邦、泰科、加拿大北電,德國西門子、博世、法國安萬特、道達爾,荷蘭殼牌,芬蘭斯道拉恩索,盧森堡阿塞洛,日本豐田、愛信精機、韓國三星、浦項,中國寶鋼等39家世界500強企業在佛山投資了77個項目,73家國內500強企業投資了107個項目。
近年來,佛山積極與廣州共同建設廣佛經濟圈。2007年以廣佛軌道交通建設為突破口,積極推廣與廣州在交通道路網,產業等方面合作。不斷加強與港澳台及全國其他地區的經貿合作。先後與吉林延邊,廣西賀州,寧夏吳忠,雲南紅河洲建立經貿合作關系。地方政府間和民間的對外友好交往活躍,先後與日本伊丹市,模里西斯路易港市,美國斯托克頓市,法國留尼汪省波賽雄市,澳大利亞湯斯維爾市結為友好城市。
[產業基礎完善的製造業名城] 通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展,佛山已成為以工業為主導,三大產業協調發展的製造業名城,「佛山製造」享譽海內外。 佛山大力實施「科教興農」戰略,推進了現代農業生態園區建設,生態農業,觀光農業,創匯農業和品牌農業發展迅速,建立起一批優勢農產品基地。全市現有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1家,省級農業龍頭企業9家,建立各級農業標准化示範區8個,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128個。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建設進一步推廣,粵台農業合作項目之一的順德花博園引入國內外花卉生產企業100多家。高明區「合水粉葛」成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順德區「左灘牌」,「右灘牌」草魚和鱅魚通過了國家綠色食品A級認證。
佛山不斷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快發展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工業結構不斷優化,呈現出適度重型化,高級化的趨勢,形成了家用電器,機械裝備,金屬材料加工及製品,陶瓷及其他建材,紡織服裝,電子信息,食品飲料,塑料製品,精細化工及醫葯,家居用品等十大各具優勢的行業,十大優勢行業工業總產值和工業增加值約占規模以上工業的90%。2007年,全市工業總產值達9358.05億元,增長28.2%,輕重工業比例為48.3:51.7。 傳統產業改造提升。佛山市著眼未來,謀劃全局,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採取政策限制和積極引導的方針,以發展總部經濟,會展經濟和引進先進企業帶動發展的形式,推進陶瓷,紡織,水泥等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成效。2007年,「中國陶瓷產業總部基地」奠基,標志我市市陶瓷產業發展總部經濟進入新階段。 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加快發展。初步形成了以液晶顯示器件,電子信息,汽車配件,數碼光學,環保家電和設備,生物工程,新材料等行業為主導的高新技術產業群。全市現共有高新技術企業513家,其中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集團)46家。2007年,全市高新技術產品產值1813.4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總值的21.6%。 總部經濟和創意產業得到發展。佛山以發展總部經濟和創意產業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的重要手段,推動產業向價值鏈高端發展並帶動相關產業。目前已有萬和集團,錫山傢具,美的集團,碧桂園等國際國內知名企業在佛山建設總部大樓,佛山創意產業園和禪城區石灣陶瓷文化創意產業園相繼掛牌運作。 產業集聚集約發展。以區,鎮(街)為主戰場,加快工業園區,專業鎮和特色產業基地建設,推動產業集群集約發展。全市共有重點工業園區7個,國家級特色產業基地23個,省級產業基地6個,中國產業名都,名鎮37個,省級專業鎮31個,西樵紡織,(丹灶)金沙小五金是國家級產業集群升級示範區,順德家電,產出陶瓷,西樵紡織,大瀝有色金屬,丹灶小五金,獅山家電是廣東省產業集群省級示範區。依託工業園區和專業鎮,培育,打造出一批國內外知名的區域品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產業集群。2007年,全市工業園區完成工業總產值4300億元,工業增加值1000億元,園區工業總產值約佔全市工業總產值的46%。
