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哪些方法尊重社會上弱勢群體 急急急!!!!!
一個用生命換錢的群體,或許你會感覺這話有點過份,當你看完文章以後,一定會被震驚。中國已經成為GDP世界第二,高興之餘,這GDP世界第二的背後隱藏著的辛酸的故事,讓人痛心。
一個本在經商的中年人,因為父親的要求(父親年事已高,也是不得已)在老家建了一幢房子,造了房子以後,欠下了一筆錢。如何歸還這筆錢成了他們一家人的心
病,做生意的資金銓用在造房子上了,為了還錢只有打工一條路。人到中年出去打工本來就已經是非常痛苦的事,可打工的企業也是一家小廠,盡管加班的時間多,
勞保也不好,可沒辦法為了還錢,不管有多辛苦也得堅持,就這樣,做了三年的工,終於把欠下的錢歸還了,可錢還了以後,一場更大的災難正在等著他。
那是去年的一次體檢。農村人很少有體檢的習慣,盡管每年新農保會有固定的體檢機會,可這種體檢只是走走過場,常規性的檢查幾乎沒太多的作用。他的這次體檢
是企業出錢的。當他體檢了以後發現,自己的肺裡面有鐵屑。這鐵屑怎麼進去的呢?原來他打工的廠是一家五金加工企業,他一直在車床上工作,由於沒有勞動保護
措施,日積月累,鐵屑從呼吸道進入肺,有什麼辦法解決肺里的鐵屑?沒有一個醫生能夠回答的上來。其實這是一種職業病,就像煤礦工人那樣,工作久了,會有石
頭的粉末進入肺,醫學上稱為矽肺。這種病沒有辦法把他清除,與癌症沒什麼區別。盡管現在的他還沒有發現什麼明顯的症狀,但有一點是很明顯的,就是人非常的
瘦,體力勞動明顯不如以前,現在他也不敢再打工了。
當別人建議他和廠里商量一下看看是否能夠拿點補償或者是賠償之類的,可他自己是一個非常老實巴交的人,從來沒有想過要這些。也許是他自己不知道如何去要,也不知道找誰幫忙,就這樣結束了這個小廠的工作回家了,未來的路怎麼走,他一片迷茫。
現在的中小企業多,沒有品牌,沒有優勢。為了增加效益,降
低成本,都採用提高員工的加班頻率來解決,勞動法在中國形同虛設,加班工資加倍或三倍的企業幾乎沒有。盡管今年因為招工難,待遇有所改變,但勞動保護、加
班工資等還是延續原來的樣子,不會有什麼改變。也許企業的經營也是非常慘淡,效益也不怎麼好,而打工者因為缺乏過硬的技術,工資待遇始終很低,為了提高收
入,打工者只好通過加班,提高工作時間來增加收入,而打工者加班越多,身體狀況越差,進入這樣的循環以後,只能用生命來換錢,然後再用錢去換健康。然而錢
是否能換來健康呢?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為了他的隱私暫且隱去真實姓名。其實這樣的情況很多很多,希望大家共同來關注這個群體,為他們多一些建議,多一些呼喊,他們生活的太
不容易了,中國不要再進入有困難捐錢,沒困難就沒人管,出了問題再解決的成本太高了,這是一條不可持續的發展之路,未來的中國應該辦?
