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安機關提示的七個常見的電信詐騙手段都有哪些
1、假冒公檢法詐騙
犯罪分子假冒「警官」「檢察官」「法官」等角色,謊稱受害人涉嫌洗錢、販毒等嚴重犯罪,誘導受害人將資金轉入實為騙子持有的所謂「安全賬戶」,此類詐騙造成損失金額往往較大。
王先生接到某「快遞」電話稱在其包裹內發現違禁物品,隨後犯罪分子冒充司法機關人員借口其涉嫌毒品交易需要配合為由,騙取一萬余元。對此,警方提醒,公檢法機關從未設立所謂的「安全賬戶」,更不會通過電話安排當事人轉賬匯款到「安全賬戶」。
2、冒充領導、熟人詐騙
犯罪分子通過非法渠道,獲得受害人親友的手機號碼、社交賬號密碼,並掌握受害人的社會關系,從而騙取受害人信任,進而編造「發生意外急需用錢」「資金周轉」「代繳話費」等理由,誘使受害人轉賬。
對此,警方提醒,凡親友間涉及借款、匯款等問題,一定要通過撥打對方常用號碼,或者視頻聊天等方式核實對方身份後再做決定。
3、冒充購物網站、銀行、電信等工作人員詐騙
犯罪分子通過偽基站、改號軟體等技術向受害者發送經過偽裝後的簡訊,讓受害者誤以為賬戶、商品出現了問題,隨後以工作人員的身份打入電話,以「核實求證」等理由騙取驗證碼,盜刷錢財。
對此,警方提醒,犯罪分子常常利用受害者的恐慌心理,為了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詐騙,他們常催促受害者完成交易。面對不正常的余額變動要冷靜謹慎,不輕易告知他人驗證碼等重要信息。
4、貸款理財詐騙
此類騙局通常標榜可以無抵押貸款,只要付出一定的手續費,就能輕易地獲得一筆貸款,或者是向受害者提供某種具有極高收益率的理財項目,投資者將會獲得高額投資回報,投資初期,犯罪分子會按時返利,繼續追加投資後,將會血本無歸。
(1)常見網路電信詐騙有哪些擴展閱讀
公安機關提醒,防範通信網路詐騙務必謹記以下「四要四不」:
「四要」:轉賬前要通過電話等方式核實確認;手機和電腦要安裝安全軟體;QQ、微信要開啟設備鎖及賬號保護,提高賬戶安全等級;網上聊天時要留意系統彈出的防詐騙提醒。
「四不」:不要連接陌生WIFI;不要向他人透露簡訊驗證碼;不要將支付密碼與賬號登錄密碼設為同一個;不要將身份證號、銀行卡號、密碼、手機號等「四大件」個人身份信息保存在手機里。
2. 常見的網路詐騙有哪些形式
作案人通過互聯網路誘騙當事人上當並實施詐騙,所以稱為「網路詐騙」。
1、網路購物詐騙。以遠低於市場價格兜售商品。為增加可信度,常聲稱商品來自走私、罰
2、 「中獎」詐騙。 QQ中獎網民若信以為真與其聯系,對方大都會以需要保證金、支付郵寄費用、預繳稅款等方式要求「先匯錢、後兌獎」。當你匯去第一筆款後,騙子還會以各種名目和托詞誘騙你繼續
不斷匯款。
3、虛擬游戲裝備詐騙。在眾多熱門網路游戲網站,向游戲玩家兜售各種游戲裝備、點卡或聲稱提供游戲代練服務,且實行明碼標價,價格從幾十元到幾千元不等。但當游戲玩家將錢如數匯入對方銀
行賬戶後,對方從此消失。
4、網上傳授炒股經驗詐騙。騙子吹噓自己擁有炒股暴富的輝煌業績,且能通過特殊途徑獲得內幕消息,採用會員制收費的方式,推薦所謂「績優股」、「穩漲股」,實為欺詐。一旦敗露,則關閉網站,遁
逃無蹤。
5、 「彩票預測」詐騙。 騙子聲稱「獨家採用先進的數學和易經理論分析計算方法,保證中獎率在90%以上,只要成為會員就可以得到中獎號碼」。
6、 「海外網路私募基金」詐騙。騙子聲稱「由××證券交易機構和國際知名投資公司聯合推出的『海外網路私募基金』,具有國家認證和審批證書,一個月回報率達到25%,4個月就能拿回本金,以後年年
有分紅……」。
7、 「假冒好友」詐騙。騙子通過各種方法盜竊QQ賬號、郵箱賬號後,向用戶的好友、聯系人發布信息,聲稱遇到緊急情況,請對方匯款到其指定賬戶。近期,網路上又出現了一種以QQ視頻聊天為手
段實施詐騙的新手段,嫌疑人在與網民視頻聊天時錄下其影像,然後盜取其的QQ密碼,再用錄下的影像冒充該網民向其QQ群里的好友「借錢」。
8、 「網路釣魚」詐騙。犯罪分子通過使用「盜號木馬」、「網路監聽」以及偽造的假網站或網頁等手法,盜取用戶的銀行帳號、證券賬號、密碼信息和其他個人資料,然後以轉賬盜款、網上購物或製作假卡