Ⅱ 2002-2013流行網路歌曲
【2002年】
只要有你[那英.孫楠]
曾經最美[朱銘捷]
他一定很愛你[阿杜]
當愛在靠近[劉若英]
情非得已[庾澄慶]
相信自己[零點樂隊]
痴心絕對[李聖傑]
堅持到底[阿杜]
【2003年】
揮著翅膀的女孩[宋祖兒]
原來你也在這里[劉若英]
當愛情經過的時候[周艷紅]
神奇[孫燕姿]
小虎還鄉主題曲[汪正正]
別說我的眼淚你無所謂[東來東往]
加速度[瞿穎]
十年[陳奕迅]
【2004年】
下輩子如果我還記得你[馬郁]
寧夏[梁靜茹]
老鼠愛大米[王啟陽]
孤單北半球[歐得洋]
愛上你我很快樂[水木年華]
快樂崇拜[潘瑋柏.張韶涵]
倔強的堅強[蕭蕭]
我還是屬於你[關悅]
江南[林俊傑]
【2005年】
老鼠愛貓咪[劉烽]
筆記[周筆暢]
我的愛有罪[凌飛]
分手在那個秋天[浩瀚]
冬天的星願[香香]
寂寞沙洲冷[周傳雄]
我說我愛你[劉嘉亮]
我的全部[龐龍]
【2006年】
我是一個被愛傷過的人[林峰]
暖暖[梁靜茹]
雨中背影[張伊]
澀澀花季[石小飛]
梁山伯與茱莉葉[曹格.卓文萱]
小夫妻[歐得洋.蔡淳佳]
千里之外[周傑倫.費玉清]
分手那天[徐靖博]
不想讓你哭[王強]
【2007年】
不要用我的愛來傷害我[韓晶]
等一個晴天[蔡淳佳]
老人與海[海鳴威]
不管還有多少明天[初百軍]
牛仔很忙[周傑倫]
只對你有感覺[飛輪海.SHE]
一定要愛你[田一龍]
愛上別人的人[符號]
別哭了寶貝[皓天]
沒有你的日子我真的好孤單[韓晶]
【2008年】
家園[劉歡]
落葉[海明威]
飛雪[蝴蝶組合]
北京歡迎你[群星]
心願便利貼[元若藍.吳忠明]
下一個天亮[郭靜]
小小的夢想[孫儷]
我和你[劉歡.莎拉.布萊曼]
地球人都知道我愛你[周桐同]
【2009年】
不是因為寂寞才想你[TRY]
一個人的寂寞兩個人的錯[賀一航]
地球上最浪漫的一首歌[黃鴻升]
另一個天堂[王力宏.張靚穎]
猜[斯琴高麗.高安]
我們這是怎麼了[歡子]
心痛2009[歡子]
得到你的人卻得不到你的心[歡子]
別在我離開之前離開[雷諾兒]
你抱著別的女人入睡[糖糖樂隊]
【2010年】
荷塘月色[鳳凰傳奇]
最幸福的人[曾春年]
你把愛情給了誰[王強.龍梅子]
可不可以做你男朋友[朱一瑋]
情坎[冷漠.寧菲兒]
放手[何龍雨.傅瀟瑩]
犯賤[徐良.阿悄]
幸福顧問[何曼婷]
誰把愛出賣[糖糖樂隊]
誰是誰的誰[艾莉莎]
【2011年】
我愛你勝過你愛我[冷漠.楊小蔓]
漂亮的姑娘就要嫁人了[龍梅子]
無形的戀人[貢維特]
想像之中[許嵩]
不痛[樊凡]
小三續集[冷漠]
我愛的人不愛我[饒天亮]
因為愛情[陳奕迅.王菲]
不分手的戀愛[汪蘇瀧]
太過愛你[威薇]
一見鍾情[李晟]
【2013】
時間煮雨[郁可唯]
我們好像在哪見過[葉蓓.楊宗緯.小柯]
你若盛開[玖月奇跡]
天下的姐妹[鳳凰傳奇]
真的不容易[庄心妍]
你給我的愛還在不在[歡子.韓小薰]
隱形去看你[林采緹]
一萬個對不起[祁隆]
拓展資料:
網路歌曲是近幾年來伴隨著mp3、flash的產生而出現的新的音樂形式,廣義的網路歌曲內容和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在現實生活中各種媒體傳播流行的各種類型的歌曲通過互聯網傳播,在網上都可以找到,主要收聽的方式有兩種:在線收聽和下載。
網路歌曲主要分為三大類:網友的原創、翻唱、改唱。原創是作者將自己創作、演唱的作品直接通過網路發布推廣的歌曲, 多涵蓋當前流行樂壇的各式風格。翻唱歌曲是在現有的流行歌曲的基礎上作再次演繹和詮釋, 融入歌手個人風格的再創作而成。
Ⅲ 吳忠市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的2010年主要任務