② 影響較大的社會事件有哪些
新疆事件,
③ 網路上細思極恐的事件有哪些
我覺得最恐怖的事情就是虛假新聞,因為很多人都喜歡人雲亦雲,所以說,如果有虛假的新聞,就會誤導很多人,造成社會混亂。
④ 關於網路的事件
一、 青少年沉溺於網路游戲而走火入魔。天津有個孩子叫張孝義,張孝義這個孩子,他早上背著書包上學,他們家住20層,他那樓是21層是定頂層,他要往上走還是往下走,他每天都是往下走,結果這一天這孩子背上書包以後,他一下上去按的頂層,一上頂層,它那有個監控器,一下把這個孩子在下電梯的瞬間的一抖拍下來,就這孩子下的時候,他琢磨了一下我下不下,猶豫了一下下去了,下去他又上天台了,一上天台以後,霞光萬道,他就按照魔獸世界裡的那個情景,他只要往下一跳,就有天使過來給他拖走了,所以他看得特別好,這么美,跟魔獸世界裡完全一樣,於是他就跳下去了,他跳得很優美,還有一個造型,結果一下跳下去以後,底下沒有天使來接,這個孩子就摔死了,
二、為上網而行凶。
1、22歲的北京女孩小麗,為了玩兒網路游戲,買虛擬的設備,透支信用卡達68000多元,又無力償還,最近被判處了有期徒刑四年。
2、天津一名15歲少年因為幾乎一整天都在電腦邊玩游戲被母親抱怨後,用鐵棍猛擊母親頭部,致母親死亡;
3、2009年6月,蘇州一名16歲少年因沉迷網路被父母批評後跳樓身亡;
4、2008年2月,成都15歲少年因沉迷網路游戲經常被外婆批評而將老人殺害;5、2007年6月,廣州一名15歲少年因不滿父母對其沉迷上網勸阻殘忍殺害母親、砍傷父親;
6、2006年3月,甘肅省青年許福斌因不滿父母對其上網的責罵,將父母殺害,而後從父親身上搜得現金27元,繼續回網吧上網。
⑤ 網上有哪些因為網路輿論發生的事件
你就寫寫網民對社會輿論造成的影響就可以了!
⑥ 有哪些事件比較容易成為網路輿論熱點事件
1、涉「官」與涉「腐」。「逢官必炒」、「逢腐必究」,是近兩年來互聯網輿論炒作的重要話題之一,由於在社會轉型期多種因素及人們復雜心態的作用下,一些相關情緒的言論在網上很有市場。一般的社會事件,只要涉及政府官員,往往會引起網民密切關注。
2、涉「富」或貧富差距的話題。社會轉型階段,當前中國正處於黃金發展期與矛盾凸顯期,各種潛在的社會矛盾不斷積聚並激化。在貧富問題上,網民對一些依靠不正當手段和渠道而暴富的群體深惡痛絕,心理極不平衡,以至於在網上只要是涉及富者的事件,網民就會提出很多質疑。
3、涉及社會「公平」和「正義」的事件。在社會矛盾復雜的今天,人們對社會公平與正義的要求極為強烈,一些特權現象、司法不公問題成為批判的焦點,網民對弱者遇到的不公正待遇異常敏感,藉助網路的介質,不少網民以「網路大俠」、「意見領袖」的身份出現,在互聯網上「維護公平與正義」。
4、涉及民族主義以及宗教信仰、中外關系的話題。近兩年來,國際關系復雜多變,熱點較多,中國地處局勢較為復雜的東北亞地區,一些中日、中美關系等的話題,非常容易撥動國內網民的神經。
比如中日關系,歷史上的慰安婦事件、釣魚島事件、參拜靖國神社事件、歷史教科書事件都曾傷害過中國人民的感情,因此任何網上出現的中日之間的風吹草動,都會產生暴風驟雨般的反應。
5、涉及倫理道德的事件。當前由於中國傳統文化出現斷層,不少專家稱社會「信仰缺失」、「倫理缺失」,網民對於社會倫理、公共道德的缺失深感痛心,網上常見「禮崩樂壞」、「物慾橫流」這類字眼,一些有悖社會基本道德和倫理的事件往往在網上引起「聲討」。
