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哪些影響互聯網界的重大安全事件
震驚網路的熊貓燒香病毒。
十四年前,中國駭客whboy(李俊)發布熊貓燒香病毒,因中毒電腦桌面上出現「熊貓燒香」圖案名噪一時,這也成為了當時一度讓人談網色變的病毒。
熊貓燒香病毒可通過感染系統的*.exe、*.com、*.pif、*.src、*.html、*.asp文件,導致打開網頁文件時IE自動跳轉到指定病毒網址中下載病毒,同時出現藍屏、頻繁重啟以及系統硬碟中數據文件被破壞等現象。
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熊貓燒香感染門戶網站、擊潰數據系統、導致網路癱瘓,在全國范圍內帶來了無法估量的損失,「熊貓燒香」已經永遠停留在十幾年前。
總結如下:
如今看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變革,熊貓燒香跟今天的勒索病毒、木馬、黑客攻擊等帶來的危害完全不能相比,但該病毒卻是國內民眾第一次對計算機病毒的危害有了真實的感受,因此成為病毒史上的經典案例,對國內未來的網路安全發展起到了推動和警示作用。
② 你見過什麼被網路暴力傷害得很嚴重的例子
今天小編跟大家分享一些關於網路暴力的例子。
今年9月,一部網路小說的粉絲因為一個網友發表了對該小說不滿的言論,對其進行人肉搜索,竟導致該網友進行自殺行為,雖然隨後被救下,但仍然令人心驚。
這不禁讓我們思索,什麼才算得上網路暴力,網路暴力又會帶來什麼後果呢?
12月3日20時24分,在連續發出「第一次面對河水不那麼懼怕」「坐穩了」兩條微博後,網名為「I-fore v e r L m」的琪琪跳入河中,結束了自己年僅18歲的生命。家人認為琪琪之死與一起「人肉搜索」有關。
據警方通報,琪琪曾經在某服裝格仔店購物。沒過多久,琪琪購物時的監控視頻截圖就被該服裝店的店主蔡某某發布到了網路上,並配文稱截圖中的女孩是小偷,請求網友曝光其個人隱私。這則「人肉偷衣服女生」的信息引起了熱烈反響,許多網友紛紛參加了這次「人肉搜索」。很快,琪琪的個人信息遭到了曝光。同時,網路上也傳出了對琪琪批評辱罵的聲音。網友們未曾想到,他們不用負擔責任的網路暴力導致了這花季少女就此逝去。
喬任梁自殺身亡消息震撼了所有人。自殺之前,他在微博中經歷過兩次網路暴力。第一次是天津爆炸,喬任梁發了條微博說「飛蛾撲火」,他其實想表達的是火勢太大,再繼續進行救援會犧牲更多人,也要珍視消防官兵的生命。這樣的一句話就引來來許多不明真相者的謾罵,可事實上喬任梁為消防隊捐100萬。
第二次是喬任梁跟徐璐合作《我們相愛吧》時,2人關系親密,有出假戲真做的傳聞傳出。喬任梁發微博正名沒有合作以為的關系,卻遭到又一波謾罵。
喬任梁身亡消息一傳出,震撼了所有人。真相隨著斯人逝去,但這大概與網路暴力脫不了干係。
還有澳大利亞的小艾米,一個六歲就開始接拍廣告的童星,長得非常可愛,眼睛裡像是有星星。
但就是這樣一個可愛的女孩,突然在網上收到很多陌生人的謾罵:只有你滾蛋,這樣所有人才開心。我希望她可以自殺吧,講真,還真的沒人在意她是死還是活。你可以快點去死,割腕失血過多就可以死,這是你應該要做的事情。……
艾米曾經哭著問家人為什麼會這樣,但沒有知道。網路暴力就是這樣毫無依據。
她告訴父母:我想逃離這個世界的惡意。
不久以後14歲的艾米自殺身亡。
不論是普通人還是明星,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網路暴力都這樣恐嚇著一個個鮮活的生命。
陳凱歌導演的《搜索》中為我們展現了一次網路暴力事件。影片中,主角葉藍秋因為在公交車上沒有給大爺讓座,被記者拍下視頻公布於眾,而受到了媒體與公眾無止境的攻擊。而這時她已經被查出了癌症晚期,得到老闆的資助後,她在治療與放棄之中徘徊,而接下來的一周中,媒體對她的攻擊變本加厲,以至於她最後放棄了治療,在醫院墜樓身亡。
《搜索》在把集體網路暴力導致死亡的事件戲劇化地呈現在我們面前時,幫助我們去思考我們的行為。
結語:我們要如何去理解網路暴力,如何防止網路暴力給當事人帶來實質性傷害,又應該如何去界定網路暴力?這里小編無法給出一個答案,只是希望大家在網路發言中進行一些思考,切勿人雲亦雲,輪入烏合之眾,在無意之中犯下無法挽回的錯誤。希望文章能夠喚起大家對網路行為的責任感,讓網路暴力遠離我們
③ 沉迷網路的事例有哪些
1、不慎交友,身遇殘害。利用網路結識朋友,也是人們交往的一個方面。但青少年因年齡小、心理不成熟,缺乏經驗,往往容易上當受騙,甚者會身遇殘害。
