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營銷 > 智能建築網路有哪些控制信號類型

智能建築網路有哪些控制信號類型

發布時間:2022-01-20 19:00:15

Ⅰ 智能建築分為哪幾類

智能建築主要包括如下幾部分:
一、通信網路系統:包括通信系統,衛星及有線電視系統,公共廣播系統。
二、辦公自動化系統:包括計算機網路系統,信息平台及辦公自化應用軟體網路安全系統。
三、建築設備監控系統:包括空調與通風系統,變配電系統,照明系統,給排水系統,熱源和熱交換系統,冷凍和冷卻系統,電梯和自動扶梯系統,中央管理工作站與操作分站,子系統通信介面。
四、火災報警及消防聯動系統:火災和可燃氣體探測系統,火災報警控制系統,消防聯動系統。
五、安全防範系統:包括電視監控系,入侵報警系統,巡更系統,出入口控制(門禁)系統,停車管理系統。
六、綜合布線系統:包括纜線敷設和終接,機櫃、機架、配線架的安裝,信息插座和光纜芯線終端的安裝。
七、智能化集成系統:集成系統網路,實時資料庫,信息安全,功能介面。
八、電源與接地:包括智能建築電源,防雷及接地。
九、環境:包括空間環境,室內空調環境,視覺照明環境,電磁環境。
十、住宅(小區)智能化系統:包括火災自動報警及消防動系統,安全防範系統(含電視 臨近系統,入侵報警系統,巡更系統、門禁系統、樓宇對講系統、停車管理系統),物業管理系統(多表現場計量及與遠程傳輸系統、建築設備監控系統、公共廣播系統、小區建築設備監控系統、物業辦公自動化系統),智能家庭信息平台。