6、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話題。近幾年,車價、房價、油價、股價等價格動態,以及教育改革、醫療改革、國企改革、金融改革等改革動態,都牽動廣大網民的心。
7、涉及公共安全、重大事故、自然災害、環境污染等事件和話題。近幾年來,多起重大公共安全事件發生,由於事件涉及公眾安全,每次發生時,除了在現實社會中引起社會各界群眾關注外,在互聯網上也成為網民極感興趣的話題。
比如2005年冬天的由於吉林石化公司雙苯廠爆炸帶來的松花江污染事件、廣東非典事件,以及礦難、地震等,都是網民關注的熱點話題。
8、涉及明星「星聞」、「緋聞」及知名企業、敏感地域的新聞。在現實社會中的公眾人物、公眾企業、敏感地域,處於社會的廣泛關注,其一舉一動,在網上也往往會成為炒作的「猛料」。
⑦ 近年社會道德缺失事件有哪些
一,2013年9月,臨沭縣一七旬環衛老太被自己十六歲的嫡親孫女踩胳膊、揪頭發,當街毆打。值此時,親情被暴力打破,道德被野蠻沖撞。據了解,其父早年因偷盜入獄,其母與奶奶因錢財經常爆發沖突,這可能導致了她心中積攢了更多的憤怒、自卑以及攻擊性。
二,2011年《揚子晚報》的報道:兒子哭鬧讓母親買玩具,母親不買,任性氣大的兒子掐住母親的脖子、扯母親的頭發。母親憋得滿臉通紅,有氣無力,只得向兒子屈服。
三,2011年10月13日下午5時17分左右,廣東佛山兩歲的王悅在離家100多米的巷子里玩耍,一輛迎面駛來的麵包車猛然加速,將她撞倒卷到車底,右側車輪從悅悅胯部碾過。司機停了一下車,加大油門開走了,後輪再次從悅悅身上碾過。又一輛小型貨櫃車開了過來,從她雙腿上碾過。慘相之下,過往的18位路人無一施以援手。由於顱腦重度損傷,10月21日,小悅悅離世。
四,2014年2月2日晚,深圳市兒童醫院急診科發生一起傷人事件,一名患兒家屬將當日值班的醫生打傷,事發後警方認定肇事者為故意傷害他人,將其行政拘留3天。
據了解,事發前一天,孩子被送往醫院檢查,化驗結果顯示為病毒感染,初診醫生為患兒開了口服葯。但2日晚7點左右,夫婦二人見孩子沒有好轉再次復診。「當時值班的曾醫生解釋,病毒感染周期約為一周,發熱大概持續三天左右,並囑咐繼續觀察、吃葯,還為孩子補充了感冒葯和退燒葯。」麻副主任表示,在整個過程中,急診醫生完全按診療規范診治,並耐心解釋。沒有給孩子打針是為防止抗生素濫用,完全是出於對孩子健康考慮,可家長卻不理解,認為醫生對孩子不負責任。隨後,患兒父親榮某將處方單甩到曾醫生臉上,並多次出拳猛擊醫生頭面部。
現代社會治理中,政治精英、制度學者容易強調制度建設及其功能,這是對的,沒有制度和法治,國將不國,但制度治理不是唯一的。我們在強調大力發展外在制度性規范建構的同時,往往忽略了現代人的內在心靈秩序問題。
轉型期人們的心靈秩序往往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市場經濟、現代化帶給人們諸多物質滿足的同時,也帶來了某些心靈秩序的「碎片化」和「無意義感」,個人的無意義感、無歸屬感、無認同感、孤獨感,是許多現代人的精神心理狀態。
中國人民大學倫理學與道德建設研究中心教授葛晨虹提出倫理思想史上三問:什麼是好生活?為好生活我們應該怎麼做?人應當成為什麼?