案例一:與網友見面,受騙被強暴。山東青島一女青年在網上結識一位男青年後,邀其見面,不想被男青年強行帶到威海,被非法拘禁10天中遭強暴,後被派出所民警解救。
案例二:與網友見面,被綁架致死。今年1月6日,湖南長沙市一名十幾歲男孩,唐某,在長沙市一網吧與網友見面,後被綁架,綁匪將唐某掐死後向其家長索要8萬元贖金。近日,綁匪雖被長沙警方抓獲,但唐某生命卻再也不能復生了。
案例三:與網友見面,受騙被輪奸後殺害。河南省某市一個中學六名女學生與網友見面,被網友輪奸後殺害;
案例四:接識網友,受騙被奸拍裸體照騙錢。我市某縣一女中學生,名叫小娟(化名),通過上網聊天結識了一名男子。此後,該男子對小娟百般呵護,小娟感覺自己遇到了一位知心大哥。今年3月的一天晚上,該男子以他過生日為由將小娟邀請到他的住處聚會,當晚參加聚會的還有該男子的兩名朋友(均為青年男子)。就在當晚,小娟酒後不僅被該男子強暴,同時,該男子還拍下了小娟的裸體照片,小娟對此渾然不知。小娟酒醒後發現已失身,考慮到自己的名譽,並沒有及時報案,而是選擇了沉默。此後該男子竟用拍的該女子的裸體照片相威脅,勒索5000元。
2、網路成癮,走上犯罪。網路在青少年犯罪中起著催化劑作用。當前網路引發的青少年犯罪主要有五個特點:一是在網吧實施犯罪。主要表現是,經常在網吧打架斗毆、尋釁滋事等實施犯罪行為;在我市一家網吧就多次發生打架斗毆事件,老闆不讓上網就對老闆動刀子。二是通過網路選擇作案目標。主要表現是,利用在網上聊天的機會,有目的地詢問網友的財產情況以及聯系方式等,等待時機成熟,便以見面交友為由,將網友約出來,然後實施詐騙、搶劫等犯罪活動。廣西賀州市某鎮中學初中一年級學生李某,年僅十六歲,他迷戀網吧後,把父母給的零花錢,以及伙食費全都耗盡在網吧里。一天晚上,他獨自在縣城商業街散步時,發現前面有一個女青年單獨行走,就產生了搶劫念頭,即沖上前用手勒住女青年的脖子,將她拉進一條小巷內,即拿出小刀指著女青年說,不要喊,喊我就「一刀捅死你。」李某便對女青年進行搜身,搶走了現金200元錢,後被法院以搶劫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三是利用網路結伙作案。主要表現是利用網路尋找夥伴,幾個或一夥青少年犯罪分子行動前進行計劃、分工,相互配合,得手後按所起的作用大小瓜分贓款;今年1月10日,安徽合肥市公安局刑警二隊,接到一男青年許某的報案,稱其在網吧上網時,結識了一個網名叫「誘惑」的17歲女網友,並相約到安徽省廣電學校附近網吧見面。當兩人見面後,「誘惑」謊稱自己回家取衣服,將許某騙至常青鎮十五里河附近一橋邊,由埋伏在此的男青年實施搶劫,將手機和400餘元現金搶走。四是通過網路利用色相作案。主要表現是,通過網路裸聊結識女友,實施強奸。五是沉迷網吧而導致犯罪。主要表現是上網沒錢,進行偷、槍。今年5月19日,湖南衡陽市一中學三年級學生顏某,因沒錢上網偷不著錢,竟將40歲的父親顏某錘殺。
沉迷網游花費驚人
除身體上的病患,網游還給少年的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
陶然稱,每個沉迷網游的少年平均花費在萬元以上。來自浙江的一個少年,買裝備、請代練花掉10多萬元,這些錢主要是通過逼迫家長的方式得到。
在北京一家網吧內,網游發燒友小偉接受了記者的采訪。小偉說,他一年前開始玩網路游戲《夢幻西遊》。他在游戲中所練的角色,已經是所在區的第一名。小偉說,他練這個號已經花掉了5萬多元,最初是自己上網練號,曾經幾天幾夜不睡覺,餓了就吃方便麵。夜以繼日地練號,使他在網路游戲中的角色排名越來越靠前。
為了保住自己的「江湖地位」,小偉開始委託代練公司替他練號,代練公司的幾個人24小時不下線,替小偉在網上打游戲。「玩游戲不僅是尋求在網上玩的樂趣,更大的快感是自己在網游世界中得到別人的承認。我委託代練公司幫我練號,每天給他們100元錢,這樣我不用自己上線玩,我的角色也可以升級。」小偉說,目前他是所在區的第一名,游戲中幫派之間的戰爭他必須出場,「有龍頭老大的感覺。」另外,小偉為提升角色的能力,還在網上花錢買裝備,現在他的游戲角色的裝備價值近萬元。
據一位資深網路游戲玩家估算,在《夢幻西遊》玩一個155級的頂級角色,按每天在線10個小時,需要練半年左右,游戲中開銷、花費點卡和在網路上購買裝備總計1.2萬元左右。
戒除網癮漫長而痛苦
北京軍區總醫院網路成癮治療中心收治的2000多個網癮少年中,有38%因為父母阻止他們玩網游而罵過父母,來自安徽、湖南、北京的幾個孩子甚至用刀砍過父母。長期玩網游的孩子失去正常人的情感,處於麻木狀態,單純依靠反沉迷系統的硬性限制是不夠的。「反沉迷系統起到的更多的是預防未成年人玩網游上癮,對於已成癮少年,需要多重力量聯合救助。」陶然說。