Ⅱ 智能建築供配電監控系統有哪些主要控制內容

智能配電監控管理系統的功能
(l)高壓監控系統顯示功能包括:
1.刷新主要開關設備狀態;
2.高壓斷路器開關遙控的分合操作(具有防誤操作,互相閉鎖功能);
3.數字表格或指針儀表等多種形式實時顯示各開關櫃的相/線電壓、三相電流、有功功率、無功功率、視在功率、功率因數、頻率、有功電度、無功電度等電力參數以及母線的線電壓和相電壓;
4.事故顯示〔狀態量的變位,模擬量的越限,全系統每300rns自檢一次);
5.產生各種形式的報表,滿足綜合樓用電管理要求。
(2)低壓配電網路監控系統功能包括:
1.接線圖顯示:低壓斷路器狀態,實時刷新開關運行狀態、故障狀態;
2.實時顯示各低壓監測迴路電流、母線電壓、功率因數、電度表值或計算機內部電度值;
3.實時顯示變壓器的各種運行狀態,運行故障報警等信息;
4.實時根據相應的通訊接點和通信協議顯示應急供電系統、U玲電源、直流電源系統故障報警信息;
5.後台遙控操作低壓塑殼斷路器(消防負荷除外)分離脫扣機構,完成塑殼斷路器的分閘操作;記錄操作員的姓名、操作時間及操作對象;
6.後台遙控操作低壓框架斷路器(低壓開關櫃進線、母聯斷路器)的電操作機構,完成分合閘操作;記錄操作員的姓名、操作時間及操作對象;
7.將各電度計量表計集中抄收,根據用戶需要編輯報表,滿足綜合樓用電管理要求。
(3)系統界面功能包括:
1.全中文人機界面,無需電腦知識的人也可以上機操作;
2. 6kV和O.4kV所有的設備實時動態的一次主接線,圖畫和文字兩種表達;
3.實際配電房電氣設備的布置圖;
4.實時動態的櫃面圖;
5.系統儀表單元的列表和實時狀態;
6.實時故障報警的詳細清單;
7.歷史故障報警的查詢清單;
8.變壓器的實時溫度顯示,過高或超溫報警顯示;
9.實時電流曲線;
10.實時並轉存備查的能耗曲線;
11.對整個系統高壓開關和低壓開關的遙控,並且設定各級密碼加以保護;
12.變電站的地理位置圖;
13.故障自動撥號功能(可選);
14. 列印機能滿足召喚、定時的列印工作; 預留與樓宇自控系統的介面,並且達到無縫連接。
(4)其它功能包括:
1.前置機上傳監控中心信息的功能。
2.告警功能〔若開關變位、電流越限、電壓越限會有畫面提示及聲音告警)。
3.列印功能(實時列印負荷報表)。
4.計算功能(功率、電能、功率因數等計算)。
5.在線功能(各類報表及數據可在線編輯)。
配電箱是數據上的海量參數,一般是構成低壓林按電氣接線,要求將開關設備、測量儀表、保護電器和輔助設備組裝在封閉或半封閉金屬櫃中或屏幅上,構成低壓配電箱。正常運行時可藉助手動或自動開關接通或分斷電路。
配電箱的用途:合理的分配電能,方便對電路的開合操作。有較高的安全防護等級,能直觀的顯示電路的導通狀態。
常用的配電箱有木製和金屬制兩種,因為金屬配電箱防護等級要高一些,所以還是金屬的用的比較多。
(1)固定面板式開關櫃,常稱開關板或配電屏。它是一種有面板遮攔的開啟式開關櫃,正面有防護作用,背面和側面仍能觸及帶電部分,防護等級低,只能用於對供電連續性和可靠性要求較低的工礦企業,作變電室集中供電用。
(2)防護式(即封閉式)開關櫃,指除安裝面外,其它所有側面都被封閉起來的一種低壓開關櫃。這種櫃子的開關、保護和監測控制等電氣元件,均安裝在一個用鋼或絕緣材料製成的封閉外殼內,可靠牆或離牆安裝。櫃內每條迴路之間可以不加隔離措施,也可以採用接地的金屬板或絕緣板進行隔離。通常門與主開關操作有機械聯鎖。另外還有防護式台型開關櫃(即控制台),面板上裝有控制、測量、信號等電器。防護式開關櫃主要用作工藝現場的配電裝置。
(3)抽屜式開關櫃。這類開關櫃採用鋼板製成封閉外殼,進出線迴路的電器元件都安裝在可抽出的抽屜中,構成能完成某一類供電任務的功能單元。功能單元與母線或電纜之間,用接地的金屬板或塑料製成的功能板隔開,形成母線、功能單元和電纜三個區域。每個功能單元之間也有隔離措施。抽屜式開關櫃有較高的可靠性、安全性和互換性,是比較先進的開關櫃,開關櫃多數是指抽屜式開關櫃。它們適用於要求供電可靠性較高的工礦企業、高層建築,作為集中控制的配電中心。
(4)動力、照明配電控制箱。多為封閉式垂直安裝。因使用場合不同,外殼防護等級也不同。它們主要作為工礦企業生產現場的配電裝置。上海士林電器有限公司是目前國內專注安全配電箱,浪涌保護器,安全低壓電器產品生產的高技術企業;上海士林公司憑借多年積累的安全電器生產經驗,依附卓越的產品質量及良好的售後服務,多年來,我們追求做最安全的電器產品,將幸福送給每一家。產品通過中國國家強制性產品CCC認證,它是各國政府為保護消費者人身安全和國家安全、加強產品質量管理、依照法律法規實施的一種產品合格評定製度。此外,還通過IS09001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公司還被列為「全國電氣標委會終端用電分會成員企業」 遵循「科技為根本,質量為保障,服務為核心」的企業宗旨,通過不斷完善企業的軟硬體設施建設,以保證上海士林生產的終端電器在行業中安全領先。生產的部分產品多次被列入上海市「星火計劃」產品、四川省建委推薦產品、國家建設部工程建設推薦產品,並且榮獲專利技術十年成就博覽會金獎。 以做世界品牌的心態保證每一件成品電器的品質。在全國大力推行兩網改造工程之際, 公司秉承「安全電器,幸福到家」的想法,自主開發研製了農網產品——智能漏電綜合保護器,被納入四川省建築標准設計川02 D401圖集 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創造卓越的安全產品品質,致力電氣事業的繁榮,實施用戶滿意工程,把市場經營規模化,成為國內安全配電電器的第一供應商。
配電箱是按電氣接線要求將開關設備、測量儀表、保護電器和輔助設備組裝在封閉或半封閉金屬櫃中或屏幅上,構成低壓配電箱。正常運行時可藉助手動或自動開關接通或分斷電路。故障或不正常運行時藉助保護電器切斷電路或報警。借測量儀表可顯示運行中的各種參數,還可對某些電氣參數進行調整,對偏離正常工作狀態進行提示或發出信號。
你的問題,可能出在環境溫度或配電箱本身質量不佳。
配電箱中的低壓電器,由熔斷器、交流接觸器、剩餘電流動作保護器、電容器及計量表等組成。周圍空氣溫度的上限不超過40℃;周圍空氣溫度24h的平均值不超過35℃;周圍空氣溫度的下限不低於-5℃或-25℃。
農網改造的配電箱在室外運行,它不但受到陽光的直接照射產生高溫,同時運行中自身也會產生熱量,所以在盛夏高溫季節,箱體內的溫度將會達到60℃以上,這時的溫度大大超過了這些電器規定的環境溫度。
在農網改造中當時由於需求的配電箱數量大、施工期短,配電箱廠需要有關低壓電器的供貨時間急且數量多,因而產生了對產品質量的要求不嚴格的現象,造成了一些產品投入運行後不久就發生故障。如有些型號交流接觸器在配電箱投運後不久,就因接觸器合閘線圈燒壞,而無法運行。
由於在製造時對交流接觸器容量選擇不很恰當,對不同出線迴路安裝同容量的交流接觸器,且未考慮到三相負荷的不平衡情況,而未能將部分出線接觸器電流等級在正常選擇型號基礎上,提高一個電流等級選擇。
希望我能幫助你解疑釋惑。

