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互聯網+創新驅動體現在哪幾個方面
「『互聯網+』代表的是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就是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
從產業形態看,互聯網與傳統產業加速融合;從創新模式看,創新載體由單個企業向跨領域多主體的創新網路轉變;從生產方式看,新一代信息技術,特別是互聯網技術與製造業融合不斷深化,智能製造加快發展;從組織形態看,生產小型化、智能化、專業化特徵日益突出。
互聯網發展並日趨擴大的20年
第一個10年中,互聯網催生了很多經濟,跟傳統行業共同生存、和平共處;而在第二個10年,互聯網改變甚至顛覆了很多傳統行業,這種改變又可分為四個階段:先是使用互聯網進行營銷,後是渠道的互聯網化,再是產品的互聯網化,到今天,互聯網已經開始全面融入金融、教育、旅遊、健康、物流等傳統行業。
「互聯網+」迎來新機遇
最近的數字顯示,中國已經有85%的網民通過手機上網,但互聯網經濟在整個國民經濟當中只佔7%,互聯網經濟的增長仍有很大潛力。
「這一結合的突破口就是智能製造。」智能製造的好處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個性化定製,能夠使規模經濟和個性化的產品與服務有效結合,同時適應消費結構升級的新特徵;二是可以通過系統優化來提高製造業的運行效率、降低經營成本;三是促進新業態、新模式的形成,特別是製造業服務化的趨勢會越發明顯;四是提高資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
「未來的製造業,一定不是現在的以大生產、大批量、大工程的形式來表現的製造業,而是以滿足客戶需求,甚至是創新客戶需求來產生的新的製造形態。」對於智能製造的前景,中國電子科技集團董事長熊群力展望道,中國如能抓住新一輪製造業和信息業的深度融合契機,就可能在以往工業相對落後的情況下,實現「彎道超車」。
「互聯網+」考驗中國企業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總經理劉烈宏列舉了當前我國信息產業面臨的三個重要挑戰:一是規模化與定製化的矛盾,即企業如何在低毛利率情況下來實現穩定的規模經濟和定製化的用戶服務,「以前集成電路行業技術和投資門檻高,投資回報率也非常高,但新常態下這個行業毛利率降低,該如何支持高成本的投入、高技術的投入」;二是在產業鏈垂直整合、商業模式重大變化的過程中,大企業和小企業哪個更能搶佔先機,「充滿了懸念,也令人興奮」;三是「吃獨食」與「共分享」的矛盾,即企業如何實現從產品供應商向平台生態圈領軍企業的轉變。
「互聯網啟動了企業變革的進程,決不是修修補補,而是企業的重啟。」互聯網思維要求企業對產業鏈進行重新審視,不僅要在產供銷、人財物等經營管理全流程中應用互聯網技術,更要憑借互聯網技術來推動業務轉型。
「互聯網對新行業、新業態的催生才剛剛開始。」業內人士認為,隨著互聯網、物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5年內中國將有百億台設備連接互聯網,並與手機和社交網路緊密相連,互聯網與工業跨界的融合也正在翻開新的一頁。
B. 菜鳥網路創新體現在哪裡
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菜鳥定位為產業互聯網公司(以科技創新為核心),通過物流數字化和智能化創新,提供消費供應鏈和產業供應鏈並重的服務;二是菜鳥的成長路線,與第三方物流企業一直是開放共贏的合作關系,並致力於發力物流增量賽道,發揮自身數智化優勢助力物流行業綜合效率提升,比同樣是商流加持的京東物流自建倉儲主打倉配一體化模式更開放。
菜鳥重點推進「一橫兩縱」戰略,已成長為整個物流行業的數字化基礎設施,搭建面向未來的、基於新零售的智慧物流供應鏈解決方案,以及打造一張全球化的物流網路。而與阿里生態的大部分平台的生長哲學一樣,菜鳥也在遵循著「點線面」的邏輯。
一是物流數智化提速。
中國經濟一直面臨流通成本過高問題,社會物流成本雖然呈現持續下降趨勢,但目前仍明顯高於歐美發達國家水平,意味著中國推動社會物流降本增效有強烈的內在動力,數字化是必然選擇。
菜鳥自14年5月發布電子面單以來,整個快遞業變化深刻,最易感知的便是便捷的快遞寄件和跟蹤服務體驗,前端發貨效率也提升了30%以上。目前快遞業的數字化已基本覆蓋包裹、車輛、倉庫、設備等維度,物流其他鏈路的數字化也在持續推進。
尤其是去年突然爆發的疫情更是成為加速劑,抗疫期間,以「無接觸配送」、「無人化配送」為代表的物流業數字化、智能化應用在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在運輸防疫物資、保障民眾生活物資配送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
同時,隨電商業迅猛發展,業務復雜性隨業務量大幅提升,僅靠人工判斷難以合理決策,從數字化到數智化是必然趨勢。而數智化對數據量和系統開發能力要求高,菜鳥在數智化執行層面擁有比較優勢。
二是由消費鏈向產業鏈延伸。
當前,產業供應鏈已被作產業互聯網中最受產業資本青睞的細分領域。在6月峰會上,菜鳥亦率先於業內提出「從消費供應鏈向產業供應鏈延伸,打造消費供應鏈與產業供應鏈並重的服務模式」,幫助製造業和實體經濟降本增效。
相比消費鏈,產業鏈無疑是新藍海。前者追求規模效益,以流量為王,後者以賦能製造業和實體產業降本增效為出發點,促進實體經濟發展壯大,並在此過程中合理獲利。
據阿里二季報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6月,菜鳥產業供應鏈已挺進全國30多個製造業產業帶和農產品原產地;通過端到端供應鏈的數智化和全局優化,菜鳥產地倉倉內效率在年內有望再提升3成。
三是國際化。
在中國經濟「雙循環」發展新背景下,國際化不可或缺,也是中國產業發展的必然走向。近年來,跨境電商在政策紅利下蓬勃發展,物流企業以此為契機,也迎來了新的加速發展期。
與此同時,在疫情影響下,全球供應鏈受阻,但線上消費滲透加速提升,供需錯配問題突出,加之我國率先取得顯著的防疫成效,並在全球疫情不確定性背景下總體持續可控,全面復甦趨勢不改,將推動跨境出口物流業加速發展。
阿里早創立之初就開始布局跨境貿易市場,藉助投資並購等方式,積極構建起以「阿里巴巴國際站+全球速賣通+Lazada+天貓國際+考拉海購」為主的海外綜合電商生態,隨著阿里國際化戰略推進,菜鳥也在加快海外布局的腳步。
目前,菜鳥的跨境物流合作夥伴數量約有90家,物流能力覆蓋224個國家和地區,跨境倉庫數量超過230個,並初步建成一張具有全球配送能力的跨境物流骨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