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營銷 > 網路情緒問題有哪些

網路情緒問題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1-20 11:46:00

1. 學生常見的情緒問題有哪些

1、焦慮,是指一種缺乏明顯客觀原因的內心不安或無根據的恐懼,是人們遇到某些事情如挑戰、困難或危險時出現的一種正常的情緒反應。
2、抑鬱,情緒低落,思維鬆弛,怎麼高興不起來,容易胡思亂想,思維消極,精神運動性抑制,對什麼事都不感興趣,喜歡獨處,不願與人交流。
孤獨,即使身處熱鬧人群、聚會中,還是覺得寂寞。
3、敵對,因利害沖突而不能相容;仇視而相對抗。每次有一點點事情發生,哪怕沒有事情發生,莫名其妙的對身邊朋友的一點動作或者行為,產生厭惡,而且是十分厭惡,完了就不想再去理會他們。
4、恐懼,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恐懼是一種有機體企圖擺脫、逃避某種情景而又無能為力的情緒體驗。
5、自卑,意思是低估自己的能力,覺得自己各方面不如人。自卑,可以說是一種性格上的缺陷。表現為對自己的能力、品質評價過低,同時可伴有 一些特殊的情緒體現,諸如害羞、不安、內疚、憂郁、失望等。
6、厭學,是學生對學習的負面情緒表現,從心理學角度講,厭學症是指學生消極對待學習活動的行為反應模式。

2. 網路心理障礙的典型表現有哪些

網路性心理障礙是指患者往往沒有一定的理由,無節制地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在國際互聯網上持續聊天、瀏覽,以致損害身體健康,並在生活中出現各種行為異常、心理障礙、人格障礙、交感神經功能部分失調。該病的典型表現包括:情緒低落、無愉快或興趣喪失、睡眠障礙、生物鍾紊亂、食飲下降和體重減輕、精力不足、精神運動性遲緩和激動、自我評價降低和能力下降、思維遲緩、有自殺意念和行為、社會活動減少、大量吸煙、飲酒和濫用葯物等。
如果想解決網路心理障礙,首先就要從兩方面做起:第一,提高自身的修養,第二,正確的認識網路,第三,從虛擬世界中回到現實。那麼,首先是要發現自己的興趣,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多參加一些豐富多彩的活動,交往健康向上的朋友。

3. 情緒問題的基本分類

一、常見心理及精神問題分類表,二、醫學及心理學對心理異常的區別標准,三、評估心理健康的標准,四部分組成。

4. 大學生常見的網路心理問題有哪些

大學生是風華正茂的年輕人,其生理、心理均趨向成熟。但由於受人際關系不良、經濟困難、失戀、學業受挫等影響,常造成心理障礙。根據一項以全國12.6萬大學生為對象的調查顯示,約20.23%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某大學學工部兩次對入學新生進行全面的心理測查,結果表明,25%的學生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礙。據統計,因各種心理疾病而休、退學的大學生人數已佔總休、退學人數的50%左右。引起大學生心理障礙的主要原因有:
1.難以適應生活環境的轉變
剛入學的大學生要順利度過生活環境的轉變期,應從小事做起,從眼前做起,利用每一件小事和每一個機會鍛煉自己獨立生活、獨立工作的能力。
2.學習緊張與競爭壓力造成心理負擔過重
經過高考拼殺的學生帶著良好的感覺進入大學校園之後,突然發覺自己站在「山頂」的感覺沒有了。在高手如雲的集體內,昔日那種「鶴立雞群」的優越感已盪然無存,「眾星捧月」的地位變了,無形中在心理上產生了一種失落感。
因此,老師和家長要教育他們正視現實,認識到考上大學只是人生征途中的一次勝利,今後的路還很長。從一進校門起,新的競爭又宣告開始,大家又站到了新的起跑線上。因此入校後短暫的興奮之後就應當及時冷靜、認真地分析利弊,正確認識自我,踏踏實實走自己的路。
3.人際關系失調造成社交障礙
交往過程中出現的迴避型人格障礙。其特點是:心理自卑,行為畏縮,面對挑戰採取逃避態度或無力去應付。想與人交往,又怕被人拒絕、嫌棄。想得到別人的關心與體貼,又害羞不敢與人接近。不與人交往並非出於自願,內心矛盾重重。
消除社交障礙主要是學會正確評價自己,增加自信,消除自卑和恐懼。不然,對自己的神態舉止尤其敏感,生怕在別人面前出醜、失態,反而使自己在別人面前感到異常緊張。社交障礙是一種恐懼心理的自我加強過程。惡性循環一旦形成,恐懼愈演愈烈,最後嚴重影響正常的學習和生活。有這種問題的同學要大膽一些,多參加集體活動,並敢於拋頭露面。
4.理想、目標落空造成內心困惑
進入大學後,學習失去了中小學時的動力,又不可避免地接觸到了社會市儈、陰暗的一面,習慣於只讀聖賢書的學子們在現實面前感覺到困惑。
針對這種情況應該引導學生明確學習方向,實現從應試教育到素質教育的轉變。大學學習的目的是掌握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提高自身的素質。實現這一目標就要從學好專業課,提高專業技能,培養高尚道德情操,鍛煉組織社交能力,提高身體和心理素質等多方面去努力。在學習內容上注意尋找自己的學習興趣,除完成正常的學習任務外,應根據自己的興趣養成發現問題、思考問題、研究問題的習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提高學習的自覺性和自主性。
5.情感受挫促成心靈苦悶
時下的大學校園,戀愛已是公開的秘密,部分大學生匆匆加入「戀愛族」,由於對愛或被愛缺乏正確的理解,往往飽受失戀之苦,但又難以自我調適,輕者陷入情感的旋渦難以自拔,重者則會痛不欲生,尋死覓活,甚至導致精神失常、自殺等嚴重後果。
談戀愛是一種審美,一旦雙方產生了戀情,要沉著、冷靜、理智地對待,既應珍視純潔的感情,又不能任其發展,注意適度控制,正確處理戀愛與學業的關系。對於單相思和失戀者,要注意做好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教育他們戀愛是以雙方自願為原則的,把他們的注意力轉移到學習上來。