北京軍區總醫院網路成癮治療中心統計數據顯示,網癮少年每天上網時間超過10小時。在治療中心時,這些孩子表現為焦躁不安,無法自控。因為網癮是一種心理疾病,無專門治療網癮葯物,只能用一些治療心理疾病的葯物輔助治療。更多的是採用「健康行為覆蓋」的方式,通過軍訓、音樂、繪畫等方式慢慢緩解孩子的網癮。
陶然說,2000多例網癮少年中的30%以上屬痴迷網游型,在治療中心經過長達兩個多月的治療還是無法戒除網癮,一些戒除掉網癮的少年在回家後又重新上癮。「戒除網癮更多的需要家長的合理管教,不要通過極端的方式管教孩子。」對此,成功幫助兒子戒除網癮的暢占亭說,「我幫兒子戒掉網癮的過程,跟兒子成為朋友是非常重要的一步,然後才能培養他的其他興趣,最終徹底戒掉網癮。」
目前,更多的社會力量加入到幫助青少年戒除網癮過程中。北京、河南、廣州、山東、湖北等地都已有了戒除網癮訓練營。共青團中央網路協會與北京軍區總醫院網路成癮治療中心合作開展1318工程,每年夏天針對家庭相對貧困,年齡在13到18歲的網癮少年,舉行公益性的戒除網癮夏令營。2006年收治了60餘人,其中有30多人戒掉網癮。
鏈接
沉迷網游 頻發惡性事件
■2005年7月30日,北京沉迷網游的16歲少年小韜向父親要錢未果後,揚言殺死父親。當晚,父親發現兒子房間的桌子上居然放了一把菜刀,絕望的父親用地上的啞鈴將兒子殺死。
■2002年6月16日凌晨,4名沉迷網游的未成年人在海淀區學院路「藍極速網路」網吧縱火,造成24人死亡,13人受傷。
■2004年12月27日,天津市塘沽區13歲的少年張瀟藝因上網玩《魔獸世界》成癮而跳樓自殺。
■2005年7月17日,河北省定興縣一名15歲的網癮少年繩勒刀捅,致母親受傷。
■2006年3月22日中午11時許,甘肅省武威市青年許福斌因不滿父母對其上網的責罵,將父母殺害,而後從父親身上搜得現金27元,繼續回網吧上網。
暢占亭,河南洛陽網癮少年暢文(化名)的父親。
為幫兒子戒除網癮,暢占亭2002年辭去工作,用4年的時間成功幫兒子戒除網癮。昨天上午,暢占亭被新聞出版總署邀請到發布會現場。
陶然,北京軍區總醫院網路成癮治療中心主任,曾經幫助暢文治療網癮。
陶然說,同暢文相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我國有近100萬青少年網民出現中度或深度網路成癮。他說,沉迷網游、身染網癮已成當今社會青少年易患重症。
典型案例
父親辭職 幫兒子戒網癮
暢占亭,河南洛陽人。原本在一家公司做會計工作。2001年,他發現12歲的兒子暢文經常泡在網吧內玩網路游戲,學習成績從班級前5名下落到倒數第一。暢占亭說,為挽救兒子,他不止一次地打過兒子,但根本不管用,兒子為了上網,偷家裡的錢,甚至將學校剛剛發的新書當廢紙賣掉換錢上網。
暢文的網癮越來越大,經常泡在網吧里徹夜不歸。暢占亭為找兒子幾乎跑遍洛陽市澗西區的100多家網吧。「為了找兒子,我當時還畫了一張洛陽市澗西區所有網吧的分布地圖。」暢占亭說。
2002年,暢占亭辭去工作,專門幫兒子戒除網癮。「我漸漸發現打孩子根本不管用,後來跟兒子交朋友,陪他一起上網吧玩游戲,跟他溝通,並培養他的其他興趣。」暢占亭發現兒子喜歡學英語後,給兒子請了外教,並買書給外教,再讓外教以自己的名義送給兒子。「通過各種小技巧,兒子漸漸喜歡上學英語。」暢占亭說,經過4年多的努力,終於幫兒子戒掉網癮。
為幫助更多不幸的家庭,暢占亭2006年在洛陽開辦了一所家長培訓學校,將自己幫兒子戒除網癮的經驗傳授給其他網癮少年的家長。
專家解析
青少年玩網游易上癮
「2005年起,我們治療中心已收治沉迷網游的少年2000餘名。」陶然說。
北京軍區總醫院網路成癮治療中心成立於2005年,收治的網癮少年中90%以上沉迷網路游戲。陶然教授說,未成年人玩網游相對於成年人更容易上癮。
「網路游戲本身具有很強的成癮性,網游的升級制度讓人有成就感,青春期的孩子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在生活中受挫後,他們能在網游中得到滿足,找到歸屬感。另外,網游的情節設置很吸引人,就像看一部情節精彩的電視劇一樣,很難自控。而網游中的團體作戰、劃分幫派把孩子們組織到了一起,一些級別高的玩家在游戲中有身份、有地位,他們充當領導的角色,離開他游戲無法繼續,吸引著他們無法不玩游戲。」陶然說。
陶然說,2000多個網癮少年的背後是2000多個不幸的家庭。這些孩子的共性是父母與孩子的關系不好,孩子的學習成績很差,有的孩子則是本來學習成績很好,染上網游後,成績急劇下降。
另外,這些孩子性格內向、偏執,有的則患有強迫症。「長時間地接觸畫面不接觸數字和文字,導致這些孩子記憶力下降,思維遲鈍。身體上則表現為視力下降、脊柱彎曲、營養不良等。」陶然在分析了2000多例網癮少年後得出該結論
