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電子商務中網路犯罪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主要有如下五類:1.電子商務盜竊犯罪;2.電子商務詐騙犯罪;3.侵犯商業秘密犯罪。4.侵犯知識產權犯罪。5.對電子商務信息系統的單純攻擊性行為。
『貳』 網路犯罪有哪些
法律分析:我國《刑法》第二百八十五條、二百八十六條、二百八十七條規定了網路犯罪的類型,網路犯罪主要有兩類,一是針對計算機信息系統及網路的犯罪,二是利用計算機及網路實施的其他犯罪。如非法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罪和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八十五條 違反國家規定,侵入國家事務、國防建設、尖端科學技術領域的計算機信息系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二百八十六條 違反國家規定,對計算機信息系統功能進行刪除、修改、增加、干擾,造成計算機信息系統不能正常運行,後果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違反國家規定,對計算機信息系統中存儲、處理或者傳輸的數據和應用程序進行刪除、修改、增加的操作,後果嚴重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故意製作、傳播計算機病毒等破壞性程序,影響計算機系統正常運行,後果嚴重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第二百八十七條 利用計算機實施金融詐騙、盜竊、貪污、挪用公款、竊取國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依照本法有關規定定罪處罰。
『叄』 網路犯罪有哪些特點
網路犯罪具有以下特點:
1、犯罪主體多元化,年輕化;
2、犯罪方式智能化、專業化,且成本低、傳播迅速,傳播范圍廣;
3、犯罪手段的多樣化,多為網路詐騙行為;
4、犯罪的互動性、隱蔽性高,取證困難。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三條
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國家、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侵犯國有財產或者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
『肆』 網路犯罪具有哪些特點
法律分析:同傳統的犯罪相比,網路犯罪具有以下一些獨特的特點:1.犯罪主體多元化,年輕化;2.犯罪方式智能化、專業化;3.犯罪對象的廣泛性;4.犯罪手段的多樣化;5.犯罪的互動性、隱蔽性高。
法律依據:《關於辦理非法利用信息網路、幫助信息網路犯罪活動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二條 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條之一第一款規定的「監管部門責令採取改正措施」,是指網信、電信、公安等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承擔信息網路安全監管職責的部門,以責令整改通知書或者其他文書形式,責令網路服務提供者採取改正措施。認定「經監管部門責令採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應當綜合考慮監管部門責令改正是否具有法律、行政法規依據,改正措施及期限要求是否明確、合理,網路服務提供者是否具有按照要求採取改正措施的能力等因素進行判斷。
『伍』 網路犯罪的特點有哪些
法律分析:1.犯罪主體多元化,年輕化。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網路的普及,各種職業、年齡、身份的人都可能實施網路犯罪。在網路犯罪中,特別是黑客中,青少年的比例相當大。網路犯罪主體的年輕化與使用電子計算機者特別是上網者年輕人占較大的比例及年輕人對網路的情有獨鍾和特有的心態有很大的關系。2.犯罪方式智能化、專業化。網路犯罪是一種高技術的智能犯罪,犯罪分子主要是一些掌握計算機技術的專業研究人員或對計算機有特殊興趣並掌握網路技術的人員,他們大多具有較高的智力水平,既熟悉計算機及網路的功能與特性,又洞悉計算機及網路的缺陷與漏洞。只有他們能夠藉助本身技術優勢對系統網路發動攻擊,對網路信息進行侵犯,並達到預期的目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八十七條 利用計算機實施金融詐騙、盜竊、貪污、挪用公款、竊取國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依照本法有關規定定罪處罰。