今年政府工作面對的形勢十分嚴峻,肩負的任務異常艱巨,必須有打大仗、打硬仗的充分准備,統籌兼顧,勇於突破,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繼續狠抓「兩大任務」,著力加快項目建設。
堅持把實施招商引資和爭取項目「兩大任務」作為非常舉措全力推進,確保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不低於25%。全年計劃實施各類重點項目473個,總投資753億元,年內計劃完成投資265億元。
其中,實施工業項目95個,農林水牧項目129個,城市建設項目125個,道路交通項目14個,商貿流通和旅遊項目24個,社會事業及其他項目86個。加快推進國道211及聯絡線古窯子至青銅峽新材料基地高速公路建設,開工建設紅寺堡至桃山高速公路。繼續開展好回鄉文化宣傳周及系列招商引資洽談活動,主動外出到重點區域,圍繞能源化工、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包裝印刷等特色產業開展項目推介,不斷擴大招商成果。
篩選、包裝、推介一批市場潛力大、競爭力強、經濟效益好的大項目和好項目,面向國內外大企業集團招大商、引大資。力爭全年招商落地資金突破150億元,項目履約率、開工率均達到85%以上。按照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25%以上的目標要求,科學編制「十二五」規劃,認真儲備和謀劃一批「十二五」期間重點項目。
(二)、強化工業主導地位,著力發展新型工業。
工業是我市經濟發展的主力,也是受金融危機沖擊最嚴重的領域。突出工業主導地位,堅定不移實施「興工強市」戰略是保持經濟快速發展的關鍵所在。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6%以上,地方工業增加值增長20%以上。提升園區支撐能力。
加快太陽山及其鹽同紅工業園區建設,開工建設污水處理廠等12個基礎設施項目,園區功能配套面積達到120平方公里,力爭年內實現工業產值30億元,努力把太陽山打造成新能源、鎂合金和煤化工產業基地。提升青銅峽新材料基地、金積、嘉寶工業園區綜合配套服務功能,完善鹽池、同心、紅寺堡工業園區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利通區工業園區。加大園區觀摩、考核力度,努力形成競相發展的新格局。
壯大優勢特色產業。做大做強煤炭、電力、金屬鎂、化工等戰略主導產業,改造提升電解鋁、硅鐵、水泥、造紙等傳統產業,著力培育光伏發電、風力發電、多晶硅等新興產業。加快實施神華寧煤金鳳礦井、慶華四股泉礦井等煤炭開采項目和青鋁集團自備電廠、大唐新能源光伏發電、中節能光伏發電二期等能源電力項目,新增光伏、風力發電裝機容量30萬千瓦。力促慶華二期煤焦化、華能煤電一體化、國電吳忠熱電公司熱電聯產、太陽鎂業鎂合金二期等項目開工建設,積極與寧東能源基地對接,做好下游產業轉移承接工作。
加大中小企業扶持力度,促其發展壯大。努力壯大輕工業,實施佳美紙業生活用紙、科冕葡萄酒等項目,擴大輕工業在工業經濟中的比重。提升骨幹企業競爭力。實施產業優化升級、節能減排、技術創新和品牌創建「四大工程」,加快西夏水泥、聖花米來擴建、雙維絨業公司絨製品和寧龍塑膠管業板材生產技改等項目建設,努力實現優勢骨幹企業量的擴張和質的提升。
力爭新增銷售收入過億元的企業12家,過10億元的企業3家,培育中國名牌產品1個,自治區名牌產品8個。加強工業發展的協調服務。把做好對企業的服務作為推進工業發展的重要著力點,建立市直部門負責人服務企業績效報告等制度。重點解決好企業發展中遇到的融資難、用地難、用工難、拆遷難等問題,幫助企業堅定發展信心,改善發展環境,實現更快發展。
(三)緊抓黃河金岸新機遇,再掀城鄉建設新熱潮。
全面貫徹落實自治區建設沿黃城市帶、打造「黃河金岸」的戰略部署,深化「三城聯創」成效,大力實施城鄉基本建設,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強力推進濱河新區建設。圍繞建設濱河生態水韻城市和西移東擴戰略,按照精心打造、打造精品的要求,全面加快黃河兩岸30平方公里新區建設。重點抓好黃河公路大橋及橋頭堡、黃河砌護工程、黃河樓、黃河生態星級酒店和「三廣場一中心」等標志性工程建設。