④ 關於網路安全的故事或事例
1、聊天陷阱
2006年2月24日晚上,上海「網蟲」錢某終於見到了網上聊天認識的女網友「仇某」。然而,兩人散步至一處花店附近時,突然冒出4名手持剪刀的青年男子。毫無准備的錢某不僅遭到一陣毆打,身上僅有的1部手機和300元人民幣也被搶走。
3天以後,案情大白,犯罪嫌疑人裘某正是那位自稱「仇某」的女網友。原來,兩人在網上搭識以後,錢某經常出言不遜,裘某萌發報復念頭,找到以前的男友搶劫錢某財物。
2、低價陷阱
2018年1月,徐某無意中進入一個買賣二手車的網址,發現其中一輛本田CRV車只要13000元。徐某心動不已,隨即聯系網站客服,按照對方要求填寫信息並通過網銀轉賬500元訂金。2天後,對方告知押車員已將車子運送至天台縣,要求徐某支付餘款12500元。
徐某打款後興沖沖等著去提車,結果對方又找各種理由要求他再付16870元,徐某這才恍然大悟自己是被騙了。
3、「支付寶」發郵件稱需升級
小美在淘寶開了一家汽車用品店。一個「買家」來店裡拍了一套汽車坐墊後發了一張截圖,顯示「本次支付失敗」,並提示「由於賣家賬號異常,已發郵件給賣家」。小美打開郵箱,果然有一封主題為「來自支付寶的安全提醒」的未讀郵件。
小美沒有多想就點擊郵件里的鏈接,按提示一步步進行了「升級」,期間幾次輸入支付寶賬號和密碼。隔天,小美發現賬戶里的8000多元余額被人以支付紅包的形式盜空。
4、代「刷信譽」先交「服務費」
阿珍在淘寶網上開了一家賣襪子的小店。去年5月,她在網上看到可以幫忙「刷信譽」的廣告,便心動了。加QQ後,對方要求先付錢才能幫其代刷,阿珍就向對方賬戶匯了1500元「服務費」。沒過多久對方又稱,需要阿珍再付3000元「保證金」。
這下阿珍起了疑心,要求對方先刷一部分信譽再談,對方卻堅持要阿珍再匯款。阿珍越想越覺得可疑,要求對方退回1500元,對方卻怎麼都不理她了。阿珍這才明白,自己是被騙了。
5、「大客戶」下單後要「回扣」
去年7月,小羅的汽車用品淘寶店來了一個「大客戶」。這買家自稱是公司的采購,想要長期合作,但希望小羅給「回扣」。一番溝通後,買家很快用另一個旺旺號拍下1萬多元的寶貝並付款,隨後要求小羅將說好的近2000元「回扣」轉給他。
小羅轉了回扣後,對方卻申請了退款,因為「回扣」是通過支付寶直接轉賬的,無法申請退款,小羅因此損失近2000元。
⑤ 網路暴力事件
現在出現了許多絡暴民現象一些失去理智的網民,在網路上看到一些問題就不分青紅皂白的疼罵事主,讓事主產生巨大的精神壓力,這是網路暴力行為。下面為大家列舉一下著名的網路暴力事件,讓大家知道網路暴力有多可怕!
一《銅須事件》
給大家說說銅須事件2006年4月,一位悲情丈夫在網上發表了一封五千字的長信,痛斥一位網名為「銅須」的大學生與他妻子有染。隨即,數百人在未經事實驗證的前提下,輕率地加入網路攻擊的戰團,其中一人更建議「以鍵盤為武器砍下姦夫的頭,獻給那位丈夫做祭品」。
短短幾天內,數十萬網民組隊對「銅須」發出網路追殺令,搜尋並發布了這名學生的真實姓名、身份、住址和生活細節,並呼籲社會封殺「銅須」,「呼籲廣大機關、企業、醫院……對××(銅須原名)及其同伴進行抵制。不錄用、不認可、不理睬……如果「銅須事件」是一次偶然性的網路暴力事件,然而,在中國,「銅須事件」絕非偶然。相反,它是中國屢次網路道德追討事件的一個縮影,比如我們所熟悉的「陳易賣身救母事件」、「虐貓事件」等……這些都是十分典型的網路暴力事
二《梅根事件》
網路暴力到底有多嚴重?有多容易禍害到身邊的人,而在美國中,其中一旦網路上的暴力事件也直接讓一個年僅13歲的女孩直接走向自殺死亡,那麼著名網路暴力案例:梅根事件到底如何?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美國一名13歲的少女梅根·梅爾(Megan Meier)遭遇網路暴力,因不堪忍受網友的惡毒辱罵在家裡自殺身亡。然而,雖然這起事件的罪魁禍首已經基本確定是一位中年婦女勞麗·德魯(Lori Drew),警方卻因為無法可依而拒絕對其提出起訴。不過,她的日子並不好過,在網上和現實生活中憤怒的群眾人人喊打,她閉門不出,還丟了工作。事件再次暴露網路暴力對青少年的巨大威脅。
13歲的梅根是提娜的女兒,她很脆弱,身體有點超重,情緒一直不太好。提娜說,上三年級時,梅根就開始討厭自己,開始談到自殺的話題,經常沮喪及注意力不集中。需要每周進行定期咨詢並接受接續的治療。梅根曾央求了幾個月的時間,最後母親才同意她在MySpace上申請了一個帳戶。母親想,讓女兒通過網路交朋友也許是不錯的,畢竟梅根還是個敏感的女孩,很需要感情交流。可是正因為如此,梅根在心理上才非常脆弱。