第二百八十七條之一 利用信息網路實施下列行為之一,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一)設立用於實施詐騙、傳授犯罪方法、製作或者銷售違禁物品、管制物品等違法犯罪活動的網站、通訊群組的;
(二)發布有關製作或者銷售毒品、槍支、淫穢物品等違禁物品、管制物品或者其他違法犯罪信息的;
(三)為實施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發布信息的。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有前兩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陸』 新型電信網路犯罪有哪些手段
十類電信網路新型違法犯罪手段
騙術一:假冒公檢法詐騙
犯罪分子假冒「警官」、「檢察官」、「法官」等角色,謊稱受害人涉嫌洗錢、販毒等嚴重犯罪,誘導受害人將資金轉入實為騙子持有的所謂「安全賬戶」,此類詐騙造成損失金額最大。
公安機關提醒:警方不會通過電話做筆錄,逮捕證由警方在逮捕現場出示,不會通過傳真發放,更不會在網上查到。公檢法機關從未設立所謂的「安全賬戶」,更不會通過電話安排當事人轉賬匯款到「安全賬戶」。
騙術二:冒充熟人詐騙
犯罪分子通過非法渠道,獲得受害人熟悉的親友的手機號碼、社交賬號密碼,並掌握受害人的社會關系,從而騙取受害人信任,進而編造「發生意外急需用錢」「資金周轉」「代繳話費」等理由,誘使受害人轉賬。
公安機關提醒:凡是親友間涉及借款、匯款等問題,一定要通過撥打對方常用號碼,或者視頻聊天等方式核實對方身份後再做決定。
騙術三:利用偽基站發送木馬鏈接實施詐騙
犯罪分子使用「偽基站」,冒用銀行、運營商等客服電話號碼發送簡訊給受害人,以賬戶積分兌換獎品等為由誘導受害人點擊簡訊中的木馬鏈接。用戶一旦點擊,犯罪分子就能在後台獲取用戶的銀行賬戶信息和密碼,進而盜取其賬戶資金。
公安機關提醒:當收到「銀行卡密碼升級」、「積分兌換」、「中獎」等含有鏈接的簡訊時,要通過銀行、運營商的官方網站或客服電話進行核實,不要輕易點擊簡訊中的鏈接。
騙術四:兼職詐騙
犯罪分子許諾在各種網路平台刷得消費記錄後,將返還本金並支付傭金。受害人在完成前幾單任務後都會很快收到回報,而當做更多的任務時,騙子就會就會切斷與受害人的聯系,就此消失。
公安機關提醒:求職者不要輕信網路上「高傭金」「先墊付」等兼職工作,不要輕信沒有留固定電話和辦公地址的招聘廣告。
騙術五:考試詐騙
犯罪分子通過非法手段獲得考生信息,並有針對性的發送簡訊或郵件,聲稱「提供考題」「改分」「辦假證」等,引誘考生匯款。
公安機關提醒:漏題、改分、改檔案、偽造資格證等行為本身就是非法的,請堅持用自己的實力說話。
騙術六:校園貸詐騙
校園貸詐騙的形式主要有三種:一是用「免抵押、低利息」為誘餌誘導學生貸款,並要求繳納貸款手續費、管理費、保證金等費用;二是聲稱能通過培訓提高綜合技能,誇大培訓效果,簽訂培訓合同,誘導學生貸款支付學費;三是與兼職詐騙結合,要求學生貸款購買手機等產品做「銷售代理」。這些貸款的利息和滯納金很高,學生如不能如期還款,將迅速背上難以承受的債務壓力。
公安機關提醒:學生在申請借款或分期購物時,要衡量自己是否具備還款能力。對於關乎自身信息、財產安全的事,要多方求證,不要輕易相信他人的一面之詞,輕易透露個人信息,甚至將身份證借與他人使用。發現危險,及時報警。
騙術七:民族資產解凍騙局
犯罪分子先編造一個民族資產秘密流落海外的故事,然後聲稱受國家委託對這些海外資產進行解凍,號召受害人繳納手續費或資料費,稱成功後每人可以拿到高額善款補助。除了 「民族資產解凍」,犯罪分子還會編造所謂「養老」、「扶貧」等噱頭來吸引投資實施詐騙。
公安機關提醒:此類詐騙的受害人多為中老年人,他們遠離社會輿論,缺乏辨別詐騙的能力,年輕人要多關愛長輩,及時傳達安全防範知識。此外,留意父母長輩的網路支付使用情況,保障財產安全,及時止損。
騙術八:投資返利詐騙
此類騙局通常標榜具有海外背景,從事的行業能賺取巨額利潤,投資者將會獲得高額投資回報。投資初期,犯罪分子會按時返利,讓投資者嘗到甜頭,繼續追加投資後,將會血本無歸。
公安機關提醒:投資理財前,要對所投資的項目進行了解,多咨詢評估,做到深思熟慮,謹慎對待。特別要警惕網路上各類標榜「低投入、高收益、無風險」的投資理財項目,切勿盲目追求高息回報,謹防被騙。
騙術九:保健品購物詐騙
犯罪團伙假扮醫療機構的顧問、專家、教授等,以為老年人「問診」為名誇大病情,再以會員登記、免費體驗、國家補貼、中獎等噱頭誘騙客戶購買各類保健品。而這些「保健品」基本上都粗製濫造,成本低廉卻以高價出售。
公安機關提醒:經常給家中老人說一些老人被詐騙的例子,讓他們不要相信保健品推銷,一旦發現受騙要立即報警。
騙術十:引誘裸聊敲詐勒索
犯罪分子非法獲得被害人信息後,通過社交軟體建立聯系,步步引誘受害人進行「裸聊」,從而獲取受害人不雅照片、視頻,以此敲詐受害人。
公安機關提醒:應遠離網路不良行為,不向陌生人泄露身份和家庭等敏感信息。
防範詐騙須做到「四要四不要」
無論犯罪分子如何巧立名目、花言巧語,只要守住下列安全底線,就可以讓犯罪分子無計可施。
「四要」指的是:
轉賬前要通過電話等方式核實確認;
手機和電腦要安裝安全軟體;
QQ、微信要開啟設備鎖及賬號保護,提高賬戶安全等級;