5. 情緒管理的問題有哪些

學會情緒管理

是每一個成年人必備的素養

這7點建議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01 反復深呼吸,倒數10秒


情緒特別激動時,可以嘗試著反復深呼吸,並倒數10個數。

比如面試、比賽時的緊張;和親人、伴侶吵架時的焦躁;和他人溝通不暢時的憤怒,都可以用這種方式強迫自己冷靜下來,避免影響當下的境況。

倒數10個數字後你會發現,想要爆發的慾望小了很多。

通常這個時候,你就可以開始理性思考,而不是完全被情緒所左右。

事情過去之後,你也許會感到慶幸,因為及時自我控制,避免了一場無法估量的損失。

02 運動半小時


與其沉浸在糟糕的情緒里無法自拔,不如去運動。

有研究發現,運動時,大腦中會分泌一種「內啡肽」,可以使人產生愉悅感,因此被科學家稱為「快樂素」。

憤怒時可以打打拳擊,壓力大時可以做做伸展,抑鬱悲觀時可以去跑步,難過悲傷時可以去游泳。

但要注意,情緒不佳時的運動不能太過劇烈,以免讓自己受傷。

03 和自己對話


很多人在情緒糟糕時,想要向朋友傾訴,但又顧忌到隱私的問題。

這個時候,不防嘗試寫下來,自己和自己對話也是排解情緒的一種有效方式。

文字能治癒人心,撰寫的過程也是梳理自己情緒的過程。

微博、日記本,都可以用來記錄情緒,既不會傳遞負能量,又能在寫作的過程中,學會自己面對情緒、消化情緒。

04 馬上去衛生間


當你感覺情緒快要抑制不住時,馬上去衛生間,打開水龍頭洗洗手,照照鏡子。

水流的聲音有助於冷靜下來,通過鏡子也能讓自己知道,控制不住情緒的樣子有多難看。

人的表情是內心的反射,誰也不會希望自己的表情醜陋得讓人無法直視。

沖著鏡子做幾個鼓勵性的動作,也會幫你重新鼓足勇氣,恢復理性。

05 做機械性工作


很多人煩躁、生氣時都喜歡幹家務,這的確是一個排解情緒的好方法。

機械性工作,比如做家務、抄書、練毛筆字等,都能讓大腦滿溢的負面情緒慢慢降溫。

一段時間後,情緒就能逐漸平復,回歸正常。

06 不斷反問自己


很多時候,情緒的出現是無理由的,經不起推敲和反問,所以,不防學著反問自己。

6. 大學生常見的情緒問題有哪些

一)焦慮 焦慮是十分常見的現象,是一種類似擔憂的反應或是自尊心受到潛在威脅時產生擔憂的反應傾向,是個體主觀上預料將會有某種不良後果產生的不安感,是緊張、害怕、擔憂混合的情緒體驗。人們在面臨威脅或預料到某種不良後果時,都有可能產生這種體驗。
焦慮不僅存在於大多數人的生活中,而且也是其他心理障礙共有的因素,如抑鬱症與恐懼。焦慮是作為一種情緒感受,可以通過身體特徵體現出來,如肌肉緊張、出汗、嘴唇乾裂和眩暈等,焦慮也伴隨認知成分,通過由多種成分構成,主要是以為將來會發生不愉快的事情。由於焦慮與恐懼、擔心、驚慌等相關,也有人將擔心看作焦慮的認知成分。
焦慮是大學生常見的情緒狀態,當他們在學習、工作、生活各方面遭遇挫折或擔心需要付出巨大努力的事情來臨時,便會產生這種體驗。焦慮對大學生的影響是復雜的,既可以成為大學生成才的內驅力,起促進作用,也可以起阻礙作用。實驗證明,中等焦慮能使學生維持適度的緊張狀態,注意力高度集中,促進學習。但過度焦慮則會對學生帶來不良的影響。如有的大學生在臨考前夜的失眠或考試時「怯場」,在競賽中不能發揮正常水平等,多是高度焦慮所致。被過高的焦慮困擾的大學生,常常會感到內心極度緊張不安,惶恐害怕、心神不定、思維混亂、注意力不能集中,甚至記憶力下降,同時還容易產生頭痛、失眠、食慾不振、胃腸不適等不良生理反應。焦慮的大學生在內心深處有一種無法解脫、不願正視的心理問題,焦慮只是矛盾、沖突的外顯,藉此作為防禦機制以避免那更深層次的困擾。