在西部中學校讀到了七年級時,梅根變得肥胖超重,不過很活潑。她會和其他同學一起打排球,在學校里,排球隊員是僅次於足球隊員的風雲人物。梅根還會模仿師姐們的時髦打扮,很喜歡Hollister和A&F的衣服。有時候,她的眉毛油塗地太多了,把自己畫地像個浣熊。偶爾,她還會愉快地接受足球寶貝的邀請,在午飯時,坐在最顯眼的桌子上吃飯。
可是,這些春風得意的時刻到了體育課時就全都不見了。梅根不得不把大號的衣服脫掉換上運動衫和T恤。「每次上體育課時,大家都會叫她肥婆,」她的同學勞拉說,「有一次,我還看到她自己躲在衣帽間里哭泣。」
經過難熬的一年後,梅根的父母把女兒轉到了一所叫「完美之身」的天主教學校里。這所學校有嚴格的校規,嚴禁學生們拉幫結伙。學生們都要穿校服,吃飯時會被分到不同的飯桌,以便有機會跟每個人都能更好地交流。
梅根的朋友14歲的雷切爾說,「在那個學校根本沒有什麼性質的團伙,雖然你可能會跟某些人關系更好一些,不過也可以走上前去跟每個人搭話,大家都會友善地回應你的。」
關於網路暴力
逃離了原來在學校里的可怕經歷的梅根依然保留著自己在MySpace上的網頁。「實際上,她的年齡還未到,因為必須14歲以上才可以擁有一個網頁,」梅根的媽媽說,「可是我知道密碼,她收到或發出的每一條信息我都會看看,我想我會確保安全的,同時又能讓梅根認識幾個朋友。」
後來,梅根在網上結識了一個叫喬希(Josh)的16歲英俊男孩,喬希說她很漂亮。可是,這個喬希壓根就不存在。她是梅根一個朋友的媽媽虛擬出來的,與她們家只隔了四戶人家。勞麗·德魯是梅根一個同學的母親,與梅根住同一街區。她在MySpace網站上創建了一個用戶,謊稱自己是名叫喬希·埃文思的小男生。她和她的女兒一直通過網路捉弄梅根,讓她認為這個叫喬希的男生喜歡上了她。
六周之後,喬希突然變臉,說她卑鄙,朋友們都覺得她很骯臟。很多其他的人也加入了這場網上暴行,罵她「肥婆」,「娼妓」。多個女生也自稱是喬希,通過MySpace網站給梅根發信息,稱很討厭她,並不斷地羞辱她。這些據稱不明就裡的女生不斷跟貼殘忍地落井下石。
一開始,13歲的梅根開始還擊,用她能想到的最難聽的話來回敬污辱她的那些人,可是這些卻招致了對方變本加厲的報復,更加惡毒的咒罵透過網路鋪天蓋地地襲來,梅根脆弱的自信心受到了極大的考驗。
「媽媽,這些人太恐怖了!」一次打電話時,她對著話筒抽泣著跟母親說。打完電話後一個小時,這位13歲的小姑娘就跑進卧室在壁櫥的橫樑上用皮帶自縊身亡。
提娜說,女兒以前也經常受到這種網上暴力,多年來一直渴望有男生喜歡自己,喬希的變臉對她的打擊太大了,「遭到了巨大的污辱後,梅根完全絕望了。」
美國梅根事件有什麼影響
當然,這個惡作劇引發的悲慘事件只是一個個案,大部分的母親都不會這樣做,而極少青少年會像梅根一樣尋短見。可是梅根的悲劇卻是網路暴力的一個血淋淋的個案。手機拍照和簡訊,以及各種各樣的交友網站、電子郵件及即時信息,讓青少年們有了更多的途徑彼此捉弄、揶揄甚至威脅同齡人。
和大部分暴行一樣,逼死梅根的那伙人也很殘忍、很冷酷。他們一大群人聚集在MySpace網路上,罵梅根撒謊成性,罵她是個肥胖的娼妓,以及更難聽更惡毒的話。與傳統的暴力不同,高科技暴力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都可能發生,青少年們彼此之間甚至永遠都不必要見面。面對匿名的網路暴力,受害人往往無處可逃。
就在梅根所在的鎮上,青少年們都說喜歡使用網路,有些人的確通過這個絕佳的途徑威逼其他人。而有些孩子則擔心自己會成為網路暴力的加害對象。「一旦上了MySpace,你被像掉進了一個陷阱里,」12歲的西中學校七年級學生詹克說,「你會全神貫注地跟著網上的情勢發展,竭力避免對自己不利的消息的傳播。」這個學校也是梅根生前就讀的學校。
通常情況下,MySpace網站會通過人工和技術手段阻擊攻擊或威嚇別人的網頁出現,該公司在一份書面聲明中說,網站上還提供了用戶舉報網路暴力的途徑。可是,兒童問題專家稱,要想完全避免這類事情在網上出現幾乎是不可能的。大部分青少年心理還不夠成熟,還不能理智地面對虛擬的網路及可能出現的匿名攻擊。例如,「青少年會把網上所說的東西都當真,」威斯康星大學副教授賈斯汀說,他是研究網路暴力問題的專家。
就像梅根案一樣,受害人經常受到隔離,可是從來沒有免於受到傷害,「在受害人的眼裡,整個網路世界每個人都反對他們,沒有一個人能來保護他們,」明尼蘇達州大學教授沃爾特說,「網路暴力行為並不僅限於青少年在學校里的學生梅根都有影響所以Please reject Internet violence. The Internet is used for civilized Internet access.
