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營銷 > 專升本網路與新媒體考哪些科目

專升本網路與新媒體考哪些科目

發布時間:2022-01-20 12:31:19

⑴ 網路與新媒體考研考哪些

網路游戲媒體專業在考研的過程中主要涉及到媒體的作用,還有媒體的傳播技巧,以及如何達到比較好的顯示效果。

⑵ 專升本要考哪些科目

專升本考試分為統招和成考,統招專升本考試科目分為分文科和理科。專升本考到的科目有大學語文、高等數學、計算機基礎以及專業課。文科所考內容為:大學語文、大學英語、計算機文化基礎。理科所考內容為:高等數學、大學英語、計算機文化基礎。

專升本考試是指專科層次學生進入本科層次階段學習的選拔考試,是中國大陸教育體制,大專層次學生升入本科院校的考試制度。專升本分為兩種類型。

一類是普通高等學校的普通高等教育的專升本(普通全日制本科),考試對象僅限於各省和各直轄市的普通高等學校的普通全日制專科應屆畢業生。

另一類是報名參加成人高考的成人高等學校(脫產)或者報名參加成人高考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專升本(分為業余和函授兩種)。

有關專升本的更多詳細情況可以到北區教育學校了解一下。北區教育實力講師全部來自市場一線,經驗豐富,戰派講師授課 真項目驅動教學,緊貼當下熱點。

⑶ 專升本網路與新媒體考哪些

你在哪個省上學,每個省的考試科目不一樣的

⑷ 網路教育專升本需要參加哪些科目的統考

統考是指教育部對現代遠程教育試點高校網路教育部分公共基礎課實施的全國統一考試。考試對象為現代遠程教育試點普通高校的本科層次網路學歷教育的學生。
統考科目按不同學歷起點和不同專業類別確定:
相關政策詳見中國現代遠程與繼續教育網:http://www.cdce.cn

⑸ 新聞學專升本,需要考哪些科目

文科綜合。英語。計算機基礎。及你說報專業的專業課。報考學校不同專業課不同

⑹ 普通專升本要考哪些科目

2021年廣東省普通專升(插)本進行改革,分為統考和校考兩種。下面這里主要以統考為主。廣東普通專升本(專插本)考試科目一共考4門。分為:公共課(2門)+專業基礎課(1門)+專業綜合課(1門)

公共課:政治理論、公共英語。

專業基礎課:管理學、高等數學、大學語文、藝術概論、民法、生態基礎學、教育理論、生理學、經濟學。

專業綜合課:省統考的專業綜合課、也有院校自主命題的專業綜合課。

每個專業類別必考的科目:

理工類=政治+英語+高等數學+專業綜合課

文學類=政治+英語+大學語文+專業綜合課

經濟類=政治+英語+經濟學+專業綜合課

管理類=政治+英語+管理學+專業綜合課

教育類=政治+英語+教育理論+專業綜合課

藝術類=政治+英語+藝術概論+專業綜合課

法律類=政治+英語+民法學+專業綜合課

生態類=政治+英語+生態學基礎+專業綜合課

護理類=政治+英語+生理學+專業綜合課

備考專插本考試,到名展教育,名展教育為廣大專插本考生提供專插本視頻課程,專插本輔導教材,在線題庫,詳情可直接咨詢在線客服老師。

⑺ 網路與新媒體專業考研要考哪些科目啊

近兩年來,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新媒體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成為人們議論的熱門話題。新媒體在業界的繁榮也使得學界對其研究進一步加強,2005年新聞傳播學核心期刊關於此論題的文章有數十篇之多,這些文章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對新媒體進行了分析。本文將對2005年新媒體研究中的焦點話題做一個簡要的梳理。一、何謂新媒體對於新媒體的界定,學者們可謂眾說紛紜,至今沒有定論。一些傳播學期刊上設有「新媒體」專欄,但所刊載文章的研究對象也不盡相同,有數字電視、移動電視、手機媒體、IPTV等,還有一些刊物把博客、播客等也列入新媒體專欄。那麼,到底什麼是新媒體?所謂新媒體是相對於傳統媒體而言的,清華大學的熊澄宇教授認為,新媒體是一個不斷變化的概念。「在今天網路基礎上又有延伸,無線移動的問題,還有出現其他新的媒體形態,跟計算機相關的。這都可以說是新媒體」。(1)也有專家提出:「只要媒體構成的基本要素有別於傳統媒體,才能稱得上是新媒體。否則,最多也就是在原來的基礎上的變形或改進提高。」「目前的新媒體應該定義為在電信網路基礎上出現的媒體形態——包括使用有線和無線通道的方式。」(2)還有學者把新媒體定義為「互動式數字化復合媒體」。(3)二、新媒體的特點較之於傳統媒體,新媒體自然有它自己的特點。對此,吳征認為:「相對於舊媒體,新媒體的第一個特點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傳統媒體(電視、廣播、報紙、通信)之間的邊界,消解國家與國家之間、社群之間、產業之間邊界,消解信息發送者與接收者之間的邊界,等等」。(4)周進指出,新媒體可以與受眾真正建立聯系,同時,它還具有交互性和跨時空的特點。同時,新媒體給媒體行業帶來了許多新的理念和模式,如節目專業化越來越強,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等。(5)郭煒華認為:「新媒體與傳統媒體最大的區別,在於傳播狀態的改變:由一點對多點變為多點對多點」。「從傳播學的角度來分析,新媒體傳播有四個特點——每個人都可以進行大眾傳播;『信息』與『意義』無關;受眾的主動性大大增強;大眾傳播的『小眾化』」。(6)有研究者從另一個角度提出:「新媒體近乎於零費用信息發布,對受眾多為免費,這對傳統媒體的新聞產品製作成本造成挑戰。」張毓強還以「倫敦爆炸案」為個案提出了新媒體的多媒體整合態勢。「市民威廉·達頓拍攝了手機照片,在朋友的博客上以近乎於圖片直播的方式『報道』了災難現場狀況。這些照片很快進入各大電視網的新聞頭條。在這次『報道』中,手機、博客、互聯網以及『播客』密切配合,將『第一時間、第一現場』權力牢牢抓在手中,新的媒體形式與媒體工具的結合,顯示出了巨大威力」。(7)三、聚焦幾種新媒體研究2005年,學界除了對新媒體做了綜合的研究之外,還有一些文章針對新媒體中的一些具體形態進行了詳盡而獨到的分析。1.手機媒體,開創媒體新時代楊春蘭在她的文章指出:「如今的手機已不再單單是通訊工具,它還擔當起了『第五媒體』的重任」。(8)對手機廣播的研究不外乎「政策支持」和「運營模式」的探索,有學者就此分析了其典型的運行模式,並且提出在手機媒體產業鏈中,「內容提供商、移動網路運營商和終端設備製造商之間,如何相互合作發展是非常關鍵的。」(9)還有研究者則著重在手機媒體與傳統媒體之間的廣告互動上進行了一些探討,認為無論從技術上還是政策上來看,手機媒體成為新廣告媒介具有一定的可能性,並分析了手機媒體與傳統媒體廣告之間的互動形式和廣告互動中存在的不足。(10)對於手機電視的發展趨勢,有學者卻認為,盡管新技術的狂熱崇拜者及追隨者們,堅信手機電視是新技術催生下的又一顆金蛋,但手機電視受到受眾心理、內容和媒介繁榮的制約,因此「手機電視是輔助媒介的主流想像」,「技術的指揮棒為人類指向的下一站,有可能是『技術的高地』,也有可能是『技術的漩渦』」。(11)有學者認為,「現在也許還沒有人認為手機報紙的用戶會趕上或超過報紙網路版或印刷版的讀者數量。但是,手機報紙確實是用一種21世紀的方式向渴望得到新聞又忙於行路的公眾提供了一種快樂閱讀的享受」。(12)2.IPTV,傳受互動進行時IPTV即交互網路電視,一般是指通過互聯網路,特別是寬頻互聯網路傳播視頻節目的服務形式。互動性是IPTV的重要特徵之一。有人指出,「IPTV用戶不再是被動的信息接受者,可以根據需要有選擇地收視節目內容」。(13)網路電視迅速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了一些制度上的弊端。