大學生常見的焦慮有自我形象焦慮、學習焦慮與情感焦慮。自我形象焦慮是擔心自己不夠漂亮、沒有吸引力,體貌過胖或矮小等,也有的因為粉刺、學生雀斑等影響自我形象而引起的焦慮;這類焦慮主要與自我認知有關,需要通過調整自我認知重新接納自我,建立新的自我形象;二是與學習有關的焦慮如學習焦慮、考試焦慮,在學生情緒反映中最為強烈,我們在大學生學習心理中專門談及考試焦慮,需要引起重視。情感焦慮多數由於戀愛受挫而引發的自我否定,認為自己不具備愛人與被愛的能力,因而過度擔心引起焦慮。
克服焦慮的方法主要有:首先了解大學生焦慮後面深層次的潛在沖突,在此基礎上給予支持性的專業心理輔導。
(二)抑鬱
抑鬱症狀不單指各種感覺,還指情緒、認知與行為特徵。抑鬱最明顯的症狀是壓抑的心情,表現為彷彿掉入了一個無底洞或黑洞之中,正被淹沒或窒息。其他感覺包括容易發火,感到憤怒或負罪感。抑鬱常常伴隨著焦慮,對所有活動失去信心趣,渴望一個人獨居。抑鬱也伴隨著個體思維方式的轉變,這些認知改變可以是一般性的,比如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衰退或者很難做出決定。在思考中可能有更多的心境轉變,消極地看待世界、自我和未來。因此,抑鬱的人很難回憶起美好的記憶,不適當地責備自己,認為他人更消極地看待自己,對未來感到悲觀。與此同時,還伴隨身體症狀,如常常乏力,起床變得困難,更嚴重時睡眠方式都將改變,睡得太多或者早晨醒得太早,並且不能再次入睡。也可能出現飲食紊亂,吃得過多或過少,隨之而來的體重激增或劇減。抑鬱是一種持續時間較長的低落、消沉的情緒體驗,它常常與苦悶、不滿、煩惱、困惑等情緒交織在一起。
一般來說,這種情緒多發生在性格內向,好孤僻、敏感多疑、依賴性強、不愛交際,生活遭遇挫折,長期努力得不到報償的大學生身上。那些不喜歡所學專業,或因人際關系處理不當、失戀等問題的大學生也會產生抑鬱情緒。
(三)憤怒
憤怒是由於客觀事物與人的主觀願望相違背,或因願望無法實現時,人們內心產生的一種激烈的情緒反應。心理學研究表明,當憤怒發生時,可能導致人體心跳加快、心律失常、高血壓等軀體性疾病,同時還會使人的自製力減弱甚至喪失,思維受阻、行為沖動,甚或干出一些事後後悔不迭的蠢事或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大學生常見的一種消極情緒,處於精力充沛、血氣方剛的青年時期的大學生,在情緒情感發展上往往容易產生好激動、易動怒的特點。如有的大學生因一句刺耳的話或一件不順心的小事而暴跳如雷;有的因人際協調受阻而怒不可遏、惡語傷人;有的因別人的觀點或意見與自己相左而惱羞成怒;有的因一時的成功、得意而忘乎所以;有的因暫時的挫折或失敗而悲觀失望,痛不欲生。如此種種遇事缺乏冷靜的分析與思考,圖一時之快,逞一時之勇的好激動、易動怒的不良情緒特點,在一些大學生身上時有體現。這種情緒對大學生的影響是極其有害的,因而有人說:「憤怒是以愚蠢開始,以後悔結束」。
(四)嫉妒
嫉妒是指他人在某些方面勝過自己引起的不快甚至是痛苦的情緒體驗。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說「嫉妒是萬惡的根源,美德的蟊賊」。