⑥ 有哪些關於網路謠言的典型案例
1、柑橘蛆蟲事件。
2、」地震」傳言令山西數百萬受驚民眾。
3、「爆炸謠言」導致江蘇鹽城群眾大逃亡和部分民眾遇難。
⑦ 網路謠言的典型案例
微信上的一些自媒體,已成為謠言和不實信息的「放大器」。這些謠言對實際生活和社會產生的危害遠遠超過所謂風險對人們健康的損害。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總顧問陳君石
六翅肯德基怪雞、康師傅地溝油、娃哈哈肉毒桿菌……近期,這些食品謠言源源不斷地成為近百家微信公眾號熱門推送內容,並在朋友圈中刷屏。
「僅2015年第一季度,部分產品就遭受20億元損失。」娃哈哈公開表示,微信等網路平台上滋生的謠言,不僅給品牌造成了巨大傷害,市場銷量也出現了嚴重下滑。
面對流言的屢次侵襲,4月起,娃哈哈、康師傅、肯德基等巨頭,紛紛將涉嫌傳謠微信號背後的運營公司告上法庭,要求賠償經濟損失。
此次各大食品企業共起訴超過十家微信公眾號運營公司,總體索賠金額超過6100萬元,這也是近年來網路食品謠言索賠第一案。
進一步調查發現,利用微信公眾號傳謠已呈現公司化運作趨勢,背後則清晰呈現出一條各家微信運營公司借謠生利的商業模式,其中也不乏一些大型食品企業炮製謠言惡意競爭。 2014年10月,微信公號「蜜琪兒」發布了《農夫山泉停產,這水我再也不敢喝了!我要買水機!》的文章,圖文並茂地宣稱農夫山泉天然飲用水污染嚴重,已停產。一經推出,短時間內就得到十餘萬的轉發量。
新京報記者查閱「蜜琪兒」過往的微信內容發現,與農夫山泉這篇文章相比,其普通微信內容的轉發量通常在數千次左右,十餘萬的轉發量使蜜琪兒公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關注。
農夫山泉按捺不住了,將「蜜琪兒」背後的無錫伊泰蓮娜商貿有限公司告上法庭。江蘇無錫市工商信息顯示,這家無錫伊泰蓮娜商貿有限公司注冊於2006年,企業法人張霞,注冊資本3萬元,經營項目包括首飾、工藝品、日用品、化妝品、經濟貿易咨詢等。
據伊泰蓮娜在中國製造交易網注冊的信息,這家公司早期經營女性飾品,並在淘寶商城擁有一家皇冠級信譽商鋪。
「蜜琪兒」最近一次官方認證日期顯示為2015年3月24日,從推送的微信內容來看,伊泰蓮娜的業務已整體轉向直銷品牌「無限極」的運作。由於旗下擁有化妝品、保健品、凈水器等產品,美容養生類內容成了「蜜琪兒」的推送重點。
《母乳毒死寶寶,無知害死人》、《癌症8個早期危險信號》《遠離奶茶,真愛生命!以後別喝了》,從這些微信標題和內容看,「蜜琪兒」的推送手法主要依靠健康警示、提醒等吸引讀者閱讀並轉發。
新京報記者以公關公司身份聯繫上無錫伊泰蓮娜商貿有限公司,其公眾號負責人林某告訴記者,開設「蜜琪兒」公號主要是宣傳「無限極」產品。
當詢問是否可花錢推送特定內容時,他提供了每條每次800元的價位,如製作成頭條的話價格會更高,但不保證閱讀數量和轉發數量。 梳理涉嫌傳謠的多家微信號,新京報記者發現,微信推廣已呈公司化、鏈條化趨勢。許多微信公號已成其背後公司的主要業務,絕大多數涉事公號背後均有母公司的身影,且同一家公司旗下擁有幾十甚至上百個公眾號來推動謠言傳播。
肯德基起訴的10家微信公眾號,分屬3家公司,為深圳市贏陳安之成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太原零點科技有限公司和山西微路況科技有限公司。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僅深圳「贏陳安之成功」旗下就有6個公眾號轉載了肯德基怪雞謠言。
山西微路況科技有限公司旗下也有近10個公眾號,諸如「微路況」、「冷幽默笑話」、「微路況交通眼」、「人生感悟勵志語錄」等。新京報記者嘗試撥打該公司公開的手機,就連手機號碼的提示信息也是「太原最大的微營銷聯盟」。
隨著眾多微信公號被密集起訴,更多微信聯盟、微信營銷圈浮出水面。一位不願具名的廣東營銷公司負責人說,與當初微博上的「福建幫」一樣,目前此類微信運營公司集中在廣東、福建等華南地區,並將觸角延伸到全國范圍,初具規模。
「經營模式就是傳幫帶,當一家營銷公司在省內發展出近十個有影響力的微信公眾號後,還會發展近十個公眾號定位全國其他城市,在當地發展代理商、運營商加盟。」該人士說。
娃哈哈遇到的「爽歪歪、AD鈣奶含肉毒桿菌」謠言攻擊中,正是微信營銷公司層層推手的加工誕生。