加快新區房地產項目開發,啟動龍河唐都、聖花苑等38個房地產項目,大力配合實施G211、古青線、京藏高速公路吳忠收費站遷移等道路建設項目,加快S101三期改造及市區靈州大道、利寧街南段等14條道路建設項目,構建快速交通路網。加快新區商貿、金融、醫療、電信等居民生活必需的服務網點布局,吸引人流、物流、資金流向新區聚集,為把濱河新區建成「黃河金岸」最大的親水居住區打好基礎。
加快舊城改造步伐,加大環境整治和綠化美化力度,重點解決群眾關注的交通、供熱、供水等問題,改善基礎條件。大力提升縣城品位。利通區、青銅峽市圍繞建成濱河首善之區和爭創全國百強縣目標,力爭率先在城鄉一體化上取得突破。
紅寺堡區圍繞打造吳忠增長極、寧夏崛起區目標,加快新區規劃及開發建設,大面積植樹鋪綠,加快生態建城步伐。鹽池縣圍繞打造寧夏靚麗東大門目標,加快實施縣城東改西移、北控南擴,大力推進縣城西區開發建設。同心縣按照打造中部乾旱帶上具有濃郁回族風情的旱塬明珠目標,加快縣城西移南擴,全力抓好縣城新區開發建設。太陽山按照建設水保生態工業城目標,堅持產業開發和生態建設並舉,提升濕地開發和保護利用水平。
建設一批特色村鎮。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總體目標,做好小城鎮規劃,完善基礎設施,提高管理水平,打造金積、葉升等10個現代文明小城鎮。加大村莊集中度建設,改善農民居住環境,新建「塞上農民新居」示範點14個,整治舊庄點70個。
(四)強化農業基礎地位,大力發展現代農業。
圍繞建設濱河現代農業產業區、揚黃節水高效農業產業區、旱作避災生態農業產業區的目標,積極推進農村土地流轉,提高農業集約化程度。全市農業總產值達到65億元,增長6%。
推進「十大基地」上規模、上水平。實施「優質糧食、高產奶牛、高效溫棚」等示範工程,建設孫家灘、葉升等現代農業示範園20個,發展優質糧食100萬畝,種植有機水稻6萬畝,冬麥20萬畝,發展訂單農業50萬畝;新建奶牛規模養殖場、養殖大戶110個,奶牛存欄達到17萬頭;新增灘羊30萬只,飼養量達到530萬只;新增肉牛5萬頭,出欄35萬頭,新增設施農業5萬畝、高酸蘋果5000畝、葡萄5萬畝、人工甘草21萬畝、紅棗7萬畝,發展適水產業2萬畝。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
堅持「扶優、扶強、扶大」的原則,整合資源、資金、人才和技術,盡快形成帶動能力強的產業龍頭和企業集群,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實施澇河橋清真牛羊肉市場深加工配套、中僑農牧肉牛育肥等項目;整合乳品資源,重點扶持夏進乳業、恆楓乳業擴規模、創品牌,培育兩個產值分別過10億元和5億元的大型乳業集團。做強萬勝、米來等一批骨幹農產品加工企業,增強龍頭帶動能力。
完善農產品市場體系。加快農產品專業市場建設力度,組建農產品銷售行業協會,發展壯大農村專業合作社,形成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組織+基地(農戶)的產業鏈條。加快無公害農產品、綠色農產品和有機食品示範基地建設及認證工作,設立無公害、綠色農產品和放心農產品專銷區20個。
爭取國家星火計劃、自治區重大科技項目,攻克優勢特色產業重點領域關鍵技術難題,挖潛改造提升吳忠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科技示範檔次和水平。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繼續堅持大規模高標准抓好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實施利通區、青銅峽市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建設重點縣項目,續建新建扁擔溝揚水泵站更新改造等8項農田水利工程,實施同心、鹽池、紅寺堡節水補灌工程,發展節水補灌面積10萬畝,實施杏樹梁淤地壩工程等5項生態水利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00平方公里。加快農村道路建設,新建改建農村公路750公里,川區所有行政村通公交,山區90%以上的行政村通公交。