網上聊天時要留意系統彈出的防詐騙提醒。
「四不要」指的是:
不要連接陌生WIFI,有些WIFI容易導致支付賬號密碼被盜;
不要向他人透露簡訊驗證碼;
不要將支付密碼與賬號登陸密碼設為同一個;
不要將身份證等個人身份信息保存在手機里。
『柒』 計算機網路犯罪的主要類型有哪些
計算機網路犯罪的類型有:
1、通過非法手段,針對網路漏洞對網路進行技術入侵,侵入網路後,主要以偷窺、竊取、更改或者刪除計算機信息為目的;
2、將破壞性病毒附帶在信息中傳播等。
【法律依據】
《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條
違反國家規定,對計算機信息系統功能進行刪除、修改、增加、干擾,造成計算機信息系統不能正常運行,後果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違反國家規定,對計算機信息系統中存儲、處理或者傳輸的數據和應用程序進行刪除、修改、增加的操作,後果嚴重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故意製作、傳播計算機病毒等破壞性程序,影響計算機系統正常運行,後果嚴重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單位犯前三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捌』 網路犯罪種類的刑法規定有哪些
網路犯罪的刑法適用范圍主要分為兩類:一是針對計算機信息系統及網路的犯罪下稱「網路犯罪」,計算機信息系統及網路作為違法犯罪行為侵害的對象,如黑客入侵、傳播木馬病毒等;
二是利用計算機及網路實施的其他犯罪稱「涉網犯罪」,計算機信息系統及網路作為實施違法犯罪行為的工具,如網路詐騙、網路傳銷、網路賭博等。
1、對網路犯罪的處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八十五條違反國家規定,侵入國家事務、國防建設、尖端科學技術領域的計算機信息系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二百八十六條違反國家規定,對計算機信息系統功能進行刪除、修改、增加、干擾,造成計算機信息系統不能正常運行,後果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違反國家規定,對計算機信息系統中存儲、處理或者傳輸的數據和應用程序進行刪除、修改、增加的操作,後果嚴重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故意製作、傳播計算機病毒等破壞性程序,影響計算機系統正常運行,後果嚴重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2、對涉網犯罪的處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條利用計算機實施金融詐騙、盜竊、貪污、挪用公款、竊取國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依照本法有關規定定罪處罰。
(8)網路犯罪有哪些方式擴展閱讀
治理網路犯罪的方法
1、完善網路犯罪治理的法律依據。縱觀世界各國網路安全領域的立法,採用刑事手段保護網路安全、規范網路秩序已成為發展趨勢。
2、提高網路犯罪治理的執法能力。為應對手段日益先進、形式變化多樣的網路犯罪,必須不斷提高打擊網路犯罪的能力,使執法部門的機制、技術與技能能夠適應網路犯罪的治理需求。
3、推進網路犯罪治理的社會參與。在治理網路犯罪方面,社會力量的參與、協助和配合也非常重要。
要推進新時期治理網路犯罪的社會合作聯動,努力形成多方參與、協作共贏的社會防控機制,進一步提升預防、打擊網路犯罪的能力和水平,形成防範網路犯罪的社會合力。
要提高社會公眾防範網路犯罪的意識和能力,針對網路犯罪常見類型、慣用手法和動態特徵等開展多層面、多角度宣傳。
4、強化網路犯罪治理的國際合作。從技術實現的角度看,網路犯罪跨境、跨區域作案的特點非常明顯,這不僅給政府監管帶來很大難度,也給相關部門追蹤線索、破獲案件造成很大困難。
『玖』 網路犯罪的表現形式有哪些
中國1997年修訂的刑法典第285條和286條規定的非法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罪和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在絕大多數的情形下,主要表現為網路犯罪。因此,刑法意義上所使用的網路犯罪一詞,實際是指這兩個罪名所涵蓋的犯罪行為。但是,由於網路的出現,基於網路而實施的傳統性犯罪對中國刑法的制定和具體適用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同時也在性質和數量上影響了網路犯罪行為的實施方式、危害結果及其法律後果。因此,從刑法理論上有必要將這些犯罪作為一類罪行進行研究,以發掘其共性,合理組織對此類犯罪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