杭州法院公開庭審資料顯示,這條謠言的始作俑者為吉林女子於秋紅,今年1月在騰訊微博發布了「娃哈哈AD鈣奶、爽歪歪都含有肉毒桿菌」的文章。4月10日,武漢鑫眾昌商貿有限公司通過「嘟嘟童年」公號發布《幼兒園老師剛發的啊!做媽媽的都轉過去,看好自己的寶寶》,稱娃哈哈「含有肉毒桿菌」。同天,廣州魔斯網路科技有限公司通過「微獅嶺」公眾號發布《獅嶺得白血病的小孩越來越多,原因竟如此驚人》一文,聲稱「喝娃哈哈飲料會導致白血病。」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廣州魔斯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擁有微獅嶺、花都抵野等微信公眾號,粉絲數超10萬。負責人林某聲稱,其是華南最大微信營銷聯盟WeMedia廣東分公司,該聯盟下面擁有近500家微信公眾號,覆蓋面達5000萬粉絲。 6月3日,新京報記者聯系被起訴的營口飛翼網路科技有限公司、無錫無極道健康咨詢有限公司、廣州魔斯網路科技有限公司,對方給出一致的答復:微信刊出的涉謠文章皆是隨手轉發的網路新聞。
「那條康師傅使用地溝油的新聞,只是從網站轉載過來的,並不是付費廣告。發出後就被投訴,我們已刪掉了相關鏈接。」最早於4月27日刊發康師傅地溝油文章的「熱門搜索」一位負責人對新京報記者如是說。
另一家傳播「肯德基雞翅中有活蛆」而被起訴的太原零點科技公司,也稱自己是無意轉發。一位梁姓負責人說,微信公眾號刊出的文章是轉載廣東一家電視台播出的內容,「我們也是剛從網上看到被肯德基起訴的消息,只能應訴了。」
事實上,涉事公眾號堅稱的「隨手轉發」,已成為業內慣用的牟利手段。藉助誇張的標題和內容獲取大量粉絲、傳播量後,通過企業投放廣告費生財,是微信營銷的標准做法。
一位負責深圳多個微信號運營推手告訴新京報記者,改編拼湊網上內容,是慣用的營銷手法。「標題內容越聳人聽聞越好,模糊掉事發地,或直接改成當地。或是拿其他微信推手製造的話題,移花接木後二次傳播,這種區域化的帖子閱讀量非常高。」
煞費苦心的炮製謠言,最終目的仍是攢粉後攫取廣告費。微信營銷圈內,公眾號一般獲得幾萬以上的粉絲,就具有一定廣告價值,企業主也自然找上門來。
因涉嫌傳播康師傅謠言被起訴的「營口自媒體」負責人董某向新京報記者透露,藉助企業投放廣告仍是主要盈利模式,並已有手錶、面膜等企業主動找上門,廣告投放價格一般是150~300元/1萬粉絲左右。「營口自媒體」粉絲數達到8萬多,其公眾號頭條植入廣告報價是2000左右,「部分達到10萬粉絲的公眾號,廣告價格是3000元左右/條。」 新京報記者采訪中,對於一些集中爆發的網路謠言,多家食品企業首先都將懷疑的矛頭指向了競爭對手。但這些需要警方的進一步調查。
「地溝油謠言去年就出現在網路上,但今年五一節假日期間卻再次集中爆發。」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新聞發言人李宜霖告訴記者,短短幾天時間,轉載量超過600餘次,閱讀量逾百萬,爆發的時間節點和動機都值得懷疑,「這樣有組織、短時間內爆發的數量巨大的謠言攻擊,應有幕後黑手推動。」
娃哈哈則稱,近期攻擊飲料企業產品的謠言,「是別有用心的不法分子散布,目前已整理搜集出了部分網路水軍的資料,作為進一步維權的證據使用。」
康師傅還在聲明中指出,目前食品行業中的市場競爭已刺刀見紅,導致某種程度上催生了利用網路謠言攻擊對手的惡性競爭局面。
這種做法並非沒有先例。去年,康師傅就因謠言攻擊,和競爭對手統一集團鬧上了法庭。
根據2014年康師傅起訴統一的立案文書,去年8月,湖北孝感統一企業食品有限公司員工周某在天涯論壇、槐蔭論壇連續發布《日資產品不可信,逆天的康師傅》、《康師傅你讓小夥伴們都驚呆了》的帖子,聲稱康師傅提前標注方便麵生產日期,呼籲抵制日貨康師傅。
在康師傅向法庭提交的材料中,周維尼因捏造事實散布謠言,被公安機關進行了警告處罰。同時,康師傅還起訴統一集團和周維尼,稱其指示員工在網上散布詆毀康師傅的謠言,導致康師傅當季銷量受嚴重影響,要求賠償相應經濟損失。
而新京報記者在當事雙方提交給法院的舉證資料中看到,周某稱利用微信朋友圈轉帖是公司安排。統一公司在孝感地區有110多名員工,規定業務員要通過微信溝通,成立了專門的微信群下達工作指令。關於康師傅的帖子,統一公司員工在群里交流了半天時間後,上至主任下至經理都紛紛轉發到了自己的朋友圈。
今年5月26日,孝感市南區法院判決,統一公司員工周某向康師傅公開賠禮道歉連續30天,並賠償康師傅1.3萬元。
而對於散播康師傅謠言的動機,統一公司員工在應訴時辯稱是出於市場競爭目的,「我們是賣統一方便麵的,看見康師傅方便麵的負面信息就很關注,畢竟是競爭對手,康師傅的生意差了,我生意就會好點兒。反正只要是有損康師傅的事件,對我們經營統一方便麵就有好處。」
8日,統一集團大陸新聞發言人楊壽正回復新京報記者稱,對這件事「不知道」。
超6100萬元索賠能否止住謠言?