Ⅲ 智能建築網路系統(IBMS)包含哪些子系統

IBMS是系統集成系統,不是包括哪些子系統,而是與哪些子系統的信息介面。從系統層次來說,IBMS處於智能建築的最高層,其下是5A或者其他的,再下一次才是具體的子系統如綜合布線、樓宇自控什麼的。

Ⅳ 什麼是智能建築它主要涉及哪些自動控制技術)

( 以下內容來自本人的正在撰寫的一本新書。希望這些資料能夠對你有所幫助。歡迎討論。) 建築智能化的浪潮最初於20世紀80年代出現在美國、90年代在我國興起。 智能建築是現代建築技術與高科技信息技術相結合的產物。

Ⅳ 智能控制有哪些類型

智能控制的類型有:

1、生產過程中的智能控制

生產過程中的智能控制主要包括局部級智能控制和全局級智能控制。局部級智能控制是指將智能引入工藝過程中的某一單元進行控制器設計。研究熱點是智能PID控制器,因為其在參數的整定和在線自適應調整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且可用於控制一些非線性的復雜對象。

2、先進製造系統中的智能控制

智能控制被廣泛地應用於機械製造行業。在現代先進製造系統中,需要依賴那些不夠完備和不夠精確的數據來解決難以或無法預測的情況,人工智慧技術為解決這一難題提供了一些有效的解決方案。

3、電力系統中的智能控制

電力系統中發電機、變壓器、電動機等電機電器設備的設計、生產、運行、控制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國內外的電氣工作者將人工智慧技術引入到電氣設備的優化設計、故障診斷及控制中,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

電器智能控制的優點:

1、方便:就地控制、場景控制、遙控控制、電話電腦遠程式控制制、手機控制等。

2、控制:通過紅外或者協議信號控制方式,安全方便不幹擾。

3、健康:通過智能檢測器,可以對家裡的溫度、濕度、亮度進行檢測,並驅動電器設備自動工作。

4、安全:系統可以根據生活節奏自動開啟或關閉電路,避免不必要的浪費和電氣老化引起的火災。隨著時代的改變,智能化的打開了人們的生活,便捷、舒適、科技、健康、綠色覆蓋我們的日常。