嫉妒是自尊心的一種異常表現,在大學生中普遍存在。具體表現為當看到他人學識能力、品行榮譽甚至穿著打扮超過自己時內心產生的不平、痛苦、憤怒等感覺;當別人身陷不幸或處於困境時則幸災樂禍,甚至落井下石,在人後惡語中傷、誹謗。嫉妒是一種情緒障礙,它扭曲人的心靈,妨礙人與人之間正常真誠地交往。
嫉妒是由於別人勝過自己而引起抵觸的消極的情緒體驗。黑格爾曾說,嫉妒是「平庸的情調對於卓越才能的反感」。在日常生活中,嫉妒的存在是很普遍的。英國科學家培根說:「在人類的一切情慾中,嫉妒之情恐怕要算作最頑強、最持久了。」當看到別人比自己強時,心裡就酸溜溜的不是滋味,於是就產生一種包含著憎惡與羨慕、憤怒與怨恨、猜嫌與失望、屈辱與虛榮以及傷心與悲痛的復雜情感,這種情感就是嫉妒。嫉妒者不能容忍別人超過自己,害怕別人得到自己無法得到的名譽、地位等,在他看來,自己辦不到的事別人也不要辦成,自己得不到的東西,別人也不要得到。
嫉妒是人本質上的疵點,嫉妒心強的人容易得心身疾病。長期處於不良的情緒狀態中,產生壓抑感,容易引起憂愁、消沉、懷疑、痛苦、自卑等消極情緒,會嚴重損害身心健康。其次,嫉妒心強影響大學生自我發展。不良情緒會大大降低學習的效率。另外,嫉妒心強可能使我們結交不到知心朋友。嫉妒心強的人往往事事好勝,常想方設法阻止別人的發展,總想壓倒別人。這可能使同學們想躲開你,不願與你交往。從而給自己造成一個不良的人際關系氛圍,你會感到孤獨、寂寞。
嫉妒對人的心理健康不利。一是破壞人際關系的和諧。當一個人嫉妒另一個人的時候,就不會對那個人友善、熱情,兩個人的關系必然冷淡。嫉妒的對象越多,關系冷淡的對象越多,這就給人際交往帶來極大的妨害。甚者,還會破壞集體的團結和良好的心理氛圍。二是造成個人的內心痛苦。一個嫉妒心強的人,常常陷入苦惱之中不能自拔。時間長了會產生自卑,甚至可能採取不正當的手段去傷害別人,使自己陷入更惡劣的處境。法國文學家巴爾扎克曾經說過:「嫉妒者比任何不幸的人更為痛苦,因為別人的幸福和他自己的不幸,都將使他痛苦萬分。」
克服嫉妒首先要開闊視野,開闊心胸,懂得「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強中自有強中手」的客觀規律。真正做到豁達開朗並非易事,如果正處在憤怒、興奮或消極的情態下,能較平靜、客觀地面對現實,是能達到克服嫉妒的目標的。其次要學會轉移注意力,需要積極進取,使生活充實起來,以期取得成功,並不亞於競爭對手。培根說過:「每一個埋頭沉入自己事業的人,是沒有工夫去嫉妒別人的。」因此,積極參與各種有益身心的活動,使大學生活真正充實起來,嫉妒的毒素就不會孳生、蔓延。為了緩解自己的失敗帶來的心理上的不平衡感,可以找一些理由,使自己不再嫉妒別人。三是學習並欣賞別人的長處,化嫉妒為動力。一個人在嫉妒別人時,總是關注別人的優點,忽視自己的優點。一般而言,嫉妒心理較多地產生於周圍熟悉的年齡相仿、生活背景大致相同的人群中。因此,只有採取正確的比較方法,將人之長比己之短,而不是以己之長比人之短。有意識地想一想自己比對方強的地方,這樣就會使自己失衡的心理天平重新恢復到平衡的狀態。四是建立正確的自我意識,提高自我意識水平,正確地評價自己和別人。嫉妒是一種突出自我的表現。在這種心理支配下,待人處事常常以我為中心,無論什麼事,首先考慮到的是自身的得失,因而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後果。若出現嫉妒苗頭時,即行自我約束,擺正自身位置,努力驅除嫉妒心,會感到「心底無私天地寬」。