等方式獲取利益。主要可細分為以下兩種方式。一是發送電子郵件,以虛假信息引誘用戶中圈套。二是建立假冒網上銀行、網上證券網站,騙取用戶賬號密碼實施盜竊。
(2)常見網路電信詐騙有哪些擴展閱讀:
網路電信詐騙案件的初查需要有一定的證據線索才能啟動,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被害人報案,二是偵查司法機關的發現。
被害人報案是網路電信詐騙案件最重要和最直接的證據之一。被害人一旦遭遇網路電信詐騙,應當及時報案。在受理報案時,公安機關要製作事主報案材料,也就是被害人陳述的相關內容。應重點
詢問被騙地點、發案時間、被騙方式、轉賬方式、轉賬金額、轉賬賬號等內容,力求獲取事主能夠提供的全部相關細節。由於網路電信詐騙案件很難立即偵破,且被害人多為不固定群體,因此要對
每一名被害人製作詳細的報案材料,便於日後案件合並處理和退還贓款。在此基礎上,還要根據案情需要,對被害人用於實施匯款的電子設備進行技術勘驗,固定、提取其中的涉案信息以及被植入
的惡意程序。
偵查人員可以通過調取被害人接到的詐騙電話,追溯到詐騙網路平台所在伺服器IP地址,伺服器上的「呼叫細節記錄」記錄了呼叫續接的全過程,包括通話時間、虛擬的主叫號碼、被叫號碼等。將「呼
叫細節記錄」用作證據,既可以證實團伙呼出詐騙電話的數量,又可以形成從團伙到被害人的關聯鏈條,是證明案件事實的重要組成部分。偵查人員還要及時調取、固定被害人的相關通話記錄單、被
害人涉案銀行賬號的交易明細以及目標銀行賬號的交易明細。同時,順次查詢資金流向,並體現最終被取現的過程,形成完整的資金流。這些證據可以證明詐騙團伙非法獲取並佔有贓款的事實。同
時,偵查人員要及時對涉案的轉賬、提現開設銀行卡人員進行查找,收集收販銀行卡人員和資金提取人員在銀行等機構留下的影像,並及時組織抓捕。
參考資料來源:成都市公安局-關於網路詐騙
參考資料來源:最高人民檢察院-辦理網路電信詐騙案件如何破解證據難題
3. 常見的網路詐騙手段的是哪些
網路電信詐騙,是指不法分子通過電話、網路和簡訊方式,編造虛假信息,設置騙局,對受害人實施遠程、非接觸式詐騙,誘使受害人給不法分子打款或轉賬的犯罪行為。
詐騙的方法,主要是冒充公檢法、以法院有傳票涉嫌犯罪等,以傳喚、逮捕、以及凍結受害人名下存款進行恐嚇,以驗資證明清白、提供安全賬戶進行驗資,引誘受害人將資金匯入犯罪嫌疑人指定的賬戶。
4. 常見的電信詐騙「套路」有哪些
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科技的發展,詐騙的「套路」也越來越高,那常見的電信詐騙「套路」都有哪些呢?常見的電信詐騙套路主要有三種。
新型的電信詐騙防不勝防,所以我們應該做好防詐騙的工作,保護好自己的金錢。
5. 常見的網路電信詐騙類型有哪些
法律分析:電話欠費、刷卡消費、通知退款、虛假中獎、低價購物、匯錢救急、引誘匯款。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第一百九十二條 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6. 生活中常見的網路詐騙有哪些
1、假冒好友
詐騙手法:騙子通過各種方法盜竊QQ賬號、郵箱賬號後,向用戶的好友、聯系人發布信息,聲稱遇到緊急情況,請對方匯款到其指定賬戶。網路上又出現了一種以QQ視頻聊天為手段實施詐騙的新手段,嫌疑人在與網民視頻聊天時錄下其影像,然後盜取其QQ密碼,再用錄下的影像冒充該網民向其QQ群里的好友「借錢」。
警方也提示大家:由於詐騙網站大都在境外,接到舉報後要關閉該詐騙網站往往需要一定周期,且犯罪分子經常變換域名和IP地址,以逃避打擊,因此請廣大市民一定提高警惕。
7. 常見電信詐騙犯罪類型有哪些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不法分子的騙術也越來越多樣。隨著一個又一個的騙局被揭開袒露,他們又研究著下一個騙局。在2019年,這些高發的新型網路詐騙有哪些呢?