業界人士提出,「網路電視不僅是電信運營商的一場盛宴,對節目製作商而言,也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機會。」然而,「在新媒體產業領域,廣播電視已不再享有原先的政策保護和市場壟斷優勢,與市場接軌的企業制度安排至關重要」。(14)數字交互電視是集合了電視傳輸影視節目的傳統優勢和網路交互傳播優勢的新型電視媒體,它的發展給電視傳播方式帶來了革新。有學者指出,數字交互電視「顛覆了電視觀眾的『受眾』定位與電視傳媒的『傳者』定位」,「數字交互電視的互動傳播,使傳播者與接收者之間的位置不再是固定的或先在規定的,而是不斷在互相共享的、移動的。」數字交互電視的發展還使得「大眾傳播研究的重心」轉移到了「信息使用者」身上。(15)3.數字電視,產業鏈有望增長作為新媒體之一的數字電視同樣在吸引著人們的眼球,廣電總局正式將2004年定為「數字電視年」,並計劃2005年完成3000萬用戶的目標。2005年對數字電視的研究依然集中呼籲加快完善廣電政策的制定,以有利於數字電視產業鏈的增長。有人指出,「可以預見,快速增長的數字電視用戶將推動傳媒產業價值鏈的快速發展,雖然要實現市場意義上的盈利仍需要一段時間的培育,但作為政府作用的體現,傳媒產業政策的放開、數字電視產業政策的推進為傳媒企業指明了發展道路,提供了新的發展平台。」(16)還有文章從實證調查入手,對數字電視進行了深入的分析。浙江傳媒學院課題組通過市場調查數據說明:「數字電視點潛在用戶的經濟承受能力是影響數字電視發展前景的決定性因素」。(17)另外,還有學者提出了數字付費推廣的USP(UniqueSellingProposition)發展模式,即認為數字電視應該有獨特的銷售主張,因為數字電視是「技術層面」和「內容層面」兩者合一的綜合體,而且必須以後者為核心,否則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18)老年人收視群體日漸受到人們的重視。有專家提出,老年受眾是付費數字電視的潛在用戶之一。因此付費數字電視要兼顧老年人,啟動老年市場。(19)4.移動電視,強制收視的是與非作為一種新興媒體,移動電視的發展迅速是人們所始料未及的,它具有覆蓋廣、反映迅速、移動性強的特點,除了傳統媒體的宣傳和欣賞功能外,還具備城市應急信息發布的功能。(20)對於公交移動電視來說,「強迫收視」是其最大的特點。有學者認為:「公交移動電視的強制性傳播使得受眾身在公交車上,沒有選擇電視頻道的餘地。這種受眾被動接收狀態,無疑會降低公交移動電視的收視率,然而目前尚無良策改變這種狀態」。(21)但也有人持相反的看法,他們提出:「傳播內容的強制性有利於拓展『無聊經濟』巨大利潤空間」,「移動電視正是抓住了受眾在乘車、等候電梯等短暫的無聊空間進行強制性傳播,使得消費者在別無選擇時被它俘獲,這對於某些預設好的內容(比如廣告)來說,傳播效果更佳」。(22)還有學者從另一個角度提出了這種強制收視的缺陷:「公交移動電視雖然為乘客提供了電視節目,但也必須保護乘客的公共利益」。(23)5.博客,顛覆傳統的傳播方式從2002年博客正式在中國興起以來,學界對它的研究就沒有中斷過。2005年對博客的研究依然方興未艾,較之於以前的研究更加深入,而且考量的角度更加多樣化。博客的發展使得有的研究者對其充滿了信心,「信息爆炸的互聯網也的確需要具備信息收集、闡釋、整理能力,同時提供個人想法的信息收集者,無論是否走向商業道路,無論是否代表個人或機構或政府組織,博客們有望成為公眾的網路信息代言人。」(24)還有學者對博客傳播中的傳者進行分析,認為博客實現了多重的傳播效果,「即橫跨人內傳播、人際傳播和大眾傳播3種類型。」同時,還指出博客傳者的傳播動機與「外部環境的擠壓、內心需求和經濟利益的驅動」等幾方面的因素有關。(25)從傳播學角度對博客的研究中,有學者總結了博客的傳播模式及傳播性質,認為「博客突破傳統的網路傳播,實現了個人性和公共性的結合」。(26)對於博客的自由問題,有學者認為,博客的即時性、自主性、開放性和互動性為人們提供了一定程度的話語自由,這種自由顛覆了「把關人」的概念,但事實上,博客世界裡的自由同時也帶了很多負面的東西,需要網民有自律的意識。(27)6.播客,新一代的廣播?「播客」是2005年新聞傳播學術期刊上的又一個讓人們耳目一新的詞彙。「同21世紀初低調誕生的博客相比,播客似乎一問世就受到了人們的特別關注。」「通常指把那些自我錄制廣播節目並通過網路發布的人稱為播客。」(28)2005年8月,上海還舉了中國首屆播客大賽。對於「播客」的研究始終避免不了與「博客」的對比。有人認為,「如果說博客是新一代的報紙,那麼播客就是新一代的廣播。」朱紅梅撰文主要從傳播學的角度對「播客」現象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她認為,播客實現了從文字傳播向音頻、視頻傳播轉化,增加了娛樂成分。播客還滿足了人們自我表達、張揚個性的需求,同時還加強了媒介匯流與互動。並且,播客將來會從業余走向專業,從免費走向收費,免費與收費播客共存。(29)四、簡短結語總體上說,2005年學界對新媒體的研究比較充分,研究的文章也比較多,各主要核心期刊都開辟了相關的專題,但同時也有一些不足。相關的研究文章有30篇之多,但研究的重點基本上比較集中,話題相似,創新不多,一些文章給人以重復、雷同之感。一些學者所提出的觀點比較膚淺,有的提出了問題卻並沒有闡述解決途徑。(