(五)突出特色優勢,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
堅持把壯大第三產業,特別是發展具有吳忠特色和優勢的現代服務業作為壯大地方財源、拉動消費增長的重要任務,完善基礎配套,加大政策引導,力促有新的發展和突破。
做強商貿流通業。圍繞打造區域性商貿服務業中心目標,加快構建與多元化消費相吻合、與產業發展相配套、與城鄉建設相適應的商貿服務體系。加大市場整合力度,加快「雙百市場工程」和「三新工程」建設,開工建設東郊市場遷建二期工程。依託現有各類專業市場功能,打造清真牛羊肉、瓜果蔬菜、糧油、鋼材建材、傢具裝飾材料和生活用品「六大物流基地」。完善農村流通服務體系,實行農產品流通企業與專業合作社直采對接,培育交易額億元專業市場6家、5億元專業市場3家。做好家電下鄉、汽車摩托車下鄉等管理工作。培育壯大特色產業。
依託「四個中國號」品牌影響力,加快發展清真肉製品、乳製品、方便休閑食品、調味品、保健品和回醫回葯、穆斯林用品,鼓勵特色產業面向中東阿拉伯市場走出去,逐步扭轉我市外貿出口水平長期低位徘徊的局面。
加快特色產業品牌建設,擴大清真食品「吃在吳忠」、穆斯林用品「購在吳忠」的社會影響力。力爭實現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產業產值100億元,增長13.6%。打造精品旅遊線路。
大力推進青銅峽黃河大峽谷旅遊區建設,加快青銅古鎮、黃河聖壇等重點項目開發建設步伐,完善金沙灣、108塔、牛首山寺廟群配套設施,爭取進入5A級景區行列。整合提升市區、青銅峽黃河水上項目旅遊圈,完善鹽池革命烈士紀念園、同心紅軍西征紀念館和紅寺堡寧夏移民博物館等景點功能,構建青銅峽精品旅遊、市區濱河風景旅遊、鹽同紅色旅遊圈。力爭全年接待遊客145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5.7億元,實現「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創建目標。
(六)加大生態建設力度,努力推進環境友好型發展。
生態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要把實現可持續發展作為不懈追求,加快生態城市、生態農業、生態工業建設步伐,促進生態文明。生態城市建設再增亮點。依託現有水系,挖掘湖泊濕地資源,實施黃河堤防景觀綠化工程和高速公路兩側土地開發整理項目。青銅峽市和鹽池縣加快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紅寺堡區、同心縣加快創建自治區園林縣城,全市建制鎮要加快創建園林城鎮。
市區建設秦渠北岸、同心街等8條道路寬幅綠化帶。完成城市綠化1萬畝,新增城市綠地3000畝,新增水面6000畝,城市綠地率、綠化覆蓋率分別達到36.5%和38.5%,園林式單位(小區)達到60%以上。完成黃河金岸綠色長城造林綠化1萬畝,貫通黃河兩側輻射2公里的生態防護林體系。生態農業建設再上水平。
實施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整治等重點項目,加快三北四期、封山育林和防沙治沙重點建設,加大農田防護林、農田林網、村莊綠化、綠色通道等建設力度,建設高標准農田林網1萬畝,村莊綠化1萬畝,封山育林6.5萬畝,治沙造林6.2萬畝,新增林木育苗5000畝。全市全年完成造林綠化30萬畝。環保治理再求突破。
實施昊勝造紙廢水深度處理等20個節能減排項目,開展自治區級循環經濟試點企業4家,市級6家。城市環境空氣質量二級以上天數較上年有所增加,黃河吳忠過境段段面水體水質穩定在三類,清水溝、南干溝水體達到五類水質標准。以農村小康環保行動為抓手,強化水源地保護,治理面源污染,做好「一池三改」。
實施村莊環境綜合整治項目17個,規劃農村飲用水源地24個,農村垃圾處理率達到70%,積極爭創國家和自治區級環境優美鄉鎮和生態村。
(七)深入推進改革創新,為加快發展增添新動力。
把改革作為前進的持續動力,把創新作為發展的不竭源泉,堅持不懈,大膽推進。向改革要活力。加快行政管理、經濟領域、社會事業等各項改革,務求在一些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突破。
進一步理順市與市轄區、市與「省管縣」職責許可權,健全政府職責體系,確保市轄區改革權責到位,「省管縣」改革配合到位,政府機構改革運轉到位,鄉鎮機構改革服務到位。