Ⅵ 智能建築網路的傳輸對象有哪些

智能建築網路的傳輸對象可以是:音頻、視頻、文字、圖片、以及各種多媒體信息。
智能建築的傳輸介質通常有:光纜、雙絞線、各類網路交換機、以及路由器,等等。

Ⅶ 智能建築弱電涉及哪些知識

智能建築的概念,在本世紀末誕生於美國。 手機PDA智能家居控制系統
第一幢智能大廈於1984年在美國哈特福德 (Hartford)市建成。中國於90年代才起步,但迅猛發展勢頭令世人矚目。智能建築是信息時代的必然產物,建築物智能化程度隨科學技術的發展而逐步提高。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發展的主要標志是4C技術(即Computer計算機技術、Contro控制技術、Communication通信技術、CRT圖形顯示技術)。將4C技術綜合應用於建築物之中,在建築物內建立一個計算機綜合網路,使建築物智能化。4C技術僅僅是智能建築的結構化和系統化。
英文 Intelligent Building System Integration,指以搭建建築主體內的建築智能化管理系統為目的,利用綜合布線技術、樓宇自控技術、通信技術、網路互聯技術、多媒體應用技術、安全防範技術等將相關設備、軟體進行集成設計、安裝調試、界面定製開發和應用支持。 智能建築
智能建築系統集成實施的子系統的包括綜合布線、樓宇自控、電話交換機、機房工程、監控系統、防盜報警、公共廣播、門禁系統、樓宇對講、一卡通、停車管理、消防系統、多媒體顯示系統、遠程會議系統。對於功能近似、統一管理的多幢住宅樓的智能建築系統集成,又稱為智能小區系統集成。 樓宇自動化系統(BAS)對整個建築的所有公用機電設備,包括建築的中央空調系統、給排水系統、供配電系統、照明系統、電梯系統,進行集中監測和遙控來提高建築的管理水平,降低設備故障率,減少維護及營運成本。 系統集成功能說明: 對弱電子系統進行統一的監測、控制和管理——集成系統將分散的、相互獨立的弱電子系統,用相同的網路環境,相同的軟體界面進行集中監視。 實現跨子系統的聯動,提高大廈的控制流程自動化——弱電系統實現集成以後,原本各自獨立的子系統在集成平台的角度來看,就如同一個系統一樣,無論信息點和受控點是否在一個子系統內都可以建立聯動關系。 提供開放的數據結構,共享信息資源——隨著計算機和網路技術的高度發展,信息環境的建立及形成已不是一件困難的事。 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運行成本 ——集成系統的建立充分發揮了各弱電子系統的功能。
編輯本段設計目的及思路
設計樓宇自動化系統的主要目的在於將建築內各種機電設備的信息進行分析、歸類、處理、判斷, 智能家居開關
採用最優化的控制手段,對各系統設備進行集中監控和管理,使各子系統設備始終處於有條不紊、協同一致和高效、有序的狀態下運行,在創造出一個高效、舒適、安全的工作環境中,降低各系統造價,盡量節省能耗和日常管理的各項費用,保證系統充分運行,從而提高了智能建築的高水平的現代化管理和服務,使投資能得到一個良好的回報。樓宇機電設備監控系統,作為智能建築樓宇自動化系統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擔負著對整座大廈內機電設備的集中檢測和控制,保證所有設備的正常運行,並達到最佳狀態。
摘自網路