⑻ 網路與新媒體專業考研科目有哪些

1.網路與新媒體


衛星網路、有線網路和無線網路與新媒體、廣播電視網路、互聯網路、通信網路出現的一些新媒體類型、網路融合及其發展、我國三網融合的特殊性及其發展。


2.新媒體內容運營的新特徵


內容產業、內容集成、內容的數字化管理、新媒體背景下內容生產與運營的特點、UGC、PGC的運作及其對內容運營的影響、新媒體的內容關聯與推送。


3.新媒體業務


新媒體業務的概念、新媒體的業務類型、廣播式業務、互動式業務和接入式業務的特點。


4、新媒體產品策劃與運營


新媒體產品的概念、新媒體產品策劃的流程、新媒體產品運營的案例分析。


5、新媒體終端


終端在新媒體發展中的作用、終端怎樣改變新媒體運營、介紹某種類型的終端的功能及其對媒體內容和廣告運營的影響、不同類型的新媒體終端,了解和熟悉終端的名稱,類型,內容和業務集成的特點。


6、新媒體的互動營銷


互動營銷的內涵、互動營銷的類型(網路視頻營銷,搜索營銷,社交媒體營銷,位置營銷等)、新媒體廣告特徵、新媒體廣告評估指標、移動互聯網廣告及其形態、數字電視廣告及其形態、互動營銷的案例分析、數字廣告交易平台及其構成要素、RTB廣告技術的概念與特點


7、大數據與新媒體運營


結構化數據與非結構化數據、大數據與傳統數據處理理念的差異、大數據可以從哪些方面影響新媒體的運營。


8、新媒體的用戶需求


碎片化與重聚、AIDMA與AISAS、某類型用戶新媒體接觸特徵、新媒體時代用戶研究案例分析、用戶需求的發展變化對新媒體運營的挑戰。

計算機網路技術專升本要考哪些科目

計算機網路技術普通專升本可報考計算機相關專業,比如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網路工程、物聯網工程、數字媒體技術等專業。普通專升本招生省內就讀高職專科的應屆畢業學生,報考對口或相近專業(除院校招生專業沒有限制外)。

遠程教育專升本由院校自主命題、自行組織的入學測試,實行機考形式;且在報名後提供入學測試模擬題庫,並不是擇優錄取的考試,只是掌握了解學生的學習基礎水平等,不過也要及格才行。

招生對象:

具有普通高中、職業高中、中專畢業文化程度或同等學力人員可報讀高中起點專科。

報讀高中起點層次的,報讀時年齡需滿18周歲。

春季注冊學生,其前置證書取得時間不得晚於當年2月28日。

秋季注冊學生,其前置證書取得時間不得晚於當年8月31日。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專升本

閱讀全文

與專升本網路與新媒體考哪些科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房地產網路營銷營銷策略 瀏覽:903
網路插件在電腦哪裡 瀏覽:660
網路社交有什麼特徵 瀏覽:643
網路連接時怎麼開啟無線網 瀏覽:612
移動網路垃圾可以投訴嗎 瀏覽:818
網路拓撲原則有哪些 瀏覽:141
無人機與網路機頂盒連接 瀏覽:809
電腦做網路課程 瀏覽:632
交換機共享網路速度慢 瀏覽:428
網信辦組織開展網路安全風險隱患 瀏覽:162
新型網路犯罪包括哪些罪名 瀏覽:818
網路多少兆是正常的 瀏覽:271
無線網路電視閃屏模糊 瀏覽:675
把你的網路密碼告訴我 瀏覽:706
藍牙網路連接怎樣設置 瀏覽:361
cdm常用於什麼網路 瀏覽:341
看黃色wifi網路會不會被黑 瀏覽:868
電腦網路被病毒侵入導致無法接收 瀏覽:450
路由器nas網路存儲怎麼用 瀏覽:325
怎麼改善網路延遲 瀏覽:65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