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切實精簡和規范行政審批事項,特別要減少社會投資審批、項目核准,落實企業的投資主體地位,優化審批流程,提高行政效率。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規范開源信用擔保公司和城鄉建設投資公司運行機制。積極推進公用事業單位改革,逐步將垃圾處理、中水回用等公用事業推向市場。
深化農村改革,規范和完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逐步擴大推廣范圍。實施保障和促進科學發展土地管理新機制、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統籌城鄉發展三項改革試點工作,嚴格執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利用計劃,認真落實集約節約用地制度,全面推進土地開發整理,確保占補平衡。積極探索城鄉戶籍制度改革,逐步打破城鄉戶籍屏障。向創新要動力。圍繞新型工業、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發展需求,鼓勵和引導市場主體引進新技術、新工藝,提倡自主創新,提升市場競爭力。
市本級財政年度安排500萬元貼息資金用於支持企業技術改造。積極落實與寧夏大學、寧夏醫科大學等科研院校建立的產學研合作機制,力爭取得實質性進展。建立科技信息、科技創新和科技培訓體系,提高科技支撐能力。年內新培育企業技術中心5個、科技型企業10個。全市科技特派員隊伍穩定在300人,發展一批專業技術人員進入企業創業。繼續優化政務、司法、金融三大環境,重點解決服務效能低和建設項目落地難、群眾怕打官司和打官司難、信用缺失和融資難等問題。
(八)加強社會事業建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民生連著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圍繞人民群眾的所想、所需、所盼解決好民生問題,讓群眾得到更多發展實惠是政府的根本責任。堅持優先發展教育。健全完善義務教育免費政策和經費保障機制,繼續鞏固提高「兩基」成果。加快實施校舍安全工程,改善辦學條件。紅寺堡區、同心縣實現教育強縣(區)目標。
啟動利通區、青銅峽市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工作。大力發展職業教育,高度重視學前教育和特殊教育。深入開展名師名校名校長評選活動,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大力發展衛生事業。按照做大市級醫院,做強縣級醫院,做實鄉鎮、社區和村衛生服務機構,做活民營醫院的思路,完善市、縣、鄉、村四級醫療服務網路,打造15分鍾醫療服務圈。完成吳忠市中醫院、青銅峽市醫院和利通區勝利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項目建設。
強化食品葯品監管工作,確保食品葯品安全。加強計劃生育工作。深入開展計劃生育「星級鄉鎮」創建活動,實施「少生快富」工程,狠抓服務體系和信息化建設,加強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服務,全市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10.6%。,出生政策符合率達到88%以上。
