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計算機病毒是現在最常見的威脅計算機安全的問題。計算機病毒命名規則:病毒前綴、病毒名稱、病毒後綴。其實只看前綴就能分辨出是那種病毒了。系統病毒(
例如windows2000)腳本病毒( 例如js和vbscript)捆綁病毒( 例如binder)宏病毒( 例如macor)種植病毒(
例如dorpper)蠕蟲病毒(worm)木馬病毒。破壞性病毒( 例如harm)hack
3 拒絕服務攻擊是最厲害的攻擊手段。攻擊方法有好多種:syn flood攻擊是針對TCP協議的。
smurf攻擊方式是利用廣播機制。
ping of death是利用ping發送大小不合法的測試包。
tear drop攻擊方式是利用IP數據片段重組上的弱點。
2 口令破解。(1)網路監聽。(你的信息有可能在中途被黑客所截獲)(2)口令猜測。用網上的軟體可以破解你的密碼。
Ⅱ 計算機網路病毒有哪些特點
通過網路可以進行貿易活動,也可以進行郵件傳送,但同時,病毒數量也伴隨著網路迅速得以倍增,很多近乎絕跡的病毒也時有發生,宏病毒因其不分操作系統,在網路上傳播更是神速。大力發展網路的同時,病毒也得到大發展。網路中的病毒有的是良性,不作任何破壞,僅影響系統的正常運行而已,但更多的病毒是惡性的,會發作,發作的現象各有千秋:有的格式化硬碟,有的刪除系統文件,有的破壞資料庫。因此,有病毒時必須要盡快醫治,對網路更是如此,它對網路的破壞性遠大於單機用戶,損失則更不用談了。下面介紹計算機病毒是如何在網路上傳播的: 一般來說,計算機網路的基本構成包括網路伺服器和網路節點站(包括有盤工作站,無盤工作站和遠程工作站)。計算機病毒一般首先通過有盤工作站到軟盤和硬碟進入網路,然後開始在網上的傳播。具體地說,其傳播方式有: 1、病毒直接從有盤站拷貝到伺服器中; 2、病毒先傳染工作站,在工作站內存駐留,等運行網路盤內程序時再傳染給伺服器; 3、病毒先傳染工作站,在工作站內存駐留,在病毒運行時直接通過映像路徑傳染到伺服器中; 4、如果遠程工作站被病毒侵入,病毒也可以通過通訊中數據交換進入網路伺服器中。 一旦病毒進入文件伺服器,就可通過它迅速傳染到整個網路的每一台計算機。而對於無盤工作站來說,由於其並非真的「無盤」(它的「盤」是網路盤),當其運行網路盤上的一個帶毒程序時,便將內存中的病毒傳染給該程序或通過映像路徑傳染到伺服器其它文件上,因此無盤工作站也是病毒孽生的溫床。 由以上病毒在網路上傳播方式可見,在網路環境下,網路病毒除了具有可傳播性、可執行性、破壞性等計算機病毒的共性外,還具有一些新的特點: 1、感染速度快。在單機環境下,病毒只能通過軟盤從一台計算機帶到另一台, 而在網路中則可以通過網路通訊機制進行迅速擴散。根據測定,針對一台典型的PC網路在正常使用情況,只要有一台工作站有病毒,就可在幾十分鍾內將網上的數百台計算機全部感染。 2、擴散面廣。由於病毒在網路中擴散非常快,擴散范圍很大,不但能迅速傳染區域網內所有計算機, 還能通過遠程工作站將病毒在一瞬間傳播到千里之外。 3、傳播的形式復雜多樣。計算機病毒在網路上一般是通過「工作站 伺服器 工作站」的途徑進行傳播的, 但傳播的形式復雜多樣。 4、難於徹底清除。單機上的計算機病毒有時可通過刪除帶毒文件。低級格式化硬碟等措施將病毒徹底清除, 而網路中只要有一台工作站未能消毒干凈就可使整個網路重新被病毒感染,甚至剛剛完成清除工作的一台工作站就有可能被網上另一台帶毒工作站所感染。因此,僅對工作站進行病毒殺除,並不能解決病毒對網路的危害。 5、破壞性大。網路上病毒將直接影響網路的工作,輕則降低速度,影響工作效率,重則使網路崩潰, 破壞伺服器信息,使多年工作毀於一旦。 6、可激發性:網路病毒激發的條件多樣化,可以是內部時鍾、系統的日期和用戶名, 也可以是網路的一次通信等。一個病毒程序可以按照病毒設計者的要求,在某個工作站上激發並發出攻擊。 7、潛在性; 網路一旦感染了病毒,即使病毒已被清除,其潛在的危險也是巨大的。根據統計,病毒在網路上被清除後,85%的網路在30天內會再次感染。
Ⅲ 網路安全面臨的威脅主要有哪些
病毒 木馬 攻擊 漏洞 加密
1 竊聽 攻擊者通過監視網路數據獲得敏感信息,從而導致信息泄密。主要表現為網路上的信息被竊聽,這種僅竊聽而不破壞網路中傳輸信息的網路侵犯者被稱為消極侵犯者。惡意攻擊者往往以此為基礎,再利用其它工具進行更具破壞性的攻擊。
2 重傳 攻擊者事先獲得部分或全部信息,以後將此信息發送給接收者。
3 篡改 攻擊者對合法用戶之間的通訊信息進行修改、刪除、插入,再將偽造的信息發送給接收者,這就是純粹的信息破壞,這樣的網路侵犯者被稱為積極侵犯者。積極侵犯者截取網上的信息包,並對之進行更改使之失效,或者故意添加一些有利於自己的信息,起到信息誤導的作用。積極侵犯者的破壞作用最大。
4 拒絕服務攻擊 攻擊者通過某種方法使系統響應減慢甚至癱瘓,阻止合法用戶獲得服務。
5 行為否認 通訊實體否認已經發生的行為。
6 電子欺騙 通過假冒合法用戶的身份來進行網路攻擊,從而達到掩蓋攻擊者真實身份,嫁禍他人的目的.
7 非授權訪問 沒有預先經過同意,就使用網路或計算機資源被看作非授權訪問。它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假冒、身份攻擊、非法用戶進入網路系統進行違法操作、合法用戶以未授權方式進行操作等。
8 傳播病毒 通過網路傳播計算機病毒,其破壞性非常高,而且用戶很難防範。如眾所周知的CIH病毒、愛蟲病毒、紅色代碼、尼姆達病毒、求職信、歡樂時光病毒等都具有極大的破壞性,嚴重的可使整個網路陷入癱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