現實生活中,彷彿我們更關心「應該如何行為」而不是「成為怎樣的人」及「什麼樣的生活才是好生活」。在此基礎上產生的規則功利主義導向的世界,往往使人忘記了人性的高貴、人的美德的意義,喪失了人的精神家園,淪為功利主義、實用主義的「物化」的「單面人」。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正是現代市場經濟社會片面「物化」的發展忽略甚至放逐了精神家園、意義價值和人性的追求,社會出現大量道德問題,也因此人們把由現代「物化」生活模式、規則功利主義而發生道德社會規導的局限,稱作「現代性的道德困境」。
隨著傳統社會結構的解構,人際關系建立在了一種非血緣、陌生人的利益關系基礎上,交往活動不再囿於親緣范圍而發生在陌生人之間,體現為一種現代性的公共交往。陌生人交往或現代公共生活問題的解決,在很大程度上有賴於友愛德性即公共精神的普遍化,其中就包含著對陌生人的友愛和他人意識、責任意識。而在市場化大潮下,原有血緣關系社會基礎和精神文化被沖破後,新的契約關系和適應陌生人際的公共精神還未准備齊備,這就容易出現「道德冷漠」、「低信任度」等等社會道德問題。以道德冷漠為代表的轉型期道德困境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之一,在於缺乏「公共精神」或者「公共社會德性」。也就是說,現代公共生活中陌生人之間的人際相處,需要更多的他人意識和「共在」意識,需要更多的對他人、陌生人的尊重和友愛,即需要道德公共精神來調整。外媒對「中國人的分析報告」說:「中國人不了解他們作為社會個體應該對國家和社會所承擔的責任和義務。普通中國人通常只關心他們的家庭和親屬,中國的文化是建立在家族血緣關繫上而不是建立在一個理性的社會基礎之上。中國人只在乎他們直系親屬的福祉,對與自己毫不相關的人所遭受的苦難則視而不見。」這類分析報告雖然不全面,但也不失深刻,觸及到中國人公共精神、他人意識、友善能力方面一定程度的缺位。
我國一直在倡導、推動精神文明建設,其本質也就是道德的重塑。然而,我國在努力打造職業道德、社會公德的時候,在個人道德、家庭道德方面的力度往往差強人意。殊不知,社會是由個體的「人」組成的整體,同理,社會公德也是由個體的「個人道德」所組成的。我們不能單單注重於宏觀的社會公德,而忽略較為微觀的個人道德。所幸,我們的公眾總體是文明的、有道德的。在毆打事件中,有為數眾多的人前去勸阻,甚至有人甘於以暴制暴來抵制不道德。但對於情節惡劣的問題青少年,我們也不能等閑視之,應該運用法律約束、心理輔導、道德引導等方式加以教育。畢竟,決定一隻桶的容量,關鍵取決於最短的一塊。不能讓個別個體道德的缺失毀掉社會公德的美譽。
「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提出,表明社會治理進入系統治理、制度治理的語境之中。值得注意的是,我們不要簡單陷入「唯制度主義」單向解讀中。對於現代社會治理與現代人生活質量和幸福感而言,僅有物質不夠,僅有制度也是不夠的,要想建立真正公平而和諧的社會,在制度正義、依法治國基礎上,還需要社會德性、公共德性和人性良知作為重要補充。社會秩序應該是制度法制規則秩序加上「心靈道德秩序」、「他人意識」和「公共精神」。
資料來源——
人民網: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5/0817/c49150-27472440.html
新民網(中共上海市委):http://news.xinmin.cn/shehui/2013/09/07/21814623.html
中新網(中新社):http://www.chinanews.com/sh/2011/10-31/3426930.shtml
新浪網:http://news.sina.com.cn/o/2014-02-06/075929402019.shtml
⑧ 社會上的陰暗事件有哪些
到處鶯歌燕舞,歌舞昇平,繁榮景象,就是有神馬陰暗事件也被掩蓋滴銷聲斂跡啦!嘎嘎!
⑨ 目前社會上的丑惡現象有哪些需要具體事件。
太多了
厭惡腐敗
人民素質低
低俗選秀
環境污染嚴重
投機行為
人與人之間缺乏誠信
吸毒,賭博,賣淫
人民普遍缺少信仰
人們缺少英雄榜樣
國外的敵視
⑩ 你見過或身邊人經歷過的網路暴力事件有哪些
李宇春吧,那幾年的網路暴力,很兇猛得啊,現在最起碼人還會反省呢,那會p裸照,生男生女都一樣之類的,挺惡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