促進文化體育事業加快發展。制訂出台加快特色文化產業發展意見,創新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體制機制。加強公共文化服務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和農家書屋建設。加強文化市場監管,進一步凈化文化市場環境。全面實施《全民健身條例》,配套建設全民健身示範廣場、鄉鎮全民活動中心,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提高全民身體素質。高標准辦好吳忠建城紀念等系列慶典宣傳活動。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積極推進城鎮居民、農民工、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啟動利通區、青銅峽市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自治區級試點工作。啟動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生育保險市級統籌試點工作。
積極探索全區范圍內異地就醫購葯聯網結算方法,努力實現醫療保險「一卡通」。抓好城鄉低保、救災救濟、大病救助和社會臨時救助工作,城鄉特困戶特重大疾病患者年醫療救助金額提高到5萬元。積極探索養老服務新形式,促進居家養老社會化建設。繼續大力改善農村特困群眾居住條件,完成農村危房改造7100戶,加快推進74個村「整村推進」步伐,搬遷移民2900戶1.23萬人,山區貧困人口減少15%。抓好創業就業工作。
落實積極的創業就業政策,扎實開展創業型城市創建活動,落實小額擔保貸款、稅費減免、社保補貼等優惠政策。增加政府購買公益性崗位數量,重點幫助「零就業」家庭和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750人。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和農村勞動力素質培訓,加快「阿語翻譯」由勞務品牌向人才品牌打造過渡。全年完成職業技能培訓1.65萬人,城鎮新增就業1.15萬人,輸出勞務25萬人次,實現勞務收入10億元。
全力以赴為民辦實事。加大城市廉租房、經濟適用房建設力度,新建廉租房450套、經濟適用房3萬平方米,力爭將城市低收入家庭全部列入廉租房保障。加快實施安全飲水工程,解決10萬人的安全飲水問題。爭取和落實好自治區民生計劃,切實辦理市政府為民承諾的各項實事。加強民主法制建設。
依法實行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建立和完善民意表達機制,暢通民主渠道。深入開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研究制定「六五」普法規劃。加強法律援助工作,滿足困難群眾法律需求。加強政府法制工作,提高政府法制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做到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提升社會管理水平。嚴厲打擊各類刑事犯罪,增強群眾安全感。
深入開展禁毒人民戰爭,堅決打擊毒品犯罪。加強社會治安管理,深入開展平安創建活動。切實加強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認真開展道路交通、消防、礦山等重點領域的專項整治,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的發生。構建應對突發性事件的危機管理機制。加強信訪工作,強化信訪工作責任,完善信訪工作機制,認真對待群眾訴求,著力解決信訪突出問題。加強精神文明建設。
強化思想道德建設,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建設,把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創造性凝聚到推進跨越式發展上來。大力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不斷提高公民道德水平,形成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深入開展民族團結「示範社區」、「示範鄉鎮」創建活動。
加強民兵、預備役部隊及人民防空建設,完善國防動員體系,深入開展雙擁共建工作。做好地震、檔案、外事、統計、物價、廣播電視、婦女兒童、殘疾人保障、住房公積金等工作,統籌推進各項事業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