7. 青少年常見的情緒類問題有哪些

通過對本機構的咨詢案例整理,我們發現青少年情緒類問題越來越嚴重。而根據我們的經驗,大多數青少年只是知道自己的某些情緒似乎困擾自己,並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從而在嚴重影響了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的情況下,並沒有產生對外求助的行為。因此,我們將一些症狀及其表現整理出來,幫助家長與青少年自查,以便及時求助。1.抑鬱 這種情緒障礙主要特徵是持久的情緒低落,並伴有焦慮、沮喪、壓抑、苦悶、軀體不適及睡眠障礙。具有抑鬱性情緒障礙的同學對學校及生活中新鮮事物基本不感興趣,平時總是無精打采,在學習過程中不能思考,常常抱怨大腦一片空白,而在各種活動中興奮不起來,並且缺乏人際交往意願。經常回憶過去發生的不好的事情並感到內疚,而在對將來的事情進行展望時總是較消極。2.焦慮 焦慮分為記性焦慮和慢性焦慮兩種。其中慢性焦慮在青少年群體中發病率較高。具有慢性焦慮的青少年呈現持續性的緊張狀態,無法靜心學習和思維,交往中緊張,易激惹。遇事過度緊張往壞處想,而且會為實際上不存在的威脅感到不安。同時各種軀體症狀如心悸、口乾、發抖、睡眠障礙及夢驚等軀體並發症也有發生。恐懼 恐懼又稱恐怖,中學生最常見的恐懼症為社交恐懼。其主要特點是在人際交往中感到害羞、局促、尷尬,從而變得行為遲鈍。而在公共場合總是覺得別人在注意自己,從而不敢講話,甚至不敢從事正常活動。3.強迫 強迫主要表現為強迫觀念、強迫沖動或強迫動作,比如看到尖銳的東西總是想到起刮在某個平面上刺耳的聲音;看到胖胖的小孩內心總有種想虐待他的沖動;總是不停的檢查門鎖,因為總是怕自己沒有鎖門等。具有某些不可改變的習慣不是強迫,真正的強迫是指自己能意識到自己的表現不合理、不必要,但不能控制和擺脫,深為焦慮和不安。4.自卑 自卑的青少年往往一方面在自己的自身生理條件如身高及能力如學習和掌握某項陌生技能的成功幾率評價過低,一方面對別人的評價過分敏感,常把一些他人的無心之言與自己關聯起來,認為是別人在貶低自己,從而與他人產生沖突。另外,具有自卑心理的人常常將自己一方面的不足擴張到整個個人能力的不足,從而失去成功的能力。因此,自卑對青少年的影響也是非常消極的。 青少年時期是一生中最關鍵的的時期之一。而上述情緒類問題會嚴重影響青少年的學習、交往及生活能力,如不及時矯治,其危害甚至會持續一生。因此,一旦發現上述諸類症狀,應當及時尋求專業機構的幫助,及早治療將危害降到最小。

8. 什麼是網路心理異常 類型有哪些

研究人員發現的網路心理障礙問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網上沉溺、人際交往受阻、情感冷漠。

1、網上沉溺(主要包括戀網與網戀)