Ⅷ 智能建築bas的控制方式有哪些

智能建築BAS系統檢測方法
智能建築運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控制技術、通訊技術,為使用者與管理者提供了控制功能完善、數據處理方便、 顯示操作集中、 運行安全可靠的建築設備自動化系統 (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簡稱BA系統)。BA系統採用了集散型控制技術對建築設備進行全面、實時的監控,提高了建築設備的運行質量,減少了管理的工作量,降低了建築物的能源消耗,在建築物智能化系統中其著重要作用。但是,長期來中國的BA系統工程質量一直不佳,正常投入運行的BA系統不多,其中主要的原因是BA系統工程的檢測與驗收尚未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
近三年來,我們為配合政府和業主的智能化系統工程竣工驗收工作,先後對上海的久事復興大廈、郵電培訓大樓、上海通貿大廈、大眾大廈、浦發銀行外灘12號大樓、兆豐環球大廈、兆豐世貿大廈、證券大廈的BA系統進行了檢測。對在BA系統監控下的電力供應系統、冷熱源系統、空調系統、照明系統、給排水系統、車庫管理系統等進行檢測,將BA系統的實時性、可靠性、安全性、易操作性、易維護性、控制精度等作為系統的重要指標進行測評。這一工作促進了BA系統工程承包商努力整改提高工程質量,不僅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而且工作的成果已列入上海地市智能建築系列標準的送審稿中。
1、關於BA系統檢測的方法討論
BA系統的檢測工作首先要根據工程設計文件和合同技術文件全面了解整個系統的功能和性能指標。被檢測系統的業主與工程承包商需提供的主要文件有系統選型論證、系統規模容量、控制工藝說明、系統功能說明及性能指標、BA系統結構圖、各子系統控制原理圖、BA系統設備布置與布線圖、與BA系統監控相關的動力配電箱電氣原理圖、現場設備安裝圖、DDC站與中央管理工作站\操作員站的監控過程程序流程圖、中央監控室設備布置圖、BA系統供貨合同及工程合同、BA系統施工質量檢查記錄、相關的工程設計變更單、BA系統運行記錄。在此基礎上,根據BA系統的驗收標准,制定出一套合理的BA系統檢測方案。
檢測一般分為三個層次:中央監控站、子系統(DDC站)與現場設備(感測器、受送器、執行機構等)來進行功能檢測。
1.1 中央監控站的檢測
中央監控站是對樓宇內各子系統的DDC站數據進行採集、刷新、控制和報警的中央處理裝置。檢測的項目如下:
在中央監控站上觀察現場狀態的變化,中央監控站屏幕上的狀態數據是否不斷被刷新及其響應時間;
通過中央監控站控制下屬系統模擬輸出量或數字輸出量,觀察現場執行機構或對象是否動作正確、有效及動作響應返回中央監控站的時間;
人為在DDC站的輸入側製造故障時,觀察在中央監控站屏幕是否有報警故障數據登陸,並發出聲響提示及其響應時間;
人為製造中央監控站失電,重新恢復送電後,中央監控站能否自動恢復全部監控管理功能;
檢測中央監控站是否對進行操作的人員賦予操作許可權,以確保BA系統的安全。應從非法操作、越權操作的拒絕,給以證實;
人機界面是否漢化, 由中央監控站屏幕以畫面查詢、 控制設備狀態、觀察設備運防過程是否直觀操作方便,以證實界面的友好性;
檢測中央監控站是否具有設備組的狀態自診斷功能;
檢測中央監控站顯示器和列印機是否能以報表圖形及趨勢圖方式,提供所有或重要設備運行的時間、區域、編號和狀態的信息;
檢測系統是否提供可進行系統設計、應用、建立圖形的軟體工具;
檢測中央監控站所設的控制對象參數,與現場所測得對象參數是否與設計精度相符;
檢測中央監控站顯示各設備運行狀態數據是否完整、准確。
1.2 子系統的檢測
子系統(DDC站)是一個可以獨立運行的(下位機)計算機監控系統,對現場各種感測器、變送器的過程信號不斷進行採集、計算、控制、報警等,通過通信網路傳送到(上位機)中央監控站的資料庫,供中央監控站進行實時顯示、控制、報警、列印等。