從郵件、論壇、微博,再到微信,肯德基「6個翅8條腿」、康師傅「越南地溝油」、娃哈哈「肉毒桿菌」其實流傳已久,近期卻被微信公號通過加工製作再次快速傳播。
肯德基官方提供給新京報記者的數據顯示,截至4月底,肯德基共發現微信公眾號有4000多條內容,其中超過130個賬號的帖子閱讀數超過10萬。按此數量計算,這則肯德基「負面信息」被至少轉發了1300萬次。
今年五一期間出現的康師傅地溝油謠言,截至5月6日,這則信息在微信號刊出699次,閱讀量累計達152萬次,而閱讀量超過5000條以上的達到70餘條。
被反復炮製的還有「娃哈哈肉毒桿菌」。4月12日,杭州娃哈哈集團聲明稱這些謠言使娃哈哈部分產品今年第一季度損失高達20億元。
面對傳播迅猛的謠言,各大食品企業紛紛選擇起訴,提出了巨額索賠。根據新京報記者獲得的法院立案文書,目前康師傅已起訴了營口飛翼網路有限公司、無錫無極道健康咨詢有限公司、德惠市雅諾網路科技有限公司,並獲得正式立案。同時,還向上海公安提交了17家公眾賬號傳謠證據,並在黑龍江、遼寧、江蘇等地連環起訴3家傳謠的微信公眾號,賠償超5000萬元。
「共統計出800餘家涉嫌傳謠的微信公眾賬號,重點選擇數十家逐一起訴,每家索賠金額達到150萬」,康師傅法務部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已在東北、華南等地區發起連環訴訟,通過刑事、民事起訴了近40餘家傳謠微信號公司。
肯德基也於近日對涉嫌傳播謠言的10個公眾號提起訴訟,向每個被告提起最高達150萬元的賠償。 新京報記者初步統計,目前農夫山泉、娃哈哈、康師傅均向微信公眾號背後的運營公司提出索賠,其中康師傅索賠金額為5000萬元,娃哈哈索賠金額100萬元、肯德基索賠金額450萬元、農夫山泉索賠金額20萬元、王老吉索賠600萬元,整體金額超過6100萬元,這或將成為網路謠言索賠第一案。
大多數食品企業稱這並不足以彌補損失。肯德基總裁屈翠容認為,「索賠金額遠遠不能彌補由此遭受的損失。但做錯事就必須付出代價。」康師傅也表示,謠言嚴重損害了康師傅的商業信譽、品牌聲譽,「造成的傷害是無法估算的」。
⑧ 學生網癮導致事故的案例有哪些
案例一:
重慶市區某重點中學的一個男生王X(化名),品學兼優,善良活潑,還是班幹部,最近卻突然變得沉默寡言,對同學一句話不對就舉拳相向,對家長和鄰居也動不動喊打,父母從其書包里還找到一把匕首,最後竟對誰都不說話。後來,在心理醫生的幫助下,才弄明白,他已背著父母悄悄地玩了差不多一年的暴力游戲,頭腦已被暴力色情搞得混亂不堪,產生心理紊亂和障礙,已經分不清現實和游戲了,不得不退學治療。
案例二:
重慶市郊區某校的一個女生周X(化名),剛讀初中,由於家離學校很遠,竟在電子游戲室通宵玩游戲。一旦父母責罵她,女兒卻瞧不起他們,說:不懂生活,老土!一次其母就跟她去「懂生活」,結果被暴力游戲嚇得毛骨悚然,可其女兒玩得面不改色,心不跳,看上去很享受。這以後,這位母親毅然把女兒轉到自己家門口的一所普通學校,嚴加看管。更多的老師們則認為:如果這種腐蝕孩子心靈的游戲不能引起社會各界的重視,和有關部門加大執法力度,將會毀了下一代。
案例三:
我在接聽熱線時一個家長向我大倒的苦水:重慶沙坪壩區的劉女士(化名)事業上可謂一帆風順,而孩子的教育卻成了她的一塊心病:「黃老師,我認為只要讓孩子吃好穿好,上最好的學校,請最好的家教,就盡到做家長的責任了。但我的孩子並不愛學習,好吃懶做,上網成癮,經常是通宵達旦十幾個小時,過的是一種黑白顛倒的生活---父母去教育他,大發雷霆!甚至說她是我們的『垃圾桶』,「恐龍」,連『寵物』都不如,現在的孩子心理怎麼這么畸形?!」 。
案例四:
家住江北區的14歲孩子明明(化名),由於長期迷戀網路游戲,學習成績直線下降,而且經常和社會上不三不四的人稱兄道弟。一天,憤怒的父親把網線扯斷了。明明就像瘋了一樣,將電腦屏幕砸了個粉碎。事後,明明還以「離家出走」「斷絕親子關系」等等,來威脅父母不得「干涉」他的愛好。父親為此已經病倒在床,母親聲淚俱下地在電話中說:「救救我們的孩子吧,孩子要毀了!我們這個家快完了!」 但是,被父母視若巨毒農葯的電腦,當初卻是他們主動為明明買的!!!
⑨ 找幾個典型的網路侵犯隱私權的案例
1、【艾滋女】事件是典型的互聯網上侵犯個人隱私權的案例。2、【死亡博客】案
2007年12月29日,留學海外多年的31歲的北京女白領姜岩從24層樓跳樓死亡。在自殺之前,姜岩在網路上寫下了自己的「死亡博客」,記錄了她生命倒計時前2個月的心路歷程,並在自殺當天開放博客空間。之後的三個月里,網路沸騰,姜岩的丈夫王菲成為眾矢之的。網友運用「人肉搜索」將王菲及其家人的個人信息,包括姓名、照片、住址以及身份證信息和工作單位等全部披露。王菲不斷收到恐嚇郵件;網上被「通緝」、「追殺」、圍攻、謾罵、威脅;被原單位辭退……
2008年3月18日王菲以侵犯名譽權為由將張樂奕、北京凌雲互動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海南天涯在線網路科技有限公司起訴至法院,要求賠償7.5萬元損失及6萬元的精神損害撫慰金。該案被媒體冠為「人肉搜索第一案」或「網路暴力第一案」。
2008年12月20日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做出一審判決:被告張樂奕停止對原告王菲的侵害行為,刪除刊登在「北飛的候鳥」網站上的《哀莫大於心死》、《靜靜的》、《心上的月光》三篇文章及原告王菲與案外人東某的合影照片;在「北飛的候鳥」網站首頁上刊登向原告王菲的道歉函;賠償原告王菲精神損害撫慰金5000元、公證費用684元。大旗網和「北飛的候鳥」兩家網站的經營者或管理者構成對原告王菲名譽及隱私權的侵犯,分別判處停止侵權、公開道歉,並賠償王菲精神撫慰金3000元和5000元;天涯在線因於王菲起訴前及時刪除了侵權帖子,履行了監管義務,經判決認定不構成侵權。