戀網即為迷戀網路(或稱網癮),指網迷長時間的沉迷於網路游戲、上網聊天、網路技術(安裝各種軟體,下載使用文件,製作網頁)。網路迷戀心理障礙包括以下幾個類型:網路色情迷戀---迷戀網上的所有的色情音樂、圖片以及影像;網路交際迷戀---利用各種聊天軟體以及網站開設聊天室長時間聊天',網路游戲迷戀----沉迷於網路設計的各種游戲中,他們或與計算機對打,或通過互聯網與網友聯機進行游戲對抗;網路信息收集成癮--.-強迫性從網上懼無關緊要的或者不迫切需要的信息,並以堆積和傳播這些信息為樂趣;網路製作迷戀----下載使用各種軟體,追求網頁製作的完美性和以編制多種程序為嗜好。在這五種類型中,網路交際迷戀者,網路交際迷戀者,網路游戲迷戀者及網路信息收集成癮者占學生網路迷戀群體中的多數。

網戀即為網上戀愛。指網民通過互聯網結識網路社會中的異性,並與之談情說愛的行為,網路為網友提供了大量的空間、許多的途徑進行感情交流,甚至有專門的"網戀"網站。在這里,只要網民注冊一個或真實或虛假的用戶名,就可以追求他人或被他人所追。更有甚者還有專門的網上小屋提供給情投意合者入住,進行網上性行為。參與此種活動的,有相當數量的大學生。部分大學生沉迷於網戀,荒廢學業是一方面,最可悲的是有個別大學生因為網戀而上當受騙,受到了身心傷害。

2、人際交往受阻

許多大學生面對網路,可以與其中的陌生夥伴侃侃而談,但當真正見到其人時,卻不知所措,有的同學感到間接交往,恐懼直接接觸,這便導致個人心靈更加封閉,造成網路孤獨症,一些學生由於青睞網上交往這種匿名、隱匿性別和身份的形式,常上網向網友發泄自己的不良情緒,排解憂慮,講自己的"心情故事",這時他們覺得心情得到一定的放鬆,從網友那得到了一定的心理支持,可下網後他們發現自己面對的依然是四壁空空的孤獨;還有一些大學生原來社會交往活動比較頻繁,現在由於把大部分時間投入到網上交友聊天中,與現實中生活中認識新朋友的機會減少,也減少了與現有朋友的聯系。友情淡化,現實中的交往方面的窄化,無形中縮小了個人生活的圈子。當他們從熱烈火爆的網上交往氣氛中退下來,回到平靜單調的現實生活時,強烈的心理落差使他們容易產生心理孤獨。

3、感情世界是由高科技構築的虛擬空間,這種傳播體系強調的是高速、大量、生動與精確,少的是現實生活中的人情味。

在以計算機為終端的網路中,由於匿名隱去身份,許多現實社會中的規范、規則、道德在虛擬世界中凍結。這種狀況在一些計算機游戲中體現得尤其突出。沉迷於網路中的大學生會把MUD中的冷酷與無情帶到現實生活中來,對周圍的人和事採取無動恣意表現自我,放縱自我情感,讓現實中無法實現的事情,在網路世界中逐一變成現實。他們在表現個人自我時,把社會自我拋得越來越遠,甚至企圖藉助網路在現實社凸現自我,將自我凌駕於社會之上。網路上,他們便表現為HACK和網路犯罪者,對自己的技術沾沾自喜,卻很少對自己所造成的損失感到羞愧。

閱讀全文

與網路情緒問題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房地產網路營銷營銷策略 瀏覽:905
網路插件在電腦哪裡 瀏覽:662
網路社交有什麼特徵 瀏覽:645
網路連接時怎麼開啟無線網 瀏覽:614
移動網路垃圾可以投訴嗎 瀏覽:822
網路拓撲原則有哪些 瀏覽:143
無人機與網路機頂盒連接 瀏覽:811
電腦做網路課程 瀏覽:634
交換機共享網路速度慢 瀏覽:430
網信辦組織開展網路安全風險隱患 瀏覽:162
新型網路犯罪包括哪些罪名 瀏覽:820
網路多少兆是正常的 瀏覽:273
無線網路電視閃屏模糊 瀏覽:677
把你的網路密碼告訴我 瀏覽:708
藍牙網路連接怎樣設置 瀏覽:363
cdm常用於什麼網路 瀏覽:343
看黃色wifi網路會不會被黑 瀏覽:868
電腦網路被病毒侵入導致無法接收 瀏覽:452
路由器nas網路存儲怎麼用 瀏覽:327
怎麼改善網路延遲 瀏覽:65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