檢測子系統的項目如下:
人為製造中央監控站停機,觀察各子系統(DDC站)能否正常工作;
人為製造子系統(DDC站)失電,重新恢復送電後,子系統能否自動恢復失電前設置的運行狀態;
人為製造子系統(DDC站)與中央監控站通信網路中斷,現場設備是否保持正常的自動運行狀態,且中央監控站是否有DDC站高線故障報警信號登錄;
檢測子系統(DDC站)時鍾是否與中央監控站時鍾保持同步,以實現中央監控站對各類子系統(DDC站)進行監控。
1.3 現場設備的檢測
根據系統設計監控要求,電信號分為模擬量和開關量。感測器、變送器是將各種物理量(溫度、濕度、壓差、流量、電動閥開度、液位、電壓電流、功率、功率因數、運行狀態等)轉換成相應的電信號的裝置。執行機構是根據DDC輸出的控制信號進行工作的裝置。現場設備的檢測項目如下:
檢查現場的感測器、變送器、執行機構、DDC箱安裝是否規范、合理,便於維護;
檢測中央監控站所顯示的數據、狀態是否與現場的讀數、狀態一致;
檢測執行機構的動作或動作順序是否與設計的工藝相符;
當參數超過允許范圍時,是否產生報警信號;
在中央監控站控制下的執行機構動作是否正常。
1.4功能檢測
BA系統對建築設備的監控通常是按功能與區域完成的。因此,檢測功能也是按區域進行的。以空調和公共照明區域為例。空調區域是人們工作、休息的場所,在BA系統的控制下,空調系統應保證提供舒適的室內溫度和良好的空氣品質。檢測空調和公共照明區域的項目如下:
檢測中央監控站對空調系統的控制是否能按時間表進行;
檢測空調區域溫度、濕度是否與中央監控站顯示數據相符;
檢測室內二氧化碳含量是否符合衛生標准;
檢測能否根據時間程序,控制公共照明區域燈的開關和設置夜間照明,以達到節能的目的。
通過對以上三個層次和功能的檢測,可以對BA系統的實時性、可靠性、安全性、易操作性、易維護性、設備的安裝質量、控制精度作出綜合評價,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意見。通過整改使被檢測的BA系統達到正常運行的功效。
在BA系統工程檢測中,總是會發現許多問題,經過一定時間整改後,大部分BA系統基本符合工程設計文件和合同技術所列的功能和技術指標,系統運行情況良好,可實現一定的節能效果。檢測合格的BA系統對建築設備的監控是有效的,檢測、控制及報警的實時響應快;操作界面漢化率高,操作與維護方便,並具備設備綜合管理的條件;系統對操縱人員許可權控制嚴格,層次清晰;系統工作可靠;空調區域的控制精度可滿足空調設計要求。
第一,少數建築專業、暖通專業和電氣專業的設計人員在擴初設計時沒有配合好,以至空調箱機房空間太小,設備維護通道難以行走。或新風口位置設置不合理,新風質量不理想。
第二,有些BA設計人員對建築設備不熟悉、對系統的完整性不了解,致使感測器位置設備錯誤,甚至系統缺少應有的感測器與軟體工具。
第三,少數BA設計人員對空調系統的運行工況和工藝了解不全面,結果BA系統對空調系統的運行控制方式不合理,沒有達到有效的節能目標。
第四,有些施工人員在設備安裝過程中,沒有按照規范操作,接線錯誤、感測器安裝位置錯誤、執行機構與設備連接不牢固、DDC箱內布線亂、箱體進出線處不加保護橡皮墊圈、金屬軟管亂拉等,給系統的正常運行帶來隱患。
第五, 少數物業管理公司未能在BA系統運行中, 進行必要的維護保養,致使原本正常的系統不斷發生故障。
3、結束語
智能建築設置BA系統工程的目的是提供舒適、衛生、安全、快捷的優質服務,節約能源和人工成本,建立科學的管理模式。要實現建築的目標,需要工程設計人員、施工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共同努力和辛勤工作。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作為智能建築技術支柱的建築設備自動化系統技術將不斷進步,同時通過對BA系統的檢測也將普遍提高中國BA系統工程的質量。