第一種,購物類詐騙
真實案例:某縣居民李某報案稱:接到一個歸屬地是內蒙古的電話稱其在網上購買的化妝品有質量問題需要為其退款,後讓其加了對方的社交平台賬號,並在該社交平台上發送收款二維碼,稱必須掃描付款後才能通過公司認證,李某分三筆掃描支付合計2萬余元,李某找淘寶客服詢問此事時才發現被騙。
騙術揭秘:由於網路購物和網路支付的普及,交易詐騙佔比遙遙領先,是最為高發的詐騙類型。犯罪分子通常冒充店主或客服,主動找上門,以各種理由要求你打款或提供銀行信息及驗證碼。
犯罪分子還可能通過開設虛假的購物網站或店鋪進行行騙,一旦受害人下單購買商品,便聯系稱系統故障,訂單出現問題,需要重新激活。隨後,通過聊天工具發送虛假激活網址,一旦你填寫好銀行卡號、密碼及驗證碼後,銀行卡上的余額就不翼而飛了。
防範提示:遇到問題應當通過官方客服電話進行咨詢。他人告知交易存在異常時,應直接登陸電商網站並查詢自己帳戶的狀態,如果系統給出的賬號狀態和交易狀態沒有異常,則不要相信陌生人的說法。
第四種,航班取消、改簽詐騙
真實案例:王某接到航空公司「客服人員」的電話,稱其訂的前往湛江的航班因飛機導航出現故障需要「改簽」,讓提供銀行卡號收取保險賠付款。王某信以為真,按對方提示操作並告知對方銀行卡驗證碼,結果被騙4800元。(來源於伊犁網警巡查執法信息發布平台)
騙術揭秘:不法分子通過灰黑產買到乘客乘機信息後,首先是發送「航班取消」簡訊,並在簡訊中附有「客服」電話。當乘客與「客服」取得聯系後,「客服」會告知乘客航班因故取消,需要進行退票或改簽操作,這時「客服」人員又會告知乘客進行改簽需要轉到「人工客服」。轉到「人工客服」後,「人工客服」會「指導」乘客在支付寶或微信錢包進行操作,在「平台」上輸入自己的銀行卡和驗證碼,不法分子趁機洗劫受害人的銀行卡。
防範提示:一旦收到了類似簡訊,首先要登錄航空公司官網對航班情況進行核實。據航空公司的政策,即便真的出現退票等情況,退款也會自動返回乘客最初購買機票所用的銀行卡、第三方支付軟體賬戶或代金卡的原賬戶上,不會要求乘客要再補充賬戶信息。還有一些聲稱航班異常需要在ATM機上改簽的就更加離譜,千萬不要輕信。
第五種,網貸詐騙
真實案例:家住深圳寶安的28歲女子小菲(化名),最近遭遇了一起網貸騙局,她本來想網貸借款4萬元,卻被以保證金、做銀行流水等名義,在社交平台轉賬,騙走了9萬元。(來源於深圳市反電信網路詐騙中心)
騙術揭秘:犯罪分子冒充貸款機構或銀行等工作人員,謊稱有低利息、放貸快的款項,誘惑受害人上鉤;然後以為保證金、手續費、轉賬走流水提高額度等名目,引誘受害人付款;繼續提出,要交納更多費用才能獲得貸款的金額,此時受害人已經深陷詐騙圈套,會出於「一種將錯就錯」心理繼續交納錢財。
防範提示:如需要貸款,盡量通過有資質的正規貸款機構申請貸款,降低貸款的風險。如果真的遇到相關騙術,應當及時向警方報警,提供不法分子的手機、銀行賬號、存取款記錄等信息,便於警方開展案件偵破。
8. 最新常見的電信詐騙手段有哪些
你問這個問題還想來詐騙一發?
常見的無非就是電話詐騙,簡訊詐騙和網路詐騙
9. 電信詐騙有哪些
電信詐騙的套路有退稅詐騙、中獎詐騙、培訓詐騙、家人遭遇意外詐騙、親友急事詐騙、虛假購物詐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