Ⅸ 智能建築弱電技術包含哪些內容以及它的發展前景

主要智能建築弱電技術內容
1.信息技術IT
通常信息技術包括:信息獲取技術、信息傳輸技術、信息處理技術、信息檢索技術、信息存儲技術、信息顯示技術和信息安全技術等。信息技術是指語音、數據、圖像等各種信息的產生、發射、接收、收集、檢索、檢測、分配、處理、傳輸及其應用的技術。
2.現代計算機技術
計算機技術是建築設備自動化的核心技術。以計算機網路為基礎(例如LONworks、BACnet等)連接計算機和建築物內空調、電梯等各種設備完成設備自動監控管理和系統集成;完成對消防和安全防範系統的自動控制和管理。
3、現代通信技術
通信技術正在沿著數字化、寬頻化、高速化和智能化、綜合化、網路化的方向迅速發展。現代通信技術包括了綜合業務數字網ISDN(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技術,即N-ISDN/B-ISDN技術、寬頻多媒體網技術、非同步傳輸ATM技術、同步數據系列SDH技術、接入網技術、互聯網Internet/Intranet、IP(Internet Protocol)通信技術、衛星通信技術、移動通信和個人通信技術、數字微波通信技術、數據通信技術等等。
4、現代自動控制技術
現代自動控制技術主要是數字控制技術,即計算機控制技術和網路技術。自動控制技術是智能建築起主導作用的一門智能建築弱電技術。利用網路集成控制技術可以形成整個智能建築管理系統IBMS。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是建築設備管理自動化系統BMS。
5.現代圖形圖像顯示技術
應用於智能建築的現代圖像顯示技術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先進的圖像信息技術,即信息顯示圖形圖像化。另一方面是圖像信息及相關管理信息的計算機處理、活動圖像壓縮編碼以及網路控制技術,既計算機處理及網路控制。目前,圖像顯示技術主要有三種類型,既CRT、LCD和DLP顯示技術。
6.綜合布線技術
綜合布線技術是一種信息傳輸技術,綜合布線技術是將所有電話、數據、圖文、圖像及多媒體設備的布線綜合(或組合)在一套標準的布線系統上,實現了多種信息系統的兼容、共用和互換互調性能。即它是在建築和建築群環境下的一種信息有線傳輸技術;它在建築物內或建築群間傳輸語音、數據、圖像等信息滿足人們在建築物內的各種信息要求。因此,它也是智能建築弱電技術主要技術之一。
7.系統集成
智能建築系統集成IBSI(Systems Integration of Intelligent Building)是將智能建築內不同功能的智能化子系統在物理上、邏輯上和功能上連接在一起,以實現信息綜合、資源共享的一種技術方法。在建築領域中系統集成簡稱SI。
智能建築弱電技術的發展前景
智能建築弱電技術,以信息技術為主,是實現智能建築功能的主要技術手段,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表現在以下方面:
1、計算機及其網路技術對IB的建設起主導作用。
2、網路結構和標准實現開放協議,例如BACnet標准;LonWorks標准等。
3、互聯網技術(Internet)採用開放的網路傳輸協議TCP/IP和HTTP,採用客戶機/伺服器體系結構。實現遠程監控、操作和綜合信息資料庫訪問。
4、通信技術在智能建築中的發展方向是:數字化、寬頻化、高速化、網路化、綜合化、多媒體通信。
5、"三網融合"是我國通信領域的發展的方向。
6、寬頻綜合業務數字網B-ISDN,寬頻多媒體通信、IP通信、移動通信、ATM技術都正在迅速發展應用。
7、多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
8、開放的網路控制技術和BMS的發展
9、智能卡技術和人體識別技術
10、辦公自動化的普及和擴展
11、綜合布線的發展前景
12、系統集成是IB智能化程度的重要標志
13、盡快完善智能建築弱電系統工程的招、投標和監理標准,健全其管理體制及結構體系,加強管理技術和隊伍的建設,以適應建築智能化工程健康有序發展的需求。

閱讀全文

與智能建築網路有哪些控制信號類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房地產網路營銷營銷策略 瀏覽:905
網路插件在電腦哪裡 瀏覽:662
網路社交有什麼特徵 瀏覽:645
網路連接時怎麼開啟無線網 瀏覽:614
移動網路垃圾可以投訴嗎 瀏覽:822
網路拓撲原則有哪些 瀏覽:143
無人機與網路機頂盒連接 瀏覽:811
電腦做網路課程 瀏覽:634
交換機共享網路速度慢 瀏覽:430
網信辦組織開展網路安全風險隱患 瀏覽:162
新型網路犯罪包括哪些罪名 瀏覽:820
網路多少兆是正常的 瀏覽:273
無線網路電視閃屏模糊 瀏覽:677
把你的網路密碼告訴我 瀏覽:708
藍牙網路連接怎樣設置 瀏覽:363
cdm常用於什麼網路 瀏覽:343
看黃色wifi網路會不會被黑 瀏覽:868
電腦網路被病毒侵入導致無法接收 瀏覽:452
路由器nas網路存儲怎麼用 瀏覽:327
怎麼改善網路延遲 瀏覽:65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